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及欧洲教案1
6.1亚洲及欧洲 第6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6课时教学目标1、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教学难点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
(二)新授板书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板书 1.人口最多的大洲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列举。
讲述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板书 2.人口分布不均匀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
4.亚洲的国家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
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情况如何呢?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板书(二)欧洲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活动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
教学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
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作业布置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板书设计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1.人口最多的大洲2.人口分布不均匀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4.亚洲的国家(二)欧洲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1-5 亚洲和欧洲》教案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活动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三、合作探究。
品味、提高。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
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二)欧洲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
活动完成教材P.11的活动来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
小结欧洲河流的特征: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实战训练”2四、反馈矫正。
交流、提高。
练习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
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交流、点评、补充。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1五、小结。
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掌握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3六、作业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七、板书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五、河流(一)亚洲1.大河众多。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二)欧洲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篇一: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堂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讲授新课)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
教师进行总结。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6-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6.1亚洲及欧洲 第3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 亚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的地形特征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
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亚洲全有——地形复杂)(二)新授板书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提问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活动:(1)读图1-1,亚洲地形图,1-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
(填图练习)(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归纳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5)小组讨论: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讲解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
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1.1亚洲及欧洲(1)
拓展:亚欧两洲的地形各受什么因素影响为主? 拓展:亚欧两洲的地形各受什么因素影响为主?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亚洲地形特征
地形
欧洲地形特征
课堂检测
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B ) 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地势西高东低 B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势中部高, C 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 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平坦, 2.填充图册P1第一大题,第1小题 2.填充图册 第一大题 填充图册P1第一大题, P2第二大题,第1、3、4小题 P2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
练一练
60% 50% 40% 30% 20% 10% 0% 200米 2000米 < 200 米 200-500 500- > 2000 米 2000米 米 2000 米 欧洲 亚洲
地面起伏小, 地面起伏小,地形以平原为主
亚洲与欧洲不同海0米 < 200米 200-500米 200 - 500米 500-2000米 500 - 2000米 2000米 > 2000米
低 。
亚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的地形特点
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面起伏大、高 地面起伏大、 低悬殊 地势中高周低
请模仿亚洲地形特点的描述, 请模仿亚洲地形特点的描述,说明一 下欧洲的地形特点。 下欧洲的地形特点。
你认识欧洲的地形吗? 你认识欧洲的地形吗?
地形特征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地形特征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 2、地势起伏状况 、 3、主要地形类型 、 4、地形分布 、 别忘了完成P6表格哦! 别忘了完成 表格哦! 表格哦
50% 40% 30% 20% 10% 0% 200米 2000米 < 200 米 200-500 500- > 2000 米 2000米 米 2000 米 欧洲 亚洲
第1章第1节 亚洲及欧洲2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与欧洲教学案(第2、3课时)(气候和河湖)白庄矿学校李娟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2、对比亚洲分析欧洲的气候特征。
3、归纳总结地形与气候,了解亚洲与欧洲的河湖。
教学重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教学难点:欧洲的气候特征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准备: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寒假的时候,你远在莫斯科的朋友玲玲,和海南的朋友贝贝同时邀请你到他们那里去旅游,并且都建议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多带厚的衣服。
你认为你的哪位朋友的建议是合理的?为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亚洲的气候知识储备:学习气候从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的特征这几方面分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8内容及《亚欧气候类型图》《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1)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2)最广的是那种?分布在那里?(3)最典型的是什么气候?分布在那里?(4)完成P7活动题目。
(5)亚洲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什么?(6)阅读亚洲的夏季风和冬季风,指出他们的源地、风向、对气候的影响。
小组交流:总结亚洲气候有哪些特征?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家住俄罗斯的一个城市的中学生大卫乘飞机到印度尼西亚的城市探亲,临行前妈妈嘱咐他要多带几件棉衣。
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二)学习任务二:欧洲的气候1、自主学习读图1-7,了解欧洲的气候类型,解决以下问题:(1)欧洲都有哪些气候类型?(2)欧洲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气候?(3)英国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位置相当,可是一月两地平均气温却相差将近30度,为什么?(4)欧洲欧洲内陆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内陆气候特征是否一样? (5)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说一说两种气候的特征。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欧洲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探究结论:欧洲气候特征;(1)以温带气候为主。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1)
