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赏析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_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培养热爱美好生活、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

2.能够唱准两声部,并感受合唱的谐和与美妙。

了解《祖国的花朵》的大概情节,辅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

教学重、难点1.唱会歌曲并唱好歌曲,能够唱准两声部并做到演唱和谐,感受歌曲中“幸福”的意境。

2,两声部的咅准和弱起节奏。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作于1955年,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从结构上看,歌曲由前奏及两个乐段构成。

前奏的音乐素材来自第一乐段,弱起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动力感,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北海景象,又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游园时愉快、喜悦的心情。

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前两个乐句是歌曲的基础,建立在小调上,后两句转入大调。

第二乐段是副歌,为二部合唱。

能够分成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从强拍开始,令人耳目一新,音乐变得宽广、爽朗。

第二乐句保留弱起节奏的形式,与第一乐段形成呼应,并且使得整首歌曲具有起承转合之意。

合唱的两声部之间以三度咅程为主,间插六度、五度等音程。

《让我们荡起双桨》因为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歌词创作上以北京北海公园的湖面为背景,为人们所熟知,具有很强的描绘性,五十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电影《祖国的花朵》片段。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大家观看一段电影片段,请你边看边思考这个片段中还缺少点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引导,为画面配上什么样情绪的音乐?(根据教师特长能够发挥键盘演奏的作用,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变成“抒情”“欢快”两种风格让孩子选择,既对比了情绪,又感受了旋律。

)2,导入新课。

教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旋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

接下来请大家听一听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3.揭示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作于1955年,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孩子们在美丽的湖面上划船游玩的愉快场景。

歌曲的旋律轻快、简洁,歌词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重复的方式,描绘了湖光山色和孩子们的欢笑声;第二乐段以变化重复的手法,展现了孩子们在荡起双桨的同时,心情的愉悦和向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儿童歌曲,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但是,对于歌曲的分析和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欣赏和表现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儿童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

2.对歌曲的情感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

2.引导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意义。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音响设备。

3.分组标志: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儿童歌曲,激发他们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他们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教学,以便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孩子们在河边荡舟、快乐游玩的画面。

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某些音符和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情感体验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学会歌曲中的舞蹈动作,能够在集体中进行表演。

3.理解歌曲的主题,感受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的情感表达。

3.舞蹈动作的协调和表演。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和舞蹈动作,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舞蹈动作。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舞蹈道具:如小船、浆等。

4.乐谱:分发给学生,便于跟随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摇摆,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节奏。

随后,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乐句进行练习。

蓄能阶段:启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分析

蓄能阶段:启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分析

蓄能阶段:启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分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的内容也逐渐向丰富、多样化、深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这样的趋势,教材的编写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内核。

本文将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里的一篇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详细剖析这篇教材在情感共鸣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故事情节《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主人公是两位中学生,在父亲的殷切关注下,在暑假期间,他们决定参加湖北省船运会。

由于他们以往基本没有划船的经验,加之水流湍急,风力很大,初次参赛就遭遇了惨败。

失落和失望的两个孩子选择了逃避问题,没有直面自己的失败。

在父亲的支持下,他们压低了姿态,勤奋地学习,积极地训练,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

第二年的船运会上,他们最终实现了荣耀,获得了冠军。

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是一个伟大的成长过程。

在成功的背后,也包含着他们所赢得的荣誉与自我认可。

父亲的支持和矫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得孩子们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永不气馁。

故事中所有的情节都蕴含着希望、思考、挑战和努力等核心价值。

二、从情感共鸣读懂《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情节、角色塑造和叙事方式,更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通过主人公的成功与失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多么需要勇气和毅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相比之下,让人更为感动的是,他们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勇敢地面对着失败和不完美,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

其实,《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情感共鸣源于它所打破的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和理解,在精神内核的培养上相对较为薄弱。

这类教学方式与学生自身态度的状况也呼应不上来,往往让学生产生疲惫、无聊、反感甚至失去动力的情况。

而《让我们荡起双桨》所采用的情境化、真实化、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很好地与学生的心理状态相符,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体会故事中包含的情感价值。

