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与血型、输血原则
血量、血型和输血
抗B型
抗体:抗A、抗B
血浆中不含有与自身抗原相对应的抗体
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血清中抗体 AB型
O型
A
A
抗B
B
B
抗A
AB
A和B
(-)
O
(-)
抗A和抗B
2.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的分型
• Rh抗原是1940年发现的存在于人类红细胞表面的另一类抗 原,因最先发现于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上, 取其学名的前两个字母命名,故称为Rh抗原,由此发现了 Rh血型系统。
二、输血与血型
(一)血型
• 血型(blood group)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 的类型,而通常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 性抗原的类型,它对输血有着重要意义。
• 现已发现的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有20多种,与 临床关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 血型系 统。
1.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和判定
• 血量的相对稳定是保持正常血压所必需的。
– 机体一次失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10%,通过心脏活动的加强,血管 收缩,贮存血量的释放可以代偿,不致严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 若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就会引起某些正常生理功能的障 碍,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功能障碍
– 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严重障碍,如 不迅速输血抢救,就会致命。
择同型血型相配,避免因血型不合引起的严重输血反应。
(2)交叉配血试验 • 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
(供血者)红细胞
红细胞(受血者)
次侧
主侧
(供血者)血 清
血型互输原则
血型互输原则血型互输原则是指,根据不同血型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特点,临床上进行输血时应遵循的规则和原则。
正确遵循血型互输原则,可以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血型互输原则。
一、正确识别血型输血前必须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血型识别正确。
过去,人们用以尖突的麻醉针脱皮提取红细胞,现在大多数地区用使用专业的反应试剂进行血型鉴定,从而避免了采血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血型抗原和抗体反应规律1. ABO血型系统该系统包括A、B、AB、O四种血型。
A型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B型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表面同时有A和B抗原,O型红细胞则没有A和B抗原。
Rh抗原是一种表达在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Rh阴性人群中,没有Rh抗原,而Rh阳性人群中有Rh抗原。
输血应该是Rh血型相匹配。
3. 不规则抗体在输血中,不规则抗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些抗体与特定的抗原反应,并且通常存在于身体中。
A型病人和AB型病人只可以输AB型和A型的血液;B型病人和AB型只可以输AB型和B型的血液;而O型病人可以输所有人的血液。
严格执行ABO血型互输原则是输血安全的基础,否则将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
Rh阳性病人可输Rh阴性血液和Rh阳性血液,而Rh阴性病人只可输Rh阴性血液。
因为大多数Rh阴性病人没有抗Rh抗体,所以当Rh阳性红细胞进入Rh阴性病人体内时,他们可能会产生抗Rh抗体,使得再次输血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身上存在特定的不规则抗体,供血者必须提供缺少这种抗体的血液,即要采用特异性献血。
如果不能确保供血者血液缺乏患者身上的不规则抗体,则需特别小心处理。
四、血型互输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1. 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考虑输血的必要性和输血量。
2. 在输血前,需要冻存病人自己的血,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有效地治疗。
3. 确保所用血型试剂和专业设备质量优良,工作人员要对设备进行专业操作。
血型与输血原则知识点总结
血型与输血原则知识点总结血型是指人类红细胞表面所含有的抗原不同而具有的血液特征。
目前,根据人类红细胞表面所含有的抗原种类和数量,可将人类的血型分类为A、B、AB、O四类。
在血液输血中,对受血者的血型进行合理匹配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发生输血反应等不良后果。
因此,了解血型与输血原则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血型的基本知识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是指人类红细胞表面具有的A和B两种抗原的不同组合情况。
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不同,人的血型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2. Rh血型系统Rh血型是指人类红细胞表面所含有的Rh抗原的不同情况。
如果红细胞表面含有Rh抗原,称为Rh阳性;如果不含有Rh抗原,称为Rh阴性。
因此,根据Rh抗原的有无,人的血型又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3. Rh血型因子遗传Rh血型的遗传是由一个对立基因对决定的。
父母双方有Rh阳性基因时,孩子的Rh血型就为阳性;父母双方有Rh阴性基因时,孩子的Rh血型就为阴性。
4. 血型的遗传规律在A、B、AB、O四种血型中,A和B是互相独立的,而O是显性基因A和B的隐性基因,只有在二者都不出现的情况下,O型血才会出现。
因此,A和B的基因型为AA、AO和BB、BO,而O的基因型为OO。
对Rh血型而言,Rh阳性是显性,Rh阴性是隐性。
二、血型与输血原则1. ABO血型的配对原则在实施输血时,必须根据受血者的ABO血型和供血者的ABO血型之间是否相容来确定可供血的范围。
具体原则如下:a) A型血可给A型和AB型的受血者输血,不可给B型和O型的受血者输血;b) B型血可给B型和AB型的受血者输血,不可给A型和O型的受血者输血;c) AB型血可给任何血型的受血者输血;d) O型血只能给O型的受血者输血。
