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尔滨加快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建议(精)
关于哈尔滨新区、综保区、临空经济区“三区联动”促开放的建议
音关于哈尔滨新区、综保区、临空经济区“三区联动”促开放的建议摘要徐树红胡晓天邹春燕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哈尔滨市开放载体联动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顶层设计缺乏统筹协调、对外开放枢纽功能不足、产业配套缺乏联动支撑、产城融合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物流组织衔接效率、口岸服务一体协作、产业发展联动配套等促进开放载体联动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哈尔滨;开放载体;联动;开放“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和“东北振兴”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龙江丝路带”的建设与发展,为哈尔滨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而开放载体是制度创新、筑巢引凤、孵化成果、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重要平台,如何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促进哈尔滨新区、综保区和临空经济区“三区联动”,构建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相互依托、互为促进、互为支撑、整体推进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尧哈尔滨市开放载体联动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欠缺哈尔滨新区、综保区和临空经济区是哈尔滨市争取到和积极申建的重要的政策“帽子”,是全市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创新创造、产业发展、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
如何发挥综合集成优势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区”与铁路国际集装箱中心站铁路口岸、太平国际机场口岸、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等开放资源缺乏整合联动,涉外业务分割,使得哈尔滨新区缺乏对外开放的引擎,综保区、临空经济区缺乏可依托的产业。
虽然哈尔滨新区发展规划将临空经济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综合保税区作为新区联动发展区,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并没有实现实质性的联动,各功能区无法实现政策叠加、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功能集成的统筹协调发展效应。
另外,临空经济区与太平国际机场规划建设不同步、市政配套不衔接、发展目标不协调,“三区”产业布局如跨境电商发展没有考虑错位竞争等问题,都制约着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对外开放枢纽功能不足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电子口岸升级扩容建设缓慢,国家要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年底全覆盖,很多省市早已完成,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推进工作滞后,制约口岸综合服务效率提升。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各地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化:目前,哈尔滨综保区主要以汽车、航空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缺乏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的支撑。
这限制了综保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发展风险。
2. 人才流失严重:哈尔滨综保区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由于资源和市场相对落后,很多优秀的人才倾向于去其他发达地区发展,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3. 缺乏区域协调发展:哈尔滨综保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不平衡。
哈尔滨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应该积极推动综保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4. 政策支持不够到位:哈尔滨综保区在政策支持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比于其他地区综保区,哈尔滨在政策上的优惠力度仍有一定差距,这限制了综保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哈尔滨综保区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的支持力度,吸引相关产业和企业进驻。
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创新,以提高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竞争力。
2. 建立人才吸引机制:哈尔滨综保区应该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配套的人才住房、优厚的薪酬待遇等措施,留住和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
3.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哈尔滨综保区应该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可以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共享资源和市场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4. 加强政策支持:哈尔滨综保区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综保区的成功做法,提升政策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减税降费、提供项目补贴、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支持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驻综保区。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李鸿岩蒲怡王威来源:《北方经贸》2019年第01期摘要: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运营能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带来巨大机遇,也为哈尔滨建设成为东北亚现代化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以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哈尔滨保区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优惠政策的实施;完善招商引资机制;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等发展对策,进而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的健康高效运转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哈尔滨综保区;发展策略;管理体制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1-0126-02一、发展现状哈尔滨地处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右岸,具有独特的交通便捷和贸易便利优势。
哈尔滨是我国对俄经济贸易的先行区、先导区和示范区。
一直以来,哈尔滨对俄经贸合作是以建立对俄战略支撑体系为重点,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同步推进,并将科技合作作为双方的重心。
但是,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哈尔滨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和停滞现象。
因此,哈尔滨市建立综合保税区,对于扩大出口规模,发挥外贸的经济拉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6年3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于2017年3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在2017年7月开始封关运营。
哈尔滨综保区总规划面积3.29平方公里,一期用地面积1.38平方公里,网内面积1.127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哈尔滨综保区一期已开发利用土地面积49.5万平方米,而且园区已经实现8.8公里的“两横三纵一环”的道路网络。
从2017年到2018年8月末,进出口额由525.8万美元增加至842.44万美元。
截止2018年8月末,注册及签约企业数达69户,实际运营企业数为5~6家。
此外,于2018年6月7日起启动的跨境电商平台已在哈尔滨综保区内试运营,预计年底能够普及全国。
