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海洋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研究
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指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这四个省级行政区域。
这一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本文将围绕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状况、交通网络和环保措施展开探讨。
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
其中,辽宁和山东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基地,河北和天津则是重要的工业城市。
这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内投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
钢铁、石化、机械制造、能源和化工等产业在这一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
同时,环渤海地区也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沿海城市更是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和开发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了加强环渤海地区的交通网络,沿海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交通建设项目。
港口和海运业的发展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
同时,铁路、公路和航空的建设也加快了区域间的联系和物流运输的便捷。
环渤海地区还十分注重生态环保。
沿海城市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海洋环保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过度的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不均衡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此外,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环渤海地区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也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社会平衡和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环渤海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环渤海经济圈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探讨
环渤海经济圈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探讨
柯昶;曹桂艳;张继承;陈洁;程传周
【期刊名称】《太平洋学报》
【年(卷),期】2013(021)004
【摘要】不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还是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环渤海经济圈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注重在整体开发中解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应当站在全局高度透视时代背景,把握关键因素,分析产生原因,创意解决对策:转变观念,树立陆海并重思维;科技领先,推行绿色工程技术;健全法制,加大监管力度;创新制度,建立补偿机制;循环发展,减少源头排放.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中保障生态安全,铸就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国家战略品牌.
【总页数】10页(P71-80)
【作者】柯昶;曹桂艳;张继承;陈洁;程传周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北京100860;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国家海洋局,北京100860;国家海洋局,北京100860;国家海洋局,北京1008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7.05.18•【文号】国海发〔2017〕7号•【施行日期】2017.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海发〔2017〕7号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2017年5月18日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2017年5月18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渤海水质环境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重点海湾污染未见好转,海洋资源利用方式仍显粗放,开发强度依然过大,环境风险压力有增无减,新的海洋生态问题不断出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下降。
保护好渤海生态环境,事关国家海洋生态安全,事关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事关环渤海地区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要求,有力推进《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围填海管控办法》《海洋督察方案》的实施,现就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快编制和修订海洋空间规划按照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综合管理的要求,依据不同海域主体功能定位,统筹安排海洋空间利用活动,优化调整海洋产业布局,构建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
《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为了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海洋水污染防治,促进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审计署于202x年3月至9月,对环渤海地区202x至202x年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调查了天津、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唐山、秦皇岛、沧州、滨州、东营、潍坊和烟台13个市。
