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九语用散文名句默写(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专项训练九语用+散文+名句默写
(时间:45分钟分数:41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刘兰芳6岁开始学艺,在曲坛耕耘已逾半个世纪,其表演独具一格,热情奔放、神采飞扬、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形神兼备、潇洒大方,她的声音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好声音”,深受百姓喜爱。

尤其是她的代表作长篇评书《岳飞传》,曾先后在百余家电台播出,轰动全国,享誉海内外。

评书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已有千年历史。

说到如何应对来自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介的冲击,这些年刘兰芳耳闻目睹,对此看得很清楚,也有了应对的方法。

让传统评书艺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这方面,刘兰芳一直是个“赶潮人”。

面对这样一个时髦的刘兰芳,好多评书家也只能望尘莫及。

从早年用广播搭建“空中舞台”,把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到后来录制电视评书节目,用画面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刘兰芳都收获了成功的经验。

如何适应今天的信息时代,如何做好“网络评书”,刘兰芳和她的学生们早已着手在做:首先是技术上的改进,用网络搭建评书新舞台,将播出后的评书节目及时传到网上,方便听众在手机、电脑上随时点播;其次是内容上的创新,运用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语言,(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都有“精神上的故乡”。

对此,有些人不以为意,刘兰芳却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评书艺术要宣传正能量,得有感人至深的好作品,还需要我们的表演者踏踏实实练好基本功,只要好的表演加上好的作品,年轻的听众就能被吸引,他们才能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评书艺术更加趣味化、生活化,跟上时代的脉搏
B.使评书艺术更加生活化、趣味化,跟上时代的脉搏
C.评书艺术跟上时代的脉搏,更加生活化、趣味化
D.使评书艺术跟上时代的脉搏,更加趣味化、生活化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精神上的故乡”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须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大地上的许多祠庙,香火还是那么旺盛,还有很多红男绿女相信有所谓的“超人”存在。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种多么动人的执着啊!
C.现在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D.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所迫切需要的正是那些“傻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好的作品加上好的表演,年轻的听众就能被吸引,就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B.只有好的表演加上好的作品,年轻的听众才能被吸引,才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C.只要好的表演加上好的作品,就能吸引年轻的听众,就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D.只有好的作品加上好的表演,才能吸引年轻的听众,才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来源于饮食味觉的“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美学概念中,与“味”相关的词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往往含义大相径庭,“滋味”“趣味”“风味”“韵味”“清味”“雅味”,这些概念意味精微却模糊,若要体察各种美感的差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发觉现象之后的美和意义。

“味”这个来源于饮食的词语简单而准确地表现了中国美学的前提:以体验论为哲学基础,迥异于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西方哲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代的苏东坡、李渔、袁枚到近现代的梁实秋、汪曾祺、陆文夫,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无数佳话。

5.根据下面材料,分条概括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

(5分)
梅里雪山至今还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圣地。

攀登者需要从海拔2 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攀爬至高度为4 40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

这个距离对攀登者的体能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

在这段路程中,平均每隔1公里,地势就上升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

山坡上冰川、冰瀑区、冰裂缝处处可见,险象环生。

在梅里雪山上,刚刚还阳光普照,瞬间便是彤云密布,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

据记载,卡瓦格博峰曾一日发生上百次雪崩。

梅里雪山方圆上千千米,攀登者一旦迷路,没有外部救援很难生还。

因此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山”。

答:
二、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镇陶心
杨安鸿
路过铜川王益区时,听说附近有个村落因“陶炉陈列”得名,且是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