二、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设施不完备基础设施不完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关于我市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我市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更好发挥全市各综合保税区在XXX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重要作用,现提出我市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如下:一、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产业转型升级(一)优化功能定位。
明确全市各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加强各综合保税区与各综合保税区所在区(以下简称“所在区”)主导产业联动,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支持各综合保税区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细分产业,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发展局面。
鼓励综合保税区建立特色产业目录,并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责任单位:所在区政府、各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二)支持综合保税区建设。
充分利用市、区两级政府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动综合保税区内重大项目引进、存量资源改造和盘活、重要功能平台打造以及重大创新试点等。
(责任单位:所在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三)强化用地保障。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四至范围保持综合保税区用地规模和性质的稳定,保障综合保税区内重点项目用地指标。
对综合保税区内工业用地出让有50年期需求的重大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鼓励综合保税区采用产业用地标准化出让方式供地,明确产业绩效准入要求,形成标准化出让信息并提前公告。
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多用途土地混合利用试点,提高区内产业用地绩效。
(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各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四)盘活存量资源。
鼓励综合保税区探索存量建设项目深度开发利用的市场化机制。
对综合保税区内已批未建的土地,督促指导受让人按照有关规定优化项目方案、加快开发建设,严格闲置土地处置。
鼓励园区平台发挥市场主体优势,试点“优质物业换低效用地”等市场化回购和退出方式盘活低效产业用地。
引导企业通过节余土地转让、节余房屋转租等市场化方式自主退出低效用地,对引入优质产业项目的企业可给予一定支持。
(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经济信息化委、所在区政府、各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市财政局)(五)强化能耗等指标保障。
国内综合保税区经验对哈尔滨市申建综保区的启示
2014年第7期·总第241期【区域经济】国内综合保税区经验对哈尔滨市申建综保区的启示安春生1,2(1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 要]综合保税区具有政策凹地效应,在吸引外向型企业入驻,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优势突出,近年来国内各地竞相申建。
借鉴其成功申建经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积极联动,精心规划,边筑巢、边引凤,用好用足国家政策,抓住黑龙江省“五大规划”实施契机,实现快速申建。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申建经验;哈尔滨;启示[中图分类号]F752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7-0060-02 [作者简介]安春生(1982-),男,河南泌阳人,在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近年来,我国综合保税区年获批数量增长较快,综合保税区对地方税收、就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作用较为显著。
目前,哈尔滨市是唯一未申建综合保税区的副省级城市,这对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尤其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十分不利,因此,应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为省委省政府“五大规划”的实施和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助力。
一、我国综合保税区申建的基本情况2006年12月17日,国内首个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2007年8月实现封关运营。
自此国内各省竞相申建综合保税区,2012年国家批准11个综合保税区,是2009年和2010年批准数量之和,截至2013年9月,国务院已批准了34个综合保税区,分布在16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26个已经实现封关运营,5个通过预验收。
综合保税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招商引资。
综合保税区实行优惠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形成政策凹地,有效降低税费和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吸引外向型企业入驻,促进国际资本流入。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国家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哈尔滨综保区作为中国东北经济重镇之一,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产业结构单一哈尔滨综保区现有的主要产业集中在机械、电子、生物、食品等方面,和其他地区的保税区、加工区相比,哈尔滨综保区对外贸易和产业布局都显得相对单一。
这样会导致发展中的产业互补性不足,协同效应不明显,加大受全球经济波动的风险。
同时,这也限制了哈尔滨综保区的未来发展空间。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哈尔滨综保区突出自身特色,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文创产业等优势领域,拓展产业链,实现产业互相支持、协同发展。
也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产业集群,推动研发与生产的深度融合,提升整体产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服务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哈尔滨综保区内服务与管理水平比较低,如物流、仓储、金融等服务水平相对落后,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仍存在。
这些问题影响了哈尔滨综保区的整体营商环境,影响企业在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热情。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哈尔滨综保区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政府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服务运营水平,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服务。
同时,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监管,对不符合规定、影响区域环境的企业,坚决进行拒之门外,建设一个良好、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创新能力不足哈尔滨综保区在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区域内高技术企业数量较少,创新人才的储备存在问题。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会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哈尔滨综保区要深化“三化”(即机构改革、业务再造、信息化)改革,建立一个注重知识、技术的创新型保税区。
在政策引导的前提下,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鼓励创新创业。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保税区之一,哈尔滨综保区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分析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哈尔滨综保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单一化的问题。
由于哈尔滨综保区在成立初期主要以进口加工贸易为主,导致了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
为了促进综保区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宽产业链,提高综合保税区的竞争力。
