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病害整治教案

合集下载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方案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方案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道岔是线路轨道中的薄弱环节,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和行车安全。

尤其是道岔的转辙部分,其结构复杂,轨距变化率大,平面扭曲,另配件较多,扳动频繁。

所以易出现道岔故障影响行车,严重时会造成行车事故。

所以做好道岔的养护工作,是工务维修工作重点之一。

下面就道岔转辙部分常见的病害和整治的方法做一下简要介绍。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密贴修规规定: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下应密贴,间隙不大于1mm。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的工作边为两个平面互相靠贴,由于各种原因两个平面不能保持完全平直,在某些部位上会程度不同的存在一定的缝隙。

1.尖轨横向弯曲(电务常说尖轨腰硬)向外侧弯曲尖轨横向弯曲会造成扳动力过大,严重时会造成道岔不能锁闭,影响道岔的使用。

造成的原因:一是出厂时尖轨本身就存在硬弯,出厂时未进行检验和试铺;二是装卸问题,有时在卸车时从车上直接拔下,摔弯或砸弯;三是尖轨存放不当,在存放时将尖轨倒放,待时间长久形成横弯。

解决的方法:先将尖轨换下,用直轨器对尖轨进行校直。

2.尖轨翘头尖轨翘头一般表现为尖前连续几块滑床板吊板,尖轨尖端不密贴,严重时道岔改不过去,道岔不能锁闭,影响行车。

造成的原因:一是不排除出厂时尖轨就不平。

二是道岔基本轨不平①道岔转辙部分不平顺,尖轨尖端和尖前接头低;②尖轨根部(活接头和小接头)过低。

三是维修跟不上;四是尖轨尖端起道后捣固不实。

防治的方法:加强对转辙部分的检查,不要只检查轨距水平,要注重对尖轨部分的高低检查。

对转辙部分加强起道捣固工作,尖轨尖端和尖轨根端要增加捣固的镐数,特别是尖轨尖端,因电务设备的影响不宜作业,反而更应该加强。

3.转辙部分框架尺寸与设计不符(过小)转辙部分的框架尺寸是指尖轨中部两基本轨间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一般为钢轨的顶面宽度加轨距。

这个距离如过小会造成尖轨搬动时尖轨中部先靠贴,造成尖轨密贴力过大,严重时不密贴,特别是混凝土枕道岔。

主要原因:一是道岔出现爬行;二是混凝土枕的位置不正确;三是轨枕偏斜。

提速道岔常见病害整治

提速道岔常见病害整治

杭深线客专07(004)1/18可动心轨道岔结构病害整治一、尖轨部分㈠位移不足病害病害表现:尖轨23#-34#枕范围内,道岔来回操动后出现小轨距,尤其在27#枕前后范围最为突出的情况,但是运用撬棍扳动或者脚踢均能明显改善。

原因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尖跟支距不良、滚轮尺寸不达标作用不良、尖轨底部与滑床板有卡阻、框架尺寸超标、尖轨硬弯或者尖轨后部出厂前预弯不足,另外就是尖轨三动电务扳动力过小、导致尖轨不密贴离缝。

整治方法:1、检查整治尖跟支距。

直尖轨侧35#(181.2)、36#(191.9)及37#-38#枕中间(208.6)支距(用卡尺或者钢卷尺检查两根钢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括号内的标准值。

如果不符合,尤其是181.2处不能大,一般以略小0.5~1.0mm为宜;191.9处不能小,可以略大0.5~1.0,同样37#-38#枕中间支距也是宜大不宜小。

关键是要通过这两个扣件作用点,形成尖轨靠向基本轨的趋势,减缓尖轨靠向道心的趋势,以达到减少和改善位移不足的病害。

整治方法:通过调整弹条扣件铁轨距块使支距达标和优化,然后通过调整硫化垫板下的缓冲轨距块将破环的轨距还原、达标。

2、检查整治尖轨轨底卡阻情况。

特别重点检查尖轨后部(30#-34#枕)是否存在底部与滑床板是否有卡阻迹象,滑床板磨耗、明显发亮。

整治方法:在尖跟35#枕轨下基本胶垫上部垫1-1.5mm的垫片,抬高尖轨以达到改善卡阻现象。

3、检查整治尖轨滚轮。

检查尖轨转辙部分滚轮状态,尤其是尖轨二动~尖轨跟范围的滚轮,是否与标准一致。

整治方法:如果不符合标准,运用专用工具进行调整,并来回操动道岔进行调试确认效果。

一般情况,通过以上1-3项步骤均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4、检查整治三动密贴。

如果不密贴、轨距偏小,而且电务钩头有调整空间必须进行调整。

整治方法:如果电务钩头明显有调整加片的空间,就要和电务沟通调整。

特别注意:电务尖轨第三动位置转辙机的最大扳动力标准为2832N,因此可以联系电务要求其带扳动力测试仪,检测其扳动力情况:如果距离最大扳动力标准还有足够空间就可以加片,而不是简单用脚踢、锤敲看沟头很紧就判断不能加片,应该以测试仪器数据来判断。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改方案摘要:在铁路线路设备中,道岔是铁路轨道一种重要构成部分。

