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纸船》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和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纸船》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和感恩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
2. 提问:同学们对母爱有什么理解?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纸船》,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总结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感悟。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探讨作者对母爱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对母爱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
2. 引导学生树立亲情观念,培养感恩之心。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2. 写一篇以“感恩亲情”为主题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纸船》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体会到了作者对母爱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树立了亲情观念,培养了感恩之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启发。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冰心的其他作品,推荐学生阅读《小桔灯》等经典散文。
2. 学生通过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七、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亲、家乡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3)激发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母亲、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
3. 运用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1 展示纸船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纸船的象征意义。
1.2 简介作者冰心,了解其文学地位及作品特点。
2. 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大意。
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习生字词,巩固知识点。
3.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写作手法。
4.1 学生讨论课文结构,总结文章特点。
4.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5. 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5.1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教师点评并引导。
5.2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选用与《纸船》主题相近的诗歌,如《故乡的云》,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篇诗歌在表达思乡情感上的异同。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课程标准要求1.1.2 学生实际情况1.1.3 教学目标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背景介绍2.1.1 作者简介2.1.2 课文创作背景2.1.3 课文主题解析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知识与技能3.1.2 过程与方法3.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目标4.1 教学重点4.1.1 生字词的学习4.1.2 课文内容的理解4.1.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生字词的掌握5.1.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5.1.3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六、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6.1.1 图片展示6.1.2 问题引导6.1.3 学生发言七、课堂讲解7.1 课文朗读7.1.1 分角色朗读7.1.2 课文解析7.1.3 重点句式分析八、课堂练习8.1 生字词检测8.1.1 学生默写8.1.2 教师批改8.1.3 反馈讲解九、课后作业9.1 作业布置9.1.1 课文背诵9.1.2 作文练习9.1.3 文学鉴赏阅读十、教学反思10.1 课堂表现总结10.1.1 学生参与度10.1.2 教学方法效果10.1.3 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以上教案内容涵盖了《纸船》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等方面,可供教师参考使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件6.1.2 纸船模型6.1.3 课文朗读音频六、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展示纸船模型,引发学生兴趣7.1.2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7.1.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七、板书设计8.1 板书内容8.1.1 课文《纸船》8.1.2 课文关键词:漂泊、思念、亲情8.1.3 课文结构:引子结尾八、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9.1.1 背诵课文9.1.2 写一篇关于亲情的小作文9.1.3 阅读一本关于亲情的书籍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学生课堂表现10.1.2 教学方法效果10.1.3 教学内容难易程度10.2 拓展延伸10.2.1 组织一次关于亲情的主题活动10.2.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文章或书籍10.2.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亲情的感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关注1.1 导入新课环节1.1.1 关注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1.1.2 补充说明:通过展示纸船模型和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主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纸船》。
理解课文《纸船》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纸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纸船,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句子。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纸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纸船》的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背诵。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阅读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深入理解课文。
运用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引导学生关注亲情、友情等主题,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纸船》的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背诵。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纸船”为主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制作或见过的纸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课文阅读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纸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3.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正确书写。
进行词语游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4.理解课文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如:课文的主题是什么?纸船在诗中代表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6.重点句子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纸船儿漂荡在海上,漂荡在我心中。
”学生背诵重点句子,加深理解。
7.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从语言、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明原因。
8.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9.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以“纸船”为主题的诗歌。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亲情、友情等主题的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四、板书设计《纸船》主题:亲情、友情生字词:漂荡、遥远、思念重点句子:纸船儿漂荡在海上,漂荡在我心中。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纸船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纸船一、教材分析1. 课程名称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纸船》2. 课文内容课文通过描述一位老人制作纸船的过程,反映出生命力的顽强和美好的人生追求。
课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老人制船”、“纸船的命运”和“人对生命的感悟”。
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本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理解故事情节、抓住故事的主旨;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文学作品领悟传达的思想;4.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策略1. PP教学法本课程实现课件特别设计,通过图片展现老人制作纸船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培养学生的视觉想象力。
2. PBL教学法以本课文中的纸船命运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发现生命力的顽强和美好的人生追求。
三、教学活动1. 活动一:自我感受目标:通过自我感受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体验。
活动流程:1.让学生在纸片上写下“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体验”;2.学生交换纸片,互相阅读;3.请愿意分享的同学将自己的想法讲解给大家听。
2. 活动二:观察图片目标:通过观察图片感受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活动流程:1.让学生观看图片,解释画面含义;2.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图片细节;3.回答多个小问题,检查学生对图片的理解。
3. 活动三:制作纸船目标:让学生亲手体会制作纸船的过程,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
活动流程:1.教师介绍纸船制作过程;2.学生分小组,以每组两到三人的形式制作纸船;3.学生展示自己所制作的纸船,并将所制作的纸船与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
四、课后作业1.完成单位测试。
2.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写一篇心得体会。
3.在生活中模仿故事中生命坚韧的精神,写作一篇300字的心情日记。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重点是运用PBL教学法,以情境切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课件特别设计,通过图片展现老人制作纸船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视觉想象力。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和亲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纸船,引导学生思考纸船与课文的关系。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纸船的认识和记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学生自学生词和短语,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运用示例。
