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专题复习
2025年中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河流

(2)河流中下游
水流 平稳 (急/平稳)、江阔水深的河流
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的河流
}航运价值高
两者结合的越好,航运价值越高; 除此之外,河流的结冰期也会影响 河流的航运价值。
经典考题:
A.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黄金水道)
①水流 : 河流水流平稳
{②人口经济: 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③结冰期: 无结冰期
任务四: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经典考题:
B.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航运价值低的原因:
①人口: 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 ②结冰期:纬度高,河流的结冰期长
任务四: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拓展:农业灌溉
①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依赖于 河流水的灌溉 (西亚、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
形成灌溉农业。
②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成为农业主产区也得益于河流灌溉的保障。
?
②
①
③④
黄河
附加题
快问快答—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第6组)
3.西北地区(塔里木河):
①河流补给方式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②流量
流量小(流经干旱地区)
?
③有无结冰期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
?
04 链接中考
本轮为中考真题精练环节,学生独立思考做题,做完后立刻 举手,哪个组率先全部组员举手,就由哪个组回答。 答对1题+3分,答错-1分
C.人口众多,需求量大 D.工业发达,技术先进
C 3.据图推测,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位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滚滚江水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下图是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河流特征描述专题(共49张PPT)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1:08:49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流量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例4 读右图,分析图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答:①温带海洋气候,降水较丰 富,河流的水量丰富;
②温带海洋气候,降水季节变 化小,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 小;
③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最低气温 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④地形平缓,植被覆盖率高,河 流含沙量小。
例5:右图所示是我国哪个地形区?该地 区的河流有哪些水系、水文特征?并说明 其形成原因。 答: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 ②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往往出现冬汛;
❖ ③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春季,季节性积雪消融,水位 上升,往往形成春汛。
结冰期
❖ 1、描述特征 ❖ 结冰期的有无及长短 ❖ 2、影响因素 ❖ 取决于河流所在地的最冷月均温、冬季是否漫长寒
冷。 ❖ ①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则河流有结冰期;最冷
月均温在0℃以上,则河流无结冰期。 ❖ ②冬季是否漫长寒冷决定冰期的长短(与纬度位置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复习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复习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 地势 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 海陆轮廓、地形 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 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 洪涝灾害的原因① 自然原因:a. 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 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 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 水流缓慢,水流不、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特征系特征因一一影响河流的因素河流水 河流水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系、水文特征;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纲要求】1、河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2、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河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程分析】河流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是形成区域特征,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它影响甚至制约着人类生产和生活。
因此了解世界主要河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是高三地理复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关于河流的内容比较分散,主要在区域地理中有所涉及。
因此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有关河流的问题进行较系统的探究,将世界主要河流的特征及相关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问题进行归纳,形成规律性知识,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
【近年高考考查趋势】高考命题多以我国或世界典型地区的水环境为依据,通过设计一些新颖的图表,考察不同地区,不同河流的水文状况及水资源特点。
【复习目标】1、结合已学知识和运用相关图片,判断认识河流,使旧知得到复习巩固。
2、通过分析河流的特征及成因,认识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案例和典型例题的解析,认识河流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密切关系及对人类影响的利与弊,感知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进而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利用河流时遵循“因河制宜”的思想,逐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辩证地看问题的习惯。
【设计理念】本专题采用诱思探讨教学法,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通过案例探究诱导学生分析思考,然后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考虑的内容较繁多,因此建议学生采用"提出问题---研究探讨---总结规律”的学习方法。
【考点突破】一、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1、形成:雨水落到地面、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径流,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2、分类:内流河(区)、外流河(区)3、我国内外流河(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二、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的变化:例题:(2012上海卷地理(五))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
专题复习 河流 学案

