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往往被认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卡伦·霍妮于1885年9月16日出生在德国汉堡附近一个名叫卡伦·丹尼森的小村庄。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船长,是一个笃信宗教、独裁而沉默寡言的人;母亲是具有荷兰和德国血统的荷兰人,泼辣而随和,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父亲比母亲大 19 岁,和前妻生有四个孩子,均已成人。除此外,她还有一个哥哥。在霍妮的回忆中,父亲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他看不起她,认为她外貌丑陋,天资愚笨。同样,她感到母亲偏爱哥哥,对她十分冷落,因而其童年生活颇不快乐。

9 岁时,她改变了生活态度,她说:“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霍妮 12 岁时,因为治病而对医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当一名医生的决心。1901 年,在母亲的支持下她进入高中,父亲对她想当医生的想法极力反对,以致她的母亲为此同丈夫在 1904 年离婚。

1906 年,她进入弗赖堡大学学习医学,1908 年转至哥廷根大学,大学期间,她遇到了已婚的奥斯卡(Oskar Horney),

他们在 1909 年结婚并生了 3 个女儿,但婚后夫妻感情不睦,1926 年离婚,此后曾一度于精神分析研究所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相恋。1909 年,由于抑郁症和性问题的困扰,开始接受弗洛伊德的嫡传弟子卡尔·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

1910年,她的父亲去世了,1911年,她的母亲去世。

1913年,她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4-1918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之后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医生于 1919年私人开业。1923年,奥斯卡得了脑膜炎,生意也跌入低谷,加上霍妮的弟弟在这年因肺炎去世。霍妮的情绪低落,抑郁症再度发作,曾有过自杀的想法,1926年,她和奥斯卡离婚。1920-1932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此外还创办了一家私人诊所。在这段时间里,她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大多是关于女性问题和不同意弗洛伊德观点的文章。

她曾在柏林大学学习并获医科学位。之后,霍妮曾接受过弗洛伊德正统理论的训练,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时,并在这方面受两位领袖人物卡尔·亚伯拉罕和汉斯·萨克斯的精神分析训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妮发现弗洛伊德的理论越来越不适应临床实践。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虽然在原则上接受弗洛伊德潜意识观念,但极力反对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对幼年经验

决定一生的理念也持反对态度,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是由外部文化及环境造成的。

1932年,霍妮接受亚历山大(Franz Alexander)访美邀请,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两年,两年后迁居纽约市,开业做精神分析医生,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任课。

霍妮不满足于正统派精神分析方法,就和其他一些观点相同的人成立他们自己的协会。他们有自己的训练机构: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

随着她与弗洛伊德正统理论分歧的增大,导致了她与研究所其他成员的关系紧张,1941 年,她的同事以投票方式作出决议,剥夺她的讲师资格。同年,她倡立精神分析改进会,并创建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她亲任所长,她担任所长直至1952年12月4日逝世。

当霍妮还是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一名讲授正统理论的教师时,她开始反驳弗洛伊德关于女性受虐狂和女性发展的学说,并试图用站在女性立场的观点去取代当时流行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心理学观。虽然起初她尝试从内部去修正精神分析学说,最终她还是向这一学说的许多前提条件提出挑战,继而发展了她自己的理论。霍妮有关女性心理学的论文彻底脱离了弗洛伊德“解剖构造即命运”的信条,强调文化因素是女性问题及其性别定位的重要诱因。霍妮采取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观点,指出女性希望成为男性是因为希望拥有那些被我们的文化认为属

于男性的特质或特权,比如力量、勇气、独立、成功、性自由及选择伴侣的权利,这些都是文化因素而非生物因素决定的。霍妮亦指出当男性发现自己没有怀孕生育的本能时,他们反而会产生妒忌及自卑,所以男性表现出的进取心,争取成功是对这种自卑感的补偿。尽管霍妮将她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投入了女性心理学的写作,她仍于1935年放弃该选题。因为她感到,文化在女性心理形成中的角色令她无法确认哪些心理为女性特有,哪些不是。她指出,只有当妇女从男性统治文化中所定义的女性观中解放出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区分妇女与男子心理上究竟有何不同。我们的首要任务不应是探讨“女性本质”,而应推动“整个人类人格的完善”。从此之后,霍妮开始发展她认为中性、对两性同样适用的理论。

她在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为:

1.基本焦虑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因受环境种缺乏安全和温暖之影响所形成的无助感和恐惧感。绝大多数的父母,无法针对幼儿的身心需求设置有利于其成长的理想环境,甚至有很多父母,对幼儿行为不是过分苛求,就是过分放纵,致使幼儿无法在充满爱意与安全的环境中成长。由此可见,霍妮所指的基本焦虑虽始自个体幼年,但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以性欲力为基础的个体本能论极不相同,她所指的基本焦虑乃是起因于个体于他人的社会关系。

