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梗阻的CT诊断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申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摘要】小肠檀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存在较高的漏诊、误诊、致死相致残率。
大多数小肠檀阻的患者,阜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及放置肠模阻导筐,可以缓解病情。
然而,决定非手术治疗的观察窗口期、急诊手术时机及方式仍然存在很多争议。
近年来,有关小肠模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但在临床实践方面,尚缺乏权威的参考标准,国内尚无相关的共识和指南来规范真诊断与治疗。
据此,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的倡议下,我国本领域的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结合当前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参考国内外研究的主要结果相结论,依据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系统证据质量评估及推荐强度分级,制定了《小肠模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供相关专业的医生学习与参考,期望高助于提高我国小肠梗阻的总体诊治水平。
小肠模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常见的症状为腹痛、呕吐、腹胀和旺门停止排气排粪。
病情变化快,鉴别诊断困难,如诊治延误或不当,则后果严重。
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分辨率螺旋CT等辅助检查设备的升级,小肠模阻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重症监护和小肠j咸压等技术,以及抗生素和生长抑素等药物的应用,使小肠梗阻导致的病死率大幅降低。
在当前专科细分的趋势下,||面床上仍然存在诊疗策略不适当和过度依赖影像诊断的问题。
一、小肠梗阻的诊断推荐意见1: 明确小肠模阻的分类是诊断与治疗的基础(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2: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小肠梗阻初步诊断的临床依据(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3: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对小肠槌阻的诊断高重要参考价{直(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4:血D号L酸盐和脂肪酸结合蛋白作为判断急性肠损伤的指标,又才排除肠绞窄再重要价值(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号)推荐意见5:腹部X线立卧位平片和超声检查对肠模阻初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6:平扫或增强螺旋CT作为小肠梗阻的首选诊断检查(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7:MRI作为CT不适用时和鉴别小肠黠膜炎性病变的重要替代检查(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8:水溶性造影剂检查对明确小肠模阻的部位和程度有重要意义(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二、小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推荐意见9:小肠檀阻的非手术治疗的策略和原则(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0:生长仰素可改善小肠模阻症状提高非手术治疗效身在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1:肠檀阻导筐j咸压效果优于鼻胃筐,可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2: 水溶性造影剂可减轻肠壁7..K肿,提高非手术治疗效果(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3:营养治疗能改善小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预后(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4:菌君羊移植能恢复肠道菌群紊乱,改善麻痹性或假性梗阻等患者的治疗效果(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号)推荐意见15: 术后旱期炎性肠檀阻,推荐非手术治疗(证据质量:B, 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6: 慢性假性肠模阻推荐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的治疗策略(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三、小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推荐意见17: 