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通用技术 实验二 小三角架的制作(工艺)教案
通用技术课中“工艺”教学的有效性尝试
没有 良好 工艺活 动过 程 , 没有 良好 的 工艺效 果 。教 师要结 就 作 要领 . 让每个 学生 明确 工艺活 动 的方 法 以及 注意 事项 。如 在 画 合课 程 目标 , 制定考 核办 法 , 督促 学 生积极 主动 地 参与 技术活 动 。 线 过程 中 , 的头 要保 持锐利 . 时划 针要 紧贴 导向 工具等 。 划针 画线 在 纪律 考 核评 价 中 ,应要 求学 生 遵守 通 用技 术专 用教 室操 作 规 服从 安全 维护 其次 。 师在操作 台上给学 生作 示范 。 教 在作 示范 时 , 学生 程 , 教师 的管理 , 操作 , 专用 教 室的 工具和 设备 。对 要让 要 清 楚动 作要领 和正 确操 作姿势 。 析操 作过 程 中技 能技巧 。如 过 程 的评 价 , 贯穿 于活 动的全 过程 。如 在小 三 角架 的制作 工艺 并分 在 锉 IJ 练 中 . 讲 解锉 刀 的握 法 , 手 用 力的平 衡 和速 度 的掌 技术 活动 中 , 以从 以下 几个 方面 对学 生进 行评 价 : ) 确 安装  ̄J J P I 先 双 可 (正 1 握 。 动作 的连贯 性和协 调 性。 以及
。 工艺 的认识 和理 解 , 实有 了很 大的提 高。 确
一
学生 实践操 作。 在学 生在做 钻孔 练 习时 。 如 组长 就在 组 内监督 , 既 起 到 了。 小教 师” 的指 导 作用 , 又保证 了操 作安全 。 样 , 这 通过 小组
、
严 格把 好基本 训练 , “ 夯实 工艺 ” 基础
术课相 区 别的- f高度 综合 的课 程 。 必修 模块 。 术与 设计 ” - - ] 在 技 的 第七 章模型 与原 型 的制作 中 。工 艺 “ 的学 习是培 养学 生 的实践 能 力 。 是动 手制 作能 力的 一条重 要途 径。 生通 过 。 艺” 尤其 学 工 实践 ,
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三脚架的名称、结构和用途;2.掌握组装、拆卸三脚架的方法;3.提高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爱护意识;4.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三脚架、烧杯、酒精灯、万能电表、导线等实验仪器;2.PPT课件、现场演示板书;3.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4.板凳、防护手套等安全保障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用PPT课件或演示板书简单介绍三脚架的基本结构和作用;2.通过问题的方式调查学生对三脚架的认识。
2. 操作指导(2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搭建三脚架,并详细讲解每个部件的名称和功能;2.让学生自主操作,熟悉三脚架的组成和使用方法;3.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逐一指导和纠正错误。
3. 拆卸整理(10分钟)1.教师演示拆卸三脚架,并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拆卸方法;2.让学生自己拆卸三脚架,整理组件并归还物品。
4. 拓展(15分钟)1.教师通过视频演示更多实验过程中常用的实验器材,加深学生的印象;2.给学生简单的实验任务,需要使用三脚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5. 反思(1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学生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自己的缺点进行反思。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三脚架教学,学生们对三脚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熟练地搭建和拆卸三脚架。
在实践任务中,学生们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更加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了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爱护意识,从而加深了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三角托架的制作方法
三角托架的制作方法引言三角托架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常用于支撑和稳定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架子等。
它由三根长度相等的材料组成,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结构。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以制作一个具有强度和稳定性的三角托架。
材料准备为了制作三角托架,我们需要以下材料:•三根长度相等的木材或金属材料(通常为方形或圆形截面)•手锯或电锯•量角器或直角三角板•手电钻或电动钻•打孔锥或钻头•螺丝和螺母制作步骤第一步:测量与切割材料首先,我们需要测量并切割三根长度相等的木材或金属材料。
这些材料将作为托架的三条边。
确保它们的长度相等,这将有助于保持托架的稳定性。
使用手锯或电锯,根据测量结果将材料切割成相同的长度。
第二步:确定角度使用量角器或直角三角板,确定三角托架的角度。
通常,一个直角三角形(角度为90度)是最常见的选择,但你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角度。
确保用量角器或直角三角板测量所有三个角的大小,并保持一致。
第三步:打孔现在,我们需要在托架的两条边上打孔,以便将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在每个边上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并使用打孔锥或钻头在这些位置上打孔。
确保打孔的位置对齐,这样托架才能正确地组装起来。
第四步:组装将三根材料放在地面或平面上,使它们形成预定的角度。
