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行业学校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摘要】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多种问题,譬如教学目标定制的不合理、教材选用不合理、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等等,这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进行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课堂教1.引言中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成功的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

但是近些年来,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出现了国家初中级人才紧缺与每年大量中职学校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岗位的矛盾。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只有找出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找到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育界对中职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中职教育虽然经历了多年发展,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冷落,相对于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言,教育界对中职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忽视,认为中职教育可有可无,从而导致教育界对中职教育投入的精力以及师资力量远远不到位,许多中职学校纷纷倒闭。

2.2教材选用不合理选用的教材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要求,可以说,这是当前中职学校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相对于高等素质教育而言,中等学校教育更注重实践性,其主要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如果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会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

2.3教师"满堂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其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中职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模式思考

中职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模式思考

中职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模式思考作者:刘宝亮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3年第01期2011年,笔者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职学校骨干校长培训班。

经过国内的集训和赴德国的考察,我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有了较深入的思考。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支持下,也是突飞猛进。

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同时存在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新的挑战。

1.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我国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和政府空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各地也相继制订了相应的职教攻坚计划及其实施意见,政策层面逐渐好转,教育投入空前加大。

仅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就拿出 100多个亿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主要是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并从2007年的秋季开始,每一年拿出 164个亿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么大的经费投入是前所未有的。

“十二五”期间,对职业教育实训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种种信息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由上而下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向教育体系的主流位置挺进,大有迎来职业教育“第二春天”之势。

2.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日趋凸现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经济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中初级的专门人才。

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

分析中职教育现状+探索发展创新之路

分析中职教育现状+探索发展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l余祖先调动办学主体积极一眭,消除供需错位,转化潜在
需求UJ.教育与职业,2001,(1). 【2】姜振山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设想U J_教育与职业,
2003,(7).
f3】蒋夫尔.一书越走越竞的职教创新之路——新疆农业职 业技术学院创新办学模式纪实(一)【N】中国教育报,2003,(6)
(三)教师要把握动态分层的原则 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并不是一成 水变的,为了一层次的学生向七一 层次努力,鼓蛐上一层次的学生继续努 力,以免落伍。 作者简介: 丁国文,士,浙江嘉兴市建筑工业学
校讲师。
万方数据
200710
办学结构混乱.应尝试与区域经济互动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无视区域经济的特点.使得学校专业殴 置、人才培养的专门化程度不适应当地社会职业分_[的实际, 号业结构与当地产业、行、啦人才结构不协调,忽视社会需求专 业资源浪费严重。中职教育体系不可互相机械照搬, 切要从 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出发,并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速度、规模、布局的统筹。 中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因此.中职学校要始终坚持 为区域性经济服务的方向,突出地方特色。要想做到这一点,就 要经常调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根据区 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学。在区域中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擘业设 置和教学方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加大实践洲练的力度。这样 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爿,加快区 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肃l优化,提高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率。 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求发展。中职教育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为 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要想做到这一点.那就得在办学体制、办学 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探索出一条卓有成 效的适合本区域的职教办学之路,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教育与 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目标,真正实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 务。~方面。当地经济因为中职教育的创新和改革而获得人才 和智力支持,促进当地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另一方而, 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中职学校自身也得到了极人 的发展,培养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不愁.中职学 校的招生和就业就会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

关于中职教育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职教育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
深化校企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指导,
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Biblioteka 中职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的典型经验
01
02
03
经验一
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需 求,根据需求设置专业和 课程,确保教育内容与经 济发展紧密相连。
经验二
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沟通和 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 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 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经验三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对学 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总结词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详细描述
中职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应加强与企业的合 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此外,应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 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中职教育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展示
成果一
中职学校通过为当地企业提供技 术支持和人才支持,有效促进了 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
民的生活水平。
成果二
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当地企业中表 现出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提高了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成果三
中职教育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更多 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的外地人 才来当地工作和生活,进一步推动 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 系
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教育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会不 断调整,中职教育应紧密关注产业结 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满 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现状及思考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现状及思考
பைடு நூலகம்完善 和修 正 。
中 职 学 校 的 学 生 规 模 在 总 体 上 取 得 了 预 期 的 效 果 , 在 具 体 目标 上 却 仍 有 差 距 。 “ 五 ” 间 中 但 十 期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毕 业 生 总 数 为 1 5 .3 人 ( 按 宽 口 6 80 万 若
径 计 算 将 成 人 中 等 专 科 学 校 毕 业 生 总 数 也 算 在 内 为 1 3 .9 人 ) 未 能 达 到 国 务 院在 2 0 年 《 于 大 9 64 万 , 02 关
由 于 我 国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招 生 数 在 1 9 年 到 98 2 0 年 间 有 所 下 降 ,o 2 有 所 缓 和 并 逐 渐 上 升 , 00 20 年
所 以 除 了 毕 业 生 数 在 2 0 年 、0 3 - 到 “ 五 ” 02 2 0 ̄ 受 九 期 间 招 生 数 目下 降 影 响 而 有 所 减 少 外 , 他 指 标 呈 现 其
中 图 5 类 号 : .8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 3 1 ( 0 8)4 0 1 — 4 > - G7 92 1 A 10 — 2 9 2 0 3 — 0 7 0