道岔自身构造复杂,强度较低、零件多、受冲击大、轻易变形、磨耗,导致列车晃车病害,是线路旳微弱环节之一,是制约列车行车速度和行驶平稳旳重要原因。

我国铁路提速以来 ,道岔以其通过速度高、保养工作量少及维修周期对应延长等诸多长处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伴随速度旳提高 ,道岔亦出现了许多病害。

通过对管内道岔出现旳经典病害种类进行总结 ,并对其形成旳机理进行初步分析 ,提出了提速道岔经典病害旳处理对策 ,意在指导现场提速道岔旳养护维修工作。

关键词:道岔;病害;整改;效果一、常见病害(1)道床翻浆冒泥。

(2)岔枕爬行、偏斜。

(3)钢枕空吊、锈蚀。

(4)混凝土岔枕螺栓剪断及尼龙套管滑牙失效。

(5)尖轨爬行。

(6)尖轨侧弯。

(7)曲尖轨侧磨严重。

(8)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9)转辙部轨距扩大。

(10)滑床板及槽型护轨垫板开焊。

(11)销钉申出及弹片上串。

(12)配件锈蚀严重。

(13)接头多种病害(低接头、错口、鞍形磨耗、轨端掉块、打塌、坍碴)。

(14)支距扣板与轨底边缘离缝。

(15)护轨调整片上串过高。

(16)钢轨波磨。

二、道岔出现旳病害分类(一)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旳病害道岔在组装铺设时遗留旳重要病害包括铁路电气化改造后 ,电化柱旳埋设使得联动道岔两中交点偏移 ,导致渡线方向不良尖轨、基本轨及护轮轨部位出现旳钢轨硬弯;混凝土岔枕间隔位置不对旳及一侧偏移;两节拼装铺设时接头未方正等.(二)道岔运行中产生旳经典病害道岔在运行中产生旳经典病害有:零配件锈蚀和磨损;尖轨跟部通连垫板折断;滑床台脱焊; 胶垫压溃破损;大地脚螺栓(30 ×165 mm) 尼龙套管失效;垫板孔磨损 ,锈蚀孔径扩大;轨面波浪型磨耗; 护轮轨磨损;尖轨和基本轨侧磨;侧向钢轨锈蚀;基本轨旳波浪型磨耗;尖轨中部轨距扩大;暗坑吊板等。

(三)养护方面存在旳问题假如在维修养护方面处理不妥 ,也会使提速道岔产生病害。

道岔专项整治方案

道岔专项整治方案

道岔专项整治方案一、整治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在进行道岔专项整治前,需要对道岔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岔的使用情况:检查道岔的使用年限、使用频率、安全记录等,了解道岔的基本情况。

2. 道岔的技术状态:对道岔的轨道、轨枕、道岔机构等部件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其技术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3. 道岔的环境情况:考察道岔所处的环境,包括气候、地质、周边设施等,了解其对道岔的影响。

4. 道岔的安全隐患:重点排查道岔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裂纹、松动、变形等问题。

除了对道岔本身进行检查外,还需要做好整治工作的准备:1. 制定整治方案:根据道岔的检查情况,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范围、内容、工期、人员等,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确定整治的技术措施:根据道岔存在的问题,确定整治的技术措施,包括修理、更换、加固等。

3. 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根据整治方案和技术措施,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整治内容和技术措施道岔专项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道岔的轨道、轨枕、道岔机构等部件进行修复、更换、加固等工作。

根据道岔的具体情况,确定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 轨道修整:对道岔的轨道进行修整和校直,消除弯曲、变形等问题,确保轨道的平整度和直线度。

2. 轨枕更换:根据轨枕的破损情况,对道岔的轨枕进行更换,选择符合要求的轨枕材料和型号,确保轨床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3. 道岔机构检修:对道岔的机构进行检修和维护,包括检查道岔道叉、道岔机、道岔控制装置等部件,确保其动作灵活可靠。

4. 道岔道板曲线调整:根据道岔的实际使用情况,对道岔的道板曲线进行调整和改进,消除因曲线不平顺而引起的问题。

5. 道岔轨心修复:通过修复道岔的轨心,消除因轨心磨损和变形引起的故障,保证道岔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三、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在进行道岔专项整治时,要注重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整治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的工序、时间、人员、材料、设备等。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道岔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效率。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的影响,道岔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如不及时进行整治,有可能对铁路运输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以下将对道岔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整治方案。

一、道岔病害分析1.轨距超限轨距超限是道岔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由于道岔的特殊结构,以及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冲击,常常会导致轨距扩大,严重时会影响列车的安全通过。

轨距超限的原因主要包括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养护不到位等。

2.水平偏差水平偏差是指道岔轨道在横向上不平整,导致列车通过时产生摇晃,严重时会影响行车安全。

水平偏差的主要原因是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受到横向力的冲击以及养护不当等。

3.高低偏差高低偏差是指道岔轨道在纵向上有高差,导致列车通过时产生冲击和噪音,严重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高低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受到纵向力的冲击以及养护不当等。

