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形成机理研究_赵国宣

合集下载

探讨工程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

探讨工程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

中图分 类号 : P 6 4 2 . 2 2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1 9 — 0 2 3 1 — 0 2
变形有 两种情况 : ① 是滑坡 变形 ; ② 是坍 塌变形 , 不 管是哪种 山坡 的变 都要在短时间 内给 出问题 的解决措施 , 这样才能避免损失。 山区是滑坡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滑坡灾害的发生一方面给人们 形 , 如 果 是 发 生 了 坍 塌 的 问题 , 并 且 这 种 坍 塌 是 由于 坡 率 过 陡而 造 成 的生活 带来 了诸 多的不便之处 , 另一方 面, 对保持 国民经济 的稳定 性也 要想保 持边坡的稳 定, 可 以采取两种措施 : ①放缓坡 率; ②通过 增加 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 如何避免滑坡灾害 的发生 , 需要相应 的预 防措施 。 相 的 , 支挡的方式。 信随着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 , 滑坡 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及 时的解决 。 但还有一种 则是 由于滑坡变 形而造成的 , 要 想解决这个 问题 , 采取 1 工 程 滑坡 的形成 机 理 滑坡上部减重、 前缘压脚 的办法 即可 , 而且效果十分的显著。 工 程 滑 坡 的形 成 机 理 不 仅 与 其 自身 的 因 素 有 关 , 例 如 原 生 的地 质 环 境, 而 且 和 外 部 因 素 因素 也 息 息 相 关 , 像 是 降 雨 或 是 工 程 活 动 的作 用 这 3 防治 滑坡 的 主要工 程措 施及 应注 意的 问题 与西方一些发 达国家相 比, 我 国对滑坡 的防治时间 比较 短暂 , 仅有 两方面既相互独立, 又共 同作用 , 导致 了工程滑坡灾害的形成 。下面对工 6 O多年的历史, 而国外 大约从上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边坡的防治。不同的 程滑坡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 国家对滑坡的防治类型是不 同的。日本 的分类方法较 为简单, 仅仅有抑 1 . 1 自然 环 境 制工程和控制 工程两大类 。美 国和我 国对滑坡 防治 的类 型分泫较 为类 由于 自然 环境的原 因而导致工程滑 坡 的现 象 占据 了灾害 的绝大 部 减小下滑力 、 增 加抗滑力及滑 带土改 良是美 国的四种分类 类 分。因为受到气候本 身湿润 多雨的影 响, 使得 地表第 四系各种成 因松 散 似 。绕避 、 排水、 力学平衡和滑带土 改良则是我 国的分类方法。经过多 土层及下伏基岩 中的地 下水较发育 。这就造 成了地形的不平整 , 再加上 型。而绕避、 年来人们对 边坡防治工程的开展 , 挖孔钢筋混凝土抗滑桩 及锚索抗滑桩 受到恶劣 的地质 条件 的影 响, 从而使得 边坡产生 了不稳定 的现 象 , 故而 这两种措施 主要被运用在对滑坡的防治中 。 虽然我 国在边坡防治工程方 形成了滑坡灾害。 面也取得 了不小的进展 , 但 是, 在工程施工过程 中还是有 一系列 的问题 1 - 2 人 为 活 动 值 得 人 们 的注 意 。 路堑施工 开挖边坡 形成临空面 , 扰动破坏 原生地质 环境平 衡 , 引起 ( 1 ) 应 重视 地 下 排 水 工 程 斜 坡坡应 力重分布 , 而集 中于坡 脚部位 , 致使斜坡 山体失稳形 成工程滑 纵观近年来 的边坡工程 , 人们 只注重边坡 的防护支挡 工程 , 而 忽略 坡。 填筑路堤加载也可能引起斜坡基底滑动形成工程滑坡 。 此外 , 工程地 其中的排水 工程 。 实际上 , 这与滑坡 的地下水分布有着 很大的关系。 复杂 质 勘察深度 不够 、 采 取工程措施 不力、 施工 方法不 当、 支 挡不及 时、 地表 多变 的地下 水的分布现状, 导致 了人们对排水工程 的不重视 。这 就使得 排 水 不 畅 或 工 程 质 量 存 在 问题 等 , 均 为 导 致 工 程 滑 坡 发 生 的 主 要 人 为 因 边坡 的抗滑 能力表现的非 常的明显, 但 即使 是有了抗滑桩 的作用 , 滑 坡 素。 也会不 断地 变形,这在很大程度 上就是 由于地 下水位抬 高的作用 引起 2 滑坡 预 防 的。要想避免这一问题, 其 实只要人们改变 固有 的思想观念, 不仅只重视 任何 的灾害一旦发生 , 一方 面将会给人们 的人们 的生命安全构成不 支挡 工程 , 同样 也树立地 下排水意识 , 并做好工程 的施工 , 就会 因为减 小 同程度的威胁, 另一方面, 也会给国家和人 民带来 巨大的经济损失 。 滑坡 滑 带 孔 隙水 压 力 , 使得滑带土 抗剪的提高 , 这 一 问 题 就 会 得 到 很 好 的解 灾害一旦发生, 其后果不可 预料 。因此 , 为 了避免滑 坡灾害的发生 , 应该 决 。 注 意以下几个方面: ( 2 ) 半 坡 桩 的 稳 定 问题 ( 1 ) 绕避大 型古老滑坡和 易滑坡地段 半 坡装变形 的稳 定性 出现 问题 的是 一直 以来 都困扰边 坡防护 的重 首先应该做 好地质勘探 工作 , 在选 址的时候 , 注意 哪些地 区的特性 要问题 , 应 该引起 人们 足够的重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半坡桩 的稳定 不 能够 满 足 选 址 的 需 求 , 所 以要 尽 量 避 开 那 些 容 易发 生 灾 害 的 区 域 , 如: 性问题 , 首先应 该对 半坡桩有一定的 了解, 所谓 的半坡桩 , 其 实就 是指在 岩 层 顺倾 地 段 、 大 断 裂 带 和 大 型 堆 积 层 地 段 。要 注 意应 该 全 局 意 识 , 因 为 边坡 中部的抗 滑桩 。近年来在对 于高边坡 的滑 坡防治过程 中十分 的常 有些 区域在 开挖 之后可能会 出现滑 坡的现象 , 所 以, 在选 址的时候 , 这些 见; 其次 , 应该 知道引起半坡桩 不稳的原 因。之 所以说半坡桩会 出现变 问题 都应 该 值 得 注 意 。 形, 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 一 方 面 是 由于 不 准 确 的 滑 面 造 成 的 , 使 得整 个 的桩 ( 2 ) 防止古老滑坡 复活 埋的不够深入 , 使得半坡桩产 生了变形: 还有一 个原因是 由于对半坡桩 在工程施工 的时候 , 因为古老滑坡 很难会被 避免掉 , 为 了最大化 的 的设计 理论缺 乏深 刻的了解。实际上是利用 了半无 限体锚 固原理 , 这 与 减 少灾害 的发 生 , 因此 , 在工程施 工之前 , 应 该做好勘察地 质的工 作, 尽 桥梁 基桩有有着很 大的联系 , 半坡 桩与桥梁基桩 既有关联 , 又存 在着本 量采取有 效的措施 防止一系列事故的发生。对于古老滑坡 的复活尤其应 质 上的不 同, 所 以当不符合半无 限体锚固 的规定 , 而盲 目的进行 半坡桩 该值得注 意。实际上 , 如果在工程 施工之前就可 以预 测到对古老滑坡发 的施工 时, 则会在某种程度上上引起半坡桩的变 形。 生产生影 响的因素 , 有些灾害事 故完全是可 以被避免 的, 尤其 是做好地 ( 3 ) 微型桩的设计 问题 质 可按测工 作。如不在滑坡前缘抗 滑段作挖方肖 0 弱支撑 , 不在其主滑和 是否为微型桩, 其判定的依据 是桩 的直径 。 如果桩 的直径在 3 O c m以 牵 引段堆载 增大 重量 。前缘填堤或 后部挖方增加其稳 定性; 加强地表和 下 , 就认为是微型桩 。这种类 型的桩在 中、 小型滑坡上十分常见 , 在一种 地下排水 , 先支 挡后 开挖等等。 地面机械化施工 中也 能够直 接的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 。但是 , 微型桩 的 ( 3 ) 防止 己发生变形 的滑坡大滑 动造成 灾害 桩头在应用 的时候 需进行 联结。因为只有在联结的时候 , 其抗弯 的刚度 边坡 和隧道在开挖 的时候 , 经常会 出现边坡和 山坡开裂的现象 。由 才 能能被摄大化的发挥出来 。 然而 , 由于 目前微型桩在设计的过程 中, 其 于在 大多数 的山区工程 建设的过程 中都会发生类 似的 问题 , 因此 , 其造 理论 还有待完善 , 适用 的条件也有待 考量, 因而 , 关 于微型桩 的设计 , 还 成 的灾害也是需要值得注意 的。值 得注意的是 , 之所 以会 发生类似 的现 需要 进 一 步 的研 究 和 讨 论 。 象, 大 多是由于斜坡 岩土体发生应力调整而形成的。 ( 4 ) 埋 入 式 桩 的 设 计 问 题 具体的说来 , 如果是 山坡出现 了裂 缝的现象 , 不仅 要做好地质 的勘 所谓 的“ 埋入式桩 ” 指 的是厚层 滑坡 的抗滑桩不做到地面 , 埋入地面 测工作 , 还要 对其变形的类型进行 判别。但前提条件应 该是在施工 的过 下一定深度 , 减小 了桩长, 抗滑桩的弯矩和截面减小 采用埋入式桩 的设 程 中一旦 出现 了 山坡裂缝 的问题 , 应该在第一时 间停止 施工。一般来说

