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及法律法规
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农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与农机安全生产相关的其他人员。
三、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1. 单位负责人是农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农机管理部门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的农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组织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定期检查农机设备的安全状况,确保农机设备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4)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考核,确保农机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及时处理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农机操作人员应当遵守农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具体职责如下:(1)接受农机管理部门的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农机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农机操作,确保农机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发现农机设备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农机管理部门。
(4)严格遵守农机操作规程,不得酒后驾驶、操作农机。
四、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农机设备安全管理(1)农机设备购置、更新、改造,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
(2)农机设备投入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保养、调试,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农机设备报废,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2. 农机操作人员安全管理(1)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农机驾驶证,并接受农机管理部门的安全教育培训。
(2)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农机操作,不得酒后驾驶、操作农机。
(3)农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农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得违章操作。
3. 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农机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农机操作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农机作业安全,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管理1.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农机驾驶证,并接受农机监理部门的安全管理。
2.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农机监理部门组织的农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农机操作规程,不得酒后驾驶、操作农机。
4.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符合驾驶、操作农机的要求。
三、农机安全管理1.农机购置、维修、保养、报废等环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新购农机应及时到农机监理部门办理入户手续,未办理入户手续的农机不得投入使用。
3.农机投入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保养、紧固、调试,确保农机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4.严禁使用未检审或检审不合格的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
5.严禁随意改装农业机械或改变农业机械结构。
四、农机作业安全管理1.农机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切实加强防护措施。
2.拖拉机通过村镇要低速慢行,防止行人和儿童追车、扒车。
3.拖拉机上道路行驶时,不准超速和违章载人,必须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有关规定。
4.农业机械在进行田间作业或其它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切实加强防护措施。
五、安全监督检查1.农机监理部门负责对农机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
2.农机监理部门应定期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责令立即整改。
3.农机监理部门应加强对农机维修、保养、报废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农机安全技术状况良好。
六、奖惩措施1.对严格遵守农机安全生产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农机安全生产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各项农机安全生产制度

各项农机安全生产制度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但在农机使用过程中,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为维护农民和农机使用者的安全,全面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各省、市、县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农机安全生产制度。
农机管理制度农机管理制度是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其规定了农机拥有者或者经营者应遵守的管理制度。
1.农机购置制度农机购置制度包括农机质量要求、农机的外观、构造、性能、操作性和价值和竞争性的分析等要求。
同时规定了农机的购买流程和审批制度。
2.农机登记制度农机登记制度地位如同“身份证”一般,是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进行登记和标号,然后以此制作登记证书,对于未经农机登记、更换标号或者用其他农机登记证书的农机,将被视为无引擎机械,同时不得获得任何本地政府支持和帮助。
3.农机使用及维护制度农机使用及维护制度规定各类农机的使用范围、保障、维修、检验、保养、加油、润滑、保险和防盗等各个方面。
定期检查并保持农机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农机管理的重要部分。
同时,管理部门还应定期进行农机示范和宣传等工作。
4.农机退役及拆解制度用过的农机应当定期进行退役拆解,以便更好的管理和资源利用。
人员管理制度农机安全生产涉及到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制度规定,因此要建立人员管理制度。
1.农机操作员的聘用制度操作员是农机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人员。
农机使用单位应在招聘操作员时,对其资格进行认证,并对其进行培训、考核和评估,确保操作技能符合要求。
2.农机操作安全制度为确保农机操作人员安全,管理部门应制定安全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操作失误等意外事故发生。
3.农机维修人员的聘用制度农机维修人员应根据抽查、检查和评估,由政府认证后方可行使农机维修工作。
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农机操作员或者使用者应当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农机管理部门应开展安全示范、安全培训等活动,提高使用单位和农民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管理合力。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63号-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63号-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3号《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09年9月7日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九年九月十七日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增加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机械所有人应当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机械安全使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条国家鼓励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维修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水平。
第八条国家建立落后农业机械淘汰制度和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报废制度,并对淘汰和报废的农业机械依法实行回收。
第九条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农机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农机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机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活动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
第三条农机行业的安全生产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机制。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经费需求,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水平。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五条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活动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对本单位的农机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按照许可的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性能检测,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性能标准的农业机械。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制度,保证维修质量,确保农业机械安全使用。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定期的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第四章安全生产监督第十四条各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及时报告事故,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及法律法规