确保每根材料的末端对齐,并使用螺母和螺丝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在每个打孔位置上穿孔,然后将螺丝插入孔中。
使用螺丝刀或扳手拧紧螺丝,直到三角托架变得稳固。
第五步:调整与加固检查三角托架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如果需要,可以进一步调整角度或加固托架。
如果托架不够稳定,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螺丝和螺母进行加固。
确保螺丝和螺母紧密连接,以确保托架的结构稳固和牢固。
结论通过按照上述步骤制作,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制作一个稳固的三角托架。
这个托架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例如支撑桌子、椅子、架子等。
请记住,在制作托架时,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角度和材料,并确保它们被牢固地固定在一起,以确保安全和稳定性。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三脚架
中班科学课计划:神奇的三脚架1.尝试使用游戏杆设置色浆,并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并愿意解决问题。
3,喜欢科学的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野味棍,橡皮泥,扭棍,竹棍,手鼓等2,课件。
教学过程首先,显示游戏杆和橡皮泥,首先尝试使用筷子握住色泥。
1.显示游戏杆和橡皮泥。
(1)这是什么?我们通常怎么玩?(2)看到谁可以用筷子将橡皮泥牢牢地固定在桌子上,想接受挑战吗?我会要求孩子们稍后再尝试,我可以再选择一些球杆,然后在橡皮泥中插入一点。
插入后,应稍微调整角度。
如果松开手,将无法倒出。
这将表明它尚未成功。
您需要继续尝试。
如果您能站起来,那就意味着您已经成功了,那么请把成功的作品放在桌子上,人们去座位休息,好吗?现在请孩子们尝试桌子上的材料。
谁能用棍子支撑橡皮泥并让橡皮泥稳定站立在桌子上?看看你用了几根筷子?2,小朋友免费试用,老师指导。
3.交换测试结果。
(1)你们都成功了吗?你有没有用几根棍子把橡皮泥撑起来?(2)老师:谁介绍了您,您成功了吗?你有没有用几根棍子把橡皮泥撑起来?您用什么方法来拿起筷子?上方如何插入?这里?(3)老师总结:当我们这样做时,每个游戏杆的一端插入橡皮泥的中间。
为了支撑橡皮泥,有必要靠紧,高度要高,在下面,要分开。
(与孩子们的作品相比,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发现孩子们必须打开棍棒才能站起来。
)第二,第二次探索,尝试用最少的游戏棒支撑橡皮泥。
1,解释操作要求。
老师:刚才大多数孩子都成功了。
如果您没有成功,不要气disc。
等待老师给您机会继续前进!然后,我们必须接受新的挑战!你准备好了吗?这很清楚:我想请您尝试用最少的棍棒牢固地握住橡皮泥。
最适合握住橡皮泥的游戏杆吗?它比使用游戏杆的人更好吗?再试一遍!2,孩子的探索,老师的指导。
3.交换操作结果。
您是否使用了至少几根棍子来支撑橡皮泥?(3)少于三个吗?4,总结。
我们发现,通过将三个游戏杆排列成围绕中心点的三角形,可以方便,稳定地握住橡皮泥。
2024年中班科学《好玩的三角架》活动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好玩的三角架》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三节《好玩的三角架》。
详细内容包括三角架的稳定性原理、三角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动手制作三角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架的稳定性原理,认识到三角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三角架稳定性原理的理解。
重点:三角架的制作过程及观察、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架模型、图片、实例物品。
学具:彩泥、吸管、剪刀、胶带、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不稳定的四边形和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讨论,引出三角架的稳定性原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三角架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三角架的稳定性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 动手制作(15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制作三角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关于三角架稳定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1. 三角架的稳定性原理2. 三角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动手制作三角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还有哪些物品或结构运用了三角架的稳定性原理,并简要说明。
2. 答案:例如:自行车三角架、户外帐篷、桥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讲解三角架稳定性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中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找关于三角架稳定性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三角架稳定性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三角架的制作过程及观察、思考能力的培养。
3.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有效地引出三角架的稳定性原理。
《搭支架》三角形结构 教案
4、借鉴教材中的方法指导学生搭建高塔。
5、测试高塔的稳固性。你准备怎样测试?
