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大自然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8ab3783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0.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感知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词语描述大自然的声音。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感知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鸟鸣、虫鸣、水流声、风声等。
2. 用词语描述大自然的声音,如“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小溪潺潺流淌”等。
3. 通过听、说、模仿、表演等多种形式,感受和体验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的图片,如鸟儿、小溪、风等。
2. 教学音频:大自然的声音音频,如鸟鸣、水流声、风声等。
3. 教学道具:玩具小鸟、小溪模型、风车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学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熟悉的大自然声音。
2. 主体活动:a. 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音频,让幼儿认真倾听并尝试模仿。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描述大自然声音的词语,如“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小溪潺潺流淌”等。
c. 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鸟儿、小溪、风等。
3.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大自然声音的感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声音的喜爱。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评价幼儿在模仿大自然声音时的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等。
3. 关注幼儿在总结与拓展环节的表达,了解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感知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学会用词语描述大自然的声音。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道具等,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大自然的声音。
2. 听说法:通过播放音频,让幼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并尝试模仿。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大自然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00aab4a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b.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了解不同动物和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大自然的声音,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大自然声音的音频、图片、动作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大自然声音的音频,让幼儿倾听并猜测是哪些动物或自然现象的声音。
2. 基本环节:a. 教师展示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中的动物或自然现象,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声音特点。
b. 教师发放动作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动作模仿相应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c.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互相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五、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其他大自然的声音,如雨声、风声等。
2. 作业要求:幼儿将收集到的大自然声音录下来,下次活动时与同学分享。
3. 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分享的声音内容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动作卡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大自然的声音和特点。
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活动和家园合作,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大自然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倾听和表达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结果性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和家园互动,了解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认知和模仿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声音,如踏青、郊游等。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活动教案《大自然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活动教案《大自然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0b4533a3a26925c52dc5bfdc.png)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活动教案《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适用于幼儿园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各种声音的特点,尝试制造好听的,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能听辨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声音,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大自然的声音》思教案吧。
一、活动目标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能听辨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声音。
2.感受各种声音的特点,尝试制造好听的。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各种空瓶子、盒子、罐子,小石块、沙子、红豆、黄豆、小纸片,乐音与噪音的音乐,雷声、动物叫声、流水声、钢琴声等录音。
三、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辨别生活中的声音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玩个游戏,请你闭上小眼睛。
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1、教师播放打雷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雷声”师:“来学一学雷声”幼儿模仿。
2、教师播放流水声“这是什么声音?”幼儿:“水的声音”3、教师播放锣鼓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敲鼓的声音。
”教师:“你再哪里听到过敲鼓的声音啊?”幼儿1:“电视里”幼儿2:“过年的时候”幼儿3:“广场上”幼儿学小猫的叫声。
教师:“小朋友们的耳朵真灵!我们刚刚听到了打雷的声音\流水声\敲鼓声\小猫的叫声,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你都听到过什么声音呢?”幼儿交流自己听到过的声音。
(教师以平时听到过的、感兴趣的声音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声音,通过模仿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为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制造声音教师:“小朋友们都听到了老师带来的声音,现在我们来自己制作声音。
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幼儿:“盒子\瓶子\还有小罐子。
”教师:“来,我们每人一个来试着制造声音吧。
”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好啦,谁来说说你方法?”幼儿1:“我用手捏瓶子就会有声音。
”幼儿2:“我用瓶盖来刮瓶子。