在怀疑某个部件出现故障时,可以 用合格的备件替换疑似故障的部件 ,观察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改变, 从而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05
农业机械事故预防与处理 措施
事故原因分析
01
02
03
人为因素
操作不当、无证驾驶、酒 后驾驶等。
机械因素
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 安全装置失效等。
环境因素
恶劣天气、道路状况不佳 、作业场地不符合要求等 。
拖拉机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应严格遵守 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
拖拉机停车时,应选择平坦场地,拉紧 手刹,关闭发动机。
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范
联合收割机启动前,应检查切割器 、脱粒装置、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
,确保完好无损。
联合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驾驶员 应随时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和机器运 转状态,及时调整行进速度和割台
分类
根据功能和用途,农业机械可分为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 、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 机械、动力机械以及其他机械等。
安全生产重要性
03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如果操 作不当或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严 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范
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制定了相 应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机械启动、 行驶、作业、停车等各个环节的操作 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了农业机械的 安全使用。
03
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范
拖拉机安全操作规范
拖拉机启动前,应检查发动机、传动系 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确保正常运
转。
拖拉机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周围 环境,避免碰撞障碍物或人员。
农业机械领域安全生产知识宣传

农业机械领域安全生产知识宣传一、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农业机械的操作规程,确保机器在安全的操作环境下运行。
2.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农机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在操作农机设备前,务必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机器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确保没有危险因素存在。
4.禁止在疲劳、酒后或服用药物后操作农机设备,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农机安全法律法规1.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如《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
2.在购买、使用、维修农机设备时,要遵守税收、道路交通等相关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3.对于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机设备,不得购买或使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三、农机安全使用知识1.掌握农机设备的安全使用知识,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2.在使用农机设备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鞋等。
4.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警觉,避免分散注意力,随时注意观察机器的工作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四、农机故障排查与维修1.掌握农机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2.严格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在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时,务必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4.如遇无法处理的故障或问题,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五、农机事故案例分析1.通过学习农机事故案例,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提高安全意识。
2.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通过案例学习,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六、农机保险与理赔1.了解农机保险的相关政策与规定,选择合适的保险品种和投保方式。
2.在发生农机事故后,及时报案并协助保险公司进行现场勘查和理赔处理。
3.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合理维护自身权益,确保理赔过程的顺利进行。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政策(2篇)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政策一、引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农业机械生产、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保护农民和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和监督,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政策。
二、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法规体系1. 制定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农业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标准体系,并加强对农机企业的注册与备案管理。
2. 加强对农机产品的标准制定和执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提高农机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加强对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监督管理,规范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4. 加强农机鉴定评价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机的适应性和使用效果。
三、加强农机安全管理1.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机使用规范,加强对农机使用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2. 加强农机使用管理,制定农机使用登记制度,提高农机使用的可追溯性,减少农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 加强农机维护保养管理,制定农机维护保养标准和周期,建立农机维护保养档案,确保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四、加强农机事故防治和应急管理1. 加强农机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农机事故预防管理规程,加强农机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机事故隐患。
2. 建立健全农机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加强对农机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农机事故防范工作的持续改进。
3. 建立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力度1.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农业节日、农机展览等时机,普及农机安全知识,提高农民和农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制定农机安全培训计划,开展农机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和农机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知识