可以加强与其他综保区的合作,在产业上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速度较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目前,综保区周边的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环保力度,采取科学的环保措施,提高综保区的环境质量。
也需要加强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
其三,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哈尔滨综保区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大量高等院校的支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可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创新人才,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孵化器,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哈尔滨综保区的营商环境亟待优化。
虽然哈尔滨综保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在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接待企业时,应积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便利的政策,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时间。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单一化、生态环境问题、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和营商环境亟待优化。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如拓宽产业链、加大环保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等。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哈尔滨综保区是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综合保税区,市场潜力巨大,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物流运输问题哈尔滨综保区位于大陆桥头堡,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交通运输设施相对滞后,物流运输效率较低。
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影响了综保区的发展。
对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流运输环境。
增加对物流设施的投资,完善物流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加强与其他综保区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物流合作机制,以提高整体运输效益。
二、创新能力不足尽管哈尔滨综保区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前景广阔,但其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缺乏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和核心技术,无法与其他综保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对策: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综保区的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综保区的创新发展。
三、人才流失问题哈尔滨综保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综保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吸引力不足,导致许多有才华的人才选择去其他地区发展,造成了综保区人才资源的浪费。
对策:提高综保区的吸引力,留住人才。
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提高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适应综保区需求的优秀人才,建立起稳定的人才队伍。
四、金融服务不完善哈尔滨综保区的金融服务相对不完善,缺乏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机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很多企业面临融资难题,无法得到及时的金融支持。
对策:加强金融服务的建设,为综保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鼓励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综保区的支持力度,提供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加强与投资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综保区,推动综保区的经济发展。
关于建设综合保税区的建议
关于建设综合保税区的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建设综合保税区要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放和资源配置优势。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综合保税区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国际资本和产业链环节入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本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坚持以贸易便利化和监管放宽为核心,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贸易通关和监管服务,推动贸易流通更加快捷和便利。
建设综合保税区还要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城市的联动和协同发展。
综合保税区应该积极融入本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建立起与周边地区相互补充和互利共赢的产业链条,形成全方位的产业合作体系。
要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综合保税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建设综合保税区还要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机制。
政府应该搭建起更加完善和高效的政商对话平台,积极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要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推动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和壮大。
在建设综合保税区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和培训。
综合保税区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创新领域的专业技术支撑,政府应该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和培训计划,建立人才库和专业团队,为综合保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综合保税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和协同推动。
通过加强对综合保税区的规划设计、政策支持、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完善和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综合保税区在促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建设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贸易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但是建设综合保税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提升其功能和效益,我根据我国国情和保税区发展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政策支持要加强对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为综合保税区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
电商业务和对外贸易增长。
四是要设立网络资信评估平台,建立统一的评定规则,要求各企业在网上注册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审核材料,平台通过多方面考量评出信用良好的企业。
4.加强外贸法治环境建设安全稳定的贸易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注重我国对外贸易的法制环境建设。
一要建全和完善专利技术认证制度。
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品牌商标、技术专利等纠纷,加大力度保护技术专利。
创新企业专利技术认证模式,开发互联网电子认证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认证服务,提高技术认证便利化水平。