政 策 背 景 分 析
二 、 展 现 状 分 析 发
2 0 ~ 0 7q 职 业 教 育 政 策 迭 出 的 几 年 , 0 1 20 (  ̄是 综
中等 职业 学校 招 生规模 的意 见》要 求 “ 一步 扩 大 , 进
出逐 渐 上 升 的 趋 势 。表 明重 点 发 展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政 策得 到 了有力 的实施 , 得 了一定 的效果 。也从 取 另 一 个 侧 面 反 映 了 “ 五 ” 业 教 育 政 策 和 “ 一 十 职 十 五 ” 业 教 育 政 策 在 “ 五 ” 业 教 育 政 策 基 础 上 的 职 九 职

关于中职学校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之二)

关于中职学校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之二)
维普资讯
芙于 中职 掌校 发展 中声困 怒与 思考
重 庆市 云阳职 业教 育 中心
在 未来的五年 、十年 、十五年里,我 国正处在 重要的发展 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难得 的发展机遇期,与此 同时,也给职 业教育提 出了更高和更迫切 的要求 。因为,我们国家要走新兴 工业化道路 ,要加强工业化进程,要使 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 摆在我们面前 的重要任务是 : 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 足够 、质量 较高 、素质较强 的高技能型人才 队伍,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 面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中职学校 的发展可谓任重道 远。就重庆而言,市长王鸿举在 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有这 么一段讲话 :重庆在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长江上游 “ 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迫切地感 到需要有更 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更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素质优 良的各类人才方阵,作为强大的人才支撑。 ”这就更加明确地给 重庆职业教育提 出了高标准 的要求。重庆市 片特殊 ,是大城市 带大农村的直辖市,农村辐员面积广,人 口众多,基础条件差, 经济发展 落后 ,特 别是三峡工程建设给广大移民带来了生产 、 生活方面的客观 困难,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 村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 ,促进就业 的要求,的确 是一件非常 紧迫的任务。提 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 、专 业技能素质、专业技术能力等,职业教育 自然而然要肩负起这 历史使命,在 某种意义上讲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 的。因此, 加快 中职学校的发展需要切实解决 以下 困惑 。 困惑之一 : 职教法律法规 与职教 政策的不配套 重庆市 已于 2 0 年 7 2 07 月 7日经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 十三次会议通过了 《 重庆市职业教 育条例》 ,颁布这 个重要的法规为重庆职业教育 发展构建 了法律保 障体系 。 有了 法规,必须要有配套的政策付诸 实施才行 。因为,法律 、法 规 不能代替政策,要靠政策去履行法规所赋予 的权利和义务,才

关于中职行业学校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职行业学校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技能 、遵 纪守法 就可 以了 。 目前 ,我 国 中职 学校培 养 出来 的毕业 生 尚能满 足这

愿 更低 。随着 现代化 、城市 化 、工 业化 的发展 ,女性普 遍参加 社会 工作 ,社会 保 障制 度不 断完 善 ,子女养 老的需 求大
大 降低 ,这些都 会影 响到生 育观念 。 同 时 ,由于地球 环境 的持续恶 化 、国家在 环 境污 染治理 上的不重 视 、食 品安 全方 面监督机 制 的不 完善 、青少 年性 观念 的
全 世 界 产 业 链 中 从 低 端 走 向高 端 , 由 “ 中国制造 ”转 向 “ 中国创造 ” ,依靠 少
数 的创新人 才是 做不 到的 ,需 要更 多 的
学校 ,邮 电系统下设有邮 电学校 ,等 等。
这些学 校在成立 之初 多为 中等 职业技 术 学校或 技工学校 ,它们 担负起 为本行 业 和本 系统培训 和输送人 才 的重 任 ,为 国 家的改革 开放事 业培养 了众 多人才 ,成 为我国教业工人 将是 高技 能的人 才 。照此 发
展趋 势 中职行业 学校毕 业生将 难 以满足
新 时期 现 代化 企业 的用 人需 求 ,因此 , 提高 教育 质量 ,增 加未来 潜在 劳动 人 口
的人力资本内涵是大势所趋。 ( ) 三 面临 国家 1 2年 义务教育 的计 划
实施
高 技 能人 才 。若 要顺 利 实现 产 业转 型 ,
这些 产能 过剩 、高耗低 能 的的企业 将被 逐渐 淘汰 掉 ,制 造业将 向集 约化 、机 械 化 、低能耗 的方 向发展 ,届 时 ,所 需要
然而 ,随着招生 形势 的 日益严 峻 ,在竞 争 日益 激烈 的市 场环境 中 ,中职生 的生 源渠道 在不断缩 减 ,这 就直接 影响 到学

