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

合集下载

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

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

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一、道岔主要病害分析1、由于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造成同一根岔枕上的机械磨损不一致。

如主要行车方向为直股,则曲股钢轨吊板较多,尤其导曲线上股最为严重。

2、长岔枕中部低洼地区,导致Auron曲线扳平低,内直股钢轨水平高、辙叉心沈入等。

3、错开铺设的钢轨接头,造成水平不良。

4、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5、在日常保洁作业中不当,例如起道和捣固摔伤(不是根据每组道岔行车密度的相同),导致水平不当。

6、道岔方向不良;先保证直向轨向良好,侧向控制支距和导曲线正矢。

7、由于线路跳跃,并使道岔前后贯通不当导致反方向不顺遂。

8、基本轨Torigni导致“三道缠”。

(基本轨与滑床台;基本轨头下颚及轨底上部与轨撑碰触部分存有缝隙;轨撑尾部与滑床板压肩存有缝隙)。

9、尖轨拱腰、尖轨不密贴、尖轨跳动、尖轨板动不灵活等。

10、辙叉心沉落,辙叉跟端错牙,车轮冲击叉心等。

11、辙叉部分存有轨线中断的“有毒空间”。

车轮从翼轨过渡到心轨或从心轨过渡到翼轨,都给叉心和翼轨以非常大的冲击力,从而激化了叉心和翼轨的耐久性和压溃,随着这些耐久性和压溃的产生,减小了车轮通过时的冲击力,因而更加轻了翼轨和叉心的耐久性和压溃,导致恶性循环。

二、道岔主要病害的整治1、道岔方向不良的整治导致道岔方向不当病害的原因主要由于保洁修理不全盘。

在经常修理中,只顾道岔本身,随其弯角就弯角,不考量前后线路unclear情况,有的铺设道岔时,边线不恰当,其方向依靠道钉掌控,列车通过后,轨距、方向维持不了,加之各部联结零件不好,尺寸相符、道钉失灵,轨撑、滚床板、跟端相连接零件僵硬,护轨长度比较,轮缘槽宽度比较,轨距相左等,列车通过时,减少列车的冲击和摇晃,并使道岔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道岔维修应包括两线间距小于5.2m的连接曲线轨向,维修中要拨正道岔前后方向,弯好曲基本轨,加强道岔及前后各75m线路锁定,防止爬行,使道岔方向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道岔位于铁路运营的关键位置,是列车换向、分流的必经之路。

但由于使用频繁、受力较大等原因,使得道岔易受各种病害影响,影响列车顺畅运行。

为了保障列车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病害已成为铁路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三通道块翻转三通道块翻转是道岔常见病害之一,致使道岔失效。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及时巡视、维修和加强道岔管理。

一是通过夜间轮渡班的巡视、白天列车间的巡视,定期掌握道岔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修复。

二是加强道岔管理,保障适当的调整率,尽可能地避免强制拆卸导致正常三通道块损坏。

三是增加饱和石质量和维护次数。

2.道岔锁反道岔锁反是运行中唯一可能发生人为意外的道岔安全隐患,对于铁路运输安全极其重要。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规范操作、完善设施和实施防护。

一是加强操作管控和管理,严格把关操作人员的资质和素质,提高意识和技能水平,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杜绝不当操作带来的道岔锁反等问题。

二是完善设施和技术手段,加装道岔防护装置和路基安全设施等,提高设施性保障功能。

三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并建立考核制度,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梢渡线异常梢渡线是道岔关键部位,通常由四个心轨和六个股轨构成,如果其中任意一条轨道异常,便可能导致道岔出现故障。

工电联合整治梢渡线异常的方法是全面巡视和维修。

一是加强各项检查,包括日常巡视和夜间轮渡班的巡查,定期进行梢渡线绞紧和磨合等工作,保证梢渡线年度维修保障率100%。

二是提高操作技能,加强维护投入和设备技术升级,确保设备操作可靠性。

4.交叉道口杆动及损坏交叉道口杆发生动作异常或者损坏,可能导致道岔失效,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铁路的偏离事故。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增加维修力度和提高质量。

一是加强道口杆维修和日常巡视,定期进行润滑和校验,提高维修水平和质量。

二是增加设备投入和技术升级,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改进道口杆的制造、装配和维修流程,确保其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

道岔病害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道岔病害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道岔病害的产生原因和整治措施产生道岔病害的因素较多,总的看来,一方面是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列车的动力作用及养护维修不当。

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是列车侧向通过道岔,从基本轨向尖轨过渡,以及通过有害空间时,运行不平顺;导曲线无超高,造成车辆推挤外轨,从尖轨到辙叉的轨距变化多,列车横向摇晃;直尖轨转辙角大,车轮冲击力大等等。

1、道岔打向不良,轨距水平超限的原因及整冶1)、道岔方向不良的原因(l)、由于道岔铺设位置不正.造成前后方向不良;(2)、辙叉位置不正,造成前后铺轨连接方向不顺;(3)、尖轨本身方向不良,道岔前后钢轨爬行,造成道岔前后移动,改变方向;(4)、捣同不均,排水不良,道岔不均匀沉陷等。

