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船政学堂》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船政学堂》观后感
纪录片《船政学堂》观后感
2018.12.30,元旦假期的第一天,一整个下午,看完了《船政学堂》纪录片。
故事以林则徐跟左宗棠的湘江夜话为开端,也许后人认为当
时的谈话对后来左宗棠要建船政学堂有指引意义,毕竟林则徐、
魏源的主张正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就包括了建设海防。
二十年后,左宗棠开始在福州筹建船政学堂,当时朝廷已经
意识到需要建设海防,前几年还向英国购买舰艇组建阿思本舰队,可惜是花钱买教训。
左宗棠这时候筹建新式海防,没有受到太多
的阻拦。
师夷长技,必然需要有外国人的帮助,左宗棠的熟人,
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种创新性的海防建设,清政府给不了多少钱,只能让左宗棠从关税里取一部分,但
还远不够,左宗棠找来了老朋友红顶商人胡雪岩帮忙处理资金难题,胡雪岩是商业和交涉的高手。
船政学堂还没创建,左宗棠就因为西北战事调往西北,他找
了踏实可靠的老同事沈葆桢(也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接任,费尽功夫四顾茅庐再加上清廷的政令才使得沈葆桢出山,并且使得
船政学堂负责人有足够独立的管理权。
后面就是沈葆桢带着团队
建设船政学堂。
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很后学堂,前学堂主要学习法国人造船,
后学堂主要学习英国人航海。
类似现在的军事工程系和军事指挥系。
学堂初期的学员非常难招,沈葆桢甚至亲自动员亲戚朋友报考新式学堂。
学生的是聪明的,学习是辛苦的,终于有一批批的学员成长起来,1871年“建威” 号载学生进行了首次远航训练实习,远行到马六甲海峡。
在日意格的帮助下,1875年开始有一批学生入英留学。
学生学习造船、行船很多都学有所成,后来很多船政学堂的学生在北洋水师任职。
再后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很多优秀的指挥官殉职,北洋水师的12艘船的船长,有11位来自船政学堂,其中9位是船政学堂第一届学生。
而在此之前,马尾造船厂也在马江海战中被法国摧毁,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其中有很多是船政学堂的学生,树苗还未长成大树,就被摧毁。
故事大概总结完了,接下来是故事之外的思考。
成功的必然与偶然。
首先来看看严复的起步故事来看人生选择。
新式学堂在那时候并非读书人的正途,上学意味着放弃科举正途,在那个年代,人们对科举重视到了极致,连封疆大吏左宗棠都因为没有进士出身而想要参加科举考试。
严复选择船政学堂,并非他小小年纪看到了未来大势,而是因为父亲刚刚去世,家里穷,而船政学堂每月有四两纹银,每季度考试考得好有10两纹银,并且包吃包住包穿,当时一个家庭一年的支出也就十几两纹银,所以读书可以让
他养起一大家子人。
除了严复这类家庭贫穷的读书人之外,还有
一些官宦子弟也上了船政学堂,这些人有可能是长辈中有看得远
的人,认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必要性,毕竟这个地方在沿海,距
离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也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寒门是被动的选择,富人是主动的选择,这些人都是世代读书,可能是耕读,
也可能是富读,总之都是那个时代的聪明人。
船政学堂的学生是
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但他们的优秀,并非生而优秀,而是本身
有一定根基,再加上正好有船政学堂这个机会。
试想,如果当时
不是在福州建船政学堂,历史上名人的名字都要换一批,是时代
给了这些人选择的机会,他们选对了。
抓住机会,创造机会,选
择机会,在大变革的时代,新事物便是阶层变动的机会。
严复应该是一个敏锐的人,他在英国留学期间,观察英国的
政体,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武器好和士兵优秀,还
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郭嵩焘认为他不应该被培养为航海的士兵,
而应该是国家改革的设计者,可惜后来严复也是不得志,在封建
王朝的严格人才等级选拔制度下,非进士出身的严复,始终无法
进入朝廷。
直到了维新运动,虽然通过报纸让光绪皇帝注意到了,可惜百日维新很快烟消云散。
总结来说,他一位穷困家庭的读书人,在时代变革中,做了
正确的选择,后来有很大的成就,他的成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
然的。
必然是指,他一定会在某方面取得成功,因为他爱学习且
观察敏锐;偶然是指,他能青史留名,是因为正好有船政学堂的
出现,否则,他可能是只是一位优秀的秀才,或者是经营的能手。
更大的舞台,更大的成功。
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家族名人的井喷。
注意到前学堂有位叫魏瀚的学生,后面成为舰艇建造专家,
他的家族几代人也在海军领域有很多发展,说明一个人的成功,
可以带动周围一大批人成功。
一方面是有熟人提携,另一方面是
榜样、学习资源更多。
船政学堂很多学生是福建闽侯、侯官两地的人,因为这两个
地方离船政学堂最近。
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什么能成材呢?因为接
触到了比当时国人都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
跟他们一样聪明的人有很多,但少有人有机会得到这样的培养。
从这个角度讲,教书育人,功德无量,左宗棠、沈葆桢真是很厉害。
经济基础、眼界、个人努力这些决定了个人的成就。
在信息
越来越畅通,教育越来越廉价的今天,个人努力就显得越发重要了。
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教育,每一个人都需要努力才能脱颖而出,社会的知识才能越滚越大。
以后的社会不再可能出现某个地区的人才几乎占整个国家全
部人才的现象(一校一级敌一国),因为教育资源不再会出现局限于某个区域。
看过穿越小说的人,应该很容易体会到,穿越者之所以顺风
顺水,是因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现代人跟古代人不在一个层面
上。
抢得先机,才能胜利。
高投入高产出。
为了学习西方技术,给日意格的月薪是1000两纹银,而当时
船政大臣沈葆桢的月薪是600纹银。
当时给外教的薪水是国内教
师的十几倍。
于国人来讲,学到新技术,值得!于外教来讲,在
他们的国内哪能赚到这么多钱,值得!所以,大企业们都喜欢到
发展中国家去淘金,是一片蓝海。
船政学堂的教育非常严格,一年在校349天,每周星期天放风,集结号令响起超过15分钟记过,超过1小时开除;连续三次
季度考试三等则开除。
沈葆桢名言:多一日之功,便速一日之效。
严进严出,前学堂 105人,最后只有39人毕业;后学堂 100人,最后33人毕业。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了解马尾海战的故事之后,无限叹息。
如果不是清廷对“侵略”的无知,便不会放任法军舰艇在马尾横行,可以早发制人,
不至于最后仓促应战,全军覆没。
翻译家。
王寿昌和林纾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可惜后来没有继续做
翻译。
厉害了!魏瀚推荐的,要开启民智,可惜没有继续下去,
在当时官本位环境下,难有独立的读书人。
再后来,严复也会感慨,教育启蒙只能让位于救亡。
1905年。
1905年严复会见孙中山;孙中山评价严复:君为思想家,我为实行家。
孙中山主张暴力革命,严复主张君主立宪。
历史终于衔接上了,有一拨人想要上位,总得要一拨人退让。
超漂亮的句子:
以一篑为始基,自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