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4)把你的体会、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
2.完成学习单,检查掌握情况。
1.通过刚刚学习单的反馈交流,同学们已经读懂了古诗,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出塞》这首古诗虽然短小,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洋溢着爱国豪情。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读出爱国豪情。
2.试着背出这份爱国豪情。
1.齐背《出塞》
2.回顾《出塞》学习方法
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小
组内补充完善,汇报交流。
2.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简介葡萄酒、夜光杯,重点感悟酒宴的盛大欢快场面,把这样盛大的场面读出来。
感悟战争即将开始的紧张局面。
感悟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与上一首古诗“里
长征人未还”作比较。
3.感情朗读,试着背诵。
3.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交流一下预习的情况。交流反馈字音、字形。
4.本课生字词整体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1.学好古诗,我们首先要做到读通古诗。读通古诗,有这样两个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请同学们根据标注好的停顿,先自己读一读古诗。
3.增加难度,去掉停顿,谁愿意来试一试?检查
读、齐读古诗。
教学环节与内容
1.用多媒体出示,指导朗读。
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学生感悟教师情感,并试读。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
教学重、难点
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古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豪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教案
2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古诗三首》包括《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
《出塞》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保边境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这首诗写的是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命运的同情。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体悟诗中的情感;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的韵律美。
二、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2 .会认“塞、秦”等3个生字,并了解多音字“将”,会写“征、词”等6个生字。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知古诗意境,理解《出塞》,自主学习《凉州词》。
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熟读成诵,体会写法,领略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展示:出示和战争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思考:提到边塞你想到了什么?点拨:大漠、荒草、烽火……2 .边塞风光:出示图片,使学生感受边寒风情。
3 .诗歌体裁:学生发表见解,理解什么是边塞诗。
4 .新课学习:出示第一首古诗《出塞》,听音频,划出朗读节奏。
(1)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新词;(2)把握节奏,注意停顿;(3)读出感情,感知诗意。
(二)方法导学1 .方法导学: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
(1)理解诗题,走近诗人。
(2)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知悉背景,诵中会意。
(4)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2 .朗读欣赏: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读出诗韵。
3 .自主学习:“出塞”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诗人王昌龄的了解。
(1)借助注释、典故、查字典等方式了解古诗大意。
(2)在空白处批注你对诗句的理解。
4 .走近诗人:王昌龄。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教案范文3篇
⼩学四年级上册语⽂《古诗三⾸》(出塞、夏⽇绝句、凉州词)教案范⽂3篇 ⼩学是我们古诗背诵打造基础的阶段,今天⼩编给⼤家带来的是关于⼩学四年级上册语⽂《古诗三⾸》(出塞、夏⽇绝句、凉州词)教案范⽂,供⼤家阅读参考。
⼩学四年级上册语⽂《古诗三⾸》(出塞、夏⽇绝句、凉州词)教案范⽂⼀ 教学⽬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诗的⼤意。
4.体会诗⼈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思想。
2.引导学⽣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知诗⼈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
李⽩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
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你对诗⼈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王昌龄写的《出塞》。
(课件出⽰2) 2.读诗题《出塞》。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种题⽬,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
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 在学习在这⾸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诗⼈。
(课件出⽰3) (出⽰课件——王昌龄照⽚、⽣平简介) ⼆、初读诗⽂,整体感知 1.⾃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课件出⽰4)“塞、秦、征、还” 2.学习⽣字 (课件出⽰5)“塞、秦、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6)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 “秦”上⼤下⼩; “征”左窄右宽。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教案《古诗三首》是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出塞、夏日绝句以及凉州词三首古诗的创作背景、诗歌体裁、意境表达等相关知识。
通过该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魅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下面是《古诗三首》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课主要是围绕《古诗三首》这篇课文展开,重点介绍了出塞、夏日绝句和凉州词三首古诗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参与课文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品味古诗的美学魅力,锻炼语文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教材目标(1)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2)理解出塞、夏日绝句和凉州词三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意境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古诗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和国家文化自信的象征。
2.新课讲解(20分钟)(1)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出塞、夏日绝句和凉州词三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意境内涵。
(3)探讨古诗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3.课堂活动(30分钟)(1)分组朗读古诗,并围绕古诗的主题展开讨论。
(2)自由创作一首短诗,体现课文中所学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激发创造力和写作兴趣。
(3)讨论课文中古人表达的感慨和思想,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示和感悟。