现将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如下:一、渤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十五”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和13市政府高度重视渤海水污染防治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渤海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污染治理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指导检查。
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先后编制和实施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和《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组织对渤海环境治理工作效果进行了中期评估,加大了对渤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力度。
二是环渤海13市政府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组织实施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和海河、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落实了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任务分解到重点行业和单位,将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政府和辖区企业投入治理污染资金351.13亿元,其中,建成污水处理厂78个,形成污水处理能力466.8万吨/日。
三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进展。
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取得明显成效。
如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搬迁到唐山市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后,通过提高工业用水循环率、回收钢铁废渣和剩余能源再利用等措施,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连和辽河石化分公司等企业,投入6.48亿元引进污染治理先进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调查也发现,部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工业和生活污染还比较突出,对一些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水污染防治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以及海域使用管理粗放等问题突出。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府际协调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极 为密切 , 决定 了长三角近海海域的整体 可持续发展与“ 行政 区经济” 发展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 的矛盾 。
特别是沿海各行政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各异 , 长三角近海海域各种公共性问题变得更加纷 繁复杂起来 , 如 诸 资源分配 、 环境与生态保护 、 限制开发与生态补偿等等。因此 , 依靠传统的单边“ 行政 区行政 ” 思路 , 已经无 法
得到有效治理 。 这就要求 打破行政 区划的刚性界限, 阁 实现长三角海域一体化协调治理。 事实上 , 近几年长三 角海域沿海省市正在执行 《 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合作协议》 《 、长三角近海海洋生 态环境建设 行 动计划纲要》 《 、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合作平 台建设 工作计划》 长江 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 》 及《 等近岸
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为不健康 。在沿海各省市 中, 代表海水污染程度的两项 主要指标无机氮和活 性磷酸盐平均含量 , 上海 、 浙江 、 江苏均位列全 国临海省市的前三名 , 海水综合污染面积达到 85 0 3 3 平方公 里 。在这种背景下 , 在海域生态环境治理 中构建长三角海域地方政府 间① 厶作协调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 (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诱使长三角府际协调治理 的确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中国 2 世纪发展 的必然趋势。目前 , 1 中国已经形成长三角 、 环渤海湾、 泛珠三角三大
利于“ 海洋环境共同关 注事项 ”1 [ 2 的形成 , 有利于促进彼此 的信息沟通 , 达成海洋环境治理 的规则 价值取 向的 共识 , 加深彼此信任 。 当彼此间信任深化时 , 进一步的协作 口 信息交流、 就现有及潜在环境问题进行协商 、 彼 此技术援助 、 共同行动等) 就成为可能 , 从而确立长三角府际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商机制。 通过对特定 区域
环渤海地区法制协调机制研究
法方面的协调; 由各 高级人 民法院共 同制定跨行政 区域案件 的法律选择规 范,实现司法方面
的协 调 。
[ 关键词 ] 环 渤 海 ;经 济合 作 ;法 制协 调 [ 中图分 类 号]D97 [ 2 文献标 识 码]A [ 章 编号] 10—6 2 (06 30 7—4 文 092 9 2 0)0—0 90
相 关 省 、自治 区 、直辖 市 政 府和 有 关 部 门也 采 取 了相 应 的 措 施 。 京津 冀 地 区发 展 与 改 革委 员 会 代表 共 同 签署 《 坊 共 从 廊
界和实务界对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论述较多, 而对于作 为实现经济合 作不 可缺少 的前提条件 的法制协调问题则少
与经 济 腹 地 广 阔 。“ 渤 海 经济 区” 的 概念 早在 2 环 0世 纪 8 0
一
的相关论述也从立法、执法 、司法等方面展开。
一
、
建立环渤 海地 区
法制协调机制 的背景分析
环渤海地区法制协调机制是在特定背景 F 出来的, 提 只 有在这一背景下谈这一问题才有意义 。 脱离开这一背景, 这
维普资讯
第 7 第 3明 卷 20 0 6年 8月
燕 山 大学 学 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哲