二要完善和优化监管体系。
在不断完善立法制度的同时,积极创新监督方式,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
并且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扩大影响力,及时发现并遏制违法行为。
三要规范政府部门权责。
明确规定政府权力范围和服务范围,严禁跨范围管辖。
肃清虚假贸易行为,设立打假分队,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并定期汇报工作成果,与上级部门和各大企业进行交流,提升执法水平。
四、结束语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举措。
自贸区在金融、教育、医疗、法律等多个领域进行全方面、深层次的改革,转变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促进了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这要求政府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及时弥补政策漏洞,创造一个有法律保障的良好自由贸易环境。
目前,自贸区已经进入了3.0时代,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新方向,调整的同时并引入新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改革和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扩大了开放的范围。
总之,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1]杜娜,马秋.自贸区法治环境建设探讨.法制与社会,2017.1.[2]董淼.浅谈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智富时代,2015.10.[3]侯本乾.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经济管理者,2016.[4]徐德顺.多方面完善我国外贸信用管理体系.国际商报,2017.1.[5]孙司琦.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国际经贸,2013.06.[6]孙泽华.加快我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国际商务论坛,2017.1.作者简介:胡婉雪,籍贯:浙江温州,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对外贸易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程英春哈尔滨金融学院摘要: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地理优势,而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更应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借鉴滨海以及浦东的成功经验,更新经济体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外向型经济新平台,直面发展路线与发展结构上的不足,从而促进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多元化发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财政综合规定税收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哈政办发[2009]9号【发布部门】哈尔滨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9.11【实施日期】2009.09.1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方案的通知(哈政办发〔2009〕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九月十一日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市与区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调动区级政府发展经济、培植财源、自求平衡的积极性,实现市、区两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协调发展原则。
在保持现行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总体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市、区共享税分成比例,下划和调整部分市级重点税源企业,调动区级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二)保既得利益原则。
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调整后,确保市、区两级财政支出基数不因体制调整而减少。
对除阿城区以外的江南5个行政区和松北区、哈开发区,根据共享税分成比例调整、下划和调整市级重点税源企业情况,重新核定收支基数;对呼兰区实行与其他行政区相统一的财政体制,重新核定收支基数;对阿城区暂维持现财政体制不变,待体制执行期满后,与其他行政区体制并轨。
(三)平稳过渡原则。
在保证各级财力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完善财政体制各项配套政策,加大市对区转移支付补助力度,确保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顺利实施。
关于哈尔滨加快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建议
关于哈尔滨加快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建议目前,许多省、市都积极在申报综合保税区,竞争十分激烈。
尤其是2008年12月19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其综合优惠政策居全国所有综合保税区之首,使各申报城市纷纷加大了工作力度。
我市也应抢抓机遇,积极申报。
如果能够获得国家批准,设立综合保税区,尤其是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于扩大我市出口规模,发挥外贸的经济拉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俄贸易发展滞后的现象日益明显。
2008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34.5%(2868.2亿美元/8310亿美元),但外贸进出口总额只占15.89%(36.4亿美元/229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10%(全省为20%),尤其是对俄贸易仅占全省的1.46%(2.13亿美元/110.6亿美元),对俄进出口总额不仅大大低于牡丹江、佳木斯、黑河和鸡西等地级市,也明显低于绥芬河(58.2亿美元)、东宁(25.2亿美元)以及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这几个县进出口总额均在5亿美元以上)。
这与我市在全省的龙头地位极不相符,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哈尔滨既不是边境口岸城市,也没有保税区功能,无法获得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外贸长期呈现弱势格局,若在短期内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难度较大。
1990年6月,经中央批准,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截至目前,已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5家,即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和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12个,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
可以看出,设立保税区的城市都已成为国家级出口大市。
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
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作者:程英春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10期摘要: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地理优势,而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更应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借鉴滨海以及浦东的成功经验,更新经济体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外向型经济新平台,直面发展路线与发展结构上的不足,从而促进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问题;策略一、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发展近况和基础优势1.哈尔滨综合保税区近况哈尔滨市商务局于2014年正式向国务院就设立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提出申报,并于同年12月25日全面启动十部委联审程序。
自启动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建设伊始,前后完成围网架设、区内整体综合业务楼主体结构封顶以及道路基础设施项目等多项建设,预计2016年底封关运营。