2.神经质性格神经质性格(neurotic character)[2],是一种对自己无信心、对他人多怀疑、对环境充满忧虑与不安的异常性格。霍妮认为,神经质性格的形成,乃是起因于在长期基本焦虑的心理压力下,个体为自身防御而发展出一些非理性的神经质需求(neurotic need)她将所发现的 10 种神经质需求,按性质分为三类,每类代表一种性格:

依从性格(compliant character):指个体缺乏独立,强烈需求别人的关爱,依赖别人情感支持的性格;在表面上是亲近任,而在潜意识中却是借依从消除焦虑感。

攻击性格(aggressive character):指个体对人持敌对攻击态度,借以攻为守策略莱取得别人的重视。

离群性格(detached character):指个体不与人亲近的性格;表面上是独善其身,而潜意识中却是对人际感情敏感,借离群以保安全。

3.理想化自我对自我的解释,霍妮不采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及超我三层次的人格结构观,而是将自我视为个人在生活经验中所形成自我意象(sefl-image)。个人的自我意象代表他对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自我意象:

现实自我(actual self):指个人某时某地身心特征的综合,代表个人的实际面貌。

真是自我(real self):指个人可能成长发展达到的地步,代表个人人格发展的内在潜力。

理想化自我(idealized self):指个人脱离现实而凭空虚构的自我意象,代表个人企图以否认的方式画些其内心的冲突与焦虑。理想化自我表现的方式是设想自己具备胜于他人十全十美的条件。

霍妮认为,当一个人完全受限制于理想自我并在他的指引时,他们就总是以“应该是什么”来支配自己的思想。霍妮用“应该的暴虐”来形容他们的自我破坏。他们在太多的“应该下”越来越远离自己。用霍妮的话说“和自我疏远”。他们生活在无数的应该下,他们越来越失去了“此时此刻”的感觉,他们渐渐地与现在疏远,但他们在理想的应该下,“暴虐地对待自己”。霍妮认为理想化自我是一种心理异常现象,也属于神经质性格。对此种心理异常者治疗时,最重要的是帮助他重新评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放弃理想化自我而改从真实自我中发展自己。

相关研究文献:

1.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湖北省武汉市),1999年

2.杨倩,《发展中的精神分析学——从荣格、霍妮到拉康》,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刘启珍,《试论霍妮对弗洛伊德的继承与批判》,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王国猛,《霍妮的焦虑理论述评》,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5.汪新建,《霍妮对神经症人格的社会文化视角分析》,医学与哲学,2000年10期

6.郭永玉,《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及其历史地位》,医学与哲学,1996年05期

霍妮所创造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基本的焦虑”。她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冲动决定人的行为的论点,但坚决反对象弗洛伊德那样把人的无意识冲动理解成是性本能的冲动。她认为人不是受所谓快乐原则统治的,而是受安全的需要所支配的。个人生来的主要动机就是寻求安全,避免威胁和恐惧。由于人一生下来往往处在一个看不见的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所以他充满着不安全的恐惧,这种不安全感又直接导致焦虑。这样,寻求安全、解除焦虑就成了人主要的无意识冲动,成了人的行为的主要内驱力。

她在进一步论述如何满足寻求安全、解除焦虑的冲动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人格形成的理论。她相信人格是在童年的早期发展起来的,但是她不同意弗洛伊德用原始性欲发展阶段的进展来解释人格的形成,她强调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双亲在对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霍妮认为儿童寻求安全、解除焦

虑主要是在家庭这一天地中进行的,儿童能否满足这方面的冲动取决于家庭、双亲对儿童的具体态度。假如儿童从家庭、父母中得不到温暖和情爱,就可能产生各种不现实的顾虑,这种顾虑得不到及时清除就可能发展成为神经性焦虑;相反,假如儿童从家庭中的父母那里得到了温暖和情爱,就会感到安全和满足,就不会产生焦虑并导致精神病。与此间时,儿童也必定要对来自家庭的影响作出自己的反应。儿童正是在对家庭的影响作出的反复的反应中形成了人格。由于出身于不同家庭,儿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格。

霍妮不象弗洛伊德那样“垂直地”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而是认为人格结构是真我、实我和理想我的组合。她所说的“真我”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潜能中的一部分,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的中心。“实我”则是由“真我”受环境的熏陶而炼铸而成的,它所表现出来的状况是实际的、现实的。“理想的自我”也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与“实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存在于意念中。

霍妮比阿德勒、荣格更尖锐地批评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局限,她更强调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且更明确地把治疗精神病的关键归之于改变社会环境,这说明她的理论比阿德勒、荣格的理论又有了新的进步。

