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3、4文言文翻译
苏教版必修3、必修4文言文翻译1.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译: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还可以用言辞打动的。
2.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译: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
正如古人所说:“将因此而有所作为啊!”3.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译: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奔走草野,宿于露天,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
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号呼不应。
4.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译: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5.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译:要求做一个忠臣,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要求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
6.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译: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誓不与贼共存”,“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了方休”,这也是义。
7.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译: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对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宋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呢!8.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五人墓碑记》一一对应翻译
五人墓碑记〔明〕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
到了现在,本郡有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
啊,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在这十一个月当中,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意气激昂,得志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独五人之皦皦,何也?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为什么呢?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农历三月十五。
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之声义,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
缇骑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
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
这位大中丞藏在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厕所里才得以逃脱。
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苏教版必修三读本文言翻译(四篇)
庖丁解牛翻译、赏析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12),砉然向然(13),奏刀騞然(14),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15),乃中《经首》之会(16)。
文惠君曰:“嘻(17),善哉!技盖至此乎(18)?”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9)。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20)。
依乎天理(21),批大郤(22),导大窾(23),因其固然(24),技经肯綮之未尝(25),而况大軱乎(26)!良庖岁更刀,割也(27);族庖月更刀(28),折也(29)。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30)。
彼节者有间(3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3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4),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35),如土委地(36)。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37)。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38)。
”字词解释:(11)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12)踦(yǐ):支撑,接触。
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13)砉(huā)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
今一本无“然”字,是。
向,通“响”。
(14)騞(huō)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15)《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1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音节。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17)嘻:赞叹声(或譆:通“啊?”)。
(18)盖:通“盍”,何,怎样。
(19)进:超过。
(20)官知:这里指视觉。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一一对应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时又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
越过别国把远方的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翻译1
5、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 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 义,一个平民对国家也有重要的意义啊。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 利晋,惟君图之。 译:晋国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疆界,又想扩张它 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 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 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译:竭尽诚心,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 为一个整体;轻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成为陌路之 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 震慑(人们),(人们)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并 不会感念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译: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 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译:恰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 大家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解除祸患的。 3、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然而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激昂,喊着中丞的名字而骂 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头颅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4、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 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译: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人保全他们的性命老死在家中,那么 虽然能享尽他们的自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像对待奴隶那样使唤他 们。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 何!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 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4.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 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 志士之悲哉? 5、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 以利晋,惟君图之。 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 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来自五十多套试卷)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重点句子翻译(来自五十多套试卷)指(3)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4分)(3)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出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⑴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3分)⑵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指南录〉后序》)(2分)⑵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高声呼喊,没有人应答。
