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组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
做蚂蚁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蚂蚁作为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其社会行为和生存策略一直是生物学家研究的重点。
为了深入了解蚂蚁的行为特点,我们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蚂蚁的观察与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蚂蚁的日常行为,了解其生活习性;2. 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分析其食物偏好;3. 观察蚂蚁的通讯方式,了解其群体协作能力;4. 通过实验验证蚂蚁是否具有游泳能力。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地点:校园内、家中;2. 实验工具:放大镜、透明可乐瓶、纱布或玻璃板、砂糖、面包屑、水槽、水、蚂蚁;3. 实验材料:土壤、蚁穴土壤、蚁卵、幼虫、蚁后。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蚂蚁的日常行为:在校园内、家中等地点寻找蚂蚁窝,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取食、筑巢、搬运等行为,并做好记录。
2. 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将砂糖、面包屑等食物放置在蚂蚁窝附近,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分析其食物偏好。
3. 观察蚂蚁的通讯方式:观察蚂蚁在群体中的互动,分析其通讯方式,如触角触碰、气味传递等。
4. 实验验证蚂蚁是否具有游泳能力:将蚂蚁放入水槽中,观察其活动情况,记录其沉浮、生死现象。
5. 模拟蚂蚁从高空坠落:将蚂蚁举起,从一定高度释放,观察其落地后的生存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蚂蚁的日常行为:我们发现蚂蚁具有以下行为特点:取食、筑巢、搬运、防御、繁殖等。
2. 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蚂蚁对砂糖、面包屑等食物表现出较强的偏好。
3. 观察蚂蚁的通讯方式:蚂蚁主要通过触角触碰、气味传递等方式进行通讯,表现出较强的群体协作能力。
4. 实验验证蚂蚁是否具有游泳能力:我们发现蚂蚁在水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部分蚂蚁会尝试游泳,但最终无法成功,大部分蚂蚁会沉入水底。
5. 模拟蚂蚁从高空坠落:我们发现蚂蚁从一定高度坠落后,大部分能够存活,但受伤情况因高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实验结论1. 蚂蚁具有丰富的社会行为和生存策略,包括取食、筑巢、搬运、防御、繁殖等。
2. 蚂蚁对砂糖、面包屑等食物表现出较强的偏好。
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方案
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方案提出问题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蚂蚁大家都经常看到,那么蚂蚁是怎样与其他个体交流的呢现在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作出假设: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们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
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呢因此,我提出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的。
具体实验:1、实验材料:纸片、面包屑、蚂蚁2、实验步骤:(1)、把面包屑放在地面上,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有一两只蚂蚁接近来侦察食物,要记住侦察蚁来的时候的毕经之路。
(2)、等侦察蚁侦察完毕后,用多张小纸片事先铺满侦察蚁的毕经之路,然后跟着蚂蚁返回蚁穴。
(3)、等到看见大批蚂蚁工蚁出动要去搬食物的时候,返回放面包屑的地方,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排列成以面包屑为圆心的圆形。
(4)、观察蚂蚁的行动分析结果:蚂蚁在纸片围成的圆形上或者到处乱走,或者沿着纸片不停地转圈,只有少数蚂蚁发现了食物。
说明侦察蚁刚才在小纸片上留下了痕迹,现在这些痕迹的顺序改变后,蚂蚁就找不到食物了,而这些痕迹就是蚂蚁的气味。
得出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交流。
表达与交流:这次实验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使我明白了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
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
另外我还知道了通讯在社会行为中的意义重大,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动物都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等。
靠群体的力量往往能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要是没有了通讯,动物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
