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的特色

中文0802

内容摘要: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辅助材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关键字:

世说新语轶事小说清淡之风语言特色

一、轶事小说的兴起与品评、清淡之风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轶事小说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是玄学风行的时期,在玄学的影响下,世家大族,名士显宦的语言对应。论道谈禅,人物品评甚为盛行。这对轶事小说的兴起是一个重要原因。(见《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当时,清淡是士大夫们交往中的重要内容。东晋朝廷的豪族重臣王导、谢安、庾亮等人曾大力推崇,并身体力行。清淡之风起于汉末,盛于魏晋。这种以空言为高,以任诞为达的清淡成为一代风气。而轶事小说,就是对那些名士的言谈举止的记录。当时的人宣扬魏晋风度。所谓魏晋风度指的是讲门第,重标榜;以浮华为荣,以清淡为务;流连山水,讲究仪容;纵酒放诞,遗弃事务。早在汉末,在士族中就重品评人物。一毁一誉,往往决定人一生的命运。士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往往请名流为自己品评。到了两晋,这种风气更是甚嚣尘上,这

就为轶事小说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结合作品分析《世说新语》简洁隽永,具有哲理的语言特色。

魏晋时代,清淡之风大行,这不仅要求谈寓意深刻,见解精辟,而且要求言辞简洁得当,声调要有节奏感,举止要挥洒自如。受此风影响,士大夫在待人接物中特别注重言辞风度的修养,悉心磨练语言技巧,使自己具有高超的言谈本领以保持自己的身份。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各自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语大都成了名言佳句,多是一两句,简洁隽永,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刻,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善于抓住要害一语道破,很值得回味。

在处世待人中,遇事要讲道理,这就要抓住事物或论点的本质要害,是非得失来表述,否则说服不了人,甚至容易言不及义。例如“庾法畅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真可谓一语破的。有时,一种行为、一种见解可能受指摘甚至误解,须要辩解清楚。如果善于辩明,容易折服对方,甚至他得到对方欣赏,除难消灾。例如:西晋时尚书令乐广的女儿嫁成都王司马颖,后来司马颖起兵讨伐朝廷中掌权的长沙王司马乂,司马乂便追查乐广和司马颖有无勾结,乐广只用一句话从容反诘:“岂以五男易一女?”意谓不会为了一个女儿而让五个儿子被害,结果司马乂“无复疑虑”。这是抓住五比一、重男轻女的习俗来权衡轻重利弊以折服对方。在交谈、论辩中,也常常须要反驳对方的论点,如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易压倒对方。例如:有说“月中无

物”会更明亮,徐孺子反驳说:“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这是避开谈月亮,把着眼点放在有物无物上。只因有了瞳子,才看得清楚,这是不言自明的。

古人说话,喜欢引证古代言论、事实或典籍,这是一种时尚。引用恰当,会增强说服力,也能增添许多情趣,活跃气氛,所以认为是能言善辩。本篇引用古事、古语的地方不少。说话也强调善用比喻。如果能抓住两个人、物、事之间的类似点来比喻,容易表达得更加准确、鲜明、生动。有时在一些应酬场合,如果比喻得体,就算没有多大意思,也觉清新可喜。例如:“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这类话,对说者无损,对听者又是赞扬,便能得到人们的欣赏。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条目肯定了描写的深刻,传神,有文采;有一些则是在言谈之中隐含说话人的各种思想感情,或讽谏,或讥刺,或劝慰,或大义凛然,或排难解纷,借题发挥,寓意深远。

《世说新语》的语言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王子猷居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

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后人常常用“何必见戴”来表示自己的清高脱俗,根源就在这个故事。

三、《世说新语》善于以凝练的文字提示生活的哲理。无论质朴还是华丽,是雄辩还是幽默,都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如:“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仅十六个字,却让人深省。又如:“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这个小故事通过七岁的小元方对客的一句回话,反映出为人处事的一个大道理,言简意骇,令人深省。短短的两句话,既反驳了客人对他父亲的责骂,又狠狠地教训了了他做人要守信,有礼。胡应麟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十卷,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少室山房笔从》卷二九丙部《九流绪论下》)。

参考文献:

1《少室山房笔从》卷二九丙部《九流绪论下》

2《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3.《中国文学史(上中下)精装本》昊宇、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出版社

4.柳士镇《世说新语选译》1990 年巴蜀书社本,周一良校。《世说新语》的特色关键字:世说新语轶事小说清淡之风语言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