6、为什么各组搭建的高塔的稳固性不同呢?
学生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学生看图说说。
学生设计草图,规划要用到哪些材料。
各组进行搭高塔活动
学生说说测试办法。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讨论怎样建高塔:要注意美观、坚固、用材料少。
讨论交流在搭高塔时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1、我们学的搭支架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2、教师补充说明。
3、谈谈你学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交流回答。
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搭支架
三角形支架最稳定,最省材料。
课题
《搭支架》
教时
1
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2、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3、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支架。
活动板块
2、请大家利用手中的材料搭建平面支架,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3、结果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如何使不稳定的支架变得稳定?
请大家想想办法。
4、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其他形状的结构可用增加三角形的办法使其稳固。
学生动手搭建平面支架。
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学生讲述方法,并演示操作。
2019-2020年高二通用技术 实验二 小三角架的制作(工艺)教案
2019-2020年高二通用技术实验二小三角架的制作(工艺)教案三角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在浴室、书房中。
用一段等边角钢,锯割后弯曲成90度,再加上一根斜支撑木条,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三角架。
把两个这样的三角架用螺丝固定在墙上,再铺上一块木板就可以当作一个简单实用的小书架。
本次实践任务就是动手制作一个三角架。
要求孔位准确,锯割断面平整,材料间连接紧密可靠,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
加工图如下:器材准备钢直尺、划针、角尺、样冲、锉刀、手锯、钢锯、螺丝刀、扳手、台虎钳、钻床(钻头:侧面用Φ6。
8mm,正面用Φ5。
0mm)、等边角钢一段(规格:30×30×3)、木料一段(宽25 mm,厚18—20 mm,可用相应厚度的木板锯成备用)。
实践提示1、正确安装锯条,用手锯在长角钢中截取360 mm一段。
注意正确的起锯方法和动作要领。
2、使用锉刀对锯割面进行修整,要求两端横断面平直。
注意锉削操作要领。
3、用划针、直尺、三角板划线,划线时要压紧直尺,防止偏移。
划针要紧贴导向工具,尽量一次划成。
在划90度锯割角时,应准确留出角钢另一侧面的钢板厚度(如图1所示),经锯割弯曲加工后,锯割面将配合紧密(如图4所示);如果预留量太大(如图2所示),将很难折弯;如果预留量太小,经锯割后(如图3所示),那么折弯后会出现空隙(如图5所示)。
4、按图纸要求划线定位四个孔的位置,在钻孔中心处用样冲冲眼,注意敲击时要扶直样冲。
5、按照钻孔的操作要领和步骤进行钻孔,并严格遵守“二要二不要”安全操作规定。
6、使用手锯将三角形部分锯下并视情况对锯断面进行锉削修整,在台虎钳配合下将角钢折弯。
如一次不能成功则重新修整折弯。
注意须准确估算修整量,不能反复多次,否则容易折断。
7、锯取约270 mm长度的木料一段,在木料一端划线并锯出45度斜角。
要求两端与角钢内侧配合紧密,孔的位置应落在木料中心线上。
8、用3×10自攻螺钉将角钢和木料紧密连接。
三角形桁架课程设计
三角形桁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三角形桁架的结构特点,掌握其稳定性和力学的优势;2. 学会运用几何知识分析三角形桁架的构成原理,理解各边和角度的关系;3. 掌握三角形桁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能结合实例进行简单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尺规作图和几何画板构建三角形桁架的能力;2.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工程中三角形桁架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几何图形表达思想,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实践,认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八年级数学学科课程,以三角形桁架为载体,综合运用几何知识和力学原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对几何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具备初步的尺规作图和几何画板操作能力,对实际工程问题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桁架的基本概念与性质:介绍三角形桁架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其稳定性优势;结合课本相关章节,分析三角形桁架在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安排:1课时2. 三角形的几何性质:回顾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探讨三角形桁架中各边和角度的相互关系。
教学安排:1课时3. 尺规作图与几何画板应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尺规作图和几何画板构建三角形桁架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安排:2课时4.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三角形桁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桥梁、房屋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教学安排:2课时5. 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三角形桁架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小制作三脚架教案中班
科学小制作三脚架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三脚架的作用和原理。
2. 能够制作简单的三脚架,并能够使用。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三脚架的作用和原理。
2. 制作简单的三脚架。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三脚架的原理。
2. 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三脚架。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好制作三脚架的材料,纸板、胶水、剪刀等。
2. 准备好制作三脚架的示范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照片,并问学生这些照片是怎么拍摄出来的。