课题亚洲及欧洲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欧两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2、读图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3、读图理解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地理能力。
情感目标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亚洲和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教师活动复备启动课堂复习巩固1、读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2、亚洲的地形特征3、读地形图指出亚欧两洲主要的地形区。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册所学五带的划分,思考亚洲的纬度位置,分析亚洲位于五带的什么范围?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讲授新课指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学课本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二、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三、亚洲东部、南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季风气候的成因: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差异特别明显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偏北风,寒冷干燥四、读课本6-9图,掌握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
根据亚洲气候特点的学习,并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总结出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五、欧洲的气候类型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因素有:1、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2、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距海不远3、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4、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有利于暖湿空气长驱直入教师点拨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亚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2、大陆性特征显著3、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唯一没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最典型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稿1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亚洲和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对两大洲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下地理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通过对亚洲和欧洲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需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学会阅读地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地理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亚洲和欧洲地理特征的认识;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地理环境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和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2.难点:对亚洲和欧洲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以及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时事新闻、图片、歌曲等方式引入亚洲和欧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引导学生了解两大洲的整体概况。
3.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展示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联系。
《亚洲及欧洲》教学案(第2课时)
第2课时亚洲和欧洲的位置及地形特征(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1)确立地理位置的方法。
(2)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
【板书】:一、亚洲和欧洲的位置目标一: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方法:趣味引导识图法如:(1)由“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名称的由来,引导学生观察第二页中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寻相关位置。
(“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2)亚欧大陆的分布范围。
(面积分布最广的大陆:5000多万平方千米)(3)欧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主要在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北极圈内→主要在北半球,地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亚洲海陆位置:东临__太平洋__,南面__印度洋__,北靠__北冰洋__,西接欧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通过__苏伊士运河__与非洲相邻)(4)请同学们自己分析一下欧洲的地理位置。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面地中海,东接亚洲,西南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板书】:二、“亚细亚”和“欧罗巴”1.洲名的由来2.亚欧大陆3.欧亚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4.欧洲的地理位置目标二: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方法:读图分析法过程:(1)观察图6-3,由颜色的变化总结亚洲的主要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找寻主要的山脉和高原:①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②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2)观察亚洲的地形的变化。
(中部有高大的山脉和高原,四周有低平的平原;珠穆朗玛峰:8844米,死海湖面:-415米,相对高差大;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观察亚洲河流的分布,总结地势的特征。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六单元第1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案3.这些美丽的景色属于哪个大洲?出示图片并提问:你还认得这些大洲吗?你知道”亚细亚”和“欧罗巴”吗?转折:今天我们来探究亚细亚洲及欧罗巴洲的相关知识。
在图中找出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的学习活动一:定位“亚细亚”和“欧罗巴”1.初探名称的由来出示材料: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
在当地语言中,“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后来,“亚细亚”和“欧罗巴”所指范围不断扩大,并世代相传,分别成为亚、欧两大洲的名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千米2。
2.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在哪半球?出示东西半球图:方法指导:找出半球划分界限——东西半球20°W,160°E;南北半球:0°。
3.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1.图文转化——想一想,说一说:2.读图分析:准确画出20°W,160°E;赤道。
观察描述亚洲的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3.观察标画与描述交流:亚洲的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图文结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在描述亚洲位置的同时,方法指导:找出重要纬线——赤道、北极圈、北回归线以及一些其他重要纬线。
4.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方法指导:找出所在的大洲,濒临的海洋。
5.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有哪些邻居?——相对位置(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描述(2)亚洲与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描述6.归纳总结:如何来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拓展应用】提问:你会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吗?7.提供半球图和欧洲位置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带。
