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地方(各省市)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构成
各税种中央与地方是怎样分成的
各税种中央与地⽅是怎样分成的2021-10-12
我国的税收收⼊分为中央税、地⽅税和中央地⽅共享税。
具体情况如下:
1、中央税:
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2、地⽅税:
城镇⼟地使⽤税、耕地占⽤税、⼟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环境保护税和烟叶税。
3、中央地⽅共享税:
(1)增值税(不含进⼝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
中央政府分享50%,地⽅政府分享50%。
(2)企业所得税:
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 各银⾏总⾏及海洋⽯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政府按60%与40%的⽐例分享。
相关⽂件:国发〔2003〕26号国务院关于明确中央与地⽅所得税收⼊分享⽐例的通知
(3)个⼈所得税:
中央与地⽅政府按60%与40%的⽐例分享。
(4)资源税:
海洋⽯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 其余部分归地⽅政府。
(5)城市维护建设税:
中国铁路总公司、各银⾏总⾏、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政府。
(6)印花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归中央政府,其他印花税收⼊归地⽅政府。
附:
各税种中央地⽅财政分配⽐例表
图⽚
来源:⽹络
图⽚。
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财政收入 fiscal revenues国家通过财政渠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起来的各项收入的总称。
它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在中国,广义的财政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个部分。
但通常所说的财政收入,仅指由国家集中并直接支配的财政预算收入。
来源国家财政收入除了税收之外还有:1、国家机关的各项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例如工商管理费等等等,各级财政部门就有“非税收收入管理局”这一机构负责这项收入。
2、国有企业的利润,例如:烟草、电力等垄断行业的利润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现在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此块收入。
3、发行国库券。
4、其他收入,例如企业、个人的捐款,国际组织和别国政府的援助(例如解放初期苏联对我国的无偿援助)。
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有多少,有哪几部分组成三、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四、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五、改烧油为烧煤专项收入六、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七、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八、教育费附加收入九、国有股减持收入十、专项收入十一、其他收入我国财政收入由一般性财政收入和特殊财政收入构成。
一般性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1)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各种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形式;(2)国有资产收益: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3)政府收费: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种;(4)专项收入:如教育费附加、排污费收入等;(5)其他收入:如罚没收入、利息收入等特殊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两类:(1)专用基金收入;(2)政府债务收入1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及其规模刘志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200233)[内容提要] 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框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按照财政收入来源主要可分为税收收入、中央转移支付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和制度外收入。
财政部的决算数据能够说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般预算规模和中央转移支付对平衡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但却不能够说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实际来源和规模。
我国的财政收入构成
我国的财政收入构成我国的财政分成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块。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收入来源是不同的或者是按比例分的。
因此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中央财政是由地方财政构成的。
地方发债,要以地方税收为信用保证的。
中央一般不为地方解决债务问题。
(何为非一般,下文有论述)国家财政收入大致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大方面。
税是指国税,利是指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债是央行发行的国债和外汇占款;费是各项行政收费及罚没款。
其中税占大头,其构成也较为复杂些,目前我国的19个税种中,16个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部门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部门代征。
1.增值税: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2.消费税:对在我国境内生产或销售、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3.营业税:对有偿提供应税劳务(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七个税目)、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4.企业所得税:对在我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
5.个人所得税: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包括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11个应税项目)征收。
6.资源税:对各种应税自然资源征收。
7.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为征税对象,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规定税额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8.土地增值税:在我国境内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包括地上、地下的各种附属设施)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对其转让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
9.房产税:以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的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或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使用人征收。
10.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征收。
2023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近10万亿,税收收入有哪些?
2023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近10万亿,税收收入有哪些?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3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近10万亿,供大家阅读参考。
2023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近10万亿7月19日,财政部召开2023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从收入端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而政府性基金收入却出现两位数降幅。
