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许浑唐诗鉴赏

合集下载

语文唐诗鉴赏《许浑诗鉴赏》

语文唐诗鉴赏《许浑诗鉴赏》

许浑诗鉴赏生平简介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后迁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

武则天时宰相许圉师后裔。

大和六年(832)举进士。

曾就任涂、太平二县县令。

大中三年(849),迁监察御史,因病去官,东归京口。

后起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官终睦、郢二州刺史。

一生酷爱林泉,淡于名利。

其诗长于律体和绝句,格调豪爽清丽,句法圆稳工整。

其登高怀古、羁旅游宦之作尤为时人称道。

曾自编诗歌“新旧五百篇”,名之《丁卯集》,原集已佚,今存《丁卯集》二卷,《续集》二卷,《续补》一卷,《集外遗诗》一卷。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诗鉴赏这首诗是许浑登临怀古的代表作,通过对在咸阳西楼晚眺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之情。

首句“一上高城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的满怀愁肠忧情。

“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这样的发端,意远而势雄,尤显情韵之不俗。

以下五句全写勾起愁肠的晚眺之景——激发诗人“万里愁”的触媒。

“蒹葭杨柳似汀洲”,是写诗人晚眺的第一景。

诗人凭栏眺望,一片蒹葭杨柳杂乱丛生,像是凄凉的沙洲。

“汀洲”多为江南水滨之景,联系诗人出生的润州泽国水乡,可触摸到诗人的思乡之恸。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句,从空间领域描绘写晚眺之所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

凄风苦雨,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二句,则是从空间领域的下端状摹景物。

怀古诗鉴赏练习

怀古诗鉴赏练习

怀古诗词鉴赏一.诗歌阅读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 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

景阳:陈朝宫殿名,陈后主宴饮作乐之地。

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③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石燕,遇风雨则飞翔,风雨停则复还为石。

江豚:传说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句从陈后主专事游宴以致亡国的史事说起,以“玉树歌残”点染出陈后主的悲剧命运,字里行间隐含惋惜之情。

B.首联第二句一“合”一“空”二字,前者写隋朝大军的攻势凌厉,兵临城下;后者写陈的不堪一击,土崩瓦解。

C.第二联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六朝以来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是禾黍遍野。

作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

D.“拂云”写石燕掠雨穿云的状态,“吹浪”表现江豚行风鼓浪的气势,颈联寄寓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E.全诗寄慨言志,格调高昂,手法高妙,借对六朝覆灭的哀叹,表现出对唐朝江山风雨飘摇、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

(2)“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与李白《苏台览古》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陆游《楚城》中“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简要概括以上三句在写法和主题上的共同点。

(2分)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从东晋到南朝结束,一直是朝廷台省和皇宫所在地。

8.第二首《台城》中柳色“依旧烟笼十里堤”与第一首的哪一句可形成照应?“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滋味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最是“无情”?(5分)9.这两首吊古伤今的古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诗歌鉴赏】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玉树之歌被打破,王者之气结束,泾阳士兵空空如也地加入了卫戍大楼。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子吹起云朵,晴朗的天空也有雨,江豚吹起波涛,风在夜间回荡。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徐浑《金陵乡愁》札记、金陵:古邑名。

