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农之——粮食问题

合集下载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对中国“三农问题”的认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当前的主要表现为:农民太穷,农村太苦,农业太危险。

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并且诸多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并列关系,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而是相互关联,甚至存在着衍生关系。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单纯地一个个地加以解决,而是应该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在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缓解各种问题中的矛盾冲突,进而使矛盾化解开来,从而得到有效解决。

一、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成因(一)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数量太多,农业与社会就业都不充分,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

由于农民收入低,又直接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启动。

内需市场难以启动,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压力就越来越大。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太弱与土地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这样,农业土地不仅承担着生产的功能,还不得不承担着稳定的功能,因此,机械化作业难以推广。

由此,更进一步造成农业投资回报率低,成本加大,继而影响到农业龙头企业的形成,最终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农村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条件太差,生存质量难以保障,生态和环境压力加大。

表现在农村农业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产业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无序开发与无序利用得不到有效控制。

(二)三农问题的成因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始终制约着中国的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

中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民拥有的土地其生产功能在下降,而生存保障功能在上升。

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形式一般是以土地的规模经营为前提的,农民绝大多数还要依赖土地吃饭。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数量的迅速增加,农产品的价格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农民依靠产出来增加收入的机会减少。

三农问题交流发言稿

三农问题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

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大意义“三农”问题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扩大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分析“三农”问题的原因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农业生产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科技水平较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2.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水利、电力等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4. 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建议1.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 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产品价格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6.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发挥其在推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总之,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导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

然而,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农村问题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2024年,我参与了一项调研工作,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和困境。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就2024年的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三农问题的现状】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2024年,农民的收入增长仍然较为缓慢。

尽管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农民的劳动报酬和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农产品供需失衡,导致价格过低,农民收入不足;另一方面,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农民难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难以增加收入。

2.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尽管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是农村地区的交通、电力、水利等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农村交通不便,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拓展。

农村电力和水利设施的不足,也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3.农村教育医疗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低下。

农村医疗资源匮乏,农民就医困难。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有限,农村人民享受不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农村地区水土流失、农药残留等问题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使得农村环境脏乱差,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二、三农问题原因分析】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实践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产品销售渠道仍然占主导地位,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缺乏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也是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粮食安全是指人们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健康的食品,而且能够获得这些食品的能力。

在许多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1. 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这将对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口的增加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而传统的粮食种植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2.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温的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这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使得部分地区的农田受损,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价格上涨。

气候变化也是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

3. 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粮食的质量和安全,也增加了粮食生产的成本。

而且,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大规模粮食生产的需求,必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4. 粮食浪费问题: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的食物被浪费,其中包括大量的粮食。

粮食浪费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环境负担。

如果能有效减少粮食浪费,将对粮食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

为此,可以采取种植高效种子、优化土壤营养、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措施,以提高粮食产量。

2. 推广科技和农业技术:科技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通过基因改良、精准农业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利用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增强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 加强粮食储备和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的粮食储备制度,加强对粮食储备的管理和监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因突发事件导致的粮食短缺。

浅谈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民为国本,食为民天。

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来的首次粮食生产“十连增”。

然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包括粮食大量进口问题、耕地问题以及畜牧业发展问题等,本文浅谈剖析中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粮食生产;问题;对策;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产业。

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拥有9.2亿农村人口,因此确保新阶段中国农业快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尤是一个艰巨而不容忽视的任务。

另外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农业将迎来更加现代化的世界农业的冲击。

因此本文拟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浅谈中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当前中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 中国粮食进口问题日益严峻2013年,中国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粮食生产“十连增”,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为60194万吨,比2012年增产1236万吨,增长2.1%,实现10年连续增产。

然后,2012年中国净进口粮食达到7000多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490%。

2013年我国净进口粮食为8402.1万吨,增加了8.4%。

而根据新发布的数据,中国2014年前10个月的粮食进口量几乎相当于2013年的全年进口量。

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全球第一的粮食进口大国。

据农业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5.54亿吨。

缺口将加大到1亿吨以上。

这表明中国既不是农业生产的大国,也不是农业生产的强国。

中国正在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

大量的粮食进口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如果长此以往,意味着我们发展生存最重要的粮食掌握在他国手中,当进口价格增加,供应链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于东喜+作业1+农村社会问题感想“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一、农村问题。