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都很困难,不同性别交配繁殖也将受到影响。
蚂蚁是社群性昆虫,一群蚂蚁上千至万,其中的蚁后、雄蚁(是少数),它们是南庞大的工蚁队伍来喂养。
授课内容: 探究 蚂蚁的通讯
授课内容:探究蚂蚁的通讯蚂蚁的通讯蚂蚁是社会性昆虫中的一员,它们形成了高度有组织和高度分工的复杂社会系统。
在这个社会中,蚂蚁需要相互合作和协调才能完成各种任务,而这需要有效的通讯机制。
蚂蚁之间的通讯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触角接触、信息素释放和腹部振动等。
本次授课将深入探讨蚂蚁的通讯机制,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有趣的昆虫行为。
一、触角接触蚂蚁通过触角接触的方式进行直接的物理交流。
触角是蚂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们带有丰富的感受器,可以通过接触来感知周围环境和其他蚂蚁的信息。
触角接触在蚂蚁社会中广泛存在,并且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蚂蚁可以通过触角接触来判断其他蚂蚁的身份和状态。
例如,士兵蚂蚁可以通过触角接触来辨识同伴或敌人。
其次,蚂蚁还可以通过触角接触来传递信息,例如告知其他蚂蚁食物的位置和数量。
最后,触角接触还可以用于社会认可和群体一致性,例如在巢穴入口处的交接行为中。
二、信息素释放蚂蚁通过释放信息素来传递信息。
信息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分泌腺体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蚂蚁的信息素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通讯方式。
蚂蚁的信息素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招引素、追踪素和警戒素等。
蚂蚁通过释放不同类型的信息素来传达不同的信息。
例如,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时,它会释放招引素来吸引其他蚂蚁前来获取食物。
其他蚂蚁通过感知招引素来判断食物的位置和数量,并通过追踪素指引其他蚂蚁找到食物的路径。
此外,蚂蚁还可以通过释放警戒素来警示其他蚂蚁存在危险。
三、腹部振动蚂蚁还可以通过腹部振动来进行通讯。
腹部振动是蚂蚁用来传递声音和震动的方式。
不同类型的腹部振动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
例如,当蚂蚁遇到敌人时,它会通过快速振动腹部来发送警示信号,同时引起其他蚂蚁的注意。
腹部振动也可以用于交配和求偶行为中,例如一些特定的腹部振动模式可以吸引异性蚂蚁的注意和接近。
四、交流的意义蚂蚁的通讯机制对于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它们可以使蚂蚁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第二小组 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
蚂蚁的通讯探究报告社会行为,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就有的,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蚂蚁是怎么交流信息的?二、提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来通讯的。
二、实验原理:蚂蚁是社群性昆虫,一群蚂蚁上千至万,其中的蚁后、雄蚁(是少数),它们是南庞大的工蚁队伍来喂养。
工蚁中还有兵蚁。
蚂蚁群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它们在频繁活动中是要互相通讯——传递信息的。
三、制定方案:1.铺设纸片观察 2.化学气味干扰实验四、实验准备:1、确定蚂蚁巢穴——在大树株下(或某墙角)有蚂蚁出没处,附近即有蚂蚁巢穴。
2、蚂蚁喜爱的食物——蔗糖(用小纸片浸蔗糖饱和液后,晾干),或苍蝇等小虫尸体。
3、其他用具:放大镜、镊子(夹取蚂蚁及其食物用) 。
4、花露水五、制定并实施计划,进行实验观察:(一)铺设纸片观察(1)在离蚁穴(饲养蚂蚁的鱼缸)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事先在食物与蚁穴之间铺上较大的白纸(图1),用不同颜色笔画点标出侦察蚁前往蜜糖的路线以及返回的路线(线不要覆盖蚂蚁的路线),对比两条线是否一致。
而后再用不同颜色的笔画虚线标出前来帮忙的工蚁的往返路线,并对比这四条线。
观察并记录第一个发现食物的蚂蚁的时间和行为,它遇见其他蚂蚁后的行为又是怎样的?它们的取食路线是否一样?通过观察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并多做几组实验。
(2)在离蚁穴(饲养蚂蚁的鱼缸)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事先在食物与蚁穴之间铺上纸片,侦察蚁出来进行侦察后返回蚁穴时,把侦察蚁在纸片上返穴的途径做上标记,待大批工蚁出穴时,改变做了标记纸片的位置如图2,观察记录蚂蚁的行动。
(3)重复(2)中的步骤,把纸片的位置改为如图3所示,观察记录蚂蚁的行为。
图1图2图3图4(2、3的最初状态)(二)化学气味干扰实验放食物引诱侦查蚁,待形成搬运大军后,在距巢(饲养蚁缸)40厘米初滴花露水(路线上)。
蚂蚁交流方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蚂蚁作为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之一,以其高度的社会性和复杂的群体行为而闻名。
蚂蚁之间的交流方式是研究其社会结构、分工合作以及群体行为的重要课题。
本实验旨在探究蚂蚁的交流方式,分析其信息传递的机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蚂蚁的交流方式及其在群体行为中的作用。
2. 探究蚂蚁如何通过化学信号和触觉信号进行信息传递。