浅谈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浅谈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题目:浅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学号:********姓名:黎省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南充奥鹏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03月29日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学号******** 姓名黎省学习中心南充奥鹏指导教师李华东题目浅析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指导教师评语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指导教师(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成绩答辩组组长(签章)年月日毕业论文任务书班级201009 学生姓名黎省学号10924408开题日期:2013年03 月20 日完成日期:2013年03月29 日题目浅析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1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第一步:在全面掌握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着手收集资料,拟定该论文大纲;第二步:依据指导老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第三步: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第四步:依据老师的指导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第五步:论文定稿并对论文进行装订;第六步:对论文答辩进行准备。

2、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0 周)周)周)3 周)第四部分滑坡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周) 第五部分结束语( 1周) 评阅或答辩( 1 周)3、参考文献[1] 张浩、李东哲,1987,滑坡与泥石流,地质出版社。

[2] 张永年,1990,环境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991,中国滑坡分布,成都地图出版社。

[4] 地质矿产部等,1991,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出版社。

[5] 吕景胜、高庆华,1992,灾害管理,地震出版社。

[6] 涨至洁,韩宝平等,1994,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备注指导教师: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诚信承诺一、本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论文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钢笔填写):黎省 2013年03 月29 日目录摘要…………………………………………( I ) 关键词………………………………………… ( I ) 前言………………………………………… ( 1 ) 第一章分析滑坡形成的机………………………………………… ( 2 ) 理1.1基本条件………………………………………… ( 2 ) 1.2滑坡形成主要条件………………………………………… ( 6 )…………………………………………( 8) 1.3 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 ( 8 ) 1.4 影响滑坡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第二章滑坡的防治措施………………………………………… ( 9 )………………………………………… ( 12 ) 2.1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 14 ) 2.2 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2.3 滑坡灾难发生时的………………………………………… ( 15 ) 躲避措施………………………………………… ( 16 ) 2 .4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第三章滑坡发生时的应对………………………………………… ( 18 ) 措施第四章灾害发生后的自………………………………………… ( 21 ) 救互救结论………………………………………… ( 22 ) 致谢…………………………………………(23 ) 参考文献………………………………………( 24 )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经常会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等现状。

