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PPT课件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开展武装斗争,实 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 关系: 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 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 农村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8
• 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 A、开展武装斗争
B、进行土地革命
• C、建立农村根据地 D、建立统一战线
9
•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 要性
毛泽东在这次会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 断。
5
• 03年单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 人民军队开始于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 最先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是()
• A八一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 C秋收起义
2
• 04年单选: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 A、议会斗争
B、经济斗争
• C、武装斗争
D、文化斗争
• 0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际上就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B、农村包围城市
C、中心城市武装起义 D、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06年农民阶级在中国近
4
• 补充说明: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P94
3、“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 召开紧急会议。内容:一是纠正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 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 的总方针。使中国革命实现了有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 革命的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2022春电大: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
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题目: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论述题: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30分)谷••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指出: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中国革命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这种特殊的发展规律根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但是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各国用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应当由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决定。
马克思曾经指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以便建立一个新的劳动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革命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过程。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乡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取得成功的。
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 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农村包围城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基本内容(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从中国社会的性质来看,中国民主革命必须从农村的武装斗争开始。
毛泽东指出,西文资本主义国家的元首阶级可以利用资产阶级政党的民主制度,从中心城市发动和平斗争开始,再转变为武装夺取政权。
(2)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特点来看,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3)从敌我力量的对比与分布来看,革命力量必须深入,发动农民,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壮大革命力量,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及其相互关系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三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提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二‘农民问题与土地革命以乡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就必须重视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关于农民革命的理论问题,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富有创造的重大贡献之一1925年,毛泽东开始从事农民运动,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二)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了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
重视农村建设,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
服务的投入,优化农村区域发展空间;2、营造良好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3、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实
施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农业机械化、精准农业和近红外精准灌溉等
发展战略;4、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立农村小镇,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现代农村发展;5、加强农村创新技术,发展低
碳农业和绿色粮食生产,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与总战略。
其基本内容就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与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这条革命道路,就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史上仅有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
①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战争首先把主要战略方向指向农村的理论与斗争艺术。
②成功地解决了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的问题。
随着根据地的发展、扩建,革命力量不断得以发展、壮大。
③解决了以农民为主体发展革命军队、进行革命战争的问题。
解放了的广大翻身农民,为保卫自己的利益,踊跃参军、支前。
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④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
那么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就是什么呢?1、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即中国的城市不能完全统治农村,广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
2、农村可以离开城市而相对独立存在。
3、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
4、统治集团的不统一与矛盾冲突,为农村革命提供机遇。
5、已经有了新的政党与革命的军队与人民,有了战胜敌人的基本力量6、总之,就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意义就是什么?1、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就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它就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
1938年11月 1938年11月,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问题》 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 占乡村,后取城市, 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 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 道路确立下来。 道路确立下来。
1.第一次“ 1.第一次“左”倾错误 第一次 时期的城市中心论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 绝大多数, 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 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 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 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 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 动统治的基础。 动统治的基础。
“骚乱—示 骚乱— 巷战— 威—巷战—建 立革命军战斗 队,这就是人 民起义的各个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在资本主义各 国,在没有法西斯 和没有战争的时期 内,那里的条件是 国家内部没有了封 建制度, 建制度,有的是资 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外部没有民族压迫, 外部没有民族压迫, 有的是自己民族压 迫别的民族。 迫别的民族。”
实践上和理论上的艰难探索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 秋收起义失败后,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 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
大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提出了通过农村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壮大革命力量,最终实现武装夺取政权的目标。
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第一,革命斗争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付诸行动。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而农村是武装斗争的根据地。
第二,革命斗争必须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之一。
通过土地革命,可以巩固革命根据地,壮大革命力量。
第三,革命斗争必须以建立革命根据地为主要战略阵地。
革命力量必须深入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此为中心,逐步扩大革命势力范围。
第四,革命斗争必须以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为主要主观条件。
必须有一支正式的红军队伍,并且共产党组织必须坚强有力,才能为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主观条件。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理论基础。
这一理论强调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突出了农村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最终实现武装夺取政权的目标。
在实践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
乌 蒙 磅 礴 走 泥 丸 。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
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
红 军 不 怕 远 毛 征 泽 难 东 ,
七 律 长 征
·
这首诗赞扬了红军长征不畏艰难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
起义失败。由于帝国主 义和国民党势力集中在城市。 共产党发动的一系列中心城 市暴动,都因为无法与强大 的敌人抗衡而失败了。
但南昌起义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 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 的开始。它打响了反对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 斗争旗帜。
南昌起义油画
画面上的建筑是当 时作为起义总指挥的江 西大旅社,站在前台讲 话的是周恩来,周恩来 左侧站立者是贺龙,右 侧坐着的刘伯承,身后 站着的是朱德和叶挺。 起义军的衣着均为当时 国民革命军的军服,系 以红色领带以示区别。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人说:“一九二 七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 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 来!”。以下纪念“孵出小鸡”的邮票是 ( C )
A B C D
一、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 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 义。周恩来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 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南昌城。起义 胜利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公布了《八 一起义宣言》、《八一起义宣传大纲》。 国民堂反动派急忙调集军队包围南昌。8月 5日,起义军按原定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 东。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 而失败。随后,一部分起义军转移到海陆 起义指挥部所在地--江西大旅社 丰地区,继续坚持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由城市向农村的重点转移,避实就虚,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呢?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之国内大背景1927年,由于蒋介石新军阀背叛革命,轰轰烈烈地大革命遭到了失败。
国民党新军阀取北洋军阀而代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走狗。
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国人民实行出北洋军阀更黑暗、更残酷的统治。