”幼儿3:“用罐子敲一敲地就会有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6cc69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7.png)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倾听和描述大自然的声音;(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手法表现大自然的声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2)培养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手法表现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描述大自然的声音;(2)如何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手法表现大自然的声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大自然声音的音频、视频资料;(2)准备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3)准备绘画、写作等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素材。
2. 学生准备:(1)提前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声音;(2)准备绘画、写作等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大自然声音的音频、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声音;(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和体验大自然声音的感悟。
2.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2)学生通过听、看、体验等方式,感知和欣赏大自然的声音。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选择一种大自然声音,进行倾听、描述和表现;(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建议。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强调大自然声音的重要性;(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认知程度;2. 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手法表现大自然声音的质量。
六、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流水、风吹等,引起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955650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6.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活动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中,语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这次语言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
我们知道,大自然有着丰富多彩的声音,教孩子们通过这个主题去认识、感知、发现并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很好地丰富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语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和感知大自然的声音;2.分辨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3.掌握一些关于大自然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1.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想象力;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关注自然;2.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先请学生听一段大自然的声音,并让他们尽可能地分辨出声音的来源。
然后可以让学生轮流描述一下这个声音,以开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入新知(10分钟)介绍大自然中的一些常见的声音和产生这些声音的原因。
比如:雨水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小鸟的歌声等等,然后引导学生响应这些声音。
3. 互动讨论(20分钟)让孩子们围绕大自然中的声音展开互动讨论,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们谈谈他们的感受:1.你们觉得大自然中的声音有哪些?2.大自然的声音让你觉得怎样?3.你们最喜欢哪种大自然的声音?4. 实践活动(30分钟)让孩子们分别拿着画笔、纸,到幼儿园外面寻找并记录大自然的声音,并绘制自己对这些声音的理解。
在孩子们回来后,可以挑选一些孩子分享他们的观察与想象。
5. 结束活动(10分钟)在结束活动前,可以复习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孩子们知道大自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提倡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反思这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比较简单,注重的是让孩子们去感知大自然中的声音,通过感性认识来发掘知识,并且让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大自然中的声音,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3篇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56c6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f.png)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包括动物的叫声、风声、雨声等。
2. 听懂和区分不同大自然声音。
3.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觉注意力。
4. 增加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背景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合集。
2. 大自然的声音图片卡片。
3. 教学PPT。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播放背景音乐《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然后提问:你们觉得大自然的声音都有哪些?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Step 2:呈现图片卡片呈现大自然的声音图片卡片,例如鸟儿的歌唱、风吹树叶、雨滴等。
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请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片中的声音。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例如鸟儿的歌唱中是否有变调,风吹树叶的声音是否有节奏等。
Step 3:学习和听辨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例如鸟儿的歌唱、风吹树叶、雨滴等,让学生倾听并尝试辨认出来。
然后请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并与图片进行对比。
Step 4:分享和讨论请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大自然声音和对应的图片,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声音和最难辨认的声音,以及对大自然声音的感想。
Step 5:总结让学生总结一下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们觉得最有趣的一点是什么。
再次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Step 6:巩固和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并录制大自然的声音,然后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录音和感受。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园进行大自然的声音欣赏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大自然的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大自然的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2. 大自然的语言的分类。
3. 大自然中常见的声音和动作。
幼儿园中班美术《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大自然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b472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5.png)
幼儿园中班美术《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标题: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大自然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并感受到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通过绘画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声音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大自然的声音录音(如风声、雨声、鸟鸣等)。