耀州瓷曾伴随驼铃走向世界,不看看,我觉得是一种遗憾。

站在塬顶远眺,入镇一条小路,忽下忽上、忽左忽右,路一边住人家,路那一边,平平的房顶,高高的烟囱。

窑上
叠窑,人家上有人家,是古镇建筑的风格和特色。

当时叫我极惊诧的,却是古镇的颜色。

夏日的陈炉,不缺郁郁蓊蓊的绿色。

可我感觉,有红地毯铺在地上,有红绸缎舞在塬上,有红灯笼挂在眼前,甚至有審火蔓延脚边。

这里砌窑的红砖,长、宽、高都比别处要大,这让身体结实、祖业厚实、人心笃实的愿景,更加显眼更加强烈。

然而,加重和放大红色的,却是肥嘟嘟,像极了腰鼓、水桶的一种物件。

懂行人说,那叫匣钵。

有人家用它砌成四面院墙,圆鼓鼓叠加红彤彤,宛若好客的笑脸四处绽放。

也有人家用来装饰了门楣和窗棂,小日子看着热乎乎、暖烘烘的。

最多见的,是填上泥土做了花盆,里面的红辣椒、绿蒜苗迫不及待要调剂人们生活似的疯长。

瓷器抟泥成型,转轮就制,亦如幼苗破土。

宿命的陶冶和烈火的考验面前,是匣钵父兄样将瓷器揽进怀里,悉心庇护,同甘共苦,成全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成就一份流光溢彩的美,也成长了一抹引人注目的赤子朱色。

红,是烈火真金的红,是磊落胸怀的红,是劳苦功高的红,也是鞠躬尽瘁的红。

我为匣钵在陈炉的当红肃然起敬。

我感动陈炉人知恩图报、不离不弃的善良。

有一院落,祖孙二人在家,奶奶在窑洞前择韭菜,八九岁的孙子趴在炕上,面前摆了书本,眼睛瞅着电视。

三个游客屋里屋外一番参观,提出要为老人照相。

也许,对生活的满足无需额外形式的展示,也许,孙子刚放下书包等着吃饭呢,老人笑而不语,连连摆手。

他们诚恳又急切,说都是美术学院的老师,感慨黄土文化的厚重,想把典雅烂漫的陶瓷艺术、质朴纯真的窑洞文化,也想把好客热情的陈炉人一并摄录下来,带给学生……我敢肯定,绝不是这番话,而是他们面上的神色,让她放下手上的菜,忙着整理毫不凌乱的头发。

谁知,孙子隔墙能看见一样,大声提醒“我饿得很,你快做饭嘛”。

这一幕令我想起,有一次到一处名胜旅游,朋友的茶水喝干了,找景区的商店续杯开水,连着被几家拒绝,遂感叹人心不古。

我当时倒理解店主们的为难,现在也理解这率真的小家伙:每天面对无数的人,每个请求都不加拒绝的话,举手之劳也是浩繁的工程。

足足有十来分钟,老人像个群众演员,拘谨而听从指挥,孙子则用高一声低一声“别照了”“快做饭”的叫唤,表达要回到正常生活轨道的期盼。

我不知道,日后这些美术老师会不会告诉自己的学生,当时伴随快门欢快响起的,还有一遍一遍轻言细语的安慰,有一声一声不断制造的“炕意”。

同学们!包括了画面之外的声音与互动,才是这一帧民俗图画的完整内容。

陈炉几乎家家烧瓷器售瓷器,却少见拼命推销和围堵兜售,店主似乎都有更重要的事做。

我准备新买一把茶壶,掌柜的蹲在街边,举着护眼面罩,电焊一扇橱窗。

我挑选好,他报完价扭头接着干。

我是习惯讨价还价的,他再不回头,瓮声瓮气传出一句“我没多要你的”。

我们吃饭的隔壁,是同一老板娘经营的瓷器门面。

吃饭的人多,隔壁很难照顾,有人问价,她斜身从侧门扫一眼,有人还价,她大喊“没有多要你的”,然后,咯咯直笑,仿佛对还不成价表达歉意。

不专门看管,多是盈手可握的玩意儿,不怕顺手牵羊?她像听说不可思议的一件事,“那怎么可能”,咯咯又笑。

镇上有家供游客体验做陶的陶吧。

一个小女孩在拉坯轮前体验。

随着木轮的旋转,泥胎在手中帽子样长高。

手随泥走,泥随手变,每个变化都引起小姑娘一声尖叫。

小姑娘不时地停下,满是泥的小手背在身后,嘴吸吮着妈妈手里的饮料。

她旁边的那个五十多岁的工人,却一下也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浇水,翻搅,再稀释,再翻搅,瞅时机,将泥送到小姑娘手边。

汗水打湿的鬓角和胳膊,随着动作闪闪发亮……最后,工人将小姑娘的“作品”用微波炉加热定型,以便小姑娘带回家去。

这样真好!共同的劳动成果被凝聚固定了,汗水和热情有了见证的载体。

我想,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在家中某个地方,这件稚嫩的作品,突然闯入她的眼帘,小姑娘,或者,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她,一下回忆起这个夏天,回忆起古镇陈炉的这一幕,意识到,留在“作品”里的,其实是古镇人的陶心啊。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陈炉古镇的颜色,用笔细腻,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B.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讲述了一景区的几家商店都拒绝为游客续杯开水的事件,表现了对小孩“炕意”的理解。

