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演变与制度创新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郁建兴吴玉霞(刊于《学术月刊》2009年第12期)[ 摘要]服务型政府将满足公民需求作为最高目标,不仅要求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其中,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是政府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都要面对的普遍性问题。
针对公共服务的混合性和复杂性,本文提出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复合模型,复合供给模型是指在公共服务的供给参与方之间进行了两次分工。
初次分工是将服务规划者(提供者)和生产者相分离,并可产生多种典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二次分工是生产者将自己不能直接生产的服务,通过整合其他服务资源来组织生产,通过将分散的、异质性的服务需求与非规模化的服务供给进行对接来间接满足服务需求。
复合供给机制有利于发挥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各自优势,并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满足公民的异质性公共服务需求。
[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复合模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公共管理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有着密切联系。
服务型政府以满足公民需求为最高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需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重点关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需要通过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进行积极的制度供给,整合全社会资源,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一、服务型政府:从职能转变到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服务理念、职能体系、服务体制、服务方式的全方位深刻变革。
当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政府必须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加强制度设计与安排,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始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倡导“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新型政民、政社关系。
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议题,学者们从政府职能、公民权利、制度框架、运行机制等多个视角展开了服务型政府概念的内涵。
什么是制度创新
什么是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Institutional Innovation)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
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
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及内涵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时,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创新型的政府,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
目前科技创新存在和面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否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型的新思路,同时政府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努力创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执行好已出台的政策,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_张永会
张永会
摘 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受到学界持续、广泛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围绕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理论基础、概念、内容、现状、原因及实现路径等问题,学术界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
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二
的研究,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国内外 多的经济机会等多种途径来扩大和提高人类的能
一
学者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四
力。可以看出,阿玛蒂亚·森的理念对于政府的经济、 年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理论基础
社会政策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政
第 五
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理论都起源于西方。对公共 治哲学领域的公平正义理念的探讨而成为不少国家
府应当为广大公民提供机会,重视公民的意见和权
[3]宋迎法.论构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
利,以使政府与公民、社会与市场之间形成互动的新 务体系[J].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
特
局面。[13]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主张树立顾客意
[4]吴翌琳,谷彬.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计
区
实
识,把服务对象视为上帝的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14] 监测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3).
的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应然性”研究层次,而对于实
[14]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 ——企业
际运行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着墨不多。今后,案 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例解析式的研究应该予以加强。第四,缺乏对于人群
[15]龚金保.需求层次理论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
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创新研究
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创新研究一、背景政府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包括各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交通运输等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一直是社会保障、公共事务管理、金融及财税等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
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二、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核心在于改革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方式,调整政府公共服务的组织形式,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服务品质。
(一)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方式改革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方式是政府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核心之一。
改革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方式,需要从政府职能、政府角色定位、政府部门设置及廉政建设、权力制约等方面入手,转变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方式,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方向转变。
市场化:政府可以采取竞争性招标等方式向社会化服务机构购买公共服务。
市场化方式下政府就像“消费者”一样“购买”公共服务,将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引入公共服务体系中,从而打破政府行政垄断的现状,优化公共服务机构组织结构。
社会化:政府应该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将公共服务转移给社会组织,减轻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运营压力。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保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
