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精)

合集下载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订15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订15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订15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12.03•【字号】•【施行日期】1997.12.03•【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订15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1997年12月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关于修订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决定对《云南省城乡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15件地方性法规作如下修改:一、《云南省城乡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修改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检验人员在执行本办法中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对检举上述人员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应当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一条修改为:“云南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有专人管理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第十七条修改为:“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城市性质、环境条件和功能分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布局,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努力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由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云南省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每年公布考核结果。

”第十九条修改为:“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网络。

环境监测实行资质审查制度。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21修正)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21修正)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21修正)【发文字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3届〕第58号【发布部门】云南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29【实施日期】2021.09.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年12月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11月29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9月29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或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自然保护为目的,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水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对保护、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自然保护区实施监督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拟订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按照管辖权限组织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建立、调整及规划的审查(审核);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重大事件。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条例来源:法邦网《法律法规》频道【颁布部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大(含常委会)【颁布时间】2005-05-27【实施时间】2005-05-27【时 效 性】有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州辖区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以建设生态州为目标,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产业,对开展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优惠政策。

第五条自治州、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建设、工商、旅游、交通、海事和公安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司法、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六条每年6月的第一周为环境保护活动周。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习俗和文化。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外商、私营企业和个人投资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以及开展其他环境保护活动。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实行行政首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实行年度检查、任期考核和奖惩制度。

第十条自治州、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自治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一条自治州、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环境保护投诉制度,公布投诉电话,设立举报信箱。

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

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

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3.26•【字号】•【施行日期】2015.07.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4年12月25日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3月26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建成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区域。

第三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市容和环境卫生设施,提供市容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保障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所需经费。

第五条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制定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标准,指导、监督各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街道办事处对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管理、协调、监督和检查,督促单位和个人共同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

社区居委会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居民制定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公约,动员居民积极参加市容和环境卫生治理活动。

第七条本市建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员制度。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是为了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和管理,维护全省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本条例明确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原则和责任,规定了环境保护的有关制度和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等内容。

第一条:为了保护全省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环境保护应当贯穿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中。

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并贡献力量。

第三条:环境保护应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保障生态安全、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权益。

第四条:国家、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环境监测和考核,提高环境保护专业化水平。

第五条: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要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一票否决、多方参与”三个原则。

第六条: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各个行业单位必须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对自己的污染行为进行自律,对现有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第七条:要加强对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禁止超标排放,逐步采取生态环保措施,除非否则不得使用贡献于环境污染的技术和设备。

第八条:要鼓励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环保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环境科学和技术创新。

第九条: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行为,依法给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合法、有效的处罚。

第十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要积极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共环境。

本条例的实施应当严格遵守上述规定和要求,努力打造云南省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让全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促进全省经济和民生的持续发展。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6.27•【字号】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4号•【施行日期】2018.09.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经2018年5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长阮成发2018年6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为了贯彻实施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等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要求,省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对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截至2017年底现行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经过清理,省人民政府决定:一、对9件规章和12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

(附件1)二、对12件规章和10件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附件2)本决定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修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附件1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规章(一)《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云政发〔1987〕165号)(二)《云南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16号)(三)《云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49号)(四)《云南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57号)(五)《云南省人事争议仲裁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66号)(六)《云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省政府令第79号)(七)《云南省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登记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99号)(八)《云南省行政奖励暂行规定》(省政府令第111号)(九)《云南省林木种苗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161号)二、规范性文件(一)《云南省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政办发〔1998〕45号)(二)《关于〈云南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第七条的解释》(云政办发〔2001〕109号)(三)《云南省九湖环境综合防治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云政办发〔2001〕164号)(四)《云南省鼓励投资公路基础设施办法》(云政发〔2004〕168号)(五)《云南省旅游行业宣传促销管理办法》(云政办发〔2004〕243号)(六)《云南省海外旅游促销奖励试行办法》(云政办发〔2005〕23号)(七)《云南省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办法(试行)》(云政办发〔2007〕129号)(八)《云南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办法》(云政办发〔2009〕34号)(九)《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规定》(云政发〔2010〕120号)(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民工工资准备金管理办法等3个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11〕115号)中的《云南省农民工工资准备金管理办法》(十一)《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城市农贸(集贸)市场商位租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13〕123号)中的《云南省城市农贸(集贸)市场商位租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十二)《云南省政府核准投资项目实施办法》(云政发〔2015〕41号)附件2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修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规章(一)将《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43号)第三条修改为:“本办法所称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3.30•【字号】云政办发[2015]22号•【施行日期】2015.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察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5]22号各州、市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要求,加强全省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全面推进环境监管全覆盖(一)完善地方环境法规政策。

