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2de650b90d6c85ec3ac69b.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原文】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山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不再犹豫,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案】第一课时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156f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e.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赏析《爬天都峰》课文原文: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旅游。
我们来到天都峰脚下,抬头一看,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爸爸笑着说:“你别看山势险峻,其实并不难爬。
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就一定能爬上来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鼓起勇气,开始向上爬。
一路上,我手脚并用,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拽着树枝爬。
爬累了,我就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往上爬。
快到山顶的时候,我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在艰难地往上爬。
我想:这么大年纪了,还能爬这么高的山,真了不起!我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输给老爷爷。
最后,我和老爷爷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站在山顶上,我感到特别自豪。
我大声喊道:“我终于爬上来了!”爸爸也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赏析:《爬天都峰》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一个小学生和他父亲在暑假期间攀登黄山天都峰的故事,展现了勇气、信心和毅力的重要性。
首先,文章通过描绘天都峰的高峻和险峻,营造出一种挑战性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然而,父亲的话却给主人公带来了鼓励和信心,让他明白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在攀登的过程中,主人公遇到了各种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功登顶。
这一过程展现了主人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达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人生哲理。
此外,文章中还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在艰难地攀登天都峰的情景。
这个情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进一步强调了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决心和毅力,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爬天都峰》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教育孩子们要有勇气面对困难,有信心克服挑战,有毅力坚持到底,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和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的教案和原文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的教案和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2691e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a.png)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的教案和原文《爬天都峰》这是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精读课文。
爬天都峰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爬天都峰》的教案范文以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的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
掌握暑假、似乎、犹豫、终于、纪念、鼓舞、决心、居然、手脚并用、白发苍苍等词语。
练习用“……比……”、“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学案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三、导学案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谁来告诉老师,课文写了哪些人爬天都峰?爬上去了吗?2、他们是不是很轻松地爬上了天都峰?是怎么爬的?谁来说一说?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齐读,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读,思考:天都峰有什么特点?2、看投影或图片: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下面请看:这就是天都峰,它是黄山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接近90度。
请大家仔细看图,看能不能用一两个字总结一下天都峰的特点(给你的印象)?(板书:高、陡)3、下面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找出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说明天都峰的高、陡,把它画出来?4、学生发言,教师引导从以下两点理解: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
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A 我是怎么观察天都峰的?(抬头望)为什么要“抬头望”?(高、陡)B 这句话中有两个语气词?谁能找出来?(啊、哩)“啊和哩”这两个词表达了“我”的惊叹,那么“我”在惊叹什么?C 峰顶这么高,高得仿佛怎么样?学生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在云彩上面呢!)②、面对险峻的天都峰,“我”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谁来读一读。
爬天都峰课文原文
![爬天都峰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309c0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b.png)
爬天都峰课文原文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山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不再犹豫,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妹妹。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文注释:本文作者黄亦波,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原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af5b199ec3d5bbfc0a748f.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原文《爬天都峰》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舞,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下面给大伙儿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原文,欢迎阅读!《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山都峰、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不?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您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不再犹豫,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您啦,小朋友。
要不是您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您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好像、突然”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情愿挑一段自己最喜爱的课文来背给大伙儿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伙儿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情愿来介绍一下您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3eba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d.png)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教案也是艺术,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原文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5508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9.png)
2.感受攀登高峰的艰辛和快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3.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生活启示,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如:攀登、悬崖、峻岭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尝试以自己的视角描述一次生活经历。
4.了解黄山天都峰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拓宽知识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课文中的“我”在攀登天都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b.你认为攀登高峰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c.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
3.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课文中的‘我’在攀登天都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如:攀登、悬崖、峻岭等,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小学语文教案《爬天都峰》(精选14篇)
![小学语文教案《爬天都峰》(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fc38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a.png)
小学语文教案《爬天都峰》小学语文教案《爬天都峰》(精选1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爬天都峰》,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爬天都峰》篇1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3、抄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资料。
2、想办法学会课后生字,会读,会组词会记。
3、会读课文,会思考课文后问题。
教学过程步骤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一、介绍黄山请说说你了解的黄山美景。
创设平台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课外所得。
二、检查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2、考一考字形:鱼+即口+可爪+巴尸+古大+田口+自3、猜一猜:大手抓住双木树杈(攀)一点一回头,一日一日一页树(颤)4、比较组词陡──徒莲──链峰──锋辫──瓣钓──钩耍──要装──妆冒──昌拢──扰6、注意区别多音字:似形式多样对字词进行检测。
三、检查初读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1、课文大意: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板书:爬天都峰2、课文叙述顺序: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了解大意理清顺序四、理解最后一句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说说:“你们”指的是谁?一“老”一“小”各指谁?“汲取”什么意思?从别人身上,从谁的身上?学着爸爸笑着说说这句话。
引发思考:1、天都峰是怎么样的?他们一老一小为什么要爬上去?2、他们一老一小怎么样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先领悟结果,再回头再探原因。
五、学习第一段至最后一段1、探究为什么爬?⑴ 假日游览黄山。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方案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8ef37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b.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爬天都峰》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
这篇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他们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感兴趣,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思考和分析。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天都峰险峻的段落。
- 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精读课文,感受天都峰的险峻和人物的品质。
-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我”和老爷爷在爬天都峰过程中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精神。
- 懂得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要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在爬天都峰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 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天都峰的险峻,体会人物的品质。
- 例如,课文中“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通过这个句子中的“抬头望”“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等词语,可以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峻,同时也能体会到“我”面对如此高峻的山峰时内心的犹豫和不自信。
2. 教学难点- 理解“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互相汲取力量,最终克服困难爬上峰顶的过程,从而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以及在与人相处中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道理。
《爬天都峰》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爬天都峰》小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aec41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00.png)
《爬天都峰》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级、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 懂得在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会写要求的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我”和老爷爷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人物对话部分。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体会到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 教学难点理解“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体会到他们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精神内涵。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描写和叙述中,深入理解“汲取力量”这一抽象概念,并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语速和重音,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心情。