3. 分析蚂蚁交流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在自然界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蚂蚁、食物、小纸片、香水、数码相机等。
2. 实验工具:实验箱、显微镜、触角探测器、电子秤等。
四、实验方法1. 观察蚂蚁觅食行为:将蚂蚁置于实验箱中,观察其觅食行为,记录其活动轨迹和交流方式。
2. 触觉信号实验:通过触角探测器,观察蚂蚁触角接触时的反应,分析触觉信号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3. 化学信号实验:在蚂蚁行进路径上放置食物,观察蚂蚁如何通过化学信号找到食物。
4. 视觉信号实验:观察蚂蚁在光照条件下的行为,分析视觉信号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五、实验步骤1. 将蚂蚁置于实验箱中,观察其觅食行为,记录其活动轨迹和交流方式。
2. 在蚂蚁行进路径上放置食物,观察蚂蚁如何通过化学信号找到食物。
3. 使用触角探测器,观察蚂蚁触角接触时的反应,分析触觉信号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4. 在光照条件下观察蚂蚁行为,分析视觉信号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蚂蚁觅食行为:蚂蚁在觅食过程中,主要通过触角接触和化学信号进行交流。
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在返回蚁巢的路上留下气味,其他蚂蚁通过闻到气味找到食物。
2. 触觉信号实验:触角探测器显示,蚂蚁在触角接触时,会表现出兴奋、紧张等反应,说明触觉信号在信息传递中起到重要作用。
3. 化学信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蚂蚁在化学信号的引导下,能够迅速找到食物,说明化学信号是蚂蚁交流的重要方式。
4. 视觉信号实验:在光照条件下,蚂蚁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说明视觉信号在信息传递中也有一定作用。
探究蚂蚁的通讯(课堂PPT)
试管、纱布、橡皮 水槽、小岛、镊子、
筋
木桥、食物
白纸、食物 10
2、分组并确定探究方法
方法一:室内实 验“搭桥法”
实验分组讨论
方法二:野外实 验“纸片法”
11
方法一:“搭桥法”
12
方法二:“纸片法”
13
3、实施实验
室内“搭桥法” (1)野外诱捕蚂蚁
14
诱捕地点:
花坛
树下
草地
15
用不同食物在不同地方诱捕 蚂蚁
23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改进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245、表达交流25
对实验报告进行点评
26
五、教学反思
1、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探究蚂蚁的 行为。 【能力目标】
•设计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查 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难点:探究不同实验方法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
5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动物群体间“通讯”等 相关理论,在生活经验中知道蚂蚁的生活习 性和信息交流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探 究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6
三、教法学法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法 •讨论法
学法
•实践法 •观察法 •交流法
7
四、教学过程
实验 分组
实 分析
表
原理 并确
施 结果
达
和器 定探
实 ,得
和
材的 究题
验 出结
交
介绍 目
论
流
8
1、实验原理和器材的介绍
(1)蚂蚁的生活习性及群体间信息交流的现象
蚂蚁的通讯
讨论
1.
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 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 没有通讯 ,动物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对群体 生活的动物来说,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都很困难, 不同性别交配繁殖也将受到影响。
2
2
北京三帆中学
1 1
2 2 1
1
北京三帆中学
1 1 1 1
1 1
北京三帆中学
1
3
偷梁换柱
北京三帆中学
1
3 咦?肉松送面 包何处去?
1 3
北京三帆中学
1
3 1
3
3
哈哈,中计啦! 1 2 2
北京三帆中学
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我们的猜 测是正确的。 即,蚂蚁是通过气味 相互传递信息的。
北京三帆中学
I
1
蚂蚁窝
北京三帆中学
当岛1的蚂蚁足够 多时,把岛1换成 岛3。而桥仍然是 桥1,同时为了避 免蚂蚁受方向的 影响,我们把岛3 和桥1都挪到了岛 2的右边,看此时 蚂蚁是否往上爬。 便可以证明或推 翻假设。
III
蚂蚁窝
北京三帆中学
装置准备
纸条两条,分别标号。 纸杯三个,分别标号。
还有培养皿三个,一些肉松面包 和一些水。
探究蚂蚁的通讯
问题
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呢?
北京三帆中学
假设
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知道,一只蚂蚁发 现食物后,会迅速回巢穴。不一会儿,一 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 地奔向食物。但蚂蚁不会发声,由此我们 会猜测,蚂蚁是否是靠气味通讯的哪?