专业化:政府应该优化公共服务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优化人员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达到最优化水平。
(二)政府公共服务的组织形式调整政府公共服务的组织形式调整体现了政府职能和角色定位的调整。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的组织形式的调整。
具体来说,政府应当健全公共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传统性公共机构的职能,在传统性公共机构之外增设专业性机构,如专业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使公共服务更加专业化。
(三)政府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优化是政府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关键。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事业改革与制度创新探析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公 共 事 业 不 论 是 硬 件 还 是 软 件 都 必 须 与 之相适 应 , 我 国近年城 市 化进 程 不 断加 快 , 但 公 共 事 业 在 软 硬件 方面都 没有 与城市化 发展 同步 , 这在 一定程 度上 给我 国
) 1【 】 ) ●【】._ ( ) _ . 【 】 ) 。 ● 】 ) - ● 2 1 1 - ( ) -  ̄ [】 ) _ . 【 】H ) _ . 【 】 ) _ .【 】H ) 一 . 【 】 ) _ . 【 】H ) 1【 】 > 1【 】 ) _ . 【 】H ) _ . 【 】H > 1【 】 ) _ . 【 】H ) I
我 国 近年 城市 化进 程不 断加 快 , 相 关 研究 表 明 2 0 1 0年 城市 居 民有 望接 近 7 . 3亿 , 城 市 化 率将 达 到 5 5 。城 市 化 的加 速 给城 市 公 共 事 业 建 设 带 来 巨 大 的 压 力 , 预计“ 十 一 五” 期 间全 国城 市基 础设 施 建设 投资 要远 远超 过 1万 亿 元 。 面对 巨额 的建 设 资金 需 求 , 我 国的 财 政 资 源 日显 不 足 。原 因在 于我 国转 轨 进程 并 未 完 成 , 财 政 一 方 面 要 建 设 完 备 的 公共 服务 体 系 , 加 大对 民生 事业 的投 入 , 另 一方 面还 要 支 持 有助 于提 高 国家 竞争 力 的产 业 的 发 展 , 城 市 公 共 事 业 建 设 的预 算 约束 还将 长期 存 在 。因 此 , 要 使 城 市 公 共 事 业 的 发 展满 足城 市化 的需要 , 就 必 须将 重 点 转 向体 制 改 革 和 制 度 创新 。
一
城市化 带来 了不利 影响 。 1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数 量 不 足 与城市化 进程 相伴 而来 的是 城市 人 口的激 增 , 因此 , 仅 保 持基 础设施 总量 的增长还 不一定 能够 满足城 市化 的要 求 , 只 有 人 均 基 础 设 施 拥 有 量 的 增 长 才 能 改 善 城 市 化 对 公 共 事 业 的需 求 。而 我 国城 市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虽 然 在 总 量 上 有 了 很 大 的增 加 , 但人 均 占有率 仍很 低 。另外 , 能源 、 供水 等 问题 也 十 分 突 出 。城 市 排 水 管 网 普 及 率 仅 6 O %左 右 , 城 市 污 水 集 中处 理率 不 足 1 0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在 消 费 者 较 少 时 , 每 增 加一个 消费者 所带来 的边 际成本很 小 , 因此增 加 消 费对 充 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讲述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述(一)社会建设社会建设通常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认识和深化过程1.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
2.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3.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4.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1.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3.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等。
4.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5.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阶层在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阶层划分情况:一是工人阶级内部主要包括七大阶层:典型的产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党政领导干部、一般公务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一般管理者。
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代社科视野 20 0 8年第 1 期 1
用权 改 为永 久 的使 用权 ,也就是 把 承包 制 改 为永 包 制 。虽 然 只是 一字之 差 ,但却 具有 深 远 的历史
意义 。
方f 分散 的农 户) 变 到 由一 方 (龙 头 ” 演 “ 企业 ) 几 对 方 f 户 或 合 作 社 或 其 他 中介 组 织 上 ,适 当扩 大地 方 的税 权 。逐 步 扩大 一 般转移 支 付 比重 ,充 分发 挥转 移
支 付在 促进 基 本公 共服 务 均等化 过程 中的“ 手 ” 抓
他 中介组 织是 “ 龙头 ” 企业 与 分散 农户 的桥梁 .龙 “ 头 ”企业 通过 他们 与农 民打交 道 。合 作 社或 大户
履行 的对 象和线 路 , 降低 了风 险值 , 督起 来也 比 监
较 容易 .而大 户或 合作 社 与农户 之间 可 以利用 相
( 邓摘 自《 州 日 1 2 0 年 1 广 4 >0 8  ̄ > 0月 1 柳建云/ 0日 文) 互 之 间 的信 息 了解 予 以更 直 接更 有效 的监督 , 而
省 内生交 易费 用方 面 的优势 明显 。中 国农 村 是一
个 典 型 的静 态 社会 , 民之 间不 仅 相互 了解 , 农 而且 存 在着 相互 的监 督 。由于 道德 约束 有极 端 的制 约
教育 、 本 医疗卫 生 、 低生 活 保 障等 , 央政 府 基 最 中 应 承担 大 部分 支 出责任 , 经济 发达 地 区 , 在 地方 政
利益 会流 到他 们手 中 , 降低 了 “ 但 交易 成本 ” 因为 ,
在这 种组织 形式 中,大户 或合 作社 或 其他 中介组 织 介 入后 ,龙头 ”企业 只需 和 大户 或合 作 社或 其 “ 他 中介 组 织 签 订 合 同 , 由~ 方 (龙 头 ” 业 ) 多 ‘ ‘ 企 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国民生计的大问题,关系民心向背、关乎政权存亡、关系社会稳定与否。
民生观是指对人民生计问题的认识,也就是解决人民基本生存生活需要的思想、观点。
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就把民生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掀开新时期的大幕,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爱国主义和爱民情怀,一次次高扬起民生的主旋律,形成了具有新时期特色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
现代民生问题,一方面关注人民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全面关注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为了中国人民的民生而锐意进取的实践史。
党的领导人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要巩固工农聪明,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
——毛泽东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邓小平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穷,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
——江泽民在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江泽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种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胡锦涛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推进制度建设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实现了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其重要表现就是由生存型社会开始步入发展型社会。
当前改革发展中呈现出的许多阶段性特征与这一转变有很大关系。
发展阶段的跨越,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其中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已成为新时期的突出矛盾。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把加强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施政方针。
因此,对新时期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中国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小,发展性压力全面凸显。
