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课件
(完整版)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三节
艺术是审美的对象
◦ 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它就成为一件物态化了的社会文化 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
34
审美性:
◦ 指艺术形象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特质。
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真、善、美的结晶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审美 性
审美关系: 审美主体——人
审美客体——具有审美特征的事物
13
黑格尔的自然与人的两种契合
◦ 第一种契合即人和宇宙生命的契合。 ◦ 第二种契合是自然现象和人的情调的契合。
其他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
◦ “自然的人化” ◦ 美是人与其对象世界的相融为一 ◦ 审美境界
现实美:就是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
◦ 自然美:自然界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
审美 关系
决定性
36
◦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① 首先,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独立,是由于人类 的生产实践活动。
② 另外,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还是由于人的 本质力量具有审美的需要。
③ 人通过生产实践活动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使自然界 成为人类活动改造过的自然界。
38
◦ 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 社会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即社会事物的美。
27
◦ 人的美:既有自然美也有社会美的一方面。包括人的容貌美和 形体美,也包括人的精神性格美以及通过人与人的互相关联表 现出的社会关系的美,是中外艺术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认识和 反映的主要对象。
28
艺术美
◦ 就是艺术作品的美,是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 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3.1 美的本质 3.2 艺术与美的关系 3.3 艺术的审美本质 3.4 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地位
艺术概论课件
• 斯宾塞进一步说:人是高等动物,比起动 物来有更多的剩余精力,艺术就是这种剩 余精力的发泄。
• 德国学者谷斯鲁认为,“游戏”并不是完 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在轻松愉快 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 际生活做准备或者联系。
• 举例:小猫追逐线团————捕捉老鼠
• 小女孩玩木偶————做母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德国美学家希勒《美育书简》,首次提 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系统地阐述了 他的美育思想。
希勒将古希腊与近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对 比,认为在古希腊,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 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 也非常和谐。然而,近代文明社会,发达 的工业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 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 与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
• 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 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 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他们。
•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 提。
• 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他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的结束,也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舞 蹈 纹 彩 陶 盆
第二节 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交感巫术”的进一步发展:
•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 •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
理论》 • 艺术史学家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
1900年,普列汉诺夫《 没有地址的信》,通过 对原始音乐、舞蹈、绘 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 学、民俗学、人类学和 民族学的文献证明,系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 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 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 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活动的 进一步因素。
(最新整理)艺术概论PPT
❖ 艺术的本质: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 主 体------------------------------客 体
(社会的人)
(自然界)
❖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创作客体
(艺术家)
(社会生活)
2021/7/26
13
•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 “不平衡关系”。
2021/7/26
16
7
三、审美性
(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自然美——艺术美 (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17
2021/7/26
• (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 的统一
• “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像 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 传移摹写是也。”
(最新整理)艺术概论PPT
2021/7/26
1
艺术概论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王丽虹
2021/7/26
2
艺术概论
❖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 第五章 实用艺术
❖ 第六章 造型艺术
❖ 第七章 表情艺术
❖ 第八章 综合艺术
26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 一、文化与艺术 • 二、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 (一)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
历史发展。
• 彩陶文化——彩陶艺术品 • 青铜文化——青铜器
• (二)艺术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2021/7/26
27
物质文化:基础
艺术概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 (五)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 关系 • 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 •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 映 • (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 三、艺术与社会生活 • (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 精神生产形态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 2、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 三、情感在审美中的作用和地位
• • • •
•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作业: 1、谈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 及其关系。 2、如何认识艺术的审美本质? 3、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谈谈艺术的 审美特征。 4、情感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 本质是什么?
