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
胃下垂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胃下垂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胃下垂是指胃全部(包括胃大弯和胃小弯)下降至不正常的位置。
这种病多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腹壁脂肪缺乏和肌肉松弛、腹压减低所引起。
平素身体瘦弱、胸廓狭长的人容易得胃下垂;经常压迫胸部和上腹部,也容易得胃下垂;平时身体肥胖但因某种原因骤然消瘦,妇女生育过多,也容易得胃下垂。
胃下垂要到医院作X线检查才能确定诊断,但是胃下垂却有一些症状可引起人们的注意。
胃下垂的临床表现:消瘦,乏力,胃口不好,食纳减少,胸脘胀闷不舒适(这种症状在饭后更加明显),也有在吃东西后产生腹下坠的感觉以及腰痛,或者呕吐、嗳气、大便不正常。
胃下垂的病人在平卧时症状就减轻。
胃下垂的病人在平时作弯腰动作常可引起疼痛。
中医认为胃下垂多由牌胃虚弱、中气下陷所造成的。
脾主肌肉而司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中气卧举无力,因而发生胃下垂。
胃下垂用针灸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常用穴位:胃上、关元、气海、足三里。
.针刺方法:针刺胃上穴时,用5寸长针(针灸针),透过肌层,针尖剌向气海或关元穴。
如胃下垂不到6公分者,取气海穴;超过6公分者,取关元穴。
在这两个穴位针刺后,再作“托胃”手法,以助胃上提,间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托胃”手法是:医生用右手虎口托住胃底部,用力缓缓向上推移,反复操作几次。
不愿用针灸疗法治疗的病人,也可用中药治疗。
方一:枳实20克,加水浓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服(饭前一小时服)。
方二:黄芪500克,研成细末,每次服10克,一天三次,开水吞服,饭前一小时服。
方三:补中益气丸(成药),照说明服。
方四:蓖麻子仁98%,五倍子2%,将蓖麻子外壳剥去,选饱满洁白的蓖麻子仁(灰的、干瘪的不要),与五倍子一同研成细粉,混匀,打成烂糊,制成每颗重约12克、直径1.5公分的药饼,备用。
用法:在头顶部(百会穴)剃去一块头发,将药饼紧贴在百会穴上,外用纱布绷带固定,不要让药饼移动或脱落。
每日早晚各贴一个药饼(换药一次)。
药饼贴上后,立刻用搪瓷杯盛开水,杯底在药饼上面热熨,每次熨10分钟。
胃下垂的中医治疗
胃下垂的中医治疗胃下垂,也被称为胃脱垂或胃下垂症,是指由于胃的位置异常,导致胃向下移动或下垂的病症。
这种疾病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气机失调引起的病理状态。
中医学认为,胃下垂的发生主要与脾胃虚弱、肌肉松弛、脾胃湿浊等病理因素有关。
对于胃下垂的中医治疗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一、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胃下垂的主要方式之一。
中药治疗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消化功能,提升脾胃功能等途径来治疗胃下垂。
常用的中药包括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等。
这些中药具有益气健脾、调理脾胃的功效,能够帮助恢复胃的正常位置,减轻胃下垂的症状。
二、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胃下垂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针灸能够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胃下垂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关元等。
针灸治疗胃下垂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多次,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燃烧艾条,将热能传导到人体,能够温暖脾胃,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运动,缓解胃下垂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症状。
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中脘、神阙、足三里等。
四、中医推拿中医推拿作为一种手法疗法,对于治疗胃下垂也有一定的效果。
推拿能够刺激脾胃经络,调理脾胃功能,提高胃肠运动。
通过对胃区域进行推拿,可以缓解胃下垂引起的症状,如腹胀、食欲不佳等。
此外,中医推拿还可以调整全身气机,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五、膏方治疗中医膏方是将多种中草药配伍加工而成的一种外用药物。
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中医膏方可以结合理疗手法,在胃区直接敷贴或涂抹。
膏方能够通过经皮吸收的方式,对胃进行温热刺激,激活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
常用的中医膏方有灸龙膏、参灸贴等。
通过中医治疗,胃下垂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改善。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过度激动等,以加速康复。
胃下垂中医辩证治疗特效方
胃下垂中医辩证治疗特效方胃下垂中医辩证治疗特效方;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朴行┻上)以下。
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
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忍埒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
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轻度胃下垂病人一般无不舒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舒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情况。
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情况。
诊断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无张力型胃:胃体呈垂直状,蠕动无力,胃内滞留液有些多,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超声波检查可见胃的下缘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电图描记检查可见胃电波幅值无论在餐前还是在餐后都低予正常。
胃下垂的疗法,要以功能锻炼和饮食调整为主。
总是参加体育锻炼,着重对腹肌进行锻炼,没有体育器械者,可采取仰卧起坐的简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做累为止。
饮食要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餐后应卧床休息45分钟至1小时,以减轻胃的负担;减少站立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腹胀、恶心明显者,可服用吗丁啉、维生素B6以促进胃蠕动、增加胃的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胃下垂在中医属于虚证,脾气虚衰是根本的原因。
治疗以扶脾健胃为主,辅以体育锻炼和饮食调养。
中医治疗如下:a. 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引起脾气虚衰,中气下陷,治疗以补中益气丸健脾升提。
b. 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导致气机不畅,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后舒适,属脾虚气滞型,以健脾丸加香砂养胃丸健脾理气和胃。