4. 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纸船的作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纸船的民间故事或传说。
(2)参观当地的纸船制作工艺,了解其文化背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词和短语、分析课文等环节,使学生对《纸船》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纸船与家乡、亲人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通过家庭作业和拓展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并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年级语文下册《纸船》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纸船》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纸船》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纸船》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纸船》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诗的作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匠师。
他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集。
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
这首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设计思路】《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它是泰戈尔《新月集》中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
这首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1、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
我设计了“美读亭”,试图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2、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因此,我设计了“品诗轩”,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去体会诗人通过奇特非凡的想象来表现至纯至美的童心。
3、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我又设计了“创意阁”,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放飞联想、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意境。
(2)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纸船的象征意义。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背景资料。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互相讨论。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解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纸船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否深刻,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如纸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纸船》的内容。
能够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能够解读并分析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母爱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背诵。
2.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3 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3.2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的解读。
3.3 学生对诗歌情感体验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4.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体验。
4.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3 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纸船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纸船的好奇心和兴趣。
向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3 词语解释与理解: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4 意象与修辞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纸船、母亲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效果。
5.5 文化内涵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如母爱亲情、家庭观念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如对母亲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理解和表达的重要性。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纸船》。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通过纸船这一象征手法表达的思乡之情。
(3)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乐于创作的兴趣。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心感悟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纸船》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诗歌意象的把握。
3. 创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纸船》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2)简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纸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思乡之情。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成果: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纸船、大海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2)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
5. 创作练习(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以象征手法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首小诗。
(2)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强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纸船》。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纸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冰心及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思念亲人的情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第一章:教学导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对《纸船》的作者、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作者冰心,包括其生平、成就及文学地位。
2. 简介《纸船》的发表时间、背景及作品风格。
3. 提问:同学们对《纸船》有哪些了解?【课堂练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第二章:课文解析【教学内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1.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题。
2. 逐段解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作者通过描绘纸船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主题及作者情感。
第三章:合作探讨【教学内容】深入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象征元素,如纸船、大海等。
2. 分组讨论:纸船在课文中象征着什么?作者为何选择这些象征元素?3. 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课文深层含义。
【课堂练习】第四章:情感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如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对亲人的关爱。
2. 讨论: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3.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练习】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内容】总结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步骤】1.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拓展训练:请学生举例说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交流欣赏心得。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纸船》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方式,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纸船》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一个小孩寄纸船给远方的朋友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纸船这一载体表达内心的情感。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通过纸船的漂泊和燃烧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未知。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纸船》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冰心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和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2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能够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进行思考。
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纸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纸船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纸船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纸船》,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4.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4 探究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进行思考。
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语文版七年级教案《纸船》(含五篇)
语文版七年级教案《纸船》(含五篇)第一篇:语文版七年级教案《纸船》16.纸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诗人以自己的一片赤诚的童心,描绘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世界。
(2)体会诗人依照儿童的心理,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丰富的想象描绘的儿童的奇思妙想。
2.过程与方法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感受诗歌中的童真雅趣和奇思妙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感受诗歌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对儿童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知诗作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中的大胆想象 2.难点理解诗中大胆想象表达的童真雅趣。