例如,在朗读“我”和老爷爷的对话时,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调整朗读的语气。
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别扮演“我”、老爷爷和爸爸,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天都峰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对天都峰的描写以及“我”和老爷爷攀爬时的困难。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天都峰脚下的感受,或者假设自己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攀爬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3. 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为什么‘我’一开始不敢爬天都峰,后来又有了勇气?”“老爷爷和‘我’的对话对彼此有什么影响?”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如“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鼓舞对战胜困难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题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题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9f8c5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b.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题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题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题教案篇1教材简析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
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
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
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
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
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搜集黄山图片第一课时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课文《爬天都峰》的教案
![课文《爬天都峰》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513bd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f.png)
课文《爬天都峰》的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爬天都峰》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爬天都峰》是一篇描述作者攀登黄山天都峰的游记。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在攀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最终克服困难、登顶成功的喜悦。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掌握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攀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攀登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攀登天都峰的心情。
3.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心理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4 课堂展示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3.5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攀登过程中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4.2 写一篇关于攀登经历的作文,要求描绘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5.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在作文中对攀登过程的描述和心理活动的表达。
5.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直观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6.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攀登过程,体会攀登的艰辛与快乐。
6.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 爬天都峰课文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 爬天都峰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fa5a2a0242a8956aece4ae.png)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爬天都峰课文爬天都峰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了解大意,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天险,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天险。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登过黄旗山吗?(课件出现“登黄旗山”)(部分学生答:登过)谁能谈谈登黄旗山的感受?(生:辛苦、高兴……)(再出现“登:踩、脚向下用力”)而这里有个小妹妹面对这天都峰(出示“天都峰图”)却是“爬” 的,请跟老师写一写这个字。
请注意“爪”字里的是竖,别写成“瓜”。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部,海拔1810米。
鲫鱼背是天都峰最险处。
课文《爬天都峰》教案4篇
![课文《爬天都峰》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0612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3.png)
课文《爬天都峰》教案课文《爬天都峰》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爬天都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文《爬天都峰》教案1设计背景:为了贯彻新的课改理念,配合新的课改理念的实施,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从翻新座位安排形式,到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再到引入探究性学习……课堂上真是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尤其是在公开教学中,教师们更是追求形式新颖独特的教学,甚至是以作秀来吸引眼球、用噱头博得掌声。
而学生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学会了什么,教师却无暇顾及,真可谓是教师教得辛辛苦苦,学生学得迷迷糊糊。
为此,崔峦教授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语文教学。
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让自己教起来轻松,让学生学起来扎实。
教材简析:《爬天都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描写,向我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通过对话的描写,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是本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会认“陡”“攀”等六个生字,会写“爬”“峰”两个生字。
2.初步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天都峰险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书写生字1.出示天都峰的图片:小朋友,还记得黄山奇石里的金鸡叫天都吗?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有名的天都峰!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爬天都峰的滋味。
2.板书课题,书写课题中的生字:爬、峰3.齐读题目。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通用12篇)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e8c3d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b.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战胜困难。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到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叫《黄山奇石》,从课文和我们收集的一些资料,我们领略到了黄山的美丽。
然而,有一位小朋友说想要领略到黄山的美丽并不是那么容易,他去了一趟黄山,可累啦。
今天,我们来学习《爬天都峰》,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去爬黄山,看看是不是这样。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天都峰的视频,让学生获得对天都峰的感性认识。
师:大家看了录像,天都峰是黄山中最险峻雄奇的山峰。
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爬天都峰的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有的可以和形近字比较,如,“辫”与“辩、辨”的区别。
“苍”的下面不要写成“仑”,“仰”的右半部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批改。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爬天都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爬天都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c9ab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5.png)
爬天都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篇一」教材简析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
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
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
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
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
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搜集黄山图片第一课时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3篇(合集)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3篇(合集)](https://img.taocdn.com/s3/m/9a17c0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9.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3篇(合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1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认字学词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感悟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爬天都峰》原文
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原文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
量!”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
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巩固生字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听写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
朗读感悟
1、读读想想。
课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朗读体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2、读读说说。
让学生通过形体演示理解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读后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出天都峰的高。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3、读读写写。
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抄写优美的段落。
4、读读问问。
引导学生围绕天都峰的高和陡质疑,如:谁爬天都峰?他们是怎么爬天都峰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
这时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简要地记录在黑板上。
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5、读读议议。
教师针对学生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答问解疑。
a、“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
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角色朗读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
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拓展活动
1、教师引导:“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
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2、愉快的假日结束了,班级开展“假日活动汇报”活动。
你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都峰的险峻,可以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爬山过程,也可以向大家谈谈自己登上山顶后的感受……
交流课余生活
1、前几天我们安排的记录课余生活的活动进展如何?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学生展示交流,师生评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这样一件事。
由于孩子们刚刚升入三年级,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很多东西都还是一无所知。
这就需要教师多想办法,尤其是在学习方法上多加指导,以读感悟读中促写,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和我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并纠正课题中“都”的正确读音,紧接着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课题为什么用
‘爬’,而不用‘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学习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这课的重点是“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等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结合观看天都峰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