开通小肠模阻绿色通道和建立多学科团队,是提高急诊手术疗效的保证(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8: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可以提高小肠模阻急诊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9: 绞窄性小肠梗阻明确诊断后立即手术治疗(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20: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作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21: 克罗恩病合并小肠梗阻的患者,应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制定综合的手术策略(证据质量:B,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22:腹茧症井发小肠檀阻推荐粘连松解联合肠排列术(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23:放射性肠损伤合并小肠模阻的建议手术治疗(证据质量:C,推荐强度:强)。
小孩肠梗阻ct诊断标准

小孩肠梗阻ct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文章整体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小孩肠梗阻的背景和概况,以及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概述部分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撰写:小孩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指的是儿童肠道内存在机械性阻塞导致食物和液体不能正常通过的疾病。
肠梗阻的发生会导致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准确诊断小孩肠梗阻对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孩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并对其应用价值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文章将从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介绍,重点关注CT技术在小孩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对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本文将提出一套可行的CT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小孩肠梗阻的发生和程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在文章的正文部分中,我们将先就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详细介绍,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肠梗阻的基础知识。
然后,我们将重点阐述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包括其重要性、应用价值和局限性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对目前存在的研究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小孩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小孩肠梗阻的CT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肠梗阻进行概述,介绍其定义、病因以及临床表现,同时明确本文的目的。
随后,将总结引言部分的内容,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文本框架。
正文部分将围绕肠梗阻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会对肠梗阻的定义进行阐述,包括其病理生理特征以及诊断标准的重要性。
接着,会探讨肠梗阻的病因,例如肿瘤、粘连或扭转等,以帮助读者理解肠梗阻的多样性原因。
肠梗阻的CT诊断PPT精选文档精选全文完整版

d.排除性诊断:当移行带未发现明确病变时可考虑粘连 性
e.手术史、外伤史(良性梗阻<3月)
10/29/2024
42
明确梗阻的原因
• 肿瘤: CT表现为梗阻部位(移行带)软组织肿块或 肠壁不均匀偏侧增厚,病变累及范围一般较短,
有时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或肝转移病灶。腹部恶 性肿瘤术后复发常引起肠梗阻
10/29/2024
6
病理
肠管病变
梗阻部位以上
肠管——蠕动 增强→扩张。
以下萎陷
梗阻以上肠管— —积气、积液
肠壁静脉淤血水
肿→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高渗液→ 小动脉血运受阻,
血栓形成j→肠壁 缺血坏死。
10/29/2024
7
病理生理
全身性变化
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 →酸碱失衡
感染和中毒——肠腔 内细菌大量繁殖,肠
单纯性、绞窄性 高位梗阻、低位梗阻 完全性、不完全性
急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 闭袢性肠梗阻、单纯机械性肠梗阻
3
机械性肠梗阻