c. 脾气虚不可以正常运化水湿,湿聚为饮,水饮停留胃脘,可见胃脘痞胀、感觉胃中有水液晃荡、肠鸣作响,治以苓桂术甘汤健脾化饮。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为要紧体征的一种病症。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胃缓”,这一名称,首见于《黄帝内经》。
《灵枢?本藏》篇云:“脾应肉,……肉胴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肉胭不坚者,胃缓。
”明确指出肌肉消瘦与身形不相称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那么胃缓。
《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颇类似本病的病症。
历代医籍中,虽未将胃缓作为专门病症加以讨论,但很多有关脾胃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载述中,多涉及到胃下垂的病症,如腹胀、痞满、嗳气等。
胃下垂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症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型、饮食等因素有关。
现代西医学除对症医治外,尚无特效疗法。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医治,初期的报导以非药物疗法的针灸、气功为主。
自60年代初开始,显现必然样本的中医药辨治的临床资料,并日趋增多。
从整体情形看,中医学医治胃下垂的文献中,以中医药和针灸为主,且各有特点。
由于受传统体会的阻碍,在六七十年代,多数医家都以为本病症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一样主张补中益气为医治大法。
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加,对此说已有异议,本病症所表现的脾胃脏腑功能失调虽属虚证,但亦有气机阻滞一面,应属中虚气滞,虚中夹实。
专门是病程日久,加上胃本身形态及位置的明显改变,牵引及压迫血管,使胃壁静脉回流障碍等,可发生血流瘀滞,故又有瘀血停滞的一面。
熟悉的深切,使治法趋于多样,疗效有所提高。
针灸初期以单一毫针刺为主,70年代起不仅各类穴位刺激法如芒针、头针、穴位注射、耳针等用于本病症,还发觉了一些有效的新穴,80年代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总结。
目前比较熟悉一致的是:应用综合刺激方式,专门是运用芒针进行透穴及提拉手法等,有助于提高疗效。
与此同时,应用气功和推拿法医治胃下垂,最近几年来报导也不断增加。
不论中医药或针灸,目前总有效率在85%左右,但治愈率仍在40%上下。
医案分享:胃下垂
医案分享:胃下垂
医案分享:胃下垂--四奇汤
处方:黄芪、白术、枳壳、防风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中医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提升固脱
临床效果:赖某某,女,42岁,教师。
患胃下垂多年,初诊:患者脘服胀满,下坠,嗳气频多,纳呆,大便不爽,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缓。
脾虚气滞,升降失调,方用“四奇汤”加木香、砂仁、三剂而胀减,再三剂而胀消。
后用补中益气丸调理,随访二年未复发,体已发胖。
按:”四奇汤“乃系玉屏风散加枳壳而成,代补中益气汤用,而较补中益气汤力量为大,除对胃下垂治疗有效外,对胃扩张,肠下垂,小肠疝气,脱肛,子宫下垂等均有较好疗效。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中医来了##养生之道##健康##健康解密##养生#。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下垂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下垂经验全国名老中医治胃下垂经验朱良春,全国名老中医,擅长治疗疑难杂病。
下面介绍其运用苍术治疗胃下垂经验。
朱老指出,“久患胃疾,脾胃虚弱,中气久虚,水谷精微无力推动,日久则水湿中阻,故胃虚之证多见夹湿,湿浊不得宣化,清阳岂能上升。
”基于此,朱老治胃补虚,必兼宣化湿浊,如治胃下垂,每以辨病用药为主,自拟苍术饮,即一味炒苍术,每日20克,沸开水冲泡,少量频饮代茶,配合“升阳举陷,疏肝解郁”组成基本方如下,苍术、白术、炙黄芪、炒枳壳、升麻、柴胡、元胡、炒白芍、茯苓、白术、陈皮、甘草。
以此12味平淡药治胃下垂,临床随症稍于出入,历年来屡收殊效,治愈者甚众,一般治愈时间多在2个月左右,钡餐复查胃体回升到正常部位。
朱老谓,胃下垂病机较杂,有痰饮留伏而致者;有肝气久郁而致者;有湿浊弥漫而致者;有气血困顿而致者;有元气不足而致者;有风木不张而致者;有宗气不振而致者;有火不生土而致者;有金寒水冷而致者等。
朱老虽见证溯源,随证变法,但始终不变一味苍术饮宣化湿浊,数十年临床实践证明,胃下垂者连续服苍术饮,并无伤阴化燥之弊,乃因苍术助脾散湿,助脾敛精也,更妙在重药轻投之巧。
一味苍术饮,乃治胃下垂之达药也。
如治肝气久郁,即风木不张而致的胃下垂患者张某,形体消瘦,脘痛常作,得食更甚,且感坠胀,平卧舒,舌淡,苔白薄,脉象细软,消化道钡餐检查提示胃下垂8厘米,朱老投苍术饮合补中益气汤,逍遥散之主药,上述基本方,10剂后脘痛、胀渐除,服至62剂时,诸症消失,钡餐复查胃体回升到正常部位。
朱老熟谙中西医理,故用药颇多发挥。
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胃支持韧带的松弛或胃壁弛缓所致,考李东垣《用药法象》曾谓“苍术为治痿要药”。
盖痿者,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收缩也,颇似现代医学韧带松弛,胃壁迟缓之说,朱老仿创立脾胃学说的宗师李东垣对苍术功能的描述,率先用治胃下垂,足见“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之一斑。
湿浊阻滞,必致土壅,土壅必致木郁,朱丹溪指出,“苍术能总解诸郁”。
胃下垂中医治疗根治妙方------中药针灸
胃下垂中医治疗根治妙方------中药针灸
胃下垂中医治疗根治妙方------中药针灸;
胃下垂系一种胃位置异常所致的病症。
以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嗳气及胃痛(无周期性、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导致的原因与先天性无力型体质或后天腹壁松弛、腹压降低等因素有关。
以30~50岁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
脾胃为中气之本,脾主肌肉而司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中气升举无力,故胃下垂。
胃下垂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
1、推拿治疗胃下垂,中医多使用多种推拿手法,如:压推穴位提胃法、揉压腹部益气法,但容易复发。
2、针灸治疗胃下垂,多以不同的取穴手法和治法,整体调节病症,作用不大
3、中药辨症治疗法,中医治疗胃下垂对症下药,如中药“升麻提胃方”,从化痰解郁、疏肝和胃、调肝化瘀等入手,逐步调节胃、肝等全身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胃下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胃下垂的康复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针灸常用体穴:主穴,足三里、中脘、梁门、气海、天枢、关元。
配穴,百会、肝俞、三焦俞。
针灸方法:可采用针刺、电针、温针、耳针或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综合各地报道,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有效率在85%以上。
个人医案(一)胃下垂的中医治疗
个人医案(一)胃下垂的中医治疗
病案:张某,男,52岁,胃脘部下坠感3年加重半月来诊。
患者3年来,经常感觉到饭后胃脘部下坠感,在医院做钡餐透视显示胃下垂,在外院不间断的治疗,但是疗效不显,现患者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疲乏无力,眠一般,小便可,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虚。
