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招)
动物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学院及各专业简介学院简介:动物科学学院拥有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广东农事试验场附设农林讲习所。
1952年由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组建成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设畜牧专业。
1987年成立畜牧系,1992年更名为动物科学系,2001年更名为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定位为科研教学型学院,专业底蕴深厚,办学实力强劲,教学科研条件良好,其中畜牧学是广东省优势重点(一级)学科。
学院设有动物科学、蚕学两个本科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约为150-300人/年,蚕学专业20-30人/年。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多年来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模式,充分依靠和发挥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优势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院优秀的师资、充足的教学科研基地以及广东省现代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区域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之成为适应我国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
动物科学专业简介:动物科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也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试点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及其前身在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已成为国内动物科学类专业中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蚕学专业简介:蚕学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通过教学改革,蚕学专业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开展生产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以及毕业论文研究等教学与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平台。
第二部分: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动物科学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第三部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动物科学,Animal Science;专业代码:090301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①具备动物科学基本理论和动物生产基本技能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②能在动物科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企事业单位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90301)一、培养目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基本理论扎实,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 系统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和动物生产管理等有关知识和技能, 获得畜牧师旳基本训练, 适应现代畜牧业旳发展需要, 能在畜牧兽医及其有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经营管理、生产推广等工作,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定1.素质规定(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旳领导, 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遵纪遵法、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旳品质, 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和团体精神, 具有开阔旳国际视野, 具有良好旳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具有较强旳岗位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2)具有一定旳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掌握强身健体旳科学措施, 养成良好旳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接受必要旳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到达国家规定旳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规定。
2.知识规定(1)人文和社会科学: 具有基本旳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旳知识。
纯熟掌握一门外语, 并可运用它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2)自然科学方面: 掌握高等数学、化学和动物学旳基本理论, 掌握本专业所需数学、化学和动物学旳基本原理和分析措施, 具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旳意识和基本知识, 理解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科学旳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3)专业基础知识: 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必需旳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以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等为基础, 掌握畜禽良种繁育、营养需要、喂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等基本原理措施与技术。
(4)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旳知识和技能, 掌握猪、禽、牛、羊、兔等畜禽旳详细喂养技术、饲料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措施等方面旳专业知识, 并通过专业实践课程旳学习, 获得很好旳生产实践训练。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动物科学Animal Science一、专业简介动物科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高等经济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生育、消化代谢等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和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多种需求。
随着科学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由畜牧业扩展到了经济动物、伴侣和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加工等各个领域,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在基因的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代谢的规律。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生毕业后具备动物遗传育种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现代畜牧生产、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在畜牧兽医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推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动物育种、、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畜评估、技术、繁育体系、饲养和饲料配合、牧场设计、卫生防疫、畜产品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3)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4)熟悉动物资源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具备从事本专业和相近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三、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专业类别:动物科学。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四、教学进程、学时学分总体安排20动物科学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备注:1.本计划为双学士学位的第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为该核心专业主干课。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90301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90301)一、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实践训练,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在动物科学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研发推广、技术服务、经营管理等工作,富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生产与控制、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动物生产与繁育技术、饲料配合与品质管理、现代畜牧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训练。
