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课例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课例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课例作者:董桂珍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10期一、课题名称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二、教学背景工学结合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将职业教育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劳动相结合。
随着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将各门课程按模块分成若干个工作活动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既能相互协作又有竞争的学习活动小组,在教师的引领下,按照一体化教学六部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研讨探究、动手操作,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会正确安装、调试、检修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操作技能。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责任感、荣誉感、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安全目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7S标准。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为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工作原理,难点是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线路安装。
五、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启发引导教学法,以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准备教师要结合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撰写适合学生特点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案及学习工作页。
2.实习用料、工具准备按每两个学生一套准备出满足学生安装用的接触器、熔断器、时间继电器等电器元件以及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
3.一体化工作站准备工作站准备要既便于同学互相探究和讨论,又尽量接近实际工厂的生产场地。
最好按研讨区、实训区、资料区、成果区四个功能区来布置。
4.学情分析准备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功底、学习能力心中有数,分组要均衡。
学生学习工作小组设组长、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记录员各一人,分别负责组内的管理、技术、质量、安全操作和活动记录。
七、教学过程1.明确任务,获取信息(20分钟)(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同学们,经过各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顺序启动和多地控制工作任务,考核结果是:三组为最佳工作小组,XX为最佳小组长,XX、XXX为最佳成员,希望取得成绩的小组和同学再接再励,其他同学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2024年2023年工学一体化语文课教案实用
2024年2023年工学一体化语文课教案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工程与技术”章节,详细内容包括:1. 工程技术的定义与分类;2. 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3. 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4. 工程技术与语文知识的关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程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3. 提高学生对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工程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其与语文知识的关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著名工程技术案例(如港珠澳大桥、高速铁路等),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详细过程:播放视频资料,学生观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工程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知识讲解:讲解工程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详细过程:教师以PPT为辅助,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期间穿插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工程技术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解读。
详细过程:教师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语文角度分析,如:“这个案例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并在黑板上展示分析结果。
详细过程:教师分配任务,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展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工程技术与语文知识2. 主要内容:定义与分类发展历程案例分析语文知识关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工程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请从语文角度分析教材中的一个工程技术案例,不少于300字。
答案:(1)见教材相关内容。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以物料分拣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为例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以物料分拣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为例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物料分拣控制系统在仓储物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市场对自动化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提出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念,将学科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设计了一门以物料分拣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为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1.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部分;2.安装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对物料分拣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的方法;4.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理论知识的讲解1.工业自动化技术概述2.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部分3.安装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分拣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第二部分:实践操作的讲解1.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组装2.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故障排除第三部分:实践项目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实践项目,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一个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方案,并进行程序调试;2.对方案进行改进,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3.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2.现场操作:实验室中进行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操作;3.实践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物料分拣控制系统,并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
