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三)
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注意部分]一、名词解释1.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是指我们从无限的信息(外界、信息加工过程)中对部分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的过程,包括指向与集中、激活和抑制。
有以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标。
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3.注意的起伏现象是指注意的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二、填空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3.注意具有选择、维持和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4.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5.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
三、选择题1.我们通常所说“一目十行”指得是注意的(C )A、分配B、转移C、范围D、稳定性2.注意的过滤器模型是由(A )提出来的。
A、布鲁德本特B、特瑞斯曼C、汉密尔顿D、赫布解析:该模型的研究最初是由彻里(E.C.Cherry)1953年的双耳分听实验引发的。
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受彻里研究的启发,经过大量的实验,于1958年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理论。
该理论认为,注意的选择性是信息加工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加工的资源有限造成的。
他认为注意就像一个过滤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筛选,受到注意的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而未受到注意的信息则被排除在信息加工系统之外。
布鲁德本特还通过实验进一步揭示,过滤器对信息的通过或拒绝是由刺激的简单物理特性决定的,而不需要高级分析参与活动。
因此,过滤器模型是基于感觉特征选择信息的,而且是按“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
03 意识和注意(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单选题1. 注意的特性包括指向性和()A. 选择性B. 分配性C. 理解性D. 集中性2. 注意的特性包括()和集中性A. 选择性B. 指向性C. 理解性D. 稳定性3.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潜意识4.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潜意识5. 有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潜意识6.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多少是指注意的()A. 范围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7. 人得心理活动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是指注意的()A. 范围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8.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A. 范围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9. 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征是指注意的()A. 范围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二名词解释1. 注意2. 有意注意3. 注意的起伏现象4. 注意分配三简答题1. 简述注意的功能2. 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3. 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4.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5.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根据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答案:一单选题1. D2.B3.A4.C5.B6.A7.B8. C9.D二名词解释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有意注意---是指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3. 注意的起伏现象—是指不能直接控制的感受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4.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或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上去的特征。
)三问答题1. 简述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选择功能: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种种刺激中有选择地指向那些有意义的、符合自身需要的,并且和当前活动有关的刺激。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 意识与注意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填空题1、意识是人类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的核心是和。
2、意识活动主要分为和。
3、意识的三种水平是、和。
4、人类的意识的基本特征有意识的、和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5、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是、和。
6、在正常情况下,意识状态可分为、、和。
7、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和。
8、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它是心理活动的。
9、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
10、注意具有如下功能、和。
12、注意的基本特征有、、、和。
13、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已有的及把注意对象的能力。
14、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
15、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的心理特征,而意识反映的是注意的。
二、名词解释1、意识2、自我意识3、注意4、不随意注意5、随意注意6、随意后注意三、判断题1、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识。
()2、做白日梦是属于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
()4、注意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注意的参与。
()5、注意的外部表现与其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一致。
()6、霓虹灯的一闪一暗极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它亮。
()7、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始终如一地指向某一对象。
()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9、不随意注意就是不想注意,因而什么也没注意。
()10、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随意注意。
()四、选择题1、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的是()。
A.感知活动B.思维活动C.想象活动D.意识活动2、指人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形下的觉知状态是()。
A.意识水平B.下意识水平C.潜意识水平D.无意识水平3、人的意识既能够主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
A.意识的能动性B.意识的自觉性C.意识的社会制约性D.意识的前进性4、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是()A.思维B.心理C.情绪D.意识5、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是()A.思维活动B.语言活动C.认知活动D.意识活动6、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A.指向性和选择性B.指向性和调节性C.集中性和指向性D.集中性和选择性7、“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8、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9、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起伏10、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征是()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稳定性五、问答题1、什么是意识?意识可以分为几种水平?2、简述人类意识的基本特点。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单选题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得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B.社会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冯特B.华生C.费希特D.弗洛伊德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10、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1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1876 B.1877 C.1878 D.1879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B.德国C.日本D.美国13、()在道德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魏特海墨B.费希纳C.冯特D.韦伯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心理的发生、发展B.费希纳C.