北京三帆中学
计划
北京三帆中学
在蚂蚁洞旁边放 上两座桥,即桥 1、桥2。岛1上 有食物,岛2上 则没有。故蚂蚁 洞通过桥1上岛1 取食,这样就会 在桥1上留下信 息素。
《实验探究03 蚂蚁的通讯》(解析版)
实验探究03 蚂蚁的通讯【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 【作出假设】蚂蚁通过气味..传递信息。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使蚂蚁只能通过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② 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 岛上,食物放在C 岛上,A 岛什么都不放。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③一段时间后再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上述步骤②中的蚂蚁从B岛爬向C岛;上述步骤③中的蚂蚁从B岛爬向A岛。
【实验结论】蚂蚁通过气味..传递信息。
【典例01】下列有关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从不同的蚁穴中捕获蚂蚁进行实验B.实验可以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C.捕获蚂蚁后直接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验1.实验用的蚂蚁应该从同一..蚁穴内捕获。
2.捕获的蚂蚁应饲养一段时间再做实验,且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3.实验用的小木条应长短相同,且没有特殊气味。
实验过程中,移动小木条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夹住小木条移动。
4.实验完毕后,将捕获的蚂蚁放归大自然.....。
D.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木条【答案】B【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个蚁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
B.对照实验首先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B正确。
C.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C错误。
D.实验过程中用手对调两根小木条,手的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步骤)(全国一等奖)
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三)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0---51页并思考“探究"中的问题
1.如果用不同的小鼠分别做试验,它们的“尝试和错误”的次数是一样吗?
课题: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主备教师:古丽加娜依审核组长:审核领导:
教学内容: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方法。
2了解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学会运用研究动物的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区分动物的各种行为。
2通过对探究实验的动手操作与实践学会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动物的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
2探究实验的实施3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操作过程。
解决难点办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法、分组实验
师生共同欣赏关于动物行为的视频。学生思考:
1.小狗生来就会吃饭睡觉吗?
2.小狗生来就会到指定的地方拉屎、撒尿吗?
3.小狗生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
(二)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师:指导学生阅读47---49页,思考、讨论教材“资料分析”中的问题
1、上述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的说课稿龙南中学肖岚这个实验出现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动物的行为》的内容中。
在初中生物课标中指出: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十分活跃的领域。
动物的行为的知识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这个实验在初中生物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生长迅速的青春期,思维活跃,同时又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
依据这一心理,以情感为基础,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学生能很好的完成实验。
学生对动物的行为举出很多的例子,对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行为感到好奇。
这次的安排以蚂蚁为观察对象的探究活动是恰当的。
在前一节课学习了动物的行为的特点,知道了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动物的行为归类,学生将会有浓厚的兴趣,并能举出很多的例子。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这个实验,在教材中既起到了引入课题的作用,又引导了学生在研究动物行为的过程中,学会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探究。
因此我认为本实验的知识目标:知道并尝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方法。
能力目标:体验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能够对动物的情况进行交流和质疑。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验该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学生关爱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也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
2、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3、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方法、态度等内容的恰当评价。
4、如何将蚂蚁搬进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课前要求学生对蚂蚁有一定的了解,在学生制定计划时,教师巡视时,可适当引导学生。
为了时间安排合理,教师先做做试验,掌握好时间。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时代调整。
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即时、客观、公正。
过程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的活动,让学生参与研究动物的行为和交流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观察、探究一种小动物的行为。
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2
5
放置观察
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
展示图片
6
互换观察
一段时间后再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展示图片
7
涂有气味的物质
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方法步骤
3
捕获蚂蚁
在大树株下(或某墙角)有蚂蚁出没处,附近即有蚂蚁巢穴,可以捕获几只蚂蚁,然后隔离饲养。
展示捕获蚂蚁的一组照片
4
设置实验的模拟环境
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如上图),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授课老师:何武
观察与思考: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
环节
序号
画面及动作说明
解说稿Hale Waihona Puke 效果说明引入1
提出问题
1、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还是依靠触角?还是两者都有呢?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什么意义?