引出三脚架的作用,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三脚架。
2. 教学内容(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三脚架的作用和原理,让学生了解三脚架是用来稳定相机或其他设备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拍摄更清晰的照片或视频。
3. 制作三脚架(25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制作三脚架的示范模型,并逐步教导学生如何使用纸板、胶水和剪刀来制作简单的三脚架。
老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细节,例如三脚架的稳定性和高度调节等。
4. 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们按照老师的示范,动手制作自己的三脚架。
老师可以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制作。
5. 展示和总结(10分钟)。
学生们展示他们制作的三脚架,并分享制作的过程和体会。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三脚架的作用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和细致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对物体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角架构制作方法
三角架构制作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角架是摄影师们常用的辅助工具,有助于稳定相机,提高拍摄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三角架的制作方法,让你可以在家中轻松制作一台属于自己的三角架。
材料准备:1. 木板:选择一块坚固的木板作为三角架的主体材料,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
一般情况下,建议选择长方形的木板,尺寸大约为30厘米×20厘米。
2. 金属材料:需要准备一些金属材料作为支架,如金属管或金属棒。
这些金属材料将用来连接木板和相机,起到稳定的作用。
3. 螺丝和螺母:用于连接木板和金属材料的工具,选择适合大小的螺丝和螺母。
制作步骤:1. 制作支架:首先要将金属材料切割成合适的长度,一般长约为20厘米左右,然后用钳子或者焊接工具将金属材料弯曲成三角形的形状,这样就完成了三角架的支架。
2. 连接支架和木板:在木板的一侧预先打孔,然后用螺丝和螺母将支架和木板连接在一起,确保连接牢固,支架不会松动。
3. 调整支架:在完成支架和木板的连接后,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支架的角度和高度。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和拍摄要求来调整三角架的高度和角度。
4. 安装相机:最后一步是将相机安装在三角架上,通常相机的底部有一个接口,可以直接用螺丝将相机固定在支架上,确保相机稳定不会晃动。
通过以上的步骤,一个简单的三角架就制作完成了。
这样可以在拍摄时更加稳定,避免手持拍摄时出现的晃动和模糊现象,提高拍摄质量。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DIY三角架,如果需要更高级的三角架,可以选择购买专业的三角架产品。
制作三角架并不复杂,只要准备好材料和工具,按照步骤来进行,就可以轻松制作一台适合自己使用的三角架。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尝试制作和使用自己的三角架,为自己的摄影作品增添色彩!第二篇示例:三角架是摄影和摄像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稳定相机或摄像机,帮助摄影师获得清晰、稳定的画面。
在制作三角架时,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支撑力的强度等因素。
小实验制作三脚架教案设计
小实验制作三脚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脚架的作用和原理。
2.学习使用简单材料制作三脚架。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三脚架的作用和原理。
2.制作三脚架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材料,木棍、绳子、胶水。
2.准备工具,剪刀、锯子、尺子。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三脚架的作用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三脚架以及它的作用是什么。
2.实验操作。
(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三脚架的材料和工具,并讲解制作步骤。
(2)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木棍、绳子和胶水制作三脚架。
3.实验讨论。
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三脚架的结构和原理,以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实验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1.本次实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材料不足或工具不够的情况,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2.在讲解三脚架的作用和原理时,需要简洁清晰地表达,让学生容易理解。
六、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制作三脚架,比较它们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从中体会到不同材料和结构对于三脚架的影响。
七、教学反馈。
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三脚架,进行评比和讨论,以及听取学生对于本次实验的感想和建议。
小实验制作三脚架教案设计就是以上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好玩的三角架》活动教案
《好玩的三角架》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小棒架起橡皮泥的方法,发觉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 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能发觉并愿意解决问题。
3. 喜爱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胜利的乐趣。
4. 通过试验培育相互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技能。
5. 通过观测、沟通与争论等活动,感知四周事物的不断改变,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预备:
1. 一次性筷子、橡皮泥、PVC 管、竹竿、毛根、小球等。
2. 课件、欢快的音乐。
3. 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究:用小棒撑起橡皮泥。
1. 出示各种材料,让幼儿自主尝试用小棒撑起橡皮泥。
2. 提问:是不是每一根小棒都能撑起橡皮泥?哪一种材料最简单撑起橡皮泥?