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后设置。

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2.玉树:指陈皇后创作的音乐《玉树后院花》。

歌曲:歌曲将结束。

王琦:指王朝的运气。

3、景阳:南朝宫名。

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

兵合:兵马会集。

戍楼:边防驻军的?望楼。

4.梓松:指在墓地种植的树木。

坟墓(zh)ǒNG):坟墓。

5、禾黍:禾与黍。

泛指粮食作物。

6.江豚:江豚。

形似鱼的水生哺乳动物生活在长江中。

吹浪:推动波浪。

7、英雄:这里指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

8.洛中:洛阳,多山。

许浑《金陵怀古》翻译腐朽的音乐《玉树后院花》随着陈朝的全运会而结束;隋朝士兵聚集在边塞泾阳宫?望塔是空的。

墓地远近的松树和梓树覆盖着无数历代官员的坟墓;六朝破旧的庭院里长满了高大的绿色庄稼。

海燕展开翅膀,轻拂云层,时而阴雨,时而晴朗;江豚在河里一浪接一浪地推波助澜,寒风在夜里刮得很深。

历代帝王已一去不复返,奢华的皇室生活已不复存在;只有周围的青山和当年一样。

许浑《金陵怀古》赏析《金陵乡愁》是唐代徐浑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七字诗。

这首诗的第一副对联是从隋朝士兵摧毁陈的历史事实开始的。

它是关于南朝最后一个朝廷的,在陈皇后创作的玉树后院花的音乐中被摧毁。

中国的对联描述了金陵的衰落。

南朝的繁荣已成为历史遗迹。

前两副对联突出了陈朝的崩溃、金陵兴衰的转折点及其历史教训。

颈部对联用比兴手法总结了世界的变化。

这两句话通过江面风雨的变化,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兴衰和历代王朝的兴衰。

尾联关注开头,表达诗人对盛衰的情感。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

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

《寓居吴兴》《金陵怀古》《贾客词》《酒泉子 空碛无边》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寓居吴兴》《金陵怀古》《贾客词》《酒泉子 空碛无边》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寓居吴兴》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寓居吴兴曾几相对真成泣楚囚①,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梦②,落日孤云始欲愁。

[注]_________①楚囚:《左传》载楚人钟仪被俘事,此指渡江南逃。

《世说新语》载:晋室南渡后,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②荆州,指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托刘表。

_________1.请指出这首诗颔联的妙处,并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构思巧妙,“但知绕树”对“不解营巢”,自嘲无能,慨叹生活困难。

(2分)②用语巧妙。

“但知”“不解”,用语自然,却极富表现力,写出了自己漂泊无依,处境艰难的窘迫;运用比喻修辞,把自己比喻成绕树的飞鹊和不善营巢拙鸟,表达了无处安身,处境艰难的伤感;用典,借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典故,写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惆怅与不平的情感。

(答出2处给3分)2.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己的伤感之情。

(2分)江北江南,音讯断绝,成了两个世界,眼前的秋风秋雨,凄清悲冷,自己不能滞留于此,秋风秋雨,既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暗指国家风雨倾覆的时局;国家破亡,自己想如王粲投靠刘表一样,依靠某个有权势的人,获得暂时的安定,但也是梦想,他放眼遥天,只见到夕阳西下,孤云飘浮,不觉油然而生漂泊落魄、徘徊郁郁的愁情。

(4分)简析诗首联慨叹徒作楚囚相对,无计克服神州;颔联转写自己的处境与生性;颈联进一步抒写忧国之情;尾联宕开一层,语意双关。

全篇以家国之慨始,以身世之叹结,隔联相承,起得突兀,结得低回不尽。

《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题答案与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题答案与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题答案与赏析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宋代: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题⑴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⑵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不超过100字)3、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2分)4、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分)5、作者在诗的末两句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有何用意?(2分)答案⑴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⑵①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3、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4、“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5、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许浑《金陵怀古》赏析

许浑《金陵怀古》赏析

许浑《金陵怀古》赏析诗歌鉴赏指导1023 0728:记得小的时候,一次偶然的翻阅见到了这首诗,后来读了施蛰存老师的《唐诗百话》的赏鉴,对于其“惟有青山似洛中”的分析,印象最为深刻,特转引之,并将《唐诗鉴赏辞典》的赏析录于施文之前: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

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

一般咏怀金陵的诗,多指一景一事而言,许浑这首七律则“浑写大意”,“涵概一切”(俞陛云《诗境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

公元五八九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

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

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

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

“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

“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

“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

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翻译要理解诗人李商隐深有感概地说:“三百年间同晓梦”(《咏史》),韦庄也曾叹息“六朝如梦鸟空啼”。

(《台城》)所以,词中感叹“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时光流驶,岁月惊心,如今,因年代久远,战争的痕迹已经泯灭了,豪华销尽了,“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桂枝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几见银蟾自圆缺”。

银蟾,指月亮。

作者认为只有天上的明月,阅尽人间的改朝换代,盛衰兴废,不管“歌沉玉树”,“繁华销尽”,她照样年年月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她,是历史的见证。