主要著作

当代的神经质人格: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1937

精神分析新法:1939

自我分析:1942

我们的内心冲突:1945

神经症和人的成长: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1950 女性受虐狂问题

女性心理学:由霍妮的弟子整理出版,1967

霍妮思想概1

霍妮思想概述 摘要] 凯伦_ 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是一位著名的美籍德裔女精神分析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先驱。她和弗洛伊徳一样,从临床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焦虑理论,并且在此焦虑理论上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神经症理论。本文将介绍其神经症理论并对其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 霍妮;基本焦虑;神经症;人格分型;人性 [正文] 一、基本焦虑 霍妮认为社会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将环境及其困难置于问题的中心。但在全部环境因素中,涉及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一个孩子成长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神经症“最终是由人际关系的障碍决定的”。这种障碍往往首先存在于神经症病人童年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之间。儿童必须得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霍妮将这类父母行为称为“基本罪恶”。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由于无能无助之感,由于害怕,由于敌意所导致的内疚之感等等,使他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基本敌意很容易泛化到整个世界和一切人,使人感到世间的

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潜伏着危险。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这是一种在内心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的孤独和无能之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一种置身于一个充满欺诈、妒嫉、怨恨、背叛和荒诞的世界中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块随时有可能滋生神经症的肥沃土壤”。 可见,霍妮的焦虑理论还是在精神分析理论框架里,其将焦虑最终归因于童年的亲子关系中。 二、神经症需要 由于处于一种被设想为具有的一种潜在敌意的世界中,孩童感到孤独和无助。其基本焦虑的限制性压力阻止儿童以其自发的真正情感与他人打交道,而且,更主要的是,敌意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全感和更深的痛苦,为了减轻这些基本焦虑,不安全感,儿童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无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质需要。她在《自我分析》一书中,列举了10种常见的神经质需要: 1、对友受和赞许的神经质需要。 2、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神经质需要。 3、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神经质需要。 4、对权力的神经质需要。5.对利用他人、剥削他人的神经质需要。6、对社会认和声望的神经质需要。7、对个人崇拜的神经质需要。8、对个人成就和野心的神经质需要。9、对自足和自立的神经质需要。10、对完美无缺的神经质需要。 上述需要的内容本身并非神经质的,正常人也需要友爱、赞许、伙伴、回避、节俭、权力、声望、成就、完美等等,但神经症的需要盲目地偏执于一种或少数

霍妮对神经症人格的分析

霍妮对神经症人格的分析 姬雪松 如果说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是维多利亚时代所孕育的,即它是弗洛伊德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精神的反映,那么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所赖以产生的时代精神已开始发生变化,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墨菲所描述的:“2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开始在每一次有关人类行为的概述以后都加入‘在我们的文化中’这一短句,正如在上一个20年代中开始给‘本能’一词加引用号一样。”霍妮(Horney, K)这个曾接受过严格、系统的经典精神分析训练的人格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切,并力图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把它反映到学术研究和治疗实践中。她说:“虽然我保留着我所重视的弗洛伊德教导的基本理论,但是我觉得,为了得到更好地理解,使我的研究走向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方向。”这里所谓的“不同方向”,便是指否定“性”因素的突出地位、摒弃本能论和力比多的概念,转而把焦点集中于文化因素如何对人产生影响;社会条件如何制约心理与行为;以及社会文化与神经症有怎样的关联等等。在霍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围绕着神经症人格问题所展开的讨论。 基本焦虑 霍妮确信,神经症是由不适当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并把分析重点置于儿童和双亲的关系即亲子关系上。她认为,儿童最基本的需要是获得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恰是由父母提供的。若父母能予子女以真正的关心和爱抚,他们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其身心便可得到正常的发展;相反,若父母不能提供甚至损害儿童的安全感,将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在霍妮看来,父母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方式主要有:冷漠、拒斥、敌意、奚落、羞辱、怪癖、不守诺言等等,父母如果总是采用上述某种或几种方式对待儿童,儿童就会产生出一种对父母的敌意,然而社会文化对此是不容许的,所以儿童必须要压抑它。由此,儿童会被置于一种不幸的处境之中:一方面对父母怀有敌意;另一方面必须压抑敌意,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依赖他们。更为不幸的是,由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所造成的这种敌意还会泛化和投射到周围的世界和所有的其他人身上,儿童会认为身边的一切人和一切事都是不可信赖的,都存在着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势必会体验到一种“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即“一个儿童在潜伏着互相敌视的世界里所产生的那种孤立无援的情感。”霍妮说:“我所提及的这些因素产生孕育出的那种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并向各方面渗透,它是一块随时都有可能滋生神经症的沃土。因为它在神经症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我给它冠以一个特定的名称:基本焦虑,它与基本敌意不可分割地相互交织在一起。” 简言之,父母与儿童不当的关系引起儿童的敌意,敌意又被投射到身边的一切人和一切事上,从而引起基本焦虑,正是这种焦虑,为神经症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神经症人格 如前所述,基本焦虑是一种孤立无助的痛苦体验,所以,个体必然要发展出若干的行为策略尽可能地将其降低到最小程度。霍妮把这些行为策略叫做神经症性的需求或神经症人格的表现,她创造性地将其归纳为如下10种: 1、对爱和被赞许的神经症性需求:活着就是为了得到爱和赞扬;