教学成果考核学生的成绩将由以下几项考核组成:1.课堂答题:出现随堂测试、自测、课堂问答等形式;2.实验报告:提交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的实验报告;3.实践项目成果:评估学生设计的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教学团队该课程由三名教师组成,分别负责理论讲解、现场操作和实践项目的指导。
课程资料学生将提供以下资料:1.课件:包括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的演示;2.实验手册:详细说明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操作;3.实践项目指南:指导学生完成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工学一体化教案 攻丝
教案
教案
教学环节策划表
教学实施过程与内容
备注学习(工作)项目7:攻丝
一.工单情境描述
长沙一汽大众4S维修店接受了一台速腾自动挡变速箱维修,在拆变速
箱时,技术员小张发现变速箱上的锁紧螺孔滑丝(如图1),为保证安装顺
利,小张必须要将该螺丝孔加大孔径,重新攻丝。
俯视主视
图1 汽车变速箱
二、螺纹基础知识分析
1、螺纹
1)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紧固联接,普通螺纹牙型角为60°,螺距分为
粗牙和细牙。
粗牙螺纹的直径和螺距的比例适中、强度好;细牙螺纹用于
薄壁零件和轴向尺寸受限制的场合或用于微调机构。
2)常见螺纹用处:所有可拆卸的物件,用螺纹连接和紧固非常方便,
如轮毂与轮胎、车门与车身,生活中到处可见。
2、丝锥的结构及各个部位的作用
图2 丝锥结构
1)切削部分作用:担任主切削。
工学一体化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了解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实施步骤;(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2)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3. 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步骤4. 工学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和背景;(2)通过多媒体展示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1)讲解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分析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3)介绍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步骤,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等。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工学一体化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实施过程;(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工学一体化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4. 互动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2)针对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
5. 实践操作(1)教师布置实践操作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完成;(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实践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评价反馈(1)教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3)教师总结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 多媒体课件;3. 实践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4. 网络资源,如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工学一体化教学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3. 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5. 教学效果评估。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并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每一次课教师都会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去做。
学生接到任务后,便开始明确工作任务内容,查询资料,制订工作方案,实施工作方案,交付验收,总结评价,最终完成工作任务。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的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学习任务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1.课题来源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该课程共设置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工业机器人示教器编程、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工业机器人管理与维护等四个学习任务。
2.学情分析学生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一年级,本课程是在运动指令基础上,进阶逻辑指令。
以搬运码垛应用场景,结合实训室设备特点设计的课程。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状态、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点、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学习情况和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以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实际需要和认知倾向,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调整和优化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有效激发、促进和辅助学生的学习。
3.学习目标通过视频学习,能够说出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说出搬运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电工安装布线技术规范,能完成搬运机器人的抓手与传感器的外设连接;按照学习任务要求,能完成系统程序编辑、调试及运行;对物料搬运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能够正确调整或修改程序;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工学结合一体化讲课稿范文
工学结合一体化讲课稿范文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主题。
工学结合一体化是指将工程实践与学科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工学结合一体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工学结合一体化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讲和笔记来获取知识。
