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欣赏—⑥夕阳箫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夕阳箫鼓》乐曲简介

《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是一首著名的琵

《夕阳箫鼓》的曲名,早见之于清·姚琶传统大套文曲,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燮(1805—1864年)《今乐考证》。而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现今所见者,是其弟子咸丰庚申年即1860年的传抄本);其它一些乐谱中也有记载,如清代嘉庆己卯年即1819年《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道光壬寅年即1842年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檀槽集》琵琶谱;光绪乙亥年即1875年吴婉卿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光绪戊戌年即1898年《陈子敬琵琶谱抄本》;以及1929年沈浩初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夕阳箫鼓》。《陈子敬琵琶谱抄本》中之《夕阳箫鼓》一曲,已列有“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七个小标题。李芳园之《浔阳琵琶》有“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1920年由郑觐文创立)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此曲之小标题与李芳园所拟有所不同,是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迥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改编,更臻完善,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中国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飚将此曲改为吉它独奏曲《浔阳夜月》,在1988年广东、香港、澳门举办的吉它大赛中获古典吉它冠军。而黎海英则将它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刘庄改编为森管五重奏,陈培勋改编为交响乐。

《文心雕龙·物色》有言:“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一般而言,人们的心理与自然的物色是同步同态的,然而,人们的心灵又是超越物象,超越时空的。人们的心理,并非一成不变的“对应”于自然的物色。因其

遭遇、经历、价值取向、文明模式等等的不同,对于同样的物色,不同时空中的不同主体,有其相异、相别、甚至截然相反、相对的反应。《夕阳箫鼓》这个标题,不禁使人想起了马致远小曲《天净沙》中的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不禁使人想起了汉武帝《秋风辞》中的名句“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并引发我们深沉的人生感慨。《浔阳琵琶》、《春江花月夜》这两个标题,也暗示着李芳园等人对这首乐曲的理解和白居易《琵琶行》、张如虚《春江花月夜》的诗句不无联系,均为“客观情景”的描述,而较少特殊的“情绪”、“心态”、“价值”、“观念”意味。依然有某种“触景伤情”的意味。正所谓“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浔阳江头夜送客,忽闻水上

琵琶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正所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夕阳箫鼓》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以安宁的情调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的怡然自得、恬静闲适的心情,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乐曲共分十段:

第一段:“江楼钟鼓”,以琵琶模拟江楼的鼓声,叙述着暮色的降临,箫、筝奏出波音,描绘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初暮景色,然后乐队奏出舒展、优美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

第二段:“月上东山”,使主题旋律高四度的展衍,旋律向上引发,音乐稍显明亮,表达了一种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

第三段:“风迥曲水”,曲调逐层下旋后又回升(此段经常被省略);

第四段:“花影层台”,出现四个快疾繁节的乐句,用琵琶的华彩乐句表现江风习习,水中花影摇曳的景象;

第五段:“水深云际”,音乐先在低音区回旋,接着八度跳越,并运用颤音和泛音奏出飘逸的音响,表达了水天一色的意境;

第六段:“渔歌唱晚”,箫与琵琶奏出歌唱性旋律,展现的是一段渔歌的旋律,柔美的箫声如悠扬的渔歌自远处飞来,表现了渔民悠然自得的形象,显

示超脱凡世悠闲自得的意景。

接着是稍快而有力的乐队合奏,气氛热烈,表达了渔人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第七段:“洄澜拍岸”,进入了全曲的第一次高潮。琵琶用扫、轮法奏出强烈的乐声之后,乐队全奏,描绘了群舟竞归、浪花飞溅、波浪击岸的景象;

第八段:“桡鸣远濑”:刻画群舟再归途中,摇撸声与水流声相互掺杂、映衬的意境;

第九段:“欸乃归舟”,音乐呈反复式递升,古筝和琵琶音模仿出江上的浪花和摇撸声为之作陪衬。速度的由慢而快、力度的由弱至强,将乐曲逐步推向高潮,表现了波浪层涌、橹声由远渐近的意境;

第十段:“尾声”,节奏舒缓,表现船渐渐远去、江天一片宁静的夜色,意境在远处逐渐消失,江上恢复宁静的气氛,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全曲各段,都有一个共同的段尾部旋律作为贯穿、统一全曲的音调。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全曲为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充分运用大乐队拥有丰富的乐器色彩,巧加编配,乐器时增时减,使乐队音响富有高、低、浓、淡、厚、薄的变化,层次分明;在音乐表现方面,既发扬古典音韵优雅的格调,又使音乐充满内在的激情,颇具情韵,富有生气。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