aS E i i o Ju a o Y nh n iesy (hl o h n o i cec dt n o r l f a sa v r t P i sp yadS c l ine io ) n Un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区域经济一体化、 大都市圈 是经济发展 的巨大推动力量。中国的实践也证明, 经济的快 速发展有赖于一些经济 比较活跃的核心区域的带动 。 改革开 放初期 的珠三角地区和 2 0世纪 9 0年代中期 的长三角地区 的经济活力,都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又一 极具潜力的经济区——环渤海地区正在加速崛起, 有望成为 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地区资源丰富、 地理环境优 越、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 、工业配套能力强 、市场
环渤海区域生态环境呼唤立法保护——访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疏震娅
近 岸 海 域 生 态 环 境 的 问题 主 要 表 现 在 三 个 方 面 , 是 近 岸 海 域 污 染 日趋 严 重 , 围 也 在 不 一 范
生态 系统 的结 构 和功能 即受 到一 定程 度 的破 坏 , 鱼类群 落进 入 由高 营养层 次 向低 营养层 次 的演变 过 程 , 业 资源逐 渐朝 渔
护的立 法现状 仍 然不尽人 意 。 ” 谈 到 环 渤海 环 境保 护的 立法现 状 , 震 娅 认 为 : 渤 海 环 境 保 护 立 法 疏 环
海 洋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所 疏 震 娅 在 接 受 记 者 采 访 时 称 : 年来 , 渤 海经 济 圈的发 展 建设 很快 , 近 环 所
火 灾 及井 喷 所 引起 的 溢 油事 故 概 率约 为 每年 02 。石油 富 .次
含 的有机 成分 降 解后会 造成 局 部海 域 水体富 营养化 , 导赤 诱
潮爆 发 。2 1 年, 00 渤海 共发 生7 次赤 潮 , 积达 3 5 0 m2 尤 面 ,6k 。 其 ̄:0 0 l月 1 日和 1 日两天 , 2 1年 0 1 2 渤海 海 域首 次 发现 有 毒赤
潮 。二 是 渤 海 湾 生 态 系 统 处 于 亚 健 康 状 态 。水 体 呈 严 重 富 营
2 0 年 , 北 地 区 超 采 地 下 水 1 0 多 亿 m3 地 下水 开 采 漏 斗 03 华 00 ,
排 海污 水总 量的4 %。< O O 中国海洋 环 境状 0 < l年 2 况 公报 》显 示 , 海 入 海 排 污 口达 标 排 放 次 数 渤
仅 占全 年 监 测 总 次 数 的 4 %。 海 现 有 输 油 管 6 渤
动 范 围 , 卵 和 仔 鱼 的 种 类 少 , 度 低 。三 是 海 洋 生 态 环 境 鱼 密 恶 化 , 洋 生物 种 类 明显 减 少。 2 世 纪 7 年代 初起 , 海 海 从 0 0 渤
环渤海区域产业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区域 产 业 分 工 与 区域 产 业 政 策
随着 市 场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社 会 分 工 的 细 致程 度 不 断 得 到 提 高 .商 品
的迂 回 生产 水 平 不 断 提 升 .形 成 了一 条 条 完 整 的产 业 链 当产 业链 发 展 壮 大 到 一 定程 度 后 .就 不可 避 免 的要 突
持续 健 康 发 展提 供 政 策 支持 和 制 度 保
证 ;制 定 区 域 产 业 政 策 的 指 导 原 则 . 是 以 区域 要 素 禀赋 状 况 为基 础 的比较
“ 动机 ” 发 ,是 值得 学 术 界深 入 研 究 探 讨 的重 大课 题 。 “ 三 角 ”经 济 圈仅 珠 涉 及 广 东一 省 . “ 三 角 ”经 济 圈 也 长
本 刊 特 稿
E CON OMI OUT OOK T C L HE BOH A AI SE
环渤海区域产业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 李 思杰
内 容 摘 要 :本 文 论 证 了 区 域 产 业 分 工 和 区 域 产 业 政 策 之 间 的 关 系 .表 明 制 定 区 域 产 业 政 策 是 确 保 区 域 产 业 分 工 顺 利 发 展 的 重 要 制 度 保 障 环 渤 海 地 区是 我 国极 具 发 展 潜 力 的 一 个 地 区 . 因 此 在 环 渤 海 地
是 社会 化 大 生产 进 一 步 发 展 的 必 然 选 择 。区 域 产 业分 工 ,是 以 比 较 优 势原
则 为准 则 、以各 地 区 的 要 素 禀 赋状 况
破 地 域 限 制 .为 产 业链 的进 一 步 发 展
提 供 更 广 阔 的J 间 。在 市场 经 济 体 制 空 下 .产 业 空 间 布 局 必 须遵 照 比 较 优 势
环渤海地区海陆统筹应对环境危机研究——以大连漏油危机为例
渤 海严重 的生态环 境危机 。并会 引发一 系列生态破 坏 如 电厂取水 口、 自然保 护区 和旅 游风景 区紧急安排 海
和环境 污染 问题 。首 当其 冲遭受损 害 的是 各种海洋 生 域清 污 。大连 市在金 山渔港码 头成立 了现场指挥部 ,
物 如海鱼 、海鸟等 ,这给 当地海岸 线上 的生态系统 平 负责调 度指挥 污染物接 收 、运输 和安全贮存 工作 ;中
大连新 港漏油 事件发 生后 ,各 级政府 、相关公 司
港蓝色海 域瞬 间被 黑色原 油吞没 ,最厚 的原油层 多达 和 当地居 民都从各 自的角度做 出了反应 。 2 多厘 米 。特别 是在靠 近岸边一平 方公里 海域 内 ,浮 0 各级政 府和相 关部 门紧急调集 各方力 量 ,迅 速启
政策与管理、环境社会 学; 李娇娜 ( 99 ),女 ,汉族 ,山东莱芜人 ,浙江大学行政 管理专业研究生。 18一
科与理。 学管
/ 境与社会/ 环 4 与 于政府公 布的 10 吨泄油量 。还有 ,应急管理 的责任 美 国开发 了溢油 和有毒 物质 应急 系统等 。l 国外相 50
现, 此次大连漏 油数量介于6 吨至9 吨之 间 ,这远大 万 万
基金项 目:山东省文化厅重点项 目 《 山东半 岛蓝色经济 区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 ( 0 15 )阶段成果。 2 127
作 者简 介 :王 书明 ( 93 ),男 ,汉 族 , 山 东省 蓬 莱人 ,哲 学博 士 , 中国海 洋大 学法政 学院教授 ,研 究 方 向 :环境 16一
海地 区的可持 续发展 。 关键词 :环渤海 ;环境危机 ;海陆统筹
2 1 年大连市发生 了震惊全 国的7・ 6 油泄漏事 00 1石
1 、大连漏油危机
渤海海洋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支持体系研究
渍化 加剧 。秦 皇 岛 、营 口和 莱 州 湾 等 区 域 是 海 岸侵 蚀较 为 严 重 区 域 。渤 海 地 区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以及人 类 生 产 生 活对 湿 地 资 源 依 赖 程 度 的提 高 ,直接 导 致 了湿 地 及 其 生 物 多 样 性 的 普 遍 破 坏 ,湿地 面积 大 量 丧 失 ,破 坏 最 严 重 的 区 域 是 盘锦 滨海 湿地 、天津 近 岸湿地 和 黄河三 角洲 。
受 大 量 的 排 污 影 响 , 渤 容 易 地 观 察 到 诸 如 海 岸 侵
蚀 和 自然 湿 地 被 蚕 食 等 生 境 退 化 现 象 ,岸 线 后
退 、海 水 倒 灌 、沿 海 低 洼 地 淹 没 、土 壤 次 生 盐
污 能力 严 重 超 负 荷 ,对 海 洋 生 态 环 境 已经 造 成 无法 接 受 的影 响 。根 据 对 渤 海 海 域 的 连 续 监 测 显示 :渤海 近 岸 海 域 污 染 较 重 , 中部 海 域 海 水 质量 状况 较 好 ,其 中渤 海 湾 、辽 东 湾 和莱 州 湾
2 1 年 01
第 5期
海 洋 开 发 与 管 理
5 3
渤 海 海 洋 环 境 管 理 科 学 决 策 支 持 体 系 研 究
卜志 国 ,周 艳 荣 ,高 晓 慧
( .国 家 海 洋局 北 海环 境 监 测 中心 1 青岛 2 6 3 ; .国家 海 洋 局 海 洋 溢 油 鉴 别 与 损 害 评 估 技 术 重 点 实验 室 603 2 青岛 263) 6 0 3