概念:最常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狭 小,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
病因:肠内:粪石、胆石、蛔虫团、异物团等 肠壁:肿瘤、炎症(TB、CD、溃结) 肠外:粘连、肠套叠、肠扭转、腹部疝、 肿瘤压迫或侵犯
10/29/2024
54
肠系膜积液
肠系膜密度呈均 匀增高。肠系膜 密度增高可达40~ -60,肠系膜 血管放射状增粗 。以梗阻为中心 成放射状。
10/29/2024
55
肠壁增厚,靶征
10/29/2024
56
病例
57
10/29/2024
58
10/29/2024
59
多层螺旋CT断层扫描在诊断小肠梗阻中的意义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 SCIENCE第12卷第10期2021年5月Vol. 12May. 2021多层螺旋CT 断层扫描在诊断小肠梗阻中的意义赵新宇,刘晨阳,王恩峰(武警黑龙江总队医院,哈尔滨150079)摘要:分析多层螺旋CT 断层扫描在诊断小肠梗阻中的意义。
择取124例疑似小肠梗阻患者为研究样本,对受试者实施X 线检查及多层螺旋CT 扫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小肠梗阻的有效性。
多层螺旋CT 诊断小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5. 16% ,X 线诊断小肠梗阻的准确率为41. 9% o 经多层螺旋CT 诊断共误诊6例,其中2例肠结核、2例克罗恩病、2例慢性炎症。
经X 线检查共误诊72例,其中,肠套叠2例,腹外疝7例,肿瘤10例,肠结核20例,克罗恩病13例,慢性炎症20例,均被误诊为小肠黏连。
多层螺旋CT 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 线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
对疑似性小肠梗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 扫描诊 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小肠梗阻;诊断效能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1)10-0062 -02Significanc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in the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e ObstructionZhao Xinyu , Liu Chenyang , Wang Enfeng(Heilongjiang Armed Police Corps Hospital , Harbin 150079, China)Abstract :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eobstruction ・ 124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small intestine obstraction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Subjectsreceive X ray examination and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 Effectiveness of small intestine obstruction diagnosis of twoexamination methods is analyzed ・ Accuracy rat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diagnosis on small intestine obstruction is 95. 16% , and the accuracy rate of X ray is 41.9% ・ In diagnosi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 there are 6 misdiagnosiscases , including 2 cases with enterophthisis , 2 cases with Crohn 9 s disease and 2 cases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X ray diagnosis , there are 72 misdiagnosis cases , including 2 cases with indigitation , 7 cases with 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 , 10 cases with tumor , 20 cases with enterophthisis , 13 cases with Crohn 5 s disease , and 20 cases with chronicinflammation. They are all misdiagnosed with small intestine synechia ・ The accuracy rat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i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X ra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 05)・ The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in thediagnosis of suspected small intestine obstruction has relatively high diagnosis accuracy.Key words : Multi-slice spiral CT ; Small intestine obstruction ; Diagnostic efficiency在所有肠梗阻患者中,小肠梗阻病患占较大比例, 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能否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诊断患 者的病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临床治疗小肠梗阻的有效性。