文字显示问题1、2、
器材介绍
2
材料用具介绍
塑料盘、面包屑、蚂蚁、石头、木条、清水
观察青蛙的形态特征
展示图片
实验总结
8
总结实验
通过我们的这个实验我们总结出:蚂蚁的通讯即利用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有会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蚂蚁的通讯对它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意义,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
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方案
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方案提出问题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蚂蚁大家都经常看到,那么蚂蚁是怎样与其他个体交流的呢现在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作出假设: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们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
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呢因此,我提出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的。
具体实验:1、实验材料:纸片、面包屑、蚂蚁2、实验步骤:(1)、把面包屑放在地面上,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有一两只蚂蚁接近来侦察食物,要记住侦察蚁来的时候的毕经之路。
(2)、等侦察蚁侦察完毕后,用多张小纸片事先铺满侦察蚁的毕经之路,然后跟着蚂蚁返回蚁穴。
(3)、等到看见大批蚂蚁工蚁出动要去搬食物的时候,返回放面包屑的地方,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排列成以面包屑为圆心的圆形。
(4)、观察蚂蚁的行动分析结果:蚂蚁在纸片围成的圆形上或者到处乱走,或者沿着纸片不停地转圈,只有少数蚂蚁发现了食物。
说明侦察蚁刚才在小纸片上留下了痕迹,现在这些痕迹的顺序改变后,蚂蚁就找不到食物了,而这些痕迹就是蚂蚁的气味。
得出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交流。
表达与交流:这次实验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使我明白了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
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
另外我还知道了通讯在社会行为中的意义重大,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动物都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等。
靠群体的力量往往能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要是没有了通讯,动物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
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都很困难,不同性别交配繁殖也将受到影响。
蚂蚁是社群性昆虫,一群蚂蚁上千至万,其中的蚁后、雄蚁(是少数),它们是南庞大的工蚁队伍来喂养。
生物实验报告 蚂蚁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 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 岛, 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 条连接起来, 这样蚂蚁只能通 过由小木条搭成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 结构是 。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 的关系 是 ) (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 B 岛 上,食物放在 C 岛上,A 岛什 么都不放, 发现蚂蚁经过几次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蚂蚁是怎样寻找食物的? 实验组: 实验目的: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实验 实验过程: 日 期:
实验步骤
实验 现象
解释及结论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 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如图: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 是: 结论是: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 有 行为的动物。
A. 生物适应环境 境
B.生物影响环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寻找后,在 C 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 BC 岛的 “桥”和 AB 岛的对换,结果 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 的 C 岛,而直接爬向 A 岛。
“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再改进
“ 究 蚂 蚁 的 通讯 " 探 实验 再 改 进
陈建新 ( 东省 济宁市市中区教 育教 学研 究中心 2 20 ) 山 7 12
吴春节 ( 东省 济宁市第十三 中学 山
“ 蚂蚁 的 通讯 ” 义 务教 育课 程 标 准实 验 教科 书 是 中的一个 重要 而且有趣 的探 究实验 , 但在 实 际教学 中 教 师却 因要饲养 蚂蚁 而使实 验难 以进 行 。 为了让该 实 验 在生物课 的一 节课 时间 内完成 , 为学 生易 做而 且 成 能 激发他们 探究 欲望 的实验 , 我们发 动学 生利 用易 取 材 料在 不设 对 照 实验 的情 况 下 ,将 实验 做 了 如下 改 进, 效果较 好 。 1 实验器 材的准 备
图 2 蚂 蚁行走路 线 示意 图
2
约时间, 要让学生课前考察好) 。在蚁巢附近 , 将实验 装置安放好( 1 , 图 )并在岛 l 上放上蚂蚁喜欢吃的食 物, 进行观察。约 5 i, n侦察蚁会侦察到食物并回去 m 通报信息 , 蚁巢内的蚂蚁接到信息后 , 会沿着桥 l桥 、 2到 岛上搬运 食物 。
3 进 行实 验
当 岛 l和桥 上 的蚂 蚁 足够 多 时就 可 以进 行 以下
实验操作 : 用桥 3 和岛 2无食物 ) ( 将桥 2 和岛 陕速 换 掉 , 时就 可看 到 , 这 正在 ~ 行 的蚂蚁 突然失 去方 向 , l z
到了桥 l 上端 就不敢 前进 了 。 时如果 用桥 2和 岛 1 这
过, 这时 可 以做 如下 实 验 : 一长 宽 约 3 m 的硬 纸 将 0c
板( 或塑料袋 ) 平放在蚁巢附近 , 带有蚂蚁的桥 1 将 、
桥 2放 在 大纸板 上并 摆 成 v 形 ( 2 。这 时 , 字 图 ) 就见
《探究蚂蚁的通讯》教学设计
一
提出问题
播放蚂蚁觅食的视频,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完成学案相应部分
二
作
出
假
设
引导学生们大胆进行合理的假设
学生做出假设
三
制定计划
布置学生参照课本57页,完成探究计划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相应部分
设置质疑——回答环节
学生在相互质疑、回答中完善计划
分析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
学生思考、回答
入
新
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学们当我们得到一个重大喜讯的时候,你会以什么方式快速传递给家人、朋友?(电话、短信、微信、QQ)。
学生积极回答
人类通讯的途径非常多,那么,什么是通讯?请从课本56页找出。
学生回答
而如果一个动物群体不会说话,甚至不会发出声音,例如蚂蚁,他们又是怎样进行通讯的?引出课题。
学生翻到课本56页
《探究蚂蚁的通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通讯的概念
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蚂蚁的通讯