从社会层面看,发展性压力集中反映在人的自身发展上。
广大社会成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新阶段,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让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消费结构变化体现公共需求增长的趋势。
当前广大社会成员的消费结构呈现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食品与衣着等基本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从1990年的67.61%下降到2006年的46.15%;二是医疗保健、教育等消费支出比例不断上升,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比例从90年代初的10%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30%左右。
这一结构性变化表明,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
2、利益关系的变化对加强公共服务提出新要求。
中国面临空前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变革,使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相对简单的社会结构逐步演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复杂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利益关系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等深层次的问题。
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困难群体增多,财富总量的增长与民生问题突出并存。
新时期利益关系的变化增加了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提出更为现实的要求。
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历程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一1979年间,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苏联式的公共服务体系;第二阶段是1979一1994年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优先性使政府忽略了公共服务供给,同时旧的公共服务体系开始瓦解;第三阶段是1994一2002年间,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政府着手在城市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第四阶段是2002年至今,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指导下,政府试图建立一个更具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建立起一个相对简单、平均主义和国家包办(配给制)的公共服务体系,以适应于当时的经济社会制度安排。
这一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在单位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之上,以城市“单位制福利”和农村“集体福利制度”为主体。
一方面,在城市实施“单位制福利”,采取“企业办社会”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各种企事业单位同时兼具生产经营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双重功能,向所有职工提供诸如退休工资、公费医疗、基础教育、福利服务、住房分配等多种免费和同质的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在农村实施以小学教育、集体养老和合作医疗为主体的“集体福利制度”,村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融资和供给主体,国家直接提供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较少。
总体上讲,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服务体系在资源相对匾乏的情况下实现了公共服务的普遍可及和均等化,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与较低的经济生产水平相联系的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较低和总体短缺状态,而单一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又导致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现象。
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主要面向城市单位职工,农村居民未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于城市重工业部门与轻工业部门之间。
此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依赖于村集体的经济生产能力,因此不同经济效益的村集体之间的公共服务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身份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也持续地影响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路径。
试论中国特色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建设与创新
代 表 提 出 的 新 公 共 服 务 理 论 引起 了人 们 的 重 视 。 所 谓 “ 共 服 务 型 政 府 ”从 经 济 层 面 上 说 , 府 的存 在 公 , 政 是 为 了 纠 正 “ 场 失 灵 ” 主 要 为 社 会 提 供 市 场 不 能 够 市 , 有 效 提 供 的 公 共 产 品 和 公 共 服 务 ,制 定 公 平 的 规 则 , 加 强 监 管 , 保 市 场 竞 争 的 有 效 性 , 保 市 场 在 资 源 确 确 配 置 中的 基 础 性 作 用 。 府 不 应 该 直 接 作 为 微 观 经 济 政 主 体 参 与 市 场 竞 争 或 者 依 靠 垄 断 与 民 争 利 ; 政 治 层 从 面 上 说 . 府 的 权 力 是 人 民 赋 予 的 , 府 要 确 保 为 社 政 政 会 各 阶层 . 括 弱 势 群 体 提 供 一 个 安 全 、 等 和 民主 包 平 的 制 度 环 境 , 现 有 效 的治 理 ; 社会 层 面 上 说 , 府 实 从 政 要 从 社 会 的长 远 发 展 角 度 为 社 会 群 体 提 供 稳 定 的就 业 、 务 教 育 和 社 会 保 障 , 节 贫 富 差 距 , 击 违 法 犯 义 调 打 罪等 。 那么公 共服务 型政府 的主要 职能包括 :
模 式 、 多元化 、 会 化” “ 社 的公 共服 务 供 给模 式 。
【 键 词 】 公共 管理 关
公 共服务
政府
体制 Βιβλιοθήκη 公 共 服 务 型 政 府 理 论 的 提 出与 演 进 二 十世 纪七 、 十年 代 , 方 各 国经 济 陷入 “ 八 西 滞
一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摘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梳理现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的问题与挑战,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创新解决方案,以期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领域。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旨在实现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平等性,使城乡居民享有公平而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城市享有更多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
2. 资金投入不均衡。
财政资金用于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远远高于农村地区。
3. 服务标准不统一。
由于地域差异和规划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4. 服务机构不均衡分布。
城市拥有更多的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资源,而农村地区相对不足。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1. 国内研究成果(1)理论研究方面:一些学者从制度、公共选择、社会公正等角度进行了理论探讨。
(2)政策研究方面:研究者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进行了评估和研究。
2. 国外研究成果(1)制度创新方面:国外很多国家通过改革制度,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2)经济学角度研究:一些经济学家通过运用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四、创新解决方案1. 改革财政体制,加大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
通过建立财政补偿机制,调动财政资源,解决城乡财政分配不均衡问题。
2. 完善规划管理体系,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标准。
建立统一的城乡发展规划,统一公共服务标准,避免城乡差异。
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地区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解决服务机构不均衡的问题。
4.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困境及改革路径