从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看威利·罗曼的悲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2289047.html, 从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看威利·罗曼的悲剧 作者:张丹丹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5期 摘要:《推销员之死》被誉为“美国梦不再”的代表作。运用卡倫·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对书中主人公威利·罗曼的性格特征重新进行解读,并指出威利·罗曼的悲剧源于他的屈从型人格以及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没有准确认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最终在自我异化过程中产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威利·罗曼悲剧神经症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101-02 阿瑟·米勒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之一,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其中《推销员之死》是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主人公威利·罗曼执著于自己的美国梦,但是由于社会和个人的种种原因,在经历了事业的失败、被老板解雇、两个儿子的碌碌无为,他的美梦化为泡影,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故事从一个小人物出发,揭露了“美国梦”的虚伪。 专家学者通过运用不同的理论或方法,对主人公威利进行剖析,分析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例如玛丽·贝思·贝特曼运用分离—个体化模型和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定义,发现悲剧产生于威利以及其家人没能很好地区分自我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1];朱迪思运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指出威利是在日渐增长的羞愧感中最终走上了自杀的道路[2];宋秀葵借助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威利自我毁灭的根源在于他“镜像阶段”形成的理想自我,造成了他人格的自我异化和分裂,最终只能以结束生命的方式逃避内心与外部世界[3]。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威 利的悲剧提供了方向。 一、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 卡伦·霍妮是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为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出版了《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著作。 霍妮认为,不健康的成长环境会给人带来基本焦虑,为了应对实现中面临的基本焦虑,人们可能被迫寻求应对策略并形成不同的神经质人格,即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立型人格。屈从型表现出“亲近人”的特点,对温情和赞赏有明显要求;攻击型总是试图通过一些攻击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

一、理论背景 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更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学说是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和叔本华、尼采的反理性哲学与精神病医学临床实验相结合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无意识和本能的来源: (一)无意识的来源 1.莱布尼茨。德国心理学奠基人、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一切实体的元素,类似于知觉。单子不生、不灭、不变,依其本性的规律不加外力而永行不息。它们间的和谐,预先存在于单子的法则之内,单子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过程,即一些不明了的知觉逐渐向明了的知觉发展,所以实体表现出活动的等差,也就是意识的等差。低级的为微觉,微觉是无意识的,如一滴水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 2.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认为心理学就是观念的静力学和动力学。他从联想主义观点以及力学的引力和斥力的原理出发,认为观念不仅相互吸引,而且互相排斥,观点联结的方式是融合和复合。此外,他在莱布尼兹的微觉统觉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阈”与“统觉团”的概念。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意识阈”这道门槛。而任何观念要想进入意识内部,必须与意识内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而降入无意识内,意识阈随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转化而变化。 不同的是莱布尼茨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倾向于纯粹的描述,认为有些观念为人“意识到”,有些观念不被人意识到,即为无意识;而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一个叫做无意识的心理区域。 (二)本能的来源 如果说,意识和无疑是属于心理形态的问题,那么,本能则属于心理动力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生理本能所驱动,通过某种行为方式降低生理张力。最基本的本能是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后来,弗洛伊德把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合称生本能,又提出一个与之相应的死本能。所有这些本能,很难把人与动物分出贵贱来,人绝无“高级的天性”,所谓的“高级天性”,只不过是文化压抑或理性的产物。 1.叔本华。19世纪德国哲学的反理性主义者。叔本华(A.Schopenhauer,1788—1860)悲观地认为人生是悲惨的。人生不仅受痛苦和无聊的任意抛掷,而且还受个体化原理支配,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在奋斗,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人生之所以悲惨,是因为人所遭受的不幸乃是根源于人类自身,根源于人的求生意志及其客观化。更为悲惨的是人具有智慧,智慧越高认识越明,痛苦越多。叔本华还联系性爱与死亡来说明人生的不幸与悲惨。他认为性的关系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人的世界的世袭君主,它揭开另一个人生的序幕,使痛苦延续下去,而死亡则是必然要取胜的,人的努力注定耍失败。尼采与弗洛伊德更为相近.两人都把文明视为人类动物天性的大敌。这些强烈的反理性倾向,在弗格伊德的学说中都得到集中的表现。 2.布伦塔诺。弗洛伊镕从他的老师布伦塔诺(F.Brentano,1838—1917),接受了意动心理学的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活动,而不是意识

