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
苹果里的五角星-PPT
![苹果里的五角星-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de265bf90f76c661371ab6.png)
•
4、 生活是由苦乐、美丑交织而成的经纬网 ,它穿 越时空 而光芒 犹在。 需要我 们不断 探索和 思考人 生,只 要我们 能够在 思考之 中不断 添加沙 子、水 和石头 ,人生 就变得 充实。
•
5、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树下,将那颗好 奇心小 心翼翼 地放进 心中的 角落, 用她给 我的充 满爱的 心温暖 自己。
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一课时)
目 Contents 录
01 初读感知
02 词语学习
03 感知大意
04 课后作业
苹果里的五角星 目录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苹果里的五角星 目录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熟悉课文,通过朗读课 文学习本课字词,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 容。
苹果里的五角星 目录 词语学习
读一读下面词语。
新闻 或者 拦腰 未见过 图案 创造 苹果 清晰 生疏 循规蹈矩 魅力
苹三果袋里麦的子五角星 目目录录 感知大意
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说 了一件什么事?
苹果里的五角星 目录 感知大意
本文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 “我”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秘密”,把 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 一个五角星图案的事。
苹果里的五角星 目录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一题描红临写。
退出
•
1、是追求,让我们希望不灭;是追求 ,让我 们愈挫 愈坚; 是追求 ,让我 们谱写 人生的 美丽篇 章;也 是追求 。让无 数伟人 为人类 社会作 出巨大 贡献, 推动社 会前进 。
•
2、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藉,物欲横流 ,流尽 了血汗 ;彩灯 闪烁, 烁干了 安宁。 素琴吟 风的高 雅不再 ,短笛 赏月的 古韵难 留,现 代人创 造的物 质文明 中心灵 的安宁 难以寻 求。
5《苹果里的五角星》PPT课件精品课件
![5《苹果里的五角星》PPT课件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ef7ecdb9f3f90f77c61b02.png)
zhǐ 只要
gēng 三更半夜 gè ng 更加
xiān 鲜花
•都
•更
•要
• 鲜 hé nghè ngFra bibliotek横线 蛮横
xiǎn 朝鲜
橫
读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清晰 魅力
生疏 图案
苹果核 感触 循规蹈矩 创造力 拦腰 鲜为人知
• 清晰 :清楚、明白 • 生疏 : 陌生,不熟悉 • 循规蹈矩: 循:依照;规:圆规 蹈:踩。 原指:拘泥于旧的规则,不敢稍作 变动,不敢于创新,本课指人们切 苹果时总是按习惯的方法去做。
这是为什么呢?
小故事: 带橡皮的铅笔是怎么发明的?
• 大约100年前美国有一位名叫海曼的画家, 他靠为行人画铅笔素描维持贫困的生计,由于 街头行人较多,画稿纷乱,他经常陷入找不到 橡皮的麻烦。最后,他灵机一动,橡皮用一小 块铁皮绑在铅笔的后部,于是,世界上第一只 橡皮头铅笔就这样诞生了。海曼把这个发明卖 给了一家铅笔厂,获得了55万美元,这在当时 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海曼由此摆脱了贫困 的生活,而那家铅笔厂更通过该产品获利千万。
幼儿园 qiáo 魅力 感触 瞧一瞧 héng 图案 清晰 横切面 jǔ xiǎn
鲜为人知
生疏
答案
循规蹈矩
多音字: 鲜 xiān( xiǎn( 切 qiē ( qiè (
) ) ) )
•差
chā 差生 chà 差不多 chāi 出差 dū 首都 dōu都好
yāo 要求 yà o 需要
•只
zhī 一只
小 发 明
上帝为人间制造了一个怪结,被称为“高尔 丁死结”并许诺: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 谁就将成为亚洲王,然而所有人都没有办法解开 这个错综复杂的死结。最后,轮到亚历山大,他 绞尽脑汁,但依旧一筹莫展,最后,他低头沉思 了一会儿,随后便面带微笑的抬起头来。众人问 他,您想到了办法了没有?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 速度,从腰间抽出佩剑,一剑把那个死结斩断, 当人们惊讶地看着他以这种奇特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张口结舌时,亚历山大轻松地说:“只规定要 人打开它,却没规定方法啊!可是千百年来人们 都只想到用手去解它而已。”
小学三年级语文《苹果里的五角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苹果里的五角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dce74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8.png)
【导语】语⽂课⼀般被认为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也可以说,语⽂是运⽤语⾔规律与特定语⾔词汇所形成的书⾯的或⼝语的⾔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苹果⾥的五⾓星》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苹果⾥的五⾓星》原⽂ 邻居家的⼩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园的新闻,或者显⽰显⽰他学会的新本领。
⼀天,他来到我家,从桌⼦上拿起⼀把⼩⼑,⼜向我要了⼀只苹果,说:“⼤哥哥,我要让你看看⾥⾯藏着什么。
” “我知道⾥⾯是什么。
”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
”说着他把苹果⼀切两半。
