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社会本质1
艺术概论的所有知识点汇总
艺术概论的所有知识点汇总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艺术概论则是对艺术这一广泛领域的总体性研究和概括,它涵盖了艺术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的汇总。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又多维度的问题。
从社会本质来看,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它反映了社会生活,并通过形象和情感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转化为艺术作品。
从认识本质上讲,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它以形象的方式反映现实,但又并非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融入了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和审美评价。
从审美本质上说,艺术是一种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
它通过美的形式和内容,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二、艺术的特征艺术具有形象性,这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还具有主体性,体现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中。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他们的个性、情感和创造力在作品中得到体现;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艺术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也具有主体性,他们的审美经验和主观感受会影响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艺术具有审美性,这是艺术的核心特征。
艺术的审美性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上,形式美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内容美则包含了思想、情感、意境等。
三、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从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来看,可分为空间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时间艺术(如音乐、文学)和时空艺术(如戏剧、影视)。
从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来分,有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听觉艺术(如音乐)、视听艺术(如影视)和想象艺术(如文学)。
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可分为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书法)、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电影、电视)。
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本质论自整超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马克思对艺术本质的分析: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特殊的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殊的生产形态,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的产物。
分为三个层面,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社会
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与经济基础关系极为密切;艺术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能通过政治中介才能联系经济基础)(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2)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精心整理 (1)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利用艺术相推动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关系。
(2)宗教对艺术影响根本上来说是对艺术的否定,主要在于宗教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
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宗教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2)宗教对艺术否定中又包含对自身的否定,当艺术重新获得独立性,反过来利用宗教实现自己本质。
(3)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很大,但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只(1)哲学影响艺术。
(2)艺术反映哲学,并且对世界观的形成。
论艺术的社会本质
论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的社会本质
社会是一个关于各种相互关联的实体的总和,论述艺术的社会本质也
将关注以下各个方面:
一、艺术的内涵
艺术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它能够把人们在审美上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想
法付诸实践,使人们去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事物。
此外,艺术还具有
改造社会力量的功能,能够影响社会的发展格局,对于促进一个社会
健康、公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的实质
艺术的实质在于表达,它是由艺术家通过各种媒介(如书画、音乐、
文学、戏剧等)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表现形式。
艺术家通过表达自己
的想法、感受甚至假设,使人们产生共鸣和指导,而这种共鸣和指导
使人们受到感染推动社会发展。
三、艺术的功能
艺术既可以教育又可以娱乐,这让人们从思想的角度认识不同的事物,拓宽自己的思路和因果联系,使其可以应对社会面临的不同挑战。
此
外,艺术也可以让人们更可以感受到自身的特殊性,从而提升自身的
价值观,使人们在创造性思维和发掘自我精神上有所进步。
总结
总之,艺术的社会本质在于创造性、表达能力以及让人们感受到自身
价值,它能够影响社会状态,促使社会向美好方向发展。
艺术家需要
利用艺术具备的各种表达能力,在当今社会,用艺术去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使社会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幸福和快乐的社会。
《艺术概论笔记4:艺术本质与门类论》
艺术本质与各门类艺术刘小土名词解释:1.艺术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
它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其艺术生产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其精神生产性质,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这在美学史上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其中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而是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
2.“客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情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是影子的影子,黑格尔也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道”不仅是文的本质,而且是文的内容,而“文”仅仅是“道”的工具。
3.“主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或“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天才的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德国哲学家尼采将其推向极端,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在中国,自古便有“情志合一说”、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4.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的有关艺术本质理解的表述,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与排列组合在绘画作品中具有独立价值和意义。
他把这些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视为“有意味的形式”,虽然贝尔的理论存在其循环论证否定再现等毛病,但它直接为塞尚以来的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影响深远。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艺术以艺术家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创作实践来反] P41以什么方式映社会生活。
[艺术本质论第一章5.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答: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1态。
P44系如何P23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P23P46的可表述性,等等;、、31P30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32 P33、34 P34P46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答: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关系,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
但艺术生产的本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反映社会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艺术生产艺术作为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P51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6.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①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答:(1)艺术的形象性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②即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感染性;具体性、概括性、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67客观的统一。
艺术概论(全)
艺术的本质: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黑格尔美学思想核心“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3.“模仿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4.“再现说”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 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 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在艺术界,关于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三种不同的观点,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达。
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体验的方式,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媒介传递给观众。
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触和对世界的理解。
这种观点强调了艺术作品的情感吸引力和深刻性,认为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引发思考和共鸣。
第二种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