1、农村土地问题。

一是土地承包问题。

土地承包如何合理,承包到户的土地究竟如何处置使用,土地承包如何与人口等因素的变动相适应,等等,许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二是宅基地问题。

宅基地不同于耕地,一直是农民的私产,现在似乎不明不白。

宅基地究竟属于谁,农民对于宅基地的处置使用权究竟与承包地有什么不同,宅基地的管理分配怎样才合理,面临若干问题。

三是土地权属问题。

在农地转为非农地过程中,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他们的角色和权益应该如何体现,制度安排如何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稳定农村社会,问题才刚刚受到重视。

2、基层政权问题当前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问题很多,如执政能力弱化、形式主义泛滥、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干部作风漂浮、不作为和乱作为并存等等。

但这些问题都是表面的问题,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最严重、最危险的问题是信任危机。

实际上,农村基层政权与农民之间的信任危机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已经让农村基层政权在工作中付出了代价,并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埋下隐患,给党的执政基础带来风险。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信任危机加大了农村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难度。

二是信任危机增加了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民的交易成本。

三是信任危机有可能转化为政治危机。

二、农业问题。

1、粮食安全问题粮食问题曾是千百年来困扰人类和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天”字号的大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安危,也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比较好的调动;随着种子革命和化肥革命的深入,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粮食供应由过去长期的短缺转为供过于求,一个千百年来没有解决好的吃饭问题得以解决。

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很大,人口呈刚性增长。

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

从粮食区域结构看,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向优势区域集中,区域间的粮食供需差异对粮食流通形成压力。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粮食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到广大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粮食安全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粮食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国的粮食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农作物受灾较为严重,造成粮食减产。

在应对这一问题上,我们建议做好灾害防治工作,提前做好气象预警,采取措施减少农作物受灾程度,确保粮食产量。

土地资源稀缺和质量下降也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另一个困难。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田被征用用于建设,土地资源严重受限。

过度化肥农药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也随之降低。

我们建议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是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入智能化农业设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粮食产销衔接不畅是粮食安全生产的一个难题。

农产品产销脱节导致农民难以销售农产品,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建立健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管理,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的双赢局面。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粮食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450】第二篇示例: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了粮食安全生产的发展。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篇一: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三农问题之分析邓小平说过“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可想而知,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针对对象之一。

在20XX年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主要焦点之一。

这次两会中温家宝对于三农问题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看完这次两会对于三农问题的报告后,我们对于以下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新生代农民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各种的发展局限,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

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频频出现。

它与传统农民工有什么不同呢?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他们成年后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经历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目前新生代农民给城市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农业发展也带来很多压力,就变成农村里面又青黄不接,在城市里面变成了农村农业人士在城市当中游民也很多,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高于传统农民工,但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

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封闭型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向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开放型社会保障的转变步伐,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基础养老制度。

有些缺乏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的务工农民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劳务,在务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使其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且提高工作质量。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粮食问题的解决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粮食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粮食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种植结构问题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主要由小农户生产,种植规模过小,无法形成规模优势,难以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升级。

同时,由于地区差异和环境影响,农民种植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缺乏统一技术指导,也影响到农产品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种植技能和农业管理能力,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但是农田占比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

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农地流转和撂荒现象日益严重,也加剧了农地资源短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效改善农民土地授权体系,保障农民利益。

此外,还需要通过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增加农业投入,积极扩大农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产量。

三、气候灾害防范问题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风险日益增强,如干旱、洪涝、台风等天气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自救自卫能力和对应急措施的应对能力。

同时,还应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提高耐旱、抗灾、高产的能力。

四、农业生产成本问题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个因素。

一方面,农业生产资金短缺,不能购买高质量的种子、化肥和农药;另一方面,农业价格波动大,农民得不到有效的收益。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农业补贴、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保障农民利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督查,保护消费者权益。

总之,粮食安全不仅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农业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农业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农”视野下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三农”视野下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探讨

到亿吨 。因此 , 按计 算 ,那时我国粮食进 口的上 限不大可能 超 过 80 0 D万吨 ,不足部分 ( 主要是 饲料用粮 )从国 外进 口 “ 民以 食 为 天 ” ,粮 食 安 全 问 题始 终 是 “ 农 ” 问 题 的 核 的风险是很小的。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 三 从 国际 市场 进 口粮 食是调 节国 内粮 食供求 的必 要补充 。 心问题 , “ 三农 ”问题的最 终解决也 必须以 此为先决 条件 。