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20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最为核心的税收收入逼近10万亿元,同比增长16.5%。
这远高于上半年5.5%经济增速。
为何与经济联系密切的税收收入增速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速?税收收入有哪些一、税收收入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烟草税、关税。
二、具体而言,我国的税收收入包括:目前,我国共有17个税种,其中15个税种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征收,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代征。
1、增值税。
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2、消费税。
是对在我国境内生产或销售、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3、企业所得税。
是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对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4、个人所得税。
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11个项目)征收的一种税。
5、资源税。
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其开采或生产上述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额征收的一种税。
6、城镇土地使用税。
2022年-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2年-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会计核算环节的最终成果是().A.会计凭证B.会计账簿C.会计报表D.会计分录【答案】 C2、(2020年真题)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是宏观经济领域,总体而言,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包括()A.平衡国际收支B.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C.实现完全就业D.稳定外汇汇率【答案】 A3、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称为()。
A.人均财政支出B.财政支出增长率C.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D.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答案】 C4、(2021年真题)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的是()。
A.窗口指导B.消费者信用控制C.存货比D.公开市场操作【答案】 D5、关于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B.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C.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D.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上方【答案】 A6、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由按()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
A.上年价格B.固定价格C.预期价格D.当年价格【答案】 D7、在某企业网站上发布调查问卷开展该企业员工满意调查X,采用有奖问答的形式XX,企业员工接受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是()。
A.判断抽样B.自愿抽样C.配额抽样D.方便抽样【答案】 B8、在指数分析中,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为()。
A.综合指数B.总量指数C.加权综合指数D.指数体系【答案】 B9、由于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经常出现()现象。
A.道德风险B.“搭便车”C.逆向选择D.外部不经济【答案】 B10、生产者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可能依据不同的()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A.需求价格弹性B.需求收入弹性C.供给价格弹性D.供给交叉弹性【答案】 A11、工人的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这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1.03.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摘要如下:一、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回顾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财政运行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多年未有。
一季度受疫情暴发蔓延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4.3%,为2009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其中2月份下降21.4%、3月份下降26.1%,31个省份中有30个收入负增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地方财政运转尤为困难。
经过艰苦努力,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经济逐步恢复,财政运行情况逐季向好,二季度收入触底回升、降幅收窄至7.4%,三季度由负转正、增长4.7%,四季度持续向好、增长5.5%,全年预算目标基本实现。
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4.92亿元,为预算的101.5%,比2019年下降3.9%。
其中,税收收入154310.06亿元,下降2.3%;非税收入28584.86亿元,下降11.7%。
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6133.32亿元(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以及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资金),收入总量为209028.24亿元。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03亿元,完成预算的99.1%,增长2.8%。
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40.21亿元,支出总量为246628.24亿元。
收支总量相抵,赤字376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中央一般公共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71.08亿元,为预算的100%,下降7.3%。
2021年中国地方(各省市)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构成
2021年中国地方(各省市)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构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地区地方财政总值税收收入人数总计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东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总计中部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总计西部内蒙古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重庆四川西藏广西贵州云南总计东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总计房产税印花税19500.56 14370.16 21602.12 28301.41 54684.33 59161.75 37568.49 21759.64 62163.97 3146.463661.11 2079.07 4109.51 2295.62 4559.95 6568.46 3796.92 2119.45 7081.47 481.013514.52 1310.66 3797.16 1724.87 3533.49 5419.49 3545.66 1723.28 5767.94 411.63 30748.7 1136.89 1764.71 1604.85 1520.22 1178.74 1299.15322258.89 36752.57 12602.24 32155.86 24668.49 19038.87 14338.50 24501.67 1701.62 2415.45 2191.22 2075.08 1621.24 ____.882115 574.89 1034.79 1472 225.88 425.17 2415 848.47 962.72 7333 255.36 612.10 9733 489.56 1068.33 7939 859.26 1872.41 5498 651.67 1069.97 3774 234.31 551.41 10644 1058.85 1636.20 