关于中职院校建设与发展智能制造专业的思考

关于中职院校建设与发展智能制造专业的思考

关于中职院校建设与发展智能制造专业的思考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智能制造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了工业发展的未来之路。

然而,这颗新星的光芒尚未完全触及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殿堂。

中职院校在建设与发展智能制造专业方面,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智能制造专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已经意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构建相关专业。

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就像是在崎岖的山路上驾驶一辆新车,既需要熟练的驾驶技巧,又需要对路况有深刻的了解。

中职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这使得智能制造专业的建设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智能制造专业对学生的影响。

智能制造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

它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这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无疑是一次颠覆性的冲击。

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必须跳出原有的框架,采用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中职院校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院校应该引进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专业教师,同时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完善教学设施和课程设置。

中职院校应该加大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

同时,还应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中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还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中职院校应该主动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习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动态。

最后,我想用一句比喻来形容中职院校在建设与发展智能制造专业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虽然路途艰险,但一旦登顶,便可领略无限风光。

创新机制 内涵发展 提升泸州中职教育综合实力——关于泸州市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创新机制 内涵发展 提升泸州中职教育综合实力——关于泸州市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学校 的扶 持力度等政策举措 。 关键 词 : 中职教 育; 经济社会发展 ; 创新 ; 内涵 ; 综合 实力
中图分 类号 : G7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9 1 5 4 ( 2 0 1 3 ) 1 0 —0 0 0 4 —0 5
党 的十八大提 出了要“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 , 明确 了职业教育今后发展 的 目 标 定位 和战略选择 , 如 何 贯彻落实 中央的战略部署 , 努力办好人民满 意的现 代职业教育 , 推动泸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泸州市教育

基本 情况
泸州市现有 中职学校 2 1 所, 其中教育行政部 门管
理1 8 所, 公办 1 1 所, 民办 1 0 所 。 中职学 校 中有 国家 中
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 目建设学校 3 所, 国家级
重点学校 4 所, 省 级 示 范性 中职 学 校 2 所, 省 级 重 点 中 职 学校 3 所, 全 市 各类 中等 职 业 教 育在 校 生 9 万余人。 2 0 1 3 年, 该 市 中职学 校 开设 有 1 5 大类 4 5 个专业 , 有 省 级重 点 专业 1 0 个。
创新机制 内涵发展 提升泸州中职教育综合实力
关于泸州市 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口 赖红 艳 涂红 霞 王孝 云
( 泸州 市教 育局 , 四 川 泸州 6 4 1 5 0 0 )
摘 要: 推进 现代职 业教育 , 要 紧紧 围绕 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 , 着力培 育特 色骨干专业 。要 坚
持把 职业教 育纳入 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 和产业发展规 划 , 以“ 构建现代职 业教 育体 系、 优化职 业教
育 区域布 局 、 提 高 中职 学校 办学条件 、 提 升 中职 学校 办学质量 ” 为 目标 , 要重 点抓 好 完善 机制体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实践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实践思考
中等职业教 育现状 与发展 实践 思考
甘 肃石 化 技 师学 院 杨述 燕
摘 要 :随着 我 国经 济和社 会发展 ,中等 职 业教 育显得 越来越 重要 。但中 等职业 教育也 存在 着许多 需 要解决 的问 题。改 变人 们观
念 、加 强师资 队伍 建设 、优 化生 源 、加 大投资 都有助 于我 国中等 职业教 育发展 。
源。
和社 会 对 它 的认 知 度 。
4 .专 业 及课 程 设 置 不 合 理 中职 学校 吸引 生 源 多少 很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两个 方 面 ,一 是 学 校 专 业 设 置 的 科 学 与 否 ; 二是 所设 专 业 发 展 前 景 的好 坏 。 目前 ,很 多 中等职业学校对 自身发 展方 向定 位不 是很清楚 ,许 多中职学 校不是 根据 自身 的实际条件与社会的需 求开 办专业 ,而是追求经济效益 , 在专业设置方面缺少长远规划。有些 学校甚至却连最基础的专业 教 师与配套设施设备 、实训场所都没有 就开办了专业 ,理论与实习相 互脱节 。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使得同区域内各 学校 间专业设置交叉 重 复 ,而 且 严 重 影 响到 中职 学 校 本 身 的特 色 ,教学 质量 的下 滑也 影 响 了 中职 教 育 的可 持续 发展 。 5 .师 资 力 量 薄弱 , 总体 素 质 较低 当前 ,中 等职 校 师 资 队 伍现 状 主 要 表 现 为文 化 课 教 师 过 多 、专 业教师缺 乏 ,专家 型的教师严重缺乏 。在 中职教师 队伍 中,相当部 分教师要 么只懂专 业理论 ,却不善于 实践 的指导与操作 ;要 么只会 实践操作 ,却 缺乏必要 的理 论素养和科学 的教育教学方法 ,致使 中 职教育的 “ 技能性 、实 践性 ”特 色无 法得到体现 ,教学质量 与教学 水平不高 。专任教师的欠缺 和教 师素 质不高 ,已成为制约职教发 展 的主 要 因 素之 一 。 6 . 就 业形 势 不 容 乐 观, 对 口就业 率 不 高 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单一 ,再由于学历偏低、专业 知识不够扎 实,专业技能不够精通 , 缺乏就业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不被用 人单位重 视,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 仅直接关 系到广大家长 和学生的根本利益 ,还直接影响到 中职学校 的生 存 与 发展 。 二 、新 形 势 下 中等 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对 策 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认知度

