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与闽南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东文化,以福州为主要代表
福州语的前身是原汁原味的土著闽人所使用的古闽越族语言
在魏晋时期,北方移民大规模涌入福州地区,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的口音。

但是融合的效果并不好,今天福州话中甚至还保留着上古汉语,也就是周朝时期古汉语的口音;
闽南文化,主要以泉州为主要代表
闽南文化与今天河南地区的关系很密切,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

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

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三国时代)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泉州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

闽东文化与闽南文化,来源不一样
但是形成的时期大致上都是在距离今天已经1800多年的三国时代;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福建省的雏形开始形成,首次有了“福建”这个地理名词,距离今天已经1300多年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闽南人说的“闽南语”,因为主要的来源是黄河、洛水地区,因此也叫做“河洛话”;
“河洛话”,是古河南话,但绝对不是今天河南话;今天的福建人去听河南人说话,那是压根找不到什么相似处的。

“河洛话”,在今天的河南地区已经消亡,但是在福建南部和台湾地区,依然大行其道;
这是由于河南地区经历了多次战争,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北方鲜卑族在中原大肆杀掠,造成古河南地区人口四散,随后又发生了多次“民族大融合”,中原河洛文化几乎被破坏殆尽。

今天的闽南人,作为古河洛人的后裔,与今天的河南人,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什么血缘联系;
现在有一些河南人大放厥词,说什么河南是福建的“祖宗”,有的闽南人居然还信以为真,认为什么河南话跟闽南话“是一家”
站在学术的角度去研究,正本清源,击退这种谬论是相当重要的;
闽南语言的前身可以认为是河洛语言,但是河洛语言早就已经在中原消失。

中国历史上,从西晋王朝被蛮族灭掉开始,河洛语言就掺入大量的胡蛮口音,什么契丹啊、鲜卑啊之类的,历史书上把这个叫做“汉化”。

河洛族群也由于战火的原因四散到全国各地,最终融入当地社会,从历史上消失掉;
而闽南人截取的河洛文化,恰恰是在西晋王朝被蛮族灭掉,“民族大融合”发生之前,因此可以认为是最纯正、最正统的“中原文化”
闽南人后来又把“河洛话”推广到了台湾,今天台湾人说的话,正是1800多年前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河洛话”,而河南人却早就已经不会说“河洛话”了
实际上,关于河洛话,今天的闽南远比今天的北方保存了更多精华下来,甚至于文化上,今天福建人说不定比亲方人保存了当时更多的生活状态.
可以说,福建省是保留中原正统文化相当完整的地区之一;
古籍上站在地理位置中心的角度,多把边疆斥为蛮夷地区,福建也不例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当年被指派到福建来考察的时候,一千一万个不愿意,还担心福建人是非洲野人会
吃人,说什么“好收吾骨瘴江边”
结果去福建转了一圈之后,狂呼:“闽越有长才,秀民通文书,与上国齿”,居然说福州的文化水准可与京都长安相媲美。

福建省也就是借着韩愈这个当时的学术超男的这么一句话,在当时的中国一下子窜红;
到了宋代,福建地区的教育、文化更为发达
福州市有着“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

当时,福州开设的巢经楼是中国目前可以考证的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明清以来,福建地区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集地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地区,历代光是福州籍的进士就达4100多人,其中文状元16人,武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府州前列。

闽东文化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最正统的“福建文化”
闽南文化是最纯正、最正统的“中原文化”
二者在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首次被统一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