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_第一章_艺术本质论_1

合集下载

自考艺术概论的资料新选.

自考艺术概论的资料新选.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1: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1:艺术在社会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

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是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第一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第二,它们又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2: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1),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2),艺术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它也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也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3),从根本上讲,艺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3: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艺术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和密切的。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中外艺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可以证明,进步的艺术总是为上升的经济关系通过进步的政治所决定,并反过来给政治以及经济以积极的影响;没落的艺术则是为没落的经济关系通过反动的政治所决定,并反过来为其政治以及经济服务。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是直接的反映,距经济基础较近,对艺术的影响很大。

道德能知道人们一般的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以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另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作用。

另一种形式的表现,即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本质论自整超全

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本质论自整超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马克思对艺术本质的分析: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特殊的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殊的生产形态,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的产物。

分为三个层面,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社会
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与经济基础关系极为密切;艺术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能通过政治中介才能联系经济基础)(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2)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精心整理 (1)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利用艺术相推动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关系。

(2)宗教对艺术影响根本上来说是对艺术的否定,主要在于宗教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
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宗教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2)宗教对艺术否定中又包含对自身的否定,当艺术重新获得独立性,反过来利用宗教实现自己本质。

(3)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很大,但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只(1)哲学影响艺术。

(2)艺术反映哲学,并且对世界观的形成。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与答案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为什么]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艺术概论作业分析

艺术概论作业分析

艺术与道德
»道德作为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联系的尺度和 准则,属于社会价值范畴。
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艺术 是人的一种道德的活动
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 油画 1863年 213.4×269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美国艺术家 斯宾塞· 图尼西克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和宗教都是较为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都是对社会前途、人类 命运及人生意义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达到理想目标。
作品中的艺术典型,从根源上说,是来自社会生活的, 是艺术家概括生活中事物的普遍性,经过艺术传达而 创造出来的。它和一般的艺术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它的真实性更高,概括性更广,思想性更深刻, 情感性更强烈,感染性更持久,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真 理的独特发现和对于美的独特创造。
艺术固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是现实生活,应该 高于现实生活,应该把现实生活中各类事物不那么明 显的本质真理形象地揭示出来,使观众通过艺术家创 造的艺术典型认识真、理解善、欣赏美。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1,艺术与美的关系 2,艺术的审美本质 3,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1.艺术反映现实的美
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自然美: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自然事物的美 社会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社会事物的美
2.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的美,而且呆以创造艺术美, 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 物转化为艺术美,它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 审美创造《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自由领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1830
《马拉之死》大卫
艺术与政治虽然具有诸多不同点,但它们之间又是一种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尤其是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有 时甚至是巨大的。通常而言,政治对艺术有着较为直接的 决定性影响。在上层建筑诸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中,政治 处于主导地位。

艺术概论 王宏建精编版

艺术概论 王宏建精编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艺术的社 会意识形 态性
艺术概论
第一章
艺术本质 论
第一节
艺术的社 会意识形 态性
艺术概论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 意识形态性
艺术的认识价值、思想教育作用、美 育意义与娱乐意义,各有各的涵义,但它 们之间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艺术的 认识价值是其思想教育作用赖以存在和实 现的基础, 艺术的美感和娱乐性质又是实 现其认识和思想教育作用的独特的重要途 径。 所谓“寓教于乐” 。
必须明确的是, 艺术的几种功能是不 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我们应该辩证地 认识和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第二节 艺术反映社 会生活的特 殊性
第二节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一、艺术的形象性 提起艺术,我们就会想到古今中外大
量的文学艺术名著以及这些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 林冲、武松、林黛玉、贾宝玉、安 娜·卡列尼娜 、哈姆雷特,等等。而自然 界的风花雪月、 山水风物、天光云影、梅 兰竹菊所构成的优美意象也是艺术作品 (尤其是抒情性作品)所塑造的形象。
其二,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人类存 在的终极价值,体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 怀,反思人的生存境遇,不断探寻人的合 理存在途径和进一步发展目标。
如《浮士德》、《红楼梦》都透过作 品表现了某种价值目标,具有深邃的哲学 内涵。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艺术概论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意 识形态性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艺术概论
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 罗广斌和杨益言的 《红岩》、 杨沫的 《青春之歌》 等, 这些曾经对我 国青年的思想、情操、人生观与世界观起 过极大影响作用的作品, 至今还在陶冶当 代青少年的心灵。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完整版)艺术概论 第一章