而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方式,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到实践项目中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次,工学结合一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实践中,学生需要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还能够掌握如何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最后,工学结合一体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践项目中,学生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工学结合一体化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广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发展平台。
谢谢!。
关于简单零件钳加工“工学一体化”教学活动设计的探索
关于简单零件钳加工“工学一体化”教学活动设计的探索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校已试行多年,本人作为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本文以“一体化”课程《简单零件钳加工》中学习任务一《开瓶器的制作》教学环节五质量检测为例,来探索“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与老师们分享交流。
一、学习任务描述任务情景:海拉尔飞龙餐厅需要制作一批啤酒开瓶器,生产技术部计划将该任务交给数控2371班钳工组,操作者从生产主管处领取工作任务单,识读图样,分析加工工艺,独立完成开瓶器的制作任务,依据图样进行自检后交付质检人员。
任务要求:开瓶器数量为30 件,材料为 Q235,表面粗糙度为Ra6.3um,要求表面光洁、美观、无毛刺。
二、学生情况分析班级基本情况:本课程的授课班级为数控2371班一年级学生,班级共有36名学生,女生5人,结合班级人数和课程任务需求,将学生分成5组。
为激励学生追求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分别以“敬业组”、“精益组”、“专注组”、“创新组”和“工匠组”为学习小组命名。
具体学生情况分析如下:专业能力:(1)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同步进行。
社会能力:(1)基础: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较好。
(2)待提升:工作经验缺乏,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方法能力:(1)基础:具备查阅信息页的能力,使用网络搜索工具、使用云课堂APP的能力。
(2)待提升:运用关键词精准搜索信息能力不足。
职业素养:(1)基础:适应小组协作的学习模式,愿意倾听他人意见。
(2)待提升:表达能力、耐心细致、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待加强。
2.课中教师通过演示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3.组内强化训练,“小助教”团队帮助后进生学习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难点:加工质量分析。
突破难点:1.小组讨论分析产品质量,查找导致产品超差的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信息页,查阅划线、锯削、锉削、錾削、钻孔等技能操作中工件超差的原因,对照自检的工件查找质量问题。
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例析
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例析1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探索(1)“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意义与作用。
工学结合所指的就是学生把工作与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通过理论学习还应加入实践的机会。
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可以与应用能力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不但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而且更有利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带动了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模式融入中职“室内装璜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是衡量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企业对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满意,就必然要求中职院校培养学生时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中职教育的室内装潢设计只有真正的面对客户,在师傅的指导下承担室内设计任务,所以只有和社会室内装潢设计企业有机结合,才能给学生实践提供一个积累工作经验的场所。
因此,在“室内装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中,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相关资源,把以将课堂的抽象知识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工作过程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面对复杂社会就业环境。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室内装潢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1)以工作任务为引导,科学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通过工作实践实现学习”,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中职“室内装潢设计”改变传统的坐在教室内搞设计的教学模式,而应该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全新的课业评价体系。
我们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全面教育教学改革,设计开发了以岗位为基础,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体系。
(2)实施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设计公司、装修现场三者互相有机结合,增强对学生室内装潢设计综合能力的培养。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施
□完全掌握 □一般 □不能掌握 □能 □满意 □一般能 □一般 □不能 □不满意
5 社会能力
自我反思 给自己评估一下
□优
□良
□合格
□不合格
0%
6 7 8 方法能力 9 小 组 、 10 教 师 11 评 专业能力 价 12 13
你有哪些想法希望老师知道的 在小组讨论中能积极发言
30%
任务没能完成好是因为我没能完全掌握定时器程序 . 的编写方法。
令时计时。
(2)T200~T245:时钟脉冲为10ms的定时器,共46点, 当设定值K=1时,定时10ms。设定值K的范围:1~32767,定时
范围为:0.01~327.67s。
知识讲解
通用定时器的梯形图及动作时序如图所示
当驱动输入X0接通时,T0定时器对100ms时钟脉冲进行累 积计数,当该值与设定值K10相等时,定时器T0的输出触点接通
(1)T246~T249:时钟脉冲为1ms的定时器,共4点。当设定值K=1时, 定时1ms。设定值K的范围:1~32767,定时范围为:0.001~32.767s。 (2)T250~T255:时钟脉冲为100ms的定时器,共6点。当设定值K=1时 ,定时100ms。设定值K的范围:1~32767,定时范围为:0.1~3276.7s。
T0 T0 K40
T0 4S
0
4S
4S
定时脉冲电路1
定时脉冲电路2
知识讲解 03
积算定时器
积算定时器具有计数累积的功能。在定时过程中如果断电或定时器线圈 OFF,积算定时器将保持当前的计数值(当前值),通电或定时器线圈ON后 继续累积。只有将积算定时器复位,当前值才变为0。积算定时器累积脉冲有
1ms和100ms定时器两种。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构建《多轴数控加工》的教学设计