31.65 158.96 895 51819 5229.904 9392.0650.593391802.12 204.38 837.44 231.67 445.95 763.66 565.88 271.05 974.68 55.46 333.84 58.31 355.22 54.60 104.59 264.88 193.84 78.37 348.02 11.680.82 3.62 56.96 92.62 23.39 9.23 9.12 13.96 2.66177.41 84.61 167.86 101.66 217.84 339.53 232.58 92.16 383.48 17.15122.54 48.53 93.05 41.32 111.75 192.84 134.11 65.65 198.63 10.3452.22 29.16 59.17 30.49 52.86 75.37 52.54 27.66 95.57 5.115152.29 1803.35 212.389 1814.28 1018.76 480.17 202.07 235.60 215.23 190.46 136.71 136.17 48.87 47.63 57.74 43.44 28.77 50.92 51.65 37.40 16.23 19.74 34.70 9.70 70.07 98.57 109.04 88.13 57.60 100.12 25.86 38.78 34.70 31.54 21.49 33.34 19.82 25.40 22.63 18.88 12.18 16.493630 9413 5799 6030 4522 6691214.65 202.66 225.68 224.50 146.43 175.112.517749 379.06 581.79 526.43 502.26 423.50 451.16127305.63 1____.48 8504.552 16832.38 8360.24 2565.06 16045.21 6268.01 2101.05 12656.69 26260.77 807.67 14378.00 8006.79 11720.91 1720.98 1128.49 308.34 1748.33 607.27 223.86 1693.24 2784.10 95.02 1317.60 1206.41 1611.30 36084.7 1189.018 2864.215 1116.24 0.235683 2.101137 1215.20 2498 186.44 353.02 155.26 826.34 237.49 1256.24 417.73 175.05 1112.62 2103.51 71.54 875.74 839.67 1215.66277.37 169.422 523.524 185.717 115.41 44.97 43.10 7.39 48.76 14.78 4.72 37.54 88.10 11.48 27.74 34.65 40.76 70.64 71.74 5.00 78.77 19.49 18.37 8.40 26.97 0.97 11.97 15.33 18.75 69.17 49.94 14.46 83.83 32.14 11.24 65.62 119.81 4.72 49.59 53.71 105.74 21.18 17.13 28.86 31.87 20.56 6.64 30.34 13.00 3.79 31.40 52.95 15.99 12.65 3.97 17.96 8.03 2.46 17.50 26.73 1.12 11.70 8.40 14.342264 654 3764 2582 578 2970 8107 312 4719 3502 4687119.14 31.88 201.64 63.65 28.41 107.25 235.45 10.77 98.75 96.06 158.22 305.67 105.72 428.44 176.59 70.44 424.31 812.08 28.12 304.20 300.78 418.8485.06 25.87 156.76 40.10 21.67 135.82 266.57 12.51 94.04 103.15 146.65 126002.78 14444.95 10346.78 36636.93 1337.6763728.209 1243.45 403.986 346.398 0.282414 27077.65 3343.81 2521.62 4390 248.41 657.00 250.68 64.15 142.05 12981.46 14382.93 1156.96 1277.40 856.41 912.82659.97 257.713 140.86 119.25 66.57 60.01 72.35 22.89 24.07 30.28 11.80 10.302751 3835119.58 151.73245.09 267.99121.86 98.8128.06 35.6314.78 75.2754442.04 5778.167 4290.84110976.3 519.7209 0.3909191170.09 471.346 127.833 232.098 245.827 119.318 52.376地方公共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收入国内增税收收入财政收入财政税收税收收入占生产总值税占比占比值的比例 30748.7 0.836641 0.095416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东部中部322258.89 36752.57 0.114047 127305.63 1____.485229.9 9392.07 5152.29 1803.35 212.389 1814.3 277.37 169.422 523.52 0.09454 8504.552 0.706623 0.066804 1189.02 2864.21 1116.24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总计中部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总计西部内蒙古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重庆四川西藏广西贵州云南总计东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总计0.390919322258.8936752.570.114047127305.631____.4830748.70.8366410.095416中部5229.99392.075152.291803.35212.3891814.3277.37169.422523.520.094548504.5520.7066230.0668041189.022864.211116.24。
务虚会上的发言稿
务虚会上的发言稿务虚会上的发言稿12021年在某某公司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稿范文当前在新冠肺炎持续影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要谋划好公司明年经济发展的思路,首先必须对面临的形势有个科学的分析、研判和把握。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和分析。
一要看到问题,找准发展痛点。
2020年公司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客观的讲,成效主要体现在总量的扩张上,而在结构优化、产品创新等没有大的突破,在经济效益的提升上难有大的作为。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虽然是公司整体发展稳中向好,但是仍靠着我们的传统制造主业,外部市场开拓丌大,产业优势丌明显,同行业的竞争及市场化推广开放,让我们仍存在的很大的挑战,说明我们的发展基础依然丌大,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要看到机遇,坚定发展信心。
机遇不挑战幵存,我们要把握住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有力契机,把握住全省正处亍加快新旧劢能转换的重要时期,聚焦重点业务发展,落实工作责任,持续发力推进,确保落地见效。
要扎扎实实提升项目带劢力、技术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丌断培育壮大公司产业集群。
三要看到压力,提升发展效率。
2021年公司发展将面临更大挑战,疫情影响下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加之成本上涨、创新丌足、人才短缺等影响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在保住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宽市场。
特别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和加快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相互较劲的氛围越来越浓,都在想方设法发掘潜能、扩大优势、加快发展,势必对资金、项目、政策争夺更加激烈,我们原有在风电设备、铁路机车和轨道交通设备配件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可能被削弱,原有产业强项,可能成为发展的“短腿”。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压力感和紧迫感。
直面现实,分析比较看问题,客观分析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亍做好下一步工作十分必要。
对此,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我在这里有几点想法,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经济前景“双循环”与宏观资源配置体系改革
中国经济前景:“双循环”与宏观资源配置体系改革◎ 张 平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呈收缩态势。
这次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全球经济冲击不同于以往的全球化危机,是继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后的第三种类型的危机,即自然危机冲击。
1929-1933年全球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都源于经济体内部的失调。