• 答: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该事物同其他 事物的内部联系。 • 认识艺术的本质,要从艺术的社会本质、 • 认识本质和审美本质三个方面来把握。
• 我们首先从艺术的社会本质来了解艺术本 质。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 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 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经 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事物的 内部联系。换句话说,艺术的本质,就 是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 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 不是什么其他的事物。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 所有意识形态的共性:政治、哲学、宗 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 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 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 三个要点:
• 一、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 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都被经济基础决定; • 二、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反过来 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 三、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之间有时相互影响 的。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ppt课件
3
董希文《开国大典》
4
5
上层 建筑
6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政治、法律、道德,包括相应的 机构及其措施。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哲学、艺术、 文学。
◦ 艺术以及其他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 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基础。
◦ 但艺术是更高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要通过 “中间环节”来连接经济基础。
12
13
◦ 艺术除了表现阶级斗争外, 还要表现各种各样丰富多 彩的社会生活,还要表现 人类的情感和审美理想, 它除了反映社会的经济关 系和阶级关系之外,还要 反映自然中一切与人类的 社会生活有关的美好事物, 并不都是阶级斗争。
14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 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知道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 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社会 生活的反映。
◦ 利用各门艺术宣传宗教 ◦ 宗教对于艺术的两种相反作用: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 ◦ 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参与宗教活动、宣扬宗教思想、强化宗教氛围
19
20
1536-1541
位 于 梵
米 开
蒂朗
冈 西年 斯
基 罗
廷 礼 拜
《 最
堂后
祭 坛 墙
的 审
壁判
》
21
巴黎圣母院
科隆大教堂
22
23
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格 吕 内 瓦 尔 德 《 基 督 受 刑 图 》
◦ 艺术是政治的附庸,艺术从属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 ◦ 艺术是独立自由发展的,不受政治的约束和限制。
最新艺术概论 第一讲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PPT课件
艺术的本质
一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
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艺术是对现 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2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 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 关系”。
• 艺术美作为现实的反映形态,是艺术家创 造性劳动的产物,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 集中和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 的审美需要。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 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 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
• 生活中“丑”的东西,经过艺术家的创造 性劳动,同样要通过审美特征在艺术作品 中体现出来。
• 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 现为艺术典型,这些典型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独 创性,而且又能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 质和意义。
二、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 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 而是融入了创作主题乃至欣赏主题的思想 感情,体现了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进行归纳分析 提出研究 设想
1、项目的研究意义
存在问题:对科学意义的阐述不足或夸大
撰写方法(要有宏观思维) 从领域入手,提出主要问题,引出热点研究方向。 围绕热点研究方向进行简要分析,找出目前尚未解决的 具体科学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假设,阐述如果解决了该 问题(研究目标),对该领域甚至相关领域的科学贡献(理 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人才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5周岁以下,在职研究生可以申请)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万元/人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等
艺术概论_第一章_艺术本质论_1
精选版课件ppt
12
“后审美艺术”
1913 自行车轮
1912 下楼梯的裸女
1919 带胡子的蒙娜丽莎
精选版课件ppt
13
1.3 艺术本质特性
艺术是什么
◦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 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媒介为中 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西方): ①柏拉图提出来的“迷狂说”、“神灵凭附说”; ②卢梭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③尼采认为艺术是主观意志的表现; ④克罗齐提出艺术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
精选版课件ppt
26
亲罗 》中
立 《 父
精选版课件ppt
27
← 毕加索《梦》
《海边浴女》→
精选版课件ppt
28
精选版课件ppt
16
卫米 》开
朗 琪 罗 《
大
精选版课件ppt
17
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精选版课件ppt
18
意大利 卡拉瓦乔《水果篮》1596年以前
精选版课件ppt
19
荷兰 维梅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
精选版课件ppt
20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中国古代): ①象形文字、八卦、原始绘画; ②西晋文学家陆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③南朝宋国画家宗炳:“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④南齐画家谢赫:“应物象形”、“象物必在于形似”。
精选版课件ppt
35
◦ 艺术形式本身是一种“有机形式”: 具有独特生命力或表现性, 是一种个体性的有机形式。
◦ 关于“形式论”的思考:
①形式论的局限性; ②作品与观众、作品与现实的阻隔; ③形式主义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 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 成以积极的影响。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艺术与社会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
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 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 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 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 “中间环节”的关系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第01章艺术本质论《艺术概论》课件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人类不仅创造了艺术,能够欣赏艺术,还渴求洞察艺 术的全部奥秘,揭示艺术的本质,发现把握艺术发展的 规律,从而进行真正的创作与欣赏.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概论(彭吉象)
武隆印象:张艺谋任艺术顾问,王潮歌、樊跃任总导演
川江号子
尼 采: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此作受弗洛伊德启迪, 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世 界。清晰的物体无序的 散落在画面上。湿面饼 般的软钟表、深远的背 景给人以虚幻、冷寂之 感,展示了无意识的梦 境。
《记忆的执著》达利
《戴圆顶硬礼帽的男人》
勒内·马格利特 作品风格 •对常识的质疑 •对写实性的超越 •文字游戏 《单词的使用》
模仿说/再现说
西方思想史上影响力很大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 了现实与艺术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比所模仿的现实更加真实, 认为艺术家不应当“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而是“照 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
双喜写作“囍”,原指同时两件的喜事, 现多用在结婚庆典,表达双方欢喜之意,结 婚时贴“囍”是中华传统的民间喜庆习俗。
民间美术——剪纸
剪纸
艺术语言 “刀剪味”、“线线相连”
艺术特色
北方剪——粗犷朴拙,天真浑厚。 江南刻——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分类 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等,
纹饰 月牙纹,锯齿纹,云纹,圆形纹
艺术概论
上篇 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究竟什么是艺术? 它具有哪些基本性质的特点?
“艺术”是否可定义?