冯特D.韦伯1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B.客观现实C.主观能动性D.意志的努力1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1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人格1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1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0.()以研究知党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A.精神分析学派B.构造主义C.格式塔学派D.机能主义21.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4.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不良反应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A.行为主义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6、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7.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A.心理特征B.认知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28.机能主义的目标是()A.解释心理如何帮助人们生存和适应B.发展科学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心理学C.决定心理经验的基本成分D.纯粹运用推理来了解行为29.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A.产品分析B.个案法C.谈话法D.调查法30.由实验室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A.控制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D.无关变量31.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A.因变量B.观察对象C.自变量D.控制变量32.实验法是指()的方法A.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B.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C.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D.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33.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34.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35.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选择题)二、注意概述(选择题、简答题)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选择题)四、注意的品质(选择题、简答题)五、注意的认知理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1)意识是一种觉知: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2、意识的种类(1)非意识过程有一类活动在非意识的范围内,很少进入意识。
例:血压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监控,觉察着我们生理的变化并做出反应,而我们本身并不觉知。
但某些时候,一些通常是非意识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例:通过练习来有意识地控制个体呼吸的模式。
(2)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当个体无法用意识来解释其某些行为时,个体才会意识到无意识信息的存在。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①无意识行为:不受意识控制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
例:骑自行车时,一个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问题,或与他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动作,如挠鼻子等。
②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被试所听的材料包含了一些歧义词,其含义并不确定,如bank 可以指河岸,也可以指银行,当bank出现在追随耳(要求听内容的)时,非追随耳(尽量避免听内容的)呈现可以帮助确定歧义词的单词,如money或river,随后要求被试解释所听到句子的含义,尽管被试根本不记得呈现在非追随耳的单词是什么,却明显倾向于将歧义词解释为与该单词有联系的词义。
③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觉察。
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信息加工,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正确感受刺激的位置等信息,但都声称自己的这种判断是一种猜测,而没有意识到对刺激的某种加工。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形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5.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内部和外部刺激的知觉。
6.无意识是指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7.前意识,也称之为"潜伏的无意识",它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水平。
8.所谓意识水平是指在某一时刻人对刺激能够觉知的程度。
9.白日梦是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10.人的生物节律中大约1/3是行为静止的阶段,称为睡眠。
11.注意的范围也叫做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多少的特性。
1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的久暂特性。
1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
14.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15.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16.所谓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
二、填空题1.指向性集中性2.强度紧张度3.指向的范围4.心理过程5.选择功能维持功能监督和调节6.选择功能7.时间上8.适应性的动作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多余动作的产生9.觉知性10.外部事物内部刺激自身状态11.无意识水平前意识水平意识水平12.无意识13.意识状态做梦自发的14.脑电活动15.五非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做梦16.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7.无意注意18.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19.相对强度20.绝对新异性相对新异性绝对新异刺激相对新异刺激21.目的性意志成分22.无意注意有意注意23.哈密尔顿24.一个对象同一活动分散25.无关刺激的干扰单调刺激自身的状态三、单项选择题1.④2.②3.①4.④5.②四、判断题1.—2.+ 3.+ 4.—5.+ 6.—7.—8.—9.+ 10.—五、辨析题1.(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填空题1、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地对自己与变化的觉知。
2、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3、注意根据注意时有无和的程度,把注意分为、和。
二、选择题1、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不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2、“一心二用”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注意的分配是( )。
A不可能的 B 不良的习惯 C 无条件的 D 有条件的3、第二节数学课已经开始了,小红还在想第一节语文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小红注意的()较差。
A 转移B 分配C 稳定性D广度三、判断题1、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2、正在上课,有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4、小刚正在做作业,被旁边同学的聊天所吸引,马上就和他们一起津津有味地聊了起来。
这是注意的转移。
()5、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特性与状态,但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所以,注意的外部表现和注意的内心状态总总是一致的。
()四、简答题1、引起和保持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2、如何将注意的规律运用到教学中去?(参考答案如下)(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
这是引起小学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
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儿童的注意。
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的反复练习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
第三章 注意(、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注意教学要求:1.了解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分类、青少年注意的特点。
2.掌握注意的规律、注意分散的防止、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3、.掌握注意的品质及青少年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第一节注意概述二、什么是注意( 一) 注意的概念定义: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三、注意的特征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和注意的集中性。
