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空中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一)一、教课内容剖析:《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 6 课。
本单元前方 4 课是通过推断、模拟实验、实质观察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转规律;第 5 课则把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经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构成;而从本课开始把空间范围又扩大到整个宇宙,本课将连续经过建模的方法来成立星座的空间观点,即星座是远近不一样、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星座,在这里直接出示了星座的观点,经过这样简单的文字表述,学生对于这一观点是难于理解的,于是有了第二个活动——建一个“星座” 模型,经过建模活动学生才真实成立星座这一科学观点,第三个活动则是经过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来让学生学会在夜空中找星、辨识星座的方法,进而使学生课后能真实去观察星空,为后边一课的开星空观察沟通会做准备。
二、教课目的:1.科学观点:(1)星座是远近不一样、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假如从不一样角度察看,视觉图像也不一样。
(2)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记,利用北斗七星能够找到北极星(小熊座。
2.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说。
(2)学会依据星座的特点及星座间的视觉联系来察看星座,并用图画做好有关的记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连续地察看星座是必需的。
三、教课要点:成立星座观点(即星座是远近不一样、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四、教课难点:经过制作和察看星座模型来成立星座观点。
五、教课准备:1.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星座图、传说资料。
2.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
六、教课过程:(一)比较平面和立体,铺垫星座观点。
1.出示正方形和立方体,问:它们最大的差别是什么?2.出示圆和球形,问:它们最大的差别是什么?3.出示平面点图和“风铃”(1)它们最大的差别是什么?(2)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二)制作和察看星座模型,建构星座观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3.6在星空中》(一)-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3.6在星空中》(一)-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3.6在星空中》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星空,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如星座、银河等,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历程和科技的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活动的建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星空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观察星空方面有较高的兴趣,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在对星空的深入了解和思考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如星座、银河等。
2.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历程和科技的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星空的基本知识,如星座、银河等的介绍。
2.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能力,以及从中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历程。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星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星空探索的意义和科技的发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星空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相关知识的PPT,用于讲解。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星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星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如星座、银河等,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历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观察星空,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星座和银河,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历程和科技的发展,讨论如何利用科技探索星空。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星空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在星空探索中的作用。
第6课《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学习本内容的要求:“知道四季代表的星座”。
在课标中的位置:地球与宇宙领域专题,有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三大主题。
通过“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的主题学习,儿童从对生命现象的实体观察和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生命规律的认识。
通过观察活动、探究活动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初步的科学过程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
在教材中的位置: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在星空中(一)》,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第5课则把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又将研究的空间扩大到整个宇宙。
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
本课时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通过各种途径,学生对星座有一定的认识,有的同学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
但学生对于常遇到的恒星具体在什么星座等的知识比较贫乏。
学生最熟悉的是生活中常提到的12个月的星座,但对星座的科学概念、星座的特征,还有对其他星座认识十分少,尤其是四季的代表星座方面,学生认知更是缺乏。
【教学目标】1、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视觉图像也不同。
2、知道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小熊座)。
3、通过制作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利用图画做好记录,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4、提高对观察星座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科学《在星空中》教案
科学《在星空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及其特点;(2)掌握如何观测星星;(3)了解恒星、星座和银河系的概念;(4)学习使用星图找到不同的星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实物演示和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增强保护环境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团队合作与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行星及其特点的认识;(2)观测星星的方法和技巧;(3)恒星、星座和银河系的认识;(4)使用星图找到不同的星座。