多中心理论视域下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研究_郑建明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多中心理论视域下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研究*郑建明 刘天佐(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201306)摘 要:渤海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载体,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壮大对渤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深。
不合理的开发方式致使渤海存在赤潮频发、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渤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主体较为单一,权力运行缺乏多维性,同时作为治理主体的市场和公众未发挥其治理作用。
在运用多中心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市场、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发挥市场在渤海环境治理中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为公众提供具体可行的参与制度,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中心理论;渤海海洋环境;环境治理;治理模式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9)01-0022-07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主要包括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大海湾,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壮大,对于渤海及其海湾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强。
由于渤海是封闭性内海,年降水量少,水体的交互作用和稀释作用差,加之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致使渤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严重,对于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阐释了“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对渤海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投入不断加大。
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虽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既涉及到工程与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也与治理模式密切相关。
因此,对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多中心理论最早是由奥斯特罗姆夫妇共同创立,多中心治理意味着政府、市场的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
[1]多中心理论提出后在政府治理领域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海洋环境治理方面也得到充分的应用。
环渤海区域海陆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
海 陆 一体 化 是近 年来 沿 海 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一个 新 思路 ,文 章分 析环 渤海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方面存在 的一些现实 问题 ,并依据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为促进环渤海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提
出 了一些相 应 的建 议 措施 。 关键词 海 陆一体 化 ;环 渤海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工 ,在 全 区域 内优化 配置 生产 要 素 ,推动 区域 经济 协调 发 展 , 以 提 高 区 域 经 济 总 体 效 益 的 动 态 过
年代 中 期 ,中 科 院 地 理 所 副 所 长 李 文 艳 提 出 了 “ 渤 海 地 区” 的 概 念 。在 随 后 的 19 大 9 2年 党 的 十
四大 中,“ 加快环渤海 区域开发开放 ” 的战略要求
被提 出 ,此后 环 渤海地 区被列 为全 国开放 开发 重点
区域 之 一 ,国家 发 改 委 也 正 式 确 立 了 “ 渤 海 经 环
济区”概念 ,并对其进行 了单独 的区域 规划和给 予 了很多特殊的优惠政策_ 。 “ 3 ] 环渤海经济区”狭
程 J 。随着生产社会 化 的发 展 ,世界 和 区域经济 向全球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 E益明显 ,尤其是 t
资助项 目:国家海洋局 “ 0 ”专项 9 8 Z I 1 课题资助 98 0 一 C— 一 8
第 5期
李 锋 ,等 :环 渤海 区域海 陆一 体化 发展 对 策研究
8 3
区域经 济一体 化 的发展 能够 给区域 内各 个地 区和部
全 国的 14和 15 / / 。环 渤海 经 济 圈 在 我 国经 济 发 展
合管理,把本来相对孤立的海陆系统整合为一个新
海洋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方协调机制如何
海洋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方协调机制如何关键信息项:1、协调机制的目标和原则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益相关方的定义和分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协调机制的组织架构决策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行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监督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协调机制的运作流程信息收集与共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提出与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策制定与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评估与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争议解决方式内部协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方调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律诉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协议的修订与终止修订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止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协调机制的目标和原则111 