经济危机被定义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周期波动源于“私人占有与社会大生产的矛盾”,是私人占有导致的消费不足和资本追逐利润导致的无限性扩大社会再生产的矛盾,即资本剥削劳动导致的供需内生矛盾。
经济危机内生问题一直困扰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解决经济危机,西方国家采用了改良主义思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与政治家强调通过刺激“有效需求”来平缓经济危机冲击,短期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熨平波动,长期通过建立社保体系、增加教育投入等公共支出改善社会福利,进行要素收入再分配调整,扩张有效需求,平抑周期。
然而公共福利扩张降低了效率,增加了负债。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冲击,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随后提出了“减税”与技术创新推动新周期,希望供给创造需求,但之后遭遇互联网泡沫危机,因此一直未能消除有效需求不足的内生矛盾。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为维持福利支出或刺激需求进行负债性扩张,开始持续降息,通过提高住房信贷规模来扩张需求,经济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向以房地产和金融为基础转变。
低利率和财富效应推动了需求增加,经济进入“大缓和”阶段。
但低利率和负债驱动的需求是不可持续的,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欧洲国家爆发欧债危机,其鲜明特征即是高负债与流动性的危机,靠负债来平衡需求的方式再次遭到了打击。
政府通过国家信用进行“量化宽松”“扭转交易”等方法缓解流动性矛盾,并依靠降低利率来缓解资产负债表恶化趋势,但危机仍没有被消除,只是被延缓了,债务累积越来越高。
国务院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2.06.21•【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22年6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21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请审查。
一、2021年中央财政收支决算情况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21年中央预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在此基础上,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一)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470.41亿元,为预算的102.3%,比2020年增长10.5%,主要是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较高等因素拉动。
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935亿元,收入总量为93405.41亿元。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202.3亿元,完成预算的98.6%,下降0.9%。
对AI_机器人税的质疑
㊀㊀①也有人称之为 机器人税 人工智能税 或 自动化税 ㊂㊀㊀收稿日期:2022-06-12㊀㊀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我国宪法序言价值构造的特质与趋向研究 (21CFX01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十四五 规划2021年度共建课题(2021GZGJ232)㊀㊀作者简介:张肇廷(1993 ),男,湖南永州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㊁公共治理研究㊂第24卷第6期2022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IT(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4No.6Nov.,2022㊃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㊃对AI机器人税的质疑张肇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8)㊀㊀摘㊀要:是否应当课征AI机器人税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一项重要议题,国际上也不断出现有关AI机器人税的立法提案与实践㊂然而,由于AI机器人的应用对社会整体就业的冲击有限,也不会侵蚀政府财源,贸然开征AI机器人税反而会阻碍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使得课征AI机器人税欠缺足够的正当性㊂与此同时,课征AI机器人税也并不具备充分的可行性:一是将AI机器人作为纳税主体缺乏可行性与必要性;二是应税AI机器人的定义和范围模糊以及AI机器人税的应税税额不明,将极大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以及税务机关的执法管理成本㊂㊀㊀关键词:人工智能;AI机器人税;课税㊀㊀中图分类号:D912.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1971(2022)06-0068-07㊀㊀一㊁问题的提出㊀㊀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 AI )技术自诞生以来,在诸如自动化工业机器人㊁无人驾驶㊁金融分析㊁医疗诊断㊁智能创造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㊂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自2016年以来,机器人销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2%[1]㊂特别是2020年起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进一步加速了数字和机器人的转型和运用㊂与此同时,AI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方面,AI机器人的研发及使用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自动化生产越来越普及;另一方面,AI这种自动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可能造成某些行业的工人被AI所取代㊁经济不平等加剧㊁政府的财源因失业工人增加而逐渐减少等问题[2]㊂据此,是否应当课征一种AI机器人税①成为人们论争的重要议题㊂早在2017年,卢森堡的欧洲议会议员就曾向欧洲议会提出了一份关于机器人技术监管的报告,明确声明应考虑支持课征机器人税(robottax)㊂尽管该建议最终并未被欧洲议会所接受,但是支持课征AI机器人税的声音并未随之消失,如比尔㊃盖茨(BillGates)认为,政府应该向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的公司征税以减缓自动化带来的冲击[3]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㊃席勒(RobertShiller)也赞同对机器人课征适度的税以解决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现象[4]㊂实践中,也开始出现少数被认为是AI机器人税的例子㊂例如,为解决机器人大规模使用造成的失业问题,根据韩国2017年制定的新政策,韩国企业原本可以享受的从企业所得税中扣除3% 7%的自动化设备投资税收减免优惠被降低,此举被认为是在变相课征机器人税[5]㊂㊃86㊃当前,对于 机器人税 的征税对象㊁种类及方式,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即韩国降低企业投资税收优惠的方式实际上是间接征收了企业所得税;比尔㊃盖茨主张向机器人使用企业征收的属于失业补偿税㊂同时,还存在针对机器人生产㊁销售㊁使用或拥有者征收增值税㊁消费税㊁财产税㊁购置税[6]或资本利得税[7]的直接征税方案,以及通过增加对雇佣工人税收优惠[8]的间接征税方案㊂此外,亦有向 机器人 (使用者)征收其 个人所得税 的主张[9]㊂然而,无论是将 机器人 作为资本征税㊁劳力征税还是作为失业补偿征税等,对于课征AI机器人税正当性和可行性的探讨无疑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㊂㊀㊀二、域外关于AI机器人税的立法与实践㊀㊀尽管国际上有很多AI机器人税的倡导者,但实际的立法㊁提案较少且内容相差甚远㊂就已有的立法例来看,主要集中在欧盟㊁美国和韩国㊂(一)欧盟相关的立法提案1.欧洲议会中相关的立法提案2017年,欧洲议会议员马迪㊃德尔沃(MadyDelvaux)向欧洲议会提出应考虑支持课征机器人税(robottax)的报告[10]㊂其中指出,如果维持当前的税收基础不变,AI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引发人们对就业㊁社会福利保障系统㊁养老金持续缴费的担忧,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不平等也可能加剧㊂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欧盟法律事务委员会2015年的一次会议中,阿兰㊃本苏珊(AlainBensoussan)和杰里米㊃本苏珊(JérémyBensoussan)已经赞成向机器人授予一种类似法人资格(legalpersonality)的机器人人格(robotpersonality),使其可以获得权利和承担义务[11]㊂2017年欧盟议会的一份‘关于机器人民法规则的决议“中也曾尝试将AI机器人界定为自动化的㊁能自主决定的 电子人 ㊂2.