‘湖北农机化“2021年第5期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构建‘多轴数控加工“的教学设计吴华才(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传统教学设计都以章节为设计单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㊂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以工作过程为教学设计理念,使教学单元更贴近工作过程每一个环节㊂尤其是多轴数控加工课程,更注重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㊂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设计;多轴数控加工1学习任务开发多轴数控加工是数控加工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㊂采用一体课程六步法开展项目化教学㊂课程框架图见图1㊂图1课程框架图1.1选题价值公道杯五轴编程与加工是‘多轴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第四个学习任务,公道杯零件是一种具有弯曲弧度㊁形状存在负角面结构及表面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要求加工过程中刀轴矢量能跟随曲面作变化以避免干涉,是多轴数控加工专业学生要完成的一个重要学习任务㊂通过任务学习,学生具备P o w e r m i l l 五轴联动加工编程的能力,能操作五轴数控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㊂1.2本次微任务价值本次微任务选自学习活动1 公道杯工艺设计与编程 ,主要培养学生P o w e r m i l l 五轴联动加工编程的能力,要求会选择公道杯零件精加工策略并设置参数,能输出加工程序,具备程序校验的能力,能解决加工干涉的问题㊂1.3工作任务描述通过工作描述使学生更贴合工作实际㊂某公司需制作一批铝制公道杯(工艺品)零件,现委托本校产教中心进行生产㊂本校产教中心接到任务后,将公道杯的加工任务交给多轴数控专业(预备技师)的学生进行加工,共20件要求3d 内完成㊂毛坯为铝合金2A 12,需提交成品及检验报告㊂1.4本次微任务分析已经完成公道杯零件的工艺分析,并完成粗加工编程与校验㊂通过工艺分析,发现公道杯存在负角面结构,使用三轴数控机床或其它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且加工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故使用五轴联动的加工方法来完成精加工㊂前课已经确定公道杯的精加工策略 曲线投影精加工策略,本次微任务是以公道杯精加工编程与校验(参数设置与校验)为主要学习内容㊂精加工的参数设置关系到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如果精加工参数设置不合理,将导致加工过程中出现欠切㊁过切㊁碰撞等问题,对加工的完成起到决定性的影响㊂考虑到五轴数控机床价格昂贵,在机床上校验程序经济性较差,如果使用仿真软件校验程序又缺少真实感,故引入五轴模拟机进行参数设置的校验,提高学生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长学生操作机床的能力㊂1.5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知识点:(1)参考线结构特点与绘制方法㊂(2)刀轴与刀轴界线的定义与设置方法㊂(3)P o w e r M i l l 中曲线投影精加工策略的快进高度,切入切出和连接,进给和转速等参数设置要点㊂学习技能点:(1)会使用P o w e r M i l l 软件,绘制参考线与设置曲线投影精加工策略的参数,并输出加工程序㊂(2)会操作五轴模拟机校验程序的正确性,验证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具有分析与解决加工干涉等问题的能力,并能优化程序㊂1.6教学策略选择与分析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运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㊂通过情景导入模拟企业生产车间环境,角色扮演让学生‘湖北农机化“2021年第5期体会职业特点㊂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㊁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学生利用网络平台㊁微课视频㊁学校在线测试系统㊁学校(多轴数控专业)学习资源库资源等多种形式学习曲线投影精加工策略的参数设置要点㊁参数线的绘制㊁刀轴与刀轴界线的参数设置,有利于化解教学重点与难点㊂首先,通过学习工作页的引导,并通过教师时时跟踪㊁指导,完成程序的输出㊂其次,操作五轴模拟机的校验程序,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加工干涉等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程序㊂再次,通过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㊂2教学实施过程2.1课前学习采用轮岗制进行小组分工,增强学生岗位意识㊂2.2课中学习组织学生在学习通上签到,检查着装㊂听取安全员对于6S 检查情况的汇报并点评㊂按企业工作流程进行教学组织,模拟生产线班前会,让学生了解岗位要求㊂通过课前检测环节,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情况㊂让学生回顾前课学习内容,检查前课学习效果,并做好本次任务的学习准备㊂教师描述工作情境,通过软件分发工作页,下达学习任务㊂引导学生阅读工作页,明确本次课学习任务和教学重点与难点㊂通过引入企业真实产品,帮助学生梳理工作过程,强化工作意识,做中学㊁学中做㊂指导学生使用P o w e r M i l l 软件㊂2.进行演示,绘制参考线㊂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参考线的绘制,并点评㊁选择最佳参考线绘制方案㊂指导学生完成刀轴与刀轴界线设置,对其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㊂引导学生回忆前课学习任务中相同参数设置方法并讲解异同点㊂点评各小组参数设置的刀具路径㊂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㊂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问题,指明方向,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攻克学习重点与难点㊂通过类比学习,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㊂安全员强调安全操作规范㊂利用仿真软件完成公道杯零件的加工准备㊂操作五轴模拟机完成模拟校验程序㊂安全员记录模拟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㊂小组汇报模拟加工出现的问题㊂讨论找出模拟加工出现如欠切㊁过切碰撞等问题的原因㊂设置碰撞避让参数,修改参数设置,通过后置处理输出程序㊂操作五轴模拟机,检验新程序㊂利用五轴模拟机高效㊁准确校验程序正确性,验证参数的设置合格性,提高学生操作机床的能力㊂通过前一环节的 试错 ,学生更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容易接收与理解㊂教师组织㊁引导学生汇报㊂记录学生汇报情况㊂点评各组汇报的优点与不足㊂制作本次学习任务的课堂测试题㊂完成学生评价测评㊂检查工作页完成情况㊂通过学生代表汇报,培养了学生表达㊁归纳和总结能力㊂通过在线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自评与互评环节更公正㊁公开㊂2.3课后拓展教师通过资源库上传拓展练习(水杯的加工)㊂线上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㊂通过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相似工件编程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达到课后目标㊂3教学成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㊂学生学习基本达到课前㊁课中和课后学习目标,能设置公道杯投影精加工策略的参数,并能输出加工程序,通过五轴模拟机校验程序正确性,验证参数设置的合理性,从而优化程序,具备分析与解决加工干涉等问题的能力㊂(1)多种信息化手段运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借用学习通软件发布课前㊁课后学习任务,并与学生时时交流,答疑解惑㊂学校(多轴数控专业)学习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满足学生自学与课后拓展学习的需要㊂(2)学习要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能实时学习,反复观看,利于学生掌握㊂(3)创设职业情境,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工作岗位需求㊂(4)五轴模拟机的采用,既解决五轴机床昂贵,操作要求高的问题,又提高学生真实机床操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 试错 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㊂(5)采用自评㊁互评㊁教师评价的方式,更公平㊁公正评价学生表现㊂4结语本次学习任务是基于企业真实订单要求,通过公道杯的加工使学生掌握多轴数控机床的操作,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助力中国制造2025㊂教学效果反馈表明,多数学生懂原理,能编程,会操作㊂掌握精加工编程与校验方法㊂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得到提升㊂多种信息化手段应用于一体化课堂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㊁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总结提炼能力,专业素养大幅提升㊂同时也要看到部分学生语言能力有待加强,需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㊂参考文献:[1]辜东莲.代表性工作任务与典型工作任务刍议.中国培训.2013.03.01.(收稿日期:2021-02-15)。