具有研发生产性能优良动物品种、提高动物繁育水平、开发安全饲料配方和畜牧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动物生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3.掌握动物繁育、饲料配合和质量检测技术;4.具有一定的现代化畜禽场经营管理能力;5.了解畜禽及经济动物标准化生产及粪污处理最新技术和手段;6.了解基本的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和技术;7.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8.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具有创建和管理畜牧企业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四、毕业学分要求:五、教学总体安排:教学进程包括课程名称、性质、类别、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等(详见附件一)附件一:Ⅰ公共基础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Ⅱ专业基础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Ⅲ专业方向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Ⅳ专业拓展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动物医学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一群超厉害的小伙伴。
这些小伙伴呢,以后得能在动物健康这个大舞台上闪闪发光。
不管是猫猫狗狗这种小宠物生病了,还是养殖场里的大群牲畜有个头疼脑热的,咱们培养出来的人都得能搞定。
具体点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动物医学知识,像动物生理、病理这些东西都得门儿清。
还要会各种诊断和治疗的技能,什么给动物打针、做手术,那都得不在话下。
而且啊,还得有爱心、有责任心,毕竟动物们可不会说话,得靠咱们这些懂行的人细心照顾呢。
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先得打基础嘛。
像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这些课,虽然听起来跟动物离得有点远,但其实对咱们理解一些科学原理很重要。
就好比造房子得先打地基一样,这些基础课程就是咱们在动物医学领域盖高楼的地基。
化学类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就像打开动物身体奥秘的两把钥匙。
了解了化学,才能知道动物体内各种物质是怎么反应的,生病了是哪些化学平衡被打破了。
生物类课程那就更直接相关了。
动物生物学让大家先认识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的习性、结构啥的。
细胞生物学就深入到细胞层面了,毕竟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嘛,细胞出了问题,动物肯定就不舒服啦。
2. 专业基础课程。
动物解剖学是必须要学好的。
这就好比是一张地图,动物身体里面的各个器官在哪里,长什么样,血管、神经怎么走的,都在这张“地图”里。
只有把这张“地图”记熟了,以后找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病理学是一对好兄弟。
生理学讲的是动物身体正常情况下怎么运作的,病理学呢,就是讲身体出问题的时候是啥样的。
这俩课得联系起来学,就像知道了正常的轨道,才能发现火车脱轨(生病)是怎么回事。
兽医药理学也很关键。
知道了各种药对动物身体的作用,就像魔法师知道了各种魔法咒语的效果一样。
哪种药能治什么病,怎么用药最安全有效,这都是兽医药理学要教给大家的。
3. 专业核心课程。
兽医内科学就是专门研究动物内部疾病的。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501)一、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动物营养、饲料工程及动物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能在与动物科学、饲料工程等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 经营与 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生产与管理、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及饲料工程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 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动物科学及饲料工程方向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动物科学与饲料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生产与疾病防 治、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工科基础, 具备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3、 掌握饲料配制、饲料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及动物生产和疾病防治新技术,掌握饲料生产与动物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知识,了解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较好地实际动手工 作能力;4、 掌握饲料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新工艺及设备研究的基本方 法,了解动物科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调研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 与文字表达及外语运用能力,初步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学院(系)院长(主任)或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2 2DQ5年6月]日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遗传育种学、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专业教研室主任(学科负责人){签字)头讥、2G05年6月1主要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生产学、动物繁殖学、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厂设计原理。
四、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类别学制:4 年修业年限:3-6 年;毕业学分要求:修满191 学分。
动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定稿)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90301专业名称:动物科学(Animal Science)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动物科学领域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畜牧管理、动物生产、饲料工业、兽医保健与动物疾病防控、科研技术开发与服务等方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达到具有动物育种、繁殖、饲料生产、生产与管理、兽医保健与疾病防治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备本科要求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2.具备扎实理科基础、生命科学及人文社科等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和草地学、疫病诊断与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4.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畜评估、繁殖技术、繁育体系、饲料配合和饲养、牧场设计、兽医防疫与检疫、兽医保健、畜产品开发利用,以及草地建设等方法与技术;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动物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前沿和发展趋势;6.熟悉动物资源保护、动物生物安全、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动物防疫、种畜禽管理、饲料加工、草原管理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和创新素质;8.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备潜在的领导素质;9.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实际工作能力和科技素养,能进行一般的畜牧生产试验与科研:10.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浓厚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家畜育种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猪生产学、羊生产学、牛生产学、禽生产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动物科学专业( Animal science Majors)专业代码:090301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动物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和现代动物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畜牧及相关行业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通过学习与实践,该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2. 掌握动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动物资源调查、种畜评估、繁殖繁育、饲料配合、牧场设计、动物生产管理、卫生防疫、畜产品开发利用等的技术与能力;3. 掌握动物医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动物疾病诊疗、预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能力;4. 掌握生命科学、动物科学的学科前沿知识与实验技术,具备职业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基本素质与能力;5. 熟悉国家动物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政策与法规,具备行业管理与执法能力;1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7. 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与决策、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归纳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8. 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与组织管理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养禽学、养猪学和养牛学。