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课程名称:变态心理学 论文题目: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专业名称: 教师评语:

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摘要文章介绍了霍妮生平和其所提出的神经症理论,主要包括了霍妮对神经症的界定、神经症的产生、治疗,并在最后对其理论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霍妮;神经症;评价 1关于霍妮 卡伦、霍妮(Karen Horne)1885年9月16日出生于德国汉堡。大学期间,师从于弗洛伊德得意门生卡尔·亚伯拉罕,按受精神分析训练,于1915年获医学学位,成为柏林精神分析门诊的医生,1932年她应邀去美国,此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期,人们正为吃、住和工作等基本生存条件而担忧,并不像弗洛伊德所言的为性的问题所困扰。面对这样的客观的现实,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开始了她修正正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观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认为“我们的情感和心态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取决于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环境和个人环境;如果我们未能详细了解某一特殊文化对个人所发生的种种影响,就不能理解个人的人格结构。”霍妮特别对神经症作了深人地研究,撰写了大量的神经症方面的文章。她于1952年12月4日卒于纽约。重要著作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1937),《精神分析的新方法》(1939),《自我分析》(1942),《我们内心的冲突》(1945)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50) 2 神经症 神经症(Neurosis)也称神经官能症(psyctconeurosis),它是对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瘫病、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症等。但上述神经症都有程度、轻重不同的焦虑症状。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就认为:“神经症乃是一种由恐俱、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种种心理紊乱。从实际角度考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中共同的模式,我们才应将它叫做神经症。” 从霍妮对神经症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神经症的断定用的是二维标准即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从文化标准来看,是神经症还是非神经症,“这完全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强加于其社会成员身上的行为和情感标准”,而“我们的情感和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往往被认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卡伦·霍妮于1885年9月16日出生在德国汉堡附近一个名叫卡伦·丹尼森的小村庄。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船长,是一个笃信宗教、独裁而沉默寡言的人;母亲是具有荷兰和德国血统的荷兰人,泼辣而随和,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父亲比母亲大 19 岁,和前妻生有四个孩子,均已成人。除此外,她还有一个哥哥。在霍妮的回忆中,父亲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他看不起她,认为她外貌丑陋,天资愚笨。同样,她感到母亲偏爱哥哥,对她十分冷落,因而其童年生活颇不快乐。 9 岁时,她改变了生活态度,她说:“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霍妮 12 岁时,因为治病而对医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当一名医生的决心。1901 年,在母亲的支持下她进入高中,父亲对她想当医生的想法极力反对,以致她的母亲为此同丈夫在 1904 年离婚。 1906 年,她进入弗赖堡大学学习医学,1908 年转至哥廷根大学,大学期间,她遇到了已婚的奥斯卡(Oskar Horney),

他们在 1909 年结婚并生了 3 个女儿,但婚后夫妻感情不睦,1926 年离婚,此后曾一度于精神分析研究所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相恋。1909 年,由于抑郁症和性问题的困扰,开始接受弗洛伊德的嫡传弟子卡尔·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 1910年,她的父亲去世了,1911年,她的母亲去世。 1913年,她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4-1918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之后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医生于 1919年私人开业。1923年,奥斯卡得了脑膜炎,生意也跌入低谷,加上霍妮的弟弟在这年因肺炎去世。霍妮的情绪低落,抑郁症再度发作,曾有过自杀的想法,1926年,她和奥斯卡离婚。1920-1932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此外还创办了一家私人诊所。在这段时间里,她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大多是关于女性问题和不同意弗洛伊德观点的文章。 她曾在柏林大学学习并获医科学位。之后,霍妮曾接受过弗洛伊德正统理论的训练,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时,并在这方面受两位领袖人物卡尔·亚伯拉罕和汉斯·萨克斯的精神分析训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妮发现弗洛伊德的理论越来越不适应临床实践。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虽然在原则上接受弗洛伊德潜意识观念,但极力反对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对幼年经验