关于中职行业学校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职行业学校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职行业学校现状与发展的思考作者:刘闽春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2年第01期【摘要】对各类中职行业学校所处宏观环境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职行业学校宏观环境现状发展之路【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14-02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诸多行业和系统大多开设有自己的职业培训学校,如税务系统下设有税务学校,工商系统下设有工商学校,铁路系统下设有铁路学校,邮电系统下设有邮电学校,等等。

这些学校在成立之初多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技工学校,它们担负起为本行业和本系统培训和输送人才的重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众多人才,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招生形势的日益严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职生的生源渠道在不断缩减,这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

如何突破困境,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各行业学校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本文对各类中职行业学校所处环境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道路。

一、中职行业学校所处宏观环境(一)面临我国人口结构的瓶颈期从人口层面上看,我国在新世纪的前十年步人人口红利时代。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人口结构已发生变化,其中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与人口红利时代比较已大幅下降,老龄化人口占比逐年增大,0~14岁人口占比逐年减少,甚至有专家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少子化”时代,我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

我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老年人口大量增长而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巨大社会压力。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也会发生变化,较之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生育的意愿更低。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女性普遍参加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子女养老的需求大大降低,这些都会影响到生育观念。

同时,由于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不重视、食品安全方面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青少年性观念的开放和随意,人们的生育能力也在逐步下降。

关于中职学校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之三)

关于中职学校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之三)
才行, 学校要给每一个教师 搭台子 、 指路子 、 压担 子,要给教师有主动权,要有塑造名 师、 技师的品牌 意识 ,才能激发教师 的创造力,要构建 “ 学校围着 市场转,教师围着专业转,学生围着 技能转”的教学一体化模
式,达到学生就业与终生发展的 目的。 其五 ,职场调和意 识。作为职业学校来讲 ,职 场就是课 堂,就是 “ 真枪实弹”的实训基地 。对于职场往往存在一个认 识误区,以为学校修建了实训实作场地,有 了实训大楼,有了 相应的设备一切 问题都解 决了。其 实,这个认识太肤浅 、太片 面了。现在 中职学校广泛推行学生 “ 半工半读”模式,把学生
维普资讯
关于中职学校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 ( 三) 之
云阳县职教 中心 邱光碧
根据 国家经济发展规划, 随着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的加 速,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 ・重庆更具两大 优势 : 一 是党 中央 、 国务院特别关注库区的建设和 发展,二是直辖 1 周 o 年之际, 重庆成为城 乡统筹改革试验 区,进入了一个 “ 求突破 , 上台阶,大发展 ”的新阶段。因此职业教育正处在最难得的发 展机遇期。但 是 , 真正使库区中职学校能抢抓机遇 , 发展内涵 , 提升层次 ,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联系发展实 际对开始起步 发展的库区中职学校所面 I 拘 问题, 临l 便有 以下几方面 的意识 困 惑与思考。 其 一,机遇把握意识 。千载难逢 的发展机遇来 临,我们 不仅要抓 ,而且还要抓住抓好才行 。到底怎么一个抓法?既不 能置之盲然,或熟视无睹,高枕无忧,或坐而论道,错失 良机, 又不能什么都想抓,什么都去抓,结果丢了西瓜捡 了芝麻,得 不偿失。因此,对机遇的把握决不是一件 小事,更不是一件易 事,切实需要我 们实事求是地 真抓实抓,科学地研 究机遇和正 确地 把握机遇,需要集思广益,需要责任意识,不论是学校决 策者还是全体教职工,决不要有半点松懈麻痹的思想 ,要从认 识上走出误区:不要 以为发展机遇是平等的,不要以为发展机