急腹症影像学诊断

单纯性小肠梗阻CT表现
一、肠梗阻
(二)绞窄性小肠梗阻
1. 概述:绞窄性肠梗阻(strangulated obstruction)是肠梗阻合并肠系膜血运受阻, 致使肠管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小肠坏死。
2. 临床与病理:多见于肠扭转、内疝、套叠和粘连等。 主要病理改变:①血液的丢失,由于小肠发生绞窄后静脉回流障碍,黏膜充血和淤血, 小血管破裂,产生出血性梗死;②毒素的吸收,绞窄性肠梗阻肠腔内可产生大量细菌, 毒索吸收后可造成毒血症③体液、电解质的丢失,体液的丢失而不能回收,失水迅速等 造成病情危重、休克,甚至死亡。 临床症状与体征,均较单纯性肠梗阻为重。
➢ 胃、小肠和大肠等均积气、扩张,其中大肠积气更为显著。立位可见液平面, 但液面少于机械性小肠梗阻。多次复查肠管形态改变不明显。如果不合并有 腹膜炎,则扩张的肠曲互相靠近,肠间隙正常。如果同时合并腹腔内感染, 则肠间隙可增宽,腹脂线模糊。
CT:腹腔内大小肠均充气扩张,肠管内可见气液平面,积气较积液明显。
三、腹部外伤
(三)影像学表现
1. 实质脏器包膜下破裂:超声检查时肝、脾、肾形态失常,包膜基本完整,并与 实质部分分离,其间为代表血肿的无回声区,内部可见散在小光点回声,并有飘 浮感;随时间延长,其内出现条索状回声和中高回声改变,为血凝块所致。CT平 扫,包膜下血肿呈高或略高密度影,且随时间延长而密度减低;脏器实质显示受 压内陷;增强检查,血肿部分无强化。
二、胃肠道穿孔
(一)概述
胃肠道穿孔(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是常见的急腹症,影像学检查对其诊 断具有重要作用。胃肠道穿孔常继发于溃疡、创伤破裂、炎症及肿瘤。最常见的原因 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肿瘤穿孔是因肿瘤坏死导致穿孔。创伤性穿孔多合并其他 脏器损伤。
肠梗阻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典型肠梗阻X线表现:肠管积气扩张、阶梯状气液 平面
空肠—弹簧状黏膜皱襞 ;回肠—管壁平坦 ;结肠—可见结肠袋间隔
1、单纯性肠梗阻
最常见的一种。 发病原因: 肠粘连、粘连系带牵拉及压迫、小肠炎性 狭窄、肠腔内肿瘤、异物堵塞等。
典型肠梗阻CT表现(卧位):肠管扩张、内含气液平面
2、绞窄性肠梗阻
属于闭袢性肠梗阻,是一种肠梗阻的特殊形式,表现为肠 袢两端位于某一点阻塞,形成闭袢。通常由于粘连、系膜 扭转、内疝所致。在大肠称为肠扭转。发生在小肠称为小 肠闭袢性肠梗阻,引起绞窄、肠坏死几率非常高,死亡率 10%-35%。
临床表现
X线:胃、小肠、结肠均积气扩张,以结肠 扩张显著。
X线表现: 大小肠均扩 张;胃也常 扩张;气多 液少;动力 低;
卧位腹平片显示胃与大、小 肠均充气,胃与大肠中段扩 张,小肠呈反射性肠郁张之 分格状表现。
立位腹平片。大、小肠 和胃内有宽窄不等的液 平,大小肠内许多液平 位于同一高度。
4、血运性肠梗阻
临床表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 停止排便、排气。
体征:腹部膨隆有压痛,可见肠型。 听诊肠鸣音亢进。
x线:梗阻的确定
肠腔扩张、积气积液,立位片可见高低不 平的气液平面。
卧位片可见连续扩张的肠腔,能较清晰地 观察扩张肠腔的程度及肠腔的粘膜结构。
x线:梗阻部位的判断
十二指肠梗阻:双泡征(胃及十二指肠显 示有较大的液平面)。
肠梗阻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
1.诊断——有无梗阻 2.部位——低位?高位?或具体部位 3.程度——完全?不完全? 4.类型——机械性(单纯、绞窄);动力性 5.原因——粘连、扭转、套叠、肿瘤、蛔虫等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探析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探析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经CT、腹部X线平片诊断的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CT组与X线平片组,每组43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情况,并进行对比。
结果:(1)从两种检查方式的符合率、漏诊/误诊情况上看,CT组分别为93.02%、6.98%,X线平片组分别为74.42%、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种检查方式的肠梗阻原因诊断分别如下:CT组肠套叠、炎性、肿瘤、腹部沟斜疝检出率分别为100%、100%、93.75%、90.48%,X线片组分别为75%、66.67%、64.71%、68.42%,两组患者肿瘤、腹部沟斜疝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CT的诊断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误诊率较低,不过诊断费用高于X线平片。
这两种检测方式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CT;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于人体肠道内运转时无法顺利通过,运转出现阻碍的一种现象。