七、全学程周历安排2八、毕业基本要求3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动物科学专业456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动物科学专业7891011。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简介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上,具有以动物疾病
预防、治疗和管理为核心,具备动物药物毒理学、动物保健学及兽医管理
等动物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诊断实验的技能,能参与抢救、
鉴别诊断、施治、检验检疫及兽医公共卫生等兽医领域的实践工作,并具
备体系性地收集、整理及分析信息,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职业素养的
高素质、复合型动物医学人才,具备深入研究动物疾病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并在兽医管理、疫病防治、动物药物毒理学等动物医学领域有深入研究与
实践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参加动物疾病的预
防控制与治疗工作,并能在兽医机构从事兽医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二、培养要求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认真负责、创新能力和社会责
任感;
(2)具备宽泛的常识背景,较强的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药理学、病原学和行为学等专业理论基础,能运用动物医学理论为动物疾
病诊治提供支持;。
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Animal Science(专业代码:090301)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畜牧场经营管理以及畜、禽等动物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畜牧业生产、经营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畜牧场经营管理以及畜、禽等动物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和农牧场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学科领域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知识结构要求(A)A1.系统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学的专业理论和知识;A2.熟悉现代化养殖管理、禽畜繁殖和育种的基本理论,了解动物科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A3.熟悉国家动物生产发展规划、动物源食品生产安全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A4.熟悉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A5.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B)81.掌握动物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82.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配方配制技术;83.掌握动物遗传、繁育及生产的基本技术;84.具有生命科学和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8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核心素质结构要求(C)C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坚韧不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C2.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软件;C3.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C4.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要求。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

目录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1)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7)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11)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17)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Animal Science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文理基础扎实,具备动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畜牧及其相关行业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符合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1.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较坚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及生物学基础,有一定的人际交流技巧和人文底蕴,至少掌握一门外语;(2)掌握动物解剖、生理、生化、遗传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3)掌握动物育种、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畜评估、繁殖技术、繁育体系、饲料配合、牧场设计、动物生产管理、卫生防疫、畜产品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 (5)具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畜牧生产和动物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了解动物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政策与法规;(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能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处理、科学研究等获取知识。
2.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要求(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公德意识。
(2)有过硬的业务素质:系统掌握动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401-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4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适应范围广”的高层次动物医学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应德才兼备,并具有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和较为宽广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适应性强;具有在兽医医疗、兽医管理与执法、兽医技术服务、兽医教育与科研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医疗、执法监督、管理、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特色本专业以服务国家和地方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培育优质师资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水平,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水平,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双语能力、专业素养、高素质的卓越创新型兽医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畜牧业、人类和环境健康持续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重点接受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动物疫病防控、人兽共患病防控、动物源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训练,具有动物临床诊疗与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动物源食品安全、动物保护、兽医执法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掌握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动物试验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主要包括:1. 素质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坚韧不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软件。
(3)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4)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要求。
2. 知识要求(1)系统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专业理论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招)专业代码:0903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畜牧经营与管理、畜牧场建设与规划、动物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与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动物科学相关的饲养管理、饲料分析与检测、牧场设计与规划、牧场环境监测与控制、畜禽品质改良、牧场粪污处理、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学、新型畜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动物生产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了解动物生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生产环节的操作技术,最新研究动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能对动物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