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与之进行了血与火的斗争,然而“左”倾中央一再强调的进攻大城市的计划相继遭受失败。
毛泽东毅然带领起义的残余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始了中国革命重心的伟大转移,并找到了一条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密切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二、关于“城市中心”与“农村中心”的争论当时,之所以出现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的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具体国情的不同认识,特别是对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
城市中心论——坚持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包括共产国际的某些领导人认为,在中国,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乡村只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单斩断他们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们的头脑、炸裂他们的心腹,是不可能置他们最后的死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此,他们认为,只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取得成功,才可能影响小城市和乡村,才可能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所以一味地主张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来发展革命,夺取胜利。
农村中心论——残酷的革命斗争现实让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员人冷静思考,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伟大意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毛泽东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第二,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际上农民革命,军队实际上穿起军装的农民。
因此,无产阶级要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和武装农民,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关键。
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薄弱的环节。
因此,无产阶级为了避免在力量不足时与敌人决战,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把农村建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它的现实意义是: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路前进,革命才不会迷失方向。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带有强烈的求实精神。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在仅对“左”和右的错误的斗争中产生的。
第四,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体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和深切体验。
第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开辟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多元化的进程。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价值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
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异常丰富,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党历来十分重视历史经验,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进行过多次总结。
集中起来,最根本的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二篇含·参考答案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二篇)含∙参考答案篇一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栗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一是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
二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她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是毛泽东思想的闪光点,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之一。
四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榜样。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五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贯穿的基本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不仅对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在现在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为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的历史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发展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内容摘要: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持续三年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同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
国民党通过“宁汉合流”以及张学良“东北易帜”等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革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胜利的道路,也为打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探索;内容;意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通过不懈的努力开展了一系列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党的共同认识。
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
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毛泽东作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集中全党的智慧,及时总结了大革命成败的经验教训,果断地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创造性地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一、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性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以及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创造精神,科学论证了当时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在农村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把党从生死存亡的危机里解救出来,并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新的伟大胜利。
第一,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客观历史决定的。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一个由若干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剥削,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在内外各种力量的刺激下,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经济结构开始破坏,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得以生长。
这时的中国城市不能完全控制农村,农村却依然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在。
“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内涵分析
“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内涵分析“农村包围城市”是以乡村为中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夺取全国政权。
内在包含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重视农民和土地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内容。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目前正在经历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的经济革命”。
标签:农村包围城市内涵马列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就是以乡村为中心,在乡村中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在长期的斗争中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待条件成熟时夺取全国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中国人民经过坚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也经历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
从小岗村到华西村,从乡镇企业崛起到深圳特区的奇迹,中国经历了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
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人民正在胡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经历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的经济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广义内涵,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
一、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最重要内涵中国革命的道路究竟应该怎样走,毛泽东同志注重调查研究、科学实践,发挥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精神,认清了中国的国情,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反对本本主义》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到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空间的变动问题,而是如何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将革命的立足点放在何处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把工作中心放在乡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中国社会的性质来看,中国民主革命必须从农村的武装斗争开始。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第四章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方面(1)了解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2)正确理解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3)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
2.思想教育方面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历程的回顾,教育学生认清: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可靠的正确道路。
3.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思考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开拓未来的前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基本点。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具体内涵。
2.教学难点(1)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课时分配约用3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第四章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第一节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选择和基本内涵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选择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武装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提出的。
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起就是知道的,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就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大革命时期,尽管共产党对武装斗争已有所认识,在帮助国民党建立国民革命军的同时,自己也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
但是,党仍然没有认识到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
大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严峻的考验。
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以后,即开始发动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典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第二章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教案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经历了一个从城市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过程,了解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思想,了解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主要内容:一、中国革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及其曲折过程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四、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教学重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授课时间:6学时第二章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当中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爬起来,踏上武装斗争●南昌起义毛泽东上井冈山的征途时,也开始了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毛泽东曾经提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我们走俄国人的路,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以苏联革命为模式,屡屡在全国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武装暴动,却屡屡遭受失败。