(一)注意的指向性:定义:~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二)注意的集中性:1 、定义:~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2、两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指向性是集中性的基础;集中性是指向性的体现发展。
3 、注意与心理过程(1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它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它是各种心理过程所共有的特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
没有心理活动就谈不上有注意。
(2 )注意贯穿到各个心理过程的始终,保证心理过程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进行。
没有注意就没有心理活动。
注意与心理过程是谁也离不开谁,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四、注意的功能和外部表现(一)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略讲)(二)注意的外部表现1 、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2 、无关动作的停止。
3 、出现生理性变化。
(如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来判断其内部的心理活动状况,但要慎重,还应根据学生平时的一贯表现来综合分析判断。
五、注意的生理机制(略讲)1. 注意与脑干网状结构有密切联系2. 定向反射所引起的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是注意最主要的生理机制3. 大脑皮层额叶对调节有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第二节注意的种类、规律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一、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的目的性以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 章节练习(附答案)
第三章幼儿的注意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活动对一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思维B.记忆C.感知觉D.注意2.有自觉的目的,并和( )相联系的注意,叫有意注意。
A.意志努力B.个性C.行动D.内心活动3.一个人能同时把歌唱好,能把舞跳好,能注意在队列中与别人对齐,是注意()能力好。
A.广度B.稳定性C.转移D.分配4.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清晰性和集中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指向性和集中性5.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往往会出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现象,说明人的注意具有( )。
A.指向性B.内在性C.集中性D.稳定性6.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这是注意的()A.选择性B.稳定性C.广度D.分配7.“一目十行”体现的是注意的( )A.选择性B.稳定性C.广度D.分配8.与注意的稳定相反的概念是注意的( )。
A.分配B.分散C.转移D.选择9.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的长短指的是( )。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选择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广度10.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 )。
A.3~5分钟左右B.10 分钟左右C.15分钟左右D.20 分钟左右11.“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 )。
A.指向性B.集中性C.清晰性D.鲜明性12.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B.认识风格C.心理现象D.个性特征13. 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B.想象C.需要D.思维14.离开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所吸引的现象,是注意的( )。
A.分散B.分配C.转移D.广度15. 下面属于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16.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地注意,这是( )。
心理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A. 人类行为
B. 人类心理活动
C. 人类心理与行为
D. 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
答案:C
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A. 发展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物理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答案:C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
A.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B. 认知、情感、意志
C. 思维、情感、行为
D.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答案:D
二、填空题
4.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的科学。
答案: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
5. 心理学的三大主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意识、自我、发展
三、简答题
6. 简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论述题
7. 论述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在职场中,管理者可以利用组织心理学来优化团队管理;在个人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结束语:
通过本章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加深了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应用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学素养。
心理学练习题第3章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第3章及答案1.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请举例说明。
2.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并解释它在教育和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3.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讨论它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4. 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它如何解释观察学习?5. 描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并解释它们对儿童教育的意义。
答案1.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它指的是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例如,一个人可能既想保持健康,又不愿意放弃吸烟的习惯,这种矛盾会导致认知失调。
2.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它强调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他们面对挑战,而在职业发展中,高自我效能感的员工更有可能接受新的工作挑战并取得成功。
3.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它对个人成功至关重要,因为高情绪智力的人更擅长社交互动、团队合作和领导力。
4. 社会学习理论由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它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实现的。
例如,一个孩子通过观察父母如何处理冲突,学习了解决冲突的技巧。
5. 认知发展理论由让·皮亚杰提出,包括几个重要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前运算阶段(2至7岁),具体运算阶段(7至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这些阶段对儿童教育的意义在于,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记住,心理学不仅仅是记忆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普通心理学章节练习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单选题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得 B.罗杰斯 C.威特海默 D.斯金纳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10、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1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1876 B.1877 C.1878 D.1879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13、()在道德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心理的发生、发展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1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1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1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人格1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1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0.()以研究知党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A.精神分析学派 B.构造主义 C.格式塔学派 D.机能主义21.