4.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古诗的美学欣赏和文化认同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2)学习出塞、夏日绝句和凉州词三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意境内涵。
2.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
(2)运用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进行创作。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2.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文中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朗读儿歌《国家》(PPT出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过渡:是啊,家是最小的国,有国才有家。
自古以来,多少热血男儿为了保家卫国,远走边疆守卫国家和人民的一生安康!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文字,梦回边疆,看看边疆战士的豪情壮志。
导入。
(二)合作学习,读诗悟情1.出示合作学习篇目《出塞》和《凉州词》。
2.PPT出示图配文,了解什么是边塞诗。
3.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做批注。
4.小组合作学习。
5.全班交流。
(1)读通诗文,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出塞》诗文大意:一轮明月,照耀着边关。
秦汉以来有太多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如果飞将军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度过阴山。
《凉州词》诗文大意: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即使醉倒在战场上,您也不要笑话。
自古以来有多少战士是活着从战场上回来的?(3)依据理解,读好节奏。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读了这两首边塞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边疆战士精忠报国、不怕牺牲)(5)试着背诵古诗。
6.总结学法。
借助注释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运用四读法“一读通顺,二读理解,三读停顿,四读背诵”学习古诗。
过渡:自古以来,有不怕牺牲、精忠报国的战士,也有临阵而逃,不顾老百姓生死的帝王和将领。
下面就让我们用上面学习古诗的方法,读读这首与众不同的《夏日绝句》。
看看李清照面对守城的将领弃城而逃的做法,她又是怎么想的。
(三)自读用法1.出示自读篇目《夏日绝句》。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知诗人解诗题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
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课件出示2)2.读诗题《出塞》。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欣赏图片。
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首》)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4)“塞、秦、征、还”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5)“塞、秦、征”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课件出示7)(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三首古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诗句和意象。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方面仍有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味、对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的意象、情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三首古诗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古诗的文本、图片、音乐等。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
3.教学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古诗鉴赏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三首古诗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培养儿童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中,三首古诗《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被选入课本,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怀与智慧。
本文将从内容解读、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这三首古诗的特点,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千古绝唱。
《出塞》是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长诗,诗中通过描绘边塞壮丽景色,表现了将士豪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边塞春光的美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两句犹如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鲜明,读者能够感受到壮丽的春光和边塞宛如画卷般的景色。
接下来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现了对将士英勇豪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将士的坚韧和勇气。
《凉州词》是一首纪实性占地,作者王之涣通过描绘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诗中写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用简洁有力的文字描绘出了凉州地处高山的孤峰之上,交通不便的景象。
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引发读者对边塞地区物质困境的思考。
紧接着的句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作者不再渲染严峻的环境,而是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深情,表达了希望自己的故乡人民能够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夏日绝句》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首四行诗,通过短小而精炼的语言,娓娓道出了盛夏时节的悠然自得。
诗的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对人生的高度理解。
意思是生活应该像豪杰一样有所成就,死后也要留下卓越的名声。
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所在。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描绘了杜牧善于思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特点。
诗句中的思项羽暗指古代战国时期豪杰项羽,并通过他的选择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历史英雄的敬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其中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还有一首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
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人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月”和“关”前面使用了“秦时”“汉时”两个时间定语。
这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
接下来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役中可歌可泣的将士。
这两句诗,从整体上拉伸了全篇的时间感(秦汉)和空间感(万里),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
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由叙事转为议论。
长征未还,固然是千古共同的哀怨,但秦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汉逐匈奴,单于内附。
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一种曲调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