2024年2023年工学一体化语文课教案实用
2024年2023年工学一体化语文课教案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工程与技术”章节,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2024年与2023年工学一体化”。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近年来工学领域的发展趋势,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2024年与2023年工学一体化的相关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及主要观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工学领域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章的结构、观点及论证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工学一体化的核心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2024年与2023年工学一体化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工学领域的发展。
2. 自主阅读(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标注难点。
3. 课堂讲解(20分钟)(1)教师讲解文章结构,分析文章观点。
(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解答。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图2. 重点词语及概念3. 解题思路及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2024年与2023年工学一体化的主要观点。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2. 答案:(1)观点:2024年与2023年工学一体化是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
(2)论证方法: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通过列举实例和对比分析,论证了工学一体化的必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工学领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我国工学领域的最新动态。
四要素描述工学一体化典型案例
四要素描述工学一体化典型案例一、工学一体化概述工学一体化是一种将工科教育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该模式通过企业与学校、产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对接。
在我国,工学一体化已经逐渐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典型案例一:XX公司生产线自动化改造XX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决定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通过与当地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同培养一批具备自动化技术知识的工程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典型案例二:YY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YY学校与附近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学校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典型案例三:ZZ企业员工培训项目ZZ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员工培训项目。
通过工学一体化模式,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了整体员工的素质,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典型案例四:AA产业园区发展规划AA产业园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产业技术创新。
园区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这种工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六、四要素在典型案例中的体现1.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2.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推动产业发展。
3.学生实践: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4.师资共享:校企双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七、工学一体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工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工学一体化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工学一体化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选编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选编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基本概况
本案例是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本科生,采取
小班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知识
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程目标
1、培养研究生对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2、培养研究生用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应用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知识;
4、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与
人文素养之精神。
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分为实验部分、研
究部分和技术应用部分,注重实践教学,并注重师生的相互交流。
课
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实验部分:主要实践教学,根据分析设计课程,使学生能够
解决实际问题;
2、研究部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会去发现问题;
3、技术应用部分:主要着眼于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并可以表达出自己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本案例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为例,课程的设计重点是
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充
分考虑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从理论到实践达到知行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适应力,为今后从事有关领域的工作提供良好
的学业准备。
工学一体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XX专业XX课程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我校积极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本课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职业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专业XX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XX专业XX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XX专业XX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XX专业XX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案例、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教学:(1)教师讲解XX专业XX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3. 实践教学:(1)教师演示XX专业XX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强调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3)学生进行互评,总结经验教训。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课堂纪律、参与度等。