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农机安全生产法规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保障农机安全以及生产的法规规定。
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对于农机操作人员以及农机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相关的法规要求,掌握农机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农机的安全使用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下面就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是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法规,该规程主要包括了农机的操作和使用要求。
它规定了农机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方可操作农机。
同时,该规程还要求农机使用者必须对农机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确保农机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二、《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办法》是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的另一个重要法规,主要规定了农机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该办法要求农机使用者必须确保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修理故障和更换损坏部件,杜绝使用不合格或者损坏的农机设备。
三、《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手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手册》是农机使用者操作农机过程中的一本规范参考手册。
它包括了农机的基本知识、操作技巧,并详细介绍了常见农机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农机使用者可以通过研读该手册,了解农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技能,以确保安全使用农机。
四、《农机安全标准》《农机安全标准》是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它主要规定了农机的安全设计、制造和使用要求。
农机的制造和销售必须符合这些标准,确保农机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农机使用者在购买农机时,应该选择符合这些标准的产品,确保农机的安全使用。
五、《农机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农机使用安全操作规程》详细规定了农机的安全使用要求。
农机使用者在使用农机时,必须按照该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农机,不得在不适宜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农机,不得擅自改变农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该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农机的安全使用和生产的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立法原则]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可靠有效、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共同作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农机监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保障措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规划,推广、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增加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宣传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经常开展农机安全教育,提高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村民委员会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有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及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机械安全教育的义务。
第七条[机耕道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农业机械安全行驶和作业要求,加强农村机耕道路规划、建设和维护等工作。
第二章农业机械产品安全第八条[安全标准实施规定]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生产。
在农业机械产品的危险部位设置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应当保证质量、牢固可靠。
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农机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工作。
2.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的具体实施工作。
3. 各乡镇农机站、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点等农机服务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 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2)制定农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3)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4)组织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农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5)协调处理农机安全生产事故,落实事故责任追究;(6)总结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农机具购置、登记与检验制度(1)农机具购置前,应了解农机具的安全性能、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确保所购农机具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2)购置农机具后,应及时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农机号牌;(3)农机具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的农机具不得投入使用。
2.农机操作人员培训制度(1)农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农机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2)农机操作人员应掌握农机具的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方法;(3)农机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农机作业现场管理制度(1)农机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农机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3)农机作业现场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农机具安全运行;(4)农机作业现场应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农机维修保养制度(1)农机维修保养应由具有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2)农机维修保养应按照农机具的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规程进行;(3)农机维修保养后,应进行试运行,确保农机具安全可靠。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及法律法规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及法律法规一、安全生产现状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缓解劳动力不足状况。
但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机械故障等原因,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情况如下:1.农业机械事故总数:38,563起;2.直接经济损失:5.18亿元;3.死亡人数:272人;4.受伤人数:4,466人。
很显然,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二、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具有如下的重要性:1.保护农业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2.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完好性和操作效率;3.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措施为了保证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1.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机械操作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往往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
因此,在丰富条件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2. 定期维护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农业机械设备,保证设备的良好运作状态,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3. 选择优质农业机械设备选择优质农业机械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和操作便利性,可降低故障发作率和人员伤亡率。
4. 安全生产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并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建立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检查机制和安全生产记录等制度。
四、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我国已经制定了针对农业机械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如下:1.《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版)第五章第二节第三十四条;2.《农机具安全使用管理条例》;3.《行驶道路上农业机械车安全管理办法》;4.《农业机械运行维护安全技能操作规程》。
以上法规内容覆盖了农业机械的生产、运行、维护和安全性管理等方面,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版全文)【2009年9月17日国务院令第563号发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令第666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依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09号)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销售和维修第三章使用操作第四章事故处理第五章服务与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增加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机械所有人应当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机械安全使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条国家鼓励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维修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水平。
第八条国家建立落后农业机械淘汰制度和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报废制度,并对淘汰和报废的农业机械依法实行回收。
第九条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课件

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课件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课件农机安全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安全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工具,农机具有生产力大、效率高、改善劳动环境等优势,但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风险。
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农机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保障农机使用安全。
本文将对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课件进行详细介绍。
一、《农机安全管理条例》《农机安全管理条例》于201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机安全为主题的法律法规,共31条,分为总则、机械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管理、法律责任等五章。
该条例明确了农机使用者的义务和责任,规定了农机生产、销售、运输、安装、维修等环节的监督责任和行政管理措施,总体上加强了对农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监管、管理和教育,为农机使用和生产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农机具安全技术规范》《农机具安全技术规范》是针对农机的设计、生产、检测等环节,对农机性能、安全性进行规范的技术标准,涵盖了机械、轮胎、电器等多个方面,共63项技术标准。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农机生产者来说,符合农机具安全技术规范,既是生产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展示,也是通过质量、安全和技术的保障,树立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农业机械操作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农业机械操作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针对农机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制定的一系列使用规则和操作步骤。
该规程涉及了基本操作、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事故事例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农机操作者深入了解农机操作的危险性和风险,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操作事故的发生。
该规程制定的具体目的是:确保农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农业生产秩序、提高作物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以及保障社会安全等。
四、《高风险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考试评价标准》《高风险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考试评价标准》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3号公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增加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机械所有人应当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机械安全使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条国家鼓励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维修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水平。
第八条国家建立落后农业机械淘汰制度和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报废制度,并对淘汰和报废的农业机械依法实行回收。
第九条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销售和维修第十条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工业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
河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97号

河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97号)《河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12月30日省政府第126次常务会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李成玉2006年1月5日河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农业机械作业安全,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驾驶、操作农业机械,从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以及与农业机械作业安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核发牌证,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驾驶人考试、发证,审验驾驶证,进行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检查,处理违法行为和农机事故,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第二章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第五条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实行登记制度。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经县级以上农业机械主管部门登记后,方可投入使用。
农业部农机安全规章制度