目标本协调机制旨在实现海洋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确保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推动海洋保护区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12 原则1121 公平公正原则在协调过程中,确保各利益相关方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表达权,不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建议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建议■马明辉兰冬东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组成,海域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2796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
渤海上承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流域,纳受了辽河、海河、滦河、黄河、小清河等50余条入海河流,河口湿地面积广阔,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的功能;下接黄海,是北方门户,地缘优势独特;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环境风险明显增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渤海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近岸水环境污染严重。
~,渤海优良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标准)海域的比例由95.7%下降至78.3%,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的比例由1.8%增加至5.2%。
,渤海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已经扩展到大部分近岸海域,并向三大海湾中部扩展。
近年来持续严重污染的海域主要集中在双台子河口—辽河口、天津滨海新区、莱州湾等近岸海域,此外,葫芦岛绥中近岸海域水质近年来也明显变差。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
~,渤海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重金属(铜、铅、锌、镉、汞)和砷等,年均入海总量在85万吨左右。
陆源污染物排海之后,主要通过稀释扩散、化学形态转化、生物吸收代谢、沉积和矿化、再悬浮和释放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渤海海域环境质量产生全局性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
以来,渤海6个海洋生态监控区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渤海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其中,锦州湾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双台子河口和滦河口—北戴河口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环渤海污染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环渤海污染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摘要:家“渤海可能变成‘死海’”的警告使得“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出炉。
然而,在“碧海计划”第一个“疗程”的结束之年,人们发现“碧海”药方疗效甚微,渤海依然笼罩“死亡阴影”。
那么,什么是《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以整治海洋环境污染为任的计划实施后,为何污染反而加剧?渤海的污染治理如何能更见起色呢?关键词:环渤海污染;“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污染Astract:The warning of″ Bohai may become' Dead Sea'″ from the ocean environment expert makes″ the blue sea activity plan of Bohai ″ coming out:However ,in the year of the first ″ treatment″ in ″ the blue sea plan″,is over, people discover the curative effect of ″ blue sea″ very small,Bohai still covered with″ mist of death″:So, what is 《 the blue sea activity plan of Bohai》, with renovating the oce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plan implement, why pollution turns worse on the contrary?Key words: pollution around Bohai;the blue sea activity plan of Bohai;pollution2001年,面对海洋环境专家“渤海可能变成‘死海’”的警告,为了拯救渤海,国家四部局联合海军、环渤海四省市(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政府开出了斥资555多亿元、15年三个疗程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药方。
浅谈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对策
题 有 近 岸 水 体 富 营 养 化 加 剧 、 高 温 高 盐 水 大
量 入 海 、 陆 源 污 染 人 海 严 重 、海 源 污 染 增 多 ,
渤海 滨 海 湿 地 大 面 积 减 少 ,局 部 区域 海 洋 资 源 衰退 ,使 得海 洋 功 能 退 化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愈 加
实 现社 会经 济与 海洋环 境 的和谐 发展 提供 良策 。
分 城市 近 岸 海 域 污 染 为甚 ,海 水 富 营 养 化 程 度 不 断加 剧 。氮 磷 比 作 为 水 体 富 营 养 化 的 重 要 指 标 ,一 般海 水 中正常 的 氮磷 比值 为 1 6:1 _ l 5 ] 。在 2 0世 纪 8 0年代 初 ,渤 海 海 域 氮 磷 比为 2:1 ~ 3: 1 ,在 9 0年代 初 为 5:1 ~1 0:1 ,在 9 O年 代 末 升高 为 1 6:1 ~2 4: 1 ,2 0 0 4 -2 0 0 6年 氮 磷 比