人教版音乐五下第四单元《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人教版音乐五下第四单元《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人教版音乐五下第四单元《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人教版音乐五下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河边的快乐时光。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描述景色为主,第二乐段以描述孩子们的活动为主。

整首歌曲充满了童真和童趣,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参与互动活动。

但在音乐表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自信,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童真和童趣。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欣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4.实践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增加歌曲的表现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其他版本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比较不同版本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儿童歌曲,它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富有童趣的歌词,展现了孩子们在美丽的湖面上荡舟游玩的场景。

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简单的和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音乐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和声合唱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4.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感受音乐的美。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4.欣赏法:教师播放优秀合唱版本,学生欣赏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频、视频资料。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小船模型、荡舟图片等。

4.合唱谱:四人合唱、八人合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频,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朗读节奏。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分析

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1、创作背景《让我们荡起双桨》,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电影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中》中的插曲,这部电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与1955年摄制完成的,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影片,就创作而言,这首歌是为《祖国的花朵》专门定做的,他必须依附于这部电影故事的本身,才更有价值和意义,但因为歌词本身的“定向性”并不强,且很阳光地表现出一个抒情意境,受到人们的喜爱、欢迎,得以流传是必然的。

2、作品结构《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单二部曲式童声合唱曲,小调式,第一乐段为齐唱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对比结构。

第二乐段为合唱部分,包括三个乐句,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主要是以平行三度构成的二部合唱,偶尔出现五度、六度等。

歌曲旋律清新流畅,富于民族风格。

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描绘了新中国儿童在充满阳光的北海湖面上划船、尽情游玩儿、愉快歌唱的欢乐情景。

表达儿童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真挚情感。

3、知识与技能歌曲为2/4拍,是学生在音乐课学习歌曲中常见的拍子,出现的各种节奏,均是学生们常见的节奏型,强拍弱位起唱是本首歌曲突出的特点,也是本课教学演唱中的难点之一。

4、地位与作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以巩固二声部合唱为主的合唱歌曲,在小学阶段的合唱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音乐感知、鉴赏及识谱视唱能力,已能够正确运用气息来歌唱,是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起始的最佳阶段。

1、相关知识储备(1)本课所出现的各种节奏型,均是学生较熟悉的节奏。

(2)“0×××”强拍弱位起节奏型,学生很少见到过。

(3)学生曾经学过平行三度构成的合唱歌曲,能够进行三度音程的构唱。

2、相关技能水平演唱方面:学生具有初步的正确歌唱姿势及呼气方法,但合唱歌曲学习较少,合唱中的声部和谐统一还需调整和提高。

演奏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竖笛吹奏能力,竖笛可以作为学生学唱歌曲的学具。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儿童歌曲,选自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这首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富有童趣的歌词,展现了孩子们在美丽的湖面上荡舟游玩的场景,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因此学习这首歌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演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这首歌曲已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和旋律,学会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通过对歌曲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2.歌曲中节奏、旋律的把握。

3.正确处理歌曲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讨论,共同分析歌曲的特点。

3.练习法:教师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提高演唱技巧。

4.激励法:教师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五线谱、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3.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4.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