病机分析:脾主运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失于运化水谷,则食欲不振;气血生化不足,则形体消瘦,疲乏无力;失于运化水液,则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大便稀溏。
脾主升清,脾胃虚弱,则升举无力,故胃脘部下坠不适。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45g当归10g党参20g炒白术10g柴胡6g升麻6g陈皮3g 金樱子10g枳实10g鸡内金15g生麦芽15g白扁豆10g
结果: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患者服用5剂后,胃脘部下坠感减轻,食欲较前好转,但仍感疲乏无力。
效不更方,上方去陈皮、白扁豆、枳实,加砂仁6g、仙鹤草45g、枳壳10g、醋莪术15g。
患者再服用7付,胃脘部下坠感消失,纳食正常,乏力感明显减轻。
患者不愿意继续服用汤剂,以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善后。
按语:
1、补中益气汤是治疗中气下陷引起的脏器下垂的效方,但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化裁;
2、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明,金樱子、枳壳具有收缩平滑肌的作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学会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3、仙鹤草很多人单纯认为它是一味收敛止血药,其实它也是一味非常好的补虚药,尤其擅于补气;
4、醋莪术,具有活血化瘀,消食除积的作用,我在临床上常常用这味药来消食,而且其消食的效果要优于一般的消食药。
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来源医贯注:主要适用人群是由胃下垂所致的胃缓成人患者,即对于符合西医学“胃下垂”诊断但不符合中医学“胃缓”病名诊断的患者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
临床特点胃缓多因患者禀赋薄弱、饮食失调、七情内伤、劳倦过度等,使中气亏虚并下陷,固护升举无力,以脘腹坠胀为主,或有疼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疾病,类似西医学“胃下垂”范畴。
本病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
病性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杂。
本虚表现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胃体失于固托。
标实则表现为脘腹坠胀,脾运失职,水谷津液输布失司,聚而为饮成痰,阻遏气机。
本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
病理因素为食滞、饮停、气滞和血瘀;其病位在胃,与脾、肝、肾相关。
中医诊断中医病名诊断:胃缓以脘腹坠胀或有疼痛为主症,伴有倦怠乏力、纳食欠佳、恶心嗳气、体瘦肌削等表现。
常为逐渐发病,病情时轻时重。
空腹时轻,饱餐后重;卧位时轻,立位时重中医证候诊断:1脾虚气陷证: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站立或劳累后加重,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濡。
2 胃阴不足证:脘腹痞满,隐隐坠胀疼痛,舌质红或有裂纹,少津少苔,饥不欲食,口干咽燥,纳呆消瘦,烦渴喜饮,大便干结,脉细或细数。
3 脾肾阳虚证:脘腹坠胀冷痛,喜温喜按,遇冷或劳累后加重,畏寒肢冷,得温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冷痛,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 脾虚饮停证:脘腹坠胀不舒,胃内振水声或水在肠间辘辘有声,呕吐清水痰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滑或弦细。
辨证论治1 脾虚气陷证病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常用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
加减:脘腹胀满,加木香、佛手、香橼以行气消胀;大便溏薄,加山药、白扁豆、莲子以益气健脾;恶心呕吐,加旋覆代赭汤以降逆止呕;有寒象者,加附子(先煎)、肉桂以温中散寒。
胃下垂(秘方数:17)
胃下垂(秘方数:17)胃下垂(秘方数:17)人取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
胃下垂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
轻度胃下垂者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伴有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较低有关的症状,例如上腹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嗳气及便秘等。
有时感觉深部腹隐痛,可能与肠系膜牵拉有关。
患者餐后、多站立及劳累后上腹不适常加重。
此外尚有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以及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等循环无力症表现。
体征可见肋下角为小于90度,站立时因胃囊下移,按手于患者上腹部易触到腹主动脉搏动,以双手托抚患者下腹部往上常使患者有上腹胀坠减轻的感觉。
患者上腹部压痛点可因卧立位变动而不固定。
有些病例因胃排空延缓可有振水声。
胃下垂明显者常同时伴有肝、右肾或结肠下垂的现象。
胃下垂的发生主要和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有关。
多见于瘦长体型、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病、消耗性疾病伴有进行性消瘦或卧床少动者。
本病诊断依靠X线检查证实。
胃肠钡餐检查表现为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骼嵴连线以下;无张力型的胃,即胃体呈垂直方向,体部较低部宽大,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胃蠕动无力或见有不规则的微弱蠕动收缩波,餐后6小时仍有 1/4—1/3胃残留物存在;十二指肠第二部常位于幽门管后面,球部向左侧偏移。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加强腹肌锻炼、放置胄托、增加营养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可取得一些效果。
祖国医学虽无胃下垂的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当属“胃痛”“腹胀”范畴。
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升清举陷。
胃下垂秘方一胃下垂秘方二益气举陷升阳,适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火型之胃下垂益胃养阴活血,适用于胃下垂疏肝益气,对胃下垂有较好疗效升阳、发表、透疹、解毒。
主治胃下垂半夏升麻治胃下垂黄芪党参治胃下垂苍术治胃下垂。
胃下垂最佳治疗方法2篇
胃下垂最佳治疗方法2篇第一篇:胃下垂的中医治疗方法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常见于女性,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日常护理和治疗。
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越来越严重,这将严重影响消化道的功能,影响身体健康。
下面是胃下垂的中医治疗方法。
1. 食疗胃下垂病患者需要饮食清淡,避免过于油腻、刺激性、辛辣及大量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例如豆腐、鸡蛋白、瘦肉等。
同时,应每餐多次少量进食,不要饱食过度或长时间饥饿。
