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化总论
1.为什么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直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联系而有区别的人道,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只是自然界,还是人的自然属性。文化是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也改造着改造者自身,即实践者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课题的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总而言之,凡是长约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结果,都属于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就是文化。
2.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哪些内容?
物质: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质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制度: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风俗习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思想与价值: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而论,心态文化又可以再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依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我们又可以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二、中国文化
(一)文化背景
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1)持续性。循环式的复苏和进步周而复始,使农业自然经济长期延续
(2)多元成分结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海洋贸易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
(3)早熟又不成熟。
2.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
(二)背景影响
1.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1)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性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三)儒家文化
1.什么是原始儒家的精神?
(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
(2)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3)儒家的政治思想传统是德治的传统,它寻求由个人的完善,达成社会的完善,由成熟的个人,组成成熟的社会。
(4)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属于现实的精神。
2.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对中国文化影响如何?
(1)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一度成为显学。
(2)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承孔子衣钵,发展了儒家学说。
(3)秦朝时,文化专制焚书坑儒,致使儒学发展遭受打击,只能民间暗地传播。
(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的正统主流思想。
(5)魏晋时期,收到佛学、道家、玄学冲击,三家合流,汇入儒家。
(6)唐代儒、佛、道三家并立。
(7)宋明时期,儒学得到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发展,成为宋明理学,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四)内部融合
1.中国佛教和儒家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
(1)两汉时期独尊儒学,整个社会思潮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佛法传入东土后,由于与儒家思想有许多殊异处,也有不少共通点,因此一经接触,便互相激荡排斥,也互相融摄吸收,终于形成一股澎湃的新流,使得中国文化日益壮阔。
(2)中国佛教与儒家关系密切,无论是思想渊源或内容,双方都有深厚的交互关系及影响。佛、儒思想由相拒而相和,其间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就佛教而言,融入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就儒家而言,吸取不少佛法的营养,从而复兴沈寂千年的儒家,有所谓的“儒表佛里”、“援佛入儒”的理学。
(3)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神观念;整个儒家学说都是在天之下谈道德,做文章。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天神话,也就是把儒家学说宗教化。此外,其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和修行方法上。
(4)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该学说置三教于一炉,是一种新儒学,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其次,其修行方法也逐渐的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
(五)事件地位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地位?
(1)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
(2)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3)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其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其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4)总而言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
2.传统义利之辨有何现代意义?
(1)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