(2)能力目标:培养严谨、科学的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掌握通讯的概念和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实验设计。
三、教学难点
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设计
四、教学过程
引四Βιβλιοθήκη 实施计划出示温馨提醒(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齐读
巡堂指导
完成探究,仔细观察并记录现象,分析现象
五
表达与交流
组织有效展示交流,第一个展示的有权利指定下一个展示的小组
学生展示
六
得出结论
蚂蚁通过气味进行通讯。并指出:科学的结论获得,离不开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探究 蚂蚁的通讯
探究蚂蚁的通讯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
2认识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能力目标: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信息交流方式2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3探究报告的完善。
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2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拒绝残害生命的现象发生。
教学重点:1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3培养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的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1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2探究报告的完善。
3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学情分析:学生对群体生活动物的社会行为很感兴趣,但在具体探究蚂蚁的行为时,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不过,通过引导,学生也能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完成。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结合教师辅导、引导、提问、总结的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数码相机香水各种食物小纸片教学改进:关于蚂蚁行为的探究,由于初一年级重点学习了探究的基本方法,所以这个探究我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自主制定探究计划,而且要求学生在课下分小组完成探究。
结果表明:很多同学很认真,花了很多时间一次一次的进行实验,并用数码相机拍下了实验过程。
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热烈,积极思考并对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提出种种置疑,然后我们对实验做了以下改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铺设纸片由于在操场观察蚂蚁时,地面不够平整,蚂蚁不一定完全按照你所指示的路径走动。
为了防止侦察蚁从纸片底下钻来钻去,同学们用双面胶把纸贴好,实验效果更好,更明显。
二:纸片的颜色书本上没有明确指出铺路用的纸是什么颜色,但由于书上画的是白纸,而且白纸最常见,所以同学们很容易认为是用白纸,但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班里的同学提出置疑:蚂蚁沿着白纸的排列形状排列成圆形,就一定能证明侦察蚁在纸上留下了气味吗?有没有可能是白色对蚂蚁特别有吸引力呢?经过认真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用与环境颜色很接近的纸片来铺路,实验结果和用白纸是一样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探究《蚂蚁的通讯》说课稿
探究《蚂蚁的通讯》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P39-40的探究《蚂蚁的通讯》。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何探究、探究什么、如何探究这几个问题。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及内容特点初中生物新教材中探究实验很多,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实验就是探究实验,这充分体现了探究实验的重要性。
但很多教师不重视探究实验的教学,因为开展探究实验会占用课堂的大量时间,而且有些探究活动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探究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学生升入高中时就具备良好的探究能力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探究实验的教学。
探究《蚂蚁的通讯》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学生在学习了动物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方式进行群体信息交流的基础上来探究此活动。
因此,在教材中既起到了深化课堂知识的作用,又引导了学生在探究动物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学会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探究。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结合本节知识点和八年级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知识目标:通过探究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认识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信息交流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时也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蚂蚁的通讯方式。
教学难点: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三)教情、学情分析在初中生物学中有很多探究活动,这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观察事物、收集整理信息、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已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探究5 蚂蚁的通讯
探究5 蚂蚁的通讯
蚂蚁是社群性昆虫,一群蚂蚁上千至万,其中的蚁后、雄蚁(是少数),它们是南庞大的工蚁队伍来喂养。
工蚁中还有兵蚁。
蚂蚁群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它们在频繁活动中是要互相通讯——传递信息的。
那么蚂蚁是怎样通讯——传递信息的呢?我们可按下面所述的实验来进行观察探究。
实验准备
1.确定蚂蚁巢穴——在大树株下(或某墙角)有蚂蚁出没处,附近即有蚂蚁巢穴。
2.蚂蚁喜爱的食物——蔗糖(用小纸片浸蔗糖饱和液后,晾干),或苍蝇等小虫尸体。
3.其他用具:放大镜、镊子(夹取蚂蚁及其食物用)
实验评价策略
1.利用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策略
2. 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
4.利用综合的评价策略,即充分利用评价的主体性策略、形成性策略、全面性策略、评价方式多元化策略,有效促进不同类型的生物实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的通讯探究报告
社会行为,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就有的,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实验步骤】
一、提出问题:蚂蚁是怎么交流信息的?