济示范 区”和 “ 沧 州渤 海新 区” 、 “ 天 津 滨 海 新 区”和 山东 省 的 “ 黄 河 三 角 洲 高 效 生 态 经 济 区” 等 开 发 规 划 将 进 一 步 加 大 渤 海 环 境 压 力 ,渤 海 开 发 与 保 护 的 矛 盾 日益 凸 显 Ⅲ 3 ] 。 根 据 国家 海 洋 局 的 《 中 国海 洋 环 境 质 量 公 报 》 和 《 渤海 海洋环 境质量 公报 》 ,2 0 0 1 —2 0 1 1
河 、辽河 三大 流 域 径 流 汇 入 渤 海 。环 渤 海 地 区
的2 6 ,海 岸 线 总 长 6 5 8 4 k m, 占全 国海 岸 线的 2 0 . 6 。 近 年 来 ,辽 宁 省 的 “ 五 点 一
海洋环境规制、区域分工协作与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
2023-11-09•引言•海洋环境规制概述•环渤海地区海洋环境现状及问题目录•海洋环境规制对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区域分工协作在环渤海地区的实践与优化•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目录择•结论与展望01引言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近年来面临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海洋环境规制和区域分工协作是实现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相关研究尚不充分,亟需加强研究,为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探讨海洋环境规制和区域分工协作对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现行政策和措施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考察和定量分析等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海洋环境规制和区域分工协作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内容与方法02海洋环境规制概述海洋环境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开发等活动进行管理和约束的过程。
海洋环境规制旨在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洋环境规制的概念海洋环境规制的必要性海洋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宝库,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能源、交通等重要资源。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海洋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如石油泄漏、垃圾倾倒、过度捕捞等。
海洋环境规制是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可以有效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共同制定和实施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法规和政策。
国际合作加强海洋环境规制不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积极引入市场、社会等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如排污权交易、公众参与等。
多元化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环境规制中广泛应用了卫星遥感、无人船只、传感器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监管和执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渤海的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对策
渤海的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对策渤海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近年来渤海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从渤海的海洋污染问题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渤海的海洋污染问题渤海地区的海洋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油污染、塑料污染等。
工业废水排放是渤海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各类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废水被排放到海洋中,其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
另外,油污染也是渤海海洋污染的严重问题。
船舶的意外事故和石油开采等活动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到海洋中,给渤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此外,塑料污染问题同样严重。
大量的塑料制品被丢弃到渤海,随着时间的推移,塑料制品逐渐分解为微塑料,对渤海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对策面对渤海海洋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
首先,加强立法和监管是保护渤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确保这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其次,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培养公众对于海洋保护的重视和参与是保护渤海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前提。
政府和媒体可以加强宣传力度,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渤海海洋污染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也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
科学家和专家应加大对于渤海海洋环境的研究力度,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治理污染的方法和技术,为保护渤海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保护渤海海洋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渤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海域,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共同治理污染。
跨国企业应坚守环保底线,加强与渤海相关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事业。