四川省丹巴县建设街滑坡特征及形成机理

四川省丹巴县建设街滑坡特征及形成机理
为1 9 . 8 4 ~ 2 1 . 0 9 K N / m 。
1 地质背 景
1 . 1地层
滑坡区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下伏志留系变质岩层 。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为崩坡积层和冰水堆积层 ,前者分布于滑坡后缘及 前缘斜坡两侧 ,为黄色 、灰黄色块碎石土 ,可见厚度 1 0 m 以上 ,结构松散 ; 后者主要分布于滑坡后缘两侧分水岭山脊 ,为钙质胶结 ,结构密实 ,在滑坡 两侧形成坡度大于 7 0 度、高超过 1 0 m的陡坡 , 最大厚度可达 5 0 m 。
作者 简介 :唐 晓玲 ( 1 9 6 8一 ) ,女 ,四川遂 宁人 ,高 级 工程 师 ,长期 从事 水 、工 、环地 质调 查 、勘查 和研 究
3 4 0
四川 省丹 巴县建设 街 滑坡 特 征及 形成 机理
2 滑坡基本 特征 .
2 . 1滑坡 规模
滑坡平面上呈 圈椅状 ,高程介于 1 8 8 7 m~ 2 1 1 0 m间 ,前后缘高差 2 2 3 m 。滑坡后缘位于白呷山 Ⅱ 级 平台前缘 , 海拔标高在 2 0 7 0 ~ 2 1 1 0 m之 间, 滑坡两侧见基岩出露 , 前缘直抵坡脚的建设街 , 滑坡周界 明 显清楚 。滑坡体前缘宽 2 5 0 m,中部宽 2 3 0 ~ 2 4 0 m,后缘宽约 2 8 0 m。纵长 2 9 0 m, 面积约 0 . 0 8 k m 2 , 滑坡体厚 l 8 ~ 4 5 . 2 3 m,平 均厚 约 3 0 m,体 积约 2 2 0万 m。 ,为一 特大 型堆 积层 滑坡 。 2 . 2 滑坡 分 区及各 区基本 特 征 该 滑坡 2 0 0 3年 以来 ,出现 明显 变 形 ,到 2 0 0 4年 1 2月 变形加 剧 ,后部 拉 张形成 两条 基本 贯通 的不 规 则弧形拉张裂缝 ,右侧裂缝 已延伸到古滑坡中前部 ( 标高 1 9 6 0 m) ,滑体两侧逐渐形成剪切裂缝 ,并与后 缘拉裂缝基本贯通 ,滑体 向前缘临空面强烈剪出。据监测资料 ,滑坡在 2 月2 0日 左右表现出明显的加速 变 形位 移 特征 ,由于及 时 在前 沿堆 载 ,减 缓 了滑 坡 变形 位移 速度 。 根据变形特征 ,滑坡可明显划分为右侧牵引 区( Ⅲ) ,后部左侧牵引区( Ⅱ) 和主滑体区 (I) ( 图2 ) 。

堆积层老滑坡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堆积层老滑坡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第2 6卷 第 2 4期 21 0 0年 l 2月
甘肃科 技
Ga u Sce c n c n l ns i n e a d Te h o o
0 2 r. 6 Z De . c
Ⅳo 2 .4 2 0 O1
堆积 层 老 滑 坡 病 害特征 及成 因分 析
李 元 彪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 院有 限公司 , 甘肃 兰州 7 0 0 ) 30 0 摘 要: 随着山 区高速公路的建设 , 到了较多 的堆 积层 老滑坡 , 遇 由于路 线穿越老 滑坡的位置 不同 , 引起的病 害性 所
主 , 裂构 造不发 育 。虽然 受 强烈 的构造作 用影 响 , 断 但 是 区 内岩 层产状 变 化不 大 。 2 3 水 文地 质概 况 .
2 工 程地 质 概 况
2 1 地 层岩性 .
该段线 路 出露 的主 要 地 层 ¨ 为 : 覆第 四系 洪 上 坡积 层 ( l , Q p ) 下伏 基岩 为三 叠系 巴东组 ( 2) + Tb 泥
又延误 了工期 , 至 破坏 已有 工 程设 施 。 笔者 通 过 甚
为主 , 褐色 、 夹 浅灰 色 , 质成 分不 均一 , 散 , 物 松 稍湿 , 漂石 和 卵石 含 量 5 % ~ 0 , 圆度 较 好 , 浑 圆 0 6% 磨 呈 状 , 分 主要为 强 ~弱风化 砂岩 , 成 局部 强风 化呈砂 土
泥 灰岩 : 灰黄 色 、 灰绿 色 、 灰色 为主 , 晶质 浅 浅 隐
结构 , 中薄层 构造 , 要 由碳 酸盐 矿 物 组 成 , 主 局部 发
1 工 程 地 质 环境
该 段线 路 沿朱 衣 河通 过 , 过 的 山坡 多 呈 浑 圆 通
育有 溶 沟或溶 洞 。据 钻 孔 揭示 , 风 化 岩 石 为浅 灰 强 绿 色夹 少 量灰 黄色 为主 , 岩芯破 碎呈 碎石 土状 , 分 部

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形成机理研究_赵国宣

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形成机理研究_赵国宣

成都 610059)
摘 要 岑巩县大榕滑坡发生于 2012 年 6 月 29 日,属于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其主体堆积区斜坡坡度 8° ~ 20°,主滑区基覆 界面倾角 4° ~ 11°; 下伏基岩中存在强风化层; 2009 年以来,有持续人工弃土堆积于左侧汇水区。结合滑坡特征及三维数值 分析可见,大榕滑坡是由持续人工弃土堆积和强降雨共同诱发产生,弃土堆积区首先局部失稳,导致坡脚破坏而逐步引发滑 坡整体失稳; 滑面位于下伏强风化层中。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了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结构特征,强降雨是必要诱发因素; 失 稳时,局部往往带动下伏基岩失稳。 关键词 平缓堆积层滑坡 大榕滑坡 形成机理 人工弃土 强降雨诱发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标识码: A
* 收稿日期: 2015-04-27; 收到修改稿日期: 2015-05-28. 基金项目: 973 计划项目( 2013CB733201)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赵国宣( 1963-)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Email: 690405725@qq.com 通讯作者简介: 林锋( 1972-) ,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Email: lf@cdut.edu.cn
图 3 大榕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1-1 剖面) Fig. 3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ross-section of Darong landslide( cross-section 1-1)
734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MECHANISM OF LARGE-SCALE GENTLE INCLINED ACCUMULATION LANDSLIDES