就是非常高的 自给率 ,因此我国粮食进 口的理论规模可 以确 定在需求量的 1%左右 。2 3 ,估我国粮食总产量能达到 0 0 0年 6 亿 吨 ,由于 人口届时将达 到 l ,如 果人均粮食 占有 量 4 6亿 按 40公斤 4. 4 5 . 0到公斤计算 ,粮食需 求量将上升到 7亿 吨 7 . 2
粮食安 全是发展国 民经济与构 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物 质基 础 ,也是一 个国家安全 的基础 。解决 中国的粮 食安全 问题 , 要有全 局观 念和长期观念 ,把粮食 安全纳入 “ 三农 ”问题的 整体视野之 中,进行综合 治理。本文结合 中国现 实提出粮食 安全问题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 。
【 农业发展 l
农监经济 2 1/ 01 4
‘ 夜 ’ 野 下粮 食 安 全 问 题 的 对 策 探 讨 ‘ l 一 ’ 视
◎ 韩 宁
摘 要 :粮 食 安 全 不 仅 是 “ 农 ” 问题 的 核 心 问题 , 而且 是 发 展 国 民经 济 与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根 本 物 质 基 础 ,也 是 国 家安 全 三
四 、不 断 完 善 惠农 政 策 ,保 护农 民从 事粮 食 生
产 的积极 性
我 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 ,更是一个 弱势产 业 ,而且其他产

关于三农研讨发言稿范文

关于三农研讨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就“三农”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此,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

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耕地资源减少、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4.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农村发展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进程。

在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公共服务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4.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三、农民问题农民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群体,农民问题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

在当前,农民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

3. 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农民基本公共服务。

4. 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总之,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

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方面,不断推进改革,创新驱动,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最后,我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够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农”问题——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也随之发证了改变。

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

国家财政开始对农业进行补贴,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开始向农村倾斜。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最近几年农村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新的政策带给农村的种种好处。

但也正因为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我也较他人更能明白现今“三农”工作中的种种不足之处。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

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

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

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认真兑现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和购买农机给予一定比例投入等政策,补助资金要足额及时到位,绝不能滞留或挪用。

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升,群众反映强烈,经委、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尽快采取措施,调控平抑。

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

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以省内基本自求平衡为目标,按照保护耕地、增加投入、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安排好明年的粮食生产,确保面积不减少,单产、总产增加。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要大力培育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结的模式,发展农牧产品深度加工,发挥规模效益。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对中国“三农问题”的认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当前的主要表现为:农民太穷,农村太苦,农业太危险。

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并且诸多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并列关系,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而是相互关联,甚至存在着衍生关系。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单纯地一个个地加以解决,而是应该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在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缓解各种问题中的矛盾冲突,进而使矛盾化解开来,从而得到有效解决。

一、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成因(一)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数量太多,农业与社会就业都不充分,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

由于农民收入低,又直接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启动。

内需市场难以启动,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压力就越来越大。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太弱与土地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这样,农业土地不仅承担着生产的功能,还不得不承担着稳定的功能,因此,机械化作业难以推广。

由此,更进一步造成农业投资回报率低,成本加大,继而影响到农业龙头企业的形成,最终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农村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条件太差,生存质量难以保障,生态和环境压力加大。

表现在农村农业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产业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无序开发与无序利用得不到有效控制。

(二)三农问题的成因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始终制约着中国的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

中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民拥有的土地其生产功能在下降,而生存保障功能在上升。

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形式一般是以土地的规模经营为前提的,农民绝大多数还要依赖土地吃饭。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数量的迅速增加,农产品的价格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农民依靠产出来增加收入的机会减少。

浅谈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浅谈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浅谈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中共中央2003年底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一降再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探求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解决三农问题。

迄今为止,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焦点,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素质,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实施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在政府﹑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关键词:三农问题、解决措施、意义正文三农问题的内容: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三农问题的背景、产生原因(一)三农问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使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然而,中国农业产品开始同外国农业大国竞争,从而开始出现农民“手里有粮买不出"的现象.随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大部分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减少,引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村人丁稀少.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三农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显著的问题。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我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不同,我国的农村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

一些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而另一些地区农业发达,农产品价格较高,农民收入相对较高。

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使一部分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和收入增长,限制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可能性。

其次,三农问题的存在与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密切相关。

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导,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是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此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方式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潜力。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产业链利益分配,可有效解决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也能够增强农民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再次,农村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生存资源,土地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存在着流转不畅、土地承包权不明确、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农村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对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