本质论:主张艺术能被梳理 反本质论:否定艺术的可被界定性
艺术如浩瀚、绚丽、神秘,却对人类非常重要的宇宙星际说不清楚,放弃探索 又着实可惜,更不可取。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从中国先秦时期和古希腊开始,给艺术下
《加莱义民》
以诗人但丁为原型 《思想Leabharlann 》《巴尔扎克像》1898年
艺术概论 王宏建之欧阳音创编
艺术概论王宏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
◦ 艺术家只有在生活源泉中开采矿藏,汲取营养,真实的反映 社会生活并真诚的表现对生活的感受,创作才会有生命力。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 反映经济、生产、阶级关系,政治法律、宗教道德观念、哲 学和文艺思想,幻想、情感、愿望、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洛克的“白板说” “镜子”理论
主观能动反映论
PPT学习交流
1
第二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2.1 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2.2 艺术与社会生活 2.3 艺术与社会生产
PPT学习交流
2
2.1 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艺术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 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和这些观点或观念 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 利用各门艺术宣传宗教 ◦ 宗教对于艺术的两种相反作用: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 ◦ 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参与宗教活动、宣扬宗教思想、强化宗教氛围
PPT学习交流
19
PPT学习交流
20
1536-1541
位 于 梵
米 开
蒂朗
冈 西年 斯
基 罗
廷 礼 拜
《 最
堂后
祭 坛 墙
的 审
壁判
》
PPT学习交流
21
巴黎圣母院
PPT学习交流
36
PPT学习交流
37
PPT学习交流
38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 艺术生产,审美是是它的本质特征。 ◦ 应该作为真正的精神生产实现其本质,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
要为根本目的。
艺术生产的异化
◦ “文化工业”: 艺术生产与工业化生产的关系;“机械复制”;
◦ 艺术商品化:炒作、吹捧; ◦ 艺术家价值取向的转变:生存底线
PPT学习交流
39
肖全《我们这一代》
◦ 艺术以及其他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 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基础。
◦ 但艺术是更高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要通过 “中间环节”来连接经济基础。
◦ 中间环节是政治、法律和道德。
PPT学习交流
7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 首先,在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 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是相互影响的 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12
PPT学习交流
13
◦ 艺术除了表现阶级斗争外, 还要表现各种各样丰富多 彩的社会生活,还要表现 人类的情感和审美理想, 它除了反映社会的经济关 系和阶级关系之外,还要 反映自然中一切与人类的 社会生活有关的美好事物, 并不都是阶级斗争。
PPT学习交流
14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 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知道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 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社会 生活的反映。
PPT学习交流
32
达 利 《 由 飞 舞 的 蜜 蜂 引 起 的 梦 》
PPT学习交流
33
梵高《麦田上空的乌鸦》
PPT学习交流
34
2.3 艺术与社会生产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
◦ 艺术是人的有意识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 ◦ 艺术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
生产形态
物质生产
◦ 首先,它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 其次,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中,艺术的发展就不仅与经济
相关,而且与社会生活相关。
PPT学习交流
3
董希文《开国大典》
PPT学习交流
4
PPT学习交流
5
上层 建筑
PPT学习交流
6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政治、法律、道德,包括相应的 机构及其措施。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哲学、艺术、 文学。
◦ “得意忘象”是魏晋名士王弼提出的命题。“得意忘象” 命题一经面世,对社会中的思想家、艺术家影响深远。
◦ 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思想的影响; ◦ 还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
PPT学习交流
28
PPT学习交流
29
PPT学习交流
达 利 《 记 忆 的 永 恒 》
30
PPT学习交流
31
2.2 艺术与社会生活
◦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彼此的影响与差异 ◦ 艺术中道德内容的贯彻
PPT学习交流
15
《 水 晶 鞋 与 玫 瑰 花 》
1917
年 剧 照
PPT学习交流
16
罗 丹 《 加 莱 义 民 》
PPT学习交流
17
PPT学习交流
18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 宗教和艺术的关系最终决定了宗教和艺术的发展只能是经济 基础,宗教和艺术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 基础所决定。
精神生产
PPT学习交流
35
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
◦ 从生产目的性和生产消费来看, 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生产。
◦ 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精神生产
◦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 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 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9
1794
达 维 特 《 马 拉 年之 死 法》 国
PPT学习交流
10
PPT学习交流
11
◦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 陈坚画
◦ 油画高2.2米、宽6米,真实地再现了1945年9月9日中国人民抗战胜 利后,日本军国主义向我国军民投降的场面。整个画面庄严肃穆, 近似于真人大小的200多个人物栩栩如生。久伫画前,就如同置身于 当年受降仪式的现场。这幅鸿篇巨制积作者的十年心力。
◦ 其次,同样应该明确,政治与艺术虽然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 位是不一样的。
◦ 艺术是政治的附庸,艺术从属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 ◦ 艺术是独立自由发展的,不受政治的约束和限制。
PPT学习交流
8
德 拉 克 洛 瓦 《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
PPT学习交流
科隆大教堂
PPT学习交流
22
PPT学习交流
23
PPT学习交流
24
格 吕 内 瓦 尔 德 《 基 督 受 刑 图 》
PPT学习交流
25
局部 震撼 悲剧色彩
PPT学习交流
26
1512-1514
拉 斐 尔 《 西 年斯 廷 意圣 大母 利》
PPT学习交流
27
艺术与哲学关系
◦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 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并且给一定的世界观以 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