(穷:困窘;无聊:无以聊赖;迥:远;靡:无,没有)①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所要求做孝子的是,如果用父母赐予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
②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本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早晚死在故国的土地上,还有什么遗憾呢?五(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4分)(3)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较这五个人的死,谁轻谁重到底怎么样呢?⑶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分)⑶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4分)⑶唉!在魏忠贤乱政的时候,当官却能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全国范围内,有几个人呢?(缙绅:名作动,做官;而:表转折;四海之大:定语后置)(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3分)(3)我们社那些品行能成为读书人榜样的人,为周顺昌伸张正义,募集了钱财来为他送行。
(“行为”“为之”“敛赀财”各1分)(4)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3分)(4)苏州百姓正在痛恨毛一鹭,于是趁着他声音严厉地呵斥众人的时候,就呼叫着追赶他。
(“痛心”“厉声以呵”“相逐”各1分)(2)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强调知识的专业性和先后传承
这句话的意思是,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 ,如此罢了。它强调了知识的专业性和先后传承关系。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特长,而知识的传承也需要经 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专业 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领域,以丰富 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详细描述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关注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让百姓在生老病死方面得到妥善 的安排,这是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当百姓在生活和死亡方面都 没有遗憾时,君主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实现王道的理想。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总结词
这句话是孟子对于君主治理国家的建议,他认为让百姓能够生有所养、死有所葬,没有遗憾,是实现王道的开始。
详细描述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关注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让百姓在生老病死方面得到妥善的安排,这是实现国家治理和社 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当百姓在生活和死亡方面都没有遗憾时,君主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实现王道的理想。
02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总结词
比喻通过学习和借鉴,可以超越前人,达到更高的境界。
详细描述
这句话出自《劝学》,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深”。靛青和蓝草虽然 有共同的来源,但它们的颜色和价值却有所不同。通过学习和借鉴,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超越前人,达到更高的境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总结词
强调君子并非天生异禀,而是善于借助 外力。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06
《鸿门宴》
重点句子梳理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 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 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句子翻译与赏析
•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翻 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 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这句话表达了刘邦对项羽的尊 重和谦逊,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机智和应对能力。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 子翻译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
目录
• 《指南录》后序 • 《五人墓碑记》 • 《烛之武退秦师》 • 《谏太宗十思疏》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鸿门宴》
01
《指南录》后序
重点句子梳理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还的庆幸,同时也提出 了生还之后应该有何作为的问题。
03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句子梳理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巧妙地运用言辞,向秦伯表达郑国灭亡对秦并无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麻烦,以此引起秦伯的关注。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进一步分析形势,指出秦国跨越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是困难的,暗示秦国不应为了晋国的利益而损害自 己的长远利益。
THANKS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得 到了楚国的和氏璧。”这 句话引出了和氏璧这一重 要物件,为后续的故事情 节埋下伏笔。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 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 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这 句话揭示了秦王的企图和 赵王的处境,为后文蔺相 如的智勇表现提供了背景 。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
标准文档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七年级上册8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3《幼时记趣》4《三峡》5《以虫治虫》6《梵天寺木塔》7《论语八则》8《狼》七年级下册69《赵普》10《黄鹤楼》11《于园》12《黔之驴》13《爱莲说》14《两小儿辩日》八年级上册515《晏子使楚》16《人琴俱亡》17《小石潭记》18《记承天寺夜游》19《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720《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26《山市》九年级上册7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8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田忌赛马》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篇一: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七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⑴《郑人买履》⑵《刻舟求剑》⑶《幼时记趣》⑷《三峡》⑸《以虫治虫》⑹《梵天寺木塔》专题⑺《狼》⑻《论语》八则七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⑼《赵普》⑽《黄鹤楼》⑾《于园》⑿《黔之驴》诵读欣赏:⒀《两小儿辩日》专题⒁《爱莲说》八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⒂《晏子使楚》⒃《人琴俱亡》⒄《小石潭记》⒅《记承天寺夜游》⒆《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⒇《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诵读欣赏:(26)《山市》九年级上册:讲读课文:(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诵读欣赏:(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讲读课文:(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七年级上册⑴《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臵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⑵《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最佳版本)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离骚(节选)【作者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课文点译】【课文全译】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苗裔子孙,我先父的尊名叫做伯庸。