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4.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不良反应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A.行为主义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6、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7.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A.心理特征 B.认知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28.机能主义的目标是()A.解释心理如何帮助人们生存和适应 B.发展科学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心理学C.决定心理经验的基本成分 D.纯粹运用推理来了解行为29.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A.产品分析 B.个案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30.由实验室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A.控制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 D.无关变量31.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A.因变量 B.观察对象 C.自变量 D.控制变量32.实验法是指()的方法A.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B.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C.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D.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33.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34.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35.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三章第三章意识和注意简答题1.试说明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注意(attention)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不同于意识。
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同时,注意的对象又是在变化的,而且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这种变化。
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1)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刺激。
既注意将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许多心理学家把注意看作认识选择性的高度表现。
(2)保持功能外界大量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很快消失。
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之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
工作和学习中的错误和事故一般都在注意分散或注意没有及时转移的情况下发生的。
2.试述关于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双加工理论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1977)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
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
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
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和织毛衣),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
心理学第3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3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A. 自我B. 本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防御机制?A. 压抑B. 投射C. 认同D. 学习答案:D3.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 建立信任B. 自我认同感C. 形成亲密关系D. 获得主动性答案:B二、填空题4.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_________阶段是个体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答案:性器5. 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否认”是指个体拒绝接受_________。
答案:现实三、简答题6.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各层次的需求。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基本生存需求。
安全需求涉及身体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
社交需求包括友谊、亲情和爱情。
尊重需求涉及自尊、他人尊重和地位。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个体实现自我潜能和创造力的需求。
四、论述题7. 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心理学中的应用。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主要包括潜意识、梦的解析、心理防御机制和性本能等观点。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意识到的部分,梦的解析则是通过分析梦境来理解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用来减轻内心焦虑和冲突的策略,如压抑、投射、否认等。
性本能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性能量是推动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
在现代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应用于治疗神经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通过分析患者的梦境、自由联想等手段来揭示潜意识中的冲突,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结束语:通过本章的测试,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学习和进步。
(含答案)《普通心理学》意识和注意章节真题演练
《普通心理学》意识和注意章节真题演练1、(统考2013)下列方法中,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性注意的是()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D.负启动2、(统考2013)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适当的理论是()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3、(统考2014)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A.α波B.β波C.γ波D.δ波4、(统考2014))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下列现象不属于潜意识的是()A.梦B.注意C.口误D.笔误5、(统考2015)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A.刺激物的新颖性B.刺激物的强度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D.对注意任务的依从性6、(统考2016)若以黑色圆点为实验刺激材料,成人注意广度的平均水平是()A.3-4个B.4-5个C.6-7个D.8-9个7、(统考2016)剥夺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后,让其重新入睡。
其快速眼动睡眠通常会()A.增加B.消失C.减少D.没有变化8、(统考2017))学生上完一节音乐课后,很快准备下一节语文课。
这反映的注意品质是()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C.注意转移D.注意保持多选9、(统考2011)根据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注意资源是有限的B.注意资源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C.输入刺激本身可以自动占用认知资源D.人可以灵活地支配注意资源的分配10、(统考2013)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A.活动目的和任务B.间接兴趣C.活动组织D.人格特征11、(统考2014)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A.知觉对象的特点B.活动任务C.神经过程的灵活性D.知识经验答案解析1、(统考2013)下列方法中,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性注意的是()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D.负启动【答案解析】警戒作业要求被试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作为指标。
【答案出处】《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五版P2022、(统考2013)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适当的理论是()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答案解析】边开车边听音乐,说明个体开车并未使用所有的认知资源,才有剩余的认知资源用于听音乐,解释这种现象最适当的理论是认知资源理论。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一般认为,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脑区是( )(分数:2.00)A.顶叶B.额叶√C.颞叶D.枕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生理机制的了解。
抑制是注意的必要成分,只有对干扰目标的刺激进行有效的抑制,才能提高对目标刺激的激活。
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是脑区额叶。