2. 动物繁殖及育种能力了解品种的形成、生长发育的规律、家畜的生产力的鉴定,选种选配的理论和方法,改良家畜个体与群体遗传结构的方法与措施。
了解动物生殖生理规律,现代繁殖技术的理论以及提高繁殖力的基本途径。
具备改进畜群品质、提高繁殖力、增加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而工作的能力。
3.饲料生产及经营管理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饲料的科学利用原理和方法,畜牧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具备动物的科学饲养的基本理论和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能力。
4.动物疾病防控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了解常见动物疾病诊疗与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在动物生产和兽医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三、专业方向1、动物生产管理方向:学习和掌握饲料工艺与设备、饲草生产学、畜牧业经营管理、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饲料与饲草开发应用、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饲料的科学利用原理和方法、提高家畜繁殖力、改进畜群品质以及从事畜禽育种与科研的基本能力。
2、动物疫病预防与保健方向:学习和掌握动物医学基础、畜禽普通病学、畜禽流行病学、兽医临床诊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动物常见疾病诊疗与防控等能力。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五、学制与学分1、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最低修读172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3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7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十、主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十一、核心课程1、禽生产学(Poultry Production)学时:54 (理论课44学时、实践课10学时)学分:3(理论课2.5学分、实践课0.5学分)课程简介:主要讲授国内外养禽业的基本情况,家禽的品种、孵化、饲养和管理知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养禽生产的基本知识、最新研究动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熟悉家禽的品种和育种方法,掌握家禽的孵化和饲养管理技术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移动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情景式、翻转式教学,结合鸡场饲养管理进行理论教学,实验课进行演示操作。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平时考核10%,过程考核30%,期末考核60%。
教材选用:教材:杨宁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家禽生产学》,以及与企业合编的实验实训教材。
2、猪生产学(Swine Production)学时:54 (理论课44学时、实践课10学时)学分:3(理论课2.5学分、实践课0.5学分)课程简介:主要讲授猪的品种及其杂交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猪的育种基本原理、猪的专门化品系及良种繁育体系;猪的繁殖及种猪的饲养管理;仔猪的培育和SPF猪生产;肉猪的饲养管理,现代工厂化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及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养猪生产中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生产环节的操作技术,使学生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能对养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
教学评价:采用移动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情景式、翻转式教学,结合猪场饲养管理进行理论教学,实验课进行演示操作。
课程评价(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教材选用:教材:董建修、李铁主编. 猪生产学.第一版.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2年,以及与企业合编的实验实训教材。
3、牛生产学(Cattle Production)学时:54 (理论课44学时、实践课10学时)学分:3(理论课2.5学分、实践课0.5学分)课程简介:主要讲授国内外著名牛品种的介绍与总体评价;牛的外貌评分与等级评定;各种类型牛生产性能评价与测定;牛的育种新技术与新方法介绍;牛的营养需要;牛的繁殖与生殖调控;牛的饲养管理实践与技术。
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从事养牛业生产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繁殖育种的基本规律等,同时了解国内外养牛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动态,掌握从事养牛业的基本技能,如外貌鉴定、生产性能评定、生产计划拟定和科学饲养管理方法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结合当地企业通过理论联系讲授,实验课部分内容是考察当地企业巩固理论课所学的内容,要求必需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需完成规定量的课程设计任务。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教材选用:教材:王根林主编.养牛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以及与企业合编的实验实训教材。
4、羊生产学(Sheep and Goat Production)学时:54 (理论课44学时、实践课10学时)学分:3(理论课2.5学分、实践课0.5学分)课程简介:主要讲授羊产品的种类、特点和评价方法;国内外绵山羊品种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评价;羊毛生产、肥羔生产和毛皮生产;羊的育种技术与杂交利用;羊的繁殖与生殖调控;羊的生物学特性;种羊饲养管理技术;羔羊饲养管理技术;羊舍建筑与环境控制等。
要求学生能了解养羊业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对羊产品的特点,品种类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熟练掌握绵、山羊的繁育方法和主要饲养管理技术。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结合当地羊场通过理论联系讲授,实验课部分内容是考察当地企业,巩固理论课所学的内容,要求必需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需完成规定量的课程设计任务。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教材选用:教材:赵有璋主编.羊生产学.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以及与企业合编的实验实训教材。
5、动物育种学(Animal Breeding)学时:54(理论课40学时、实践课14学时)学分:3(理论课2学分、实践课1学分)课程简介:主要讲授家畜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生长发育的规律、家畜的生产力的鉴定,选种选配的理论和方法,改良家畜个体与群体遗传结构的方法与措施,培育品种与品系的方法,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保证家畜育种工作顺利开展的组织和措施等,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畜禽育种与科研的基本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现代化多媒体,通过情景式、翻转式进行理论教学。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教材选用:教材:张沅张勤主编. 家畜育种学.第一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以及与企业合编的实验实训教材。
6、动物繁殖学(Animal Reproduction)学时:54 (理论课34学时、实践课20学时)学分:3(理论课2学分、实践课1学分)课程简介:主要讲授动物生殖生理规律,现代繁殖技术的理论以及提高繁殖力的基本途径。
要求学生运用现代繁殖技术指导动物繁殖的实践,具备改进畜群品质、提高繁殖力、增加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工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现代化多媒体,采用情景式进行理论教学,结合动物生产实验室和有关牧场进行繁殖学生产实训。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教材选用:教材:杨利国主编. 动物繁殖学.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以及与企业合编的实验实训教材。
7、动物营养与饲料学(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学时:54(理论课50学时、实践课4学时)学分:3(理论课2.5学分、实践课0.5学分)课程简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在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其目的是确定必需营养素及其理化特性、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研究营养素摄入与动物健康的关系、研究动物营养与人及环境之间的互作规律、制定不同条件下、不同生产目的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量、研究饲料的种类、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研究饲料的科学利用原理和方法、研究动物营养和饲料学的研究方法。
从而为动物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现代化多媒体,采用情景式进行理论教学。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教材选用:教材:吴晋强主编. 动物营养学.第三版.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以及与企业合编的实验实训教材。
十二、教学进程表(表五)教学进程表(表五)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