专题复习:河流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地区地形、气候、植被等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通过分析资料,感悟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感悟人地和谐。
专题学习一、地形与河流1.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河流总是从海拔的地方流向海拔的地方。
(水往低处流)2.地形影响河流流速:河流游多流经山区,地势落差,流速,资源丰富,可。
河流下游多流经,江阔水深,水流,便于。
二、气候与河流3.气温影响河流结冰期:(1)流经地区最冷月均温大于0℃,结冰期;最冷月均温小于0℃,结冰期。
纬度越高,结冰期越。
结冰期长,航运价值。
(2)凌汛发生的条件:①有期;②发生在由较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治理凌汛的措施:。
4.降水影响河流流量:降水多,河流流量,降水少,河流流量。
5.降水季节差异会引起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从而引起汛期长短不同:降水季节差异大,河流水位变化,降水季节差异小,河流水位变化。
雨季长则汛期,雨季短则汛期,6.对于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影响河流的流量:气温高,冰川融化多,水量。
三、植被与河流7.植被影响河流的含沙量: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植被稀疏,河流含沙量。
巩固练习1.自然环境对河流的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河流水流平稳B.乙地河流结冰期长C.甲地河流含沙量大D.乙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河流“亦敌亦友”。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与河流和谐相处。
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俄罗斯的地形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下列是同学们对俄罗斯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自南向北流B.都属于外流河C.勒拿河的结冰期最短D.鄂毕河中、下游的水流平稳3.有结冰现象的河流,在河流融冻期间,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容易发生凌汛。
以下河流不容易发生凌汛的是()A.勒拿河B.鄂毕河C.叶尼塞河D.伏尔加河4.同学们一致认为在俄罗斯的河流中,伏尔加河的航运价值最大。
河流水系特征专题

含沙量 落差(水能)
植被覆盖率 表层岩性 地势相对高度、
例3 读图,填表说明A河、B河部分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有结冰期 A
B
流量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例4 读右图,分析图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答:①温带海洋气候,降水较丰 富,河流的水量丰富;
②温带海洋气候,降水季节变 化小,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 小;
② A河流域面积小,B河流域面积大; ③B河水系密度比A河大;
简述B河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从西向东流入渤海,流程 短,支流多,扇状水系。
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西部支流较东部多;西侧支流由西北向东 南流,东侧支流由东北向西南流
二:水文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影响这些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③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最低气温 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④地形平缓,植被覆盖率高,河 流含沙量小。
例5:右图所示是我国哪个地形区?该地 区的河流有哪些水系、水文特征?并说明 其形成原因。 答: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广,河道弯 曲,河网密度大。
原因: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
③水文特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原因: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少雨; 植被覆盖率高;
1、流域面积 东大西小 2、河流长度 东长西短 3、河床比降 (坡度)东缓 西陡
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答案: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 低纬向高纬流动);
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 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课堂总结
河流特征描述专题复习
河流专题(二轮复习)

北部湾经济区
北部 湾
珠三角经济区
23.5°
20°
港口 省会
108° 石油 城市
第37题图
112° 锰 河流
铝土矿 省界
(1)简述珠江水系的特征。(9分)
答案:流程长;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大;羽 状水系;支流多(支流北多南少)(任答3 点即可,每点3分,共9分)
活学活用
思考1. 说明图中岛上河流的水系特征。(6分)
二、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水 补给主 要类型
大气降水 季节性的积雪融水 高山冰川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之一
(一)、雨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一般分布在降水量 较大的地区。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变 化大体一致。 分布: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河流,如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众多河流。
河流专题
一、河流基本特征
1、河流水系特征: (1).长度、流向、发源地、注入海洋、内
流河/外流河; (2).支流多少及河网密度;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宽窄和曲直状况(影响排水); (6).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放射状、向心状、
扇形、羽状、梳状、树枝等)(影响汇水 区域)。
A.河流流向由中心向四周呈呈放射状分布;(2分) B.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河流短促;(2分) C.河流的支流少,流域面积小. (2分)
思考2:读右图“我国东南部分 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
简要说明A河和B河的水系特征 有何明显的差异?(8分)
B A
答案: A河流支流少,B河流支流多; A河流流域面积小,B河流流域面积大; A河流流程短,B河流流程长;
A
思考4:(2009年福建)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总复习专题 河流地貌

11
本课结束
5
2.河流对自然村落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 B )
①深厚肥沃的土壤
②便利发达的航运
③较高的平坦地形
④充足的水源供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野王村的各自然村落一般坐落在 ( A )
A.河流凸岸 B.河流凹岸
C.河流阶地 D.河流两岸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
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畔的河漫滩阶地上,古城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北部地区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畔的河漫滩阶地上,古城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北部地区的军事、商业、 政治、交通中心。阆中古城城址曾经历过几次变迁,古城的营建巧妙地利用自然趋利避害,适应 了当地“夏湿热、冬阴冷、多水患”的自然环境特点。下图示意阆中古城位置。 (2)历史上,阆中古城通过改变城址以避水患,说明古城城址变迁利于避水患的原因。
的军事、商业、政治、交通中心。阆中古城城址曾经历过几次变迁,古城的营建
巧妙地利用自然趋利避害,适应了当地“夏湿热、冬阴冷、多水患”的自然环境特点。
下图示意阆中古城位置。
(1)简析图示地区山水分布对
阆中古城气候的有利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上,古城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北部地区的军事、商业、