2. 实践操作:学生掌握XX专业XX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情况。
3.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质量、创新性等。
4. 期末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实践操作考核。
六、教学资源1. 教材:《XX专业XX课程》教材。
2. 辅助教材:《XX专业XX岗位技能培训教材》。
3. 实训设备:XX专业XX岗位的实际操作设备。
4. 网络资源:相关行业网站、学术论文、技术视频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以四周为例)第一周:导入新课,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实践教学在培养工程人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以学科为中心,课程内容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现代工程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尝试将“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两门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二、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原则1. 目标:-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2. 原则:- 系统性原则:将“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 实践性原则: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 创新性原则: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整合的具体实施1. 课程内容整合:- 将“工程力学”中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计算方法融入“机械设计”课程中,使学生能够将力学知识应用于机械设计。
- 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增加力学分析、强度计算等内容,使学生对机械结构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学方法整合:-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采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 引入工程软件,如SolidWorks、ANSYS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和分析。
3. 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机械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责任感。
- 设立工程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研发,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四、案例描述以一个典型的机械设计项目——汽车发动机支架为例,描述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1. 课程内容整合:- 在“工程力学”课程中,重点讲解支架的结构力学分析,包括受力分析、应力分析、位移分析等。
工学结合教材案例
工学结合教材案例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岗位工作实际需求,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结合我院骨干校教师实际情况,组织我院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了《花卉艺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测量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7门工学结合教材,通过深入分析具体岗位所需技能,设计教材的项目任务教材按照园林技术岗位群需求及课程目标和任务,合理的选取教学内容,采用项目设计、工作任务结构层次,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将专业知识合理地延伸出来,通过完成相应的项目内容达到职业能力的培养。
每个任务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工作过程知识、技能操作(典型案例分析)、拓展知识、课后练习内容等,其中在工作过程知识模块中,尽量采用直观性强的实物照片、原理图和一目了然的汇总表格、真实的技能操作,在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上多下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与实训,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融汇于教材之中,并贯穿始终突出职业素质培养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更加明确,教师更容易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设计。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完成相关的技能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的内容,实现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
将理论、实践、实训内容融为一体,形成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新教材。
工学一体化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XX专业XX课程二、授课班级:XX班三、授课教师:XX四、授课时间:XX课时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部分:介绍XX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
2. 实践操作部分:进行XX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设计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XX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3)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3.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训、项目设计等。
(2)指导学生操作,确保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3)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4. 总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等。
2. 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业质量等。
九、教学资源:1. 教材、讲义、实验指导书等。
2. 实验室、实训基地、网络资源等。
3. 教师自编教案、课件等。
十、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实施。
3.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效果。
4.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反馈。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2023年工学一体化语文课精品教案实用
2023年工学一体化语文课精品教案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章“文学与生活”,内容包括古诗文阅读与欣赏、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三个部分。