中职学校调研报告总结与反思

中职学校调研报告总结与反思

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措施
• 加强课程与市场需求对接
• 优化课程结构,减少重复
•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体系现状
• 课程结构
• 课程内容
• 课程评价
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 课程内容重复
• 课程评价不完善
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现状
• 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 提高就业咨询服务质量
• 加强就业实践活动
06
中职学校发展困境与挑战
中职学校招生与生存的困境
招生困境
生存困境
• 招生政策影响
• 办学经费不足
• 竞争对手影响
• 师资力量薄弱
• 社会认知影响
• 教学质量不高
中职学校教育与市场的脱节
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
•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职业指导服务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
01
学生心理特点
• 自我认知能力
• 学习动机与兴趣
• 人际交往能力
02
学生心理问题
• 学习压力
• 人际关系
• 职业规划困惑
03
学生心理辅导与支持
• 心理辅导课程
• 心理辅导老师
• 心理辅导活动
03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反思
中职学校调研报告主要发现

⌛️

学校现状
• 学校规模与分布

学生特点与需求
• 学生基本情况
• 专业设置与调整
• 学生学习需求

西部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西部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阻碍 学校 的 发展 随着 人 们 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中城 市 办学 规 模 的 大
作者简介 : 王义宝(9 0 , , 1 6 一J男 四川梓潼人 , 绵阳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科研处, 副教授, 硕士 , 主要研究方 向: 中职教育及理论的研究。
收 稿 日期 :0 2 0 — 2 2 1 — 3 1
( ) 生人 数 下滑 , 学成本 高 , 响 专业 设 置 , 三 招 办 影
三学生的中考成绩 刚上普 高线 , 学生 自己不愿意上普
高 , 到 职 高学 习 , 其 父母 却 硬 要 他们 去 读 普 高 , 想 但 不
允许去读 中职。有 的初三学生未考上普高 , 学生愿意 读 中职 , 而父母不愿让其读 中职, 他们宁愿出高价把子 女强行送到普高就读。
职业 教育 是 实现农 业 产业 化 、 村 现代 化 、 村 城 农 农 镇 化 的重 要 支柱 。但 近 年来 随着 高 校 的扩 招 , 通 高 普
( ) 学设 备 落后 , 二 教 有碍 办学质 量 在 西部 地 区 , 教育 行 政 部 门 在衡 量 一 所 学校 的教
中的快速发展 , 忽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 导致普教 和职教发展的失衡 , 致使 当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处于 非常困难的状况 ,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 区的农
校经费拮据 , 校舍短缺 , 设施 落后 , 响了专业设 置 、 影 实训开展 , 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比如有的中职学
校 开 办 电子专 业 , 只有 几 把 电炉 铁 。有 的 中职学 校 却 开办 机 械加 工专业 , 却没 有一 台实 用 的加 工机 床 , 只有
接助长 了社会追求 高学历之 风而轻视职业教育 。同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当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在表象上看似轰轰烈烈,但在热闹非凡的背后却隐藏着招生艰难、毕业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中职学校不为广大家长和学生认可的现实。

就其主要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和学校忽视内涵建设,教学、办学脱离实际;二是职业教育缺乏公平合理性、职业学校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严重不足。

因此,必须对职业教育进行深入合理的改革,才能使我国的职业教育真正为中华经济的腾飞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盲目扩大就业质量内涵建设三十年的改革推进,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生产大国。

曾经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曾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如何提高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暨人力物力,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有了空前的长足发展。

特别是各地区中职教育的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都有了有了空前的增长。

但是,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调查发现,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效果甚微,对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与其国家投入及不相适应。

“中职无用论”在社会上蔓延,形成国家重视老百姓轻视的一头重现象。

中职招生举步维艰,不少的中职校招生数急剧下滑,甚至有招不到学生面临“歇业”的状况。

如贵州省的黔南州,在十二个县级中职校中,除了瓮安、荔波等几所“重点学校”还能有所稳定以外,诸如贵定、山都、长顺等县的中职校已经空有其名了。

特别是近年来在“突破高中阶段教育”政策的影响下,普通高中开门扩招,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生源枯竭”的尴尬境地。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一幅幅横空而过的大幅空头标语。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措施和政策措施已经到了非改革和调整不可的地步了!一、影响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资金到政策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中职院校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职院校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职院校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职院校的教育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中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中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资源不足中职院校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设备方面。

一方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 课程设置单一由于历史原因和教育政策的制约,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注重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需求。

3. 实习实训环节不足中职院校的实习实训环节不足,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和提升。

实习实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中职院校的实训课程设置和实际操作环境都存在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不足。

4. 教学模式陈旧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以传统的“授课-默写-考试”模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下降,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完善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需要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多方面提高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设备的配备。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切实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