1
.河流地貌与聚落: 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 表解如下:
项目
分布
形态 密度
初中河流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河流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保护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我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及其特征。
2. 难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提到的黄河是我国哪条河流?你还知道我国的其他河流吗?它们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入本节复习课。
2. 复习旧知(1)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展示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如: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等。
(2)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展示中国水系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并总结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如:长江、黄河等注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塔里木河未注入海洋等。
(3)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分析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如:内流河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水量较小,季节性明显;外流河多分布在东部降水较多的地区,水量较大,季节性较弱等。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我国河流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复习效果。
如:1. 请简述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 请说明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差异。
3. 请举例说明我国哪条河流注入哪个海洋?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强调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以及水文特征。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我国河流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
如:1. 绘制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2. 分析我国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并撰写一篇短文。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对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了保护环境意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含答案)

河流(与人类关系密切)----------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象水资源:农业、工矿业、生活用水水能:能源开发航运:地域联系、经济发展洪涝灾害:防洪、抗旱三角洲、沿江平原、冲积平原:农业、聚居地河流的基本概况:河源、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湖泊)、流经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状况。
(描述角度)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
(分析角度)河流的水质状况,即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
(水资源)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即灌溉、航运、养殖、发电、防洪、旅游等方面的效益如何。
(联系人类活动的角度)1.河流补给类型:①雨水补给---------影响因素-降水量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雪春融)---影响因素-积雪量③冰雪融水补给(夏)---影响因素-气温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④地下水(稳定、互补)⑤湖泊水(上游补给,中游调蓄)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有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改善土壤墒情:水分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河流的水系特征源地、流向、长度、归属(大洋水系)、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水系特征体现区域地形的基本框架:向心状、平行状、树枝状、羽毛状、扇状(天津海河)、网状等3、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及其季节变化(径)流量(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水能等凌汛: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初冬或者初春时期(黄河上游宁夏段、下游山东段境内)试对比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特征的主要差异。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考点专题训练---河流和湖泊 含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考点专题训练---河流和湖泊含解析1.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如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B.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C.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D.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2.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B.黑龙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长江是我国汛期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D.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2021年北京时间6月21日11时32分迎来“夏至”节气。
下图为“我国部分北回归线标志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城市在6月21日立竿无影的是()A.福州B.昆明C.香港D.花莲4.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福州B.广州C.香港D.花莲5.关于图中甲乙丙三条河流,叙述正确的是()A.甲河流注入印度洋B.乙河流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C.丙河流汛期短D.甲乙丙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问题。
6.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蒸发加剧③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④流域内降水减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7.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B.水资源减少C.水土流失加剧D.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8.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蕴含地理知识,与事实不符的是()A.“天上”指黄河发源地唐古拉山脉B.“天上来”形容落差大,蕴藏丰富水能资源C.“奔流到海”说明黄河是外流河D.“到海”中的“海”是渤海9.有关图中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A.③山脉的走向与大兴安岭一致,为我国一二阶梯分界线B.长江②段比①段更易发生洪涝灾害C.长江最大的支流由武汉注入干流,同时京广线经过武汉,水陆交通十分便利D.三峡分布在③山脉东侧湖北境内10.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发源于云贵高原B.都流经青海、四川省C.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下游河段D.都有凌汛现象发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教师版)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一、知识体系二、相关概念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流速、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航运等。