3. 幼儿操作,并记录结果。
二、第二次探究:制作三脚架
1. 提问:能不能用三根小棒撑起橡皮泥?
2. 幼儿再次尝试,并记录结果。
三、第三次探究: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制作三脚架。
1. 介绍各种材料,幼儿自主选择进行制作。
2. 展示幼儿的作品,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三脚架的稳定性。
四、拓展活动:生活中的三脚架
1. 展示各种三脚架的图片,了解三脚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幼儿尝试用自己制作的三脚架支撑小球,体验胜利的乐趣。
2019-2020年高二通用技术 实验二 小三角架的制作(工艺)教案
2019-2020年高二通用技术实验二小三角架的制作(工艺)教案三角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在浴室、书房中。
用一段等边角钢,锯割后弯曲成90度,再加上一根斜支撑木条,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三角架。
把两个这样的三角架用螺丝固定在墙上,再铺上一块木板就可以当作一个简单实用的小书架。
本次实践任务就是动手制作一个三角架。
要求孔位准确,锯割断面平整,材料间连接紧密可靠,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
加工图如下:器材准备钢直尺、划针、角尺、样冲、锉刀、手锯、钢锯、螺丝刀、扳手、台虎钳、钻床(钻头:侧面用Φ6。
8mm,正面用Φ5。
0mm)、等边角钢一段(规格:30×30×3)、木料一段(宽25 mm,厚18—20 mm,可用相应厚度的木板锯成备用)。
实践提示1、正确安装锯条,用手锯在长角钢中截取360 mm一段。
注意正确的起锯方法和动作要领。
2、使用锉刀对锯割面进行修整,要求两端横断面平直。
注意锉削操作要领。
3、用划针、直尺、三角板划线,划线时要压紧直尺,防止偏移。
划针要紧贴导向工具,尽量一次划成。
在划90度锯割角时,应准确留出角钢另一侧面的钢板厚度(如图1所示),经锯割弯曲加工后,锯割面将配合紧密(如图4所示);如果预留量太大(如图2所示),将很难折弯;如果预留量太小,经锯割后(如图3所示),那么折弯后会出现空隙(如图5所示)。
4、按图纸要求划线定位四个孔的位置,在钻孔中心处用样冲冲眼,注意敲击时要扶直样冲。
5、按照钻孔的操作要领和步骤进行钻孔,并严格遵守“二要二不要”安全操作规定。
6、使用手锯将三角形部分锯下并视情况对锯断面进行锉削修整,在台虎钳配合下将角钢折弯。
如一次不能成功则重新修整折弯。
注意须准确估算修整量,不能反复多次,否则容易折断。
7、锯取约270 mm长度的木料一段,在木料一端划线并锯出45度斜角。
要求两端与角钢内侧配合紧密,孔的位置应落在木料中心线上。
8、用3×10自攻螺钉将角钢和木料紧密连接。
综合实践三角插教学设计(2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逐渐被现代科技产品所取代。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特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三角插。
三角插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术,通过将三角形纸片拼接成各种图案,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三角插的历史、制作方法和基本技巧。
- 掌握三角插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拼接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 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培养学生对手工艺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1. 三角插的历史与特点- 介绍三角插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各地的流传情况。
- 分析三角插的艺术特点,如图案丰富、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等。
2. 三角插的制作方法- 教授三角插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剪纸、折叠、拼接等。
- 讲解三角插的拼接技巧,如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斜三角形等。
3. 三角插的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个性化的三角插作品。
-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丰富三角插的表现形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三角插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三角插的艺术魅力。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三角插的制作方法和用途。
(二)讲授新课1. 三角插的历史与特点:- 讲解三角插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各地的流传情况。
- 分析三角插的艺术特点,如图案丰富、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等。
2. 三角插的制作方法:- 教授三角插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剪纸、折叠、拼接等。
- 讲解三角插的拼接技巧,如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斜三角形等。
3. 三角插的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个性化的三角插作品。
-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丰富三角插的表现形式。
小实验制作三脚架教案中班
小实验制作三脚架教案中班引言:在中班阶段,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动手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
因此,通过小实验来教授孩子们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是非常有效的。
今天我们将通过制作三脚架的小实验来教授孩子们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