4.零部件磨损由于列车通过道岔时会对零部件产生磨损,因此长时间使用后,零部件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和损坏,如轨枕磨损、扣件松动等。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轨道的性能,还会增加养护难度。

二、整治方案针对以上道岔病害,提出以下整治方案:1.调整轨距针对轨距超限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轨距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轨枕间距、更换不合适轨型以及加固轨道连接处等。

在调整轨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2.调整水平针对水平偏差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水平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高低垫片、矫正轨向以及更换磨损的扣件等。

在调整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3.调整高低针对高低偏差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高低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高低垫片、矫正轨向以及加固轨道连接处等。

在调整高低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

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

城市周刊2019/22 CHENGSHIZHOUKAN 37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徐 凯 成都工务段摘要:对于普速线路,道岔是影响线路设备质量的重要薄弱环节之一。

我车间管内普速正线线路普遍铺设的是P60-1/12单开道岔,下面以西环线成都西站成端正线通过两组典型道岔为例,对普速道岔养护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治方案。

关键词:道岔养护;病害原因;整治方案一、概述西环线成都西站成都端正线通过道岔:45#、53#单开道岔。

道岔基本情况:P 60-1/12单开道岔、拼装岔心、AT 弹性尖轨、混凝土枕,道岔设计图号SC 330。

二、病害原因分析西环线成都西站成都端正线通过的两组道岔因长期动态不良得不到有效整治;针对这一现状,车间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分析,确定主要是因现场问题和管理问题而造成[1]。

1.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造成动态不良原因上分析,工区日常起道拨道改道作业和检查质量不高,地锚螺栓松动折断、轨底大胶垫移出、联接零配件松动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未加强道岔的单元化管理、专业修、立体修养护理念,相邻道岔及前后线路未作为整体考虑线路的水平、方向。

三是从工区对动态不良处所的检查处理情况及多种小缺陷叠加造成晃车的现象分析,存在有检查项目不全、处理不彻底、作业标准不高、作业单打一等问题。

2.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护观念不到位。

车间管理人员对工区的检查指导督促不到位、力度不够,现场作业卡控不到位,工班长责任心不强,现场作业方式单一,整修方法简单化,对存在的问题处理未进行全面分析,未综合整治,造成问题处理不彻底,设备动态质量不稳定。

二是技术管理不到位。

对于正线钢轨开断复焊接头未及时进行精细打磨,造成接头高差、线路空吊严重,线路高低不良,动态质量不高。

三是车间对现场问题分析不彻底。

特别是对动静态质量分析不高,对每一次动轨检车和静态检查结果未及时认真组织现场分析和查找病害成因;同时未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整治方案,未给工区较好的作业指导。

道岔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

道岔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
2、道岔故障 1)道岔出现红光带; 2)尖轨转换不良,包括道岔卡阻、短闪、尖
轨扳动不到位导致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3)道岔中设备零件断裂失效,如道岔滑床板
折断、腰鼓螺栓折断等。
3、道岔出现红光带故障处置
1)轨道工班接到红光带故障报告后,立即与通号 部门的相关工班联系,工班人员携带手持台及必要的 工器具(大锤、活动扳手)快速前往故障地点临近车 站,在车站登记请点,经行调批准并设好防护之后方 可下轨行区至故障地点。
现场情况进行仔细检查、认真
分析,找准病害发生的原因, 用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有效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无效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有害作业
第二章 道岔故障及处理
1、道岔故障定义
道岔故障是指在车辆运行中或巡道过程中, 发现道岔设备中存在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并需要 立即响应、及时处理的道岔设备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尖轨扳动不灵活 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原因 :
1)尖轨爬行,两股前后不一致; 2)拉杆或连接杆位置不正确; 3)尖轨跟端双头螺栓磨损或间隔铁夹板螺栓磨损严 重,螺栓上紧后影响扳动; 4)基本轨有小弯,滑床板不平直; 5)拉杆、连接杆、接头铁螺栓孔壁磨耗扩大,螺杆 磨细。
4、尖轨扳动不灵活 预防整治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措施:
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 2)尖轨顶铁过短; 3)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 4)尖轨前部顶面受车轮踏面和轮缘的轧、挤、 辗作用;
3、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 预防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产生的措施:
1)防止尖轨跳动及确保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 轨之间的密贴;
2)加长顶铁,使尖轨尖端不离缝; 3)将垂直磨耗超限的基本轨及时更换; 4)必要时安装防磨护轨,减少尖轨侧面磨耗。

道岔的整治措施方案

道岔的整治措施方案

道岔的整治措施方案随着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障铁路交通安全格外重要,而道岔作为铁路交通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往往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道岔的整治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道岔的现状目前我国还存在一些简单、老旧的道岔,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隐患,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时制定道岔的整治措施方案,定期的对道岔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

道岔的整治方案针对道岔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的整治方案。

1. 道岔的清洗道岔长期暴露在露天空气中,会出现生锈和腐蚀的现象,不及时清理会对道岔的安全性造成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定期清理道岔表面的杂物和污垢,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2. 道岔的检查道岔的检查是道岔整治中的重要工作,只有对道岔的检查工作做好,才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道岔的安全性。