(一)径流量1.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取决于地形)、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取决于气候,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季节变化及汛期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补给类型,还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最高,故径流量最大),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东北地区的河流(春汛和夏汛),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活动),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我国无论是降水还是径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是南方小,北方大;而西北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径流量变化小。
(二)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
(三)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还受流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四)冰期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地区(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河流才会结冰。
(五)凌汛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有凌汛,而是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水流平缓的河段;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
(六)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且落差大的河段,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
(七)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
专题:河流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优质课件

(2)航运价值: • 河流中下游往往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段被称为“黄金水道”。
(3)农业灌溉:
•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依赖于河流水的灌溉(西亚、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形成灌溉农业;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成为农业主产区也得益于河流灌溉的保障。
(2020·江西·中考真题)读刚果河与亚马孙河水系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B 16.两条河道均流入(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A 17.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量大
B.有凌汛
C.水位季节变化大
D.结冰期长
D 18.两流域的地表景观主要是( )
A.草原 B.温带森林 C.荒漠
• 河流稀少,无河流国家多;
• 本区为争夺水源经常爆发冲突;
• 海水淡化和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本区水源不足的主要方法。
三.世界代表性河流
5.亚洲地区 (5)东南亚河流(湄公河):
• 由北向南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 • 流经中南半岛五国,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 • 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夏季)长、无结冰期。
D 13.推测该地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 )
A.3~6月
B.5~9月
C.7~10月
D.11月~次年2月
B 14.“绿色长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
A.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A 15.该地区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 C.雨热同期
D.年降水量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专题复习一、知识体系二、相关概念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2.河流水系特征描述:(水系特征是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与地形最密切)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3.水位变化:补给、气候――水位(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2)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径流量大)(3)有冬季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4)墨累—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式气候——冬汛。
4.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5.含沙量:从植被覆盖情况分析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例如: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6冰期: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例:东北――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冰期短,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无冰期7.入海口盐度:入海口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雨季结合例:长江:冬季――盐度高夏季――盐度低8.水系形态(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2)水系与自然灾害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三、河流与地貌1、侵蚀作用――沟谷、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2、堆积(沉积)作用:山口的冲积扇,下游河口的冲积三角洲,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3、地偏力的作用形成:侵蚀岸――陡峻,堆积岸――坡缓四、河流补给类型河流补给指河流的水源,一般分为5类:1.雨水补给。
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
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往往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3.冰雪融水补给。
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
这类补给也发生在干精品文库旱、半干旱的山区和部分较温润的山区。
冰雪融水补给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位面积出水率高,并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
这类补给的河流水量的年变化幅度比雨水补给的河流小。
4.湖泊沼泽补给。
山地地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能汇集湖区许多来水,增加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河流水量起调节作用。
沼泽水补给,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较小。
5.地下水补给。