要改革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职业实践、创新创业等相关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要加大对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术 学校 吴武 林
中等 职 业 学 校计 算 机 专 业 教 育 是适 应 社 会 进 步 和新 技 术 发 展 而 产 件应 用 员 根 据 不 同 的单 位 性 质 而不 同 ,如广 告 信 息 传 媒方 面 要 求 精通 h o t o s h o p 、C o r a l D r a w的 各 个 版 本 以 及 3 D MA X、F l a s h等 图 像 和 动 画 生的专业技术教育。 目前 ,我国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正出现一种 P 相互矛盾 的现象 :一方面是社会上需要计算机应用人才 ,另一方面计 处 理 方 面 的软 件;制 造业 方 面要 求精 通 A u t o C A D和数 学 中 的立体 几 何 , 算 机 及相 关 专 业 毕 业 生 的 就业 形 势 却 呈 现 出下 滑 的趋 势 。 为此 ,探 索 要求 有 较强 的 硬件 维 修 动手 能力 。 条 符合 中 职计 算 机 专 业发 展 的道 路 ,是 我 们 计 算 机 教 学 工作 者 要 研 根 据 企业 需 要 ,针 对 各种 I T类认 证 设 置相 应 课 程 ,并 且根 认 证 考 究 的重 要 课题 。 试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这种专业 的 计 算 机 专 业 人 才 的 需 求 现 状 I T培训结合了理论和实践,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慢慢积累经 验,在毕业 随着便于经济的发展和 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信息产业在 国民经济 之前 就 具备 了很 高 的 职业 竞 争力 。 中的地位不 断提高 ,各行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 三 、教 学方 式 必 须 适 应 中职 学 生 的 特 点 来 自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 台 《 职业 院校计算机教 由于 学 生综 合 能 力 方 面有 较 大 的差 异 , 因而 对 计算 机 操 作 学 习 的 育 调 查 分 析 》的数 据 显示 :据 测 算 ,我 国 为 了发 展 信 息 产业 ,每 年 至 接受 能 力 也 存 在 着差 异 。因 此 ,在 教 学 过程 中应 充 分 发挥 学 生 学 习 的 少 需要 1 0 0万 人 才 ,其 中专业 人 才 需求 在 4 0 万 人 以上 ,而 我 国 目前 每 主观能动性 ,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选取 、 设计较为合适 的授课方式。 年 只 能培 养 2 O万 左右 。 在平 时教 学 进 程 中应 尽 量 采 用 “ 项 目教 学 法 ” 、 “ 任 务驱 动 法 ” 等教 中高 等 职 业 院 校 是 培养 基 层 计 算 机类 专 业 技 术 人 才 的 主要 部 门之 学方 法 培 养 学 生 。学 生 通 过 渐 近 的学 习 活 动 ,在 不 断 获得 新 知 识 的过 I T产业迅猛发展 ,市场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应该说职 程 中不 断地 看 到 自己 的成 果 时 ,就 会产 生 出强 烈 继续 学 习 的愿 望 。 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潜在空间还很 大。但是 ,现在 中等职业计算 分组协作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 比较有效 的形式。老师可以根据 机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的 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 课题 ( 作业 )要求 ,以小组 为考核单位,对应掌握的技能知识点进行 求 ,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 测试 ,对不合格的小组 ( 个人 ),由该小组进行组内讨论 ,查找原因, 二 、 课 程 设 置 必 须 适 应 企 业 的 需 求 在教师 的协助下进行再指导训练。以小组为单位 ,每一单元或课题开 中等 职 业 学 校 计 算机 专 业 培 养 必 须 与我 国社 会 主 义 现代 化 建 设 要 展活动竞赛 ,对优胜小组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求 相 知识 ,他 们 应 当 具有 一 定 的科 学 思维 与 自主 学 习 能力 ,具 有 一 定 四 、考 核 评 价 体 系必 须 适 应 专 业 特 点 的 沟 通 与 交 流能 力 ,具有 扎 实 的计 算 机专 业 基 础 知 识 和基 本 技 能 ,具 计算机教学过程 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 :如何更科学 、客观地评 有 一定 的 计算 机 相关 岗位 的职 业 技能 。 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往往有些平时操作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 ,在现有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学生培养 目标应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社会经 的评价体系中根本反映不出来应有 的水平 ,而反映出来的所谓 “ 好” 济发 展 的需 要 。首 先 ,建立 具 有 中等职 业 学校 计算 机教 育 自身 特 色 的课 学生 却往 往 是那 些 操作 实 践 能力 不 很 突 出的学 生 。 程和教材体系。根据用人企业的需求,开发、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计算机 五 、师 资 队伍 必 须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类教学方案 , 设置相关计算机专业 ,与企业联合开展计算机教育与培训。 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都 比较年轻 , 经验不足, 根据企业对计算机方面人才要求与学校开设 的专业基本课程调查 , 教学任务重 , 另上职称结构不合理 , 专任年轻计算机教师职称普遍偏低 以下各 课 程 被选 中的 比例 较 高 ,各 占 比例 如表 1 所 示 校内外计算机从业人员收入差异较大 的现实,导致有一枝之长的计算 表 1基 本 课程 调 查 表 机教师流失快 ,优秀人才留住 的不多。一些学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课 程 占比 课 程 占比 课 程 占比 是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结果新 的问题又产生 了:一方面不能保证教师 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知 业务进修和 自我学 习时间,专业理论长期得不到更新 与提高 ,另一方 操 作基 9 4 . 5 3 % 5 9 7 0 % 数据库原理与使用 5 8 7 1 % 础 识 面使得教学粗糙 ,影响了教学质量。 Ai 1 t o 计算机安装 C AD 4 4 2 8 % 与 维 护 4 3 7 8 % 嘲 页 设 计 4 9 2 9 % 因此,必须加强青年教师 的培养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 、专业水 网 络 管 平高 、实践能力强 、结构合理 的 “ 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设中职学校 理与应 4 1 7 9 % 计算机原理 4 1 _ 2 9 % 多媒体技术 3 0 3 5 % 用 自己的教师继续教育系统 ;建立健全专业教师到企业 实践制度 ,并纳 另外 ,不 同 性 质 的单 位 因为 对 计算 机 专 业 人 才 的使 用 方 向不 同 , 入 对 中职 学 校 的 考核 体 系 中 ,同时 与 教 师称 挂 钩 。年 轻 教 师 必 须定 期 从而对其他课程有不 同的要求 ,如 :程序设计员要求 C语 言、V B语 参加各种专业培训 ,鼓励参加 N I ] T 、思科 、C E A C等认证考试。定期 言 、c + +程 序 设 计 方 面 的语 言 ; 网络 管 理 员要 求 会 用 多 种 网 页 制作 软 组 织 教 学 评选 活动 ,推 进教 学 能 手 、学科 带 头 人 建设 ,提 高 骨 干教 师 件 , 自己能 动 手 组 网 和能 对 各 种 服 务器 操 作 系 统 进 行设 置 和 使 用 ;软 的社 会 能力 和适 应 能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职行业学校现状与发展的思考【摘要】对各类中职行业学校所处宏观环境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职行业学校宏观环境现状发展之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诸多行业和系统大多开设有自己的职业培训学校,如税务系统下设有税务学校,工商系统下设有工商学校,铁路系统下设有铁路学校,邮电系统下设有邮电学校,等等。