缓倾煤层采空区上覆山体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缓倾煤层采空区上覆山体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缓倾煤层采空区上覆山体滑坡形成机制分析王玉川;巨能攀;赵建军;向喜琼【摘要】Mining-out area in slope with gently inclined coal beds always can induce som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including subsidence and cracking of the surface, partial collapse, landslide. They ar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goaf size and the slop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y can cause large-scale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Madaling landslide was generated in the slope with gently inclined strata dipping inward with soft rock sandwich and coal mining-out area. The landslide was caused by the mining-out area and the storm. Its volume is up to 190x 104m3.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weak geologic structure and the damage of the goaf under the slope mainly caused the landslide. The concentrated regional rainfall accelerat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landslid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Madaling landslide is the type of "collapse-rip-shear slip". The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the landslid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s follows: (1) tension cracking of trailing edge of the slope,(2) sliding surface developing and interconnect, and (3) integral failure of the landslide. The sliding mass flowed downstream after disintegration, and formed 1. 5km long debris flow accumulation area. Large area farmland was submerged by the debris.%下伏采空区的缓倾斜坡,由于采空区大小、方位不同和斜坡结构特征的差异,多存在地表沉陷、拉裂、局部崩塌、滑坡等工程地质问题,常常会诱发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马达岭滑坡发育于存在软弱夹层和煤层采空区的缓倾斜坡中,由采空区的破坏和降雨诱发形成,体积达190×104m3.调查和分析表明,脆弱的地质结构和坡体下伏采空区的破坏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降雨的促进作用加速了滑坡的发生;马达岭滑坡的破坏模式为“塌落-拉裂-剪切滑移”,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斜坡后缘拉裂阶段,滑面贯通阶段和滑坡整体破坏阶段.崩滑体崩解后顺着沟谷向下游流动,形成长1.5km的泥石流碎屑堆积区,淹没大量农田.【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3(021)001【总页数】8页(P61-68)【关键词】滑坡;采空区;变形;破坏机制;midas/GTS【作者】王玉川;巨能攀;赵建军;向喜琼【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贵州大学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13缓倾斜层状结构的自然斜坡一般不易发生大规模的整体破坏,其破坏形式多以局部崩塌变形为主[1],但对于矿区缓倾层状结构的滑坡,采空区的变形破坏是其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平推式滑坡形成条件与防治措施

平推式滑坡形成条件与防治措施

平推式滑坡形成条件与防治措施肖建国;罗永康;贾志宏;陈璐;罗鸿【摘要】通过地质调查发现,成都同时发育有单级和多级式平推式滑坡,其规模匀属中型或大型.以成都市3个典型平推式滑坡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其临空条件、地层岩性、降雨和控水条件是平推式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结合实际,提出了防治措施.【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5(035)004【总页数】5页(P596-600)【关键词】平推式滑坡;形成机制;防治措施;成都市【作者】肖建国;罗永康;贾志宏;陈璐;罗鸿【作者单位】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成都610041;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成都610041;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成都610041;成都市天府新区国土房管局,成都610500;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四川盆地发育的滑坡多为近水平推移[1]。

例如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滑坡[2]、泸州市纳溪区金山坡滑坡[3]、南江县兴马中学滑坡和大河中学滑坡[4]等,被称作平推式滑坡。

张倬元等[5,6]于1981年首先提出平推式滑坡的概念,这类滑坡主要发生于滑移-压致拉裂和塑流-拉裂变形体,是由滑坡后缘静水压力和滑面托浮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力学计算可得到了滑坡的启动水头。

M. Matjaz (2004年)等[7]对斯洛文尼亚Stoze斜坡的两个平推式滑坡进行了研究,发现持续降雨引起的高承压水是滑坡的诱因。

范宣梅(2006年)等[8]对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特大型滑坡进行了研究,引入了多级式平推式滑坡的概念并分析了这种滑坡的演化过程。

许强(2010年)等[5]通过对四川省南江县兴马中学滑坡和大河中学滑坡的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上覆近水平巨厚层砂岩与下伏薄层泥岩构成的陡崖和平行于坡面的长大陡倾结构面是平推式滑坡的一种典型斜坡结构特征,同时还提出了排水、抗滑工程是这类滑坡的有效治理措施。

地震作用下诱发堆积层滑坡的机制分析

地震作用下诱发堆积层滑坡的机制分析

然地震力随着深度 的增 加而增 大 ,震 陷量却 逐渐 减小 直至 消失 ( 不发生震 陷) 。主要原 因是 土层在 长期形成 及 固结 作
用中 ,上层土形成 时 间最 晚,上 部土层 压力 小 ,固结作 用 不明显。且 由于接 近地 表 ,易遭受 人工 活动 和各种 自然 侵
L / C h a o ,Q I N W e i
2 0 1 3 年 第 5期
第3 9卷 总 第 1 7 5期

1 07 ・
2 0 1 3 年 1 0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4 0 1 1 . 2 0 1 3 . 0 5 . 0 5 1
地 震 作 用 下诱 发 堆 积 层 滑 坡 的机 制分 析
危险 区区划方 法 。但是 ,针对 堆积层 入 ,有待 进一 步的研究 。
应 、压推扩展 效 应 ,分别 指 出了各种 因素 下 的作 用机 理。 结果表 明,在地 震这 一复 杂作 用下 ,多种 因素都使 得坡 体
破 坏 加 剧 ,减 小 了稳 定 性 系数 , 最 后 造 成 堆 积 层 滑 坡 的 形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a u s e o f s l i d i n g me c h a — n i s m o f a c c u mu l a t i o n h o r i z o n l a n d s l i d e u n d e r t h e a c t i o n f o e a r t h — q u a k e .I n t h i s p a p e r ,v a r i o u s f a c t o r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i n d e t a i l 。 T h r o u g h t h e a n ly a s i s f o v e r t i c l a s e i s mi c f o r c e,h o r i z o n t a l s e i s mi c f o r c e ,s t i f f n e s s o f s l i d e b e d,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p r o g r e s s i v e d a ma g e ,t h e d r a g r e d u c t i o n e f f e c t ,p r e s s u r e e x p a n s i o n e f f e c t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v a r i o u s f a c t o s r u n d e r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a c t i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u n d e r t h e c o mp l e x a c t i o n o f e a r t h q u a k e ,a n u mb e r f o f a c t o s r ma k e s l o p e d a ma g e i n t e n s i i f e d,