它是河流水量可靠、经常的来源。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变化更为平缓,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河流一般很少为单一补给,通常是具有某种补给类型占优势的混合补给。
五、河流的利用(一)河流航运价值地形:平坦水流缓自然条件 气候:降水多而均匀河水 航运条件好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河流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 流程:干流长,支流多,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大人文条件:流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量大 ,货物运输量大,河流流向与货物流向一致(俄罗斯不一致)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1、平原地形,水流平稳2、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3、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航运价值大4、运河沟通天然水系,形成发达的运输网(二)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1. 流速 (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2. 径流量大 (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三)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 1、中国――南水北调 2、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3、东北――北水南调(嫩江→辽河)4、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印度河→塔尔沙漠)(四)河流与农业 1.灌溉水源黄河:宁夏平原(银川)、河套平原(内蒙古) 河西走廊――弱水(祁连山积雪融水) 2。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 ;黄河谷地 3。
绿洲农业:西亚、北非、西北(五)河流与城市1、区位①河运的起点、终点:赣州市 ②河流交汇处:宜宾(岷江)、重庆(嘉陵江)、武汉 ③河口:上海、广州、伦敦、鹿特丹(莱茵河)、亚历山大(尼罗河) ④ 河流曲流处或河心岛(天然河面利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 ⑤ 位于过河点位置(渡口),如伦敦。
2.布局 :上游――居民、自来水厂,下游――工业区,清洁水源――微电子 3.河流对城市的作用——供水,运输,旅游六、有关河流的问题1. 洪涝——修水库、分洪区调节洪峰2. 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3. 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4. 水污染——保护水源5. 绿洲荒漠化——控制开发规模6. 河流“断流”(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气候 水系 植被 流域面积大 支流多地势低洼 河道弯曲 河道淤积 围湖造田 来水大----排水不畅原因 治理洪涝泄洪----疏通河道、裁弯取直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修建梯田上游--- 中游 ----控制来水精品文库(3)典型大河的治理A.黄河:灾害及原因①洪灾——水土流失、地上河中游:水土流失:土质疏松、暴雨集中,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下游:地上河②凌汛:自南向北流的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刘家峡→包头;开封→河口南北跨纬度大,不同纬度地区河水结冰期和解冻期不同发生在初冬和初春时节现象是冰坝阻塞河道③断流自然原因:流经区多为干旱、半干旱,蒸发大;降水少,流量不大;支流少,汇水面积小;下游严重渗透。
人为原因:中上游工农业、生活大量引水;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缺乏统一水资源管理;植被破坏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各种灾害防治措施①洪灾的防治措施:中游:植树种草、整修梯田、打坝淤地、保持水土,调整农业用地结构、高产稳产、种树种草、复垦下游:加固大堤、建分洪工程②断流的防治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流域调水B.长江洪水灾害及原因自然原因:①雨带造成全流域同期降雨增多,洪水量猛增,愈向下游愈甚;②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③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剧增,导致泥沙在中下游淤积河床湖泊中淤积,使湖面积缩小,降低泄洪蓄洪能力④中游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蓄洪能力降低⑤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低,调洪、滞洪能力低。
防治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下游裁弯取直,疏通河道,退耕还湖还林,兴修水利工程。
C.淮河淮河发生洪灾原因①流量季节变化很大,夏季集中②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泥沙淤积,何床抬高,形成地上河③植被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河道,疏水不畅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使用都不同程度地对河流水源污染防治措施:①洪灾:上游:修水库,蓄洪水,水土保持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泄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堤坝、疏通河道②污染:关闭小型污染厂、做好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D海河海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①降水集中,多暴雨,容易夏季发生洪涝灾害。
②海河是扇状水系,遇到暴雨,支流同时涨水,下游河道难以容纳。
③海河各支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区,河流含沙量大,淤积河道,泄洪能力差。
④上游缺乏滞洪水库,下游河堤不牢固,入海口少防治措施:1.在主要支流的上游兴建水库;2.改造水系的形态,开挖新河,减轻洪水的压力;3.平原地区利用洼地分洪、蓄水。
(4)我国河流“断流”的成因类型①东北封冰型断流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40°N—50°N之间,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地区,属中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该地区又近冬季风源地,受大兴安岭地势西高东低对冬季风的影响,更加剧了气候的寒冷。
据统计,一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下,黑龙江畔的莫河镇极端最低气温可达-52°C。
河流封冰,土壤冻结,地下水补给极少。
冬季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地面与河面覆盖着很厚的积雪,河流径流难以形成,黑龙江封冰期达140天以上。
②华北干旱缺水型断流华北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的暖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变率大是其主要特点。
在春季(3—5月),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春旱严重,各河下游沿岸又是农业灌溉用水的高峰期,使枯水期河流的径流减少,以至使河流形成断流。
加上华北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各河断流时间,断流河段越来越长,断流已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西北冰雪难融与干旱型断流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非季风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植被稀少,沙漠广布。
河流的补给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径流量的大小随气温高低变化而变化。
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河流进入丰水期,但由于沿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河流的大量渗漏,蒸发等原因,愈向下游水量愈少,大多数河流消失在下游的荒漠中形成断流。
冬季气温在0°C以下,冰雪难以消融,土壤冻结,河流失去补给源,形成全程断流。
黄河、淮河、海河治理洪涝措施的比较精品文库七、河流与自然要素的关系1. 河流与地形的关系(1)地貌对河流的影响①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等②地貌影响水系特点和流域范围: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