这意思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颇相类似。

上片的怀古不是为怀古而怀古,不是为六朝的覆灭唱挽歌。

在怀古的背后,寄托着作者的政治见解和提供的历史教训,希望南宋统治者能以六代兴亡作为历史的镜子,不要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

其忠贞之情,可昭日月。

下片即景抒情,“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森,茂密;发,指毛发。

《江树森如发”,指江树茂密如发。

“潮落”二句由上片写景怀古过渡到下片的即景抒情。

鄱阳临近鄱阳湖,湖水流入长江,联系到上文的“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因而联想到“潮落潮生”,自己也心潮起伏,心事浩茫。

想到自己屡遭贬斥,身为迁客,有谁怜惜我“老大伤名节”呢?“老大伤名节”的核心仍然是指自己年华老大,屡遭贬谪,抗金之志未酬,未能做到功成名就,深为浩叹。

但他表示“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岁寒”,见《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此志应难夺”,化用《论语》:“匹夫不可夺志也。

《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

《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

《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诗,汉语一级字,读作shī,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这两句大意是:国家的盛衰兴亡取决于人事,山川地势的险要是不足凭恃的。

出自刘禹锡《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释:冶(yè)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

征虏亭:亭名,在金陵。

蔡洲:江中洲名。

幕府:山名译文春潮淹没了冶城旁的小洲,黄昏的太阳斜照着征虏亭。

蔡洲上长满了嫩绿的新草,幕府山上的烟云缭绕依旧。

国家的兴旺衰败事在人为,山川本身只是大地的形状。

与一曲《玉树后庭花》啊,哀怨凄恻,实在不堪欣赏。

赏析:公元826年(宝历二年)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阳,途经金陵。

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诗可能写于次年初春。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

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

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在何处,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

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

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

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

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

看哪,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战船——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

《金陵怀古》(许浑)评析

《金陵怀古》(许浑)评析

《金陵怀古》(许浑)评析原文:《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评析:金陵即今江苏南京,曾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帝都,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

但从隋代开始,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移,金陵的历史地位一蹶不振,金陵的繁盛也显著地衰落了。

诗人抚今忆昔,感慨系之,不禁长歌当哭,写成了这首熔铸着诗人忧患意识的感情沉痛的诗篇。

首联写六代的败亡。

六代亡于陈,陈代毁于末代皇帝后主陈叔宝。

写六朝的败亡,即从后主落笔,可谓善于构想。

出句中的“玉树”,指陈后主自制的《玉树后庭花》曲。

后主闻隋军临江,还在说“王气在此”,可见至死不悟,“王气终”即针对后主的话而发。

这一句直接从后主一面说,玉树歌未终而王气已终,见出狂澜已倒,无可挽回。

对句从战场形势一面说。

隋军攻克台城——陈朝的台省和宫殿所在地,陈后主携张丽华、孔贵妃等躲入景阳宫的井中避难,被隋军俘获。

“景阳兵合”,即指景阳宫已被隋军团团围住。

敌军如此强大,而陈国一方则已“戍楼空”,军队已被隋军击溃,戍楼已无人把守。

据史书记载,隋国的将领贺若弼、韩擒虎袭取采石矶,缘江戍卫的军队闻风而逃,戍楼形同虚设。

以上两句对偶,让“玉树歌残”与“景阳兵合”在共时中一起呈现,对比鲜明,触目惊心,既形象地显示了六朝败亡时的情景,又含蓄地表现了帝王荒淫与社稷倾覆之间的因果关系。

中间两联极写六朝覆亡以后金陵的颓败景象。

颔联着眼于“千官”与“六代宫”的沧桑变化。

“松楸”是坟地常植的树木,“禾黍”泛指农作物。

上句说人,当年享尽荣华富贵的无数朝廷官吏,都已命归黄泉,见到的只是远远近近长满松楸的堆堆坟茔,也就是《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好了歌》中两句唱词的意思:“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下句写物,当年巍峨雄伟的“六代宫”早已荡然无存,在高低不平的废墟上,如今长满了禾黍。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解释|大意|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解释|大意|赏析登临送目,正故国①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②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③。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④,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⑤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⑥。