2.教学难点:(1)学生对观测星星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2)学生对于恒星、星座和银河系的概念的理解和区分;(3)学生对星图的解读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1)大型星图;(2)照片资料和课堂展示用的星球模型;(3)恒星、星座和银河系的展示材料。
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中央需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够进行观星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星球模型和图片,引出话题:你是否喜欢观察星星?你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吗?(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提醒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星星来了解宇宙的奥秘。
2.新知讲解(25分钟)(1)介绍行星:通过讲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每个行星的大小、轨道、表面温度等。
(2)观测星星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如何观测星星,包括选择观测的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
(3)恒星、星座和银河系的认识:介绍恒星、星座和银河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4)星图的使用:介绍星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并给学生演示如何使用星图找到不同的星座。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在星空中一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宇宙6.在星空中(一)一、教材简析:《在星空中》有两篇课文,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
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
本课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二、教学背景:通过各种途径,学生对星空有一定的认识,他们都知道:所有的星星并不在同一个面上,也不是大小相同,类型相同,他们悬在宇宙中,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
但对于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可能是知之甚少。
观察星空是本课的难点,在星空中真正认识星座是不太容易的。
本课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
教材的第一部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星座,第二部分是建立一个星座模型,重在如何让学生明白模型所传递的意思,通过用幻灯机的光从某一角度照射,记录下“北斗七星”的影子,再讨论从中获得的信息,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第三部分是认识星座。
星座也有实用之处,它们相当于夜空的平面坐标。
教科书中让学生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以确定方向。
由于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北端所指的中心,所以看上去北斗七星和其他星座都在绕北极星转动——“斗转星移”。
这些现象,如果知道学生作夜晚观察活动,都是可以观察到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补充一些人类对星空认识过程的相关知识,告知观察星座的一些方法、注意点,讲一些古希腊有关星座的神话故事,提高学生对星空观察的兴趣。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第7课《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1、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2、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2、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教学难点】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资料、夏季星空图、事先考察夜间观察星象的地理位置。
学生准备:活动星图、硬纸、剪刀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如果前一课还没上,这部分作为新授,如果前一课已经上好了,这部分作为复习)1.假如有一天晚上,你在星空下迷路了,该怎么判断方位呢?2.利用星空软件和电子白板,教学或者复习怎样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以及认识它们所在的星座。
3.归纳第一种寻找星座的方法:用已知的星座找到未知的星座。
二、认识夏季主要星座1.除了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星?它们分别属于什么星座?2.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到牛郎星和织女星,简单介绍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并在星空软件上找到牛郎和织女星,以及它们所在的星座。
3.介绍夏季大三角中的另一颗亮星——天津四(天鹅座),并指导学生认识夏季大三角和银河。
4.利用南面天空火红的亮星——心宿二,找到天蝎座。
(根据时间机动选择本课教学,还是下一课再教学)5.归纳第二种寻找星座的方法:根据亮星寻找星座。
三、认识活动观星图1.观察活动观星图,探究其使用方法。
(教师指定一个观察时间,学生研究怎么使用)2.请学生介绍使用方法。
3.教师补充观星时的注意事项。
四、模拟观星利用星空软件模拟出夜晚星空,学生试着使用活动星图模拟观星。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 在星空中 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二)一、【教学目标】1. 对天空中的星座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星座是指由远近不同的星星构成的不同区域。
认识大熊座、狮子座等主要星座。
2. 能根据要求动手制作星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合理推想、想像并且作出相应的解释,体验建立模型对丰富认识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天文方面的兴趣,并促使学生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纸板、活动星图制作材料、投影器。
学生准备:活动手册、剪刀、橡皮泥、细线等。
三、【教学过程】一、星空交流会1. 将观星小组的记录图表张贴在教室里,同时将前段时间的月相记录也张贴出来。
2. 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参观记录表。
3. 小组介绍观星或观月过程,并说说从中的发现。
4. 小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并指出观星中做得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二、认识狮子座1. 有没有同学在观星过程中发现了流星?有一个星座发生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座。
2.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狮子座有何明显的标志。
3. 介绍狮子座的明显标志,同时提醒学生可以根据北斗星来缩小找星的范围。
三、制作活动观星图1. 如果你们想认识更多的星座,就需要制作一个活动观星图。
活动观星图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观察不同的星座。
2. 介绍制作方法。
①将全天星图剪下来做活动底盘。
②另外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也剪成比底盘稍大一点的纸盘,其中一个剪下如教材中所示的一个椭圆,然后用细线将纸盘与活动底盘以北极星为圆心组合起来。
3. 介绍观星图的使用方法。
①将星图举过头顶。
②转动星图,让图中的北斗星与天空中的北斗星处于同一方向,再根据图中的其他星座来认识相应方向的天空中的星座。
星座的观察和记录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二)》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星空,了解星空中的各种天体,以及天体的运动规律。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宇宙有更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星空观测、天体运动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观测来加深对星空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星空中的各种天体,如恒星、行星、彗星等,认识天体的运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观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星空中的各种天体,天体的运动规律。