(完整版)艺术概论 第一章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2.艺术与哲学的区别
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 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 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 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
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 “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 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 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 的真实性。
主观感情色彩强烈,诗书画有机结合
• “扬州八怪”:汪士慎、黄慎、金农、高 翔、李鳝、郑燮、李方膺、罗聘
马和林 《扬州八怪》
黄慎 《福到眼前》
高翔 《山水图》
希腊艺术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 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 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 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 节”。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注:文本框可根据需求改变颜色、移动位置;文字可编辑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人类不仅创造了艺术,能够欣赏艺术,还渴求洞察艺 术的全部奥秘,揭示艺术的本质,发现把握艺术发展的 规律,从而进行真正的创作与欣赏.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 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 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 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概论_第一章_艺术本质论_1

艺术概论_第一章_艺术本质论_1

精选版课件ppt
12
“后审美艺术”
1913 自行车轮
1912 下楼梯的裸女
1919 带胡子的蒙娜丽莎
精选版课件ppt
13
1.3 艺术本质特性
艺术是什么
◦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 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媒介为中 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西方): ①柏拉图提出来的“迷狂说”、“神灵凭附说”; ②卢梭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③尼采认为艺术是主观意志的表现; ④克罗齐提出艺术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
精选版课件ppt
26
亲罗 》中
立 《 父
精选版课件ppt
27
← 毕加索《梦》
《海边浴女》→
精选版课件ppt
28
精选版课件ppt
16
卫米 》开
朗 琪 罗 《

精选版课件ppt
17
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精选版课件ppt
18
意大利 卡拉瓦乔《水果篮》1596年以前
精选版课件ppt
19
荷兰 维梅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
精选版课件ppt
20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中国古代): ①象形文字、八卦、原始绘画; ②西晋文学家陆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③南朝宋国画家宗炳:“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④南齐画家谢赫:“应物象形”、“象物必在于形似”。
精选版课件ppt
35
◦ 艺术形式本身是一种“有机形式”: 具有独特生命力或表现性, 是一种个体性的有机形式。
◦ 关于“形式论”的思考:
①形式论的局限性; ②作品与观众、作品与现实的阻隔; ③形式主义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艺术概论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艺术的本质: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政治、经济、道德、哲学、宗教的内部联系。

换句话说,就是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事物。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是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艺术和政治的关系: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1)既承认政治对艺术的影响关系,同是又承认艺术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他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他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许多艺术现象都同宗教联系在一起。

艺术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1)在一定历史时期里,它们是相互影响的(2)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1)艺术是一种思想关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思想关系是反映物质关系的,意识形态是反映经济基础的。

(2)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的艺术不同于作为“中间环节”的其他意识形态。

(3)艺术与宗教、哲学等其他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共性,但它们究竟是不同的社会事物,在上层建筑里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彼此不能混为一谈,不能相互替代。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课件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课件

品牌合作
艺术与商业品牌合作,将 艺术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和 广告中。
艺术授权
艺术家将其作品授权给商 业品牌,用于商品和广告 等。
艺术投资
企业和个人将资金投入艺 术品市场,作为资产配置 的一部分。
艺术的社会责任
社会议题表达
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推动社会进步。
公益项目
艺术家参与公益项目,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艺术 教育和文化活动。
教育功能
总结词
教育功能是艺术通过其作品所传递的思想、观念、情感等,对人们的思想、行 为、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示,促进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 提高。
详细描述
艺术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历史事件、民族文化等,通过形象的表达和情感 的传递,引导人们深入思考和反思,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人 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广义的艺术定义强调艺术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
狭义的艺术定义
狭义的艺术定义通常是指那些 需要特殊技巧和训练,通过具 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这种定义下的艺术通常包括绘 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 等,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训练才 能创作和表演。
狭义的艺术定义强调艺术的专 业性和技术性,以及艺术作品 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06 艺术的未来发展
艺术与科技结合
01
02
03
数字艺术
利用数字技术创作和展示 的艺术形式,如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和3D打印等。
人工智能艺术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的 艺术作品,如机器学习绘 画和音乐创作等。
交互艺术
强调观众参与的艺术形式, 如互动装置和交互式影像 等。