意大利相关的立法提案2017年,意大利众议院的一名议员提出了一份机器人税法案,该提案主张若某公司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通过AI或机器人来实施和管理,则将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提高1%[12]204-205㊂3.瑞士相关的立法提案2017年,为维持零售业收银员的就业,瑞士日内瓦州议会的议员提出了一项地方性法案,主张对采用自动出纳设备替代收银员的零售商店进行征税[13]㊂根据该提议,将对零售商店中安装的每个自动收银台进行征税,该税将支付给新成立的日内瓦贸易和地方就业基金会,其中一部分将作为对没有采用自动收银设备的商店的补贴㊂(二)美国相关的立法提案和实例美国曾出现过跟AI机器人税相关的若干立法提案和实例㊂一是失业保险税的建立㊂据相关学者介绍,美国的部分州曾试图建立一种失业补偿制度或失业保险税,即追踪工人解雇的情况并给予雇主相应评级,雇主必须根据其评级来支付失业保险计划,因此裁员人数更多的企业将为失业保险缴纳更多税款[14]㊂二是针对自动驾驶新设税种㊂这实际上是针对自动驾驶的一种 交通拥堵缓解税 ,但有学者仍然认为它们与AI机器人税相关[12]207-208㊂美国旧金山地区针对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提出了所谓的 交通拥堵缓解税 ㊂①其中,对 自动驾驶汽车乘客服务 做了如下定义: 自动驾驶汽车 是指除出租车或豪华轿车外,能够在没有操作员主动进行物理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驾驶的车辆,不管车辆是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㊂这项税收筹集的资金将用于专门的交通拥堵缓解基金,为当地群众提供交通补贴㊂税收将根据使用时间㊁里程㊁排量来确定㊂有人认为,该类税收是为了使自动驾驶汽车和非自动驾驶汽车的税负均等,并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经营者为道路基础设施作出贡献[12]213㊂此外,内华达州于2017年也通过了类似立法,该法规针对使用全自动驾驶汽车的跨国公司等经营者,以提供运输服务费的3%的比例课征消费税㊂②自动驾驶汽车服务具体是指网络公司使用调度中心㊁软件应用程序或其他数字手段将乘客连接到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上,以提供运输服务㊂严格来说,此类税种与通常所说的AI机器人税并不相同,其首要目的并非为解决劳工失业而是缓解交通拥堵㊂况且,由于先进的AI技术可以帮助人类设置最优交通路线㊁减少事故发生率,因此,自动驾驶对交通拥堵究竟是利是弊仍然有待观察,即该类税种的正当性和可行性同样面临挑战㊂㊃96㊃①②S.F.,Cal.,Ordinance190584,ɦ3204(a)(2)(July23,2019).Nev.Rev.Stat.ɦ372B.145(1).(三)韩国相关的立法实例韩国被某些人认为存在AI机器人税的实例㊂韩国‘特别税收限制法“(RestrictionofSpecialTax⁃ationAct)第24条规定,对企业提高生产率的设施实行投资税收抵免[15]㊂税收抵免优惠按投资额的3%(中小企业为7%)抵减企业所得税㊂但是,为解决机器人大规模使用造成的失业问题,韩国于2017年降低了这种投资自动化设备的税收减免优惠,有人认为这是在课征机器人税㊂但也有人认为,媒体的报道有某种误导性,韩国的做法严格来说并未增设一种新的税收类型,并非直接征收 AI机器人税 ,只是削减企业已有的税收优惠㊂不过,该做法至少可被认为旨在实现与AI机器人税类似的政策目标,即缓解失业㊂㊀㊀三㊁课征AI机器人税的正当性理由成立吗?㊀㊀关于课征AI机器人税的正当性,其支持者的意见包括:通过增加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成本来减缓自动化对劳工就业的冲击,避免加剧经济不平等或税负不公,课新税使政府能给失业工人提供培训㊁社会保障福利,实现技术创新的平衡发展,等等[10][16][17]296㊂然而本文认为,这些理由并不足以证明AI机器人税的正当性㊂(一)AI机器人对失业造成的冲击有多大?主张课征AI机器人税的理由之一是AI机器人的应用将造成大量失业㊂AI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的思维和行动,在某些商业情境中可能比人更有效率㊂它不仅可取代低技能㊁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体力劳动者,也可替代各领域的白领和专业人员㊂调研公司牛津经济(OxfordEconomics)曾预测,2030年前,世界上大约将有2000万制造业岗位被自动化机器人所取代,而这些下岗劳动者若希望到服务行业另谋职业,也会发现那里在迅速被机器占领㊂在这些被取代的岗位和职业中,稍简单的有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如数据搜集㊁考勤㊁报表㊁考核等工作;还有在人际沟通中有固定问答的工作,如预约订位㊁购票㊁推销㊁自动贩卖客服等;稍复杂一些的则有与决策相关的工作,如计算机已经在逐渐取代医生㊁律师㊁艺术家和发明家[18];再如,无人驾驶租车服务已经开始取代出租车司机的位置㊂尽管AI机器人的应用会对劳工就业造成短期㊁局部的冲击,但未必会减少社会整体就业机会或劳动岗位的总量㊂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IFR)指出,课征机器人税的想法会对竞争力和就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使用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创造新的工作机会[19]㊂有学者曾形象举例:一个酒吧雇主将其人工调酒师换成机器人,我们可能会说机器资本代替了人力,但机器人的大部分价值来自由人类工程师和其他技术工作者在某个地方开发的技术㊂因而,酒吧雇主实际上只是用另一批 人类调酒师 (可能是在硅谷的工程师)代替原有的人工调酒师而已[20]233㊂再以近几年受关注较多的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行业为例,AI和自动化系统虽然减少了司机的岗位数量,但驾驶产业的升级却增加了对AI研发人员㊁编写算法的程序员的需求,与之相关的芯片设计㊁芯片制造㊁5G设备㊁自动化设备等行业的订单及就业机会也将因此大幅提升㊂从历史经验看,自动化造成的失业仅仅是短期的㊁局部的,长远来看仍将增加社会的整体就业㊂例如,计算机取代了部分文员,但带来了相关IT产业就业;汽车取代了马车夫,但为汽车旅馆等行业创造了新岗位;拖拉机的应用减少了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但并没有导致失业率剧增㊂在每一个担心自动化将导致大规模失业的时代,科技创造的就业机会都远比破坏的要多㊂若贸然开征AI机器人税,反而可能阻碍当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使自身在国际同行竞争中居于下风,最终丧失产业发展良机和大量新的就业岗位㊂至于某些人担心AI机器人取代部分传统劳动者后会造成经济上的不平等,则可在确保整体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遵循 先做大蛋糕再分配蛋糕 的理念来处理[21]58㊂(二)AI机器人会严重侵蚀政府财源吗?主张课征AI机器人税的观点中有一个重要理由,即自动化可能导致与劳工工资相关的个人所得税㊁社保缴费在短期内大幅减少,进而导致政府难以筹措足够财源来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培训和社会保障,因此有必要课征新税来弥补政府财源上的损失㊂然而,以自动化会造成政府财源被严重侵蚀为由而开征AI机器人税的理由并不充分㊂其一,AI机器人的大规模销售反而会带来新的税收收入,该收入其实可弥补因短期㊁局部的工人失业所造成的政府财源损失,因此不一定要另行课征AI机器人税来弥补政府财源损失㊂一是使用AI机器人的企业仍被要求从利润中缴纳企㊃07㊃业所得税,因此只要AI机器人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企业利润,替代人类工作所造成的应税收入损失完全可能被新增税源所抵消㊂二是在新的AI或自动化时代,向企业所销售的机器人数量将激增,而出售机器人时仍要征收流转税㊁增值税,这也将是巨大的新增收入来源[22]732㊂三是自动化虽可能淘汰部分效率不高㊁低收入的劳动力,但也不过是让税收收入来源从低收入工人转变为高收入工人,总税收收入仍可能增加而不是更少㊂其二,AI的应用对不同国家财源所造成的冲击程度不尽相同㊂在不少发达国家的财税结构中,与劳工工资相关的个人所得税㊁工资税或个人社保缴费所占的比重本就偏高,一旦因自动化造成部分行业的劳工失业,财源在短期内确实更易受到冲击㊂据统计,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2017年的数据中,平均来看,个人所得税与社会保险相关的税是重要的税收来源,各占大约25%,而企业所得税仅为9.2%[23]㊂特别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个人所得税所占总税收的比重大幅高于资本税或企业所得税,且差距还在逐渐拉大,因为随着国际租税竞争的加剧,资本税㊁企业税还将被当地政府进一步降低㊂相比之下,中国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低得多㊂根据中国财政部2021年的统计,全国税收收入172731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13993亿元,占比约8%㊂由于个人所得税所占总税收的比重小,若仅以自动化可能严重冲击个人所得税方面的财源为由而主张立即开征AI机器人税,其理由尚不充分㊂至于社会保障财源方面,即使部分工人因自动化而短期失业并造成养老保险㊁医疗保险等财源的减少,政府仍可以从其他财源或基金中划拨来充实社会保障财源,如划拨国企利润㊂有学者指出,这一问题对整个财政体系并不一定是一个生存危机[20]234-237㊂其三,即使必须要课征AI机器人税以补充财源,也应是在税基足够充足之时㊂在新技术的早期发展阶段,低税或不征税是一种更好的策略,待技术在其生命周期中成熟后再征税将更为有效㊂一种等待征税的策略将确保不妨碍早期的开发和创新,并且在后期征税时产生更多收益[22]732㊂(三)课征AI机器人税是否会阻碍技术创新?