故本题的答案为B。
3.注意的早期选择和晚期选择模型争论的焦点是( )(分数:2.00)A.过滤器的位置√B.注意的资源分配C.信息的加工方式D.刺激本身的特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选择的早期理论和晚期理论的不同特点的掌握和了解。
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早期选择模型即知觉选择模型认为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表明不是所有的输入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
而晚期选择模型即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过滤器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表明凡进入输入通道的信息都可加以识别,但只有部分信息才可引起反应。
故本题的答案为A。
4.异相睡眠期脑电波活动相当于( )(分数:2.00)A.慢波四期B.慢波三期C.慢波二期D.慢波一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异相睡眠的理解和掌握。
异相睡眠的特点是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
脑电波活动类似睡眠的第一阶段,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的还深,肌张力完全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
5.梦通常出现在( )(分数:2.00)A.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的浅睡阶段B.出现“睡眠锭"波的阶段C.深度睡眠阶段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解析:解析: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波活动很相似。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三)-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三)-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1.意识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注意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3.不随意注意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随意注意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随意后注意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6.生物节律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它们的存在表明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7.日节律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存在,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
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8.假性失眠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假性失眠指失眠者没有产生真正的失眠,而是在心理上有失眠感。
9.无意识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无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理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
催眠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恍惚状态。
这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11.催眠诱导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单选题1.(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B.记忆C.表象D.想象2.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 )。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转移3.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持续性注意4.人们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的现象可以用 ( )来解释。
A.过滤器理论B.衰减器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5.研究者通常用 ( )来研究分配性注意。
A.双耳分听实验B.警戒作业C.双作业操作实验D.速度实验6.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 ( )。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朝向反射7.梦通常出现在 ( )。
A.以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的浅睡阶段B.出现 "睡眠锭"波的阶段C.深度睡眠阶段D.快速动眼睡眠阶段8.下面对催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B.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个体都可以进人催眠状态C.催眠状态与睡眠状态是不同的D.催眠已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等行业9.在嘻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 ) 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B.衰减器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10.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 ( )。
A.注意不集中B.意志努力的结果C.刺激的意义性D.注意的动摇11.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有关。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稳定性C.背景的绝对强度D.对象的绝对强度12.一个熟练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13.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A.脑干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选择过滤器D.朝向反射14、前注意加工过程是A.无意识的B.意识的C.感觉加工D.非意识的15、一个刺激形对另一个刺激的特性加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这叫做:A.自动恢复B.条件作用C.启动效应D.诱发行为16、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观察法实验法条件反射二、选择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5、()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789B、1879C、1798D、18976、()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7、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 能力、气质、性格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8. “ 谈虎色变” 与“ 谈梅生津” 都是(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D 、条件反射9.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A. 眨眼反射B. 吮吸反射C. 防御反射D. 信号反射10.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 望而生畏B. 谈梅生津C. 望梅止渴D. 尝梅生津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 。
A 、谢切诺夫B 、巴甫洛夫C 、斯金纳D 、冯特11.()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12.()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三、填空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2、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和-——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单选题1.(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C.表象 D.想象2.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3.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持续性注意4.人们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的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器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5.研究者通常用( )来研究分配性注意。
A.双耳分听实验 B.警戒作业C.双作业操作实验 D.速度实验6.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朝向反射7.梦通常出现在( )。
A.以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的浅睡阶段B.出现"睡眠锭"波的阶段C.深度睡眠阶段D.快速动眼睡眠阶段8.下面对催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 B.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个体都可以进人催眠状态C.催眠状态与睡眠状态是不同的 D.催眠已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等行业9.在嘻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 ) 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器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10.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 )。