均 等化 的基本 公共 服务 既是一 国经 济社会 健康 发 展 的体现 , 也是 经济 社会 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 保证 。
党 的十六届 六 中全会 明确 提 出要 “ 逐 步 实现 基 本 公
共 服务 均等 化 ” 。适 应并 应 对 中 国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与 变 革 的需要 与挑 战 , 缩 小城 乡差距 , 为 城 乡居 民提供 均等 、 高效 、 优质 的公 共服务 , 促 进城 乡一体 化发 展 ,
【 公共管理研究】
我 国城 乡基 本 公 共 服务 均等 化 的制 度 困境 及 改 革 路 径
党秀 云 , 马 子博
( 1 . 中央 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 北京 1 0 0 0 8 1 ; 2 . 中国人 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 院 , 北京 1 0 0 8 7 2 )
摘
要: 当前我 国城 乡二元 结构以及相关制度 与政 策上 的差 别对待 与缺失 , 影 响我 国农村基本 公
使得 农 民遭受非 国民待遇 : 经 济收入 偏低 、 社会 地位
低下 、 政治 参 与不够 , 城市 居 民与农 民俨 然演化 为两
服务均等化的概念进行 了界定 , 但略作梳理整合发
现, 城 乡基本 公共 服 务 均 等化 不 仅 强 调城 乡居 民享 有 大致 等量 、 等 质 的以实物 形式存 在 的公共 产 品 , 更 包 括 均等 的基本 公共 服务供 给 的制度 规则 和政策 手 段 。基于此 , 本 文认 为 , 现 阶段 我 国城 乡基 本公共 服 务均 等化是 指 以政府 为 主导 , 以农村 为重 点 , 社会 各 方积 极参 与 , 通 过 各种 法 律 的 、 行政的 、 经 济 的制 度
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是中国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福祉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这一制度体系的建设旨在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了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完善立法保障: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公共服务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都对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公共服务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到每一个人民群众手中。
这包括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3. 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创新。
例如,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类政务事项;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等。
4.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公共服务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这包括加强对公共服务项目的审计、评估和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5. 促进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的建设和管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
例如,支持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救助等公益事业。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中国政府致力于构建一个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改革是任何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历史问题,也是深化国家内部改革的中心问题。
随着社会变革发展,各国都在面临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压力。
在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在于加强权力监督和公共服务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打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建设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1、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研究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首选理论。
它主要关注经济制度中的交易费用问题,旨在构建更加高效的市场和政府,以减少公共决策的代价。
因此,它呼吁加强制度设计,完善管理机制,保护产权,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针对公共管理与政策制定的研究。
这一理论强调政府和市场行为的对比,认为只能在一个有效的制度设计下,政府和市场的对比才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
也就是说,制度的性质需控制政府过多介入市场、市场因失败产生影响等问题。
3、全球治理理论全球治理理论强调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互相依存。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政府、民间组织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竞争和协作,通过合作来实现全球共同利益与可持续发展。
三、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1、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权和反腐分权是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
改革应重视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比较,强调政府的权力固化是解决公共治理难题的关键。
反腐是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方面,其目的是建设廉洁政府,构建公正、效率、透明、负责的政府。
2、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指依据某种方法和制度完成任务,以达到公共管理目标的过程,其目标体现在政府公共工作的各项层面上。
在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中,关键目标管理的三大要素是明确目标和意图、合理安排任务和编制计划、评价和监控管理过程,以便实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3、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是为了加强地方和行业部门的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新时代下的制度创新与发展
新时代下的制度创新与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探讨新时代下的制度创新与发展。
一、政治制度创新与发展新时代下的政治制度创新与发展着眼于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和优化政治体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例如,在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的同时,建立了监察体制改革,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二、经济制度创新与发展新时代下的经济制度创新与发展旨在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经济制度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深化改革开放。
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市场主体的制度框架,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
三、社会制度创新与发展新时代下的社会制度创新与发展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全面的社会保障网,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
同时,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和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建设。
四、文化制度创新与发展新时代下的文化制度创新与发展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领域形成强大的软实力。
通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文化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总结起来,新时代下的制度创新与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与发展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的研究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和需求。
有必要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创新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