深入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开展我省现行环境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提出立、改、废清单。

制(修)订《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通过建立健全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规定,完善符合我省省情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政策体系。

(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法制办)(二)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以实现环境监管“规范化、精细化、效能化、智能化”为总体目标,着力构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要将本地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格,确定重点监管范围、对象、等级、责任人,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

划分方案于2015年底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省环境保护厅要加强巡查,以每年不少于20%的比例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进行抽查,并指导各地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

州、市、县、区和滇中产业新区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现场检查、随机抽查力度,强化日常环境监管执法。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协助做好环保纠纷调处、环境执法、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有关工作。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年12月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或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自然保护为目的,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水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对保护、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自然保护区实施综合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拟订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组织自然保护区的列级评审;组织查处污染事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重大事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管理一些综合类型或特殊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地矿、农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相关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区划、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事件。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2.08•【字号】云政办发〔2021〕9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21〕9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2月8日云南省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13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7〕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化生态环境领域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级与省以下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加强生态环境重点领域精准化投入,助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中央领导,适度加强省级保障。

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总体框架下,明确省以下各级政府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以全省性或跨区域的生态环境事务和环境污染防治为重点,适度加强省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充分调动省以下积极性,形成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保障合力。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年12月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或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自然保护为目的,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水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对保护、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自然保护区实施综合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拟订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组织自然保护区的列级评审;组织查处污染事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重大事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管理一些综合类型或特殊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地矿、农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相关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区划、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事件。

第八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自然保护知识的教育;负责自然保护区界标的设置和管理。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13]70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13]70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办法的通知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13〕70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5月22日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云南省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是指对在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过程中不履职、不当履职、违法履职,并导致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负有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职责部门(含内设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各级政府及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第四条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行政监察机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五条环境保护行政问责遵循实事求是、公正公平、有错必纠、过责相当、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章问责情形第六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一)未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二)未完成年度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三)因环境监管经费、人员不足,导致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的;(四)未制定、实施环境保护目标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的;(五)制定或者采取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相抵触的规定和措施的;(六)对依法应当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而未编写的规划草案、依法应当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而未附送的专项规划草案,违法予以批准的;(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报批或者未经批准,违规要求或者同意项目开工建设的;(八)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未采取解除或者减轻危害措施的;(九)不按照要求制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十)发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发事件、核与辐射事故后,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十一)对造成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不实施限期治理监管或者不依法责令取缔、关闭、停产的;(十二)未按照要求开展跨行政区域和流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防治工作的;(十三)阻碍、干涉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十四)未依法受理或者处理群众关于环境问题的信访件,引发群体性事件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十五)未履行其他法定环境保护职责的。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云发[2006]21号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云发[2006]21号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正文:----------------------------------------------------------------------------------------------------------------------------------------------------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12月1日云发[2006]21号)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环境保护形势与任务(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十五”期间,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普遍增强,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全省环境质量状况保持基本稳定,生态环境总体水平保持良好。

(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水环境污染严重,滇池等湖泊和一些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环境污染负荷明显加重,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呈增长趋势,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全面达标排放任务艰巨,污染控制和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分别为40.5%、41.9%,生活污水、垃圾直排江河湖库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普遍。

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产生的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日趋明显。