该疾病属于外科急腹症中的常见疾病,患病率较高。
有研究表明,肠梗阻的患病率仅次于胆道疾病、阑尾炎[1]。
肠梗阻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且不同患者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患者病情存在差异,在处理方法上则也有所不同,一旦处理不当,可诱发严重后果[2]。
对于重症肠梗阻患者而言,患者病情进展非常迅速,短时间内便可发生休克,对其生命构成威胁。
大部分患者因肠腔内发生机械性梗阻或物理性梗阻,从而形成肠梗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排气、呕吐、腹胀等[3]。
临床尽早确诊肠梗阻患者的病情,有利于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以往的检查情况上看,临床大多采用腹部X线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有研究表明,腹部X线平片的检出率不够理想,其中有20%患者因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难度较大,经X线平片难以诊断,除此之外,从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情况上看,X线平片的诊断效果不佳[4]。
肠梗阻诊断中 CT 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 来 , 肠 梗 阻 的发 生 率 在 逐 年 的增 加 , 作 为 一 种外 科 临床 常 见 的急 腹 症 , 主要 是 由肠 粘连 、 肠 肿瘤 、 腹部疝、 肠 扭 转、 肠 套 叠等 引起 的 。在 众 多类 型 的肠 梗 阻 中 , 机 械性 肠 梗 阻最 为多 见 , 主要是 由患者 的肠 系膜 血 管形 成血 栓 或发 生栓 塞, 致 使 患者 的肠 管 血 运发 生 障 碍 , 肠 局 部 缺 血 引起 的。随 着C T诊 断 技术 ( 分辨率高、 扫 描 速 度快 、 图像 后 处 理 ) 在 肠 梗 阻 诊 断 中 的应 用 , 使 得 患 者 的肠 壁 、 肠 腔 以及 血 供 等情 况 更 加 良好 的显 现 出 来 , 方 便 于肠 梗 阻发 生部 位 、 病 因 等 的 明 确 诊 断 。本 次 调 查 研 究 基 于 本 院 自 2 0 1 3年 8 月至 2 0 1 4 年 8月 期 间收治 的 5 O例肠梗 阻 患者 的临 床资 料 , 分析 探究 肠梗 阻诊断 中 C T的表 现特 征及其 临床 意义 , 现报告 如下 。
3 讨 论
肠梗 阻是 一 种 外科 临床 常见 的急 腹 症 , 主要 的病 因有 肠粘 连 、 肠肿瘤、 腹部疝、 肠扭转、 肠 套 叠 等 。在众 多 类 型 的 肠梗阻中, 机 械性 肠 梗 阻 ( 主 要是 由患 者 的肠 系膜 血 管 形成 血栓 或 发生 栓 塞 , 致 使 患者 的 肠管 血 运发 生 障 碍 , 肠 局 部缺 血引 起 的 ) 是 最 为常 见 的肠 梗 阻类 型 , 本 次 调查 研究 以此 为 研 究对 象 , 发现 : 在5 O例 患者 中 , C T诊 断梗 阻位 于小肠 部位 的患 者 有 2 8例 , 梗 阻 位于 结 肠部 位 的患 者有 2 2例 , 这说 明 肠 梗 阻 的病 变部 位 主要 有 : 小 肠 和结 肠 。致病 原 因 : 5 0例患 者 中, 有1 9例患者 为肠肿 瘤 , 8例患 者为 肠粘 连 , 腹 部疝 患者 有5 例, 肠 扭转 患者 8 例, 炎症 患者 5 例, 粪石 患者 2 例, 3 例 患 者未 查 明病 因 , 这 说 明肠肿 瘤 、 肠 粘连 、 腹 部疝 、 肠扭 转 、 炎 症病 变 、 粪石 等是诱 发肠梗 阻 的主要 原 因。本次 调查研究 C T 诊 断 肠梗 阻 病 因 的有 效 率为 9 4 %( 4 7 / 5 0) , 这 足 以说 明 : C T
多层螺旋CT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多层螺旋CT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目的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梗阻病因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小肠梗阻,均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患者病因。
结果5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2.0%,46例病因得以明确,肠粘连14例,肿瘤10例,疝5例,血运性肠梗阻5例,胃石与胆石各1例,内容物阻塞3例,麻痹性肠梗阻4例,回盲部感染3例。
结论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临床价值高,可准确诊断病因。
标签:多层螺旋CT;小肠梗阻;病因肠梗阻属于急腹症之一,外科临床发生率较高,即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肠道中内容物于运送过程中受阻。
肠梗阻具有发生快、病情迅速发展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呕吐、心肺功能障碍、腹部疼痛剧烈、意识障碍等[1],若严重还会致使患者昏迷、死亡或者休克。
因此,一定要对患者小肠梗阻病因予以明确诊断。
本文为探讨对小肠梗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其病因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小肠梗阻。
50例患者中27例为男,23例为女;年龄为20~76岁,平均(43.7±4.2)岁;病程1~5h,平均(3.1±0.5)h。