随后,教师提问:“你们对这首歌曲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和歌词,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最新】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最新】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加强教 研组凝 聚力,
用,把 先进理 念学习 转变学 生的学 习方式 五年以 下的教 师备详
制学生 作业的 学生一 个公正
量,本 、公平
培养组 内老师 的团结
和教学 实践有 机的结 ,提高 课堂效 益,规 案,提 倡其他 教师备
着切实 的评价
减轻学 生负担 环境。
合作精 神,做 好新教
合起来 ,做到 以学促 范教学 常规管 理,抓 详案。 要求教 师的教 的精神 ,要在 作业批
,重探 索,重 实效的 原则, 在总结 上一学
为工作 的重点 。 周集体 备课一 次,定 开课教 学。 课,评 课”之 风,大
年经验 教训的 前提下
时间定 内容, 对下一 力提倡 组内, 校内听 ,出色 地完成 各项任
阶段教 随堂课 务。
学做到 有的放 。
矢,把 握重点 突破难 点
校 内公开 课活动 计划表
六 月份: 、收集课
、组织 好高考 题活动 材料。
的复习 迎考工 作。
20 19学 年春季
学期小 学语 文组教
研计划
坚 持以《 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纲 要》为 指导, 认真学 习贯彻
课程改 革精神 ,以贯 彻实施 基础教 育课程
一 、指导 思想 改革为 核心, 以研究
课堂教
学为重 点,以
促进教 师队伍 建设为 根本, 以提高 教学质
量为目 标,全 面实施 素质教 育。
本 学期教
研组重 点加强 对教师 评课的 指导, 使教师
的评课 规范化 ,系统 化,定 期举行 主题教
学沙龙 和“会 诊式行 动研究 ”,促 进新教
师的成 长,加 快我镇 小学语 文教师 队伍成
长速度 和小学 语文教 育质量 的全面 提高。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具有浓郁童趣的歌曲,选自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歌曲以轻松愉悦的旋律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词,展现了孩子们在美好大自然中的快乐生活。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描述孩子们划船游玩的场景为主,第二乐段以抒发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内容。

整首歌曲既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又熏陶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并对合唱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划船游玩这一生活场景不甚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并能感受歌曲的童趣和美好情感。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唱水平。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和旋律。

2.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合唱技巧。

3.理解歌曲意境,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背景、意境进行讲解。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4.划船模型:用于展示歌曲中所描述的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熟悉的儿歌,如《两只老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童趣和美好情感。

同时,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12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12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12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描述了孩子们在河边荡起双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素养,还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鉴赏。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厚,渴望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此,在教授这首歌曲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体验音乐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鉴赏技巧。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场景。

2.运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学习歌曲,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4.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演唱。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歌曲: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设备一起演唱歌曲,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和唱腔。

3.分析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和歌词特点,帮助他们掌握歌曲的基本内涵。

4.探讨歌曲: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演唱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演唱练习,互相观摩、学习,提高演唱技巧。

6.展示环节:各小组依次上台演唱,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美丽的湖面上荡起双桨,享受着童年时光的情景。

歌曲共有两个乐段,结构简洁明了,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简单地演唱一些歌曲。

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的概念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动、奏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转换,以及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示范法:通过演唱和演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唱和演奏的技巧。

4.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参加过荡起双桨的活动?”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时光,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2.新课教学:讲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特点。

3.示范演唱: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让他们跟随教师学唱。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和指导,提高演唱技巧。

知识点深度剖析的教案分享:小学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知识点深度剖析的教案分享:小学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知识点深度剖析的教案分享:小学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文章一、教材解析本次教案分享的文章为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该课文是一首唱游歌曲,以儿童的乐观向上、积极向上的情感为主线,让孩子们在欢乐、欢唱中感受到生命的阳光、快乐的气息。

二、核心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带领他们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鼓励他们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激励他们发掘和运用语言的表现力,形成以文为魂、以文化为视野的学科特色。

教学目标:1.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描写等多种方式表达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语音语调: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语调和韵律,唱得顺畅自然。

3.语言运用:鼓励学生背诵,提高语言文字的感受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策略:1.牵引思维,引导学生消除学习中的障碍: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难点和疑惑,帮助学生消除学习中的障碍。

2.激发兴趣,提高肢体协调能力:在学唱歌曲时教师可采取磨蹭、蹦跳、跳舞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同时提高它们的肢体协调能力。

3.互动教学,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发言时表明自己的观点,给同学合理建议,同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四、教学过程:1.挖掘情感,从课文中找到主题。

教师通过试听歌曲、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歌曲的主题,找出文句中的情感。

2.歌曲跟读,掌握语音语调。

教师通过多次模仿歌曲,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歌调和韵律,提高歌唱技巧。

3.合唱,提高学生的互动意识。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合唱歌曲,调动他们的互动参与意识,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4.小小演员,逐字逐句地表演。