2.难点:天体的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测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星空图、天体模型等教具。
2.安排户外观测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星空,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星空中的各种天体,如恒星、行星、彗星等,并讲解天体的运动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测,实际观测星空,加深对天体的认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观测到的天体运动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天体的运动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宇宙还有哪些未解之谜?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体的运动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绘制星空图,并描述所见天体的运动规律。
8.板书(5分钟)星空中的天体、天体的运动规律。
本节课通过观测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星空有了更深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天体的运动规律。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避免产生误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在星空中
在天空(a)一,教材分析这一课是天空六年级宇宙单位的第六课(a),从本课开始,学生就会开始理解星座。
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的星座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星座的理解,第二部分是星座模型,第三部分是夏季理解主星座,第四部分是观测交换,第五部分星星的制作本课主要进行前两部分的教学。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星座有一定的了解,有些学生可以说一大串星座名称。
但是星座的意义,星座特性,可能知道的很少。
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本课程用于建立模型方法,指导学生建立北斗星模型,使学生客观,真实地了解和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北斗七星,是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其实这七颗星,远离地球近,远离地球近150光年,地球附近也有50光年。
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挂在纸板上七个橡胶泥球,投影的北斗星的图形,通过这个过程允许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 - 靠近不同的星星在视觉形成的组成。
星座也是有用的,它们相当于夜空的平面坐标。
课本允许学生根据北斗星找到北极星来确定方向。
由于北极星位于地球旋转轴的中心是指中心,所以它看起来像北斗星和其他星座在北极星转弯 - 移动移动。
这些现象,如果指导学生观察夜间的活动,是可观察的,这培养学生的天文学兴趣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星座是一种在天空中不同的视觉图像,并且不与天空中的星相关联。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图形是不同的。
●北斗星是熊群的主要标志。
2.方法和方法?制作星座模型,做出合??理的推理并解释模型。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性观察星座,并使用图片做相关记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识别构建模型的重要性。
●培养对天文学的兴趣,并实现有必要观察星座很长时间。
●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知道星座与视觉图像中天空中遥远,不相关的恒星不同。
【准备教学】组制备:橡胶泥,小条,白纸板,记录纸,光源教师准备:课件,激光笔【教学过程】(一)了解学生对天空的理解1.你对天空中的星星有什么认识?看到这些星星,你会想到什么?3.揭示主题:在星星(B)对北极星和北斗星的理解1.从大屏幕寻找北极星,并谈论你如何寻找它。
在星空中-(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在星空中(一)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在星空中(一)》,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
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
本课时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已有一定的认识,有的同学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
但对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可能知道的很少。
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是本课学习的重要教学目标。
本课采用的是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的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其实这七颗星,离地球有远有近,远的离地球有近150光年,近的距地球也有50光年。
活动中,让学生在一个纸板上挂七个橡皮泥球,投影出北斗七星的图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构图。
星座也有实用之处,它们相当于夜空的平面坐标。
教科书中让学生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以确定方向。
由于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北端所指的中心,所以看上去北斗七星和其他星座都在绕北极星转动——“斗转星移”。
这些现象,如果指导学生作夜晚观察活动,都是可以观察到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天文兴趣具有很好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在星空中(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在星空中(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3.7在星空中(二)》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星空,进一步了解恒星的特点,以及星座的形成。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星空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有过观察星空的经历。
但学生对恒星和星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恒星的特点,知道恒星也有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2.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形成,知道人们是如何根据恒星的位置和形状来划分星座的。
3.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恒星的颜色和亮度的特点。
2.星座的形成和划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星空,发现恒星的颜色和亮度的特点。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恒星的特点和星座的形成。
3.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星座模型,加深对星座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星空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恒星的颜色和亮度。
2.星座模型材料:用于实践活动。
3.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呈现恒星和星座的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星空的认识。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恒星也有不同的颜色和亮度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呈现(10分钟)展示星空图,引导学生观察恒星的颜色和亮度特点。