1.2方法主要使用16层螺旋CT机,产自飞利浦,16×1.5mm为其准直宽度,120kV为其管电压,140mAs为其管电流,5mm为重建图像层厚,1.0为螺距。
开展扫描前10min肌注山莨菪碱15mg,患者仰卧,平扫,起始点为膈顶,终点为耻骨联合水平。
而后增强扫描,扫描至肘静脉时注射90ml碘佛醇,控制速度为4ml/s。
将对比剂注射完毕后扫描于25s、60s以及180s三个时间点,对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平衡期增强图像予以获取。
肠梗阻ct表现诊断标准

肠梗阻ct表现诊断标准
肠梗阻的CT表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肠管扩张: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其中结肠扩张最为明显。
2. 肠壁变薄:梗阻部位以上的肠壁变薄,失去正常的肠道皱襞形态。
3. 肠腔内积液:梗阻部位以上的肠腔内出现大量的液体,其中含有粪便、气体等。
4. 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正常的肠蠕动波消失,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
5. 肠管位置改变:梗阻部位以上的肠道位置发生改变,可出现旋转、扭曲等现象。
6. 腹腔内渗出:由于肠梗阻引起腹腔内炎症反应,可出现腹腔内渗出。
通过以上CT表现诊断标准,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肠梗阻的位置和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肠梗阻,如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等,CT表现也有所不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肠梗阻的影像诊断 肠梗阻的影像分析

临床表现
鉴别要点 单纯性肠梗阻
全身情况 轻度脱水征
发病
渐起
腹痛
阵发伴肠鸣
呕吐
高位频繁,胃肠减压可缓解
呕吐物 胃肠液
触诊
无腹膜刺激征,有肠型
肠鸣音 亢进
腹腔穿刺 隐性
绞窄性肠梗阻 重病容 急骤 持续剧烈、无肠鸣 早且频繁,胃肠减压不缓解 可为血性 有腹膜刺激征,无肠型或肿物 不亢进,消失 血性
临床表现
次要标准:
1. 气液平 2. 结肠塌陷
小肠淤张
1. 有多发小气液平 2. 肠腔无扩张 3. 无梗阻移行带 4. 老年人及肠炎病人常可见
女, 72y,腹痛、腹胀伴呕吐1天,急性胃肠炎
大肠梗阻诊断标准(平片/ct)
1. 盲肠扩张>9cm 2. 其余部位结肠扩张>6cm 3. 梗阻点以下肠管无气体,且改变
体位时气体不进入梗阻点以下 4. 伴液平常提示急性梗阻,此时盲
肠容易穿孔 5. 慢性梗阻时肠壁粘膜增厚
大肠梗阻
大肠梗阻
急性梗阻 慢性梗阻
肠缺血改变
• 肠壁 ---厚度、密度、积气、强化方式 • 肠系膜---肿胀、积液 • 肠血管---受压并属支增粗、积气、血栓形成 • 腹腔积液---多少、密度
小肠梗阻诊断标准(平片)
立位或侧卧水平位
1. 多发气液平 2. 气液平长度超过2.5cm 3. 同一肠管内气液平不等高 4. 串珠征,腹腔内气体很少、密度
较高,但有小气液平时,不能除 外肠梗阻,(常提示梗阻程度较重或
绞窄性肠梗阻,需密切结合临床及进 一步检查)
小肠梗阻诊断标准(平片)
仰卧位或俯卧位
梗阻程度判断
57y,男,突发右上腹隐痛12h, 既往有外伤后肠瘘手术史。
植物粪石性小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诊断

2 2例均表 现为不 同程度 的小 肠梗阻 。螺旋 C T对 l 9例手术病 例的定位诊
植物粪石性小肠梗阻 的多排螺旋 C T表现 。结果
断均 正确 (0 %) 0例 (09 定 性诊 断正确 , ( .%) 诊。粪石 表现为 类圆柱 形或椭 圆柱形 相对 低密 度灶 l 10 。2 9 .%) 2例 9 1 误 9例
等水 果收 获季节 , 者 多有 急 性 小肠 机 械 性梗 阻 的 患 症 状和体 征 l 。 3 J
度包 壳样 结构 ;3 粪石 与 肠壁 间见 低 密度 带 , 组 () 本 1 例 有此 征象 。此 为粪 石 与肠 壁 问 的少 量 肠 液 或 8 局部 小肠 黏 膜 受 压 水 肿 所 致 。低 密 度 带 的 显 示 可 进 一步 明确粪 石位 于肠 腔 内 , 利 于与 肠 壁源 性 病 有
石性 小肠 梗 阻的影像 学 资料 作一 回顾性 分 析 , 以探
13 图像 处理 及观 察 图像减 薄后 在工 作 站进 行 .
多平 面 重建 ( ut l a f m t n M R , 在工 作 m lpa rr o a o , P ) 并 i n er i 站 动态滑 行 查 找 梗 阻点 。 由两 名 高 级 职 称 医生 观
s ll b we b t cin s c n a y t h tb z a s p e i o i g f 一 ma — o lo s u t e o d r o p yo e o r : r s sn r o d p ‘
阻远端肠 腔塌 陷 。 由于粪 石 表 面不 光 滑 , 且不 与肠 壁粘 连 , 植 物 粪 石性 肠 梗 阻 常 呈 不 完 全性 梗 阻 。 故 本组 2 2例均 有肠 梗 阻 表 现 ;2 小 肠粪 球 征 。移 行 () 区的肠 腔 内见 团块 状类 似 结 肠 内粪 便 影 ( 粪球 征 ) , 密 度一 般较低 , 内常含 筛 孔样 及 蜂 窝状 气 体 样 密 其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目的研究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194例通过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将其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8例患者运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的96例患者运用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率。