2)、轨距水平超限的原因。

道岔方向不良,会造成列车摇晃厉害,致使道岔各部分间隔尺寸、轨距、水平不易保持,因而使轨距水平越限;不良的间隔尺寸及轨距、水平,也促进了道岔方向不良,两者互为因果。

因此必须同时整治方向不良及轨距、水平,主要方法是:(1)、直股以直基本轨为准,曲股以曲基本轨为准,拨正道岔方向,与此同时,必须拨正道岔前后30m范围内的铁道及曲线;(2)、整修各部分不合格的零件和间隔尺寸及轨距、水平,确保合乎质量标准;(3)、加强捣固,保持道床的清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铁道下沉,保持路基稳固早2、转辙器部分的病害及整治转辙器部分主要病害有:尖轨跳动、尖轨不密贴、尖轨磨耗、尖轨爬行和尖轨尖端轧伤等。

1)、尖轨跳动由于尖轨跟部各连接零件磨损、套管失效、捣固不坚实、转辙器拉杆弯曲等造成列车通过时,尖轨跳动。

针对尖轨跳动的原因,根据情况可采取下列整治措施:(1)、更换和焊补连接零件,加强跟部联结;(2)、加强接头及转辙器部分的捣固;(3)、调直转辙器拉杆;(4)、尖轨跟部按标准设鱼尾板和套管。

2)、尖轨不密贴尖轨的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的主要原因有:尖轨连接杆尺寸、扳道器位置与尖轨尖端距离不配合,造成尖轨左右摆动后,扳不严而离缝;尖轨压歪造成尖轨头部与基本轨离缝;尖轨爬行和基本轨横移出现离缝;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飞边,曲股基本轨弯折不合适;长尖轨横向刚度不足等。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我国高速铁路历经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运用,道岔在制造工艺、铺设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行列,日常养护维修中对道岔结合部突出病害的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仍然不够全面、系统。

因此,道岔结合部的养护和维修一直是困扰工务系统的难点与重点。

针对道岔结合部突出病害,探究其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对铁路养护维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长期实践和总结,道岔结合部常常出现以下病害:一、离缝病害离缝病害是指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不密贴,尖轨、可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离缝超过规定标准值,转辙部位存在“三道缝”等病害。

1、产生原因离缝病害主要发生在密贴段不密贴,列车经过道岔时挤压尖轨,产生横向冲击力。

产生原因如下:(1)直股方向不良、转辙部位高低不好;尖基轨胶垫压溃、失效;两基本轨内侧框架尺寸不符合标准,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或是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尖轨尖端轨距超限。

(2)基本轨存在硬弯导致的方向不良。

(3)尖轨侧弯造成尖轨中部离缝。

(4)尖轨、可动心轨动程不符合规定标准,造成道岔不密贴。

(5)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离缝。

(6)滑床板与尖轨轨底、可动心轨轨底离缝。

2、整治措施(1)先调整各部位框架尺寸,误差不超过±1mm,调整前优先对肥边进行打磨和调整直股方向。

若依然存在离缝,要对尖轨、可动心轨进行“放劲归零调整”,检查尖轨自由状态下是否能够密贴,确定其是否存在硬弯或者拱腰,确定后再相应的采取矫直或烤制及更换尖轨的办法解决。

(2)调整基本轨间框架尺寸时,有缝道岔首先方正基本轨接头,检查曲基本轨弯折量,当误差超过±1mm时,应重新弯折;直股基本轨方向不良时,可用弦线测量,采用拨道或改道方法调整;对曲股进行轨距调整时,应结合测量两基本轨框架尺寸的方法进行调整。

(3)通过插入垫片或更换、打磨顶铁的方法调整尖轨(可动心轨)与顶铁间缝隙。

(4)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采取捣固、垫板、更换磨耗的滑床板等措施,使各滑床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道岔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

道岔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

道岔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道岔是引导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的过渡设备。

道岔构造复杂,养护比较困难,是线路设备中的薄弱环节。

它是由路基、道床、岔枕,转辙部分,辙岔及护轨部分和连接部分及联结零件所组成,它是一个整体,共同发挥各自的功用,其任何组成部件的变形或损坏,都将影响道岔的整体功能。

在列车快速运行的巨大荷载冲击下,道岔的几何尺寸不断变化,道床不断产生变形,道岔钢轨、尖轨、基本轨、辙叉表面磨损严重,岔枕与垫板连接T型螺栓折断及龙套破损滑扣,弹条折断,III型弹条弹性减退失去扣压能力等。

为更好的减少道岔病害产生,解决道岔病害易反复难题,减少道岔维修用工,改善列车通过道岔区段平顺性和舒适度。

现对道岔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一、道岔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原因?。

①基本轨框架尺寸,尖轨动程不符合规定;②尖轨顶铁过长;③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恰当或弯折量不当,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④尖轨断面宽50mm处内侧刨切长度不够;⑤道岔爬行,四股钢轨错位,各设计对应点不对应。