4.读图分析: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世界第一大洲。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0)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民族的组成,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2、过程与方法:读图法、复习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重点难点1、亚洲的人口分布地区2、亚洲的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一、激情导入二、自主学习出示一组图片资料,反映亚欧人种、民族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由这些直观资料引入。
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朗读。
1、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状况,并能分析分别存在的社会问题及解决对策。
2、看图1-14,分析人口分布状况及其气候方面的原因,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和地区。
4、亚洲、欧洲分别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三、激情互动四、魅力精讲五、拓展应用三、激情互动(1)组内互动:科代表针对学习目标,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
(2)组间互动:组内选出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外组帮忙解决。
(3)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说说哪些地方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方的人口分布稀疏?2、请从气候条件分析亚洲西部和亚洲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3、亚洲和欧洲各划分为哪几个区?中国位于哪个区?亚洲的水稻种植优越条件:科主任总结:地形平坦平原广阔,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足,热量充足,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增长最慢的大洲亚洲的西部和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
中国的邻国。
2、亚洲水稻种植的优越条件。
3、亚洲、欧洲分别存在着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什么?它给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初中地理亚洲及欧洲教案
初中地理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 了解时区的划分,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学会简单的区时换算。
3.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地图,引导学生发现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 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加深学生对两个大洲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学期学习的全球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半球分界线、七大洲的面积等基本概念。
2. 提问:面积最大的大洲是哪个?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展示亚洲及欧洲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2. 提问: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如何?让学生读图,并引导学习。
三、教学内容(20分钟)1. 亚洲的地理位置:a. 纬度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东经25°至170°之间。
b.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临欧洲,北临北冰洋。
2. 欧洲的地理位置:a. 纬度位置: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西经10°至60°之间。
b. 海陆位置:欧洲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临亚洲,北临北冰洋。
3. 时区划分:a. 地方时: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的经度确定时间。
b. 时区:相邻地区共同使用一个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时间。
c. 区时:一个时区内统一使用的时间。
d.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着180°经线,东12区与西12区相差一天。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根据地图,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 解释时区的划分,并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6.1 亚洲及欧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6)
课题亚洲及欧洲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地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2、学会总结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的方法。
3、利用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的方法独立分析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4、掌握亚洲及欧洲的世界之最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地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难点:利用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的方法独立分析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激情导入自主学习(播放《亚洲雄风》,同时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片)“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说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哪个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描述呢科主任出示自主学习目标,科代表带领小组成员独立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并记录下自己学习中的疑问。
1、学会利用课本上的图1-1、1-5、1-6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2、总结如何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
3、结合图1-1及活动1、2分析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4、掌握亚洲的世界之最5、会分析亚洲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岛弧、海沟形成原因。
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激情互动、魅力精讲拓展应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另一成员记录。
组间:以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
并互相解答。
师生:老师筛选重难点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
1、看地图上的图利分析亚洲的地形。
2、找亚洲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它们的相对高度。
3、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4、解析欧洲冰川地形的成因。
亚洲欧洲平均海拔高度平均海拔高,世界第二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平原呈波状起伏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为主平原为主地形分布特点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中部高、四周低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见《看谁最做的》。
亚洲和欧洲 教案
亚洲和欧洲教案湘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地理3.课时:1教案内容: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欧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亚、欧洲的人口和国家。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以上几方面的相互关系。
三、学具准备亚洲、欧洲地形和气候分布挂图。
四、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归纳法五、学习活动(一)导入新课链接网址(/v/b/67290846-2241740624.html)引用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亚洲的地理位置: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小组展示。
阅读课本第2页,观察图1-1,回答下列问题:(1)海陆位置:临哪些洋,与哪几个洲为邻。
(2)纬度位置:有哪些重要纬线穿过,跨哪几个温度带)(3)对比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小组展示。
阅读课本第5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亚洲地形的三个特征:(2)对比分析欧洲的地形特点。
3、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教师展示网址为(/view/f4dcc21c650e52ea5518989a.html)的1页至12页个人先分析总结,然后小组讨论完善,最后展示。