一、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三脚架,让孩子们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实验材料。
1. 三根相同长度的竹签或者木棍。
2. 橡皮筋。
3. 剪刀。
4. 胶水。
三、实验步骤。
1. 将三根竹签或者木棍分别用橡皮筋绑在一起,使它们呈三角形状。
2. 将三根竹签或者木棍的顶端用胶水粘在一起,固定成三角形。
3. 等待胶水干透后,三脚架制作完成。
四、实验原理。
三脚架是由三根竹签或者木棍组成的,它们呈三角形状,稳定性较好。
在物理学中,三角形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结构,所以三脚架可以支撑一定重量的物体。
这是因为力的作用线经过三脚架的三个顶点,使得力能够平衡传递,从而保持了三脚架的稳定。
五、实验过程。
1. 让孩子们按照实验步骤制作三脚架,老师在一旁指导和帮助。
2. 制作完成后,让孩子们放置一些小物体在三脚架上,观察三脚架的稳定性。
3.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三脚架的原理,为什么它能够支撑物体。
六、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小实验,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三脚架的制作方法,还学到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
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实验原理,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七、延伸实验。
1. 让孩子们制作不同大小和形状的三脚架,观察它们的稳定性有何不同。
2. 在三脚架上放置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三脚架的承重能力。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孩子们在制作三脚架时要小心使用剪刀,避免剪伤。
2. 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结语:通过这个小实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一些物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小实验制作三脚架教案反思
小实验制作三脚架教案反思引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三脚架来支撑相机、灯具或其他设备。
而在学校的科学课程中,教师也会通过小实验来让学生了解三脚架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本文将通过小实验制作三脚架的教案反思,来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学生这一知识点。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三脚架的结构原理,并通过动手制作的过程来加深对三脚架的理解。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三脚架的重要性和使用场景,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实验材料。
1. 木棒,用于制作三脚架的支撑杆;2. 胶水,用于粘合木棒;3. 剪刀,用于修剪木棒;4. 尺子,用于测量木棒的长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三根相同长度的木棒,并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2. 用剪刀将木棒修剪成相同长度;3. 将三根木棒交叉放置在桌面上,确保它们的中心点在同一个位置;4. 用胶水将木棒的交叉部分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支撑架;5. 等待胶水干燥后,三脚架即制作完成。
实验反思。
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三脚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结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测量木棒的长度、修剪木棒、粘合木棒等操作,这些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三脚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然而,这个小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比较简单,学生可能无法真正体会到制作三脚架的挑战和乐趣。
其次,实验过程比较简单,可能无法激发学生对三脚架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对这个小实验进行一些改进,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改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脚架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我们可以对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一些改进。
首先,可以增加一些介绍三脚架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到三脚架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其次,可以增加一些挑战性的要求,让学生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角架原理教案
三角架原理教案教案标题:三角架原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角架的定义和作用;2. 理解三角架的构成和原理;3. 掌握使用三角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三角架模型和实物;3.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实验图片,引起学生对实验器材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室中,为什么需要使用三角架?二、讲解三角架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介绍三角架的定义和作用;2. 强调三角架在实验中的重要性,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平台。