检查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道岔轨枕、轨道、横枕、道叉子、角铁等部位的检查,以及轨距和轨面高度的检查。

3. 道岔的维护道岔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各种磨损,应注意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保证道岔正常使用。

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对于磨损较轻的部件,可以通过加润滑助剂或加涂抹剂的方式来进行维护,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4. 道岔的改造老旧的道岔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对于现代高速铁路的使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对老旧的道岔进行逐步改造,以适应现代高速铁路的运行需求。

改造的重点主要包括道岔的结构、材料和出边线的设计等方面,通过技术升级和改良来提升道岔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道岔整治的实施步骤为了提高道岔整治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实施:1.制定道岔整治计划:根据道岔检查报告和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完整的道岔整治计划,并将其上报相关领导进行审批。

2.道岔清洗和检查:按照制定的整治计划,进行道岔清洗和检查工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3.道岔维护:针对检查结果中的问题,对道岔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保证道岔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4.道岔改造:通过科技手段和改良,将老旧道岔改造成现代化道岔结构,为现代高速铁路的运行提供保障。

道岔设备病害专项整治方案

道岔设备病害专项整治方案

道岔设备病害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铁路道岔是铁路线路上的重要部件,它连接了不同的轨道,用来实现列车的转向和调度。

道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对铁路运输的顺畅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道岔设备也容易出现病害,包括接触线、整体结构、电气系统等各方面的故障。

为了确保道岔的安全运行,需要对道岔设备的病害进行专项整治。

二、目标1. 保障道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2. 提高道岔设备的维护水平,减少设备故障率;3. 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

三、整治内容1. 病害排查(1)接触线病害:包括绝缘子破损、接触线老化、腐蚀等情况;(2)整体结构病害:包括道岔轨道磨损、开裂、松动等情况;(3)电气系统病害:包括信号系统故障、继电器失效等情况。

2. 整治措施(1)接触线病害:对绝缘子破损进行更换,对接触线老化、腐蚀进行修复或更换;(2)整体结构病害:对道岔轨道进行磨损修复、裂缝处理,对松动部位进行加固;(3)电气系统病害:对信号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及时更换失效的继电器。

3. 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对道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处理;(2)保养维护:定期对道岔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包括润滑、紧固等工作;(3)维护记录:建立道岔设备的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及维护人员。

4. 人员培训(1)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维护技能;(2)加强安全培训,确保维护人员能够安全操作,并了解应急处置措施;(3)加强团队协作,确保维护人员能够协同作业,提高维护效率。

五、预期效果1. 道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列车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2. 道岔设备的故障率降低,减少了维护成本;3. 维护效率提高,对道岔设备的维护工作更加有序、规范。

六、风险控制1. 加强病害排查工作,做好道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2. 做好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他们具备安全作业的能力;3. 加强设备保养,延长道岔设备的使用寿命。

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作业PPT教案

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作业PPT教案
2021/6/6
四、辙叉护轨部分病害的原因及防治
辙叉部分常见的病害有:辙叉下沉,辙叉左右横移方 向不良,心轨磨耗折损,轨距变化, 查照间隔和护背距 离不能保持以及护轨错前错后,护轨“抬高”等。 一般的防治措施有: 1.采用特制长颈捣固手镐,加强辙叉底部的捣固,必要 时,可将坍腰辙叉处的岔枕翻转使用; 2.在辙叉趾端和跟端处安设桥型垫板,加强接头的相互 连接; 3.用扣板和立螺栓把辙叉固定在垫板上,再用螺旋道钉 把垫板固定在枕木上,如AT型道岔那样,如图所示。 4.可在辙叉部位的岔枕上安设特制铁座,用弹条扣件固 定辙叉位置。由于弹条扣件扣压力大,既可防止辙叉横移, 又可防止纵爬,对稳固辙叉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图所 示。 5.在护轨靠近辙叉侧增设轨撑,前后引轨增设防爬设备, 对防止护轨爬行也可收到较好效果。
2021/6/6
尖轨产生横弯的原因:尖轨内部残余应
力的存在,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尖轨横弯; 运输、存放不平造成尖轨横弯;道岔连接 杆尺寸不标准,使得尖轨在列车长期作用 下受力不均导致尖轨变形;活接头变为死 接头。
防治方法是:检查道岔连接杆尺寸,抽 下连接杆与尖轨间的垫片;确定横弯位置, 不用拆
2021/6/6
返回
下页
2.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不对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现场观看)
(2)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 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 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在到发线上超过10mm,在 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
2021/6/6
基本轨轨底与滑床台槽边有缝;基本 轨轨颚与外侧轨撑不密贴;基本轨轨 撑与滑床板挡肩不密贴。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道岔、曲线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办法道岔、曲线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办法摘要:道岔和是线路的薄弱环节,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列车通过道岔和曲线时的晃车现象比较普遍,对道岔、曲线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