2、转辙部分轨距扩大产生原因①基本轨外侧轨距块与基本轨轨底边缘有缝隙,经过列车长时间的碾压,造成框架尺寸扩大;②滑床台底大胶垫、基本轨小胶垫因压溃失效,经过列车长时间的碾压,造成框架尺寸扩大;③螺栓直径与垫板孔直径配合公差及螺栓、垫板锈蚀造成的螺栓直径变细,垫板圆孔扩大,加之制造误差导致轨距扩大;④尖轨、基本轨侧磨严重;⑤轨距块安装号码不正确。

3、尖轨、可动心轨爬行窜动产生原因①尖轨处于半自由伸缩状态,容易产生爬行;②制造、运输、存放装卸等环节易造成尖轨侧弯,上道后与基本轨不密贴,列车通过时易造成晃车;③长心轨仅依靠6根岔枕上的扣件阻力和3块间隔铁间螺栓摩阻力来阻止心轨窜动,因阻力不足易造成心轨爬行。

4、钢轨接头病害产生原因①接头焊缝不平顺,因焊接工艺造成上下、左右错牙;②普通接头上下、左右错牙。

造成钢轨接头上下错牙的主要原因:一是更换新钢轨,新旧钢轨存在高差;二是接头夹板一端有磨耗,使两钢轨轨端产生“台阶”;造成钢轨接头左右错牙的主要原因,一是接头螺栓松动,二是钢轨存在硬弯。

铁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详细]

铁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详细]

5、异侧对口道岔,尖轨尖端处的轨距没有 顺坡到位,造成方向不良。
此外,线路排水不良,翻浆冒泥,钢轨 有硬弯都是造成方向不良的原因。
三、尖轨部分的病害分析
1、尖轨不直,与连接部分的方向不顺
尖轨顶铁过长或过短,长期行车后使尖 轨变形弯曲;
为使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盲目 加长连接杆(即在连接杆耳铁加垫圈),几 根连接杆的长度配合不好,撑弯尖轨;
尖轨不方正道岔拉杆或道岔连接杆不正与滑床板轨枕或基本轨底面发生尖轨跟端双头螺栓或套筒磨损或间隔铁和夹板磨成凹坑螺栓上紧后夹住尖道岔拉杆道岔连接杆接头螺栓孔壁磨耗扩孔螺杆磨细因空隙太大不能把两根尖轨连接成整体框架减弱了刚如更换尖轨部分个别岔枕因新岔枕面是水平的与小反的基本轨底接触时造成里侧离缝从而使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道岔,中部两内轨的接头对应于两外轨的 小腰,而两外轨的接头又对应于两内轨的 小腰。由于一股 “低接头”对应于另一股 的“高腰”使水平超限的情况常见。
(四)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由于道岔直、侧两个方向行车密度相差悬 殊,使两个方向的钢轨垂直磨耗不一,这 种情况和岔枕机械磨损不一致同时存在, 给起道整治水平的工作造成困难,因为不 同向的两股钢轨相邻较近时,也不能单纯 用起道的方法来整治水平不良,起一股时 把临近的一股同时抬起,可能使另一方向 的水平超限。
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 方法
学习目的:
为了帮助我们日常检查和消灭道岔设 备病害,掌握和分析设备日常变化情况和 规律,提高道岔设备质量,结合实际情况, 对道岔不良处所应及时进行复查、原因分 析、综合整治,尽可能延长道岔设备寿命, 确保道岔设备质量和行车安全。
一、道岔水平不良 二、道岔方向不良 三、尖轨部分的病害分析 四、导曲线病害的分析 五、辙叉部分病害的分析 六、道岔病害的整治 1、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的养护 2、道岔方向的养护 3、道岔轨距的养护

普通单开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普通单开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普通单开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摘要:当今铁路事业飞速发展,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成为关键,而铁路运行的关键设备道岔安全成为重点。

鉴于普通单开道岔的结构特点和技术特点,如何做好科学养护并依据其设备状态及病害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整治设备病害,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道岔病害病害整治现根据在单开道岔养护维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针对出现的一些设备病害进行分析、总结,将这些病害及整治措施归纳如下;一丶转辙部分病害的整治: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病害的整治:(1)、改正尖轨或基本轨,拔正方向,改好轨距。

(2)、对刨切不足的尖轨再进行刨切。

(3)、调整转辙机或扳道器与尖轨拉杆位置使其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4)、拔正基本轨方向,矫正弯折点位置和矢度。

(5)、打磨基本轨和尖轨非工作边的肥边。

2、尖轨跳动病害的整治:(1)、针对零配件产生的病害,在保证道岔几何尺寸和框架尺寸的同时,使道岔加强应力。

加强尖轨各部零件的标准,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科学养路,面对每一组有病害的道岔所有的零件必须按规定进行焊补,配置齐全。

(2)、在检查的重点上尖轨跟端应保持正常的轨缝,和轨面的平顺性。

尤其对马鞍型接头,在维修时应及时打磨和焊补。

(3)、有重点的加强措施,为防止尖轨跳动所采取的防跳动补强的措施。

(4)、严格按照修规标准进行道岔的养护维修工作,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规范标准。