2. Rh血型的配对原则在实施输血时,受血者和供血者的Rh血型必须相容,具体原则如下:a) Rh阳性的受血者可接受Rh阳性和Rh阴性的供血;b) Rh阴性的受血者只能接受Rh阴性的供血。
《血型与输血》PPT课件
目录
• 血型概述 • 输血原则与策略 •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 临床输血反应与处理 • 特殊情况下输血策略调整 • 总结与展望
01
血型概述
血型定义及分类
血型定义
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
血型分类
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差异,主要 分为ABO血型和Rh血型两大系统, 以及其他罕见血型。
发热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01
处理措施
02
03
04
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给 予抗过敏药物和物理降温。
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如抗感 染治疗等。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 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具等。
过敏反应表现及应对措施
轻度反应
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等。
中度反应
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过敏反应表现及应对措施
血液保存不当
如血液过期或保存温度过高,导致红 细胞破坏。
溶血反应机制及紧急处理
• 免疫性溶血:多次输血或妊娠导致红细胞抗体形成,引发 免疫反应。
溶血反应机制及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道。
给予抗休克治疗,如补充血容量、使用升压药物等。
溶血反应机制及紧急处理
保护肾功能,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 白排出。
提倡自体输血,减少 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 减少输血反应。
自体输血技术应用
术前自体储血
适用于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采 集自身血液保存,以备术中或术
后使用。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 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在室温 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 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
输血的五大基本原则
输血的五大基本原则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用于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分,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然而,输血并非毫无风险,必须遵循一系列严格的原则和规定,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输血的五大基本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治疗方法。
1. 按需输血输血应基于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而不是盲目大量输血。
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液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量的大小。
过度输血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输血反应、感染和血液稀释等。
2. 液态血液制品的优先使用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液态血液制品(如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悬液)已经广泛应用于输血。
相比于全血,液态血液制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单一成分的需求,减少输血过程中其他成分的负担。
液态血液制品还可以更好地储存和运输,提高血液的有效利用率。
3. 严格的血型配对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血型和交叉配对,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患者的血型必须与输血血液的血型相匹配,避免因血型不匹配而引发的输血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输血不良事件。
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配对过程的严密性是输血安全的关键。
4. 非血筛不用血液供应者必须接受严格的血液筛查,以排除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
只有通过筛查并证明没有携带感染性疾病的人才可以成为合格的血液供应者。
这一措施确保输血过程中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最小化。
5. 定期监测在输血后,医院必须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监测项目包括血液成分参数(如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感染标志物和输血反应指标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总结回顾: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但必须遵循一系列严格的原则和规定,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这五大基本原则包括:按需输血、优先使用液态血液制品、严格的血型配对、非血筛不用和定期监测。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和规定的前提下,输血才能发挥最大的疗效,为患者提供帮助。
输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输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用于补充患者失血或缺乏某种特定成分的血液。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有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本文将介绍输血的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输血的原则1. 适应症:输血应有明确的适应症,如急性失血性休克、贫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输血,避免过度或不必要的输血。