2. 穴位按摩对于胃下垂,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就是穴位按摩,可以刺激脾胃经脉的气血循环,调整脾胃功能。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膻中、中脘、关元等穴位。
3. 药膳调理药膳对于胃下垂的治疗非常有效,一些中医药材例如枸杞子、山楂、大枣、生姜等可入药膳中进行煮汤调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脾胃功能。
4. 草药治疗胃下垂可以通过中药治疗进行缓解。
中药的治疗需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诊断患者的中医病名,针对症状选用中药进行治疗。
总之,中医治疗胃下垂需要遵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合理运用中药和食疗方法进行治疗,定期前往医院进行针对症状的治疗。
同时还需要调整个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预防身体状况的恶化。
第二篇:现代药物治疗胃下垂的方法胃下垂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使症状严重化。
在现代医学中,治疗胃下垂的方法相对比较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本文将介绍现代药物治疗胃下垂的方法。
1. 胃复康胶囊胃复康胶囊是国内唯一一种用于治疗胃下垂的中药胶囊。
主要成分为五味子、陈皮等多种草药,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改善胃下垂症状。
每次1~2粒,每日2次,连续服用1~3个月。
2. 马来酸多沙唑嗪口服液马来酸多沙唑嗪口服液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病症的药物,可以缓解胃下垂症状,增加胃肠道管腔的张力,促进进食的排空,并减少患者的胸口疼痛。
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连续使用1~2周。
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也被称为胃脱垂或胃垂症。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为中医医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和指导,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胃下垂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脾胃气虚、肝胃失和等原因相关。
其他一些因素,如腹壁松弛、产后气血不足、长期严重腹泻等也可能导致胃下垂的发生。
二、诊断要点1.详细询问病史:如病程、症状的发生规律和变化情况。
2.脉诊:通过脉象判断脾胃气虚或者肝胃失和的表现。
3.舌诊:观察舌苔是否厚重,舌体是否胖大,舌质是否淡黄等。
4.医师应在患者做了胃食管反流检查或其他相关影像学检查后,进一步明确胃下垂的诊断。
三、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治疗胃下垂的原则是补脾胃、固脾胃、升脾阳、降肝阳,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草药治疗:常用的中草药有黄芩、柴胡、山楂等,可制成草药汤剂或煎剂口服。
2.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稀饭等。
3.针灸治疗:针刺穴位主要集中在脾经和胃经经络上,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等。
4.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腹部和背部促进脾胃的运动功能,缓解胃下垂的症状。
5.中药外用:可使用中药熏洗或贴敷的方法,以促进脾胃的功能调理。
四、食疗方案1.胡萝卜粥:将新鲜胡萝卜榨汁,加入米饭中煮熟,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动功能。
2.小米粥:小米具有补脾胃、健脾开胃的功效,可用来煮粥食用。
3.莲子汤:莲子有固脾止泻的作用,可以煮汤或煮粥食用。
4.黄鳝煲汤:黄鳝具有温补脾胃、益气补血的功效,可以煲汤食用。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暴饮暴食和生冷食物的摄入。
2.注重养生,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经常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休息。
3.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以减轻对脾胃的压力。
4.定期定时就餐,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总之,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并且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有明确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通过中医的草药治疗、针灸、饮食调理和餐后休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胃下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脾胃病科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2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主要症状:脘腹痞满或坠胀,嗳气不舒,纳差,乏力。
次要症状: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畏冷,消瘦。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青年女性及中老年人多见,多发生于瘦长体形患者、经产妇及慢性病患者,治疗疗程长,难度大。
根据病史、症状、体形及影像学检查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版(贝政平、蔡映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多发生于瘦长体形,经产妇及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等。
(2)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嗳气,厌食,便秘,腹痛。
腹胀可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
亦可出现站立性晕厥、低血压、乏力、头晕等“循环无力症”的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
(3)肋下角常小于90°;站立时触及较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振水声;以双手托扶下腹部,往上则上腹坠胀减轻;可触及下垂的肝、脾、肾等脏器。
(4)X 线钡餐造影检查可见胃小弯角切迹、胃幽门管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胃呈长钩形或无张力型,上窄下宽,胃体与胃窦靠近,胃角变锐。
胃的位置及张力均低,整个胃几乎位于腹腔左侧。
(二)证候诊断1.脾虚气陷证: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肛门重坠,或脱肛,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眩晕。
舌淡,脉弱。
2.脾虚阴损证:脘腹坠胀,胃脘痞闷,食后更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3.脾肾阳虚证:脘腹坠胀,食后更甚,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畏冷肢凉,胃中振水,呕吐清水,神疲乏力,腰酸。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虚气陷证治法:补气升陷。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升陷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炙甘草、柴胡、升麻、枳壳、陈皮、桔梗等。