诗的大意是: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
“夜光杯”这里指精制的酒杯,以显示宴会的豪华,令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
“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终止。
所以第二句中一“欲”一“催”,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
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将士们纵情饮酒后,略带悲壮的语言,这正是将士抒发的豪迈感情:战斗来临,投身疆场,为国献身,又有何惧!《夏日绝句》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优质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优质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 1. 了解《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这三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能够背诵并朗读这三首古诗; 4.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启发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背景知识,理解古诗的内涵;•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启发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备好课件PPT,包含了《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的内容和注释;2.分发古诗文本给学生,让他们跟读;3.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来展示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古诗;4.准备诗歌赏析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有关古诗背景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好奇心。
2. 学习古诗《出塞》1.给学生讲解《出塞》的背景和作者,解释古诗中的生动场景和崎岖起伏的内心世界;2.让学生跟读《出塞》,体会古人出征时的心情。
3. 学习古诗《凉州词》1.引导学生了解《凉州词》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讲述古诗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让学生朗读《凉州词》,感受古人离乡背井的苦涩。
4. 学习古诗《夏日绝句》1.讲解《夏日绝句》的背景和特点,解释古人在夏日炎热中的感慨与写作技巧;2.引导学生朗读《夏日绝句》,体会其中对生活和自然的赞美和反思。
5. 综合讨论1.提出一些问题,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欣赏古诗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内涵。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并朗读《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2.完成相关课堂练习,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情共鸣和理解能力。
在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古诗的浓厚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提高了古诗的背诵能力,还增强了对古诗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精品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精品教案世人只把雄伟坚固、千年不倒的万里长城看作世界的奇迹,殊不知,由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筑就的精神长城,才更令人叹服。
英雄的中国人民凭着这种坚毅的精神抵御外敌入侵,经受历史磨洗,在追求自由、和平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而壮丽的篇章。
翻开这浓墨重彩的史册,上面记载着令所有中国人铭刻心间的难忘岁月,激荡着让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的爱国情怀。
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为了和平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戍边将士,一起和少年时期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的周恩来对话,一起去结交抗战时期不畏身危、蓄须抗日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再一同前往革命圣地延安,接受熏陶,继承并发扬延安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让爱国情怀充盈我们内心,将爱国思想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田。
本单元课文是以“保卫国家”为主题编排的,展现了中国一脉相承的保家卫国的思想。
无论是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编排设计,有描写古代抗敌将士的,有讲述现代名人维护国家尊严的,还有歌颂革命精神的,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都传达出对爱国思想的热烈赞颂。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古诗三首2 借助注释和关键词体会诗歌内涵,感受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之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抓住两个过渡段,讲清三件事,明白“中华不振”的含义,懂得“振兴中华”的必要性。
梅兰芳蓄须1 把握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延安,我把你追寻1 借助朗读的方式,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和文中的插图,理解诗歌主题。
习作写信1 了解书信的格式、内容及写信的好处;培养写信的兴趣。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1 积累形容人优秀品质的词语和一首送别诗;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反问句的妙处,懂得说话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
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21古诗三首文本分析:《出塞》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感时之作,它通过描写月照边关时戍边士卒思慕良将的强烈感情和报国建功的愿望,抨击了唐玄宗开元年间边将无能,致使边衅四起的现实,表现了诗人王昌龄诚挚的爱国热情。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出塞》与《凉州词》的基本背景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这两首诗反映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战争生活的艰苦,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两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边塞生活的场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和修辞手法,如“黄沙百战穿金甲”、“葡萄美酒夜光杯”。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际例证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英雄形象的启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英雄品质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目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他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1.对于古诗中的难点和生僻字词,我应该提前进行更详细的备课,以便在课堂上能更准确地解释和引导。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出塞》与《凉州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出塞》:诗人王昌龄通过对边塞战场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士们勇敢保家卫国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诗句重点解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体会“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意境,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现代生活经验去想象古代边塞将士的豪放生活,感受诗中的氛围。