且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内可享受税收、贸易等方面优惠政策,企业保税区内交易可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2.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发展基础优势(1)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的区位优势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强度大、范围广,航空、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区位优势较其他城市更为发达,贸易沟通较为便捷。
松花江水能资源较为丰厚,哈尔滨农业基础地位稳固,矿产资源丰富,且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处于黑龙江省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和人才中心。
作为中国与俄毗邻的首要中心城市,哈尔滨经济圈位居东北亚中心,也是中国对东北亚贸易的桥头堡和连接亚洲国际货物运输通道的重要门户,是联结东亚航线和北美航线且最靠近北美的二线中等发达城市。
近年来形成特有的以区位带动金融的独特金融环境,这种特有的金融环境也与哈尔滨的区位优势融为一体。
(2)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政策优势从国家全面贯彻落实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到国务院把哈尔滨新区作为唯一一个以俄罗斯合作国家新区为主题的城市;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哈萨克斯坦城市群集发展规划》,到哈尔滨保税区正式获得批准。
促进我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
活力2019·57促进我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海关人的新贡献哈尔滨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 李延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发展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集聚区,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扩大就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我国境内,实行封闭监管的特定功能区域,被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已批准设立14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综合保税区96个。
2018年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进出口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占我国外贸比重从2000年的6.47%增长至2018年的16.9%,平均每平方千米进出口值达113.8亿元。
据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特殊区域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工业产值均居我国各类开发区之首。
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稳外贸稳外资的作用,发挥综保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继续扩大开放,加快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
要求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积极配合,推动出口、支持内销,培育国内市场、带动国内消费。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要求,海关总署会同14个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国务院正式印发出台。
《若干意见》提出综合保税区五大中心建设,即:“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和21项任务,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促进引导综合保税区培育新业态,积聚新动能,促进主动开放、全面开放、双向开放。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哈尔滨综保区是指哈尔滨市综合保税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保税区之一。
成立于2009年,是哈尔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外贸进出口、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哈尔滨综保区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哈尔滨综保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哈尔滨综保区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产业结构单一化、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哈尔滨综保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深入研究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促进哈尔滨综保区的健康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哈尔滨综保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发展意义。
发展哈尔滨综保区有利于提升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哈尔滨综保区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哈尔滨综保区的建设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发展哈尔滨综保区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的繁荣,也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综保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综保区产业结构单一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引入新型产业,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排放等对策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旨在总结研究结论,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相关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哈尔滨综保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发展。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哈尔滨综保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区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发展过程中,哈尔滨综保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哈尔滨综保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发展问题分析1.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瓶颈问题哈尔滨综保区成立以来,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绩,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瓶颈问题。
哈尔滨综保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轻工、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缺乏核心竞争力。
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存在交通不便、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
哈尔滨综保区的招商引资力度相对较弱,外部投资不足,导致区域发展缺乏动力。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还面临着政策制度问题。
哈尔滨综保区与内地市场对接不畅,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政策体系。
哈尔滨综保区的管理体制相对僵化,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给企业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
哈尔滨综保区的法规建设还需要加强,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不力等问题。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还存在着人才培养问题。