关键词:道岔;曲线;病害;整治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线路周期性与随机性变化叠加引起的线路晃车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道岔、曲线处更为明显,控制线路晃车发生已成为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通过日常检查、保养、维修,对道岔、曲线病害的产生和整治,提出了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

1 混凝土枕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1.1 共性问题病害1:道岔与前后线路衔接不良,线路方向和高低超限。

(1)原因分析:一是渡线道岔线路的设计线间距与实际线间距有误差,道岔发生纵向位移,造成铺设后线路方向不良;二是道岔大修及道岔换填施工过程中,岔区前后及道岔夹直线未换填或挖砟换填深度、宽度、长度不符合要求,捣固不实,造成道岔不均匀沉降,岔区出现高低偏差;三是大机捣固安排线路多,道岔少,未提前测量标注起道量,造成岔区与前后线路不平顺;四是大机作业前未提前测量岔后线路拨量,大机自动拨道,造成线岔结合部方向不良;五是线路缺砟,曲股线路捣固不实,道岔侧向过车冲击大,形成岔区水平或方向偏差。

(2)整治方案:①道岔大修前,采用全站仪对道岔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既有线间距进行测量,对线间距不符合要求的线路进行全面拨改,确保道岔平纵断面位置精确。

②按照标准对岔区及岔区夹直线进行换砟,配合道岔大机捣固,采用冲击式捣镐对道岔曲股线路及道岔连接杆、绝缘接头处所进行起道捣固,消除岔区暗坑和一侧水平。

③道岔区及前后各不少于100-150m线路为一作业单元,道岔大机捣固前精确计算道岔起拨道量,每隔5m将直拨道量于线路上,以便大机进行精确拨道。

对纵向发生位移的道岔要拨移到位。

④精确测量计算岔前、后曲线拨量,大机捣固作业前补足道砟,作业后及时恢复安装道岔地锚拉杆。

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

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





六、 道岔病害的整治 前面分析了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一组道岔 上可能产生各种病害,这就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 ,详尽的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 不同的整治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道岔水平的前后高低的护养 什么是道岔的良好的水平和前后高低呢?可 以归结为两句话;“四股平,水平好”。所谓的 “四股平”就是要求道岔上四股钢轨的前后50m 高低平顺,沿岔枕的方向要求四股钢轨轨底基本 上在一个平面上,坐到了这一点,水平就好保持 。


5、异侧对口道岔,尖轨尖端处的轨距没有 顺坡到位,造成方向不良。 此外,线路排水不良,翻浆冒泥,钢轨 有硬弯都是造成方向不良的原因。




三、尖轨部分的病害分析 1、尖轨不直,与连接部分的方向不顺 尖轨顶铁过长或过短,长期行车后使尖 轨变形弯曲; 为使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盲目 加长连接杆(即在连接杆耳铁加垫圈),几 根连接杆的长度配合不好,撑弯尖轨; 更换伤损尖轨后,新旧轨高差不匹配; 2、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尖轨不直,基本轨或尖轨有肥边,





量度不准确:由于翼轨有加高和存在高护轨的现 象使量度不准确,不是在轨面下16毫米处测量的 ,加之心轨作用面有斜坡,护轨作用面磨耗后也 有斜坡,使轨距测量点与查照间隔测量点不配合 ,因此测量的尺寸与实际情况不符; 道钉浮离,枕木腐朽,过车时发生挤动变形; 辙叉下有严重的吊板、暗坑,过车时下沉; 辙叉前后方向不好,加大了列车摇摆,冲击。


4、高护轨 所谓高护轨,就是护轨顶面高出主轨 顶面。高护轨形成以后,影响轨距和查照 间隔与护背距离的检查,同时会加速护轨 本身的磨耗。造成高护轨的原因有: 护轨与主轨(基本轨)置于同一垫板 上,主轨承受车轮的压力,而护轨只受向 内的拉力,所以垫板外侧受压后切入轨枕 ,而内侧跷起顶高护轨;