中医治疗胃下垂
中医治疗胃下垂胃下垂是如今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我们对于这个的治疗也是有着不少的经验。
在治疗这个问题上,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都是各有千秋,但下面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属于我们的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中医治疗胃下垂。
1中药治疗:①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
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
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6g,炒稻芽、麦芽各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②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
脉象沉细小滑。
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黄连3g、吴萸6g。
③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
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④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以濡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合一贯煎加鸡内金6g,炒麦芽15g,莱服子12g。
如呕吐较著,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茹汤。
⑤胃络瘀滞型:胸膈痞满,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或涩。
治以疏肝养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
2针灸治疗:①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透梁门、脾俞、胃俞、气海、章门,任选2~3穴,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
如胃痛属实加期门、阳陵泉;偏虚者选脾俞、胃俞、章门;泄泻加关元;便秘加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②以补法针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补平泻法针刺足三里1.5寸左右,三阴交1寸左右,间隔5min行针1次,留针25min。
1次/d,10次为1疗程,有效率为96.94%。
胃下垂中医调理方案
西医病因:指胃器官的位置下降至生理最低线以下的一种慢性病症。
本病多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调或劳累过度,致使中气下降、升降失常所引发的。
中医病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而致。
病状:多有腹胀、恶心、嗳气、胃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等症状,亦可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
多为消瘦无力,怕冷,喜蹲不喜站,喜曲体侧卧不喜仰卧,大便头硬后溏,同时还可伴有眩晕、心悸、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食欲减退等症状。
食后加重。
调理:蛋白质粉,螺旋藻,复合维生素,深海角鲨稀,适量少量多次饮弱碱活性水,多照频谱屋;取穴:中脘,梁门,百会。
食疗:经常食用对胃有益的食品如:卷心菜、胡萝卜、猴头菇、酸奶、山楂等。
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红枣、杏仁、山药粥、鲜藕汁、羊肉、生姜等,可以使胃气升温,调理脾胃寒气,减轻症状.
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忌吃生冷与刺激性强的食物,忌烟、酒。
忌大量饮用水及各种饮料,忌过多食用体积大的食物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腹肌张力,少食多餐,食后平卧。
胃下垂的中医药治疗(精)
胃下垂的中医药治疗发表时间:2008-05-05 发表者:刘华一 (访问人次:3850)胃下垂是指直立位时胃的大弯抵达盆腔,而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位置,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严重下垂者可伴有胃肠动力低下的表现,如上腹部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嗳气及便秘等。
上腹部不适多于餐后、长期站立和劳累后加重,有时感到隐痛。
下垂的胃排空常较缓慢,故会出现胃潴留和继发性胃炎的症状。
另外,少数人可出现眩晕、心悸、站立性低血压和昏厥等症状。
体检可见肋下角小於90°,多为瘦长体型。
站立时上腹部可扪及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
上腹部压痛点可因不同体位而变动。
常可同时发现肾、肝和结肠、子宫等其他内脏下垂。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脾胃科刘华一胃下垂有先天性或后天性的。
先天性胃下垂常是内脏全部下垂的一个组成部分。
腹腔脏器维持其正常位置主要依靠以下三个因素:①横膈的位置以及膈肌的正常活动力;②腹内压的维持,特别是腹肌力量和腹壁脂肪层厚度的作用;③邻接脏器有关韧带的固定作用。
胃的两端,即贲门和幽门是相对固定的。
此外,胃大、小弯侧的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肝胃韧带对胃体也起一定的固定作用。
但是,正常胃体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向上下左右或前后方移动。
如膈肌悬吊力不足,支持腹内脏器的韧带松弛,腹内压降低,则胃的动度增大而发生下垂。
胃壁具有张力和蠕动两种运动性能,胃壁本身的弛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按照胃壁的张力情况可将胃分为四个类型,即高张力、正常张力、低张力和无张力型。
在正常胃张力型,幽门位于剑突和脐连线的中点,胃张力低下和无张力的极易发生胃下垂。
胃下垂常见于瘦长体型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而伴腹肌张力消失者,尤多见于消耗性疾病和进行性消瘦者。
中医学认为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升降的枢纽。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食入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化生气血,供养全身。
胃下垂的发生,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所致。
胃下垂怎么办 中医如何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怎么办中医如何治疗胃下垂
中老年人时常因为体制的虚弱而犯胃下垂,患者时常感觉腹胀或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
一般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下腹呈“葫芦样”外形。
临床上多通过腹部肌肉锻炼,少食多餐,食后平卧,放置胃托等方式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胃下垂多因中气下陷与脾阳虚衰引起,那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呢?