二、提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来通讯的。
二、实验原理:蚂蚁是社群性昆虫,一群蚂蚁上千至万,其中的蚁后、雄蚁(是少数),它们是南庞大的工蚁队伍来喂养。
工蚁中还有兵蚁。
蚂蚁群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它们在频繁活动中是要互相通讯——传递信息的。
三、制定方案:1.铺设纸片观察 2.化学气味干扰实验
四、实验准备:
1、确定蚂蚁巢穴——在大树株下(或某墙角)有蚂蚁出没处,附近即有蚂蚁巢穴。
2、蚂蚁喜爱的食物——蔗糖(用小纸片浸蔗糖饱和液后,晾干),或苍蝇等小虫尸体。
3、其他用具:放大镜、镊子(夹取蚂蚁及其食物用) 。
4、花露水
五、制定并实施计划,进行实验观察:
(一)铺设纸片观察
(1)在离蚁穴(饲养蚂蚁的鱼缸)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事先在食物与蚁穴之间铺上较大的白纸(图1),用不同颜色笔画点标出侦察蚁前往蜜糖的路线以及返回的路线(线不要覆盖蚂蚁的路线),对比两条线是否一致。
而后再用不同颜色的笔画虚线标出前来帮忙的工蚁的往返路线,并对比这四条线。
观察并记录第一个发现食物的蚂蚁的时间和行为,它遇见其他蚂蚁后的行为又是怎样的?它们的取食路线是否一样?通过观察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并多做几组实验。
(2)在离蚁穴(饲养蚂蚁的鱼缸)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事先在食物与蚁穴之间铺上纸片,侦察蚁出来进行侦察后返回蚁穴时,把侦察蚁在纸片上返穴的途径做上标记,待大批工蚁出穴时,改变做了标记纸片的位置如图2,观察记录蚂蚁的行动。
(3)重复(2)中的步骤,把纸片的位置改为如图3所示,观察记录蚂蚁的行为。
图1
图2
图3
图4(2、3的最初状态)
(二)化学气味干扰实验
放食物引诱侦查蚁,待形成搬运大军后,在距巢(饲养蚁缸)40厘米初滴花露水(路线上)。
五、【分析与结论】
分析结果:1.铺设纸片法纸片位置改变后,蚂蚁在纸片围成的图形上或者到处乱走,或者绕着图形不断的走动。
只有少数蚂蚁发现了食物。
说明侦察蚁刚才在小纸片上留下了痕迹,现在这些痕迹的顺序改变后,蚂蚁就找不到食物了。
2.化学气味干扰法:侦察蚁报信途中遇同穴工蚁碰触角,工蚁走向蜂蜜,5-9分钟后,挤满蚂蚁,有陷入蜜滴死亡的,也有中途撑死的。
采取尽最大可能将食物带回蚁穴的策略。
形成了较固定的回穴路线,中途滴了花露水后,两端的蚂蚁都不能找到各自的目的地,进入混乱状态,约5分钟后,又都找到了,比原路径相比,只在滴花露水处略有变化。
得出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通讯的。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场地要清扫干净,特别是要扫除诸如面包屑、碎糖块之类的食物,以免造成干扰
2.一只蚂蚁不按照既定的方向走的话,可以多放几只蚂蚁,但必须增加人手,认准蚂蚁的行走路线。
3.纸片要有一定硬度和质量,不能太轻了。
如果只很薄很轻,可以用大头针将相邻的纸片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