-文化背景的介绍,需要教师简明扼要地讲解唐代边塞诗歌的兴起和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边塞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中的《出塞》与《凉州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对英雄人物的想象和敬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英雄形象和边塞文化的奥秘。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教学设计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理解三首古文诗的背景故事及意境。
2.重点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分析古文诗中的修辞性格、风景描写、抒情表达等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
1.教材:《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
教师简单介绍三首古文诗的背景故事,并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古文诗的意境。
2.具体分析
分别对三首古文诗进行逐句分析,重点讲解古文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意象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理解诗歌的内涵。
3.集体朗诵
让学生分组朗诵三首古文诗,通过集体朗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创作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创作活动,让他们根据所学诗文的主题和意象,
以及所学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5.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古文诗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
古典诗歌的热爱与探究。
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理解古文诗过程中的不
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优质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优质创新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以诗歌为主题,通过这三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体会诗人们在不同背景下所表达的情感。
这三首诗各有特色,既有边塞诗的豪迈,又有咏史抒情的深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的学习,对诗歌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和分析古诗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韵律美,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难点:深入分析诗文,理解诗人在不同背景下所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古诗的氛围。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古诗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参考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古诗解读资料,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查阅。
3.黑板:准备好黑板,以便于课堂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诗中的边塞风光、历史背景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同时,为学生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三首古诗,引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需要注意的字的发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档主要围绕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三首古诗展开教学,包括《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2.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3.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背景;2.分析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3.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打印好《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的课文;2.准备投影仪或黑板,方便展示课文内容;3.准备相应的解读材料和课堂活动设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认真阅读《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的课文,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分析诗句指导学生分析每首古诗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意象,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之美。
4. 感悟情感通过诗歌朗读和讨论,帮助学生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并展示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学生根据古诗的情感创作自己的小诗,或者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引发更多的思考和交流。
六、课堂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的朗读表现以及相关练习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或作文,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八、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听取学生的反馳意见,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教案,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识字学词我能行】(3星)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ūsài qín cháo cháng zhēng cuīcùhēzuì()()()()()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边塞.(sài shài)人未还.(huán hái )还.来就菊花(hái huán)征.战(zhēn zhēng)教.课(jiāo jiào)不教.(jiāo jiào)胡马度.(dù duó)阴山【品析诗句我能行】(4星)出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诗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龙城飞将”泛指的将领。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但使: 。
不教: 。
3.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这首诗的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歌颂他们决心、的战斗精神。
5.下列内容中暗示边防多战事的一项是( )A.秦时明月B.汉时关C.人未还6.万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 )(多选)A.对敌人的蔑视。
B.对国家的忠诚。
C.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
D.对战争的恐惧与排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识字学词我能行】(3星)一、看拼音写词语。
jiéchūguǐxióng luòxiàxiàng yǔhúzi()()()()()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催.促(cuī chuī)将.军(jiānɡjiànɡ)但使龙城飞将.(jiāng jiàng)杰.出(jié jéi)生当.作人杰(dāng dàng)死亦为.鬼雄(wéi wèi)【品析诗句我能行】(4星)凉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 语文 四上 第7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21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塞、秦”等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塞、秦、征”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6 个字。