药末灸
取黄芪15g、升麻6g、柴胡6g,研成粉末烘干,将10克药末填于肚脐眼,外用胶布贴紧,用艾灸隔药灸,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
每3天换一次药,10天为一疗程。
中医认为黄芪能补气,柴胡、升麻具有升阳的效果,三者合用可补气升阳,固护脾胃之气而治胃下垂。
敷肚脐
蓖麻仁10g、五倍子5g,一起捣烂敷于肚脐,外用纱布包裹,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
10天为一疗程。
五倍子有涩肠止泻,可防止胃下垂。
隔姜灸
取2~3cm生姜一块,用粗针穿4~5个小孔置于肚脐上,每天上午9点~11点艾灸一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
生姜能温补脾阳,隔姜灸肚脐可以起到温里通气。
而上午9~11点是脾经当时,此时艾灸健脾胃效果最佳。
贴头顶
蓖麻仁10g、升麻6g一起研磨,制成2cm直径1cm厚的圆形药饼,置于头顶百会穴,再用热水袋熨烫药饼30分钟,每日3次。
10次为一疗程。
温灸百会能能提升人体的阳气而治疗胃下垂。
中医手诊系列——胃下垂
中医手诊系列——胃下垂胃下垂,是胃的位置异常,即胃下降至盆腔,胃下垂患者出现胃下垂,主要和胃的韧带功能的消退、腹肌松弛、体质这些方面有关,此外患者自身因素如体力状况、运动量、手术等有关。
病因:在正常情况下,胃是一个空腔脏器,在空虚状态下呈现扁袋状,当处于充盈状态时其表面需要一定的张力来分散重力的下垂趋势,维持胃的正常位置。
同时,胃不是一个游离器官,在胃的周围有三种力量帮助其固定:横膈的位置和膈肌的活动能力;腹肌力量,腹壁脂肪层厚度的作用;邻近脏器或某些相关韧带凡能影响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下垂。
胃下垂的临床表现:轻度胃下垂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中度以上胃下垂患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并可见嗳气、厌食、便秘、腹痛等症状。
胃下垂主要有1、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
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
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
这是因为一次摄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4、便秘:由于造成胃下垂的因素同样容易导致横结肠下垂,所以胃下垂的患者常同时合并有横结肠下垂,使横结肠与升结肠或降结肠夹角呈锐角,而致内容物通过缓慢而产生顽固性便秘。
还有可能因惧怕疼痛和腹胀而减少食量,使大便次数没有达到其规律性而便秘。
5、消瘦、乏力:长期消化不良、进食后疼痛,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消瘦、乏力。
胃下垂手掌的诊断:(1)感情线在无名指下或中指下有下行弧线,使手掌离卦增大患胃下垂。
(2)手指长于掌部,使全手掌明显的形成长方形手,提示易患胃下垂。
(3)玉柱线顶端有岛纹的要预防胃下垂(4)手中指指甲甲体增大而厚,没有色泽,甲根皮带增宽且紧粘甲根面。
胃下垂中医治疗经验组成:党参、白术、黄芪...
胃下垂中医治疗经验组成:党参、白术、黄芪...
胃下垂中医治疗经验
组成:党参、白术、黄芪、菟丝子、黄连、茵陈、砂仁、枳壳、炙甘草。
主治:健脾益肾、清化调气。
方义:党参、白术健脾;黄芪益气助脾胃升提;菟丝子补益肾气,少少生气。
气虚则气滞,脾胃失健,气机升降失常,滞而腹部胀闷,不通则痛。
脾胃气机不畅,杨老喜用枳术丸化裁,白术与枳壳配伍健脾理气,有标本兼治之意。
福建地处低纬度沿海,易感湿热之邪,加之脾胃虚弱,内湿不运,蕴久化热。
湿热之邪阻滞气机,加重痞满。
其舌苔稍腻,欠润,湿热较轻,故予黄连清中焦湿热,少量轻清不伤正;砂仁化湿理气;湿热留注下焦则见小便黄,故予茵陈清利下焦湿热。
【来源】许若缨,杨永升,黄铭涵.国医大师杨春波治疗胃下垂验案举隅[J/OL].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3[2020-06-14].