2. 准备画纸、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录音,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事物发出的。
2. 主体部分:(1) 让孩子们讨论一下他们在大自然中还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又是由什么产生的。
(2) 分发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孩子们画出他们心中大自然的声音。
可以是实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抽象的符号,鼓励他们自由发挥。
(3) 孩子们完成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解释他们的画作是如何表现大自然的声音的。
3. 结束部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以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感知和理解它。
四、教学评价:评价孩子们的作品时,主要看他们是否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大自然声音的感受和理解,而不仅仅是看画面的技术水平。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们多思考,多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课后延伸:建议家长在家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或者带孩子去户外亲自感受一下,这样既能增进亲子关系,也能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和热爱大自然。
以上就是《大自然的声音》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范文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7362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1.png)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感知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听力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倾听、描述等方式来感受和表达大自然的声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和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听力练习,培养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声音的特点和意义。
(3)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大自然声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大自然的声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出示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练习生字词,互相纠正发音。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听力练习等方式,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大自然声音的特点和意义。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尝试用语言描述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d0b8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5.png)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构思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2、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重点:突出声音的“奇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教学方法:表演、故事,引导学生构思,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语1、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带。
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还能激发我们无限的想像。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动物,每一种动物是如何叫唤的。
2、想像一下,动物的叫声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什么关系。
三、习作构思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想像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不受插图的拘束。
2、先在脑海中想像大自然中美妙的画面,结合自身经历,然后再有条理地叙述下来。
四、资料共享1、分小组交流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
2、全班交流。
五、习作方法1、在习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动听。
2、一定要写清楚每种声音的作用。
3、一种声音写完后再写另一种声音,层次要清楚。
六、开心练笔1、开头就用课本中所给的句子: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2、练写“青蛙”的声音。
(1)学生说青蛙是如何叫唤的,它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2)学生动笔写。
七、交流探究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的片段。
2、小组推荐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八、小结归纳学生总结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21、投入热情,感知自然之美。
通过播放大自然中美妙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自然的声音,使其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2、拓展学生的空间,从森林中走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拓宽学生的视野,区别噪音与美妙的区别,情感上教育学生要减少噪音,从我做起,进行思想教育。
大自然的声音中班科学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中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9b9c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b.png)
大自然的声音中班科学教案大自然中充满了各种美妙的声音,它们是生物与自然元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而班级教学中,利用大自然的声音进行科学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关于大自然声音的班级科学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的声音进行科学教学。
教案一:生物的声音主题:大自然中的生物声音目标:通过观察和聆听大自然中的生物声音,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的交流方式和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材料:录制的不同生物的声音,如鸟叫声、昆虫鸣叫、动物的吼叫声等。
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播放一段有生物声音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尽量准确地猜测出这是哪种生物的声音。
鼓励学生尝试用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观察和聆听:教师播放各种不同的生物声音,并邀请学生观察和聆听。
可以通过放映视频、播放录音等方式呈现。
3.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物的声音进行研究。
学生观察该生物的特征,分析该声音的功能和意义,并展示给全班。
4. 总结:学生汇报各组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所学内容,总结生物的声音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案二:自然元素的声音主题:大自然中的自然元素声音目标:通过聆听大自然中各种自然元素的声音,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元素声音,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录制的风声、雨声、浪声等自然元素声音。
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向学生提问,大自然中有哪些自然元素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尽量列出自然元素,并描述属于它们的声音。
2. 聆听:教师播放各种自然元素声音,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特点。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进行描述。
3. 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元素的声音进行研究。