农业部农机安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保障农机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从事农机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农机安全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实行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
第四条各级农业部门和相关单位要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五条农机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持有效证书方可从事农机作业。
第六条农机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并落实农机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措施。
第七条农机作业单位和农机操作人员应当定期检查保养农机设备,确保安全使用。
第八条农机作业单位和农机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发现安全隐患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九条农机作业单位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保养情况和事故处理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检查。
第十条农机作业单位和农机操作人员应当自觉维护农机设备和作业环境的清洁卫生,遵守操作规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第二章农机操作管理第十一条农机操作人员应当熟悉农机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农机设备。
第十二条农机作业单位应当将农机操作人员划分为不同作业等级,并设置相应的权限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农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才能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农机操作人员应当按照安全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具,并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第十五条农机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应保持清醒头脑,严禁饮酒醉酒情况下进行作业。
第十六条农机操作人员应当随时注意车辆的安全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停车检查。
第十七条农机操作人员发现农机设备有故障或危险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第十八条农机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发现作业区域有危险隐患或其他风险时,应当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第十九条农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定期的体检和验光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和视力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已于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
二 农业机械 法律法规
首先,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目前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都有那些法律法规:
1、2009年9月17日由国务院颁布,温家宝总理签署命令并于11月1日起施 行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共七章六十一条。
2、2003年10月28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简称道交法,共计八章一百一十五条。 3、2004年6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 促进法》共八章三十五条。
第二十三条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应当悬挂牌照。拖拉机上道路行驶, 联合收割机因转场作业、维修、安全 检验等需要转移的,其操作人员应当 携带操作证件。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人员不 得有下列行为: (一)操作与本人操作证件规定不 相符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二)操作未按照规定登记、检验 或者检验不合格、安全设施不全、机 件失效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三)使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麻醉品后操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四)患有妨碍安全操作的疾病操 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五)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 门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禁止使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违 反规定载人。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前,其所有 人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的规定,持本人身份 证明和机具来源证明,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 管部门申请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经安全检验合格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并核发相
应的证书和牌照。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使用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其 所有人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的规定申请变更
登记。
第二十二条 拖拉机、联合收 割机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应当 按照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 的规定,参加县级人民政府农业 机械化主管部门组织的考试。考 试合格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 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核发相应的 操作证件。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证 件有效期为6年;有效期满,拖 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人员可以 向原发证机关申请续展。未满18 周岁不得操作拖拉机、联合收割 机。操作人员年满70周岁的,县 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 应当注销其操作证件。
部门在安全检验中发现农业机械存
在事故隐患的,应当告知其所有人 停止使用并及时排除隐患。
实施安全检验的农业机械化主
管部门应当对安全检验情况进行汇 总,建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档 案。
第五十条 未按照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和牌照,擅自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 责农业机械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调解处理。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事故,是指农业机械在作业或者转移等 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
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 的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 全法律、法规处理;拖拉机 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 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接到报案的,参照道路交通 安全法律、法规处理。农业 机械事故造成公路及其附属 设施损坏的,由交通主管部 门依照公路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一条 农业机械化主管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 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 行免费实地安全检验。但是道路交 通安全法律对拖拉机的安全检验另 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检 验为每年1次。 实施安全技术检验的机构应当 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 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
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中央、
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 展,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该法对农业 机械的科研开发、质量保障、推广应 用、社会化服务以及扶持措施等做了 规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
应用。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7000万
元农机具购置补贴,到2009年,购置 补贴已经达到130亿元。
随着农机具补贴成倍增 加,农业机械作业领域不断 拓宽,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大 量增加,农业机械安全问题 日益突出,每天,全国都在 发生着车毁人亡的惨痛事故, 给千千万万个农民家庭和无
辜群众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
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发生农业机械事故8391起,死
亡2732人,受伤8296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足以让我们 对安全生产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农业机械的安全教育 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只有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操作 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农业机械 各类事故的发生及财产损失。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及法律法规
一
概
述
二 农业机械的法律法规
三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
一 概
述
(一) 农 业 机 械
所谓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 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 如,大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小麦收割机、 玉米收获机以及其他被动机械。
(二)以外发生的农业机械事故,操作人员 和现场其他人员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停止农业机械的转移, 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害的,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农业机械化主 管部门报告;造成人员死亡的,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 报告。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抢救受伤人员。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接到报告的农业机械化 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立 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勘验、 检查,收集证据,组织抢救 受伤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的 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