研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对于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61】1.2 研究意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
研究创新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适应这些变化,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其次, 创新模式研究可以促进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拓展学术研究领域,提升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此外, 创新模式研究还能够推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优化,促进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 开展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不断向前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提高。
2. 正文2.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和运作的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管理体制分散不够统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理念下的政府制度创新
同社 会阶层提 供一视 同仁 的公 共产 品与公 共服 务 , 具体 包 从质 量上 还是 数量 上都 绝对 优越 于农 村 ; 在农村 , 实行 的
括财 政投入 、 本分 担 、 益分享 等方 面 内容 。”- 成 收 【逐步 实 是 以乡民为 主的“ 自给 自足 ” 型公 共服 务供 给制度 , 乡民生 现基本公 共服务 均等化 , 是逐 步形 成惠及 全 民的公 共服务 产 、生 活所 需 的公共产 品很大 程度上 是 由乡 民 自己负担 , 体 系 的基 础 , 是构建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的 内在 要求 。落实 致 使乡 民负担越 来越重 。 2 区域 之 间差距 。 () 由于地缘差 异 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 化是 一套系 统工程 , 整个 系统 工程 中 因素 , 国东南 西北各 地 区的经济 和社会 发展不 平衡 。市 在 我 包 含着不 同层 次 的多种要 素 , 而政府 是诸 多要 素 中起 主导 场 经济发 达 、乡镇企 业多 和财源 丰裕 的东南 部沿海地 区 , 作 用的 因素 ,没有 一个有效 的政府 , “ 不论是 经济 的还是 社 政府 的财政 收入充 足 ,政府 能够 提供较 多 的公 共服务 ; 而 会 的可持续发 展都 是不可能 实现 的” ] 严格说 来 , [唧 。 2 实现 资 源条件相 对落后 、 交通 不便 、 乡镇 企业少 的中西部地 区 , 基本 公共 服务 均等 供 给最 终取 决 于政府 体 制上 端 的制 度 政府 的财政投 入不 足 , 公共 服务供 给呈现 短缺 的现象 。( ) 3 安排 , 对许 多公共 服务来 说 ,政府 本质 上是一 个安 排者 或 群体 之间差距 。 国公共 服务还存 在着受 益群体 不均衡 的 “ 我 者提供 者 , 一种 社 会工 具 ”其 主 要 职能是 “ 是 , 决定 什 么 应 问题 , 会 弱势群 体 在 医疗保 障 、 会福 利及 公 共教 育等 社 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改院: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演变与制度创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摘自于第64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论文集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全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同基本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成为阶段性突出矛盾。
当前,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加快制度创新,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我国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本文从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现实需求出发,结合改革开放30年中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的实际进程,对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进行了系统地评估,并提出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制度创新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实现了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由生存型社会开始步入发展型社会。
新时期新阶段,“生存性问题”的压力减弱,“发展性问题”的压力凸显。
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挑战。
一、新阶段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现实需求进入发展型社会新阶段,广大社会成员对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现实情况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着水平低、不均衡、体系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究其根源,都与公共服务制度不完善相关。
因此,变革和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不仅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1. 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对国内消费具有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但这些年来,我国的消费率持续走低(图1),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投资率持续偏高。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趋势明显,形成了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
我国消费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导致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不稳、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由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预防性储蓄,减少了即期消费。
据测算,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教育和医疗的额外支出对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达到5810.7亿元。
如果政府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到位,消费率可以从51.9%提高到55.2%[1]。
(2)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乘数效应显著。
有研究表明,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8.43元,而每增加1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农牧业产值仅增加6.75元。
在欠发达国家,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分别是23.4%、15.2%、10.6%,世界这一指标的平均水平也达到20%、13.5%、10.7%[2]。
2. 基本公共服务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从多方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减少贫困人口。
我国当前的贫困有五个重要成因:因病、因残、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生存条件恶劣。
《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披露,全国每年大约有一千余万农村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
现代意义的贫困不仅在于收入水平低下,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能力不足。
贫困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被排斥。
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其贫困程度,提高他们的可行能力,逐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扩展他们的发展机会(2)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中收入最高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10%家庭的8.96倍1[1]。
这些年基本公共服务的个人承担费用上涨太快,大大超过中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成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6年,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家庭除食品外的最大支出,两者总和占到总消费的20%以上。