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该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展示给全班。
4. 总结:学生汇报各组的研究结果,并讨论自然元素声音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作用。
教案三:声音传播主题:声音的传播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和其在大自然中的应用。
《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dfae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f.png)
《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教案名称:《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关注和欣赏能力;3.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4.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种类;2.学会观察和分辨不同种类的自然声音。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听觉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大自然声音录音素材;2.大自然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3.大自然声音鉴赏器材。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5分钟)1.师生交流,询问学生对大自然中声音的了解和感受;2.展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兴趣。
Step 2 探究(2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水声等;2.播放大自然声音录音素材,让学生闭目静听;3.让学生描述听到的声音特点,尝试用语言表达自然声音所带来的感受。
Step 3 学习与实践(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然声音进行研究和展示;3.小组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如画画、做模型、录音等形式来展示他们所选声音的特点;4.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Step 4 总结与展示(20分钟)1.学生合作讨论总结大自然不同声音的种类;2.让学生观赏和欣赏优秀的自然声音录音或视频;3.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个人体验,总结大自然声音对人的影响和意义;4.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展示,分享自己对大自然声音的体验和理解。
Step 5 课后延伸(15分钟)1.布置听觉感知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或校园中,用耳朵去感知并收集大自然的声音,如在花园中听鸟鸣、在校园中听树叶的声音等;2.学生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收集和体验。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合作交流和观察能力;2.作品展示评价:评估学生小组展示作品的完成度和表达能力;3.个人体验分享评价:评估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理解和个人体验的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
![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c265a6d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2.png)
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是为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夏天的情感。
下面快随店铺来看看吧。
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倾听、辨别夏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学习大胆联想和讲述。
2.感受听音的乐趣。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声音王国聚会引入课题,激发幼儿欣赏各种声音的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耳朵有一种很大的本领,那就是听声音。
今天,声音王国举行了一次大聚会,各种各样声音都来了,我们来听听看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师播放各种声音)二.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由声音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讲述。
A.狂风声雷电雨声师:小朋友的耳朵真棒,能分辨出这么多声音,现在夏天到了,天气变化无常,那声音王国天气怎么样?我们来听听看。
(播放大风的声音)提问:你听到什么声音?原来天气怎么样?刮大风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师:声音王国不仅刮起大风了,还怎么了?嘘,闭上眼睛认真听。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打雷和下雨的声音)听到打雷声,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安全?(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小结:雷雨天,我们不要出门。
在家里最好把插头电源开关都拔掉,不要看电视,不能玩电脑,更要注意不能站在大树下,小溪边,那样易触电非常危险。
B.鸟叫声师:天晴了,雨停了,大家闭上眼睛听,谁来了?提问:是什么样声音?小鸟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你觉得小鸟快乐吗?为什么快乐?还有什么事情会让它们那么快乐?唧唧喳喳好像在说什么?我们来模仿小鸟好听的声音。
C.海浪声师:小鸟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听听声音,猜猜是什么地方?提问:是什么地方的声音?(幼儿回答后出示挂图)你们见过大海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海,如宽阔的大海、无边无际的大海、美丽的大海、波涛汹涌等)(1)播放海鸥叫声。
提问:海上有哪些有趣的声音?你听到这些声音好像想到了什么?(2)如果是你们来到海边,你们会在那边做什么呢?(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讲述)三.结合声音背景,师示范讲述故事。
《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及反思
![《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cc046c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e.png)
《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声音之美。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声音之美。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三、教学准备: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课件或黑板、生字词卡片、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声音的了解。
(2)播放大自然的声音音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之美。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学生讨论课文内容,理解大自然的声音之美。
3. 品悟大自然的声音:(1)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声音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4. 小结:(1)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大自然的声音之美。
(2)教师强调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拓展作业: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记录下大自然的声音,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过程中,学生对大自然的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但在作业设计方面,可以更加丰富多样,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运用所学知识。
在课堂活动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1.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音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大自然声音的感悟。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3a7374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8.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 - 观察和感知大自然中的声音,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
-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 大自然中常见的声音:鸟叫、风声、雨声等。