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又在庚寅之日我便降生。
生父观察我初生的器宇容度,始将美名赐予儿身。
我的美名叫做正则,我的表字称为灵均。
我既有华盛的内在美质,又有清秀的外貌丰姿。
披佩那连接缉续的江离、白芷,又将秋兰联缀成串作为佩饰。
我勤勉修行,匆匆若将不及,唯恐时不我待,人生易老。
我在清晨攀折山冈上的木兰花枝,薄暮又去采摘江洲中的紫苏香草。
日月匆迫而不久留,春去秋来而依次更代。
感念草木的飘零陨落,只恐美人又年迈色衰。
何不趁此少壮而抛弃邪秽,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态度?驾着骐骥而自由驰骋吧,请来啊,我在前面为你引路!古昔的三王德行纯粹,当时原有众芳荟萃一堂。
交杂地佩用申椒与菌桂,难道只将香蕙、白芷缀饰身上?那尧、舜何其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得大路畅通。
那桀、纣何其狂悖不羁,只贪走便道而寸步难行。
那结党营私之辈,但知苟且偷安,使其所导之路幽暗而险隘。
难道我畏惮己身获罪遭殃吗?我只担心君王之车倾覆败坏。
我匆遽黾勉地在前后效劳奔走,但愿能追及先王的步武。
君王不谅察我内心的一片赤情,反而轻信谗言而对我勃然暴怒。
我本知忠直谏诤会招来祸患,却宁受苦难也不舍弃正途。
我指苍天起誓,让天作证,我的忠忱只是为了君王之故。
(选自袁梅《屈原赋译注》,齐鲁书社1983年版。
袁本“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译文空缺。
此译诗与课文注释可能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一一对应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徵之老阳三干创作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 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 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者, 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安宁, 一定要厚积品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 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品德不厚实却想要国之治, 虽在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国家安宁, 我虽然最愚昧无知, (也)知道这是不成能的, 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居域中之年夜, 将崇极天之峻, 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于居安思危,据有天地间重年夜的位置, 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 永远坚持永无休止的美善, 不考虑在安闲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以俭, 德不处其厚, 情不胜其欲,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戒除奢侈而行节俭, 品德不能坚持刁滑, 性情不能克服欲望, 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 堵住源而欲流长者也.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历代)所有的帝王, 接受上天的重年夜使命, 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 功德圆满之后德性衰.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就开始衰微了, 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 能够坚持究竟的年夜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缺乏, 何也?夫在殷忧, 必竭诚当草创业时, 能力绰绰有余;如今守成, 能力却缺乏,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 一定竭尽诚以待下;既失意, 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心看待臣民.胜利之后, 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他人.竭尽诚恳, 就会使友好的势力(和自己)联合,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 震之以威怒,视他人, 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 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 (人们)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年夜,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可是其实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 概况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年夜,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车朽索, 其可忽乎?君人者, 诚能见可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 这是可以忽视的吗?作为人君的人,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 看见引起自己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快乐喜爱的工具, 就想到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 就要想到适可而止, 使苍生安宁;想到君位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 则思江海而下百川;而且危, 就要谦虚谨慎, 自我约束;恐怕自己骄傲自满, 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年夜, 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 则思慎始游乐忘返地狩猎时, 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 就要想到自始至终而敬终;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 则思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梗塞、遮蔽, 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忧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 就要想到正身以黜恶;恩所加,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则思规矩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 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毛病地奖赏;动用刑罚, 就要想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 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到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扩年夜九德的修养, 选拔有才华的人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用他, 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沛献出他们的谋略, 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 君臣无量, 仁爱的人就能传布他们的恩惠, 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 君王年夜臣之间没有事, 可以尽豫游之乐, 可以养松乔之寿, 鸣琴垂拱,什么事情(烦心), 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 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 代下司职, 役聪慧之耳目,理政务), 不用多说, 老苍生就可以被感化, 为什么要自己劳神费思, 代臣下管理职事, 使自己的耳目劳损,亏无为之年夜道哉?使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鸿门宴
•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译: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 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情的发生。
• 1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译:明天早晨能不能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译: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骑兵来见项王。
• 1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2016.5.5
2021/5/27
1
指南录后序
•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 译: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
• 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 译:满朝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家里,没有谁知道 该怎么办。
• 3.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 2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 是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 21.大王来何操?