崩塌堆积体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预测研究

崩塌堆积体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预测研究

80 6 80 4 Nhomakorabea80 4

fl 5 1 枢

8o 2
80 2
8 00
80 0
70 8
70 8
70 6
7o 6

2 0
4 0
6 o
8 0
1o 0 l0 2 距离/ m
10 4
lo 6
10 8
20 0
20 2

Q 摹西纛 ・ 一 糟霸赫土麦碎石 翌 勿
第 4 卷 7
该 滑坡地貌上属 山前斜坡 地貌 ,岩层产状 7 。 3 。坡 8 2 , 向 12 , 0 o为一典型的顺 向边坡。 斜坡纵长约 2 5 m, 1 高程 分布
范 围 在 95 7 0i 间 。斜 坡 顶 部 地 形 较 陡 , 度 约 4 。中 1~ 8 n之 坡 5,
露 , 坡 体 平 均 厚 约 85m, 坡 体 约 4 .万 m,因此 该 滑坡 滑 . 滑 25 。

设计 与 研 究 ・
崩塌堆积体滑坡成 因机制及稳定性评 价预测研究
陈 浩 , 江永 新 , 志眷 , 王 李 磊
(. 1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 院, 北京 10 5 ;2中铁第 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司, 00 3 . 北京 120 ) 0 6 0
摘 要 : 川 省 广元 市朝 天 区黄 粱 坡 滑坡 地 质 环 境 条 件 复 杂 , “ . ” 川 大 地 震 影 响 , 滑坡 变 形 加 剧 , 缝 变 长加 四 受 51 汶 2 该 裂 宽 , 沉加 剧 , 下 可能 发 生 失稳 破 坏 。基 于此 , 详 细调 查 滑坡 特 征 的基 础 上 , 析 该 滑坡 成 因机 制 , 用 地 质 分 析 判 断 在 分 采 法和 不 平衡 推 力 法 对 该 滑坡 不 同工 况 下 的稳 定 性 进 行 分 析 评 价 和 预测 。结 果 表 明 : 滑 坡 整 体 目前 处 于基 本 稳 定状 该

210979072_河北省某滑坡形成机制与分析评价

210979072_河北省某滑坡形成机制与分析评价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 12月下226河北省某滑坡形成机制与分析评价冯学远,张志强,朱鸣一(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河北 保定 071051)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强烈的人类活动导致了许多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研究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和治理措施一直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学者的研究主题。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某滑坡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人类工程活动进行了综合分析,准确得出本次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分析滑坡地质灾害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内滑坡体的发育特征、场地条件,针对其成灾特点提出了削坡减载、格构护坡等防治措施建议,达到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目的,从而为同类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滑坡;影响因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4-0226-3Formation mechanism and analysis of a landslide in hebei provinceFENG Xue-yuan, ZHANG Zhi-qiang, ZHU Ming-yi(519 Brigade of North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ureau,Baoding 071051,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tense human activities hav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many landslide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landslide geological disasters has been the research topic of many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and researcher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landform, stratum structur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a landslide in Hebei Provinc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accurately obtain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landslide geological hazar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landslide geological hazar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body and site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area, and in view of its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slope cutting and load reduction, lattice slope protection, etc, The purpose of eliminating the hidden danger of geological hazards is achieved, thus providing som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imilar landslide geological hazards.Keywords: landslide; Influencing facto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冯学远,男,生于1990年,满族,天津宝坻人,本科,水工环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生态修复等。

大型远程高速滑坡的相关研究

大型远程高速滑坡的相关研究

大型远程高速滑坡的相关研究1研究目的和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发生过许多大型高速滑坡,给人类造成很大灾难。

这类滑坡大多具有极高的滑速和极远的滑程。

在平缓的地面上,滑速有的超过100km/h,滑程可达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由于高速远程滑坡引起的气浪和碎屑流化将受害区扩展到滑坡形成区以外很远处,致使造成很大的灾害。

例如,1963年10月9日意大利威尼斯省瓦依昂河下游的托克山斜坡,在瓦依昂水库开始蓄水时坡体整体性高速下滑,激起了巨大的涌浪,致使坝内所有设施遭受破坏;对岸朗格尼亚镇、下游皮拉哥城和维拉诺尼镇、上游拉瓦佐镇均道涌浪袭击而摧毁,死亡2400余人,整个水库完全破坏,造成震惊世界的灾难性事故;在我国,特别是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这类大型高速滑坡也多次发生。

如1983年3月7日发生的甘肃东乡洒勒山大型高速滑坡,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滑出1600m、摧毁4个村庄,伤亡278人,最高滑动速度达30m/s。

1991年9月23日发生的云南昭通头寨沟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总体积大约1800×l04m3的滑体高速下滑,仅在2~3分钟时间内冲入盘河,滑体的最大移动距离达3.65km。

这场罕见的巨型滑坡-碎屑流灾害,造成了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共有216人死亡,202间房屋被摧毁、94户村民半数以上无家可归,300头牲畜被埋,覆盖农田300亩,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

2000年4月9日发生在西藏易贡藏布下游的扎木弄巴特大规模滑坡,波及长度2600m,堵塞长度1500 m,形成高130 m的天然坝,堵断易贡错(湖)的出口,使正常流量100m3/s左右的易贡藏布断流,而中、上游的地表径流和冰雪融水又不断地注入,使得库容75.4×108m3的易贡错水位每天以50 cm的涨幅上升,直接威胁着湖区周围藏、汉等多民族居民和享誉中外的易贡茶基地。

另外还有1965年云南禄劝普渡河谷大型高速滑坡;1980年湖北宜昌盐池河磷矿灾难性高速崩滑体;1981年8月23日发生在石家坡的高速滑坡,最终发展为多冲程碎屑流;1974年四川南江的白梅垭滑坡及瑞士Elm 岩崩-碎屑流。

白水寨村滑坡堆积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白水寨村滑坡堆积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公路 14 8m~14 3m 至 14 8m~15 3m 高程 , 7 8 8 1 坡高约 1 0m

1 滑坡 堆积体 基本 特 征与地 质 环境
1 1 滑坡 堆积体基 本 特征 .
3 自然坡度 5 。 0 , 14 8m~15 3m 高程 以上 为 白 0m, 0 ~7 。在 8 1
1在暴雨 或地震等极端条件 下 , 江左岸 山体发 生规模 巨大 迹象 , ) 岷 但在相接部位 的村镇 民房中明显可 以看到地面局部 隆起现 的滑 坡 , 体滑入 江 中, 滑 将岷 江左岸 Ⅱ级 阶地推 移。随着 岷江河 象 , 隆起高度 可达 1 I 之 多。地表产 生裂缝 及房 屋 出现倾倒 、 0C_ T I 谷 的下切 , 并在岷江 水流 巨大 的推力作 用下 , 堆积体前缘被 浸蚀 , 拉裂 变形的主要原 因有地 形地貌 、 积体 物质组 成等 内在 因素 , 堆

鲫 姗 伽 ; 昙
10 0
20 0
30 0
40 0
50 0
60 0
70 0
80 0
90 0
10 0 1 10 0 0
图 1 白 水 寨 村 滑 坡 堆 积 体 工 程 地 质 剖 面 图
2 地质条件 : ) 堆积体在区域上处于川西北高原 东南部 , 四川盆 形成现今地貌下覆堆积层 的基本雏形 。
较紧密 , 总体具 中等透水性 , 厚度大于 2 1m。
2 2 滑坡 堆积体 变形影 响 因素 .
目前 白水寨村滑坡 堆积 体变 形主要 集 中于堆积 体前缘 与 白 水寨平台相接部位 , 根据 现场 调查 , 虽然 尚未发 现整 体变 因素
2 1 堆积 体成 因 .