这些学校在成立之初多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技工学校,它们担负起为本行业和本系统培训和输送人才的重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众多人才,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招生形势的日益严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职生的生源渠道在不断缩减,这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

如何突破困境,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各行业学校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本文对各类中职行业学校所处环境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道路。

一、中职行业学校所处宏观环境(一)面临我国人口结构的瓶颈期从人口层面上看,我国在新世纪的前十年步人人口红利时代。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人口结构已发生变化,其中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与人口红利时代比较已大幅下降,老龄化人口占比逐年增大,0~14岁人口占比逐年减少,甚至有专家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少子化”时代,我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

我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老年人口大量增长而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巨大社会压力。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也会发生变化,较之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生育的意愿更低。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女性普遍参加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子女养老的需求大大降低,这些都会影响到生育观念。

同时,由于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不重视、食品安全方面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青少年性观念的开放和随意,人们的生育能力也在逐步下降。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越低,如美欧各国,其人口增长率已连续多年呈负增长。

我国的人口专家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将为零。

在此种背景下,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由于家庭人口的减少,家庭经济环境的好转,愿意读中职学校的孩子将越来越少,父母往往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去完成大学的学习,于是,学习好的孩子被送往大学,学习欠佳的孩子被送去高职高专院校,极少数人会考虑读中职学校。

这样,中职行业学校的生源日益减少,招生将变得更为困难。

(二)面临我国产业转型期目前我国正进入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人口结构的“少子化”也将倒逼经济结构转型。

目前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迫使企业更多地用机器技术来替代人力,促使企业完成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提升产业层次。

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如制造业,已是产能大量过剩,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高耗能、低效率,成为资源消耗的大户。

我国的“制造大国”这一称号可说是以大量透支自然资源和压榨人力资本为代价获得的。

大多数的制造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整个价值链的末端,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需要的是大量的普通产业工人,他们只需具备一般劳动技能、遵纪守法就可以了。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尚能满足这一需求,各类中职、技校形成建制的“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有的已变为“成建制的廉价劳动力”。

职业教育培养的应是高端技能人才,而非廉价劳动力,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和高技能的人才。

要使中国在全世界产业链中从低端走向高端,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依靠少数的创新人才是做不到的。

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若要顺利实现产业转型,这些产能过剩、高耗低能的的企业将被逐渐淘汰掉,制造业将向集约化、机械化、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届时,所需要的产业工人将是高技能的人才。

照此发展趋势中职行业学校毕业生将难以满足新时期现代化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未来潜在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内涵是大势所趋。

(三)面临国家12年义务教育的计划实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增多,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将不再是遥远的事,加之这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届时,学生完成12年义务教育后直接分流进入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中职学校的生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生存发展这个大问题将是中职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中职学校中实力较弱的行业学校将陷入更为严峻的境地。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各类中职行业学校还面临国家和各地方从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对本地中职学校的扶持,对非地方中职学校从生源渠道、招生、就业及政策等方面的诸多限制。