艺术家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更是通过创造新的形式和想法来拓展人类的认知和审美体验。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家创造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独特艺术形式和意义。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家的创造力起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通过创造出新颖的作品来塑造和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第三种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通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美感来享受和欣赏。
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呈现,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现的形式、色彩、音调和情感等元素来引起观众的审美享受。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性是艺术的核心,艺术家通过创作出美丽、和谐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来满足观众对美的追求。
这三种观点并不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的表达、创造和审美是艺术本质的不同侧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艺术家通过表达情感和思想,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观众通过鉴赏艺术作品获得审美享受。
艺术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代表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使得艺术的本质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
总结回顾一下,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分别是:表达、创造和审美。
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艺术的核心,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观众的欣赏,艺术的本质得以完整地展现出来。
对于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来说,我们应该综合这些观点,以获得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艺术体验。
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是:社会性。
1、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艺术欣赏的本质是一种艺术的感知活动。
艺术始终离不开具体形象和情感体感,欣赏者通过感性的形式和形象来理解和把握真理,而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和范畴。
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必须直接诉诸审美情感。
3、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
(1)艺术反映现实美。
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是艺术的有力根据或根源。
现实中无论人、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只要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关,都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源泉。
(2)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并且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
(3)艺术是审美对象。
4、艺术美的本质在于创造。
艺术美是一种物态化的审美创造,具体地说,是由客体的对象要素、主体的生命要素和艺术品的形式要素参与的物态化的审美创造。
艺术本质论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和宗教、哲学、文学一样是更远离物质经济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和道德是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基础关系非常密切的意识
形态,属于前一类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艺术通过政治来作用于经济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影响艺术,艺术又反过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 道德观念 艺术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相互影响,特定历史条件下宗教支配艺术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对艺术活动发生影响,艺术活动要反映和形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美术”这个专 门名词。当时,“美术”一次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 如,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 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 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
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 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
1、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 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 艺术 宗教 哲学 上层建筑 政治 法律 道德
经济基础
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特殊性
它们不是都与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并不是一
种平行的关系
它们在上层建筑中还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各以自 己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也不都是一样的, 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也都存在差异
1.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从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看待和考察人类及人类的一切活动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马克思 把艺术等看作是人的有意识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认为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
第二章艺术本质课件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本质的含义第二节艺术本质的观点第三节代表性人物第一节艺术本质的含义一、艺术本质的含义二、马克思主义艺术本质观一、艺术本质的含义Ø艺术的本质,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内部联系;或换言之,也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事物。
Ø因此,要说明艺术的本质,就必须找出艺术内部的这种规定性,以及确定艺术同其它相关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差别。
二、马克思主义艺术本质观一、就艺术的社会本质来说,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Ø第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Ø第二,艺术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远离经济基础,通过“中间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Ø第三,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且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Ø第四,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Ø二、就艺术的认识本质来说,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Ø第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其理论来源是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物质第一性,认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Ø第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艺术反映世界具有形象性和真实性,艺术的认识内容具有真实性,表现形式具有形象性;Ø第三,艺术用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这就是艺术的认识本质。
Ø三、就艺术的审美本质来说,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Ø第一,艺术反映现实美;Ø第二,艺术创造艺术美;Ø第三,艺术是审美对象。
(完整版)艺术概论 第一章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2.艺术与哲学的区别
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 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 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 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
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 “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 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 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 的真实性。
主观感情色彩强烈,诗书画有机结合
• “扬州八怪”:汪士慎、黄慎、金农、高 翔、李鳝、郑燮、李方膺、罗聘
马和林 《扬州八怪》
黄慎 《福到眼前》
高翔 《山水图》
希腊艺术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 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 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 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 节”。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注:文本框可根据需求改变颜色、移动位置;文字可编辑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人类不仅创造了艺术,能够欣赏艺术,还渴求洞察艺 术的全部奥秘,揭示艺术的本质,发现把握艺术发展的 规律,从而进行真正的创作与欣赏.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 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 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 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概论2艺术的认识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知识回顾:艺术的社会本质(通过从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来论述)一、艺术的认识本质1、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A、从根源上看:一切文学艺术都不是超自然的、而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来例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社会的反映)2、艺术特有的方式来掌握世界A、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能动认识。
B、艺术的独特方式体现在与其它社会意识的不同。
B1:艺术与宗教异:宗教是对社会的虚幻反映,艺术是对社会的真实反映宗教形象是宗教观念、教义的外化,艺术形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同:全面反映社会环境B2:艺术与哲学异:哲学通过理论来反映世界(抽象的),哲学作用于人的理智,艺术通过创造性活动来反映世界(具体可感的),艺术作用于人的情感,给人美的享受。
同:艺术与哲学都追求真实性。