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人连续发动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的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结果又遭到失败。
▲走俄国人的路,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定要遵循城市起义的模式?这是大革命失败后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最早也是最清醒的探索者,他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及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勇敢地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确定,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灵魂的具体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开辟了有别于俄国革命中心城市起义的另一条道路,而且开创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多样性选择的先河,●毛泽东手书《西江月》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开辟了更广泛的前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1.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中国是一个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无议会可以利用,共产党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2.从中国革命的动力看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不仅人数广大,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从敌我力量对比看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在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使一小块或者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第一: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及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是红色政权建立的最基本理由。
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划分势力范围——各自的代理人——长期分裂和战争——革命发展的空隙中国农村农业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不依赖城市而存在第二,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地方,首先是在1926 年—1927年大革命中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地方第三,中国革命的形势必然继续向前发展,决定了红色区域的存在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将继续发展直到全国政权的取得第四,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要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途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城市领导工人运动,但失败,然后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顺利进军之际,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四一二政变”,中共领导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毛概基本思想
延安整风运动
实质: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 法 目的: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 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 以整顿文风,而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整 顿学风为中心任务。延安整风.mpg 56
(三)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 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三大 优良传统 和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 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 形式 58 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 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 路线 60
问题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 资产阶级和地主属于中间势力。
问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国民党 就是顽固派。
5.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 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有理——自卫原则
有利——胜利原则
有节——休战原则
6.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 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并取得胜利。 给同盟者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 益,同时给同盟者以政治教育。
和第一次国共合作.rm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时间:土地革命时期 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 市小资产阶级 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 党的错误:“左”倾关门主义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 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由城市向农村的重点转移,避实就虚,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呢?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之国内大背景
1927年,由于蒋介石新军阀背叛革命,轰轰烈烈地大革命遭到了失败。
国民党新军阀取北洋军阀而代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走狗。
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国人民实行出北洋军阀更黑暗、更残酷的统治。
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与之进行了血与火的斗争,然
而“左”倾中央一再强调的进攻大城市的计划相继遭受失败。
毛泽东毅然带领起义的残余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始了中国革命重心的伟大转移,并找到了一条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密切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二、关于“城市中心”与“农村中心”的争论
当时,之所以出现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的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具体国情的不同认识,特别是对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
城市中心论——坚持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包括共产国际的某些领导人认为,在中国,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乡村只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单斩断他们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们的头脑、炸裂他们的心腹,是不可能置他们最后的死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此,他们认为,只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取得成功,才可能影响小城市和乡村,才可能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所以一味地主张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来发展革命,夺取胜利。
农村中心论——残酷的革命斗争现实让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员人冷静思考,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
三、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论述
我们在这,主要通过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以及进行土地革命理论来认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毛泽东在他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都指出以农村为中心的原因:首先,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动力来看也只有这条道路可走。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蒋介石新军阀统治下,“全国人民还没有普遍的民权,工人农民以至民权派的资产阶级,一概没有言论集会的权力,加入共产党是最大的犯罪”,所以在中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加之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使得广大农民“走上了求生不得的道路”,中国的武装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第二,从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来看,中国革命只有这条道路可走。
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强大的帝国主义极其走狗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特别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城市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使革命力量很难在城市首先发展起来,而广大的农村,则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无产阶级要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一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
毛泽东又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和革命的特点人手,科学地分析了为什么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在强大的敌人的压迫下,小块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
在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所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指中国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优势。
这种经济特点,造成农村对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农村脱离城市也可以维持简单的生活和再生产。
这样,在敌人经济封锁的条件下,农村革命根据地也可以自力更生地长期在农村坚持革命战争。
使中国革命有可能利用敌人的弱点在农村首先取得胜利。
所谓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指反动派的统治力量在中国不平衡不统一。
因为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划
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中国务派军阀的长期分裂,相互间进行不断的战争,这一方面削弱了他们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他们进攻革命的不一致,这就给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造成了有利条件。
再由于敌人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在城市,而农村和边远地区则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广大农村又是封建压迫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地区,这就给革命造成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又必然反过来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军阀割据的局面又妨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阻碍全国经济的统一,使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的现象不可能很快改变,从而为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他认为:只要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红军力量的存在,红色政权就一定能够存在下去。
当然他又指出:由于城市总是集中的,乡村又总是分散的,当敌人占据中心城市和交通线后,共产党在乡村建立的阵地就在地域上被分割,给革命战争带来了许多困难。
这就规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实践,使得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土地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与发展;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反“围剿”的胜利。
然而,由于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中国共产党内部部分人滋生出“左”的焦躁情绪,“左”倾教条主义者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斗争,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致使了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四,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