2. 血型配对: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血型与受血者的血型相符。
ABO血型和Rh血型必须严格匹配,以避免出现输血反应。
3. 交叉配血:在输血前进行交叉试验,目的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体,以防止输血过程中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
4. 血液安全性:血液及其成分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筛查,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这包括对供血者进行疾病筛查,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的检测。
5. 输血速度:输血速度应适当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
过快的输血速度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过慢的输血速度又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6. 术前准备: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如需要输血的患者应空腹,也要遵守禁食规定。
二、输血的注意事项1. 护理观察: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
如出现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皮肤红斑等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输血反应,如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
对于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应持续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3. 注意感染防控:输血过程中要注意感染的防控。
护士应严格遵守手卫生、穿戴无菌手套等操作规范,避免污染血液样本和输血器具。
4. 输血速度:输血速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年幼、老年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输血速率需要适当降低,以防止心脏负荷过重。
5. 输血监测: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效果。
如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等指标,以及出现贫血的原因进行评估。
血液中的血型分类与输血原则
血液中的血型分类与输血原则血液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液体之一,它通过循环系统向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除代谢产物。
而血型则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一个独特标识,它决定着我们是否可以接受或者输送某些特定类型的血液。
本文将介绍血液中的血型分类以及相应的输血原则。
一、血型分类人类的血型可以根据红细胞表面上的抗原种类和抗体反应来进行分类。
常见的血型分类系统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血型分类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和B抗原的有无,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同时,根据血浆中的抗A抗体和抗B抗体的有无,人们还可以分为四个血型亚型:A型(抗B抗体阴性)、B型(抗A抗体阴性)、AB型(抗A和抗B抗体均阴性)和O型(抗A和抗B抗体均阳性)。
2. 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第二个常见的血型分类系统。
根据红细胞表面的Rh 抗原(D抗原)的有无,人们将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
其中,Rh阳性的人血浆中含有抗Rh抗体,而Rh阴性的人则不含有。
二、输血原则血型分类的目的在于确定个体的血型,以便在需要输血时能够进行匹配,避免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
根据血型分类,以下是常见的输血原则:1. ABO血型的输血原则A型和AB型可接受A型血和O型血的输血,同时也可以接受A型和O型的血浆。
B型和AB型可接受B型血和O型血的输血,同时也可以接受B型和O型的血浆。
O型是万能供者,可以输血给任何血型,但只能接受O型血。
AB型是万能受者,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
2. Rh血型的输血原则Rh阳性的人可以接受Rh阳性和Rh阴性的输血,而Rh阴性的人只能接受Rh阴性的输血。
3. 其他血型的重要注意事项除了ABO血型和Rh血型外,还有其他一些罕见的血型,如Kell系统、Duffy系统等。
对于这些特殊的血型,输血时需要更加精确的配型,以确保安全。
因此,在输血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血型鉴定与交叉试验。
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和输血原则
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和输血原则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的分型依据是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
根据不同的血型组合,人体对输血的原则也有所不同。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是在红细胞表面上的两种糖蛋白抗原,分别是A抗原和B抗原。
A型血液表面有A抗原,B型血液表面有B 抗原,AB型血液表面同时有A抗原和B抗原,而O型血液表面没有A抗原和B抗原。
此外,人体内还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即抗A抗体和抗B抗体。
A型血液会产生抗B抗体,B型血液会产生抗A抗体,AB型血液不会产生任何抗体,而O型血液会同时产生抗A抗体和抗B抗体。
根据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我们可以制定输血的原则。
根据血型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血,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1. A型血液可以输给A型和AB型的受血者。