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
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前:“⼤哥哥,看哪,⾥头有颗五⾓星呢!” 真的,从横切⾯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颗五⾓星。
我见过许多⼈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还隐藏着“五⾓星”! 第⼀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意,也许是出于好奇。
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的魅(mèi)⼒。
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传到那男孩的幼⼉园,然后⼜由他传给我,现在我⼜传给你们⼤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往⼩处说,就是换⼀种切苹果的⽅法。
【篇⼆】⼩学三年级语⽂《苹果⾥的五⾓星》教案 教学⽬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懂得⼈的创造⼒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男孩能切出“五⾓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取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教具:苹果、⼩⼑。
教学过程: ⼀、创设环境,导⼊新课 1、⼩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
今天我们就学习⼀篇课⽂讲的是⽤不同的处理⽅法,会产⽣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家⼀定会感兴趣的。
四年级下册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
![四年级下册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https://img.taocdn.com/s3/m/9a4bcd49ad02de80d4d8401f.png)
名言警句
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 ---(德国)舒曼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布置作业
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抄下来,读一读。
Step
01
搜集创新的事例 (身边、名人) 讲一讲,写一写。
Step
02
Step
03
回家动手试试 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
下课啦
生疏 鲜为人知
为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TODAY
一(1—4)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 。 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 有趣发现传给“我”。
2014
二(5)“我从中 受到启发。
课文分析
从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小男孩什么样的性格? 活泼、天真、可爱,乐于分享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作者知道里面是什么呢?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理? 作者想当然的以为苹果里面当然只有苹果核。此时他心里不屑一顾。
小男孩的切法和平常切法又什么不同?看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平常是从顶部向底部切,看到的只是一般的核, 小男孩是拦腰切,看到的是五角星。
从第四自然段看出作者的心理起了什么变化? 从不屑一顾到不可思议。
通常的切法
小男孩的切法
START
一 切 两 半
通常 的切 法
小男 孩的 切法
纵 切 面
横 切 面
就是 大家 一般 都知 的苹 道 果核
课文总结
通读全文,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 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我们创造力来 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到了什么?
02
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悟出了什么是创造力— —从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从大处说, 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去创造发明,为 人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
![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32b2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0.png)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课教学设计
几句话加上提示语.(演示第18-19张幻灯片)小男孩拿着苹果()地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我瞧着他
()地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
”小男孩()地说。
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
()地说:“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三)阅读课文3、4段,完成下列问题:
1.“思考:循规蹈矩的方法是什么?鲜为人知的方法又是什么?(演示第20-23张幻灯片)
2.从第四自然段看出作者的心理起了什么变化?(演示第24张幻灯片)
不屑一顾不可思议
四、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完成下列问题:(演示第25张幻灯片)
1.这段话第一句话,连用两个“也许”为什么?