A.注意不集中 B.意志努力的结果C.刺激的意义性 D.注意的动摇11.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有关。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稳定性C.背景的绝对强度D.对象的绝对强度12.一个熟练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13.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A.脑干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选择过滤器D.朝向反射14、前注意加工过程是A.无意识的 B.意识的C.感觉加工 D.非意识的15、一个刺激形对另一个刺激的特性加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这叫做:A.自动恢复 B.条件作用C.启动效应 D.诱发行为16、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
A.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梦是焦虑和紧张状态的产物C.我们不能对梦做科学的研究 D.做梦时人感觉不到外界刺激17、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18、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19、“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A.感知 B.记忆C.注意 D.思维20、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21、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22、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23、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24、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25、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A.注意的广度 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26、()的睡眠阶段会伴随梦境的出现A.快速眼动B.慢速眼动C.接近黎明D.深度睡眠27、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A.注意B.感觉C.知觉D.思维28、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29、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30、注意的广度是指()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C.任务要求时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31、注意的转移是指()A.注意的对象由一个事物转到另一个事物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C.任务要求时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32、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A.注意的动摇 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33、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主动加工理论的区别是()A.信息的选择或不选择 B.选择发生的阶段 C.信息的过滤或衰减34、学生上课时想着课外的事是注意的()A转移B稳定性C分配D分散35、注意强度在某种情况下能发生周期变化,这是注意的()A 分散B转移C动摇D分配36.驾驶员在驾车时,眼、耳、手、脚并用是()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范围37、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A.需要与态度 B.观察与思考C.分配与稳定 D.指向与集中38、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39、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40、"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41、"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42、听到一声巨响,马上转过头去看,这属于()。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43、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不良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44、"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
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45、梦属于一种()。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记忆表象 D.再造想象46、某人听报告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直到听见掌声响,才想起正在听报告。
此时,这个人的意识状态属于(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潜意识状态47. 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发生在()A.过渡期B.轻睡期C.沉睡期D.快速眼动睡眠期48.人在整个夜晚的睡眠过程中,从慢波睡眠到快速眼动睡眠要经过数次循环,在每次循环中,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是()A.早期所占时间较短,后期所占时间逐渐延长B.早期所占时间较长,后期所占时间逐渐缩短C.早期与后期所占时间是不变的D.早期没有,后期仅有较短时间49.划分睡眠不同阶段的主要依据是()A.入睡时间B.心跳速率C.脑电特征D.呼吸频率50.注意的指向性主要与下列选项中哪种功能相联系()A.维持(保持)功能B.调节监督功能C.选择功能D.预见功能51.有关睡眠锭(sleepspindle)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低频慢波;B.进入梦境的标志;C.是深度睡眠的主要脑电成分;D.一种高频快波52、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有关A.强度B.兴奋性C.灵活性D.平衡性53、注意的指向性主要与下列选项中哪种功能相联系:A.维持(保持)功能B.调节监督功能C.选择功能D.预见功能5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上的特征。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三、多选题1.注意的特点是( )。
A.觉察性 B.指向性 C.持续性D.集中性 E.情绪性2.以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作为理论假设的注意理论有(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器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 E.双加工理论3.注意和意识具有以下的关系( )。
A.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B.与意识相比,注意更容易控制C.当处于注意状态下时,意识内容相对比较清晰D.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E.注意中包含有无意识过程4.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 )。
A.自动化行为 B.对刺激无意识 C.催眠状态D.盲视 E.白日梦5、关于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注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B.注意可以使某对象位于意识的中心C.注意可以使人专心于某对象D.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持续性6、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是( )。
A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不能转化为有意注意C有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不能转化为无意注意7、刺激物的()特点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A.强度B.对比关系C.活动和变化D.新异性8、()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原因A.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B.当归的情绪状态C.活动的目标D.意志品质9、()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A.加深对活动的目标、任务和理解B.培养直接兴趣C.培养间接兴趣D.合理地组织活动10.快速动眼睡眠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脑电波与清醒状态很相似;B.眼球快速运动;C.伴随梦境;D.以Δ波为主11.划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标准是什么()A.觉醒水平B.意志努力C.兴趣D.目的性三、填空1、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
2、注意保持在某一上的时间是狭义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上的时间是广义注意稳定性。
3、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和。
4、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的。
5、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的注意。
6.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和____。
7.注意的特点是_____、_____。
8.注意的功能的_____、_____、_____。
9.注意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
10.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11.影响有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注意的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注意分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和注意的稳定相反的品质是______。
15.影响注意广度(范围)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