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图4:天台村滑坡破面的工程地质
图5:在激烈的变形区140米的位移
图6:大型岩柱顶上的一块混凝土板由后向前滑动约140米
图7:槽和脊地形滑坡
据气象资料显示,从2004年9月3日20:00~9月6日20:00,滑坡所在地区的降雨量达403.3mm,其中9月4日20:00~9月5日20:00降雨量达257.0mm。尽管如此,当地人说,在激烈的降雨,河水流过整个表面的滑动体。
多级平推式滑坡:天台乡
2004年9月2日-6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发生了特大型岩质滑坡。经过三多天的降雨,在1500高的大型滑坡发生的大约25000000m3。滑坡长950~1200m、宽1400~1600m、平均厚度23m。
图3:中国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天台乡滑坡的工程地质图,该村大部分为滑坡区
(a)
(b)
(c)
(d)
(e)
图8:多级平推式滑坡地质变形和破坏模型(天台村),a:滑块受力图;b:前部滑块首先平推滑动;c:前部滑块滑动后形成拉线槽,使其后部滑块受力条件改变并产生平推式滑动;d:上述滑动过程依次向后传递;e:最后在滑坡区后缘形成长大拉线槽
天台乡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物理模拟
物理模拟是一种发展较早、应用广泛、形象直观的岩体介质物理力学研究方法。长期以来,不少国内外学者采用模型试验手段,成功地分析了不同边坡、滑坡和泥石流等的成因机制。胡修文等采用3个小比例尺二维物理模型试验,对三峡库区赵树岭滑坡在库区蓄水、水位波动、地面荷载和可能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及其可能的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左保成等进行了反倾岩层、边坡失稳破坏机制的相似模型研究。黄涛等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地表水入渗环境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石豫川等采用物理模拟手段,对国道108线某段缓倾角顺层边似性原理,通过该模型的行为以类似的方式对原滑坡。相似性原理研究在许多物理模型试验(Zuo等人2004;Shi等人2003;Chen、Tang2002;Chen、Luo2004)。应满足以下条件:

青海省省道S101线K388滑坡的形成机理

青海省省道S101线K388滑坡的形成机理

青海省省道S101线K388滑坡的形成机理沈元【摘要】青海省省道S101线K388滑坡为一堆积层滑坡,线路在滑坡前通过,该边坡在开挖边形成后,受雨水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滑坡出现开裂变形,并且逐步加大,最终可能整体复活.因此,要了解滑坡的空间形态,必须查清滑坡的坡体结构及地下水等其他影响因素,同时结合滑坡的变形特征及钻探、物探、深孔位移监测等勘察手段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滑坡目前的安全系数,并对滑坡的治理工程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2(028)012【总页数】3页(P98-99,138)【关键词】堆积层老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深孔位移监测【作者】沈元【作者单位】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1山区高速公路由于特殊的地形和地质环境,在线路运营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滑坡病害,路基开挖或填方后在外界条件影响下易出现坍塌及滑动变形,既增大了工程投资,又增加了线路的运营风险,甚至破坏路面。

笔者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滑坡的变形与公路穿越滑体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滑坡的形成是特殊地形条件、岩土性质以及地质构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以青海省省道S101线K388段出现的堆积层滑坡为例介绍对滑坡的认识和体会。

K388滑坡位于青海省省道S101线前往黑土山垭口的峡谷段右侧,滑坡所处路段为深挖路基,线路走向SW65°,滑坡沿线路长95m。

右侧边坡设计最大挖方高度20m。

该滑坡为一堆积层滑坡,该段线路从滑坡的前部通过,滑坡体上地形比较平顺,略呈圈椅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前陡后缓,目前该滑坡变形明显,坡体上出现大量裂缝,滑坡剪出口也已形成,严重威胁交通运营安全,如图1所示。

滑坡区属昆仑地槽与秦岭地槽的接壤地带,从北到南依次为黄河谷地的川水、浅山、脑山地形和祁连山边缘至昆仑山过渡地带,属柴达木地块的东延部分共和盆地边缘,昆仑山系的阿尼玛卿山脉穿越黄河,形成从南部到北部共和盆地的起伏绵亘、峰峦环抱的山岭地形。

煤系地层堆积体高边坡失稳破坏机制研究

煤系地层堆积体高边坡失稳破坏机制研究

SLOPE/W 模块进行稳定性计算。 3)模 式3。 滑 体 沿 岩 土 分 界 面 发 生 平 面 滑 动
破坏,手 动 设 置 岩 体 强、中 风 化 界 面 为 滑 动 面,采
用 SLOPE/W 模块进行稳定性计算。 经计算,边坡 3 种 滑 动 破 坏 模 式 在 天 然 工 况
和暴雨工况下得到的边坡破坏稳定性计算结果见
4 有 限 元 法 模 拟 分 析
根据该边坡开挖后典型地质横断面建立有限 元数值模型,模型 的 底 部 宽 度 取 90 m,高 度 取 69 m,共划分3个面 域,包 含 3952 个 单 元。 模 型 下 边 界 水 平 竖 向 均 固 定 ;左 右 边 界 水 平 向 固 定 ;坡 面 为自由边界。模型应力应变本 构关系 为弹塑 性, 破坏服从摩尔库 仑 准 则 。 [5] 采 用 岩 土 应 力应 变 分析模块(SIGMA/W)模拟该边 坡在 不 同 工 况 下 位移场和应力场 变 化 规 律,有 限 元 法 模 拟 结 果 见 图 4~ 图 9。
表 2,最 危 险 滑 动 面 见 图 3。
表 2 稳 定 性 计 算 成 果 表
计算方法
模式1 模式2 模式2 天然 暴雨 天然 暴雨 天然 暴雨 工况 工况 工况 工况 工况 工况
Janbu法
0.978 0.793 1.156 0.996 1.181 1.052
Bishop法
3 种 滑 动 破 坏 模 式 ,其 对 应 的 计 算 方 法 分 别 为 : 1)模式1。边坡 坡 体 发 生 圆 弧 滑 动 破 坏,采
用 GeoStudio软 件 边 坡 稳 定 性 分 析 模 块 (SLOP E/W)自 动 搜 索 圆 弧 滑 面 功 能 进 行 稳 定 性 计 算 。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技术要求(试行)2008年4月22日发布2008年4月23日实施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和符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符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基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滑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勘察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及指标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稳定性验算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态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治工程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贵州崩塌发育特征分析