- 声音的特点和区别。
- 创作和表达大自然声音。
三、教学准备为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 PPT或者实物图片:包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不同场景的图片等。
- 音频或视频资源:包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的录音或录像。
- 音乐播放器。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大自然中的声音音频,如鸟叫声。
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倾听,并询问学生对这个声音的感受和体验。
3.教师与学生一同回答以下问题:这是什么声音?在哪里听到的?我们平时在什么时候能听到类似的声音?步骤二:观察和讨论1.教师呈现或播放一些大自然中常见的声音的图片或录像,如风声、雨声等。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录像中的场景,并让学生试着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提问: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它们与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步骤三:比较和归纳1.教师选择两个或更多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鸟叫声和风声,让学生进行比较。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声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步骤四:创作和表达1.教师分发纸和彩色笔给每个学生。
2.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声音,并鼓励学生用绘画、描写等方式表达该声音。
3.学生在纸上作画或写字,表达自己所选声音的特点和感受。
4.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1.教师邀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或放在展示区。
2.教师与学生一同观赏和欣赏每个同学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对其他作品进行点评和表扬。
3.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大自然中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cb9afd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2.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力和发音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声音:雨声、鸟鸣、流水、风声等。
2. 相关词汇:雨滴、小鸟、河流、树叶、风儿等。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大自然的声音。
2. 模仿法:教师示范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幼儿模仿并进行练习。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声音。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大自然声音的音频、图片、实物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认识大自然的声音: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大自然的声音。
3. 听音频:教师播放大自然声音的音频,让幼儿听并进行模仿。
4. 模仿练习:教师逐一示范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幼儿模仿并进行练习。
5.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仿大自然声音”的游戏,增强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大自然的声音。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大自然的声音,并进行模仿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自然声音的认知和模仿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声音。
2.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 开展大自然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fc56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f.png)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电闪雷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体会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声,体会不同的声音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大自然的音乐和声响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大自然的常识。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听过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大自然声音的课文。
(板书课题)2.教师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响录音,让学生听后谈感受。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3.读课题,质疑: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叫“大自然的声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大自然有很多美妙的声音”,也可能会说“课文写了风声、雨声、鸟叫声等”。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类梳理课文中的声音,并板书。
同时随即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4.过渡: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各个小节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一种声音是什么声音?像什么?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语句。
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空白处。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以下是一个示例:(1)风声:微风拂过树梢,像琴师轻抚琴弦,像竖琴轻轻拉奏,悠扬悦耳;狂风吹过巨浪,汹涌澎湃。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3d1d48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5.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了解不同动物和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声音感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动物的声音,如鸟鸣、狗叫、猫叫、牛叫等。
2. 学习描述自然现象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等。
3. 通过听觉游戏,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敏感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听辨、模仿、游戏等方法,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大自然的声音。
2. 利用图片、卡片、玩具等辅助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3. 通过分组讨论、集体分享等形式,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声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和自然现象的图片,让幼儿听辨并模仿相应的声音。
3. 实践:进行听觉游戏,如“猜猜我是谁”、“模仿大赛”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听觉敏感性和模仿能力。
4.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通过听辨、模仿等环节,评估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3. 关注幼儿在听觉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听觉敏感性和合作能力。
4.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动物和自然现象的声音素材,如音频、视频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卡片、玩具等教具。
3. 准备听觉游戏所需的道具,如耳朵贴纸、小动物玩偶等。
七、教学资源:1. 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大自然声音素材,如动物声音、自然现象声音等。
2. 利用图书馆、书店等渠道,寻找相关的书籍、绘本等资源。