也许表示不确定,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2.“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组织答案
分析文章中的重
点词语,理解文
章,组织答案。
分析文章中的重
点段落。
解读重点字词。
通过分析重
点词语加深
对课文的理
解。
5 苹果里的五角星.ppt
![5 苹果里的五角星.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441f69f5335a8102d2207f.png)
就是 大家 一般 都知 的苹 道 果核
循规 蹈矩 原 因
一 切 两 半
通常 从顶 的切 部切 法 到底 部 小男 孩的 切法 拦 腰 切
纵 切 面 横 切 面
就是 大家 一般 都知 的苹 道 果核 五 角 星 鲜为 人知
循规 蹈矩 原 因
出于 好奇 出于 无意
我们通常 的切法:
(1)从顶 部切到底部。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 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 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 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 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 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 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 “五角星”!
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 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 领。
“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 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 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 切给你看吧。” “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 角星呢!”
小男孩拿着苹果( )地说:“大哥 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 ( )地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 吧。”小男孩( )地说。 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 ) 地说:“大哥哥 鲜为人知:
• • • • •
清晰:清楚,明白。 生疏: 陌生,不熟悉。 感触: 感想。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循规蹈矩: 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依照 踩 •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少 知道
qiáo zhe héng qiē huán 瞧着 ( )(
shēng shū xún
小男孩的切 法:
(2)拦腰 切下去。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
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 总是 循规蹈矩地按通常 果都不生疏, 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 却 从未见 过还 , 没有想到苹果里 另一种切法 更
5苹果里的五角星
![5苹果里的五角星](https://img.taocdn.com/s3/m/983a5210227916888486d7e8.png)
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目标:情义目标: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
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
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
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
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如: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讨论。
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024年春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苏教版
![2024年春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8c0b2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5.png)
5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总目标】1.学问目标: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实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清楚”、“魅力”造句。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建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小男孩切出“五角星”的缘由,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教学难点】懂得人的创建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能举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教学打算】老师打算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学习生字新词。
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会给课文分段,读好人物对话,读好第四节、第五节。
【教学难点】有依据地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课前预学】查找并搜集“创新”故事一个,“创新”名言两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在大约100年前美国有一位名叫李浦曼的画家,他靠为行人画铅笔素描维持贫困的生计,由于街头行人较多,画稿纷乱,他常常陷入找不到橡皮的麻烦。
最终,他灵机一动,橡皮用一小块铁皮绑在铅笔的后部,于是,世界上第一只橡皮头铅笔就这样诞生了。
李浦曼把这个独创卖给了一家铅笔厂,获得了5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特别可观的财宝,海曼由此摆脱了贫困的生活,而那家铅笔厂更通过该产品获利千万。
2、揭示课题,课题中的“五角星”指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指像五角星的东西。
)二、教学第一题(到处留心)导学提示:1、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事情,道理或感悟),学会概括课文大意。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中找出证据。
3、引导思索: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思维是从问题起先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4、指导学生依据事情叙述和争论把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学生试学: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好长句。
2、尝试在小组中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苹果里的五角星
![苹果里的五角星](https://img.taocdn.com/s3/m/ac453f196edb6f1aff001f87.png)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教材分析《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课,文中由小男孩告诉我苹果里发现五角星,引出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清晰”、“魅力”造句;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紧紧围绕课后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读书圈画、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三教学重难点:1、读好人物对话,读好第四节、第五节。
2、启迪、教育学生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准备:关于五角星图案,“创新”名言两条。
五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五角星有很多,哪位同学说一下你在哪里看见过五角星呢?有位小朋友在苹果里发现有五角星,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苹果里的五角星》(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大声读、小声读、默读等方式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长句子的停顿,并且要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好,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来告诉大家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指名回答)3、集体讨论课文层次。
(按叙述与议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三)理解感悟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那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请男同学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个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同学呢?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2)指名回答。
教师适时引导。
(3)这次他又要显示一个新本领,他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
(读出神秘的语气)2、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1)他的新本领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请女同学一起来读一下这三个自然段,男同学认真听,想想他这次带来的新本领是什么?(2)指名回答。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通用18篇)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通用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adad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5.png)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篇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课文故事发生在生活中,但学生平时可能缺少这方面的观察和思维习惯。