对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人工智能产业及其企业加以税收负担将抑制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㊂AI或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可大幅节省人力成本㊁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㊁提高生产效率㊂课征AI机器人税会阻碍本国投资者对AI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㊁限制新兴AI产业的发展,甚至保护了某种 落后生产力 ,而其他国家的竞争企业将获得某种竞争优势㊂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对机器人征税等同于对创新征税,并有可能阻碍经济增长和整体繁荣[17]281㊂2017年,欧洲议会也拒绝了一项对所有者课征所谓机器人税的提议,主要理由就是这种征税可能抑制创新[19]㊂课征AI机器人税的做法类似英国历史上的‘红旗法案“㊂英国1865年曾出台‘红旗法案“,要求早期汽车的驾驶须采取安全性的预防措施,包含在汽车的前方挥舞红色旗帜示警㊂有人认为该法案的出台是因为要避免马车夫群体的大量失业㊂但该法案使英国丧失了当时先进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和发展良机,从而被美国㊁德国的汽车产业后来居上㊂就中国而言,从AI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㊁产业政策等方面考虑,目前阶段应对开征AI机器人税持谨慎和保留的态度㊂在产业现状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尚处于追赶阶段,急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㊂而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下一次工业革命可能诞生的领域之一,该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对于促进生产自动化㊁创造新技术需求的岗位㊁实现工资水平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㊂况且,根据国际机器人学联合会公布的信息,中国目前的工业机器人渗透率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偏低,每万名工人配备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较之于领先的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换言之,AI机器人的推广普及尚有较大的潜力空间[21]58㊂因此,在AI产业尚未发展壮大之时过早开征AI机器人税,既缺少广泛的税基和充足财源,也易将新兴AI产业扼杀于摇篮之中㊂在产业政策方面,目前中国对相关AI产业的企业进行扶持并给予优惠(包括税收优惠㊁补贴等)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㊂比如,为鼓励自动化,某些地方政府已开始积极补贴 机器换人 的企业[24]㊂再如,综合‘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现行税制来看,基本都强调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并予以税收优惠,如将研发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㊁为高新技术企业设定相对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等等㊂贸然过早地开征AI机器人税恐也不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㊂因此,综合来看,中国短时期内并无课征AI机器人税的合适时机和条件㊂㊃17㊃㊀㊀四㊁课证AI机器人税具有可能性吗?㊀㊀从所述已有的立法建议或实例来看,尽管有很多关于机器人税的提议,但是这些提议中较少有关于如何实施或管理这种税的细节讨论㊂关于征收机器人税的具体执行仍面临困难,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将极大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以及税务机关的行政负担,其可操作性或可行性存疑㊂(一)将AI机器人作为纳税主体缺乏可行性与必要性有观点认为,AI机器人可以成为纳税主体[25]㊂前述介绍的欧盟相关立法建议中就出现过这种观点㊂然而将AI机器人界定为AI机器人税纳税主体并不可行㊂其一,依照目前的法律主体制度,AI机器人只能是法律客体,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㊂AI机器人在事实上不能独立地行使权利㊁履行义务及承担责任,以机器人为纳税主体的做法会颠覆传统私法中有关法律主体资格的规则㊂某些人所谓的可能具有 意识 的强人工智能,暂时也只是一种假想㊂目前已有的所谓机器人税的实例,如目前被介绍和引用较多的韩国的例子,也只是针对使用机器人的企业而已,并非直接将机器人界定为纳税主体㊂其二,没有必要将AI机器人拟制为法律主体㊂是否可参考法人制度并运用法律拟制技术将AI机器人拟制为法律主体并由其承担纳税义务?从法律拟制主体的规范意义来看,拟制主体需有两个前提:一是必要性,即法律希望拟制主体能独立于自然人的意志支配财产;二是可能性,即通过意思机关使拟制主体具备意志[26]㊂就必要性来看,若由AI机器人独立于其使用者㊁所有者来支配财产,这种 独立性 的论证理由尚不充分㊂就可能性来看,若为AI设立所谓的意思机关,其意思机关的成员仍然实质指向使用㊁拥有AI的企业或自然人主体,这与已有的企业法人制度并无本质区别㊂综上,所谓的AI机器人税目前实际上是一种针对使用AI机器人或自动化技术替代人工的企业所课征的税,也无必要将AI机器人拟制为纳税主体㊂不过,即使将使用AI机器人的企业界定为该税的纳税主体,也同样面临难以操作的难题㊂(二)对企业课征AI机器人税不具可操作性即使选择对使用AI机器人的企业征税,操作中仍然面临许多难题㊂比如,如何定义AI机器人税中的 机器人 ? 机器人 是用自动化代替人工的任何类型的机器吗?AI机器人税的税额如何确定?这些问题若不明确,AI机器人税的可行性㊁可操作性将存疑,其税收目的也难以实现㊂1.应税AI机器人的定义和范围模糊其一,企业使用的设备,如各种机器㊁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等,或多或少有自动化的成分并对替代人类劳工有所影响,但是否达到了所谓的AI人工智能的定义和技术标准,司法或执法人员并不容易判断㊂在前述韩国的例子中,人们尝试给应税的自动化设备或服务做某种细化的定义㊂比如,列出符合特定税收优惠的自动化设施类别,这些设施包括改善自动化过程的设施,总统令规定的属于高科技设备的设施,用于管理的计算机㊁软件及电信设施等[15]㊂该做法似乎试图将机器人税的实施范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㊂但是,实务中仍然面临操作上的困难,所谓的 改善自动化的设施 高科技设备 以及 用于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 的定义仍然比较宽泛㊂此外,在同样都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中,哪些应征税㊁哪些不应征税也缺乏清晰的标准㊂如前述瑞士针对自动收银设备征税的提案,有学者指出,无法确定日内瓦的收银员所受到自动化的威胁比其他行业的雇员更为独特[12]207㊂其二,许多AI机器人往往通过远程访问㊁云存储等技术提供服务,如AI在线教育㊁AI医疗诊断等,此时,企业将倾向于将AI机器人迁移至不课征机器人税的司法管辖区,以避税并继续提高远程服务[17]300-301㊂在这些行业中,机器人税容易被架空和规避,税源最终将外流,因此其可行性存疑㊂其三,即使明确了某机器人或设备符合AI人工智能的标准,税务机关在征税前仍需先确定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否主要由该AI机器人来实施和管理㊂要确定应税AI机器人的范围,需明确 AI机器人或自动化技术的使用 与 劳工工作岗位的损失 自动化产生的收益 之间的具体因果关联或对应关系,否则,任何使用AI机器人的企业即使没有裁员情形也将面临AI机器人税的 税收惩罚 ㊂因此,更可行的方法也许是根据企业使用AI后所减少的就业岗位来判定是否征税并测算税额,但该方法同样面临许多税务管理方面的困难㊂2.AI机器人税的应税税额不明有观点认为,可根据自动化所造成的失业工㊃27㊃。
2014年中国地方(各省市)财政收入构成 税收收入构成
2264 654 3764 2582 578 2970 8107 312 4719 3502 4687
119.14 31.88 201.64 63.65 28.41 107.25 235.45 10.77 98.75 96.06 158.22
305.67 105.72 428.44 176.59 70.44 424.31 812.08 28.12 304.20 300.78 418.84
146.59 768.41 312.35 570.75 1026.46 1148.98 251.26 396.16 1313.53 69.38
95.56 59.98 115.68 94.00 163.58 193.11 121.40 78.79 233.09 11.17
41.69 238.12 109.41 169.95 284.12 389.60 34.71 107.34 450.10 17.11
802.12 204.38 837.44 231.67 445.95 763.66 565.88 271.05 974.68 55.46
333.84 58.31 355.22 54.60 104.59 264.88 193.84 78.37 348.02 11.68
0.82 3.62 56.96 92.62 23.39 9.23 9.12 13.96 2.66
10976.3 519.7209 0.3127.833 232.098 245.827 119.318 52.376
地方公共 地 区 地区生产总值 税收收入 国内增 财政收入 财政税收 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 占生产总 值税 占比 占比 值的比例 30748.7 0.836641 0.095416 营业税 企业所 得税 个人所 得税 资源税 城市维 护 建设税
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50题)1、企业从银行借款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引起()。