(5)、大力推行尖轨的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技术,道岔打磨可以消除道岔尖轨复合型病害,可以大幅改善轮轨关系,3、道岔尖轨剥落掉块的整治措施:(1)、尖轨非作用边出现肥边时及时打磨,基本轨出现肥边时也应打磨,确保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密贴。

(2)、整治尖轨拱腰和不密贴,更换磨耗滑床板。

(3)、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时应同时更换基本轨,在更换新尖轨时,应注意使尖轨与基本轨顶面相对高差满足设计要求。

二、连接部分常见病害整治:1、空吊板病害的整治:空吊板的产生,捣固不良是一个主要原因,但下面这些工作不注意也会出现空吊板:(1)、起道时划撬过短,未对剩余枕木进行捣固。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道岔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效率。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的影响,道岔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如不及时进行整治,有可能对铁路运输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以下将对道岔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整治方案。

一、道岔病害分析1.轨距超限轨距超限是道岔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由于道岔的特殊结构,以及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冲击,常常会导致轨距扩大,严重时会影响列车的安全通过。

轨距超限的原因主要包括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养护不到位等。

2.水平偏差水平偏差是指道岔轨道在横向上不平整,导致列车通过时产生摇晃,严重时会影响行车安全。

水平偏差的主要原因是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受到横向力的冲击以及养护不当等。

3.高低偏差高低偏差是指道岔轨道在纵向上有高差,导致列车通过时产生冲击和噪音,严重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高低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受到纵向力的冲击以及养护不当等。

4.零部件磨损由于列车通过道岔时会对零部件产生磨损,因此长时间使用后,零部件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和损坏,如轨枕磨损、扣件松动等。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轨道的性能,还会增加养护难度。

二、整治方案针对以上道岔病害,提出以下整治方案:1.调整轨距针对轨距超限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轨距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轨枕间距、更换不合适轨型以及加固轨道连接处等。

在调整轨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2.调整水平针对水平偏差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水平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高低垫片、矫正轨向以及更换磨损的扣件等。

在调整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3.调整高低针对高低偏差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高低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高低垫片、矫正轨向以及加固轨道连接处等。

在调整高低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精选)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精选)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精选)第一篇: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精选)道岔及无缝道岔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措施道岔是组成铁路轨道的一种重要设备,它较一般线路设备构造复杂,弱点较多,因而容易产生病害。

产生病害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是互为因果的。

为了保持道岔的轨距、间隔、方向、水平、高低及各部尺寸的良好状态,必须掌握其规律,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和整治措施,提高养护维修的质量,从而保证列车通过时的平稳、安全及旅客的舒造性。

3.1产生道岔病害的主要原因产生道岔病害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道岔结构上的缺陷,铺设位置和各部尺寸不符合规定;道岔在列车车辆的动力冲击作用下发生的尺寸和结构变形;养护维修不当与自然灾害等等。

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又可以分为不可避免或暂时难以避免的弱点和可以通过改造消除的缺陷两种。

随着各种新研发道岔的问世,很多结构上的缺陷已经逐步得到克服和解决。

3.1.1道岔结构缺陷道岔本身结构特点所带来的主要缺陷,一般有以下各点。

1、“75”型及“75”型以前的各型道岔普遍使用直线型尖轨。

这种尖轨转辙角较大,车轮从基本轨过渡到尖轨时,列车急骤地改变运行方向,车辆冲击尖轨,从而对轨道产生较大的纵向和横向冲击力。

2、尖轨经刨切后断面削弱,且只有连接杆和跟端结构(活接头)将其连接组成框架,在其全长范围内没有扣件将其固定在岔枕上,加上尖轨高于基本轨,当车轮通过时,尖轨容易发生跳动、横移和爬行,增大了尖轨尖端被轧伤的可能性。

3、导曲线半径小,且无超高,因此轨距、水平、方向难以保持。

4、从尖轨尖端起到导曲线终点止,轨距、方向和高度变化迅速,轨距、水平递减率较大,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横向和纵向冲击力大于普通线路。

5、固定辙叉存在轨线中断的“有害空间”,车轮在辙叉翼轨与心轨间过渡时,由于高低和横向不平顺,对辙叉的翼轨和心轨的冲击明显大于普通钢轨接头,使翼轨与心轨容易被轧颓或轧伤。