【解释】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表达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北宋王安石作。

送目:远目,望远。

①故国:即故都。

②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此处引申为船。

③难足:难以完美地表现出来。

④门外楼头:指南朝陈的亡国惨剧。

语出自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⑤六朝:指建都金陵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⑥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陈后主作,被视为亡国之音。

【大意】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

帆船在夕阳下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繁盛堂皇。

可惜朱雀门外结绮阁楼仍在,六朝却已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玉树后庭花》遗曲吟唱。

【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来到南朝古都金陵胜地的时候,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天气已经开始转凉,有种飒爽的感觉。

当此之时,临江揽胜,凭高吊古,自有一番兴致。

看那长江,水清波平,宛如一条千里长的白练横在大地上。

白练的两侧是成簇的青山,葱翠欲滴。

这是一幅极美的静景,现在,这景致有了一点变化。

纵目望去,只见斜阳映照之下,目力所及之处,有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注释苍苍:苍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绝:冲断。

驰道:《三辅黄图》:“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

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

凤凰楼,在凤凰山上。

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

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

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

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注释苍苍:苍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

谢眺诗《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绝:冲断。

驰道:《三辅黄图》:“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晋代衣冠成古丘力”诗句。

全句意思是古墓已坏,长满松树。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

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

凤凰楼,在凤凰山上。

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

因有风集此,·赦名。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

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

(见《景定建康志》)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

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赏析月光照着南京,诗人不尽悲从中来。

星星还是那几颗星星,而金陵的王气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路之尽头是浩淼的湖水,古墓上的苍松翠柏老态龙钟;昔日那么繁华的妈鹊观、凤凰楼、清暑殿和乐游苑,也都荒废残破,少有人来。

金陵怀古 许浑

金陵怀古    许浑

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

公元五八九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

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

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

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

“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

“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

“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

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

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

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西塞山①怀古刘禹锡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③,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④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两句是对当年历史的回顾。

公元279年(西晋咸宁五年),司马炎为完成统一的大业,下令伐吴当时身为龙骧将军的王濬,在益州造战船,船造好后的第二年,王濬带兵从益州出发,沿江东下,很快攻破金陵,接受了吴主孙皓的投降,从此东吴灭亡。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参考及注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参考及注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参考及注释答案《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由王安石所创作的,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桂枝香·金陵怀古》宋朝: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古诗简介本词是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所做,全词以写景开头,又借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点题,隐喻现实,寄兴遥深,堪称北宋诗坛名篇。

《桂枝香·金陵怀古》翻译/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登上高处,面对着这千古以来便不曾变化的景色,徒自叹息六朝诸国的兴衰败亡。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苍绿的颜色。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注释(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金陵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3)天气初肃:天气刚转为清肃、萧索。

(4)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古诗词许浑《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许浑《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①拂云晴亦雨,江豚②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③。

[注]①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②江豚,《南越志》:“江豚如猪,居水中,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③洛中:即洛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残”和“空”两个字,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出陈亡之前金陵城的没落不堪。

B.颔联写六朝以来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是禾黍遍野,面对如此景象,作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

C.颈联“拂云”写石燕掠雨穿云的状态,“吹浪”表现江豚行风鼓浪的气势,石燕、江豚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寄寓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D.尾联“惟有青山似洛中”与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蕴含朝代由盛转衰是历史必然之意。

16.本诗尾联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皆是写景,请简要分析两者景物作用有何不同。

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鹊桥仙》中与此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5.D16.①本诗青山象征永恒的自然,金陵繁华已去,只有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表达了江山不改,世事沧桑(王朝兴衰)的感慨。

②刘诗借景抒情,借萧萧芦获营造出凄凉的意境,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藩镇割据,短暂统一的唐朝的担忧与伤感。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1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

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

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

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

闹红楼,烟月千里。

春色岂关人世。

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

翻译金陵乃位居险要之地,盘龙卧虎,历经六朝风雨。

曾经行人流连的荷塘莲叶今已凋枯殆尽,只有那白鹭洲上一两只正在起飞徒增荒凉的白鹭而已。

秦淮水东流,长江练无际。

金陵城外断木残桩遍地,即使有高大的楼船或战船也无法系桩停泊。

今日的金陵已是满身疮痍、处处狼藉,只有燕子衔泥筑巢。

歌女唱着《后庭花》,不知亡国之痛的人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街市人声鼎沸,红楼热闹,烟月千里。