道岔主要病害及整治措施

道岔主要病害及整治措施

道岔方向不良。忽视道岔的整体维修,忽略道岔前后 线路,造成道岔与前后线路方向不顺;道岔的铺设位置不 正确,养护维修时又未考虑方向,随弯就弯,逐渐使道岔 与前后线路方向不吻合,使列车发生折角运行;作业不合 理,在整治道岔各部分轨距及间隔时,错误地迁就导曲线 或辙叉,使支距、轨距硬性凑合,造成各接续部不圆顺; 曲基本轨未进行弯折或弯折点位置不对,使尖轨前端递减 距离和方向难以保持,尖轨尖端和中部轨距变小,尖轨跟 部与导曲线连接方向不顺,直股基本轨尖轨尖端和方向不 良;捣固不实及道岔直股与曲股的运量不均衡,使线路出 现坑洼,加剧列车通过的摇摆和冲击,增加破坏方向和横 向推力,方向容易变化。道砟不足降低了道床阻力,方向 难以保持。轨距、间隔不对,轨距递减不良等,都能加剧 车体的摇摆和车轮的冲击,破坏道岔方向从而形成道岔严 重晃车。
转辙,可动心轨,咽喉尺寸不达标造成设 备连所影响。 • 6.顶铁不严,导至横向及竖向位移,动态 中几何尺寸发生变化。 • 7.动态中突然横向位移,晃车的必然性。 • 8.晃车使枕底与路基石碴造成磨擦下沉, 枕上配件受力加大,造成伤损,水平也相应 发生变化。 • 9横向位移撞击导至方向的发生。
道岔中线和 中交点位置 不正
道岔区轨道 几何状态质 量不均衡, 存在小方向 多即小碎弯
道岔区轨道几何状态质量不均衡,存在小方向多即小碎弯,长 度2-4m不等,矢度2-4mm;轨距变化率不顺等,在列车高速运行时 瞬间的位移变化引起晃车。
岔区方向造成设备连所影响
• • • • 1. 晃车,影响前后设备变化几何尺寸。 2.整体道岔的不直顺,角度会发生变化。 3 .钢轨与车轮磨擦力加大钢轨磨耗。 4.不规则的变化率所造成的病害发生。
滑床台 与基本 轨底离 缝或少 数靠贴
离缝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3 道岔及无缝道岔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措施道岔是组成铁路轨道的一种重要设备,它较一般线路设备构造复杂,弱点较多,因而容易产生病害。

产生病害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是互为因果的。

为了保持道岔的轨距、间隔、方向、水平、高低及各部尺寸的良好状态,必须掌握其规律,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和整治措施,提高养护维修的质量,从而保证列车通过时的平稳、安全及旅客的舒造性。

3.1产生道岔病害的主要原因产生道岔病害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道岔结构上的缺陷,铺设位置和各部尺寸不符合规定;道岔在列车车辆的动力冲击作用下发生的尺寸和结构变形;养护维修不当与自然灾害等等。

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又可以分为不可避免或暂时难以避免的弱点和可以通过改造消除的缺陷两种。

随着各种新研发道岔的问世,很多结构上的缺陷已经逐步得到克服和解决。

3.1.1道岔结构缺陷道岔本身结构特点所带来的主要缺陷,一般有以下各点。

1、“75”型及“75”型以前的各型道岔普遍使用直线型尖轨。

这种尖轨转辙角较大,车轮从基本轨过渡到尖轨时,列车急骤地改变运行方向,车辆冲击尖轨,从而对轨道产生较大的纵向和横向冲击力。

2、尖轨经刨切后断面削弱,且只有连接杆和跟端结构(活接头)将其连接组成框架,在其全长范围内没有扣件将其固定在岔枕上,加上尖轨高于基本轨,当车轮通过时,尖轨容易发生跳动、横移和爬行,增大了尖轨尖端被轧伤的可能性。

3、导曲线半径小,且无超高,因此轨距、水平、方向难以保持。

4、从尖轨尖端起到导曲线终点止,轨距、方向和高度变化迅速,轨距、水平递减率较大,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横向和纵向冲击力大于普通线路。

5、固定辙叉存在轨线中断的“有害空间”,车轮在辙叉翼轨与心轨间过渡时,由于高低和横向不平顺,对辙叉的翼轨和心轨的冲击明显大于普通钢轨接头,使翼轨与心轨容易被轧颓或轧伤。

6、连接曲线与导曲线合成一对反向曲线。

方向不易保持。

导曲线无缓和曲线,始终点处发生横向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铁路局职工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教案首页,共16 页任课老师签名:教育科长审阅签名:道岔病害整治目的1)对超过道岔保养偏差管理值标准的病害进行整治;2)确保道岔设备状态良好。

道岔常见病害的预防及整治一、道岔方向不良1、忽视对道岔的整体维修,造成道岔前后方向不顺;2、铺设位置不正,随弯就弯;3、钢轨及其联结零件磨损,作业方法不合理,硬性凑合支距和轨距,造成个接续部不圆顺;4、曲股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造成转辙器部分轨向不良;5、捣固不实,使线路出现坑洼;6、道碴不良、夯实不好,降低道床阻力;7、钢轨及其零件零件联结不好,导致方向不正等等。

2、预防整治道岔方向不良的措施:1)做好道岔前后50m线路的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向顺;2)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3)弯好曲基本轨弯折点,做好轨距加宽递减;4)检查确认基本轨既有弯折量,按照标准做好弯折长度和矢度;5)加强捣固作业,除按规定捣固外,还应根据道岔构造的特点进行适当加强;6)补充夯实道床,道岔转辙部分设置有转辙杆、连接杆,各轨枕孔道碴应比岔枕顶面底20~30mm,并夯实道床;7)加强各部分联结零件的养护维修,充分发挥各种扣件固定钢轨位置的作用。

二、转辙部分常见病害(一)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的原因1)加工制造时50mm范围内刨切长度不够;2)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3)转辙机位置与尖轨动作拉杆位置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4)曲股基本轨弯折点有误;5)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肥边”造成假密贴;6)基本轨横向移动;7)基本轨或尖轨本身有硬弯;8)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存在“三道缝”9)第一、二连接杆与尖轨耳铁连接的距离不合适。