三、讲解三角架的构成和原理(15分钟)1. 展示三角架的模型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其构成;2. 解释三角架的原理:三角架由三根相等长度的金属杆组成,每根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3. 强调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为什么三角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
四、演示使用三角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0分钟)1. 展示使用三角架的步骤和示范;2. 强调正确使用三角架的重要性,如确保三根杆的长度相等、角度正确、铰链处无松动等;3. 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五、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一套三角架和实验器材进行实验;2.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利用三角架进行支撑;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 老师总结三角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强调学生在今后实验中要合理运用三角架;3. 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继续提高实验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更多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2. 引导学生研究不同形状和材料的支撑架构,探索其稳定性和适用性;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经验。
神奇的三脚架教案
神奇的三脚架教案奇妙的三脚架教案1活动目标1.探究用小棒撑起橡胶泥小球的方法,发觉"三脚架"具有稳定性的特性。
2.尝试制作三脚架,体验胜利的欢乐。
3.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4.积极参加探究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胜利欢乐。
活动重点:探究用小棒撑起橡胶泥小球的方法,发觉"三脚架"具有稳定性的特性。
活动难点:尝试制作三脚架,体验胜利的欢乐。
活动预备小棒假设干、橡胶泥制作的小球人手一个、毛线假设干、橡皮筋假设干、筷子假设干2.记录表3.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师:在图形王国里,有一个橡胶泥做的小球,它没有腿,成天只会滚来滚去。
它理想有一天能够长出长长的腿,可以站得稳稳的高高的。
小伙伴们能不能想个方法帮帮它呢?二、基本部分1.幼儿初次操作,尝试借助小棒让橡胶泥小球站起来。
〔1〕老师出示小棒和橡胶泥小球,请幼儿想方法利用小棒让小球站起来。
〔2〕幼儿自由探究,老师巡回观测指导。
〔3〕沟通探究结果,让幼儿说说用了几根小棒,是怎么让小球站稳的。
2.幼儿再次操作,尝试用最少的小棒让小球站稳。
〔1〕老师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援助小球站稳。
〔2〕幼儿猜想最少要几根小棒能让小球站稳,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想。
〔3〕幼儿尝试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巡回指导。
〔4〕师生沟通争论,得出结论:最少需要3根小棒才能让小球站稳。
3.运用三根小棒,以最快的速度让小球稳稳的站起来,体验胜利的乐趣。
〔1〕幼儿进行操作竞赛,在规定时间内用三根小棒帮小球又快又稳的站起来。
〔2〕争论沟通操作的结果和方法。
〔3〕老师小结,让幼儿了解三脚架稳定性的特点。
〔用三根小棒,只要上面固定,下面分开摆成一个三角形,三个角不大也不小,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把小球撑起来。
人们依据这个发觉做了许多有用的架子,并且还给这种架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脚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小三角架的制作(工艺)
三角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在浴室、书房中。
用一段等边角钢,锯割后弯曲成90度,再加上一根斜支撑木条,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三角架。
把两个这样的三角架用螺丝固定在墙上,再铺上一块木板就可以当作一个简单实用的小书架。
本次实践任务就是动手制作一个三角架。
要求孔位准确,锯割断面平整,材料间连接紧密可靠,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
加工图如下:
器材准备
钢直尺、划针、角尺、样冲、锉刀、手锯、钢锯、螺丝刀、扳手、台虎钳、钻床(钻头:侧面用Φ6。
8mm,正面用Φ5。
0mm)、等边角钢一段(规格:30×30×3)、木料一段(宽25 mm,厚18—20 mm,可用相应厚度的木板锯成备用)。
实践提示
1、正确安装锯条,用手锯在长角钢中截取360 mm一段。
注意正确的起锯方法和动作要领。
2、使用锉刀对锯割面进行修整,要求两端横断面平直。
注意锉削操作要领。
3、用划针、直尺、三角板划线,划线时要压紧直尺,防止偏移。
划针要紧贴导向工具,尽量一次划成。
在划90度锯割角时,应准确留出角钢另一侧面的钢板厚度(如图1所示),经锯割弯曲加工后,锯割面将配合紧密(如图4所示);如果预留量太大(如图2所示),将很难折弯;如果预留量太小,经锯割后(如图3所示),那么折弯后会出现空隙(如图5所示)。
4、按图纸要求划线定位四个孔的位置,在钻孔中心处用样冲冲眼,注意敲击时要扶直样冲。
5、按照钻孔的操作要领和步骤进行钻孔,并严格遵守“二要二不要”安全操作规定。
6、使用手锯将三角形部分锯下并视情况对锯断面进行锉削修整,在台虎钳配合下将角钢折弯。
如一次不能成功则重新修整折弯。
注意须准确估算修整量,不能反复多次,否则容易折断。
7、锯取约270 mm长度的木料一段,在木料一端划线并锯出45度斜角。
要求两端与角钢内侧配合紧密,孔的位置应落在木料中心线上。
8、用3×10自攻螺钉将角钢和木料紧密连接。
注意控制直角垂直度。
9、用直尺和90度角尺检查孔的位置的精确度和直角垂直度。
10、视实际需要,用砂纸对工件进行表面打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