贵州崩塌发育特征分析

贵州崩塌发育特征分析胡玉凤;陈筠;谢兴能;赵国宣【摘要】贵州是全国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崩塌居贵州省灾种第二位,危害显著.该文就贵州省崩塌分布、规模、类型进行统计,根据崩塌形成的控制因素及诱导因素,分析贵州省崩塌发育的特征,以期能为贵州省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地质依据.【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1)002【总页数】6页(P40-44,48)【关键词】崩塌;发育特征;贵州【作者】胡玉凤;陈筠;谢兴能;赵国宣【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1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受晚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青藏高原近百万年来持续隆升的作用影响,地质灾害频发,是全国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

据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12年止崩塌有2616个地质灾害点,居全省各类灾种发育的第二位,占总灾害点的24.0%。

共记录由崩塌造成1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970.66万元;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人口250938人,威胁财产557081.15万元。

崩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阻碍贵州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故对崩塌发育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部門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该文以贵州省崩塌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崩塌所赋存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及其诱发因素,并从工程地质角度和统计学角度分析贵州省内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育的特征。

1 研究区概况贵州位于全国西南部,处于四川盆地与广西丘陵间受河流强烈切割的岩溶化高原山地。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 m左右。

其特殊的区域地貌背景,深刻地影响着崩塌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某滑坡体的变形模式与形成机制探讨

某滑坡体的变形模式与形成机制探讨

某滑坡体的变形模式与形成机制探讨
赵队家;毛新虎;胡夏嵩
【期刊名称】《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3(021)006
【摘要】以材料力学、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黑河水库右坝肩的平面旋转式滑坡为实例,对该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从理论上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赵队家;毛新虎;胡夏嵩
【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94
【相关文献】
1.含软弱夹层库岸复杂滑坡体形成机制 [J], 肖拥军;王泰;李玉泉
2.隧道-洞口滑坡体系受力特征及变形模式 [J], 赵金;吴红刚;刘德仁;牌立芳;李玉瑞
3.某公路滑坡体形成及应对分析 [J], 聂云峰
4.宣杨高速公路某滑坡体形成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探讨 [J], 胡万美;王德云;陈海波
5.则姑水库缓倾角岩质边坡形成的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J], 郑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水电站库区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某水电站库区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某水电站库区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杨继红;董金玉;陈亚鹏;王媛媛;马平;李曼【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08(16)3【摘要】针对我国西南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堆积体边坡问题,结合现场踏勘在地表、平硐中看到的地质现象,以及钻孔岩芯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历史地震、降雨等条件的基础上,基于宏观工程地质定性分析和反分析的思想,对堆积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即目前其处于稳定状态.提出了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由于裂隙切割、风化作用等,上部倾向山里的基岩发生倾倒、崩塌破坏;破坏后的产物在重力作用下向坡体下部运动、堆积;由于持续的堆积,坡表雨水入渗以及地质环境的扰动,导致堆积体自后缘到前缘的推挤过程和由表及里的固结压密变形.由于堆积体边坡特殊的空间结构特征,采用定量方法对边坡在天然状态、蓄水状态以及蓄水遭遇暴雨和蓄水遭遇地震等工况下的整体、局部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评价,并分析了由空间结构特征决定的可能变形破坏模式:沿基-覆界面的整体滑动模式和堆积体内局部弧形滑动模式等两种.【总页数】8页(P311-318)【作者】杨继红;董金玉;陈亚鹏;王媛媛;马平;李曼【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45001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45001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24;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4.7【相关文献】1.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J], 李小波;吴莉;吉华伟2.毛家河水电站堆积体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 [J], 丁凤凤;焦进勇3.西南某水电站库区高速公路崩塌堆积体塌岸预测及稳定性评价 [J], 张铁;李文良;4.某水电站库区变形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研究 [J], 胡亚东;杜潇翔;张一希;张斌;蔡斌5.某水电站左坝肩上方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J], 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刘海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日期: 2015-04-27; 收到修改稿日期: 2015-05-28. 基金项目: 973 计划项目( 2013CB733201)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赵国宣( 1963-)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Email: 690405725@qq.com 通讯作者简介: 林锋( 1972-) ,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Email: lf@cdut.edu.cn
图 2 大榕滑坡左侧特征图 Fig. 2 Characteristic map of Darong landslide's left
400 ~ 415m,横向宽 210 ~ 320m,最大高差约 127m。 主滑 坡 右 后 侧 次 级 滑 坡 宽 70 ~ 105m,纵 向 长 约 193m。结合钻探和调查成果可知,滑动物质包括古 滑坡堆积体、工程弃土和强风化基岩,其中强风化基 岩部分根据破碎程度可分为两层 ( 图 3) ,上层为青 灰色页岩,相对完整,岩心采取率为 70%~ 80%; 下 层为破碎砾砂,银黑色,属于滑带。主滑体中下部一 般厚为 20 ~ 40m,上部一般厚为 9 ~ 14m。滑坡体约 为 310×104m3。
MECHANISM OF LARGE-SCALE GENTLE INCLINED ACCUMULATION LANDSLIDES
ZHAO Guoxuan① LIN Feng② WANG Qian② HUANG Runqiu②
( ①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e of Guizhou Province,Guiyang 550004) ( ②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 (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Abstract Darong landslide in Cengong county happened on June 29,2012. It is a large-scale gentle inclined landslide accumulation deposits. The gradient of slope in the main accumulation area is between 8°to 20°.The dip angl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bedrock and accumulation layer in main sliding area is between 4°to 11°.Strongly weathered layer distributes in the underlying bedrock. Since 2009,artificial soil has been continuously piled up on the catchment area on the left of accumulation area.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and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artificial soil and heavy rainfall are the common inducing factor of Darong landslide. They firstly locally made the artificial soil area unstable. Its foot is therefore damaged,and gradually leads to the slope failure. The sliding surface is in the strongly weathered laye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typical cases,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rge gentle inclined accumulation landslide are summarized. Heavy rainfall is the necessary inducing factor of this landslide. When these landslides occur,the local underlying bedrock is often driven. Key words Gentle inclined accumulation landslide,Darong landslide,Formation mechanism,Artificial soil, Induced by heavy rainfall
2 大榕滑坡形成机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2. 1 计算模型建立
三维模型坐标系为以向 N 为 Y 轴正方向,向 E 为 X 轴正方向,垂直向上为 Z 轴正方向。模型范围 略大于滑坡区,模型底边界高程为 280m,模型最大 高程为 520m,模型长和宽均为 500m( 图 4) 。
根据钻探、物 探 和 调 查 结 果,恢 复 滑 前 地 质 结
1 大榕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1. 1 大榕滑坡地质原型特征概述
大 榕 滑 坡 位 于 马 坡 河 左 岸,斜 坡 山 顶 海 拔 549m,河谷海拔 371 ~ 375m ( 图 1) 。斜坡总体形态 为上陡下缓,缓坡坡度 8° ~ 20°。滑坡区左侧地形低
洼,冲沟较深; 滑坡区左侧前缘为深切凹岸,发育局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DOI: 10.13544 / j.cnki.jeg.2015.04.022
1004-9665 /2015 /23( 4) -0731-07
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赵国宣① 林 锋② 王 茜② 黄润秋②
( ①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贵阳 550004) ( 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
732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0引言
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主要发育于中低山和丘陵 地区,其突出特点是堆积区为缓坡,主体堆积层分布 区基覆界面平缓。如鸡扒子滑坡、平推式滑坡形成 的大型堆积体等( 黄润秋,2007) 。2012 年 6 月 29 日凌晨,黔东南州岑巩县思旸镇大榕村突发大型滑 坡灾害( 以下称大榕滑坡) ,造成 9 栋房屋损毁,70 户 312 名群众直接受灾( 林锋等,2014) 。大榕滑坡 为典型的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现象丰富、 诱发因素典型。贵州省内还存在大量自然堆积或人 工堆填的平缓堆积层( 杨胜元等,2008) 。因此深化 认识大榕滑坡特征及失稳机理,对于大型平缓堆积 层滑坡识别及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 价值。
25m,不少于 150 × 104m3。另外,自 2009 年 8 月以
来,有大量工程弃土陆续堆填于左侧低洼带,并堵塞
冲沟。人工弃 土 (
Q