综合归纳:亚洲和欧洲河流的特点。
4、气候:教师展示网址为(/view/b9480f1f650e52ea5518980f.html)的15页至27页个人先分析总结,然后小组讨论完善,最后展示。
5、人口和国家教师展示网址为(/view/f4dcc21c650e52ea5518989a.html)的13页至20页个人先分析总结,然后小组讨论完善,最后展示。
综合归纳:为什么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人口稠密?六、课堂小结个人先自己完成,然后小组讨论完善,最后展示。
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内容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胡敏教材分析: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
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本节是学习大洲知识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教给学生分析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欧洲的地理特征。
设计理念: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以“诱”达“思”,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流程引入新课: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习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结合地图1-1,找出亚欧两州的分界线、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一)读图感知,掌握基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图1-1,找出以下内容,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组共同解决。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亚洲各主要位于哪个半球?2、找出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的大洋。
3、请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学生自学、讨论总结(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初中地理欧洲与亚洲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欧洲与亚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
2. 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使学生掌握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人口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对大洲地理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一、亚洲1. 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与北美洲相望。
2. 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3. 气候特征:亚洲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
4. 国家与地区:亚洲有近50个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
5. 人口分布: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以中国、印度两国人口最多。
二、欧洲1. 地理位置:欧洲位于西半球,北半球,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北与北冰洋相望。
2. 地形特征:欧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3. 气候特征:欧洲气候类型多样,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4. 国家与地区:欧洲有近50个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
5. 人口分布:欧洲人口分布较均匀,以俄罗斯、德国两国人口较多。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亚洲和欧洲的风景视频,引导学生猜测片中的景观所在地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亚洲与欧洲。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Step 3:地图阅读与分析1. 让学生阅读亚洲和欧洲的地图,掌握主要国家和地区。
2. 分析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密集地区和人口稀疏地区。
Step 4:小组讨论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Step 5: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征、国家数量、人口分布等关键信息。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的气候、河流、人口和国家【教学设计】
《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2.理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分布等因素对亚欧气候的影响3.读图分析亚洲、欧洲河流的特征,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4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教学重点:亚欧两洲的气候、水系特征。
教学难点:亚欧两洲的气候、水系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导入] 我们认识和学习大洲需要从两方面入手,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国家、城市、经济、语言等。
这些地理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在学习中要把握这些地理要素的联系性。
[导入]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过渡]读图亚洲图,找出赤道、北极圈,说明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亚洲既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也有热带气候。
[读图回答]读P7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缺乏哪种气候类型?这说明了亚洲气候的特征之一是什么?思考:为什么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讲解]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约有十二种,仅亚洲就有十一种,这说明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为什么亚洲气候类型会如此之多呢?(对应教学目标2)纬度位置: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海陆位置:距海差异大,由沿海向内陆差异显著。
地形地势: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提问]亚洲哪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广?这种气候的特点是什么?[提问]亚洲最典型的气候是?学习过几种季风气候类型?是否在亚洲都有分布?分布在哪里?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总结]亚洲气候的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方法指导] 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归纳和描述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主要气候类型2.典型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等要素)3.区域气候类型分布格局或差异[过渡]那欧洲气候特征如何?[活动探究]自学P8-9总结:1、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无热带气候;2、气候的海洋性显著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显著[导入]二、大河众多的亚洲[导入]李白有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外国语学校备课稿
教学内
容
年级学科初一教学课
时
共 4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
教学重
点
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教学难
点
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教学准
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
一、解释“亚细亚”和“欧罗巴”
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
1、亚洲位置①经纬度位置: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②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它同时跨四个半球;③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精讲点拨:
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提问检测:
课堂小结:
1、读图1-1,找到下列地形
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
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
2、亚洲的世界之最
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
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
板书设计一、解释亚细亚和欧罗巴
二、描述亚洲欧洲地理位置
三、描述亚洲欧洲地形特点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己查找地图册上地区名称,学生学会了看地图,并能从地
图上分析出地形特点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