6、连接曲线与导曲线合成一对反向曲线。

道岔管理及日常病害分析全文

道岔管理及日常病害分析全文
✓ 第一幅图可以看出受力端接头低, 第二幅可以看出焊补状况的好坏。
道岔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
道岔结构性问题
✓ 此处焊补探伤检查已经观察了近两 年,由于焊补上方存在硬性受力点, 加之正处在限位器上方,正是受力 点,导致形成垂直裂纹。
7月21日长春南站8#岔直尖轨变截面上焊补近500mm 长,限位器上方受力形成垂直裂纹15mm
结构性问题
✓ 7月24日京哈上行姚家5#岔曲股叉 趾 1 孔 向 2 孔 上 斜 5mm , 叉 心 尖 对 应翼轨轨面横向裂纹长12mm,深 3mm,同一组辙叉发现的两处重伤, 为什么会产生这两处伤损呢?
道岔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
✓ 接头压在枕木上,硬性接触易导致 出现伤损。
道岔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
道岔结构性问题
✓ 2014年12月31日检查发现的京哈下行1146km左股10#铁长侧2孔向1孔方向 上斜5mm, 1月19日检查发现京哈下行1146km右股10#长侧2孔向1孔方向 上斜4mm,同样是股别不同,但是同一位置。
结构性问题
道岔结构性问题
✓ 2014年10月27日检查发现的京哈下行984km左股34#岔直尖轨沈侧1孔向2 孔方向上斜裂纹5mm, 1月15日检查发现京哈下行984km右股34#岔直基 本轨沈侧3孔向2孔方向上斜5mm,也一样是同一位置,只是一个是直尖轨、 一个是直基本轨。且2015年11月3日又发现同一尖轨1孔向2孔方向上斜裂纹 5mm,可以看出问题在那。
岔后大方向
道岔养护常见问题
道岔问题 · 养护常见问题
道岔养护常见问题
✓ 岔首轨向不良 ✓ 岔尾及岔首轨向不良 ✓ 岔内高低不良 ✓ 转辙后高低 ✓ 导曲直股高低 ✓ 导曲内高低 ✓ 护轨部位方向 ✓ 岔后大方向 ✓ 空吊板最大12mm

关于铁路道岔常见的问题以及整改方法

关于铁路道岔常见的问题以及整改方法

关于铁路道岔常见的问题以及整改方法我国铁路提速以来,道岔以其通过速度高、保养工作量少及维修周期相应延长等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速度的提高,道岔亦出现了许多病害。

通过对管内道岔出现的典型病害种类进行总结,并对其形成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提速道岔典型病害的处理对策,旨在指导现场提速道岔的养护维修工作。

1常见病害(1)道床翻浆冒泥。

(2)混凝土岔枕螺栓剪断及尼龙套管滑牙失效,岔枕爬行、偏斜。

(3)钢枕空吊、锈蚀、钢轨波磨。

(4)尖轨爬行、尖轨侧弯、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曲尖轨侧磨严重。

(5)转辙部轨距扩大、护轨调整片上串过高,支距扣板与轨底边缘离缝。

(6)滑床板及槽型护轨垫板开焊,销钉申出及弹片上串。

(7)接头多种病害(低接头、错口、鞍形磨耗、轨端掉块、打塌、坍碴)。

2 列车对道岔的磨耗所带来的影响及整改措施道岔尖轨磨损分为直尖轨磨损和曲尖轨的侧磨,都会带来行车不平顺,尤其直尖轨侧磨直接影响直向通过的高速旅客列车,造成行车舒适性下降。

由于曲尖轨侧磨:曲尖轨侧磨多集中在出发列车通过的侧向道岔,列车起动后逐步加速,轮轨作用下,机车轮在大功率的扭动下,形成滚动加滑动的趋势,列车进入侧向道岔时轮缘紧贴钢轨内侧的踏面圆弧,形成刨切趋势,并逐渐积累,产生钢轨侧磨。

直尖轨侧磨:直尖轨侧磨跟道岔结构及养护状态密切相关。

尖轨是一个变截面钢轨件,其可动部分支承在滑床台上,与滑床台无扣件联结,尖轨上部密靠基本轨,在尖轨中部设置顶铁与基本轨贴靠。

这种结构造成道岔转辙部分的线性刚度较低,结构相对松散。

我认为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是造成直尖轨侧磨的重要原因。

在列车动态作用下,不密靠的尖轨会形成一定的矢度,顶铁过长则尖轨向线路内部侧弯,顶铁过短则向线路外部侧弯。

在列车经过时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在尖轨不密靠的地点及前后挤压摩擦尖轨,造成直尖轨侧磨。

同时岔前后轨向不良使列车蛇行运动,也是造成直尖轨侧磨的原因之一。

整改措施有:(1)对曲尖轨加强监控,侧磨初期要及时进行打磨,在日常道岔养护维修中尽量消除道岔方向病害,减少尖轨附加应力,减缓曲尖轨侧磨发展,延长使用寿命,必要时可以对曲尖轨进行涂油润滑。

单开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单开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单开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措施道岔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线路中最薄弱的设备之一,由于道岔具有数量多、构造简单、使用寿命短、行车平安性底、所以道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平安、列车速度和通过力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道岔保养周期修理成本和材料的使用寿命。

道岔中消失各种病害后,都要进行仔细分析病害缘由,应结合理论进行细致的调查,全面分析造成病害的缘由,有针对性地实行相应的整治方法,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1转辙部分病害产生的缘由及整治措施1.1转辙部分病害产生的缘由转辙部分病害产生的直接缘由是错综简单的,经过多年的观看实践主要有以下诸方面。