艺术的掌握方式: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更是对主观感受的表现,它通过创造美的形象来再现审美对象和表现审美意识,因而艺术掌握的过程实际上是美的创造的过程。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1、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2、艺术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用感性来表达理性的内容)3、艺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地统一(不管是再现还是表现,都是以客观为基础的创作,纯主观的艺术形象是不存在的。
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艺术的真实性: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它根据客观的实际社会生活,却不是实际的社会生活。
艺术真实性包含的四个内容: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再现的真实与表现的真实、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客观地真实与本质的真实。
1、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从表现形式上: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
从艺术形象上:艺术形象可以再现事物的现象的真实,艺术又不仅使现象的真实还能达到对生活本质的把握。
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应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
艺术的创作主体是人,创造艺术品的人是社会中的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也就离不开人类社会,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
这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都是经济基础的反应,都决定于经济基础,都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不同的社会形态,它们不是都与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并不是一种平行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各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也不都是一样的,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都存在差异。
除此之外,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
艺术概论
第一部分艺术本质论绪论艺术(学)概论的研究对象艺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学习这门学科的目的和方法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艺术(学)概论的产生艺术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
艺术学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艺术作品的产生;二是艺术理论的产生。
艺术作品——艺术理论——艺术学艺术学是艺术理论的科学体系。
2、艺术(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本性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艺术的本性,即艺术的本质与特性,这是艺术学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二、艺术的一般规律,包括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艺术作品构成的一般规律,艺术分类的一般规律,艺术接受的一般规律以及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等等。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了它的主要内容:艺术本质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门类论;艺术接受论;艺术发展论等。
3、艺术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艺术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是交叉的关系;艺术学与部门艺术学、地域艺术学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艺术学与思维科学、心理科学等相邻科学的关系是相互结合的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边缘学科。
二、艺术(学)概论的学习目的1、树立正确的艺术观2、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的目的三、艺术(学)概论的研究方法1、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⑴主观唯心主义不是研究艺术理论的科学的世界观。
⑵客观唯心主义也不是研究艺术学的科学的世界观。
⑶旧唯物主义也不是研究艺术理论的科学的世界观。
⑷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研究艺术学的科学的世界观。
2、熟知广泛的艺术作品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艺术本质论艺术是什么?一、从现实生活来看,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是模糊的。
二、从艺术理论来看,对艺术本质的界定是多样的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艺术是自然的模仿。
达·芬奇:艺术是自然的镜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艺术是生活的再现。
克罗齐:艺术是抒情的直觉。
马蒂斯:艺术是心灵的创造。
弗洛伊德:艺术是白日梦,是婴儿性欲本能的表现。
试述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
试述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艺术史上对于艺术的几种看法第一种是“客观精神说”,第二种是“主观精神说”第三种是“模仿说”和“再现说”。
一、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史“观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也就是说只有理式世界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知识理式世界的摹本,那么艺术世界当然更不真实了,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柏拉图对艺术的认识依据于他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他力图从具体的艺术作品中找出深刻的普遍性来。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核心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把艺术的饿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又包含深刻的辨证法思想,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艺术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离不开理性也离不开感性。
在艺术作品中人们总是可以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
中国南北朝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这样一来,“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
显然,这种“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二、主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
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康德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他认为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强调艺术创作。
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处在19世纪和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精编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浅析艺术的本质
浅析艺术的本质浅析艺术的本质艺术本质是精神和物质。
熟识和实践。
再次和表现。
理性和感性。
抽形和形象的高度统一。
在当代的现实世界里,是中西方艺术本质论的高度统一。
以下是我整理的浅析艺术的本质,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艺术是什么?”这一艺术定义问题本身作为一个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与“美”的定义等问题一道,在西方现当代美学尤其是英美分析哲学美学中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并且已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实体的自我循环的假命题而多被诟病。
此前从狄尔泰已经开头对艺术的本体问题不作追寻,他的探讨退出了本体问题而争论艺术的意义。
他认为艺术在上下文中才有意义;艺术在特定的历史中才有意义;艺术在人们的爱好(关注)中才有意义,因此不存在没有前提(先决条件)的艺术。
分析哲学的先驱乔治·E·摩尔认为,“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纳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纳直觉来把握;早期维特根斯坦也认为美属于不行言说的东西,对不行言说的东西,人们只能保持缄默。
闻名分析哲学家艾耶尔则断定,由于美学的命题基本上没有实指,所以都是“妄命题”。
因此,美国美学家莫里斯·韦兹和肯尼克,都根本否定给艺术下定义的做法,宣称艺术是不行定义的。
所以,在这些理论来看,艺术什么也不是,什么都不是的就是艺术,艺术的本体在它的宾词后没有成立的可能性。
但是这种没有可能的可能性,恰恰是我们思索的起点。
对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追问的不行置否性,在现代艺术中显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显示着并不具有实体的艺术,也就是这种无有的存在,如何在人的心灵中变现为实体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很明显,面对“什么是艺术”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艺术的追问,而是要转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必需首先思索艺术之为艺术的心灵特质,放在对人的艺术活动的考察上,使我们的思索直接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前的问题开头。
通过艺术活动的分析,进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接受等全部的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艺术与心灵的关系中去寻求艺术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制约、所决定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前进服务.这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真实含义.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
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五)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
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相互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是经济基础,它们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三、艺术与社会生产
(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
(三)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
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
作为宗教对象的神,显示的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们在对它顶礼膜拜时,只能感到一股压迫自己的巨大力量;而艺术形象显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也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
2、艺术与哲学的区别
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
哲学是抽象的,艺术的形象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
哲学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艺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