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

17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奖惩实施办法

17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奖惩实施办法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奖惩实施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号1995年4月28日【发布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文号】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号【发布日期】1995-04-28【生效日期】1995-04-28第一条根据《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予环境保护先进单位或者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并给予是奖励,奖励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解决:(一)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二)在保护高原湖泊等自然环境或者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三)在环境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四)在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生产原料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在环境管理、环境监督理、环境监测或者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六)在处理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及其他环保违法案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七)在检举、控告污染或者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

第三条对基本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条件之一的单位、集体和个人,由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奖励。

第四条违反《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并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第五条依照《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处以罚款的,对建设单位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法定代表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六条依照《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处以罚款的,按下列规定执行:(一)有第(一)、(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二)有第(三)项行为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三)有第(四)、(五)、(六)项行为之一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四)有第(七)、(八)、(九)项行为之一的,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五)有第(十)、(十一)、(十二)项行为之一的,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基本政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基本民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四条【基本原则】本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五条【保护环境的义务和权利】一切单位和个人都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环境保护资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将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的财政预算,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升财税政策功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保护,逐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

第六条【环境宣传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

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保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党校和行政培训机构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素养;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26•【字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号《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9月26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9月26日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第四章污染防治第五章绿色低碳发展第六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美丽云南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系统治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机构,配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

鼓励和引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方式,协助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行政、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林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布部门】云南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1992.11.25【实施日期】1992.11.25【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订15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2年11月25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2年11月25日公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利用和保护各种自然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我省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湖泊、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制定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对策与综合措施,并付诸实施。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遵守当地人民政府保护环境的有关规定,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切实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保护环境的费用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的预算,确保其实施。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依靠科技进步,推广无污染、少污染、低消耗、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科技交流。

第九条各级环保、工交、农林、水利、科技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组织领导,推广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制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26•【字号】云政办发[2009]139号•【施行日期】2009.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云政办发〔2009〕139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厅字〔2009〕2号),设立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为云南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正厅级。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划入原云南省环境保护局的职责。

(三)加强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职责;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职责;加强污染防治、落实减排目标和环境监管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

拟订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拟订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牵头协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有关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

(三)承担落实减排目标的责任。

监督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负责督查、督办、核查各地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组织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总量减排考核工作。

(四)负责提出环境保护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的建议,负责编制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安排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实施、监督工作。

云南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云南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云南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2年11月25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 12月 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订十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04年 6月 29 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16件涉及行政许可的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本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云南省实际而制定。

条例包括总则、环境管理机构和职责、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和附则七章共六十三条。

《云南省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1年7月28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环境保护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已经云南省环境保护局2003年7月10日第五次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云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厅、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2005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云环发[2005]374号《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01年10月16日省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是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的,共有十七条。

《规定》明确了省、市、县环保部门的审批权限: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总投资不满200万元的工业建设项目和总投资不满500万元的非工业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县、市、区环保部门负债审批。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管理制度》的通知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管理制度》的通知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管理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03.17•【字号】云环通[2014]50号•【施行日期】201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管理制度》的通知(云环通〔2014〕50号)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我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管理工作,现将《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2014年3月17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省环保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行为,推进环保依法行政工作,依据《云南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结合我厅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厅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备案,适用本制度。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违反本制度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本厅实施行政管理的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由省环境保护厅制定并公布,在一定范围、时间内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第四条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维护法制的统一;(二)讲究工作效率,体现职权与责任的统一;(三)有利于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坚持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统一。

第五条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可以使用“办法”、“规定”、“决定”、“规则”、“规程”、“细则”、“通告”等,但不得使用“条例”。

第六条规范性文件用语应当准确、简洁,条文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法律、法规、规章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范性文件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

第七条有关处室(单位)应当于每年初按照政策法规处提交规范性文件制定申请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年度规范性文件起草计划,交政策法规处审核汇总形成厅规范性文件年度制定计划,报厅长办公会审议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 19971203(颁布时间) 19971203(实施时间)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1992年11月25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2年11月25日公布施行1997年12月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环境管理机构和职责第三章环境监督管理第四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五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利用和保护各种自然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我省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湖泊、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制定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对策与综合措施,并付诸实施。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遵守当地人民政府保护环境的有关规定,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切实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保护环境的费用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的预算,确保其实施。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依靠科技进步,推广无污染、少污染、低消耗、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科技交流。