(1)大方向不直顺。

(2)框架尺寸偏大,递减距离及递减率不精确。

(3)尖轨在静止状态时弓腰旁弯,有飞边及毛刺。

(4)尖轨底靠近基本轨侧的刨槽深度和宽度不足,尖轨爬不上基本轨。

(5)基本轨有凹凸硬弯和吊板,作用边有飞边及毛刺。

(6)顶铁过长。

(7)耳铁的主螺栓孔及螺栓经磨耗后有间隙,两根尖轨不能形成坚固的框架,搬动尖轨时另一根不能完全的跟过来,造成不密贴或轮缘槽小。

(8)跟端夹板式的结构不尽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讲限制了尖轨的转动又缺乏弹性。

(9)曲下股基本轨的弯折点及弯折量不标准,其次、三弯折点之间的直线段不直顺或有反弯。

(10)尖轨尖的直角错差允许20mm太大,这就意味着假如一根尖轨不动,则另一根就40mm的串动量。

(11)更换尖轨时,往往不是成对更换,在长度,耳铁孔位置上都有误差。

(12)尖轨跟距绝大多数不能满意144mm的要求。

(13)滑床板长期不涂油,个别的锈蚀严峻,增加了尖轨在滑床台上的阻力。

(14)几道连接杆前后位置不对。

或长度不符合设计的标准尺寸。

有的则是43,50kg/m轨的混用。

另外连接杆在基本轨下伸长部分与基本轨间的间隙太大,既不防跳又不能掌握尖轨弓腰。

(15)滑床板在长期使用中,由于捣固不匀称,压力不平均等因素,个别的扭曲或拉出痕迹,增加了尖轨的阻力,阻碍和影响竖切部分密贴。

道岔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

道岔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
2、道岔故障 1)道岔出现红光带; 2)尖轨转换不良,包括道岔卡阻、短闪、尖
轨扳动不到位导致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3)道岔中设备零件断裂失效,如道岔滑床板
折断、腰鼓螺栓折断等。
3、道岔出现红光带故障处置
1)轨道工班接到红光带故障报告后,立即与通号 部门的相关工班联系,工班人员携带手持台及必要的 工器具(大锤、活动扳手)快速前往故障地点临近车 站,在车站登记请点,经行调批准并设好防护之后方 可下轨行区至故障地点。
现场情况进行仔细检查、认真
分析,找准病害发生的原因, 用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有效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无效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有害作业
第二章 道岔故障及处理
1、道岔故障定义
道岔故障是指在车辆运行中或巡道过程中, 发现道岔设备中存在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并需要 立即响应、及时处理的道岔设备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尖轨扳动不灵活 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原因 :
1)尖轨爬行,两股前后不一致; 2)拉杆或连接杆位置不正确; 3)尖轨跟端双头螺栓磨损或间隔铁夹板螺栓磨损严 重,螺栓上紧后影响扳动; 4)基本轨有小弯,滑床板不平直; 5)拉杆、连接杆、接头铁螺栓孔壁磨耗扩大,螺杆 磨细。
4、尖轨扳动不灵活 预防整治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措施:
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 2)尖轨顶铁过短; 3)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 4)尖轨前部顶面受车轮踏面和轮缘的轧、挤、 辗作用;
3、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 预防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产生的措施:
1)防止尖轨跳动及确保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 轨之间的密贴;
2)加长顶铁,使尖轨尖端不离缝; 3)将垂直磨耗超限的基本轨及时更换; 4)必要时安装防磨护轨,减少尖轨侧面磨耗。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道岔是线路轨道中的薄弱环节,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和行车安全。

尤其是道岔的转辙部分,其结构复杂,轨距变化率大,平面扭曲,另配件较多,扳动频繁。

所以易出现道岔故障影响行车,严重时会造成行车事故。

所以做好道岔的养护工作,是工务维修工作重点之一。

下面就道岔转辙部分常见的病害和整治的方法做一下简要介绍。

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密贴修规规定: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下应密贴,间隙不大于1mm。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的工作边为两个平面互相靠贴,由于各种原因两个平面不能保持完全平直,在某些部位上会程度不同的存在一定的缝隙。

1.尖轨横向弯曲(电务常说尖轨腰硬)向外侧弯曲尖轨横向弯曲会造成扳动力过大,严重时会造成道岔不能锁闭,影响道岔的使用。

造成的原因:一是出厂时尖轨本身就存在硬弯,出厂时未进行检验和试铺;二是装卸问题,有时在卸车时从车上直接拔下,摔弯或砸弯;三是尖轨存放不当,在存放时将尖轨倒放,待时间长久形成横弯。

解决的方法:先将尖轨换下,用直轨器对尖轨进行校直。

2.尖轨翘头尖轨翘头一般表现为尖前连续几块滑床板吊板,尖轨尖端不密贴,严重时道岔改不过去,道岔不能锁闭,影响行车。

造成的原因:一是不排除出厂时尖轨就不平。

二是道岔基本轨不平①道岔转辙部分不平顺,尖轨尖端和尖前接头低;②尖轨根部(活接头和小接头)过低。

三是维修跟不上;四是尖轨尖端起道后捣固不实。

防治的方法:①加强对转辙部分的检查,不要只检查轨距水平,要注重对尖轨部分的高低检查。

②对转辙部分加强起道捣固工作,尖轨尖端和尖轨根端要增加捣固的镐数,特别是尖轨尖端,因电务设备的影响不宜作业,反而更应该加强。

3.转辙部分框架尺寸与设计不符(过小)转辙部分的框架尺寸是指尖轨中部两基本轨间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一般为钢轨的顶面宽度加轨距。