因此,学习本文,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这种打破习惯思维的举措。
从而认识到创造力来源于打破习惯思维方式。
设计理念:“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本文教学重在读中感悟,受到启迪,明白打破习惯思维方式的重要。
教学要求:情义目标: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第二课时:从小男孩的举措中体会什么叫创造,受到感染,启迪。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
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
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
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附课件
![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99f05dd15abe23482f4d9b.png)
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附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鲜”。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鲜为人知”“循规蹈矩”等词语。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
在没有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小朋友,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
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
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
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
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从这一故事中,你们发现到什么?(生回答,师暂时不做评价)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与这个小故事很相似,(师大声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轻声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通读读顺每一句话。
(设计说明:明确每一次读书的要求,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初步达成目标1)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幼儿园瞧横切面清晰生疏循规蹈矩鲜为人知图案魅力秘密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
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音?(“横”是后鼻音,“循”和“案”是前鼻音,“疏”是翘舌音,“鲜”是多音字)出示多音字“鲜”的两种读音,并分别组词。
进行多种形式练读3、全班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或者还有一些你不明白的,都可以和大伙说一说。
(重点理解:循规蹈矩——循,依照。
规,圆规。
蹈,踩。
矩,曲尺。
原指遵守规则,不敢违反。
后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优秀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6e886f1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c.png)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苹果里的五角星》。
本文讲述了一个简单却富有启发性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小男孩在吃苹果时意外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从而领悟到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同发现。
课文旨在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并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平凡的事物中。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领悟课文寓意,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苹果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苹果的样子。
然后提问:“你们觉得苹果里会有什么?”2. 自主学习(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中谁发现了苹果里的五角星?3. 合作交流(10分钟)1)课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2)你们觉得这个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乐趣。
5. 实践演练(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现美好事物的,并分享给大家。
6. 巩固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苹果里的五角星》2. 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吃苹果时意外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从而领悟到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同发现。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我发现的美好事物”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苹果里的五角星》课件
![《苹果里的五角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f114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6.png)
02
CATALOGUE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清晰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 苹果中的五角星现象,然后分述 其发现过程和意义,最后再总结全文。Fra bibliotek语言生动
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如将苹果比作“秘密花园”,将 五角星比作“隐藏的宝藏”,增加 了文章的趣味性。
逻辑严密
文章从发现苹果中的五角星到探讨 其意义,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引 导读者逐步理解文章主题。
关键段落解读与赏析
关键段落一
关键段落三
描述发现苹果中五角星的过程。通过 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仿 佛亲身经历了这一奇妙的发现过程。
总结全文并升华主题。文章在结尾处 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升华了主题,呼 吁读者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发现 更多生活中的美好和奥秘。
关键段落二
探讨苹果中五角星的意义。文章从多 个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意义,包括 科学、哲学、美学等方面,展示了作 者的深刻思考和广阔视野。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 思想感情,感受创造的魅 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探索精神。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分析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富有启发性的文章,通过讲述邻居家的小男孩向“ 我”展示在苹果里切出五角星的故事,揭示了创造力的重要性。文章语言生动 ,情节有趣,适合学生进行阅读和探究。
生活中的美好和奥秘
文章通过描述苹果中的五角星现象和意义,揭示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和奥秘。这些美 好和奥秘不仅让我们感到惊喜和愉悦,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和珍惜每一个瞬间。
03
2024版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精选
![2024版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44a68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5.png)
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精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内容分析与解读•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学生活动组织与安排•评价策略及标准制定•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备课心得与反思总结目录CONTENTS01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切苹果发现五角星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揭示道理的写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并探究其中的科学道理。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从切苹果这样的小事中获得启示,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就能有所发现。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切苹果发现五角星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揭示道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切苹果的感受,并从中获得启示;理解“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一道理,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02教材内容分析与解读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课文背景介绍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成就和风格,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文章结构分析课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写作特点从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精髓。