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诊断88例为肠梗阻,检出率为91.67%;对照组诊断70例为肠梗阻,检出率为71.4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肠梗阻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CT检查进行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临床应用CT检查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标签: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CT检查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经过腹部X线片检查始终认为首先的诊断肠梗阻的方法。
随着CT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螺旋CT的高速发展,肠梗阻患者运用CT检查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1]。
肠梗阻是说因肠腔的机械性或者物理性阻塞导致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一般小肠、结肠都有出现肠梗阻的几率。
肠梗阻患者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呕吐等等一系列症状。
肠梗阻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而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因而应及时正确的作出诊断和治疗。
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194例通过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对其诊断的方法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194例通过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疾病类型:58例为粘连性肠梗阻,78例为单纯性肠梗阻,42例为绞窄性肠梗阻,16例为胆石性肠梗阻。
将所选的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为两组,对照组的98例患者中,58例为男性,40例为女性;年龄在6~69岁,平均为(41.2±2.3)岁。
观察组的96例患者中,58例为男性,38例为女性;年龄在5~66岁,平均为(42.1±2.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

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
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肠管扩张:小肠肠管扩张内径大于,结肠扩张内径大于。
2. 见近侧肠管与塌陷或正常管径的远侧肠管之间的“移行带”。
3. 梗阻部位的判断:从远侧肠管开始,逆行向近侧肠管追踪,直至遇见扩张的肠管即可确定为梗阻部位,通过比较扩张肠管与塌陷或正常肠管的分布及多少来判断梗阻平面的高低。
4. “移行带”发现明确病变并能初步判断为肿瘤、肠套叠、肠扭转、疝、炎症等。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肠梗阻CT诊断标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医学文献。
肠梗阻的CT影像诊断

水
可编辑ppt
64
小肠套叠
可编辑ppt
65
肠套叠
可编辑ppt
66
结肠脂肪瘤+肠套叠
可编辑ppt
67
肠系膜上静脉栓塞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embolism
可编辑ppt
68
CT 征象
CT增强静脉期,肠系膜上静脉充盈缺损,最主要 诊断征象
肠壁出血
可编辑ppt
50
女性,72岁, 阵发性腹痛8小时
可编辑ppt
51
手术结果:距回肠末端80厘米处肠扭转
可编辑ppt
52
男,54岁, 腹痛腹胀6小时
可编辑ppt
53
小肠扭转 缆绳征
可编辑ppt
54
乙结肠扭转 漩涡征
可编辑ppt
55
停止排便排气3天,伴恶心呕吐
可编辑ppt
56
肠系膜积液
可编辑ppt
5
阑尾炎
可编辑ppt
6
阑尾穿孔
可编辑ppt
7
左侧 输尿管 结石
可编辑ppt
8
左侧输尿管结石,小肠结肠均见充气。
可编辑ppt
9
胆囊炎
可编辑ppt
10
盆腔脓肿,小肠结肠均充气,直肠窝 内显示脓肿。
可编辑ppt
11
麻痹性肠梗阻
成 比 例 的 小 肠 和 结 肠 以 及 胃 均 扩 张 (>6~8mm) 肠内积液较少 多见腹部术后、腹膜炎等
Children’s intussusception
多数原因不明,如有腹泻、食物过敏以及上呼 吸道感染等则可诱发,
绞窄性小肠梗阻的X线和CT诊断价值

绞窄性小肠梗阻的X线和CT诊断价值
丁佩媛; 王永仁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06
【摘要】目的:评价X线和CT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我院自2001~2010年间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69例,年龄17~81岁,平均48岁,其中男48例,女21例。