因此,有必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优化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支持。

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推动农村金融机制改革,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难题。

同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增强他们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浅谈-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农村】

浅谈-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农村】
新农村
数据来源《2016国土资源公报》
13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 棉花产区
东北松 嫩平原
长江中 下游地 区
四川盆地水 稻主产区
新农村
11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截止2015年的数据,我国耕地面积20.25亿亩,但是人均耕地面积1.4亩,不到世界平均 水平的30%。我国乡村人口约6亿,农户户均耕地面积约3.4亩。
新农村
12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
近五年以来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 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每年约30万公顷。 抵消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 每年净减少10万公顷
农民增收是整个“三农”的核心任务,但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在资源 有限的情况下,潜力有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资性收入已经超越家庭 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所以,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 步开掘农民的增收空间。
新农村
8
五、提出培养一支重要的工作力量——“三农”工作队伍。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 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土地第二轮延包至今,时限已近。作为整个农村政策的基石,土 地政策备受各方关注,更与每一个农民和土地流转经营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但仅仅延包还是不够的,必须让土地带给农民更多收益,要按照十八届三 中全会的部署,继续突进土地制度改革。
新农村
7
四、拓宽了一个核心任务的渠道——农民增收。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 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粮食生产以优质、高产、低耗、节本、高效、生态、安全作为发展目标,要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牢牢把握中国人吃饭权,中国人饭碗里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

1 粮食生产形势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出现了三高一低现象,即粮食高产量、收购量高和库存高量、且价格低。

如果单纯从粮食三高一低的表面现象来看,似乎中国人吃饭可高枕无忧了粮食那么多,又那么便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形势。

但是粮食生产表面风光的背后,暗藏着危机。

一是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状态。

这主要是人口总数量庞大、基数高,以及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善,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加强,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数量将越来越大。

随着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粮食生产日趋重要。

二是耕地少,生产规模狭小。

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种植面积和粮食的单产是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三是粮食增产途径单一。

农业增产靠天、靠化肥农药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增产增效的长期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

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

而正是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基地,是提供商品粮的主要来源。

然而缺水成为粮食主产区增产的制约因素。

2 粮食生产的要素一是种粮意愿。

农户种粮意愿是保证粮食生产的根本。

农民作为粮食生产者所追求的目标的是利润最大化,如果其对粮食生产收益的预期不高,必然会对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国家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必须保证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二是农业比较效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种粮成本加快上升,比较利益低的问题日趋显现。

三是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极端气候频发、干旱问题日益成为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

3 建议与对策粮食生产以优质、高产、低耗、节本、高效、生态、安全作为发展目标,要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粮食安全是指人类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保证身体保持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包括加强农业生产、提高粮食质量、加强储备管理、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发展粮食加工产业等。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粮食安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文: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1.1 粮食生产不足我国人口众多,但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不足。

据统计,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64亿吨,仅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4.5%,属于全球粮食生产不足的国家之一。

1.2 粮食质量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受到关注。

据报道,2018年东北地区出现了大量“毒大米”,2019年河南、山东等地出现了“瘦肉精”事件,这些事件均导致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1.3 粮食储备不足我国粮食储备制度不完善,储备规模不足,且储备方式单一,导致粮食储备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同时,我国的粮食储备也面临着储存设施老旧、储存环境恶劣等问题。

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2.1 加强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2 提高粮食质量提高粮食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粮食种植技术、育种技术、肥料农药使用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也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3 加强储备管理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制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确保粮食储备质量稳定、储存安全。

同时,也应该加强粮食储备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粮食储备的信息安全。

2.4 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农业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数量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农业技术、土地资源、农业政策等。

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稳定供应。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的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

一、自然灾害对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干旱、洪涝、风灾等灾害给中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例如,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歉收,洪涝则可能引发农作物水浸和倒伏。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对农民的生计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天气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田排水状况,减少洪涝对农作物的影响。

二、农业技术对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贡献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对农业与粮食安全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农药、化肥的科学运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中国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加强了对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培训农民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此外,中国还鼓励农民采用先进农业工具和设备,如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和智能化农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土地资源对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对于农业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中国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和城市化进程对农用地的压力。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中国政府推行土地整治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中国还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使农用地得到更加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四、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保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政策来保障粮食供应和提高农民收入。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三农之——粮食问题
内容摘要:粮食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可以说粮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抓住了粮食问题,粮食安全有了保障,“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了基础有利于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粮食问题重要性影响因素三农问题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解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国家年年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年年都喊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而农民负担反而越减越重呢?
近些年,国家对农民给予了种粮补贴,又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而实际上,在国际上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被不断的开发,用乙醇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正在逐渐推广。