王宏建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王宏建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如果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艺术为它服务就具有积极的意义..艺术和宗教、哲学、文学一样是更远离物质经济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和道德是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基础关系非常密切的意识形态;属于前一类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2.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全面的”社会生活;即包括了从物质的社会生活到精神、情感的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全部方面;这些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表现领域和对象..3.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5.艺术与宗教都是更高、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都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但不同点在于:宗教是空虚的幻想;不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艺术则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宗教形象只是宗教观念的外化;是普遍观念的符号;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个性和他的思想情感的表达..6. 艺术与哲学“掌握”世界方式的相同处是:都是更高、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都要求真实地“掌握”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同: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艺术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是在个别之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之中表现普遍;哲学是以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真理的方式“掌握”世界和社会的普遍性必然性..哲学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艺术则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7.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主观世界的真实性..8.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9.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美可以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所谓“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并且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在艺术中;已经渗透进了创作主体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典型形象..它从反面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是形象的真理;亦即艺术的美..对丑的深刻剖析和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现实丑的本质范畴转化了..10.任何事物;凡是以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本质、内容和种类的普遍性;那它就是美的..简言之;美就是形象的真理..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11.在审美认识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第二章艺术门类论1.艺术门类的划分经常使用的几种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可分为空间;时间;时空艺术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4.以造型艺术形态的材料和技法为依据可分为: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摄影、曲艺、杂技、建筑园林等..这是最常用;最有实践意义的分类方法..第三章艺术发展论1.历史上三种艺术发生论游戏说——十八世纪德同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同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游戏与艺术的相同点1 都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功利需要之后才有可以用过剩的精力从事这些活动2 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实际物质需要;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3 游戏中强烈的感情和欢快的节奏和艺术有关联游戏与艺术的不同点1 游戏的目的是发泄过剩的精力或是某种活动的练习;艺术却不同2 游戏是短暂的;而艺术的生命力是长久的3 游戏是个人的自娱;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必须有观众..所以游戏没有科学地、全面地揭示艺术发生的根源..巫术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有顺势或模拟巫术;接触巫术..艺术的发生受巫术的影响;但不能说艺术发生于巫术第一;并非一切原始艺术都受巫术影响;第二影响并不是根源..巫术归根到底发生于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3.劳动说原始社会音乐和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特别是集体劳动中产生的节奏..毕歇尔:“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组成部分只具有从属的意义..”1.2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艺术的发生动力不是单一的;劳动、情感、巫术、幻想等原始社会的一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系统;组成一个合力..但不是每个动力因素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决定其他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1 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人;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促进了人手、人脑、语言、意识的产生;最终人成为制造工具的动物;“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和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条件人们在劳动过程结束后;必然把劳动的结果与劳动开始时的观念加以比较;看看二者是否符合..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对人的观念和情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第一种结果是劳动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想不一致;这导致了图腾和巫术的产生..第二种结果:劳动的结果与原来预想的一致;这就必然导致人的征服欲、改造欲、创造欲的发生..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创作欲;利用艺术来征服自然..3 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条件美感发生过程中最大一次飞跃就是人们终于摆脱了对象的实用价值和功利内容;仅仅把对象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4 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从建筑;造型;装潢;舞蹈;音乐;诗歌的产生可以分析出来1.3 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1 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第一;工具和艺术都是人创造的;艺术的创造是工具创造的逻辑发展;第二;工具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都是在人们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三;工具促进了形式美感的产生;第四;工具促进了技术的发展..2 “准艺术”的发生“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3 “准艺术”的繁荣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为了储存和加工粮食就产生了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的出现对于史前艺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 “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真正的艺术产生的标志是实用价值下降、渗入等级观念、作为富人饰物或宗教祭器象征的玉器和青铜器艺术的繁荣和狞厉恐怖的艺术风格的产生2.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发展的规律;就是艺术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1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认识艺术发展的模式论1.认为: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局限性:标准带有主观性;任何时代的艺术风格都是多样的;主导之外还有非主导的;这使得这种观点带有片面性..2.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黑格尔象征型物质溢出精神-—古典型物质与精神一致——浪漫型精神溢出物质把艺术看做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局限性:把艺术发展动力归之于绝对观念把丰富多彩的艺术归于三种类型最后浪漫型艺术也要被否定3.认为“在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里格尔认为艺术在“触觉的”和“视觉的”两极之间转换..沃尔夫林则提出“线性的”与“绘画的”两极范畴局限性:两极的设定带有主观色彩2.2艺术发展的他律性是指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1.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历史时代的纵向比较;同时代不同地区、国家的横向比较;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能否定经济对艺术决定作用:首先任何艺术仍然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前提..其次平衡与不平衡是辩证统一的..最后艺术作为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有自己的独立性..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两种错误的观点:政治决定艺术;政治不是艺术发展的任何动力;政治与艺术无关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映;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的形象表现宗教的对象是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宗教相信自己神灵的真实存在;艺术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都蕴含了感情与幻想的成分、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宗教推动艺术发展的表现:一;宗教促进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二;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三;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5.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a.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以及选择和改变b.