第九条各级环保、工交、农林、水利、科技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组织领导,推广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制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列入教育规划和教学计划。

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应当按有关规定,设置环境保护专业或者课程。

各级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监督。

第十条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环境管理机构和职责第十一条云南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有专人管理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一)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二)监督、检查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我省的贯彻执行情况;(三)拟定地方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政策和标准;(四)编制我省环境保护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实施;(五)归口管理全省自然保护工作,统筹全省自然保护区的区划、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审批意见,监督重大经济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生态环境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六)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及其他公害的防治工作;(七)组织全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及监理工作;(八)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协调跨地区污染纠纷;(九)按规定受理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案件;(十)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十三条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一)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二)监督检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贯彻执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理工作;(三)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四)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及其他公害的防治工作;(五)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六)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七)调查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和环境纠纷;(八)受理单位或者个人对污染与破坏环境行为的检举和控告;(九)按规定受理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案件。

第十四条各级公安、渔政、交通、铁道、民航等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各企业、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设立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第三章环境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报告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和改善环境质量已采取的措施。

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城市性质、环境条件和功能分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布局,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努力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由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云南省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每年公布考核结果。

第十八条省人民政府根据本省需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云南省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执行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标准。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九条云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网络。

环境监测实行资质审查制度。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

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机构,经环境监测资质考核合格,分别负责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环境监测工作。

受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其监测数据经委托部门核查后具有本条第二款效力。

第二十条在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自治州、省辖市、地区行政公署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测站进行技术仲裁。

仲裁不服的,由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技术终结裁定。

第二十一条省、省辖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第二十二条在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理机构中设立环境监理员,对污染源实行现场监督。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一切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和产生其他公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

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以下资料:(一)污染物排放情况;(二)防治污染设施的操作、运行和管理情况;(三)监测仪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校验情况,所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监测记录;(四)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情况;(五)限期治理的执行情况;(六)污染事故情况以及有关记录;(七)与污染有关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方面的资料;(八)其他与污染防治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现场检查人员必须出示证件,并为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四条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防治工作,由有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或地区行政公署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做出决定。

第四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二十五条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和"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方针,造成自然环境破坏的单位和个人负有补偿整治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建设项目,以及建设对自然环境有影响的设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由开发建设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补偿和恢复。

第二十七条在生活居住区、文教区、疗养区、饮用水源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要限期治理。

第二十八条切实保护一切水体不受污染和破坏,保持和恢复水质的良好状态,保护的重点是滇池、洱海、泸沽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阳宗海、程海和南盘江、金沙江水系。

禁止围湖造田,过量放水,防止破坏湖泊生态环境。

第二十九条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禁止过量开采。

未经处理达标的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不得向水体排放;禁止向水体倾倒固体废弃物。

防止地下水污染,严禁将有毒有害的废水、工业废弃物直接向溶洞排放或采取渗漏方式排放、倾倒。

第三十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防止破坏土壤和污染农作物。

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减轻农药对农作物和水体的污染。

禁止在陡坡地开荒种地:已经开垦不宜耕种的陡坡地,由县(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划,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水直接排入农田。

农作物灌溉用水,应当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第三十一条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逐步建立野生珍稀物种及优良家禽、家畜、作物、药物良种保护和繁育中心。

保护珍贵和稀有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保护益虫益鸟。

严禁猎捕、出售国家和本省列入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严禁采挖、出售国家和本省列入保护对象的野生植物。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重要化石产地和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划定为自然保护区或者自然保护点,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严格保护西双版纳等地的热带雨林。

第五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三十三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制订污染防治考核指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禁止违反国家规定向环境排放、倾倒剧毒废液、废气、固体废物以及废弃的放射性物质。

第三十四条对污染物实行集中控制和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