由于A型血液表面有A抗原,所以A型血液不可以输给B型和O型的受血者。
此外,A 型血液中含有抗B抗体,所以也不能接受B型和AB型的血液输血。
2. B型血液可以输给B型和AB型的受血者。
由于B型血液表面有B抗原,所以B型血液不可以输给A型和O型的受血者。
此外,B 型血液中含有抗A抗体,所以也不能接受A型和AB型的血液输血。
3. AB型血液可以输给所有血型的受血者。
由于AB型血液表面同时有A抗原和B抗原,所以AB型血液可以接受A型、B型、AB型和O型的血液输血。
而AB型血液不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所以也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血。
4. O型血液可以输给所有血型的受血者。
由于O型血液表面没有A 抗原和B抗原,所以O型血液可以给A型、B型、AB型和O型的受血者输血。
然而,O型血液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所以只能接受O型的血液输血。
根据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和输血原则,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血型配血,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会通过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来确定受血者的血型,并与供血者进行配型匹配,以避免因血型不匹配而引发的输血反应。
血型与输血原则
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
(1)Rh抗原: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有: 即D .E .e;C . c;5种; (2)理论上由3对等位基因应控制6种抗体 原: D . d .;E . e;C . c;但至今d尚不明 缺。 (3)等位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Rh抗体:Rh血型系统无天然抗体。只有 当Rh(-)血型者接受Rh(+)血液后,才能通过 体液免疫产生Rh抗体。 (2)临床意义:① Rh(-)第一次接受Rh(+)时, 无凝集反应,但会产生抗体。当再次受血 时,将会发生免疫反应,输入的红细胞被 破坏而引起溶血。② Rh(-)妇女怀Rh(+)胎 儿而引发的病例。P75下
2.ABO血型系统 抗原特异性 的决定簇: ABO血型 系统的抗原 特异性取决 于暴露在红 细胞膜表面 的少数糖基 组成的寡糖 链的组成和 连接顺序。
AB抗原是 在H抗原基础 上形成的。 (P72下)
3.ABO血型系统的抗体P73 (1)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达到高峰; (2)A型血: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 B型血: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 AB型血:血清中没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 O 型血: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 即:血清中不含有与自身RBC抗原相对抗的抗体 (3)抗A和抗B为天然抗体,属lgM,分子量大,不能透过胎 盘
临床输血时,即使输入 同型血,为了避免亚型 或其他类型的血型系统 不同,必须常规做交叉 配血试验。 方法:将供血者的红C与 受血者的血清相配合, 称为主侧;再将受血者 的红C与供血者的血清相 配合,为次测。
主( - )次( - ) 同型,可输 主( - )次( ﹢ ) 异型,少输、 慢输 主(﹢)次( - ) 异型,不可输
——————————————————————————
输血的四项基本原则
输血的四项基本原则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输血也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来确保安全有效。
本文将介绍输血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输血过程。
一、合理补充血液输血的第一项基本原则是合理补充血液。
在进行输血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输血的血型和血液成分。
血型的匹配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血型之间不能直接进行输血,否则会引发严重的输血反应。
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如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等。
合理补充血液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减少输血过程中的风险。
二、严格执行血型鉴定输血的第二项基本原则是严格执行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关键步骤,需要进行准确的血型检测和鉴定。
在进行输血前,医生需要对患者和供血者的血液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血型匹配。
血型鉴定还可以排除患者的血型变异和罕见血型,以避免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
严格执行血型鉴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不匹配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输血的第三项基本原则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输血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穿刺和连接操作,因此无菌操作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洗手消毒、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等。
同时,输血器材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输血过程中没有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可以有效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四、密切观察输血反应输血的第四项基本原则是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输血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减轻不良反应的程度,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输血的四项基本原则包括合理补充血液、严格执行血型鉴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和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这些原则在输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第四讲 血型和输血原则