同时,讲解恒星的颜色和亮度与它们的质量和年龄有关。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恒星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星座模型,加深对星座的形成和划分的理解。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恒星的位置和形状联系起来,形成不同的星座。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星座模型,并简要介绍恒星的特点和星座的形成。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在星空中教科版
教学课题 6.在星空中(一)日期12周1 课时 6 总课时22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
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养成对天文感兴趣的品质,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养成及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认识到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2、激发学生观察星空的愿望。
教学难点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及解释。
2、能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戳好了七个小孔的纸板、标记好长度的7条棉线、牙签、橡皮泥、记录表。
教师材料:星空图、星座图、牛郎与织女的故事、课件、教学基本框架等。
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一)观图激趣,引入新知:1、(课件出示星空图)思考并回答:①晴朗的夜晚,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看到了满天的星星,你找到了哪些星星?②你是怎么辨认这些星星的?2、谈话:天空中的星星是恒星、行星还是卫星?(大多是恒星)[来源:]3、揭题:让我们一起探索星空的奥秘吧!(板书:在星空中)(二)教师引导,了解星座: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有关星星和星座的神话故事吗?2、教师说一说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有插图)。
3、(课件出示星座图)听完故事后,学生猜一猜:星空图拉近了学生与遥远星空的距离,便以学生直接观察;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观察星空图,激发了学生研究星空的兴趣。
明确星空中的星星是恒星,是为接下来的对星座的概念的理①牛郎星在哪个星座上?②织女星在哪个星座上?4、(课件出示局部放大的星座图)教师讲解牛郎星、织女星在哪些星座上。
5、(课件出示星座图)请学生讲一讲:①你知道哪些星座?(学生说一个星座,教师就在星座图上出现这个星座的名称)②你属于哪个星座?6、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
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 六年级下第三单元 宇宙《在星空中》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教学设计(网络研修班作业)小学科学六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星空划分成许多不同的区域,称为星座;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显著标志;狮子座是春季星空中的一个有名的星座。
2. 过程与方法了解有关星座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北斗星、大熊座、北极星、狮子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形状;能根据要求动手制作星座模型和活动星图,并对模型进行合理推想并作出相应的解释;能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去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形式记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观星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星座及观星的信息;通过观星活动,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体会建立模型对丰富认识的重要性、体验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对夜间观察星象的地理位置进行事先的考察;课件以及相关资料、全天星空图、纸板、细线、橡皮泥、活动星图的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引入:师:同学们,有人说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你喜欢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吗?了解有关星星的知识吗?听说过有关星星的传说故事吗?(出示全天星空图)学生介绍了解的星空知识及相应的故事。
看,多么神奇美丽的星空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星空的奥秘吧!二、学习探究(一)、了解星座1、出示星空图:学生观察星图,你们能说出哪些星座名称?知道什么叫星座吗?2、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以及星座在人们认识星星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星星,就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然后命名,这些区域叫做星座。
在每个星座中有很多星,人们根据星座中一些亮星构成的形状想象出各种图形,给星座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例如大熊座、小熊座、猎户座、仙后座、天鹰座、飞马座、狮子座等。
(二)、建立星座模型。
1、出示一个星座模型。
师:你们想自己做一个星座模型吗?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个模型吧!2、、投影出示制作方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6在星空中(一)》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6在星空中(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一)》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星空,了解天空中的各种星座,以及星座的形成和演变。
通过观察星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星空和星座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星空,进一步了解星座的形成和演变,提高对宇宙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星空的组成,知道星座的形成和演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星空的组成,知道星座的形成和演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星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星空,了解星座的分布和形状。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星空和星座的认识。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自己看到的星空和星座,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星空图和星座图,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3.准备绘制星空和星座的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星空,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星空的组成,讲解星座的形成和演变,让学生对星座有更系统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星空图,找出自己熟悉的星座,并讨论星座的形状和特点。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向大家介绍他们观察到的星空和星座,加深学生对星空和星座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动手绘制自己看到的星空和星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星空和星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观察星空,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星座,并尝试了解星座的传说故事。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在星空中(一)》教科版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 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3. 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发展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初步认识一些主要星座。