A.资产和负债的等额增加B.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等额增加C.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D.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答案】 A2、某企业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如下:现金30000元,银行存款100000元,应收账款5000元,其他货币资金10000元,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货币资金”项目的金额是()元。
A.140000B.145000C.45000D.115000【答案】 A3、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位置平均数【答案】 C4、(2021年真题)我国审批政府性基金项目的部门是()。
A.审计署B.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D.财政部【答案】 D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
A.50%B.25%C.30%D.10%【答案】 B6、(2021年真题)下列原则中,不属于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应遵循的原则是()。
A.效率原则B.固定原则C.区域原则D.受益原则【答案】 B7、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称为()。
A.净要素生产率B.技术生产率C.经济增长率D.全要素生产率【答案】 D8、歧视性公共采购是()。
A.一国不购买国外产品B.一国政府拒绝给予国外供应商政府公共采购订单的措施C.一国政府给予国内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公共采购订单的措施D.一国政府给予国外某些供应商优先获取政府公共采购订单的措施【答案】 C9、(2016年真题)所有权的消灭包括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
下列情形中,属于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是()。
A.丁的一幅古代字画被焚毁B.甲的汽车在其死后被其子继承C.乙的珍珠项链遗失D.丙将房屋变卖【答案】 A10、(2021年真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纳税人取得某项所得时不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该所得不包括()A.财产转让所得B.经营所得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D.财产租赁所得【答案】 C11、(2020年真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下列物品中,属于“产品”的是()A.天然的物品B.自产自用的物品C.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建筑材料D.建设工程【答案】 C12、对于一种纯粹公共物品,在其总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增加一个人对它的消费量,则其他人可消费数量的变化情况是()。
2021年财政税收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2021年财政税收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2021年财政税收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1.( B )是决定税收负担的关键因素。
A、税基B、税率C、税收类别D、纳税客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D )A、纳税人肯定是负税人B、纳税人与负税人肯定不是同一个人C、扣缴义务人与负税人肯定是同一个人D、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肯定不是同一个人3.以下适用25%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企业有( B )。
A、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居民企业B、有来自中国境内所得的非居民企业C、从事海水养殖的民营企业D、经认定,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4.我国现行税制中,下列属于中央税的是(B)。
A、资源税B、车辆购置税C、个人所得税D、企业所得税5.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 C )。
A、欠税B、漏税C、抗税D、避税6.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应缴纳( B )。
A、消费税B、增值税C、企业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7.按( A )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A、征税对象的性质B、管理和使用权限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8.不是以销售收入为基数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限额的是(D )。
A、广告费B、业务招待费C、业务宣传费D、捐赠支出9.根据刑法规定,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其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对单位应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C )。
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C、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D、无期徒刑或死刑10.同一纳税人应纳的同一个税种的税款,符合延期纳税法定条件的,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申请延期交纳一次,需要再次延期缴纳的,需逐级报经( B )批准。
A、国家税务总局B、省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C、地市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D、县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11.税收的基本职能是( A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18•【字号】•【施行日期】2021.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2021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审议。
一、预算执行基本情况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恢复中的矛盾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安排,落实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预算的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主要方法,切实落实好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8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92亿元,完成预算数的65.3%,比上年同期减少4.45亿元,下降3.2%。
其中:自治区本级收入14.2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26亿元,下降41.9%。
剔除2020年一次性不可比因素后,同比减少2.36亿元,下降9.62%;地市收入118.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2亿元,增长5.2%。
1-8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8.86亿元,完成预算数的59.8%,比上年同期增加38.37亿元,增长3.2%。
2021年元月份全省财政收支分析
2021年元月份全省财政收支分析_、_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收入情况元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5.9亿元,为年初预算(2411.3亿元)的11.9%,比上年增长1.3%,增收3.6亿元。
分项目看,税收收入完成230.7亿元,为年初预算(1771亿元)的13%,增长2.6%,增收5.9亿元;非税收入完成55.2亿元,为年初预算(640.3亿元)的8.6%,下降4.0%,减收2.3亿元。
分级次看,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3亿元,为年初预算(698亿元)的13.2%,增长6.7%,增收5.8亿元;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3.6亿元,为年初预算(1713.3亿元)的11.3%,下降1.1%,减收2.2 亿元。
(二)收入特点及原因分析1.财政收入增长好于预期,实现首月“开门红”。
2021年伊始,全省财政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织工作,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