【郑重声明】本头条分享的相关中医方药仅用于学术分享、交流经验,网友朋友们绝对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带来不良后果,如需服用中药均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快问中医超能团##中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为主要体征的一种病症。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胃缓”,这一名称,首见于《黄帝内经》。
《灵枢?本藏》篇云:“脾应肉,……肉胴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肉胭不坚者,胃缓。
”明确指出肌肉瘦弱与身形不相称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则胃缓。
《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颇类似本病的症状。
历代医籍中,虽未将胃缓作为专门病症加以讨论,但不少有关脾胃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载述中,多涉及到胃下垂的症状,如腹胀、痞满、嗳气等。
胃下垂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症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型、饮食等因素有关。
现代西医学除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效疗法。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早期的报道以非药物疗法的针灸、气功为主。
自60年代初开始,出现一定样本的中医药辨治的临床资料,并日趋增多。
从总体情况看,中医学治疗胃下垂的文献中,以中医药和针灸为主,且各有特点。
由于受传统经验的影响,在六七十年代,多数医家都认为本病症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一般主张补中益气为治疗大法。
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加,对此说已有异议,本病症所表现的脾胃脏腑功能失调虽属虚证,但亦有气机阻滞一面,应属中虚气滞,虚中夹实。
特别是病程日久,加之胃本身形态及位置的明显改变,牵引及压迫血管,使胃壁静脉回流障碍等,可发生血流瘀滞,故又有瘀血停滞的一面。
认识的深入,使治法趋于多样,疗效有所提高。
针灸早期以单一毫针刺为主,70年代起不仅各种穴位刺激法如芒针、头针、穴位注射、耳针等用于本病症,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新穴,80年代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总结。
目前比较认识一致的是:应用综合刺激方法,特别是运用芒针进行透穴及提拉手法等,有助于提高疗效。
与此同时,应用气功和推拿法治疗胃下垂,近年来报道也不断增加。
不论中医药或针灸,目前总有效率在85%左右,但治愈率仍在40%上下。
所以,要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采取多种疗法的有机结合,如针药结合,药物与气功结合等,可能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病因病机综合古今医家的意见,胃下垂的病因分先天与后天两类。
先天因素为禀赋薄弱,体质亏虚;后天则可归纳为饮食失调,久病或产育过多,七情违和等。
其病位在脾胃,主要病机可概括为虚、瘀二字,而以虚为主。
气(阳)虚或因禀赋素亏,思虑伤脾,致脾虚气陷,健运失司,肌肉不坚,胃腑失固而下垂,或因素体阴虚,嗜茶多饮伤陌,过食寒凉伤脾,致中焦升降失司,水津停滞,化为痰饮,气血无生,经筋失养而下垂。
阴虚多因素体阳虚,或久病多产育伤及阴血,五志气火内燔,致胃阴不足,胃之筋脉失于濡润,缓纵不收,造成胃下垂。
血瘀多因气虚日久,运血无力,或久病入络,血脉不通,而变生瘀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血瘀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病机之一,有人曾系统调查过67例胃下垂患者,发现其中有血瘀舌象者占44.8%,有血瘀脉象者占35.8%.另外,光纤胃镜也发现有胃粘膜充血或粘膜苍白、静脉显露的瘀血现象。
临床上也证实,用常规升提之法未见效者,加用活血化瘀之法可明显提高疗效。
二、辨证分型据近年来的多数临床报道,可归纳为二型。
1.脾虚气陷面色萎黄,不思饮食,食后脘腹胀闷,暧气不舒,困乏无力,形体瘦削,气短懒言。
舌淡苔白,脉象缓弱。
夹有痰饮,则水走肠间,漉漉有声;夕口为虚寒,隐痛绵绵,喜温喜按,泛吐清涎;女口挟瘀血,舌质略紫,可见瘀斑瘀点;如兼肝郁,脘闷胁胀,嗳气呕逆。
2.胃阴不足面色略红,胃脘或胀或痛,胃中灼热,口燥咽干,烦渴思饮,饥不欲食,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舌质红少津,或有裂纹,无苔,脉细数或细涩;兼有瘀血,舌质紫红,舌下静脉显露,不欲饮水;兼气滞,脘腹堕胀,气虚,乏力神疲。
胃下垂症情较复杂,多有兼症,要注意辨别。
血瘀分见于上述二型,应注意的是,胃下垂之血瘀多虚中夹实,往往无刺痛或固定痛点的见症。
另外尚有较简便的腹诊计量法,可作辨证时参考。
三、分型治疗(1)脾虚气陷治法:补脾健胃,益气升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处方:黄芪15克,柴胡12克,升麻9克,郁金12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甘草6克,枳实壳各12克,陈皮9克,大枣10枚,山药15克,山楂、鸡内金各10克。
加减:血瘀酌加莪术、桃仨、红花;月千郁酌加川楝子、白芍;阳虚加淡附片、焦艾叶、炮姜;痰饮加茯苓、半夏。
用法:每日1剂,首次加水约500毫升(先将药浸泡),煎至200毫升。
同法再煎1次,将2次药液混合,分早晚2次等量服用。