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2.2艺术发展的自律性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从艺术的横向来看;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和创造;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的相互影响和融合3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批判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肯定一切与否定一切5 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革新是艺术的任务反映生活、艺术的本性创新、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求新求异和艺术家的个性及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7 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的统一的:革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革新的继承是复古主义;继承是革新的基础;离开继承的革新是虚无主义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一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共存1.艺术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特征;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三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2.世界艺术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共赏的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3.艺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4.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的条件是:深刻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1.1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渗透下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的熏陶和影响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影响1.3艺术家的修养和审美创造能力艺术家的三个修养1.进步的世界观和深刻的见解2.广博的文化素养:一般文化;姊妹艺术文化;专业文化3.丰厚的生活积累艺术家的三个审美创造能力1. 敏锐的观察力与强烈的感受力2.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记忆力3.卓越的创造力与精湛的技能技巧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2.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过程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复杂的、极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是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围绕创作意图;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2.1艺术创作过程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第一;创作材料的准备:素材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第二;创作的精神准备:由生活体验引发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欲望..2.2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在特定创作动机的引导下;通过艺术思维;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分胚胎的孕育阶段和意象的成熟阶段艺术意象的典型化具有鲜明的独特、丰富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普遍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典型化的方法1.选取生活中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物作为骨干材料;在此基础上加以虚构概括和理想化2.聚各种人于一身;聚各种事于一物3.在构思中运用幻想、虚构、夸张的方法创造生活中没有的完全属于幻想、虚构的艺术意象2.3艺术表现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的艺术形象;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3.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3.1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形象思维:是指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做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是相对于抽象思维来说;艺术思维是相对于科学思维来说的;它们之间关系是;艺术思维的特点是自始至终都以捕捉艺术意象为目标;因而形象思维是贯穿艺术思维的始终的;抽象思维则是起配合和引导作用的..3.2意识和无意识所谓意识: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意识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对艺术的审美理想、创作目的、创作规律等诸方面的自觉认识和掌握;以及对艺术创作规律的自觉驾驭和自觉追求艺术的独创性..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这种最高形式的意识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所谓无意识:亦称潜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隐蔽的心理活动..分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3.3灵感就是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突然触机而建立起新的神经联系;豁然开朗;取得创造性突破的顿悟式心理状态..灵感的特征是突发性、突破性、亢奋性、易逝性..艺术灵感产生具备的条件1.业已形成并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2.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3.4形象思维的特征及其逻辑规律1.形象思维的特征: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 审美性3.5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转化的特殊规律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仅相互转化;而且转化得非常频繁而又神速;灵活而又多变..艺术思维中的典型意象的形成过程;就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相反复频繁而又多变地转化的结果..这个转化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贯穿始终的红线的..每遇到困难问题时便需要抽象思维来帮助解决;即转化为抽象思维;待问题解决后;便又转到形象思维之方面来..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典型意象和典型形象最后形成为止..4.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4.1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关系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某种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是指导整个创作活动的最一般的原则;因此对创作的影响是全局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塑造形象的具体方法;仅仅是艺术表现中的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段;只对艺术形象的具体刻画起作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局部的4.2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家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基本特点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陷蔽性2.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点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4.3艺术流派;艺术思潮和艺术创作方法的关系艺术流派:指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艺术作品论1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可以从结构层次上;把它的构成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外在的物质形式方面和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认识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内容是有形式的内容;形式是有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是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关系2.艺术作品的内容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是它的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题材和主题题材的概念广义: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狭义:指的是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针对题材的作用和价值;艺术理论中曾有过两种着名的观点题材无差别和题材决定论主题的概念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在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生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题材和主题的关系题材是自然现象或事物本身;是显现的;是属于艺术形式层次上的外部内容;而主题是一种蕴含;较隐蔽;是在了解了题材之后;回味;认识;琢磨才能悟出作品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主题是具有不确定性质的..3.艺术作品的形式对艺术作品形式的见解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构成因素:内在的结构;外显的艺术语言结构: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的样式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有两个基本功能: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审美的功能艺术语言和结构密切配合;在结构的牵引、安排下;艺术语言承担着描绘、传述、抒情等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的任务4.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本质意义上来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内容与形式是统一在一起的;两者不是谁决定谁谁先谁后的问题;说形式决定内容;是从艺术鉴赏即接受活动中的角度考察两者关系而得出的结论..另外;从接受的角度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自身就是内容..因为这些作品的内容不仅是由题材、主题等因素所构成;其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意味..4.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艺术作品的意蕴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艺术作品意蕴的层次1.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2.包含在作品的形式结构之中3.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4.文化意义;即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的意义艺术作品的意蕴的特点它是感性的、具体的;存在于作品的具体艺术形象中;而不像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中的概念;完全排除了感性因素成为纯抽象的理论范畴它是多义的;这种多义首先与意蕴的层次有关;其次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性、非概念性有关它具有历史的生成性;与不同接受主体对作品意蕴有不同认识、不同感受和体验相关联艺术作品的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艺术作品的格调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艺术作品的品位评判一件艺术作品的“品位”高低;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格调是从艺术价值的两极把握作品不同属性的范畴;而品位则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 格调虽然与艺术表达方式相关联;但更多地涉及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味虽然也涉及到艺术作品的内容;但与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有更多的关系..。