第四讲血型和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的凝集●血型(blood group):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混合,则红细胞凝集成簇,这一现象称红细胞的凝集。
●在凝集反应中起抗原作用的称凝集原(agglutinogen);●能与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称凝集素(agglutinin )。
☐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特殊抗原●白细胞和血小板除了一些与红细胞相同的血型抗原外,还有自己有的抗原。
●白细胞上最强的同种抗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HLA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抗原系统,在体内分布广泛,是引起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最重要的抗原。
●由于无关个体间HLA表型完全相同的机率极低,所以HLA的分型成为法医学上用于鉴定个体或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类血小板表面也有一些特异性的血小板抗原系统,如PI、Zw、Ko等。
●血小板抗原与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有关。
二、红细胞血型●自1901年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第一个人类血型系统,至今已发现29个不同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其中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 Landsteiner,1868.6.14-1943.6.26),奥地利细菌学家。
1901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ABO血型系统1、ABO 血型的分型血型RBC上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A1A+A1抗B A2A抗A1+BB型B抗AAB型A1B A+A1+B无A2B A+B抗A1O型无A无B抗A抗B ABO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和抗体2、ABO血型系统的抗原●ABO抗原特异性决定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或糖脂上所含的糖链。
●A型血的糖链末端为N-乙酰半乳糖胺;B型血为半乳糖;AB型两种糖基都有,O型血则缺少这两种糖基。
输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输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输血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医疗技术,在治疗各种疾病和损伤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与有效性,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的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输血的原则1. 血型配对原则: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确保供血者的血型与受血者相匹配。
常见的血型系统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输血时必须保证相同血型之间的配对。
2. 用血量的估计原则:输血时应根据受血者的具体情况以及临床需要来估计用血量,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的血液成分。
3. 使用无菌技术原则:输血过程中所有涉及到输血袋、插管和输血器具的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逐渐输血原则: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应该采取逐渐输血的原则,即从少量开始,观察受血者的反应后再逐渐增加输血速率,以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5. 注射速度控制原则:输血时应该控制注射速度,一般不超过滴速100滴/分钟,以免造成输血反应或心脏负荷过重。
6. 监测患者状况原则: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受血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和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输血的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血型鉴定:在进行输血前必须对受血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血型配对准确无误。
若发现有血型不匹配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2. 注重输血前的准备:在输血前,需要对受血者进行全面的体检,了解其身体状况、病史、过敏史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以便评估输血的风险和禁忌症。
3. 积极预防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
为了预防发生输血反应,可以提前给予抗过敏药物,并监测受血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4. 注意血液保存和贮存条件:输血前需要检查供血者的血液贮存情况,确保血液符合保存条件,并及时使用,避免血液因贮存时间过长而导致质量下降。
5. 确保输血设备洁净无菌:输血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处理,使用过程中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量
血量:机体中血液的总量 组成: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约占体重的7~8%,男性:5-6L,女性:
4.5-5.5L
剧烈运动 失血 应激
循环血量
贮备血量:肝、肺、 腹腔静脉丛等
4
5
血液的组成
水
血浆 91%-92%
50%-60%
溶质
血
8%-9%
液
血细胞
40%-50%
输注可代替骨髓的移植,治疗各种恶性血液病, 肿瘤、遗传性疾病、重度放射病及重症免疫缺陷 病,恢复患者造血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18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刺激粒系细胞生长的集落刺激因子干粒系分化 Nhomakorabea细