详细内容为:《离骚》、《出塞》、《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古诗文的阅读与欣赏;现代文《背影》的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环节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进行讨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古诗文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2. 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写作技巧表达情感。
3.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激发梦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文的理解与欣赏,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口语表达的自信与流畅。
教学重点:古诗文的艺术魅力,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方法,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文中的名句,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古诗文阅读与欣赏(25分钟):(1)带领学生阅读《离骚》、《出塞》、《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古诗文,讲解诗文背景、作者生平。
(2)分析诗文的艺术特点,如韵律、意境等。
(3)举例说明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现代文阅读与写作(25分钟):(1)引导学生阅读《背影》,讨论文章的主题、写作方法。
(2)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等。
(3)进行写作练习,以“我的父亲”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4. 口语交际(15分钟):(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的梦想”。
(2)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注意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文阅读与欣赏:作品:《离骚》、《出塞》、《赋得古原草送别》艺术特点:韵律、意境、修辞手法2. 现代文阅读与写作:作品:《背影》写作技巧:描写、抒情3. 口语交际:主题:我的梦想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离骚》、《出塞》、《赋得古原草送别》、《背影》。
2023年工学一体化语文课教案实用(1)
2023年工学一体化语文课教案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文阅读与鉴赏》教材第四章“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详细内容包括:文章《父亲的手》的阅读与解析,重点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技巧、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2. 培养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作者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物描写技巧的运用、情感表达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情感内涵及文章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描绘父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悟父爱,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阅读文章(1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父亲的手》,了解文章大意。
3. 分析人物形象(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关于父亲的手的描写,分析父亲的形象,讲解人物描写技巧。
4. 情感表达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5. 文章结构分析(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6.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亲情的描写。
六、板书设计1. 人物描写方法:细节刻画、对比衬托、心理描写等;2. 情感表达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等;3. 文章结构:引子、、结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2. 答案示例:父亲的爱如山,厚重而深沉。
他的手,粗糙而有力,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温暖和力量。
那一次,我独自一人离家出走,漫无目的地在街头游荡。
夜幕降临,寒风凛冽,我蜷缩在街角,望着行人匆匆而过。
突然,一双手紧紧握住了我,是父亲!他的手传递着无尽的关爱,让我瞬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课例
一、课题名称
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二、教学背景
工学结合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将职业教育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劳动相结合。
随着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将各门课程按模块分成若干个工作活动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既能相互协作又有竞争的学习活动小组,在教师的引领下,按照一体化教学六部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研讨探究、动手操作,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
会正确安装、调试、检修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操作技能。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责任感、荣誉感、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安全目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7s标准。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为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工作原理,难点是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线路安装。
五、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启发引导教学法,以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准备
教师要结合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撰写适合学生特点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案及学习工作页。
2.实习用料、工具准备
按每两个学生一套准备出满足学生安装用的接触器、熔断器、时间继电器等电器元件以及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
3.一体化工作站准备
工作站准备要既便于同学互相探究和讨论,又尽量接近实际工厂的生产场地。
最好按研讨区、实训区、资料区、成果区四个功能区来布置。
4.学情分析准备
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功底、学习能力心中有数,分组要均衡。
学生学习工作小组设组长、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记录员各一人,分别负责组内的管理、技术、质量、安全操作和活动记录。
七、教学过程
1.明确任务,获取信息(20分钟)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同学们,经过各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顺序启动和多地控制工作任务,考核结果是:三组为最佳工作小组,xx为最佳小组长,xx、xxx为最佳成员,希望取得成绩的小组和同学再接再励,其他同学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回想一下:前面学习电动机启动时定子绕组加的电压和额定电压是什么关系?这种启动方法称为
什么启动?”(多媒体课件展示砂轮机启动)
请思考:全压启动有什么缺点?(视频:电动机启动灯立刻变暗,日光灯熄灭无法再启动,同一供电线路电动机动力不足声音变闷)如何减小启动电流呢?