2. 教学难点:通过星座模型、多媒体资料,对星座做出合理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资料、课件等。
2. 学生:星空模拟材料盒。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 故事:浩瀚星空,星光灿烂。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明珠一样闪亮。
有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对着夜空数星星。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孩子却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就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
(出示图片:数星星的孩子)2. 星星真的不是乱动吗?真能数得清吗?让我们也一起仰望星空,走进星空的世界,探索星星的奥秘!(出示课题)(出示图片:星空)(二)初探“星座”来源1. 同学们知道星座吗?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星座简介)2. 小结: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区域就称为星座。
(出示图片:星座、北半球夏夜星空图)(三)建一个“星座”模型1.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组建一个星座模型。
比如,我们平时在天空看到的北斗七星是怎样的呢?试着动手做一做。
(出示图片:北斗七星)2.教师说明:可以用长短不同带小球的小棒来组建星座模型。
(出示图片:建星座模型)小球代表星星,板代表天空,长短不同的小棒代表距离不同。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36《在星空中(一)》(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36《在星空中(一)》(教案)在星空中(一)是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的教案,教导学生有关在夜晚观察星空的知识。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夜晚的天空产生令人惊叹的星星以及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
我们将探索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亮度,并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和记录天空中的星星。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知道夜晚的星空是如何形成的;2. 了解星星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和亮度;3. 掌握使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和记录天空中的星星。
二、教学准备1. 星星图片或幻灯片;2. 显微镜;3. 夜空观察工具,如望远镜。
三、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在引入部分,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星星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夜空。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夜晚是否仔细观察过星星,并引导学生开始思考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亮度。
2. 探索(20分钟)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模型星星,包括不同形状、颜色和亮度的星星,并将这些星星分发给学生。
学生应该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每个星星,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每个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亮度,并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 分享和讨论(20分钟)在这一部分,老师将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推动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星星具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亮度。
这将帮助学生理解星星的特征与它们的实际构成和光谱有关。
4. 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30分钟)在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老师将引导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星星。
老师可以提前找到一个合适的观星地点,并确保天空晴朗。
老师应该向学生解释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学生应该仔细观察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亮度,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四、总结和延伸(10分钟)在本节课的总结部分,老师将带领学生回顾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星星的知识和观察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6、在星空中(一)》word教案(3)
在星空中(一)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6课。
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第5课则把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而从本课开始把空间范围又扩大到整个宇宙,本课将继续通过建模的方法来建立星座的空间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星座,在这里直接出示了星座的概念,通过这样简单的文字表述,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是难于理解的,于是有了第二个活动——建一个“星座”模型,通过建模活动学生才真正建立星座这一科学概念,第三个活动则是通过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来让学生学会在夜空中找星、辨认星座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课后能真正去观测星空,为后面一课的开星空观测交流会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视觉图像也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小熊座。
2.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学会根据星座的特征及星座间的视觉联系来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三、教学重点:建立星座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四、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来建立星座概念。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星座图、传说资料。
2.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
六、教学过程:(一)比较平面和立体,铺垫星座概念。
1.出示正方形和立方体,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出示圆和球形,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3.出示平面点图和“风铃”(1)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二)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建构星座概念。
《在星空中》的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的教学设计参考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教学背景分析: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
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立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四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