目前,哈尔滨综保区尚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制约了其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对策建议1.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针对哈尔滨综保区的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可以加大政府引导力度,推动优化产业布局,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优质企业落户,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为解决哈尔滨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交通、能源、水利等配套设施,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大环保力度,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3. 拓宽对外开放,吸引外部投资为提升哈尔滨综保区与国际接轨程度,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开放市场,引入外资,促进国际合作。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等综合保税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哈尔滨综保区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一家综合保税区,其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主要探讨哈尔滨综保区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哈尔滨综保区于2016年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保税区,并成为东北重要制造业基地和对俄经济贸易合作的桥头堡。
综保区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进口机电设备、轻纺品、煤炭、建材、食品等,同时还拥有70余家入区企业和500余家相关企事业单位。
二、问题分析1. 品牌建设不足。
哈尔滨综保区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品牌形象。
与深圳前海、上海浦东等国内一流综保区相比,哈尔滨综保区的品牌建设还很欠缺。
2. 产业布局不够全面。
综保区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行业上,而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入驻尚显不足,还需要加强对新经济的扶持力度。
3. 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在综合保税区内,涉及到国际贸易和海关管理等涉及法律法规的业务更是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4. 人才支持力度不足。
综保区内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留用应该得到更加重视。
并且需要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来扩大其影响力。
三、对策建议1. 加强品牌建设。
综保区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品牌建设的环境,包括加强对综保区形象宣传,举办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展览会等。
同时,综保区应积极扶持、引导入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和专业展览,推动综保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2. 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鉴于国外不断进口多种高品质产品,哈尔滨综保区的产业优化升级显得十分必要。
可以结合哈尔滨综保区自身产业特点,加强新兴产业开发、产业链延伸、升级转型等方面的投资。
同时鼓励高科技创新企业的入驻发展。
4. 增强人才支持力度。
综保区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发挥科技园、孵化器的引领作用,积极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更是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随着综保区的不断发展壮大,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对于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随着综保区的建设,一些问题逐渐浮现。
由于政策调整不及时,导致一些企业在享受政策优惠时出现纠纷;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综保区的发展形象。
深入研究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寻求有效对策势在必行。
在全球化背景下,哈尔滨综保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
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哈尔滨综保区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综保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实施方案,才能实现综保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哈尔滨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 问题意义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开放平台和经济合作区域,哈尔滨综保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贸易和投资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发展过程中,哈尔滨综保区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弱等。
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哈尔滨综保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2. 正文2.1 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现状哈尔滨综保区是哈尔滨市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是一个经济特殊区域,旨在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对外贸易。
目前,哈尔滨综保区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区位优势:哈尔滨综保区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依托哈尔滨国际机场和哈尔滨港口,具有便利的进出口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哈尔滨加快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建议
目前,许多省、市都积极在申报综合保税区,竞争十分激烈。
尤其是2008年12月19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其综合优惠政策居全国所有综合保税区之首,使各申报城市纷纷加大了工作力度。
我市也应抢抓机遇,积极申报。
如果能够获得国家批准,设立综合保税区,尤其是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于扩大我市出口规模,发挥外贸的经济拉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俄贸易发展滞后的现象日益明显。
2008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34.5%(2868.2亿美元/8310亿美元,但外贸进出口总额只占15.89%(36.4亿美元/229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10%(全省为20%,尤其是对俄贸易仅占全省的1.46%(2.13亿美元/110.6亿美元,对俄进出口总额不仅大大低于牡丹江、佳木斯、黑河和鸡西等地级市,也明显低于绥芬河(58.2亿美元、东宁(25.2亿美元以及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这几个县进出口总额均在5亿美元以上。
这与我市在全省的龙头地位极不相符,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哈尔滨既不是边境口岸城市,也没有保税区功能,无法获得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外贸长期呈现弱势格局,若在短期内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难度较大。
1990年6月,经中央批准,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截至目前,
已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5家,即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和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12个,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
可以看出,设立保税区的城市都已成为国家级出口大市。
保税区以其特有的免税和保税功能,为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悉,成都、沈阳、绥芬河等市将于近期获得批准。
因此,我市也应抢抓机遇,不可坐失良机。
二、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
我市除了不具有边境口岸或沿海口岸外(设立保税区的城市大多数为沿海口岸城市或边境口岸城市,地理区位、口岸功能、出口加工基础、物流和会展条件都比较好,基本具备申报综合保税区的条件。
⒈地理位置优越。