这个距离如过小会造成尖轨搬动时尖轨中部先靠贴,造成尖轨密贴力过大,严重时不密贴,特别是混凝土枕道岔。

主要原因:一是道岔出现爬行;二是混凝土枕的位置不正确;三是轨枕偏斜。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一、尖轨、心轨反弹、抗劲大1、现象:道岔转换时有异声,尖轨有抗劲,扭曲反弹,心轨冲撞锁钩头部,有打击异声;微机监测动作曲线有上翘波动;摇动道岔手感差、普通道岔密贴调整杆角度弯曲变形,外锁道岔锁钩上下左右无旷动余量,病害较重时道岔不能正常转换。

2、原因分析:?2.1电务原因:普通道岔调整不当、密贴过紧;外锁道岔锁闭量、密贴力调整不一致,道岔转换不同步?2.2工务原因:1)?尖轨拱曲、侧弯,基本轨轨向不良,需要工务弯轨或更换。

2)?普通道岔调整时,为了确保轨距和密贴,人为加减调整片,盲目加长或缩短调整连接杆,使几根杆件长短不一,造成尖轨扭曲变形。

整治时,要明白前杆加长可以通过后杆缩短的方法,加以调整,使尖轨平顺。

3)?顶铁顶死(过长或加片),造成牵引点不密贴,此时如果硬调整密贴,会造成抗劲、反弹、别卡;顶铁过短,不起作用,会造成晃车,时间长了会造成尖轨弯曲变形。

4)?跟端特种螺栓磨损,夹板间隙不够,轨距块设置不合理,跟端支距不良;3、整治方法:按照工电联整标准,整治不良尖轨;整治道岔几何尺寸达标;调整或打磨支顶过紧的顶铁;整治支距;更换磨损特种螺栓;更换不良部件,合理调整锁闭量、密贴力。

二、尖轨翘头1、现象:尖轨头部轨底与滑床板有超标间隙。

2、原因分析:转辙部位水平不良有低洼、三角坑,尖轨中、后部滑床板吃力不匀,个别滑床板偏高,胶垫破损脱落、厚薄不标准。

3、整治方法:要求工务在转辙部位水平起道捣固,更换补齐不良胶垫,尖轨跟部捣实或在尖轨跟部适当加垫胶垫,同时保证基本轨水平良好。

提示:尖轨端枕木倾斜,尖轨底部和滑床板单边摩擦成线、点接触、加大转换阻力和尖轨跳动,一旦下雨天或缺油时,易造成故障。

因此捣固要注意枕木水平,见图3-4、图3-5。

三、尖轨假开程1、现象:斥离尖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作用面离缝,斥离轨游离,开程不真实。