疗效:以上法或类似上方治疗430例,其中表明疗效情况的341例,临床痊愈166例,显效88例,有效7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5.3%.常用成方: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
(2)胃阴不足治法:濡养胃阴。
处方: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党参10克,麦芽15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血瘀加桃仁、红花;气滞加枳实或加重枳壳之量;气虚加黄芪、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日为一疗程。
疗效:以上方加减治疗32例胃阴不足兼血瘀者,临床痊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用成方:益胃汤合一贯煎等。
四、其他疗法(1)针灸①芒针取穴:主穴:巨阙、剑突下1寸。
配穴:承满(右)、鸠尾。
操作:一般仅取主穴,如效不显,改用配穴。
每次选一穴。
芒针选用28~32号7~8寸长之毫针。
患者平卧,放松腹肌,调匀呼吸。
巨阙穴刺法:针尖快速入皮,沿皮下直刺至左肓俞穴。
然后,手提针柄与皮肤呈45度角慢慢上提,以术者感针尖沉重,患者感脐周与下腹部有上提感为佳。
提针速度宜慢,第一次要求20分钟,以后可缩短至3分钟。
剑突下1寸刺法:先与皮肤成30度角沿皮下刺至脐左侧0.5寸处,待出现上述针感后,改为15度角,不作捻转,缓提40分钟,出针前行抖动手法10~15次。
-右承满透针至左侧天枢。
鸠尾穴透针至脐左下方之明显压痛点,亦采用上述提拉、抖动手法。
针后平卧2~3小时,20天左右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1047例,痊愈302例,显效为231例,有效428例,无效86例,总有效率为91.8%.②电针取穴:主穴:中脘、胃上、提胃、气海。
配穴:足三里、内关、脾俞。
提胃穴位置:中脘穴旁开4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操作:每次取2~3个主穴,酌加配穴。
气海穴直刺1~1.5寸,中脘、胃上、提胃均向下呈45度角斜刺1.5~2寸。
接通间动电疗机,负极接中脘,正极分五叉,分别接双胃上,双提胃及气海,用疏密波,通电量以病人腹肌出现收缩和能耐受为宜。
每次持续刺激20~30分钟。
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7天。
疗效:共治251例,痊愈75例,显效86例,有效46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为82.5%.部分病例尚配合穴位注射。
③体针取穴:主穴:建里、中脘、天枢、气海、是三里。
配穴:上脘、内关、梁门、公孙、脾俞、胃俞。
操作:主穴每次取1~2穴,配穴2~3穴。
针腹部穴采取仰卧位。
建里穴宜单针直刺至得气,天枢用4寸毫针呈15度角刺向气海穴。
一律采用由浅至深的三刺法:一刺法是针刺入5分左右,施雀啄术,至得气;再针至8分左右,用同样手法,促使酸胀感强烈并向上、下腹部扩散;然后三刺至所需深度(一般刺至1.2~1.5寸),手法同前,患者觉胃体有酸胀紧缩之感,再向左或右同一方向捻转3~4下,稍停半分钟,再捻转1次,针感强烈后出针。
针背部穴,取俯卧位,针尖斜向椎间孔方向进针1~1.5寸,采用补法。
留针30分钟,四肢穴直刺,用补法,亦留针20~30分钟。
每日或隔日1次。
治疗后平卧1~2小时。
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疗效:共治疗453例,痊愈157例,显效149例,有效12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95.4%.④穴位敷贴取穴:百会。
操作:药物分二组。
甲组:蓖麻子仁10克,升麻粉2克;乙组:蓖麻子仁9.8克,五倍子末0.2克。
先将蓖麻子仁打烂如泥,拌人升麻粉或五倍子末,制成直径2~3厘米,厚1厘米的药饼。
将百会穴剃去药饼大一片头发,任取一种药饼贴于上,用绷带固定,令病人取水平仰卧位,放松裤带,用盛有80℃左右的热水的盐水瓶熨烫药饼,每日3次,每次10~30分钟。
每块药饼可连续使用5天。
治疗在饭后2小时进行为宜。
有心脏病、高血压及咯血者、孕妇均不宜用。
疗效:共治329例,痊愈105例,显效98例,有效96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90.88%.(2)单方验方枳实饮组成:枳实。
用法:先加2倍重量水浸泡24小时,再据大小,一个枳实剪成2~4块,重新置于浸泡液中煮沸1.5小时,滤出药液,滤渣另加水(全部浸泡水中)再煮。
共煮3次,每次1.5小时。
将3次煮得之药汁过滤后,微火浓缩成66%和132%不同浓度之煎剂。
每日3次,每次服10~20毫升,饭前半小时服,15~60天为一疗程,如服用60天无效,则改用他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疗效:共治21例,基本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3)推拿操作:①俯卧式:于脊椎两侧沿膀胱经推、按、拨、揉,重点刺激脾俞、胃俞、胃仓;②仰卧式:医者立于患者右侧,揉摩腹部任脉穴,重点为建里、上脘、中脘、气海;再揉按天枢、关元;再推唯气海、关元、天枢、大横,并提拿拨动腹直肌,和以小鱼际托胃。
最后按足三里,拿委中、承山。
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疗效:共治疗201例,痊愈66例,显效72例,有效5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3.6%.(4)气功操作:①内功:姿势从仰卧→侧卧→坐式,据体质状况而定。
呼吸宜在自然柔和呼吸的基础上进行腹式呼吸c在放松的基础上,以注意脐中为主,腹胀者可配合逆呼吸,大便溏薄配合提肛呼吸。
②外功:保健功常规或太极拳,每日1~2次。
腹胀时加摩腹100~300次,腰酸时可加强揉腰100~300次。
疗效:共治252例,痊愈44例,显效99例,有效109例,总有效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