3.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大自然声音素材。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b3c32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7.png)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
2.通过聆听、模仿、创造等环节,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鸟鸣、虫鸣、水流、风声等。
2.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和节奏,通过音乐表现大自然的声音。
3.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放松身心,准备进入课堂。
2.导入部分(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熟悉的声音,如鸟鸣、水流等。
3.主体部分(30分钟):a.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幼儿闭眼聆听,感受声音的美好。
b.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所听到的声音,可采用合唱、分组等形式进行。
c.教师教授简单的音乐知识和节奏,让幼儿尝试用乐器或身体动作表现大自然的声音。
4.实践部分(3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如观察鸟类、听水流、感受风声等。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大自然的声音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6.课后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完成):让幼儿录制一段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声音,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自然声音的认知和兴趣。
2.评价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能否主动感知大自然的声音。
3.收集幼儿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大自然声音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资源:1.图片、实物等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大自然的声音。
3.乐器、身体动作等表现大自然声音的工具。
六、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在户外活动中,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优秀3篇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b83b5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a.png)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优秀3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篇一《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知识性儿童小诗。
它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
诗歌文字浅显,文笔优美。
一.教学效果:1、落实朗读训练,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过程中感悟语言,体会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
2、注重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及形式,指导学生仿写,给学生创作写作的平台,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二.成功之处:1、转换语言文字的叙述形式。
小诗中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文字更加充满童真童趣,更加接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我则调动孩子们一起将小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改编。
如小诗的第七小节:“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我示范给孩子们可以这样改编文字:“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金鱼身体上的鱼鳞,你们知道我还有什么作用吗,那就是我可以告诉你我的主人金鱼有几岁了呢!我有几个圈圈,就说明金鱼有几岁了。
怎么样小朋友们,今天知道这个小秘密感觉很开心吧?”这样一来,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这让孩子们对于这篇诗文的每一个小节更有了进行改编的乐趣,让每节小诗更加充满童话的色彩,将学习知识与创作语言故事紧密地融为了一体。
后来孩子们又对其它几个小节,如:小蝌蚪、大树年轮、大雁、三叶虫等小节都做了语言文字的改编,从而改变了一种原有的教学方式,更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
特别是小诗的第四和第五小节,讲的是蝌蚪和大雁带给我们的关于大自然的语言。
对于蝌蚪和大雁孩子们并不陌生,蝌蚪像黑色的“逗点”,大雁像省略号一串,此时,我便会引导孩子们在脑海里进行充分想象,同时借助书中提供的画面,感受两种小动物不同的可爱之处,最后再让孩子们进行感情朗读。
这两个小节中分别有两句反问的语气,更加使文字充满了童趣,但孩子们的语气还不是很到位,后来经过我的范读和转换句子形式来提醒孩子们去读,最终能让孩子们达到了有感情去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打雷和下雨的声音)听到打雷声,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我们应该注意
什么安全?(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小结:雷雨天,我们不要出门。在家里最好把插头电源开关都拔掉,不要看电视,不能玩电脑,更要注
意不能站在大树下,小溪边,那样易触电非常危险。
中班语言:《大自然的声音》
中班语言《大自然的声音》
活动目标:
1.倾听、辨别夏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学习大胆联想和讲述。
2.感受听音的乐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夏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相关。
活动过程:
一.以声音王国聚会引入课题,激发幼儿欣赏各种声音的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耳朵有一种很大的本领,那就是故事。
师:刚才,听了那么多的声音,老师把这些声音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清晨,树林里传来了小鸟清脆
的鸟叫声。原来是小鸟醒来了,快乐地歌唱。小鸟飞到了美丽的海边,大海真的好美啊,在无边无际的
海面上,远处一艘轮船向我们慢慢开来,海鸥叽叽喳喳的叫,自由飞翔。突然,刮来一阵大风,雷声轰
B.鸟叫声
师:天晴了,雨停了,大家闭上眼睛听,谁来了?
提问:是什么样声音?小鸟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你觉得小鸟快乐吗?为什么快乐?还有什么事情会让
它们那么快乐?唧唧喳喳好像在说什么?我们来模仿小鸟好听的声音。
c.海浪声
师:小鸟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听听声音,猜猜是什么地方?
提问:是什么地方的声音?(幼儿回答后出示挂图)你们见过大海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用自己
的语言来描述大海,如宽阔的大海、无边无际的大海、美丽的大海、波涛汹涌等)
播放海鸥叫声。
提问:海上有哪些有趣的声音?
你听到这些声音好像想到了什么?
(2)如果是你们来到海边,你们会在那边做什么呢?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讲述)
三.结合声音背景,师示范讲述故事。
1.幼儿倾听各种声音,试着用听到的声音讲述一句话或一个小故事。
样声音都来了,我们来听听看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师播放各种声音)
二.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由声音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讲述。
A.狂风声雷电雨声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棒,能分辨出这么多声音,现在夏天到了,天气变化无常,那声音王国天气怎么样
?我们来听听看。(播放大风的声音)
提问:你听到什么声音?原来天气怎么样?刮大风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现在我们一起去声音国王找朋友咯!跟声音宝宝交朋友有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听着各种声音,试着把听
到的声音用动作做出来。
播放声音:脚步声、流水声、狼叫声、鞭炮声、鼓声、掌声、轻音乐。
五.结束活动:寻找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师:小朋友任务完成的很出色,现在我们一起去寻找夏天更美妙的声音吧!来
源
隆隆的响,海面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海水象发怒的狮子一样波涛汹涌,最后钟声敲响了,夜深了,大海
又平静地进入了梦乡。
四.听音游戏,感受听音的乐趣。
师:听声音编故事,好玩吗?原来自然界的声音也能编出好听的故事。这些声音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都是自然界美妙的声音,这些美妙的声音听起来很舒服,心情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