然而目前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

随着我国工业用地逐渐增多,都市化速度加快,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等问题的加剧,粮食供应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峻。

虽然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1424亿斤,历史性地实现“八连增”,为“十二五”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也保障了全国粮食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但目前粮食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种粮效益仍然偏低、防灾减灾压力不减的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一.土地问题
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仅去年就新增机动车200多万辆。

汽车数量大增,必然要修建很多公路和停车场,这就会占用很多宝贵的耕地。

并且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剧,许多耕地变成了住宅、工厂甚至商业街。

在耕地数量不断下降的同时,耕地的质量也不断下降,据中国农科院土肥所调查,华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2%,而高产稳产田有机质含量应在1.5%以上;
东北及南方地区50%以上耕地有机质含量低于标准下限;这三个地区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低于标准水平50%和25%。

耕地质量的下降最直接的影响了粮食的产量问题
二.劳动力用工问题
由于种田收入实在太少,以致农村主要劳动力都在外出打工了,这也就是这个世纪新出现的新名词“农民工”。

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基本上归因于种植粮食的效益低下,农产品价格低,工业产品价格高,农民打工的收入远远超过种粮的收入等。

在农民工外出打工之后,留下的多是些老、弱、妇、孺之类,导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

留守的人群多半劳动力较弱,或完全没有劳动力,无法将土地合理种植,更何况有些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遭到了破坏(如因采矿、污染等)或征用。

如此一来,我国的农业状况怎不令人堪忧?
三.粮食价格
谷贱伤农!教育、医疗、住房价格在离谱地上涨,而粮食价格却长期不见走高。

广大农民的相对收入得不到提高,这就是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须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

并减少这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城镇居民来说是可以承受的,至于对低收入与失业群体来说,则可以采取粮价补贴或提高低保与失业救济标准的办法以补偿。

其实,这也是促使节约粮食、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四.农业基础设施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2006年,全国耕地中有较完善灌溉设施的水浇地为8.25亿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5%,有4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

近几年,农业成灾率一直居高不下,2004年我国因自然灾害损失粮食305亿公斤,2005年达到345亿公斤,2006年增加到447亿公斤,2007年1-9月份就达到445亿公斤。

目前国内重要病虫害已有100多种,现有条件只能监测15~20种。

自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基础脆弱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五.农业种植技术
完全靠天吃饭的农业是及其脆弱的!浙江大学黄祖辉教授说:“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必须把提高中国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视为基本任务和主要工作。

农民劳动力素质无疑以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为基本内容。

现代农业主体必须是具有较为充足的知识水平的现代农民。


六.天气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从全国来看,近期云南地区出现了连续三年干旱,东北地区入冬后的降水也偏少,发生春旱的几率增加。

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在增加,强度在加大,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旱灾、涝灾、高温等灾害都会给粮食生产造成损失,必须加强流域治理,深入实施土地改造,提高防灾减灾的工程能力建设。

特别要在农产品商品率高的重点地区和低产的连片贫困地区继续加大投入,强调工程建设的前瞻性,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我国政府对粮食短缺的问题越来越关注。

“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在中国农业大学正式成立,为中国中长期的粮食和食物安全提供咨询,这本身就有力地说明了中国政府在对待粮食短缺危机上的态度。

并且针对粮食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例如取消农业税、聘用大学生村官、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奖励种粮售粮大户、鼓励农业科技的发展等。

近年来,在党中央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推动下,农村经济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农村社会局面较为稳定。

而粮食危机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了在三农问题解决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顺利,我国的农业、农民、农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矛盾重重。

正确认识“三农问题”矛盾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采取措施化解这些矛盾和纠纷,对于推动新农村和谐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晖、于文静、陈炜伟、樊曦《“八连增”后怎么办?――代表委员聚焦粮食生产》新华网,2012-03-04
[2]郭强,邵波.《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策略选择》中国权威经济论文库·中经评论子库,2009-8-13
[3]何伟.《三农问题症结之所在》中国权威经济论文库·国内论文子库,2009-0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