春色岁岁虽然有,与人世变幻有何干系呢?野棠无主花散落,流莺对对,飞入那临春阁阁。

注释红衣:指荷叶,喻舞衣或舞裙。

白门:金陵。

枯杙:指枯断之木橛。

临春:陈后主为自己荒唐无度的生活建造的三阁之一的“临春阁”。

赏析《西河》属三叠慢词,这是作者次韵北宋周美成(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的一首和作。

它抒发了明清易代以后作者出自内心的黍离之悲、亡国之痛。

上片总写号称六代豪华的金陵古城已经破败不堪。

念昔日之盛叹今日之衰,为全首词定下了沉痛哀伤的基调。

首句起笔擒题,令一个三字句“龙虎地”,即以诸葛亮的赞语“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突出古城金陵乃位居险要、气象万千之地。

“六代繁华犹记”,这是对古城过去的繁华作空自回顾。

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皆在金陵建都,曾出现那些帝王统治下的繁华景象,故称六化豪华,可是今日词人眼下的金陵城已经“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了。

唐赵嘏《长安晚秋》中有“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红衣”指荷叶,喻舞衣或舞裙,故此处写荷塘莲叶今已凋枯殆尽,喻指当时六朝弦歌妙舞的盛况今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只是白鹭洲上一两只正在起飞徒增荒凉的白鹭而已。

许浑《金陵怀古》诗词鉴赏

许浑《金陵怀古》诗词鉴赏

许浑《金陵怀古》诗词鉴赏金陵怀古唐代: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译文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注释金陵:古邑名。

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后设置。

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

歌残:歌声将尽。

残,一作“愁”,又作“翻”。

王气:指王朝的气运。

景阳:南朝宫名。

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

兵合:兵马会集。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戍:一作为“画”。

“景阳”句:一作“景阳钟动曙楼空”。

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

一作“楸梧”。

冢(zhǒng):坟墓。

禾黍:禾与黍。

泛指粮食作物。

语本《诗经·王风·黍离》小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

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江豚:即*。

水中哺乳动物,体形像鱼,生活在长江之中。

吹浪:推动波浪。

英雄:这里指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

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李白《金陵三首》:“山似洛阳多。

”鉴赏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因为政治中心的转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

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很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

一般咏怀金陵的诗,多指一景一事来说,许浑这首七律则“浑写大意”,“涵概一切”(俞陛云《诗境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原文佚名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

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

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这是作者的感叹。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它们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西河·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范文]

西河·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范文]

西河·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范文]第一篇:西河·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西河·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西河·金陵怀古宋朝周邦彦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西河·金陵怀古》译文南朝金陵兴盛的情景,而今谁还能记忆呢?江岸环绕着髻鬟似的山峰相对耸立。

长江的大浪长年累月扑打这座孤独而寂寞的古城张着风帆的船正向遥远的天边驶去。

临水的陡峭山崖上的树好像倒下来靠在崖上.莫愁姑娘或许曾在这里系过艇子吧!一切只剩下陈迹了,但只见郁郁苍苍一派青色,还有那浓雾中露出的半截城垒。

夜半更深,月亮从女墙上升起来,而赏心亭东望著秦淮河。

那酒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究竟到休息去寻找呢?想来就是东晋时代王谢家族的府居所在。

燕子不知道这是什么世代。

燕子在夕阳里喃喃细语,好像也在相互诉说这里的盛衰兴亡吧。

《西河·金陵怀古》译文二看着金陵这样繁华美丽的地方,有谁还记得南朝的繁华盛世?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昔日的故都尽是一片生机,环形的山峰相对而出。