二、中职行业学校现状分析(一)办学不够规范,师资力量普遍不够强,生源质量偏低各类中职行业学校(含技校)在成立之初,往往都是由本行业本系统派员组建的,这些人员大都欠缺一定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都是边摸索边干,在办学理念与办学实效上,与正规院校相比,显然存在差距。

从师资力量上来说,由于行业背景,各类中职行业学校(含技校)的师资力量普遍较弱,许多教师是由本行业本系统内部员工抽调而来或是本校留校生,总体来说,教师学历不高,素养不强,缺乏专业背景,总体质量不高。

从生源上看,所招收的学生为初中毕业生,部分是学习欠佳、纪律不良的学生,这些学生厌学情绪较严重、基础薄弱、自律能力较差,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二)财政投入有限,主管部门支持不够由于行业学校的财政、人事权均由所在行业、系统主管,主管部门往往缺乏对所属行业学校资金投入的动力。

若行业、系统实力强的,或许会有较多的投入,若行业、系统实力不强,投入则少。

综观各省区中职行业学校,从国家和行业、系统处所得的资金投入远远比不上各省区教育系统直属直管的中职学校,这导致一些行业学校在教育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建设、生源渠道、政策扶持等各方面均普遍落后于地方中职学校。

由此形成强者更强、更能获得优势资源,而弱者更弱、处境更艰难的现实局面。

(三)多头管理,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高,投入产出比低各类中职行业学校由本行业本系统主管,在财政、人事上都隶属于各自所在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而在业务上则需要接受教育部门或劳动部门的领导,这就形成多头管理的局面,导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形成难以理顺的复杂关系。

再加上对领导者的财权、人事权、行政权缺乏有力的监管,领导者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由此形成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的现实。

(四)多年办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各类中职行业学校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大多数都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

它们立足于本行业本系统的用人需求,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同时面向市场,培养能够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

在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大环境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行业学校具有了较强的适应市场的能力。

各行业学校由于拥有特殊的背景,借助自身的行业资源,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大多拥有具备自己行业特色的优势专业。

但不可忽视的是,各类中职行业学校存在着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度不高,大量专业设置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等现象,如许多学校都开设有会计、计算机、市场营销等专业。

(五)面向市场,毕业生输送渠道受阻,就业安置优势不再在计划经济时代,各类中职行业学校拥有较顺畅的人才输送渠道,具有就业安置上的优势。

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国家统一安排就业政策的取消,不少部门、行业被逐渐取消和开放,它们的功能也为市场所替代,加上各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各类中职行业学校的就业安置优势已不复存在。

除少数行业、系统愿意招收本系统毕业的中职生外,大多数单位,如工商、税务等行政机关,往往要求具备大学学历,或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才可进入。

中职行业学校毕业生由于技能不高,素质不强,多数只能进入企业,而且多为中小型私人企业中的流水线上,重复每天10小时的单调、机械且缺少技术含量的工作。

三、中职行业学校发展之路思考在宏观环境下,面对自身发展的现状,各类中职行业学校应审时度势,抓住时机,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这是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对此,笔者认为,中职行业学校的发展前景在于:走兼并重组之路,向高职高专发展。

将各类中职行业学校中实力弱的学校并入实力强的学校,一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国家行政投入的使用率,集中优势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者可以减少行政办公支出,降低公务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兼并重组的方向有二:一是在本行业本系统内部进行.以优胜劣汰为原则进行资源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将各类中职行业学校并入地方中职学校,可借鉴国家将原各大中型国有企业所办的中小学校并入各地方学校这一做法。

兼并重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院校升级,将中职教育升级到高职高专教育,从职业教育培养的低端目标进入高端目标,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各类中职行业学校应认清形势,抓住时机实现转向,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

如实力较强者,要快速增长,可兼并实力较弱者,也可强强联合,进行合并重组,实现资源互补,成立更高一级的高职院校,向高职高专之路发展,在学校自身得到良性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发挥自身的社会效益。

目前已有不少地方中职学校开始试点这一做法,如柳州市已在2005年将其所属的市三职校、市经济干校、柳州电大等学校合并重组成立柳州市城市职业学院。

地方教育系统已开始行动,各类行业、系统中职学校可加以借鉴,赶快行动起来。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像学校这类具备公益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国家的改革方向将是让其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加大投入。

各类中职行业学校正面临这一特定时期,应抓住这一时机,争取做大做强。

然而,由于各类中职行业学校分布于各行业各系统,主管部门不同,要想进行资源重组、院校合并,其难度较地方中职学校更大,情况也更繁杂。

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来突破地方、部门利益,进行统一规划、重新布局,实现资源优化,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