2、预防整治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措施1)对刨切不足的尖轨再进行刨切;2)打磨焊补或更换顶铁和补强板螺栓;3)调整转辙机及尖轨拉杆位置,使其在同一水平线上;4)拨正基本轨方向,矫正弯折点位置和矢度;5)打磨基本轨和尖轨的“肥边”6)打靠道钉,消除假轨距;7)调直尖轨或基本轨,拨正方向,改好轨距;8)调整连接杆长度,改变尖轨耳铁的孔位或加入绝缘垫板,误差较大时,可更换耳铁或方刚;9)焊补或更换磨损挠曲不平的滑床台、轨撑、滑床板挡肩;或用螺旋道钉将轨撑、滑床板与枕木连结成一体,并用水平螺栓使轨撑与基本轨牢固第联结在一起,消灭“三道缝”。

(二)尖轨跳动1、尖轨跳动产生的原因1)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损,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2)跟部桥型垫板或凸台压溃;3)捣固不实,有吊板;4)尖轨拱腰2、预防整治尖轨跳动的措施1)焊补或更换间隔铁、夹板,更换磨耗的双头螺栓;2)增补整修跟部桥型垫板和防跳卡铁,进一步采取尖轨防跳措施,如在基本轨轨底增设尖轨防跳器,或将尖轨连接杆两端安设防跳补强板,使其长处部分卡在轨底,以防尖轨跳动;3)加强转辙部分枕下的捣固,尤其是加强接头及尖轨跟端的捣固;4)调直拱腰的尖轨。

(三)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1、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产生的原因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2)尖轨顶铁过短;3)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4)尖轨前部顶面受车轮踏面和轮缘的轧、挤、辗作用;2、预防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产生的措施1)防止尖轨跳动及确保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之间的密贴;2)加长顶铁,使尖轨尖端不离缝;3)将垂直磨耗超限的基本轨及时更换;4)必要时安装防磨护轨,减少尖轨侧面磨耗。

(四)尖轨扳动不灵活1、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原因1)尖轨爬行,两股前后不一致;2)拉杆或连接杆位置不正确;3)尖轨跟端双头螺栓磨损或间隔铁夹板螺栓磨损严重,螺栓上紧后影响扳动;4)基本轨有小弯,滑床板不平直;5)拉杆、连接杆、接头铁螺栓孔壁磨耗扩大,螺杆磨细。

2、预防整治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措施1)串动尖轨、基本轨使之处于正确位置,将尖轨跟端螺栓方正,锁定爬行;2)调整拉杆或连接杆位置;3)焊补或更换磨损超限的双头螺栓、间隔铁和夹板;4)整正滑床板;5)保持尖轨跟端轨缝符合设计规定,不允许挤成瞎缝。

三、连接部分常见病害(一)导曲线轨距扩大1、导曲线轨距扩大产生的原因列车通过导曲线时,由于离心力、横向推力以及车轮冲击钢轨,导致道钉浮离,配件松动,钢轨有小反弯。

2、预防整治导曲线轨距扩大产生的措施1)在导曲线外侧设置轨撑,可隔一根枕木或连续设置;2)整治轨撑离缝消除假轨距;3)在导曲线外股接头处安装桥型垫板;4)更换腐朽岔枕;5)混凝土岔枕要消除扣件挡肩和轨底边离缝,使其达到足够扭力矩。

(二)导曲线钢轨偏面磨耗1.导曲线钢轨偏面磨耗产生的原因由于导曲线外股没有设置超高,长期受离心力作用,导致反超高和上股钢轨偏心磨耗。

2、预防整治导曲线钢轨偏面磨耗的措施1)在导曲线上股铺设1/20的铁垫板;2)根据需要设6mm超高;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3)保持连续部分钢轨无接头相错。

(三)导曲线不圆顺1、导曲线不圆顺产生的原因尖轨跟端和辙叉前后开口尺寸不合标准,支距点位置不对,支距尺寸不标准和作业不细,维修不当以及列车车轮冲击作用,均可造成导曲线不圆顺。

2、预防整治导曲线不圆顺的措施1)保证支距点位置和跟端支距正确;2)保持支距尺寸并使递减率符合标准;3)导曲线目测圆顺,消灭鹅头;4)个别处所,通过拨道和改正轨距解决。

四、辙叉及护轨部分常见病害(一)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1、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产生的原因车轮通过有害空间时对心轨和翼轨产生冲击作用,辙叉心处的岔枕经常发生吊板;破坏道床坚实性是引起辙叉垂直磨耗的主要原因。

2、预防整治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的措施1)加强辙叉底部捣固,特别是叉心和辙叉前后接头处的捣固;2)借助于更换岔枕的机会,彻底加强辙叉底的捣固;3)在辙叉底岔枕顶面垫胶垫,以缓冲受力;4)用竖螺栓把辙叉固定在垫板上,如AT型道岔一样,加强辙叉的整体稳定性;5)可在辙叉部位的岔枕上安设特制铁座,用弹条扣件固定辙叉位置(二)辙叉偏磨1、辙叉偏磨产生的原因辙叉偏磨是由于单侧通过列车次数较多造成的2、预防整治辙叉偏磨的措施1)焊补偏磨辙叉;2)可倒换方向使用;3)加强偏磨部位捣固,且兼顾辙叉水平状态。