关键段落和语句欣赏关键段落挑选出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分析其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
语句欣赏从课文中挑选出精彩的语句,分析其表达技巧和效果,帮助学生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永亮复备人:王琴芝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
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2.板书课题。
【出示五角星图形,师提问从哪里看到过?】3.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魅”读mei,不读mo;“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重点理解:鲜为人知、魅力、循规蹈矩】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要求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导:苹果的两种切法】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疏”的左半部分有五画】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组词。
鲜好切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永亮复备人:王琴芝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1.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交流体会: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显示新本领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
2.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人惊奇了。
3.自读第3、4自然段,画出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及由此产生图案的有关句子。
实物演示,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语】“我”想到了什么?板书:横切苹果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4.小结:谁能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5.指导朗读: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充满自信的语气;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自豪的语气;“我”说的话要读出平缓的语气。
最后一句感叹句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6.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下面三句话。
理解三层意思:①第一层意思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说说第二层意思。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层的含义?【什么叫创造力?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往小处说”是什么意思?】【那么往大处说该怎样讲呢?】4.小结: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5.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
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讨论交流: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五、作业。
1.造句。
①魅力——②清晰——2.人们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而且苹果里有()的“五角星”,这种()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
【板书设计】5 苹果里的横切苹果创造力“五角星”深有感触【教学反思:《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启智、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且又充满童趣的文章。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横着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文末最后一句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是教学的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让学生从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人谈起,相机揭示作者的感触,并出示这句话:“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让学生说说“魅力”的意思,并问学生文中指什么有魅力,怎样有魅力,进一步得出这魅力不仅仅是苹果中五角星的魅力,更是创造的魅力,从而引出教学的难点,并出示:“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魅力”为催化剂,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实施文章重难点的突破。
】第六课:最佳路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永亮复备人:王琴芝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1、(多媒体播放迪斯尼乐园的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是全世界小朋友十分向往的地方。
那一座座新颖别致,造型独特的建筑,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
)2、(出示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的画像)【介绍格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了不起的名字!3、在迪斯尼乐园里,有家喻户晓的动画人物,像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有丰富有趣的景点和娱乐项目,就连各景点之间的路径设计也很有特色,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板书:先“路径”,再“最佳”红色)4、“路径”是什么意思?“最佳”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质疑:它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二、初读文本。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生字新词)3、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什么样的?你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吗?【板书:有宽有窄、优雅自然】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三、理清文脉。
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分段: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
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概括小标题板书:遇到难题、获得启示、完成设计、获得最佳】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我们下节课再探究。
四、阅读第一段。
1、过渡:(出示)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
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它有着“探险世界”“未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且有趣。
那一座座建筑新颖别致,造型独特,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指名表演)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6、指导朗读。
【突出: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7、过渡: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生字描红。
3、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
第六课:最佳路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永亮复备人:王琴芝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以及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方式的联系;体会格罗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感悟他尊重他人,给人自由的人文思想。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幻灯出示: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2、你知道设计大师在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过程中受到什么启发吗?二、学习第二段。
1、法国南部有一个著名的葡萄产区,许多葡萄园主是如何卖葡萄的?但有一位老太太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老太太是如何卖葡萄的?自由朗读3、4自然段,同桌讨论。
2、出示幻灯片:人物方法结果许多园主摘下葡萄提到路边,吆喝叫卖少有问津老太太投入5法郎,自行摘葡萄总是最先卖完3、学生回答,师填幻灯片。
(许多葡萄园主摘下葡萄提到路边,吆喝叫卖,结果少有问津。
老太太只要投入5法郎到她设置的箱子里,就可以自行摘一篮葡萄上路,结果“总是最先卖完”。
)在这里“总是”告诉了我们什么?4、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5、大师从“成功者”身上得到了启示,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他会想:“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我可以用这种理念用在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