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一)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压抑的童年事件、种系发生的天赋) 无意识存在的证据——神经症或精神病症状、梦、日常生活中的过失、催眠、灵感与直觉等。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它起着检查功能,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 意识: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等特点。 (二)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id) a.快乐原则 b.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结构,含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东西,同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 c.本我活动的方式:内在反射系统;通过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得到的心理想象(原始过程) 2、自我 a.源于原始过程的不足 b.现实原则 c.派生于本我,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即继发过程 d.自我与有机体的外层知觉、大脑的意识中心密切联系 e.自我的机能:调节者;认同 3、超我 a.道德原则 b.从自我分化而来,指导自我约束本我的冲动 c.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良心——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自我理想——受奖赏时内化了的经验 由id控制追求快乐的人由超我控制背负内疚或自卑感的人由自我控制心理健康的人 4、自我的地位 a.自我是处在本我、超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中介物,他要同时满足三者的要求 b.自我强壮:自我能够审视外在的现实,然后选择能够满足需要而且不违反道德禁忌的行动。2.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动力的观点 (一)本能 1、概念:来自生物体内部的固有的驱力,由身体的刺激状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能量,是身体需要的心理代表。 2、本能的分类 a.性本能:与性欲和种族繁衍有关的本能(libido) b.生存本能: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本能 c.死的本能:驱使个体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由此衍生出的最重要的本能是攻击。

霍妮与她的神经症理论

霍妮与她的神经症理论 曾茂春 摘要: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她将神经症置于文化和 心理的二维标准,认为神经症的基本结构是基本焦虑和基本敌意,对基本焦虑的不恰当的防御方式使得个体与他人和自我关系的失调,并最终导致神经症的产生。基于对人格倾向和神经症的理解,霍妮提出了自己的治疗目标和步骤。 关键词:霍妮;神经症理论;人格倾向 一、霍妮生平及学术思想 (一)生平 凯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犹太家庭。1906年进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191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霍妮先后师从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卡尔·阿伯拉罕及弗洛伊德的虔诚信徒汉斯·萨奇斯,接受正统的精神分析训练。1917年,霍妮发表了她的第一篇精神分析论文《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1918年霍妮成为一名精神分析临床医生。1920年到1932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学院任教。1932年,为了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霍妮接受了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长弗兰兹·亚历山大的邀请,离开柏林来到美国,并担任了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两年后,霍妮任职于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在该所任教并训练精神分析人员,创办诊所、开业行医。在此期间,她著书立说,培养学生,宣传她的思想,直到1952年去世。 (二)学术思想 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和主要代表人物,她继承了弗洛伊德传统精神分析的一些思想、观点和方法,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扬弃。她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就是在批判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37年出版的《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是霍妮的第一部重要代表作,标志着她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精神分析的自己的独特思想。在本书中霍妮引入了社会和文化因素来说明和解释人

习题—自我意识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自我意识”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A. 霍妮(K. Horney) 著的《自我的挣扎》 B. 弗洛伊德(S. Freud)著的《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 C. 米德(J. Mead)著的《意识、自我与社会》 D. 詹姆斯(W. James)著的《心理学原理》 2.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它们分别是() A. 自我觉知、自我情感、自我评价 B. 自我评价、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C.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控制 D. 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意向 3.下列对自我意识内容的分类,由罗杰斯(C. Rogers)提出的是() A.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B. 实用自我、原则自我 C. 公我意识、私我意识 D.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4.个体由于自身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体验,这属于() A. 自我认知 B. 自我情感 C. 自我意向 D. 自我觉知 5.公开的、社会的,与他人密切相关的自我是() A. 实用自我 B. 社会自我 C. 理想自我 D.公我 6.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A. 生理自我 B. 物质自我 C. 社会自我 D. 心理自我 7.有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这种自我意识是() A. 可能自我 B. 心理自我 C.理想自我 D. 实用自我 8.发动和维持自我意识的条件是() A. 自我意向 B. 自我表现 C. 自我觉知 D. 自我评价 9.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A. 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B. 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C.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D. 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10.下列有关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自我意识是自我觉知产生的基础,没有自我意识,不可能存在自我觉知 B. 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发动和维持的条件,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C. 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的产生有关,但却不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 D. 自我意识是自我觉知产生的必要条件,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充分条件11.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A. 他们存在生理缺陷 B. 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卡伦·霍妮经典语录

卡伦·霍妮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卡伦·霍妮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卡伦·霍妮经典语录 1、他"伪装"这种破坏性冲动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外界的某人或某物。从逻辑上讲,敌对冲动所投射的对象,恰恰正是这些敌对冲动所针对的对象。 2、典型的焦虑状态,即由于感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危险而萌生的一种缺乏防御能力的感觉。 3、受到压抑的敌对冲动往往并不投射到事实上与之相关的那个人身上,而是投射到别的事物上。 4、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的观察者。 5、神经症病人毫不自知地处在一种既无力去爱,又极其需要得到他人之爱的困境中。 6、爱和对爱的病态需要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在真正的爱中,爱的感受是最主要的;而在病态的爱中,最主要的感受乃是安全感的需要,爱的错觉不过是次要的感受罢了。 7、动机和驱力的不同还会造成感觉和行为的不同。如果我们是