• 译2021:/5/27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21
• 译: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大都去。
• 4.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 译:用父母赐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
• 5.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 译: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在国君和
父202母1/5/2面7 前掩饰自己的过错。
2
五人墓碑记
•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者也。
• 5.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译:大王如果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 秦国。
• 6.相如奉璧奏秦王。
• 译: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
苏教版语文16册文言文翻译(中考必备)
七—九年级文言文翻译注:带﹡的是苏教版的篇目,其他的是苏教版、人教版、语文版的共同篇目。
【七年级上册】 4、三 峡 ◇ 郦道元 自[从,由]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几乎,完全]无阙[同“缺”,中断, 断开]处。
重岩叠嶂,隐[遮住]天蔽[挡]日,自[如果]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本指 阳光,这里指太阳]月。
至于[到了那]夏水襄[漫上]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
或[有时] 王命急宣,有时朝发[从……出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动 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御[驾]风,不以[认为,觉得]疾[快速]也。
春冬之时,则素[白 色]湍[急速流动的水]绿潭,回清到影,绝[极,最高处][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冲刷]其间,清[水清澈]荣[树茂密]峻[山高耸]茂[草丰盛],良[实在,的确] 多趣味。
每[常常到]至晴初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旦,林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涧[山 谷,夹在两山间的水沟]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常有高猿长啸,属[zh ǔ,连续]引[延 长]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断,停止,消失]。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本文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是北魏(朝代)的地理学家郦道元。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文中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
3.文中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由此可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怪柏、悬泉、瀑布八种景物,这八种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 绝对完整 精心编辑)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七年级上册8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3《幼时记趣》4《三峡》5《以虫治虫》6《梵天寺木塔》7《论语八则》8《狼》七年级下册69《赵普》10《黄鹤楼》11《于园》12《黔之驴》13《爱莲说》14《两小儿辩日》八年级上册515《晏子使楚》16《人琴俱亡》17《小石潭记》18《记承天寺夜游》19《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720《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26《山市》九年级上册7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8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田忌赛马》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一、积累与运用(29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汉字,书写要规范、准确,标点要占格。
(3分)gěi zìjǐyìdiǎn xìn xīn,qián túhuìwúxiàn guāng míng .2.给下面选文中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
(2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2分)返老还童德高望众花枝招展繁弦急管玲珑赐透多姿多采无忧无虑心旷神贻错别字改正4.下面是四幅新春对联的上联,请选择相应的下联填在横线上。
(填序号)(2分)(1)四面青山看画展,。
(2)大地时时腾紫瑞,。
(3)春风吹绿千枝柳,。
(4)窗前细雨传春讯,。
A.时雨催红万树花B.春风处处醉芳菲C.枝头黄鹂送好音D.三溪碧水听诗吟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6.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⑴.《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⑵.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吟咏花草的名句。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现代名家又何尝逊色,如朱自清《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写尽了春草的活力、质感和颜色。
(3分)⑶.孔子曰:“,。
”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要学会用脑筋学习。
只有把学和思真正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分)⑷.“怎么,不高兴我来吗?”分别了多年的好友,如今笑盈盈地站在我面前开玩笑。
我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怎么会呢,孔子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填《论语》中的句子)(1分)⑸.曹操在《龟虽寿》中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⑹.《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爷《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
(3分)7.综合性学习。
(6分)家,是什么?落叶说,土壤是家;潮水说,海岸是家;_______________,;, ;家,是游子心中日思夜想的天堂。
七年级二班正在举行“我爱我家”语文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请根据前面句子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在横线上补上合适的句子。
(2分)(2)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4分)(要求:一百字左右,不能抄前面题目要求中出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4分)田家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
②鸠:一种小鸟8.诗中描写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9.这首诗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画。
(1分)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怀?(2分)(一)童趣(12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1.用“换字法”或“组词法”解释加点的词语。
(3分)①项为之强()②驱之别院()③方出神()12.请区别“之”的不同意思。
(2分)①见藐小之物()②昂首观之()13.文中有很多词语作为成语保留下来,请你摘录一个并使用它说一句话。
(2分)①摘录成语②说一句话14.用现代话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15.“我”为什么不处死癞虾蟆,而仅仅“鞭数十,驱之别院”?(2分)(二)看云识天气(11分)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
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16.这个语段阐释了什么事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个语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8.上文在说明每种光彩及与天气的关系时都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这个语段突出的特点是用了引用谚语的说明方法,说说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谚语。
(2分)应填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小名(16分)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miáo)儿。
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
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
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
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
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
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
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
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
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
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
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
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
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
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
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写信回来。
淼儿!”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2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2分)22.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
(4分)(1)(2)23.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
(2分)24.“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第一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第二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