汹涌的波涛寂寞地拍击着这孤独地城池,小船扬起风帆,静静地驶向远方。

那绝壁上的老树,仍然倒挂在山崖之上,莫愁湖里的小船,是谁把它系在岸边的?如今,这里只剩下往日的遗迹,只剩下郁郁苍苍的树木,浓重的雾气遮住了半个城墙。

深夜,月亮越过城头上的矮墙,照到金陵城里,词人伤心地看着东面的秦淮河。

酒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热闹街市如今在哪里?回想过去,王谢两大家族曾经生活在这里。

那飞翔的燕子不知道如今是何年月,它们一如既往地飞到巷子里,飞入寻常的百姓人家。

夕阳的余晖中,燕子一边飞着一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述说千百年来,这里兴衰变迁的故事。

许浑最有名的诗词20首(译文+注释+赏析)

许浑最有名的诗词20首(译文+注释+赏析)

许浑最有名的诗词20首(译文+注释+赏析)2022-07-31 12:08·冬日负暄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1《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唐代] 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翻译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注释⑴咸阳:秦都城,唐代咸阳城与新都长安隔河相望。

今属陕西。

⑵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⑶“溪云”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许浑古诗鉴赏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

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

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满江红·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满江红·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原文:满江红·金陵怀古朝代:元代作者:萨都剌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译文:六代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

金陵的风景胜迹,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当年王、谢两族,家里的一双燕子,我曾在乌衣巷口见过它们。

如今它们怎么样了?夜深了,春潮拍打着金陵城,激荡着寂寞的声音。

往事不堪回首,金陵只剩下一点陈迹了。

现在无非是荒烟笼罩衷草,儿夕阳里鸟鸦乱飞,秋露冷冷,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已经没有什么人唱了,躲藏过陈后主的胭脂井忆经圮坏。

寒蝉凄凉地鸣着。

瑞还有什么呢?只有钟山还青着,秦淮河还淌碧水罢了。

注释:①萨都剌在1332年(元文宗至顺三年)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今南京市)。

该词大约作于此时。

②畴昔:从前。

③“王谢”二句: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的秦淮河畔,是东晋时王导、谢安家族的居处地。

此二句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

④孤城:一座空城。

⑤玉树歌: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为嫔妃所制之歌,人称亡国之音。

唐人许浑《金陵怀古》中有“玉树歌残王气终”之句。

⑥胭脂井:又名景阳井、辱井,在今南京市鸡鸣山边的台城内。

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隋兵所擒。

寒螀(jiāng):寒蝉。

鉴赏:这首词上片起首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定下全篇感伤的基调。

“空怅望”三句写今昔对比,承接上文而抒发感慨,当年的山川依旧在眼前,但人事变迁,已不似往日的繁盛,可谓“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

接下来的“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系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陵怀古》许浑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金陵怀古》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首联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音曲中覆灭。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折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原文】
金陵怀古1
玉树歌残王气终2,景阳兵合戍楼空3。

松楸远近千官冢4,禾黍高低六代宫5。

石燕拂云晴亦雨6,江豚吹浪夜还风7。

英雄一去豪华尽8,惟有青山似洛中9。

【注释】
金陵:古邑名。

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后设置。

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

歌残:歌声将尽。

残,一作“愁”,又作“翻”。

王气:指王朝的气运。

景阳:南朝宫名。

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

兵合:兵马会集。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戍:一作为“画”。

“景阳”句:一作“景阳钟动曙楼空”。

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

一作“楸梧”。

冢(zhǒng):坟墓。

禾黍:禾与黍。

泛指粮食作物。

语本《诗经;王风;黍离》小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

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江豚:即江猪。

水中哺乳动物,体形像鱼,生活在长江之中。

吹浪:推动波浪。

英雄:这里指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

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李白《金陵三首》:“山似洛阳多。


【白话译文】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写于大和八年(834)前后,当时诗人许浑中进士之后在江南游历,试图以才学为当地权贵所赏识。

【赏析】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不再有六朝的金粉繁华。

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

这首诗便是一首咏怀金陵的诗。

这首诗的首句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

公元589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

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

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
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

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

“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

“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

“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

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

“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

江山不改,世事多变。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

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

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

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
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

【作者介绍】
许浑(?;858)唐代诗人。

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遂为丹阳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公元832年(文宗大和六年)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

大中中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

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

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

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

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