检查方法:100例病人全部进行了X线立位及仰卧位摄片,其中55例进行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果:绞窄性肠梗阻的特征性X线表现:有假肿瘤征;空-回肠换位征;咖啡豆征;孤立性肠袢;长液平;串珠征;肠段固定征;肠腔气液稀少征。
绞窄性肠梗阻的CT征象:肠腔扩张积液;肠壁增厚;肠壁密度改变;肠壁异常增强;缆绳征(Stranding Sign);肠系膜模糊、积液;腹水;漩涡征(Whirl Sign);肠壁、门静脉内积气。
结论:CT对绞窄性肠梗阻和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诊断是一种快捷、正确的、无创伤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总页数】2页(P2766-2767)
【作者】丁佩媛; 王永仁
【作者单位】义乌市中医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婴儿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分析 [J], 时胜利;陈琬;陈志平;危林松
2.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X线表现 [J], 姜志勇;陆洪法
3.绞窄性小肠梗阻的X线和CT诊断价值 [J], 丁佩媛;王永仁
4.46例绞窄性小肠梗阻X线影像分析 [J], 曾薇;林鹏飞
5.CT和X线在绞窄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J], 王云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优势(比较平片) 检查快捷、禁忌症少、准确率高、可对腹腔内血管、 肠管及其他邻近脏器做较全面的评价(肠壁缺血、绞 窄、较小穿孔、少量甚至微量气腹):精确梗阻点 、 判断梗阻性质、并能行矢状位、冠状位、多平面重建。 尽量在胃肠减压之前检查 最好口服76%泛影葡胺(梗阻位臵较高者约40ml,梗阻 位臵低者口服约100ml),8-12h后扫描。急诊患者很 难做到。
3·肠管异位、肠管位臵固定扭转时扭转中心点周边 走行的血管及肠管呈旋涡状) 鸟嘴征Beak sign-梗阻点与明显扩张肠管间移 行部成鸟嘴样。
4·肠系膜模糊不清、积气、积液甚至积血;
系膜血管闭塞或梗塞;膜血管扭曲-截断、 系膜血管及系膜内积气、系膜血管向梗阻点 集中、系膜血管周围肿大淋巴结。
含量最多为氮气,因氧气及二氧化碳均为肠壁可吸收 气体。 肠道蠕动异常:正常时肠管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肠 管本身活动由本身的肌电活动及多肽类激素控制。梗 阻早、中期各种刺激肠道蠕动增强。高位梗阻时频率 较快3~5分钟一次;低位时10~15分钟一次。梗阻后期 肠道蠕动减弱、或无蠕动。 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积液)、肠腔膨胀、肠 壁坏死,正常小肠内压力约0·4Kp,梗阻时可达4Kp以 上。肠内压增加,肠静脉回流受阻,肠壁通透性增加, 引发肠腔积液、肠壁水肿、有时继发肠系膜动脉血栓、 肠壁坏死。 全身改变:体液及电解质丧失、感染、脓毒症、休克、 呼吸及心脏功能障碍。
血管截断 征
征象不典型时确定梗阻点的方法
1.最好在肠道减压前检查;最好行全腹部增强扫上 至膈顶,下至坐骨下缘。 2、扩张肠管位臵集中上腹时有胃及十二指肠开始沿 扩张追踪至梗阻点。 3.盆腔内建扩张小肠时先确定位臵相对固定升、降 结肠及直肠,后确定回盲部,逆行追踪找梗阻点。 4、肠管周围容易发生病变器官的情况:如阑尾、卵 巢。 5、其他征象不典型时:血管向梗阻点集中常常存在; 所以要特别注意系膜血管的走行。
动力性肠梗阻(Paralytic ileus):分痉 挛性及麻痹性。
痉挛性见于急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慢性 铝中毒,由于肠壁肌肉过度收缩引起。 (较少见) 麻痹性:腹腔手术后、体液及代谢异常、弥 慢性腹膜炎。 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 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发肠道蠕动障 碍。患者多为老年人。 慢性患者腹泻与便 秘交替进行,有大便形状的改变,症状类 似直肠癌。
其他分类法:单纯性与绞窄性:是否有血运 障碍(肠腔及腹腔积血、肠系膜血管扭转-截 断、肠壁坏死征象) 完全性及不完全性: 急性与慢性:按病情缓急分类
按梗阻部位分类:高位肠道梗阻(通常指十 二指肠和空肠梗阻)及低位肠梗阻指回肠梗 阻。
症状:腹痛、排气排便停止、呕吐 局部肠管改变 肠管积气-积液:梗阻以上肠管内积气多为吞咽所致,
丁香园战友
你好吗?
定义: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
生障碍时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病因分类:机械性、血运性、动力性、 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 机械性:因机械性因素引起肠腔狭窄 (分三类):肠壁病变、肠壁外病变、 肠腔内梗阻
肠壁病变 1、先天性:肠转位不良、梅克尔憩室、 肠管重复畸形、囊肿。 2 、炎症性:结核、憩室炎症、放线菌 感染、克罗恩病、嗜酸性肉芽肿 3、肠壁新生物(肿瘤) 4、创伤性(血肿、缺血性狭窄) 肠壁外病变:粘连、疝、先天性环形胰腺、 肠系膜肿瘤、腹腔内脓肿。 肠腔内梗阻:胆结石、粪石、异物、寄生虫、 腔内憩室
CT肠道梗阻(成人)标准:
小肠内径超过30mm,结肠超过60mm视为 肠管扩大,大多数可见气液平面 ,有时扩 张肠管内仅见积液。 肠梗阻的CT征象: 1·肠管扩张、凹陷并存;肠管内气-液平面, U形及C形肠袢(提示闭袢);肠管内积血;或 小肠内其他异常密度影; 2·小肠壁增厚超过5mm视为异常; 3~5mm为 可疑异常。肠壁密度及强化异常,肠壁分层 (晕征:粘膜下水肿、靶征:弥漫性肠壁水 肿);肠壁积气、肠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