综上所述,渤海的海洋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急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对策包括加强立法和监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
沿海开发进程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路径
通 病 。根据 《 联 合 国海 洋 法 公 约 》 , 中 国拥 有 3 5
万 平方 公里 海域 和 内陆 水 域 ,但 有 1 4 . 5万 平 方 公
命 线 。海 洋经济 发展 的巨大潜 力诱 使各 沿海 地 区逐
渐加 大对 海洋 的开 发力度 ,尤 其是 一 系列沿 海发 展 规划 相继 被 国务 院批 复 ,标 志着沿 海地 区发 展提 升 为 国家战 略 ,也预 示着沿 海地 区进 军海 洋 的势头 更 为迅 猛 。海洋 开发 带来 巨大 经济效 益 的 同时 ,也 给 资源 环境 带来 了诸 多不 利影 响 。随着 土地 、能 源等 资源 的 紧缺 ,高能 耗 、高投 入 、高污 染 的 “ 传统 ”
水 和领海 主权海 域 面 积 3 8万 平 方 公 里 。海 洋 对保 障 国家 安全 ,缓 解资 源和 环境 压力 ,拓展 经济 空 间 意义 重 大 。据 统 计 ,2 0 1 1年 全 国 海 洋 生 产 总 值 4 5 5 7 0 亿 元 ,年增 长 1 0 . 4 % 。海洋 生产 总值 占国内 生产 总值 的 9 . 7 %。 但 从 海 洋 生 态 环 境 看 ,沿海
里 的 中国沿海 浅水 区域 未 能达水 质标 准 。按 照 氮和 磷 等主 要污染 物计 算 ,2 . 9万 平 方公 里 海 水被 认 定 为严重 污染 。( ( 2 0 1 1 年 中国海洋 环境 状况 公 报》 显
示 ,中国近 岸海 域环境 污染 问题 仍 为突 出 ,主要表 现在 陆域排 污压 力 巨大 ,局部 区域海 水入 侵 、土壤 盐 渍化 、海 岸侵 蚀等 灾害严 重 ,海洋 溢油 等 突发性 事件 的环境 风 险加 剧 。 从 河 北 情 况看 ,近期 公 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渤海区域海洋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研究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
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
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 3个。
也有观点认为,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
面积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占全国17.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万亿元,占全国28.2%。
虽然两者关于环渤海经济区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认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
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编辑本段]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较优势。
地理区位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自然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海陆空交通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
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骨干城市群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
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
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编辑本段]发展状况经济引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环渤海五省(区)二市国民经济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环渤海地区如今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
交通建设其铁路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大量主要干线经由本区,如煤运通道的大秦线、石太—石德—胶济线、邯长—邯济线、侯月—新月—新菏—菏兖日线,南北通道的京山—沈山—哈大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南北同蒲线,以及京通线、集通线、京承锦线,丰沙大线、京原线等。
铁路营业里程21543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3 0.0%,路网密度161.4公里/万平方公里,路网布局趋于完善。
煤运通道的朔黄线西段2001年已建成投产,朔黄线东段即将建成投产,菏兖日第二线2002年建成投产,煤运通道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京哈通道秦沈客运专线的建成投产,进出关能力紧张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十五”期间,山东沿海及其与东北东南部地区间交流的便捷铁路运输通道正在逐步形成;京沪、津秦、京广客货分线是21世纪初铁路建设的重点。
[编辑本段]与长三角、珠三角对比和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不仅在经济总量,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南开大学环渤海经济课题组就此给出了一系列对比:———就经营环境而言,环渤海经济区内行政干预的力量比较强,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与珠三角、长三角有一定差距。
———就企业结构而言,环渤海虽然不乏优秀企业,但大型企业比重偏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少,缺乏活力;环渤海地区国有企业比重不仅高于长三角、珠三角,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行政区域利益主体地方意识较强,条块分割严重,导致地区间经济协调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也不够畅通。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沿京津交通干线分布着中关村、亦庄、廊坊开发区、天津武清开发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共8个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区,使这一天然的高科技产业带断裂,未能发挥出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编辑本段]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顺序召开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要议题本市出席领导吸纳成员市1 1986年5月26日天津通过市长(专员)联席会协议书和章程,确定市长(专员)联席会是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个区域性、开放型、松散式、推动经济联合的一种组织形式。