(三)辙叉轨距不合标准1.辙叉轨距不合标准产生的原因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不合标准,护轨轮缘槽、辙叉轮缘槽尺寸不合标准是造成辙叉轨距失格的原因。

2.预防整治辙叉轨距不合标准的措施1)拨正直股方向;2)调整辙叉及护轨轮缘槽宽度,使其符合标准;3)打磨作用边“肥边”,焊补伤损心轨、翼轨;4)整修查照间隔、护背距离,使其符合规定。

作业标准:道岔病害的检查程序(一)检查工具:万能道尺、支距尺、50m悬线器、2m正矢绳、15cm钢板尺、1m轨平尺、石笔、轨温计、道岔垂磨仪等(二)检查程序1、首先检查道岔叉心位置是不是正确;2、利用长弦绳检查道岔的大方向;结合利用短弦绳检查道岔内的小方向3、检查各部联结零件是否有松动缺失,松动的要及时复紧;缺失的及时补充;4、检查高低,采用弦绳准确度量确认作业方法:垫片还是捣固。

5、检查道岔框架尺寸;对不符合的框架进行修正。

6、测量道岔内几何尺寸并将检查轨距、水平,将检查结果填入《道岔精细修》本中进行分析。

7、对岔后有附带曲线的一并进行检查,并消灭超限处所。

8、将检查出的钢轨、岔心等不易解决的病害及时通知设备管理车间协调解决。

病害整治:高低道岔起道作业:(一)目的:(1)在对道岔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时,对道岔范围内的水平、高低、三角坑进行调整。

(2)整治坑洼、下沉增强道床厚度,调整纵断面儿进行的局部或全面起道捣固,恢复道床平顺性,保证行车安全。

(二)作业条件(1)利用“维修天窗”、“施工天窗”、“临时要点”时间,车站设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现场防护员,使用对讲机防护联络,;防护设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2)无缝道岔起道作业允许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在+10℃范围之间进行,(3)无缝道岔区及前后100m范围内的作业,夏季,以道岔前后线路的最低轨温作为控制作业的锁定轨温;冬季,以道岔前后线路的最高锁定轨温为控制作业的锁定轨温;(4)与电务有关时;必须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三)作业程序1、作业准备(1)工具:道尺、液压起道机2台、内燃冲击镐、捣镐、杠杆叉或叉子、弦线、小刚尺、石笔、轨温计等(2)校对量具:起道作业前,由起道作业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道尺必须定期由计量部门进行鉴定,保持量具准确);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手检查内燃冲击镐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并带足油料。

(3)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测量轨温;确认是否符合作业轨温条件,做到超温不作业。

严格执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

(4)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与对讲机联络,工地设专人防护,防护设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2、调查划撬确认标准股:直股以直内股为标准股,曲股以曲下股为标准股,高于标准股为“+”号,低于标准股为“-”号(1)找小坑起道:按照不同速度等级线路的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对当日作业道岔,找出高低、水平、三角坑超限及空吊板处所,准确划好每撬的撬头、撬尾、坑底的位置,同时将钢轨低头、拱腰、吊板等划上轻重捣标记,并根据区段的车流量及现场情况确定起道量。

(2)全面起道:根据道岔所处的位置,如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本线与临线的实际高度,混凝土轨枕道岔还应调查钢轨与橡胶垫之间及垫板与轨枕顶之间的调高垫板数量,还要考虑特殊建筑物、管道、电缆、转辙机拉杆的水平位置等,确定起道量,并考虑顺坡的起、终点3、看道(1)找小坑起道:起道负责人俯身在道岔直外股钢轨上,一般以岔头和辙叉的高程为基点高度,在距离起道机不少于20m处,看钢轨头部外侧轨头下颚水平延长线上的高低情况,指挥起道机放置位置和起道高度。

(2)全面起道:一般按照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及岔后的顺序进行。

先确定一点为起道标准点,标准点确定后、拆除调高垫板,即可按顺序起道。

根据调查确定的起道量,以道岔直向外股为标准股,起道负责人在距起道机20~30m处,看钢轨头部外侧轨头下颚水平延长线,指挥起道机放置位置和起道高度。

4、起道(1)找小坑起道。

起直外股:尖轨部分;起道机放在基本股外侧;连接部分:起道机放在导曲线上股内侧或外侧;辙叉部分:辙叉前部起道机放在直下股钢轨外侧,辙叉后部起道机放在曲上股钢轨内侧,两台起道机要同起同落。

锰钢整铸辙叉部分护轨:应根据直股、曲股的水平情况确定起道与否及起道机放置位置。

可动心轨辙叉部分:起道机不得放置在可动心轨辙叉趾端到跟段全长范围内,应放置在心轨起道位置两边对应的直外股和曲下股钢轨下,抬起可动心轨部分。

放置起道机前,先扒好起道机窝,起道机操作人要按起道负责人的手势,将起道机放置在指定位置,密切注视起道负责人的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