2. 能借助注释理解《出塞》和《凉州词》的大意,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出塞》。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Ⅰ主题导入,揭示课题1. 学习单元篇章页,指出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唐诗《出塞》和《凉州词》。
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迹到古代的边塞去看看吧!(板书:《出塞》《凉州词》)2. 理解“出塞”。
(1)指名读“塞”,“塞”是平舌音,读“sài”。
(2)指导“塞”的写法:“宀”的横钩的横要长;中间是三横两竖,下横要长,两竖下边不出头,撇和捺在下横处起笔,要舒展。
(3)了解边塞诗。
①借助图片了解“边塞”。
(课件出示边塞图)“边塞”指边境的要塞,有坚固的防御设施的据点,就像一道屏障,阻挡敌人入侵。
②边塞诗:我国在秦汉时期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到唐朝,边境战争一直没有间断。
部分诗人通过写诗来表现边塞生活,表达爱国情怀,这一类体裁的诗就叫“边塞诗”,又叫“出塞诗”。
Ⅱ识字写字,交流评议1. 学习生字,引导学生观察,交流难写字的书写要点。
秦:上方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开口较大,一撇贯穿三横,捺在横下起笔,下边“禾”字要窄小。
醉:笔画比较多,要写得紧凑些,左右匀称,两部分要写得瘦长。
《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教学设计
《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三首诗的赏析和理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背景;
2.增强学生对《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三首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解:
1.《出塞》:讲解这首诗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出征战士的思念和祝福。
三、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中的主题、意境和表达手法,共同理解和解读这三首诗的深层含义。
四、朗诵比赛:
安排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让他们通过朗诵,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三首诗的内涵和价值。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诗歌鉴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三首诗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理解这三首著名的唐代诗歌,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朗诵和讨论,能够增加学生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古诗三首教案《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教案
2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8个生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结合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读诗后的体会。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能结合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读诗后的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千秋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具有英雄气概的人物。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英雄好汉用铮铮铁骨立下民族风骨。
今天,就让我们吟诵古诗,感受古人的豪迈之气。
二、听读《出塞》,初感吟诵之味1.(出示课件)听读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名诗《出塞》,理解诗题。
2.交流:听读此诗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1)诗写得很有气势,因为读得很有气势。
(2)这是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诗。
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
4.设疑引发思考:唐代诗人王昌龄由于七绝写得好被人们称为“七绝圣手”,而这首《出塞》被后人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唐代名诗比比皆是,为什么称这首诗是压卷之作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梦回一千多看前的唐朝,走近王昌龄,走近《出塞》。
三、理解古诗,诵读《出塞》1.朗读《出塞》,根据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2.小组内交流,检测自己是否已了解诗意。
(1)秦时明月汉时关:自秦汉以来,明月始终高悬于边关要塞之上。
(2)万里长征人未还:边防战事连年不断,万里出征的人久久不见回返。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有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世。
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
3.反复朗诵,感受其典型的情景、精炼的语言。
四、品读《出塞》,感受压卷之气1.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读。
思考:在听其他人朗读时,你从诗句中又得到了什么新体会?2.品“秦时明月汉时关”。
(1)读第1句,抓住“关”字想象:看到“关”你能想到什么?预设:战争。
(追问:这是多久的战争?是三年五载的艰难吗?看看,秦汉到唐,那里千年之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讲于历史上英雄的豪迈气节的。
《出塞》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
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作者介绍】
王昌龄 (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代表作有《相和歌辞•放歌行》《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塞下曲四首》等,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性格豪放,能文善诗。
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
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其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名句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
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
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
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出塞》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格律】
本诗格律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诗依然是一首五言绝句。
但是近体诗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叫“对”;两联之间平仄相似,
叫“粘”。
这首诗第一联二、四字平仄相同,但上下仍相对,属于近体诗中的“拗救”现象。
同时,第二联平仄依然相对。
但是邻联失粘。
应该属于折腰体的五言绝句。
吟诵时相对比较难一些。
调式应该重新组合,不能用一般的平起五言绝句调式。
另外,对“拗救”现象的处理,吟诵时要注意修改第四字的音高和旋律。
[押韵]
本诗押的是“一东韵”,一个很开阔雄浑的韵。
诗歌的主旋律是豪迈雄浑的,然而入声字比较多,显得有些决绝。
[声韵]
“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
“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
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
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
让人肃然起敬。
【用典】
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