胞
红系分化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造血微环境: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
无核和细胞器 男性:450万-550万/mm3 女性: 380万- 460万/mm3
9
运输O2和CO2
携带的O2为血浆的O2的70倍 血红蛋白:结合蛋白,珠蛋白和亚铁血
红素,2.8×108/红细胞, 4分子O2 男性:12-15g/100ml 女性:11-14g/100ml
10
Hb 有 2 条 α 肽链和2条β 肽链。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白蛋白
球蛋白 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
电解质
小分子 有机物
Na+、K+、Ca2+、Mg2+ HCO3-、Cl-、HPO42-、 SO42营养物质
代谢终产物
激素 气体:O2、CO2
6
血细胞生理
7
血 细胞
8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机能 1、形态和数量和功能 中央双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
16
造血过程
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 各系定向祖细胞
各系定向祖细胞继续 分化和增殖生成各种 血细胞的母细胞
各种母细胞发育成熟, 最后分别生成各类成熟 血细胞
17
造血干细胞:分化程度很低的原始细胞 特征: 很强的复制能力 多向分化的潜能 不同细胞环境条件和调节因子的影响下,
可以向特定分化方向的多种祖细胞分化
20
(二)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
幼红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中,细胞核的DNA对于细胞 分裂及合成血红蛋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血红蛋白
叶酸、VitB12——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VitB12:钴胺素 体内过程: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促进其吸收: 内因子+B12=复合物:Ⅰ.防B12被蛋白酶水解; Ⅱ. 与回肠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B12吸收入血→部 分贮存于肝、部分与运输蛋白结合→参入DNA合成。 临 床:机体缺乏内因子或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 时→B12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2
多能造血干细胞 ↓
髓样干细胞 ↓
红系祖细胞 ↓
原始红细胞 ↓
早幼成红细胞 ↓
晚幼成红细胞 ↓
幼红细胞发育阶段 ↓ 排出细胞核
网织红细胞3-5D ↓
成熟红细胞2D
2. 红 细 胞 的 破 坏 与生成的调节
寿命:120天 少量溶血: 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
与触珠蛋白结合 绝大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
血液与血型、输血原则
1
《人体使用手册》
我们在经络研究中发现人体经络上有许多三氧化四铁分子,这是 我们计算机磁盘上的主要磁性材料,推测磁场对人体有很大的影 响,我们生活空间中最大的磁场是太阳,很可能人体真正的生理 时钟是以太阳磁场为标准的。在现代科学还没有弄清楚这些问题 之前,我们就粗鲁的任意更改作息时间,其后果自然是非常严重 的。 有一个朋友的小孩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造血 机能障碍的疾病,也就是这个病人失去了造血的能力。目前医学 的治疗方法,只有移殖骨髓才有机会救治。我们诊断后,发现原 来这个小孩在一个游乐场所工作,每天半夜下班后,再和朋友一 起玩到天亮才回家睡觉,几年工作下来,就得了这个病。 由于他除了血气太低外,各个脏器都没有其它严重的疾病, 因此我们要求他辞去工作,每天天黑就睡,三个月后,再到医院 检查,骨髓中出现了红血球的幼稚细胞,他的造血机能恢复了。 这个病历说明了睡眠的时辰和造血有密切的关系。
每条肽链 上有一个亚 铁血红素。
每个亚铁 血红素能结 合 一 个 O2 分 子。
11
2、红细胞的 生理特性
可塑变形性: 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通过纤维发生变形
12
正常值
RBC Hb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400万~ 550 万/μl 350万~ 500万/μl 120 ~ 160 g/L 110~150g/L
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
多肽
胆绿素+Fe2+ 23
PO2↓ RBC↓ Hb↓
21
叶酸: 体内过程:蝶酰单谷氨酸→经肠粘膜入血→四氢叶
酸→多谷氨酸→参入DNA合成。 临 床:叶酸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常在2~7个月内导致贫血)
铁:Hb合成必须原料。 Fe3+需还原成Fe2+才能被利用。
成人 20-30mg, 1mg 来自于食物,95%来自 体内铁的在利用 低色素的小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
2
这个病人出生时具有造血能力,否则不可能成长到 二十岁,也就是说身体生下来时是好的,是后来人 为的原因造成了这个疾病。因此,只要找到了造成 疾病的原因,改正了生活习惯,消除了原因,就能 把疾病去除。 这个病例的病根,是违反了自然的生活规律, 因此,治疗时就从根本的改变睡眠时间做起,用最 简单的方法,就把一个医院束手无策的疾病去除了。 这是我们自然、根本、简单医疗理念的最典型例子。
泌的细胞、各种造血调节因子,进入造血器官的神
经和血管,造血干细胞在此环境中定居、存活、增
殖、分化和成熟,对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具有定
向诱导的作用
19
定向祖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幼稚细
胞之前,经历一个发育的中间阶段,该 段的细胞失去了造血干细胞所具有的自 我复制能力,同时也逐步限制了多向分 化的能力,只能朝着有限的方向或一个 方向分化。
若RBC < 300万/μ l 和Hb <100g/L,即为贫血
13
14
(二)红细胞脆性和溶血
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正常值:0.45% 临床意义: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
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
15
二、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过程
个体发育过程,造血中心也发生变化。 胚胎早期:卵黄囊 胚胎期:肝、脾和(5个月)骨髓; 出生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