引入降压启动概念(多媒体课件:展示降压启动的四种方法)。
(2)下达学习任务(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工作任务)。
某电动机厂二车间增加一台v-6/8-1型号的空气压缩机,需要配37kw额定转速为750r/min的电动机作为动力机械,车间动力供电电压为380v,供电变压器容量为80kva。
请你完成车间扩建工作。
(3)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电动机降压启动概念;能设计出合理的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会分析控制原理,并绘制电路原理图;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元件;能按图样正确连接控制线路,会通电试车。
(4)教师宣布学习过程所需时间和需要提交的内容。
教师:“建议你在18学时内完成,你将获得1学分。
请认真阅读学习工作页,通过查阅《电动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与技能训
练》《安全用电》等参考学材学习相关知识,获取设计方法和技巧,按照学习工作页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计划、异步电动机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原理图、控制盘成品和活动总结报告(课件: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2.小组研讨,制定计划(25分钟,课件展示学习工作任务)
教师发放学习工作页,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头阅读工作页内容,查阅参考学材,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对疑难问题小组集体进行研讨分析,或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待小组解决完所有问题后,组长再带领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工作方案——完成活动任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然后根据工作方案,绘制控制电路草图(这里教师需要提醒同学,设计控制电路可以不拘一格,完成同样控制功能的电路可以有几种,但是实际应用的是最优化的电路),并进行修正画出正式电路图。
因给定的是37kw额定转速为750r/min的电动机,查阅电工手册得知电动机为6极,额定电流为72a,型号为y250m-6。
以此为依据选出实现控制功能的开关、按钮、接触器等电器元件、材料和工具。
(这里教师要提醒同学元器件的选用并不是单一的,满足同一功能的同一器件有好多型号,这要视器件价格、尺寸及使用者习惯而定。
)最后做出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表,完成整个活动的实施计划。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各小组的进程会有一定差异。
进度快的小组探讨启动电阻的选用原则是什么,时间继电器的定时设定长或
短对电动机的启动有什么影响,启动时间如何设定等问题。
同时教师对进度慢的小组加以引导,对不能按时完成的小组课后进行辅导。
3.相互探究,做出决策(1学时)
6个工作小组依次到讲台上汇报小组活动实施计划,大致过程类似,只是存在的问题略有不同,因篇幅限制这里仅摘录一组汇报过程。
先将小组设计的电路图、活动流程图粘于黑板上,然后汇报:第一步备料,接触器cj20-40两个,熔断器rl1-60/40三个,……;第二步电路原理分析(略),展示设计的电路能完全实现控制要求,时间继电器启动时间调到10秒;第三步准备常用电工工具一套,指针式万用表一块。
根据同学汇报的情况,教师和其他组同学进行提问,由该组同学回答。
问:为什么采用降压启动?
答:根据给定电动机的功率和变压器的容量,不符合电动机直接启动的条件。
问:手动控制除了用转换开关控制还有别的方法吗?
答:用按钮控制。
问:串电阻降压启动缺点是什么?
答:耗能,只能空载或轻载启动。
教师:“6个小组通过团结协作、查学材、查资料均按时制定出
活动计划,且活动计划可行,这很好。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精细程度不够,电路图潦草;二是时间继电器启动时间调整不够准确,启动时间调整要恰到好处,要既能控制启动电流在限制的范围内,又能不致使启动时间太长。
启动是过程,串接电阻减压启动消耗电能,要用在不经常启动的场合。
”
4.规范操作,实施计划(12学时)
学生两人一组,按本组制定的计划,完成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除了完成相应的安装工作外,还要按分工完成好自己所负责的检查工作。
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的指挥和领导,安排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相当于车间的调度员;技术员负责控制柜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质检员负责控制柜安装过程和成品质量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安全员负责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及7s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记录员负责记录整个活动过程。
教师巡视,适时给予指导,尤其要注意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这个过程时间较长,教师要时刻注意各小组的情况和每个学生的活动。
一是时刻掌握课程动态以利于更好地掌控;二是为评定积累资料,最后给同学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观察学生是否按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杜绝一切危险发生。
学生动手能力不一,完成这个过程最多能相差2个学时。
对于完成任务较早的同学,教师可以为其设置故障令其排除,实现分层教学。
5.质量控制,作品展示(2学时)
学生必须在任务提出后规定学时内上交活动计划方案、设计原理图、控制柜实物以及活动总结报告,然后到成果展示区展示作品。
在作品展示前小组做最后检查,技术员检查作品是否存在技术问题,质检员检查作品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安全员检查作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记录员做好记录。
小组检查无误后,经教师批准通电试车,逐步验证各个控制要求是否实现,验证作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有应用价值、作品质量是否过关等。
6.客观真实,评估反馈(2学时)
八、教学反思
首先,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中,学生有任务、有目标,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好。
其次,小组划分合理,各小组之间实力均衡,有协作、有竞争,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同时,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一体化工作站不能完全按功能划分工作区,一体化教学环境还有待改善。
(作者为承德技师学院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