C.作者善于以小见大来表达情感,比如通过老奶奶答应游客照相一件生活小事,表达了对质朴人情的赞美之情。

D.作者写掌柜专注电焊,瓮声瓮气对待买瓷器的顾客这一情节,委婉地指出古镇也有些需要改进之处。

7.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古镇的红色”?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8.结合全文,概括说明古镇人的“陶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答:
三、名句默写(6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神话故事点染了神奇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五丁开山的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_”暗含羲和的故事。

(2)范仲淹《岳阳楼记》开头以“____________________”暗寓仕途沉浮的悲慨,结尾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在对朋友的慰藉中含蓄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3)荀子在《劝学》中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学习要专一的道理,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原因,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螃蟹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没有的原因。

语用+小说+名句
默写
特色专项训练九语用+散文+名句默写
1.解析:选B。

这一段主要是叙述刘兰芳和她的学生们为适应今天的信息时代,从改进技术和创新内容两方面着手做好“网络评书”。

此处要求补写内容上的创新的效果,根据语境“其次是内容上的创新,运用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语言,……”,因A、C两项缺少使令性动词,可排除A、C两项;再从应该首先满足基本需求,然后才是更高需求,先生活,再趣味,又可排除D项。

故选B。

2.解析:选B。

文中“精神上的故乡”表引用。

A项表讽刺;B项表引用;C项表强调;D项“傻子”含有褒义色彩,是一种特殊含义。

3.解析:选D。

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好的作品”应放在“好的表演”前;二是“年轻的听众就能被吸引”主被动混乱,应改为“才能吸引年轻的听众”;三是混淆充分与必要条件关系,“他们才能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应改为“才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样就可排除A、B、C三项。

故选D。

4.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①处,根据后文“在美学概念中”“‘味’这个来源于饮食的词语简单而准确地表现了中国美学的前提”可知,横线处的语意应是“味”在美学中的地位。

②处,根据后文“以体验论为哲学基础”可知,横线处的关键词是“体验”,又结合“若要……才能……”,应填入“必须超越现象亲自体验”之类的语句。

③处,根据后文“从古代的苏东坡、李渔、袁枚到近现代的梁实秋、汪曾祺、陆文夫,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无数佳话”可知,横线处论述的应是文人与美食的关系。

答案:①在中国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②必须超越现象亲自体验③文人与美食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
5.解析:本段共有九句话,第一、九句是总说。

第二、三句是说攀爬距离远,这对攀登者的体能而言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第四句是说坡面太陡;第五句是说地形复杂;第六、七句是说气候多变,雪崩频发;第八句是说雪山面积大,迷路难救援。

分条作答即可。

答案:①攀高距离挑战体能极限。

②坡面太陡。

③地形复杂。

④气候多变,雪崩频发。

⑤面积大,迷路难救援。

6.解析:选D。

D项,“掌柜专注电焊,瓮声瓮气对待买瓷器的顾客”表现的是古镇“少见拼命推销和围堵兜售”现象。

7.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红”在陈炉古镇的特殊表现:红地毯、红绸缎、红灯笼,加重和放大红色的匣钵,小日子看着热乎乎、暖烘烘的,等等。

这些描写一方面奠定了文章欢快热情的基调,另一方面象征了陈炉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段文字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又为后面的叙事写人做了铺垫。

答案:①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古镇的红色洋溢着热情与欢快,古镇的人们就生活在这种氛围中。

②揭示陈炉的社会环境。

陈炉的红色表现在窑砖和匣钵上,这揭示了“制瓷”的
社会环境,为后文提供了叙事背景。

③烘托了人物形象。

古镇的红透着喜气,烘托出古镇人的热情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8.①古镇人对匣钵的知恩图报、不离不弃。

②古镇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希望身体结实、祖业厚实、人心笃实;希望生活红红火火。

③古镇人对待游客的质朴善良,如听从游客指挥的老奶奶,“没有多要你的”的店主。

④古镇人对工作认真不敷衍:如淘吧中不停劳作的工人。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摧”“标”“谪”“用”,要理解地去记忆。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吾谁与归(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