本课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已有一定的认识,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
但对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可能知之甚少。
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是本课学习的重要教学目标。
本课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能力目标: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3、情感目标: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及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 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冬季星空图、投影机。
学生准备:星座模型、橡皮泥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星座 1、游戏导入 教师谈话: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数星星的游戏怎么样?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我们头顶的星空中有多少颗星? 学生活动:数星星。
教师谈话:真可谓是天上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
全天空的星我们肉眼可见的就有6000多颗。
这6000多颗星又按其亮度分成了7个等级,0等星最亮、6等星最暗。
这么多的星看起来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怎么能数得清呢! 2、仰望星空,亲历星座的形成 教师谈话:那就让我们好好观察着满天的繁星吧!我相信你们一定有更多地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星空中(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在星空中(一)》,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
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
本课时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已有一定的认识,有的同学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
但对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可能知道的很少。
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是本课学习的重要教学目标。
本课采用的是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的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其实这七颗星,离地球有远有近,远的离地球有近150光年,近的距地球也有50光年。
活动中,让学生在一个纸板上挂七个橡皮泥球,投影出北斗七星的图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构图。
星座也有实用之处,它们相当于夜空的平面坐标。
教科书中让学生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以确定方向。
由于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北端所指的中心,所以看上去北斗七星和其他星座都在绕北极星转动——“斗转星移”。
这些现象,如果指导学生作夜晚观察活动,都是可以观察到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天文兴趣具有很好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
●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橡皮泥、小木棒、白色纸板、记录纸、光源
教师准备:课件、镭射笔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对星空的已有认识
1.关于天空中的星星,你知道些什么?
2.看到这些星星,你又会想到些什么呢?
3.揭示课题:在星空中
(二)认识北极星和北斗七星
1.从大屏幕上找找北极星,说说你是怎样寻找的。
2.指导:借助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
3.观察了解北斗七星的特点。
(三)建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
1.演示并介绍北斗七星模型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制作模型,利用光源,让光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照射模型,并将橡皮泥球的影子在纸上记录下来。
3.展示学生的绘图,进行交流讨论。
4.通过制作模型、画图和交流讨论,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四)、认识星座
1.认识大熊星座:北斗七星属于一个非常有名的星座——大熊星座,它是大熊星
座的主要标志。
2.认识并欣赏其他一些星座。
3.根据这节课的研究,你对星座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课外延伸
和同学或父母一起在北部的天空找一找大熊星座和北极星,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三、试教体会
《在星空中(一)》这一课是教科版六下科学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的内容,本课学习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
通过试教,我对本课的教学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1.对教材的编排的思考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究活动一般应由简单到复杂。
在本课的教科书中首先安排了了解星座这一内容,介绍了星座的由来,还出示全天春夏星图;第二部分是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星座,根据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最后组织学生夜间观星。
在试教过程中,我曾根据教科书的安排来组织教学,但经过几次试教,发现这样的安排并不是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刚开始学生可能感到星座非常有趣,但这份兴趣并没有很好的得到保持。
于是我对教科书的环节作了一些改动,从学生熟悉的北极星入手,通过寻找北极星引导出认识北斗七星,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树立正确的星座观,最后再到认识星座。
这样由点及面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建立一个“星座”模型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建立模型,树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教科书设计让学生按要求去作纸模,打孔挂线吊小球。
然而在试教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环节需要非常多的时间,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对模型的观察与思考的时间。
另外学生抬着悬挂的小球由于不停的晃动,需要学生不断地去控制小球,对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鉴于这两点思考,我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简化了制作的过程,并将悬挂的模型改成了竖立的模型,这样更有利于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模型
进行观察与思考。
3.对情境创设的思考
在备课伊始,我寻找了大量的关于星空的视频与软件,想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研究,然而试教时我们却发现,第一,这些视频与软件由于容量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方便。
第二,这些视频与软件的使用确实能给学生带来“轰动的效果”,然而学生并没有将这份兴趣带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的星座概念的建立,也没有起推动性的作用。
因此我决定忍痛割爱,回归到真实、扎实、有效的课堂。
一次次的试教下来,我每次都在思考,一堂课短短的40分钟,我们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若力求全面就必然浮于表面,要深入探究就必须有所舍弃,在两者之间我们不断地进行着取舍,怎样的抉择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我们仍在探索与徘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