ml 4

为 含 块 碎 石 粉 质 黏 土,一 般
厚 3 ~ 6m,冲沟处局部达 10 ~ 15m,堆积区最大长约
150m,最大宽 120m,方量约( 2 ~ 4) ×104m3 ( 图 2) 。
部陡坡。
基岩为寒武系下统杷榔组( ∈1p) ,其上段为灰 绿色、灰黄色黏土质页岩,主要黏土矿物为伊利石和
蒙脱石; 下段为灰色、青灰色钙质页岩,其强风化时
呈银黑色。滑坡区内强风 化 层 厚 一 般 为 6 ~ 23m。
古滑坡堆积体(
Q
del 4

,主 要 分 布 于 斜 坡 中 下 部 缓 坡
段,为泥页岩块碎石土,块碎石多已强风化,厚 10 ~
23( 4) 赵国宣等: 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733
其中,整体滑移区( A2) 中部发育纵向压致拉裂缝; 前缘发育总体 SE 向弧形鼓丘,鼔丘前侧岩层层面 产状为 30° ~ 75°∠15° ~ 25°; 马坡河河床整体抬高, 并水 平 外 移 了 40 ~ 65m,由 此 判 断 其 滑 动 方 向 为 200° ~ 220°。而牵引滑移区( A3) 内最为典型的破坏 特征为规律性发育数条 NW 向弧形牵引式长大拉剪 缝,长 80 ~ 120m,外侧下错 0.4 ~ 0.8m; 后缘长条形洼 地走向N38°W,这些现象均指示其主滑方向为 215° ~ 220°。
图 3 大榕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1-1 剖面) Fig. 3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ross-section of Darong landslide( cross-section 1-1)
734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成都 610059)
摘 要 岑巩县大榕滑坡发生于 2012 年 6 月 29 日,属于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其主体堆积区斜坡坡度 8° ~ 20°,主滑区基覆 界面倾角 4° ~ 11°; 下伏基岩中存在强风化层; 2009 年以来,有持续人工弃土堆积于左侧汇水区。结合滑坡特征及三维数值 分析可见,大榕滑坡是由持续人工弃土堆积和强降雨共同诱发产生,弃土堆积区首先局部失稳,导致坡脚破坏而逐步引发滑 坡整体失稳; 滑面位于下伏强风化层中。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了大型平缓堆积层滑坡结构特征,强降雨是必要诱发因素; 失 稳时,局部往往带动下伏基岩失稳。 关键词 平缓堆积层滑坡 大榕滑坡 形成机理 人工弃土 强降雨诱发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标识码: A
1. 3 大榕滑坡形成机制定性分析
滑坡区左侧前缘为深切凹岸,从而构成滑坡区 中部和左侧共同的坡脚,坡脚区形成较高应力集中; 滑坡区左侧局部持续的人工弃土既有明显的加载效 应,也因对下伏堆积层的压实和对冲沟的堵塞,导致 降雨时局部地下水位明显抬升,启动区逐步进入蠕 滑状态。堆载继续增加和强降雨条件下,启动区首 先失稳,弱化或破坏了坡脚,滑移区前部因坡脚弱化 发生滑移失稳,并由此导致滑坡发生,因而大榕滑坡 失稳机制可概括为蠕滑 - 滑 移 - 拉 裂,滑 坡 形 成 过 程 可分为 3 个阶段,即启动区蠕滑阶段、滑移区滑移- 拉裂阶段和牵引滑移阶段( 林锋等,201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