被任何一种直接的、希望获得满足的愿望所驱使,我们的态度中会包含一种自发性与选择性;但如果我们是受焦虑的驱使,则我们的感觉和行动都带有强迫性并具有不择对象的特征。 8、这种生理紧张有可能达到这样一种地步,以致获得满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强迫性和不择对象的特点;而这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应该是受焦虑制约的驱力的特征。 9、原则上,任何冲动都有激发焦虑的潜在力量,只要对这种冲动的发现和对这种冲动的执着意味着对其他生存利益和需要的损害,只要这种冲动本身是充满热情的、不可阻遏的。 10、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一个人要想真正的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 11、我所需要的是如此微乎其微,不过是希望他人应该对我友好,应该给我以善意的建议,应该同情和理解我这样一个可怜的、无害的、孤寂的灵魂;我只是急切地希望给他人以快乐,并不急切地希望伤害任何人的感情。这就是他心目中所想象所感觉的一切。 12、事实上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二者必居其一的划分和选择,而只有如沙利文在一次讲演中指出的许多意识等级。 13、但在恐惧的情形下,危险却存在于现实中,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是由现实所决定的;而在焦虑的情形中,危险感却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所激发和夸张了的,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是由个人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14、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

社会心理学练习: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平时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自我意识”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A. 霍妮(K. Horney) 著的《自我的挣扎》 B. 弗洛伊德(S. Freud)著的《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 C. 米德(J. Mead)著的《意识、自我与社会》 D. 詹姆斯(W. James)著的《心理学原理》 2.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它们分别是() A. 自我觉知、自我情感、自我评价 B. 自我评价、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C.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控制 D. 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意向 3.下列对自我意识内容的分类,由罗杰斯(C. Rogers)提出的是() A.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B. 实用自我、原则自我 C. 公我意识、私我意识 D.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4.个体由于自身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体验,这属于() A. 自我认知 B. 自我情感 C. 自我意向 D. 自我觉知 5.公开的、社会的,与他人密切相关的自我是() A. 实用自我 B. 社会自我 C. 理想自我 D.公我 6.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A. 生理自我 B. 物质自我 C. 社会自我 D. 心理自我 7.有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这种自我意识是() A. 可能自我 B. 心理自我 C.理想自我 D. 实用自我 8.发动和维持自我意识的条件是() A. 自我意向 B. 自我表现 C. 自我觉知 D. 自我评价 9.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A. 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B. 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C.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D. 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10.下列有关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自我意识是自我觉知产生的基础,没有自我意识,不可能存在自我觉知 B. 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发动和维持的条件,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C. 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的产生有关,但却不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 D. 自我意识是自我觉知产生的必要条件,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充分条件11.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描述

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描述 回避人 基本冲突的第三种类型是离群独居的需要,就是对他人的回避。每一个认真对待生活与自己的人偶尔都有一人独处的需求,渴望一种富有意义的孤独,绝不是神经症表现。相反,多数神经症患者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而失去了享有建设性孤独的能力,这倒正是神经症迹象。只有当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紧张,而孤独主要是为了避免这种紧张时,想独自一人的愿望才是神经症表现。 自我孤立型特征当中最明显的是普遍地疏远他人。患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但实际上他对人的疏远并不比其他类型的患者对人的疏远更严重。在前面讨论过的两种类型中,不好笼统地说哪一种更对人疏远。我们只能说这种特性在屈服型里是被遮蔽着的,患者一旦发现自己在疏远别人便惊恐不安,因为他亲近他人的强烈要求使他急于相信在自己与别人之间并无鸿沟。退一步说,对人的疏远只是人际关系失调的标志。无论那种神经症都是这样。疏远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关系失调的严重程度,而不取决于是那种神经症。 孤独型所特有的另一特征是对自我的疏远,就是说,感情麻木愚钝,对自己之所是、所爱、所恨、所欲、所想、

所惧、所怨、所信均无所知,但这种自我疏远也是所有神经症的通病。自我孤立者很象神话中的还魂尸。它们象活人一样工作生活,但却没有生命。而另外类型的患者却可以有较丰富的感情生活。既然存在这种多样型,我们便不能不认为自我疏远只属于孤独型。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象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的观察者。这方面突出的例证是他们常显示出对梦中的象征有神秘的理解力。 最富于关键意义的是他们内心的一种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的距离。更精确地说,他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作出决定,不已任何方式在感情上与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他们好比在自己周围划了一个魔圈,任何人不得侵入。这就是为什么从表面上看他们还是可以与人相处的原因。当外部世界擅自侵入他划定的圈子里时,他便焦虑不安,这就是他的需要的强迫性表现。 他们的需要和品质都服务于这一主要目的:不介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自立自强的需要。这种需要的一个明确的表现是足智多谋。攻击性也可能显得有随机应变之才,但两者的精神气质不同。对攻击性而言,这种精神是他对抗敌对世界,击败别人的先决条件;在自我孤立型中,这种精