课时安排 1课时(一)导语大诗人E·庞德曾这样评价一位诗人的作品:“我在这些诗中发现了一种极其普通的情感,使人想起在我们西方生活的烦恼之中、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在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的尖叫之中,以及在广告的旋涡之中常常被忽视的许许多多东西……”E·庞德所说的这位诗人就是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诗歌《纸船》,看看我们是否也能从这首诗歌当中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
(二)检查预习情况(预习作业为:(1)通过网络、图书等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2)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老师在学生回答、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1作者生平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反战和平团体。
致力教育改革,创办国际大学。
作品反映了在英帝国主义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痛苦的生活,表现了摆脱殖民主义统治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愿望;歌颂祖国,赞美大自然,具有独特民族风格。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剧本《红夹竹桃》《邮局》,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词语解释:异地——他乡;外乡。
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游伴——游玩的伴侣。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大意与主题思想的把握。
3. 作者表达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
2.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妙。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
(2)学生相互交流,巩固记忆。
3. 分析课文结构:(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4. 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回答问题。
5. 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课文。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辅导:1. 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一对一辅导。
2. 解答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九、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十、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
2. 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纸船》的内容。
(2)分析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3)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和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表达,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纸船》的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3)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和作品风格。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
(2)深入理解作者对母爱的深情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纸船,引导学生思考纸船的象征意义。
(2)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背景和作品风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纸船》,理解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进行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表达。
(2)讨论课文中的亲情观念,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纸船》的主要知识点。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收获,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纸船》,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冰心的写作风格,并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
3. 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纸船》这篇课文。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感受作者对亲情的真挚表达,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准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感受作者对亲情的真挚表达,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纸船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曾折过纸船?你们对纸船有什么特殊的情感?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让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共同交流学习。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作者对亲情的表达。
四、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以“纸船”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六、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安排,理解作者通过纸船这一线索串联起母女之间的情感。
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纸船代表了什么,它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
2. 文化拓展:了解纸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如祝福、祈愿等。
分享其他文学作品中关于纸船的描写,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七、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纸船对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影响。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纸船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2. 创意表达:让学生用纸船作为素材,进行创意表达活动。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对纸船的描绘,表达出的深厚情感。
(2)如何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亲情的珍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纸船,引发学生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表达手法。
(2)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4.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七年级语文纸船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提升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2. 学会欣赏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提升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资料图片4. 手工制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出示纸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b.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学习生字词a. 学生自读,勾画出生字词。
b.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c. 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课文内容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c. 学生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欣赏美词佳句a.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b. 学生交流分享,感受语言的美妙。
5. 创新拓展a. 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纸船。
b. 学生动手制作,展示自己的创意。
6. 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a. 抄写生字词。
b. 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课文故事,体会亲情。
8. 板书设计纸船思念亲人关爱他人热爱家乡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课文中母亲与作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来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母亲与作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2. 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将课文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产生共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合作学习,分析课文中母亲与作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3. 重点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通过细节描述,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美好时光,激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课文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母亲”的作文,通过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纸船》教案
纸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的感情;
3、学习本诗后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行来到土城学习交流,同学们,如果你是导游,请你把土城最美的东西介绍给我们,要求用两句话表达,第一句直说最美是什么,第二句描述特点。
(学生介绍,老师附和评点)。
二、自读,把握本诗主要内容。
学生放声地自读课文二遍。
(询问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本诗有几节等问题),再齐读课文。
按如下提示,在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人物动作形为的词,概括出每节诗的内容。
完成如下板书:
第一节:(叠)纸船;第二节:(抛)纸船;第三节:(求)纸船。
托纸船寄思念(托物言志、卒章显志)
三、朗读探讨。
诗贵在吟咏,如果你要表演朗读本诗,你觉得应该如何朗读(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等),表演性的朗读一般是要配乐的,你觉得可以配什么样乐曲?
四、范读(播放《纸船》朗诵带)。
播放前的要求:学生自我比较,或评说自己处理得不够好的地方,或评说范读中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也可指出其不足),要言之成理。
再试读后,鼓励学生起来朗诵。
五、试一试,在活动中深化情感体验,并表达出来。
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是本诗的写作特点。
我们将课文提练一下,用一个比喻来表达,这一特点就非常明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是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满载了我的爱和悲哀。
六、送给父母一份礼物。
(老师提供统一规格的纸)请学生写出现在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如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报答、期望等等)。
请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