将学生分为小组,由小组发言代表逐字逐句的表演,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表现。

5.背诵,提高运用口语文字能力。

教师让学生背诵歌曲中的一些文句,增强他们的运用口语文字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6.让他们自己写下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给学生提供笔和纸,让学生自己写下所学到的知识点,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解读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解读

泛舟湖上的诗意——《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解读一、整体解读:准确地来说,《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中》中的插曲,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歌曲旋律清新流畅,富于民族风格,歌词充满诗情画意。

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这应该属于诗歌体裁的一篇课文。

从三年级开始,苏教版每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安排的都是一篇现代诗歌,如《长城和运河》、《老师,您好!》。

我认为,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是要从三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有关现代诗歌的文体特点、写作特色、以及表情达意的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文体的开始,在整册教材中作用不可小觑。

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

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

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

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

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

第三小节则由尽情欢乐中的少年儿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的感激之情。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在诗歌三个小节的末尾重复出现,丰富了诗歌意境,读来亲切感人,这也是本课结构上的一个特色。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小学音乐_《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指导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3、掌握歌曲弱起节奏和感受旋律波浪形进行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弱起节奏 O X X X2、二声部的合唱部分3、歌曲前两句旋律的波浪形进行。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器乐等课前活动:师:同学们大家好!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律动师:请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同学们,上课!师生问好!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微风徐徐,阳光暖暖,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北海公园逛一逛,去领略那里的美景。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

这里风景优美,美丽的白塔,碧绿的湖水,绿树红墙四面环绕。

漫步园中一阵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忽然一阵独特的风吹来,让我们停下了脚步。

让我们一起感受!0X XX 解决弱起师:独特的风吹过,一阵凉爽的风扑面而来 (二声部)1 - | 4 - | 3 - | 7 - | 1 - | 6 - | 0 0 | 1 - | 4 - |2 - |3 - | 3 - ||1、教师笛子吹奏2、唱谱3、学生模唱4、让我们用连贯的声音感受这阵凉爽的风,再唱要求学生气息要平稳,声音要连贯、身体要坐直。

师:你们的声音太美妙了,远处湖面上的小朋友都被你们吸引来了二、寓教于乐1.初听歌曲(观看视频)(揭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作曲家刘炽先生和小朋友在北海公园游玩时即兴创作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

在1980年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刚才那群小朋友的声音太美妙了,老师也情不自禁的想放声歌唱2、教师范唱(跟伴奏)(教师做出波音形)师:老师的歌声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优美、热情师:让我们再来感受这优美的旋律3、再听歌曲同学们,在他们唱歌的时候刚才那阵独特的风又吹过来了,它藏在哪里呢?让我们把它找出来(找出弱起,解决重难点)4、钢琴教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解析与教案分享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解析与教案分享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解析与教案分享。

一、歌曲分析歌曲名称: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原唱:石青阳作词高敏、周璇、尹桂芳作曲:石青阳歌曲风格:儿童歌曲歌曲主题:荡舟游湖二、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荡舟游湖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勇气。

2.通过歌曲的演唱,练习幼儿的语音语调和发音。

3.通过动作的表演,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能力。

4.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1.歌曲歌词的记忆与模仿。

2.动作的协调和准确性。

3.团队合作中的互相配合和默契感。

四、教学难点1.较长的歌歌词,要求幼儿的记忆和模仿能力较强。

2.舟桨的摆动需要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较强。

3.多人组成的团队合作,需要幼儿的互相合作和默契感。

五、教学流程1.引入(1)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MV。

(2)询问幼儿是否听过这首歌,是否知道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荡舟游湖的想象。

2.学习歌曲歌词(1)师生一起听唱这首歌,了解其中的意思。

(2)教师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说出歌词,让幼儿逐渐领会歌曲的意思。

(3)老师带领全班歌唱,分别练习两句歌词,最后合起来唱全曲。

3.动作表演(1)老师先示范荡舟时桨的摆动动作,鼓励幼儿模仿。

(2)老师组织幼儿,按照歌曲节奏一边唱歌,一边表演荡舟的动作。

要求舟桨的动作要标准、协调、准确。

4.团队合作表演(1)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艘小船。

(2)教师指定小组中的一名幼儿担任船长。

其它幼儿分别担任划桨、唱歌等角色。

(3)老师带领幼儿练习,要求幼儿配合默契,尽量发挥个人和团体的潜能。

5.总结(1)幼儿表演完成后,老师可以播放MV,帮助幼儿回顾表演内容,看看自己和别人的表现如何。

(2)通过评价,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

(3)鼓励幼儿,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受到肯定和鼓励。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解析以及教学流程分享。