我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是东北北部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路海联运大通道的转换地,是我国东北黑河、绥芬河、满洲里和珲春4个沿边开放城市扇面的轴心,是对俄开放的最大窗口和桥头堡,具有连接和服务东北亚的门户作用。
⒉口岸功能完备。
哈尔滨内陆港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内首家一类内陆铁路货运口岸,南通大连、营口、锦州港,北连
满洲里,东接绥芬河和东宁口岸,是黑龙江及周围腹地最大集装箱和铁路货运集散地,承接海铁联运及大陆桥运输业务。
货物在哈尔滨内陆港报关后,沿哈绥铁路抵达绥芬河口岸,只需履行简单的过境手续,就可由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出海,抵达我国的东南沿海和韩国、日本、美国等港口,比绕行大连港缩短陆地距离1000多公里,出海海程缩短1/3。
⒊出口加工区初具规模。
目前我市拥有哈尔滨对俄出口加工区、宾西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和哈尔滨开发区对俄合作产业园4个重点对俄出口加工基地。
总规划面积15.29平方公里,引进资金15.58亿元,已有57户企业入驻,2008年进出口6000余万美元,产品出口俄罗斯、日本、美国、英国和中东地区。
⒋物流系统健全。
我市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5大物流通道健全,滨州、滨北、拉滨、哈大和滨绥5条铁路在此交汇,有2条铁路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动脉贯通,可通往欧洲和日本海。
具有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的新香坊铁路集装箱物流园区、全国公路主枢纽的龙运物流园区和全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设在龙运物流园区。
⒌会展条件良好。
从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投入运营以来,我市具备了承办重大国际展会的能力,会展设施不断完善,会展数量大幅增长,规模和层次逐年提高,尤其是“哈洽会”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大型展会。
三、基本思路
以我市现有4个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双城新兴工业园、
中俄信息产业园为基础,以新香坊铁路集装箱园区、龙运公路园区、哈尔滨空港物流园区和哈尔滨松花江航运枢纽为依托,以哈尔滨口岸为门户,以“哈洽会”等会展为平台,紧紧把握国家支持沿边地区加快发展和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的机遇,落实省沿边开放带建设规划,加快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把哈尔滨打造成我省对外开放先导区,全面扩大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和技术合作,努力争取设立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在全国扩大沿边开放中抢占先机。
四、模式选择
⒈设立综合保税区模式。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功能区,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
它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和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企业在区内可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可开展对外贸易,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⒉设立保税区模式。
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型经济性区域。
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区域更灵活优惠的政策,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
桥头堡。
它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
⒊从“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出口加工区”获得保税区政策模式。
加速“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出口加工区”建设,申请国家批准,赋予加工区内所有企业相同的税赋政策。
如果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能够获得批准,我市进入加工区企业,可享受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
⒋从“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获得保税区政策模式。
积极协助我省争取国家支持,建议把建设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努力促成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地区采取封闭式区域内优惠关税措施,享受大连保税区政策。
第一种模式为首选,其余依次类推。
因为第一种模式的功能、范围、便捷程度和优惠政策都优于其它,但获得批准难度较大;第二种模式的优越性略弱于第一种,但较第一种获得批准的难度低;第三种模式相对难度最低,但前提是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能够获得批准设立;第四种模式涉及东北“三省一区”,困难较大,可作为备选方案。
五、对策建议
⒈高度重视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工作。
充分认识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迅速成立队伍,组织实施。
要省市联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国家相关各部委进行全方位沟通和协调。
向成功申办城市学习经验,科学规划,少走弯路。
摒弃畏难思想,树立争抢意识,大胆尝试,抢抓机遇,
力争国家支持。
⒉加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出口加工区”建设。
引导外资投向汽车、医药、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引进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高端加工贸易项目,引导加工贸易向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方向发展。
积极承接广东、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形成出口加工产业集群。
探索“龙港俄” 三方合作机制,使加工基地成为哈尔滨和香港共同开拓俄罗斯市场的重要平台。
结合各加工基地资源和企业优势,突出专业化特征。
实现用 3—5 年时间再培育 20 户对俄贸易超千万美元企业的目标,壮大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产业群。
⒊推动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建设。
响应省委号召,当好我省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的龙头,创建全省新兴工业化的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中区、对外开放的先导
区。
建设以哈尔滨为中心、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绥芬河等边境口岸为节点的扇形对外开放带,形成立足哈尔滨、服务黑龙江、面向全国、辐射欧亚、通往世界的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
⒋促进新口岸建设。
新口岸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重要的内陆港、欧亚大陆桥北线重要的枢纽,具备接发 5000 吨整列双层集装箱专列的能力,可承担国际贸易、国内进口的中转和集散,2015 年吞吐量达到百万标箱。
港内设海关、商检等部门,可直接进行货物进出口。
应积极推动新口岸早日启动,提高口岸综合效率,改善口岸环境,为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
打好基础。
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做大做强物流企业。
加强新香坊物流园区、龙运物流园区、哈尔滨机场建设、松花江航运枢纽等重要的物流节点建设,完善松花江主航道、铁路、公路、航空等物流大通道和“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网络体系,健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培育一批年产值在 5000 万元以上的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跨区物流和跨国物流。
⒍着力发展会展业。
在做大做强“哈洽会”的基础上,培育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业等知名会展品牌,把我市建设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东北亚会展名城。
建立会展业发展专用基金,重点扶持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强化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服务功能,协助政府引导会展业规范发展。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不断优化会展发展环境,提升会展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