为城乡困难群体提供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期内可以直接缓解并缩小贫富差距,在中长期还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获取收入的能力。
(3)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方面,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2007年我国的名义城乡收入差距为3.33倍,若把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已经达到5~6:1。
据此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因素在城乡收入差距中的影响为30%~40%左右。
因此,缩小城乡差距不仅是缩小城乡居民在收入和财产方面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过大差距。
3. 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基本公共服务是提高人的可行能力的重要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可行能力的提高。
教育和健康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直接影响人们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教育落后直接制约着个体的技能,他们不得不陷入“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谋生能力差→收入水平低”的恶性循环。
公共就业服务,不仅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还关系到人的尊严和自信。
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则为人们提供基本的安全感,而且有可能影响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和下一代人的可行能力。
(2)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978-2004年,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投入贡献为68%,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仅为32%,而且近几年还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周景彤,2006)。
劳动力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实情况表明,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不仅有助于控制人口规模,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口素质,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二、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变迁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转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制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变迁,反映了我国不断追求人的发展的目标与趋势。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以单位、农村以人民公社为基本载体,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这套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下,实现了预期寿命与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
然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也反映在公共服务领域。
其突出的表现是: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整体呈现短缺状态;缺乏效率、浪费严重;“企业办社会”导致企业不堪重负;预算软约束,费用无法控制,财政难以为继。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展开,以单位和人民公社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难以为继。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探索建立新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
但由于改变了福利支付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在共同支付中,个人支付的比例逐年上升,使社会成员负担加重并导致部分社会成员难以享受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
这集中反映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农民自付公共服务费用的负担越来越重,“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一些地区比较突出。
2 003年的SARS危机,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责任不到位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国政府突出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
1. 义务教育体制的变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历了根本性的结构变迁。
(1)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
义务教育经费由先前的单一来源转变为来源多元化。
从实际情况分析,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具有不合理性。
1994~2001年期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78%由乡镇负担2[1]。
而乡镇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这样,实际的后果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些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
(2)确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为全面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困难,国务院于2001年下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始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有所改善。
但是,由于国家未对中央、省、市和县级政府的具体投入责任进行划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难的问题再度凸显出来。
2003年国家审计署统计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50个县中,义务教育的负债高达38.98亿元3[2]。
(3)强调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5年是中国义务教育体制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
教育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增大的势头。
200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并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
并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2.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分级包干体制以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特别是政府的投入责任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收入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使得不少欠发达地区缺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能力。
20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财力有了很大增强,但尚未形成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捉襟见肘。
其直接后果是,政府承担医疗卫生经费的比例有所减少,个人承担费用的比例增大。
再加上药品价格和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上涨偏快,使“看病难、看病贵”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政策的转折点是2003年的SARS危机。
这场危机集中反映出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加大政府责任,维护公共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3.基本社会保障体制的变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失业制度改革为重点,分步推进。
(1)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这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997年,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确定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