2、原因分析:工务为延长曲尖轨使用寿命,加厚后,两尖轨弹性不一致,而电务锁闭杆件两边长度仍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在尖轨部分,轨枕失效、腐朽造成 螺纹道钉的持钉力衰减〔动态下基本轨横 移〕也是造成方向不能保持的又一原因。
4、基本轨曲折点未弯好的方向不良。
为了做好尖轨部分和导曲线始点处的 轨距顺坡,对尖轨尖端处和导曲线始点处 的曲股基本轨进行弯折,特别是尖轨尖端 处的曲折点未弯好时对道岔的方向影响较 大,形成直股基本轨上产生“三道弯”, 即基本轨前端接头向外支嘴;尖轨尖端处 向里弯;对准尖轨竖切起点处基本轨向外 鼓。
湿度比上部的湿度大得多,本身就存在着使岔
枕弯曲的收缩应力,致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
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
落和岔枕中间两股水平低不良。
车轮通过钢轨接头产生附加动力冲击,因 而接头处的道床沉陷速度和岔枕的机械磨 损比其他部位快得多,钢轨本身变形产生 “低接头”、“高小腰”的病害。道岔的 连接部分,钢轨接头是错开布置,一股钢 轨的接头正对相应一股的小腰,很难使水 平做到要求,也给起道整修造成许多困难。 列如9号道岔中部两内轨的接头,对应两外 短轨的中间,短轨容易拱腰;又列如12号
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 方法
学习目的:
为了帮助我们日常检查和消灭道岔设 备病害,掌握和分析设备日常变化情况和 规律,提高道岔设备质量,结合实际情况, 对道岔不良处所应及时进行复查、原因分 析、综合整治,尽可能延长道岔设备寿命, 确保道岔设备质量和行车安全。
一、道岔水平不良 二、道岔方向不良 三、尖轨部分的病害分析 四、导曲线病害的分析 五、辙叉部分病害的分析 六、道岔病害的整治 1、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的养护 2、道岔方向的养护 3、道岔轨距的养护
(五)养护作业不当,造成水平不良。
在养护作业中,往往由于起道和捣固 工作不慎,造成水平超限;另外在维补修 道岔时,不是根据道岔两方向行车的密度 不同,采取不同的起道、捣固形式,因而 不适应列车的运行情况,使水平不能长久 保持。
二、道岔方向不良的原因
道岔是连接线路的设备,因此只有把道岔 铺到正确的位置,才能使道岔与前后线路、 道岔与道岔衔接顺直。影响道岔方向不良 的主要因素有:
曲股两钢轨行车较直股虽少,但经常行车时, 两股钢轨产生吊板的程度就轻,或不产生吊板。 但由于对岔枕的机械磨损程度不一致,尤其直 股与曲股钢轨的底面,不会在一个平面上。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岔枕的单根抽换,未经磨 耗的岔枕顶面将与曲股两钢轨底面产生空隙, 给养护作业造成麻烦。
在尖轨跟端,按构造,内直股应比外直股 高出6mm,但由于内直股是接头部位,过车 时冲击较大,因而垫板切入轨枕比外直股多, 使6mm构造高度无法保持,严重的可与外直 轨成水平。这种现象在55型、57型尖轨跟端表 现更加明显。
(二)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 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
岔枕长度超过2.750米时,就可能发生中
部低洼。因为从此一部位开始,两内股钢轨逐
渐移向岔枕中部,两内股钢轨靠的越近,岔枕
越长,其中部低洼越显著。因为荷载向岔枕中
部集中,道床的变形积累比两端快,尤其两端
受到支承的梁。加之岔枕埋于道床内,底部的
道岔,中部两内轨的接头对应于两外轨的 小腰,而两外轨的接头又对应于两内轨的 小腰。由于一股 “低接头”对应于另一股 的“高腰”使水平超限的情况常见。
(四)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由于道岔直、侧两个方向行车密度相差悬 殊,使两个方向的钢轨垂直磨耗不一,这 种情况和岔枕机械磨损不一致同时存在, 给起道整治水平的工作造成困难,因为不 同向的两股钢轨相邻较近时,也不能单纯 用起道的方法来整治水平不良,起一股时 把临近的一股同时抬起,可能使另一方向 的水平超限。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受荷载的钢轨下岔 枕和轨枕下基础所产生的变形都比非荷载 的钢轨大,而且非荷载的钢轨总是力图 “阻止”荷载钢轨的变形,因此非荷载钢 轨受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当道钉不能把非 荷载钢轨和岔枕联结在一起时,就会产生 吊板,尤其是导曲线上股受直股两荷载钢 轨的影响,吊板的程度更为明显。严重时 甚至发生“担”道尺的现象,无法测量直 股钢轨的水平。
1、道岔前后衔接不良造成方向不良。铺设 更换道岔时位置的不正;维修、补修拨道 或拨动道岔时,故此失彼,只从一端看道,
不顾两端;只顾主线,不管侧线等等。都 可能造成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不 好。
2、线路爬行,使道岔和道岔前后线路移动 改变方向。特别是渡线道岔,如两股线路 为单向行车时,会将道岔拉长或挤缩,使 道岔方向无法保持。
3、基本轨横移,造成方向不良。
“三道缝”是造成基本轨横移的主要原因, “三道缝”之一是指基本轨底边与滑床台 边缘有缝;
之二是指基本轨外侧轨颚及轨底上部与 轨撑接触部分有缝隙;
之三是指轨撑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 由于“三道缝”的存在,不能完全固定基 本轨,过车时轨撑不能阻止基本轨横移, 造成方向不良。
凡此产生的水平超限,不能单纯地起道方 法来解决。因为起一股要影响另外相应两 股的水平。
在支距垫板和辙叉“双接头”前端一带, 由于临近两股钢轨下岔枕机械磨损不一致, 也不能单纯地用起道方法来整治水平,同 样,起一股时将会影响另外相邻两股钢轨 的水平。
2、主要行车方向是侧向,这时将产生与第 一种相对应的结果,岔枕的机械磨损有更 加鲜明的特征。因为侧向导曲线半径小、 无超高,过车时产生偏载;电力机车的侧 压较大,因此导曲线上股钢轨承受荷载大, 岔枕的机械磨损急剧。尤其是行车繁忙的 道岔上,导曲线上股外侧垫板切入岔枕的 初期速度一年可达10mm左右,造成导曲线 反超高。
一、道岔水平不良的分析
一般道岔岔枕上支承着四股钢轨,担负着 两个方向的行车。通常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是 不相同的,有的甚至相差悬殊,这就造成道岔 上水平的变化和有着不同的规律。归纳起来, 影响道岔上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一)由于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造成同 一根岔枕上机械磨损不一致。
1、主要行车方向为直股,则直股钢轨下 垫板切入岔枕的深度普遍比行车较少的曲股严 重,并且曲股两股钢轨产生吊板,尤其是导曲 股上股最为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