学会自我分析——一种精神分析的观点

学会自我分析 ——一种精神分析的观点 摘要:精神分析既是一个系统的方法,又是整个现代心理治疗的基础,它的影响超越了时空和学科的限制,让成千上万的人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就其本质来说,精神分析是在探寻人类的精神世界——即使是自己也无法完全知晓的内心世界,这里着重讲的是精神分析将无意识这个黝黑洞穴大曝天下的过程。而这种探索恰好是人人都需要的,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每个人都能够接受专业的精神分析,所以,自我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综合佛洛伊德(S.Freud)、卡伦.霍妮(K.Horeny)这两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及其后继者的理论,在充分阐释了自我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自我分析的必要性,适用性,可能性,自我分析的方法及限制因素,旨在提供一种自我分析的理念,让普通人也能够学会更好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激发自身潜能,从而能够更健康更愉快地生活。 关键词:自我自由联想解释 开篇语:人类为什么要认识自己?我想通过一个残忍的故事我们能够得出答案:北极熊是一种力量型的动物,如果人们单独或面对面的跟它进行搏斗,进行捕捉几乎是以卵击石,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怎么来捕捉北极熊呢?逐渐地人们观察到北极熊很喜欢吃各类动物的血液,所以爱斯基摩人想了个办法——他们弄了很多的动物血液,然

后准备一把双面很锋利的刀,把这把刀固定在血液中间,然后把它们降温凝固成一个血冰棍。把这个血冰棍放在北极熊出没的地方。当北极熊看到这个冰棍时,它先试探的伸出舌头舔舔,结果发现很美味,它就不停的舔,越舔越觉美味,越舔越有感觉。当冰棍使它的舌头麻木时,它还沉浸在血液的美味中,完全不知此时在舔食的血液中就有自己体内通过割破的舌头流出的温热的血。结果在品尝超级美味的美妙感觉中突然眼前一黑,咕咚倒地,失血过多再也站不起来了。北极熊的悲剧在于它甚至不能辨别自己的血液,反观之,人不是也一样?终日浑浑噩噩的人不但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更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糊涂愚笨而是自己受到不该有的伤害。所以,让我们都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学以致用,为了更好地认清自我而努力,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一.何谓“自我分析”?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的日益改善,人类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自我的发展。现今市面上不乏那些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自己和应对他人为目的的书籍,如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和《人性的光辉》,戴维.西伯利的《自我发现之旅》,中国有台湾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等,卷帙浩繁的著作只为寻找一个答案: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所有的尝试仿佛都表明:认识自我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因为,关于“自我”的概念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学科和学派有着不同的观点:马斯洛认为有“自我”和“自我概念”的区别,“自

内拉·拉森《越界》中混血儿身份认同的霍妮式解读

内拉·拉森《越界》中混血儿身份认同的霍妮式解读 内拉·拉森(1891—1964)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拉森在其作品《越界》(1929)中深切关注了美国非裔黑白女性混血儿的生存现状以及她们的抗争历程。小说描述了一个浅肤色黑白混血儿女性的身份寻求历程,再现了浅肤色黑人在种族歧视盛行的环境里所遭受的痛苦,揭示了混血儿的艰难处境,并且表达对种族歧视的强烈抗议。 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文化批评理论以及心理分析对《越界》就种族逾越、身份认同以及黑人女性角色等方面予以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种族身份的建构一直是非裔美国文学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也是许多作品突出表现的主题。 作为混血黑人女作家,拉森也在《越界》中突出反应了女性混血儿种族身份建构的艰难过程,通过主人公的越界行为来展现混血儿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困惑。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将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来探讨身份认同这一主题,从人物内在的心理因素来剖析主人公身份建构的过程,阐释作品的内涵。 本文运用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来分析主人公克莱尔和艾琳的神经症的形成过程,借助心理分析揭示克莱尔和艾琳身份建构失败的内在原因。文章指出混血儿在种族歧视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通过越界或固守单一种族来获得身份认同。 主人公的悲剧表明,种族制度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个体心理的不健康发展,神经症冲突的存在和作用不仅会加剧个体的自我疏离,还会造成个体人格的分裂,最终导致身份认同的失败。因此只有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努力构建良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个体才能发展健康和完整的人格,身份的建构才能真正得

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