第01章艺术本质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课件)

第01章艺术本质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课件)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人类不仅创造了艺术,能够欣赏艺术,还渴求洞察艺 术的全部奥秘,揭示艺术的本质,发现把握艺术发展的 规律,从而进行真正的创作与欣赏.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 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 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 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点是具体可 感的形象性。 (一)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二)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 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 客观的统一 .
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 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 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抽象等艺术语言, 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 主体意识,直抒胸怀。 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 A、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B、反映主观世 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
(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艺术
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不 就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就是现实中的美;而是通过艺术 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用 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 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 表现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斱式如何?
③ 情感表现与形式的关系? ④ 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30
形式论:
◦ “事物本无所谓好坏,一切皆思维使然”; ◦ 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自治性的形式论 ◦ 汉斯立克的形式论音乐美学;
◦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 贝尔的《艺术》形式论要点:
艺术家
艺术作品
8
中世纪的艺术听命于神学的支配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回归人本主义
18世纪:艺术品与物质产品分离开来
9
巴托(Abbe Batteux,法国,1713-1780 )
◦ “美的艺术”和“机械的艺术”;
◦ 美的艺术有五种形式:音乐、诗、绘画、雕塑、舞蹈。
康德(1724-1804)
◦ 《判断力批判》 对艺术和手工艺进行区别: 我们今天的“艺术” ——以表现美为目的自由艺术; 出于生活需要的强制性工艺 ——有报酬的艺术
35
◦ 艺术形式本身是一种“有机形式”: 具有独特生命力戒表现性,
是一种个体性的有机形式。
◦ 关于“形式论”的思考:
① 形式论的局限性; ② 作品与观众、作品与现实的阻隔;
③ 形式主义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36
其他相关理论:
◦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与“白日梦”; ◦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 康德、席勒的“游戏说”; ◦ 苏珊·朗格的“符号说”等。
37

艺术概念内涵分分合合的过程
◦ 古希腊、罗马时期“广义的艺术”阶段 ◦ 中世纪时期“自由的艺术”阶段 ◦ 近代以来“美的艺术”阶段
◦ 现代、后现代以来“开放的艺术”阶段:

从美学形态上看: 增加了丑的艺术、荒诞艺术、“反艺术的艺术”等; 艺术门类的扩大:新型艺术门类的加入,再次把工艺艺术 (包括现代设计艺术)、建筑艺术等包括进来。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西斱):
① 柏拉图提出来的“迷狂说”、“神灵凭附说”;
② 卢梭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③ 尼采认为艺术是主观意志的表现; ④ 克罗齐提出艺术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
26
罗 中 立 《 父 亲 》
27
← 毕加索《梦》
《海边浴女》→
28
凡 高 《 星 夜 》
29
◦ 关于“表现论”的思考:
① 艺术完全无关乎再现
② 审美绝对超越于现实 ③ 艺术的纯粹性
31
中 国 唐 代 草 书 怀 素 中 国 唐 代 草 书 张 旭
32
33 马蒂斯《红色中的和谐》或 《餐桌》1908-1909年
康 定 斯 基 《 构 成 第 七 号 》 1 9 1 3 年
34
蒙 德 里 安 《 红 黄 蓝 的 构 成 》 1 9 3 0 年
1.1 艺术的独立 1.2 艺术的渊源 1.3 艺术本质特性
1.4 艺术本质的不同观点
美学从哲学的分离
艺术与美学的分离
3
“美学乊父”
◦ 鲍姆加登(1714—1762)
◦ 1750年,写就《美学》
命名为“Aesthetica”; ◦ 感性学; ◦ 美学学科的创立者。
4
“艺术学乊父”
◦ 19世纪末,德国美学 家康拉德 · 费德勒: 提出将艺术学与美学 分离的构想,由此被 称为“艺术学乊父”。 ◦ 德国人类学家格罗塞 从社会学角度写就了
17
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18
意大利 卡拉瓦乔《水果篮》1596年以前
19
荷兰 维梅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
20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中国古代): ① 象形文字、八卦、原始绘画;
② 西晋文学家陆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③ 南朝宋国画家宗炳:“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④ 南齐画家谢赫:“应物象形”、“象物必在于形似”。
10
黑格尔(1770-1831)
◦ 《美学》 ◦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把一切以表现美为目的 的事物称为艺术;剔除 了非表现性的工艺、技 艺形式。
11
杜尚(1887-1968)
◦ 没有答案, 因为, 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现成品艺术”
◦ 达达主义 ◦ 杜尚《泉》(1917年)
12
“后审美艺术”
1913 自行车轮
1912 下楼梯的裸女
1919 带胡子的蒙娜丽莎
13
艺术是什么
◦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 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媒介为中 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 ◦ 19世纪作家歌德也曾说过这样一句另人回味的话: 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 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
21
红 山 文 化 距 今 五 、 六 千 年 前
汉 代 玉 雕 俳 优
22
陈 枚 《 寒 夜 赏 梅 》
23
◦ 关于模仿论的思考:
① 符合人类的欣赏体验习惯 ② 遵从着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最初天性 ③ 真与美的统一
④ 剥夺了艺术家主体性的发挥
⑤ 忽视艺术表现力的个性化差异 ⑥ 大众文化时代的艺术乊境遇

38
《艺术的起源》一书。
5
艺术学学科性质的独立
◦ 1906年,德国艺术理论家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 提出的“一般艺术学”的概念。
6
中国古代

技艺、 种植(园艺)

“城市的道路” 许慎《说文解字》
种植的方法
7
西斱
Art
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 制作和物质生产活动
经过长期的训练而 掌握的技能、技巧
24
主观“表现说”戒情感表现说:
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情感的表现和自然流露。
这是从创作主体即艺术家的视角对艺术进行观照的 观点。
◦ 艺术的情感特征:
① 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情感的触发;
② 艺术接受者:内心情感的暗合; ③ 艺术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
25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中国): ① 汉代《毛诗序》首次将创作主体作为考察对象,“诗言志” ② 晋代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③ 我国古代的“气韵说”
14
艺术的分类
◦ 广义的艺术包括5大类别: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等)、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等)、 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 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 ◦ 狭义的艺术丏指语言艺术以外的其他艺术种类。语言艺术 也称文学,人们有时把文学与狭义的艺术并称为文艺。
15
“模仿说”戒“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戒再现。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西斱): ① 赫拉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
② 柏拉图: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③ 亚里士多德 :艺术是对本质世界的模仿 ④ 达·芬奇 :“镜子说” ⑤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的目的是再现现实”
16
米 开 朗 琪 罗 《 大 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