主要任务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从实际出发,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城乡的横向经济联合,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李瑞环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地区、惠民地区、东营、潍坊、烟台、青岛2 1987年7月20日青岛进一步明确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经济联合的方针和工作重点。
把“联合起来,振兴渤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的方针。
李长兴沧州3 1988年10月20日大连组建几个有竞争力的、较大的环渤海地区外向型企业集团;在环渤海地区港航运输协作网的基础上,组织联合客货运输船队,建立港航联合开发公司;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联合集资或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建立环渤海地区盐业开发综合利用联合体。
刘增坤4 1992年9月24日秦皇岛通过了新的协议书和章程;通过了关于以市长(专员)联席会的名义牵头开展对外环保合作的议案。
李盛霖葫芦岛5 1993年10月13日东营围绕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加速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开发的战略,总结交流各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经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区域联合协作的思路,进一步推动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
李盛霖济南、威海6 1994年11月23日烟台围绕第五次联席会纪要执行情况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审议和听取组建环发公司进展情况的汇报;通过申请参加联席会区域合作组织的新成员市;着重研究下一届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王德惠淄博、太原、承德、朝阳、阜新7 1995年8月27日太原大会一致通过关于设立环渤海人寿保险公司、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和联合组团到境外举办经贸洽谈与招商活动三个工作议案。
张好生邢台8 1997年11月6日天津大会修订了联席会协议书和联合办事处章程;通过了联合举办环渤海科技博览会、环渤海建材交易会和共同推进环渤海发展中心大厦建设招商的三个议案。
张立昌、李盛霖石家庄、廊坊、通辽9 2000年6月5日承德会议修订了联席会协议书和章程。
通过了举办人才智力洽谈会、重视渤海环保,逐步实施禁磷工作、办好“环渤海区域经济信息网站”的工作议案。
王述祖10 2002年10月17日济南通过了举办《碧海行动·环保论坛》、开展边境贸易合作,联手开拓国际市场、组建环渤海地区医院管理联席会的三个工作议案。
夏宝龙呼伦贝尔、满洲里、安阳(特邀)11 2004年9月1日丹东通过了召开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举办2005年环渤海科技博览会、成立环渤海地区旅游联合体的三项工作议案。
黄兴国呼和浩特12 2006年4月17日天津通过了举办环渤海科技博览会、建立环渤海报业媒体合作组织、组建环渤海地区金融担保网络的三项重点工作议案。
戴相龙、黄兴国沈阳、聊城13 2008年9月20日天津通过了成立环渤海区域环保合作、口岸合作、人才协作等3个合作组织、协作联盟的议案。
黄兴国、任学锋保定、邯郸、德州、包头、濮阳(观察员市)近年来渤海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渤海生态环境状况已有所好转,但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在增加;渤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局部生态环境破坏继续加剧,潜在生态灾难威胁加大;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传统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的问题仍然存在。
海洋环境生态问题仍然是阻碍环渤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由于渤海是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具有独特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性海洋单元,作为相对封闭的内海,渤海由于水体循环能力差,治污欠账较多,环境相当脆弱,保护和改善渤海环境任重而道远。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强化渤海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渤海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环渤海各省市、相关内陆省市以及全社会各行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共同努力,并采取有效的行动。
首先,要在环渤海地区各级领导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强调和贯彻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相协调的指导思想,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建设,建立起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在制定海域开发利用规划,调整海洋产业和生产力布局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避免决策失误,从源头上控制住渤海环境问题的产生。
其次,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民众积极投入到保护和修复渤海自然生态的活动中去。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争取社会各界对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使国家和社会各界都能从渤海的可持续利用中受益。
二、建立简洁、高效的渤海管理机制为加强跨省间、跨部门间的合作,建立简洁高效的渤海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建议由中央、地方政府组成跨行政区的渤海综合管理协调机构,例如,成立渤海管理委员会,赋予其明确的职责,包括权利和义务。
通过把渤海综合治理的权利和责任交给环渤海的地方省市政府,共同开展渤海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监察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