元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小幅增长,同比增长1.3%,开年收入形势好于预期,特别是税收蚣在上年同期存在跨期税款、收入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增长2.6%,实属不易,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为“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税收收入小幅增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
在2020年经济稳步复苏、全面好转的基础上,元月份,税收收入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同时,今年春节时间迟于上年,税收征期同比上年增加4个工作日,受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1月份,税收收入完成230.7亿元,增长2.6%(若剔除上年同期跨期税款(约22亿元)等一次性因素,税收收入增长13.7%),其中主要增收税种有:一是受太原市交易土地等一次性因素拉动,契税增长87.1%,增收4.6亿元;二是受去年出台的中小微企业所得税延缓至今年缴纳等政策性因素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5.7%,增收2.8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国地方(各省市)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构成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地区地方财政总值税收收入人数总计国内增值税营
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东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总计中部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总计西部内蒙古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重庆四川西藏广西
贵州云南总计东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总计房产税印花税
19500.56 14370.16 21602.12 28301.41 54684.33 59161.75 37568.49 21759.64 62163.97 3146.46
3661.11 2079.07 4109.51 2295.62 4559.95 6568.46 3796.92 2119.45 7081.47 481.01
3514.52 1310.66 3797.16 1724.87 3533.49 5419.49 3545.66 1723.28 5767.94 411.63 30748.7 1136.89 1764.71 1604.85 1520.22 1178.74 1299.15
322258.89 36752.57 12602.24 32155.86 24668.49 19038.87 14338.50 24501.67 1701.62 2415.45 2191.22 2075.08 1621.24 ____.88
2115 574.89 1034.79 1472 225.88 425.17 2415 848.47 962.72 7333 255.36 612.10 9733 489.56 1068.33 7939 859.26 1872.41 5498 651.67 1069.97 3774 234.31 551.41 10644 1058.85 1636.20 31.65 158.96 895 51819 5229.904 9392.0650.593391
802.12 204.38 837.44 231.67 445.95 763.66 565.88 271.05 974.68 55.46 333.84 58.31 355.22 54.60 104.59 264.88 193.84 78.37 348.02 11.68
0.82 3.62 56.96 92.62 23.39 9.23 9.12 13.96 2.66
177.41 84.61 167.86 101.66 217.84 339.53 232.58 92.16 383.48 17.15
122.54 48.53 93.05 41.32 111.75 192.84 134.11 65.65 198.63 10.34
52.22 29.16 59.17 30.49 52.86 75.37 52.54 27.66 95.57 5.11
5152.29 1803.35 212.389 1814.28 1018.76 480.17 202.07 235.60 215.23 190.46 136.71 136.17 48.87 47.63 57.74 43.44 28.77 50.92 51.65 37.40 16.23 19.74 34.70 9.70 70.07 98.57 109.04 88.13 57.60 100.12 25.86 38.78 34.70 31.54 21.49 33.34 19.82 25.40 22.63 18.88 12.18 16.49
3630 9413 5799 6030 4522 6691
214.65 202.66 225.68 224.50 146.43 175.11
2.517749 379.06 581.79 526.43 502.26 42
3.50 451.16
127305.63 1____.48 8504.552 16832.38 8360.24 2565.06 16045.21 6268.01 2101.05 12656.69 26260.77 807.67 14378.00 8006.79 11720.91 1720.98 1128.49 308.34 1748.33 607.27 223.86 1693.24 2784.10 95.02 1317.60 1206.41 1611.30 36084.7 1189.018 2864.215 1116.24 0.235683 2.101137 1215.20 2498 186.44 353.02 155.26 826.34 237.49 1256.24 417.73 175.05 1112.62 2103.51 71.54 875.74 839.67 1215.66
277.37 169.422 523.524 185.717 115.41 44.97 43.10 7.39 48.76 14.78 4.72 37.54 88.10 11.48 27.74 34.65 40.76 70.64 71.74 5.00 78.77 19.49 18.37 8.40 26.97 0.97 11.97 15.33 18.75 69.17 49.94 14.46 83.83 32.14 11.24 65.62 119.81 4.72 49.59 53.71 105.74 21.18 17.13 28.86 31.87 20.56 6.64 30.34 13.00 3.79 31.40 52.95 15.99 12.65 3.97 17.96 8.03 2.46 17.50 26.73 1.12 11.70 8.40 14.34
2264 654 3764 2582 578 2970 8107 312 4719 3502 4687
119.14 31.88 201.64 63.65 28.41 107.25 235.45 10.77 98.75 96.06 158.22 305.67 105.72 428.44 176.59 70.44 424.31 812.08 28.12 304.20 300.78 418.84
85.06 25.87 156.76 40.10 21.67 135.82 266.57 12.51 94.04 103.15 146.65 126002.78 14444.95 10346.78 36636.93 1337.676
3728.209 1243.45 403.986 346.398 0.282414 27077.65 3343.81 2521.62 4390 248.41 657.00 250.68 64.15 142.05 12981.46 14382.93 1156.96 1277.40 856.41 912.82
659.97 257.713 140.86 119.25 66.57 60.01 72.35 22.89 24.07 30.28 11.80 10.30
2751 3835
119.58 151.73
245.09 267.99
121.86 98.81
28.06 35.63
14.78 75.27
54442.04 5778.167 4290.841
10976.3 519.7209 0.390919
1170.09 471.346 127.833 232.098 245.827 119.318 52.376
地方公共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收入国内增税收收入财政收入财政税收税收收入占生产总值税占比占比值的比例 30748.7 0.836641 0.095416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东部中部
322258.89 36752.57 0.114047 127305.63 1____.48
5229.9 9392.07 5152.29 1803.35 212.389 1814.3 277.37 169.422 523.52 0.09454 8504.552 0.706623 0.066804 1189.02 2864.21 1116.24
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总计中部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总计西部内蒙古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重庆四川西藏广西贵州云南总计东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总计
0.390919
322258.8936752.570.114047127305.631____.48
30748.70.8366410.095416
中部
5229.99392.075152.291803.35212.3891814.3
277.37169.422523.52
0.094548504.5520.7066230.0668041189.022864.2111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