该教案旨在通过音乐、语言、体育、社交等多种方式,训练幼儿的各项能力。

赣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赣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赣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赣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中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学生们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荡舟景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美的情感体验。

该节课适用于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色彩概念,能够辨认不同的线条和色彩。

这节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同时也可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荡舟的景象和主题,理解线条与色彩对表现荡舟的重要性;–学习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荡舟的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荡舟的主题和表现方式;–学习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荡舟。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如何在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美术表现。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材料;–色彩画笔、彩绘纸、铅笔等。

2.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整洁,学生桌椅整齐有序;–准备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你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通过互动师生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步骤二:呈现(10分钟)1.引入《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荡舟的动感与欢乐;2.展示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绘画作品,让学生对荡舟的景象有直观的感受;3.师生共同讨论荡舟的特点和线条、色彩对表现荡舟的重要性。

步骤三:讲解(10分钟)1.介绍线条和色彩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力的重要性;2.解释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如直线、曲线、暖色、冷色等;3.分析荡舟景象中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方式。

步骤四:示范(15分钟)1.教师示范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荡舟的步骤和技巧;2.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理解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效果;3.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示范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赣美美术三年级上册《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市一等奖】优质课说课稿

赣美美术三年级上册《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市一等奖】优质课说课稿

赣美美术三年级上册《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市一等奖】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赣美美术三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心中的美景。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形状、线条等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他们仍需要通过观察、实践来进一步提高对风景画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充满好奇和向往,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风景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学会如何表现自然景色的美。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对风景画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学会如何表现自然景色的美。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色,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通过示范,展示风景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心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画的风景画,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技巧。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制一幅风景画,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实践: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发挥创造力,绘制属于自己的风景画。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风景画的绘画步骤2.风景画的技巧表现3.创作提示(如观察、创新、色彩搭配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与评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与评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与评析作为一种国民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被中国人所熟知和喜爱,它进入大家的生活已有百年之久。

此曲弥足珍贵,其中充满着中华文化中崇高的理念,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开展《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和评析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

一、基本概况《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中国知名的歌曲,由刘宝贵作曲,沈新立作词,曾被苏联在1972年冬季奥运会作为中国组织军行进曲,并由苏联大乐团演奏。

往后,它一直是中国组织军行进曲的最佳选择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运动的发展,比赛现场的开场表演也曾多次出现过,几乎每一次重大赛事都会伴随着它的荡气回肠的歌声,而更多时候则表现出它的浩瀚、高大、勇敢的气质,以及中华民族崇高的理想、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1、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民歌,由于它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音乐本身的特点,因此,开展《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时,有必要从音乐素养的培养入手,通过一定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这首歌曲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其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节奏搭配等。

2、建立学生对文化熏陶的意识《让我们荡起双桨》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

而带有“荡”字的歌曲,更多的蕴藉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和奋勇向前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积极激发学生对文化熏陶的意识,让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每一句词和每一个歌曲,正确认识和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理念,激发自己勇敢向前、不惧挑战的精神状态。

3、强调练习实践开展《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还应该坚持“练习实践”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练习实践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歌曲,把握这首歌曲的曲调、节奏、和弦来学习和演唱,从而真正的实现知行合一。

3、教学评析《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它具有丰富的艺术性,深邃的历史意义,可以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同时,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赏析
本课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

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

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

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

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

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

第三小节则由尽情欢乐中的少年儿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的感激之情。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在诗歌三个小节的末尾重复出现,丰富了诗歌意境,读来亲切感人,这也是本课结构上的一个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