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第07讲:俄罗斯外交与经济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
•
•
•
国际经济恢复增长
• 2004年,多国经济克服了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增长速度 明显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底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 计: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高达5 %,比2003年的3.8%上升1.2 %,是近30年来最快的增速。美国将达4.3 %,日本4.4 %,欧元区 2.2 %,俄罗斯7.3 %,亚洲发展中国家7.6 %,非洲4.5 %,拉美4.6 %。后来资料证明这个估计是比较准确的。这些速度平均起来成为三 十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人们普遍预计,2005 年世界 经济会继续维持增长势头,但增幅将较上年有所减缓。主要国际经济 组织发布的初步预计表明,2005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可能比2004年 回落0.5到1个百分点。过去我们讲,全球经济都是衰退,中国经济一 枝独秀,现在变成了全球经济百花齐放。在这个过程中,国际经济进 行了一些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区域络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发展, 形成了几个大的共同市场。
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
• •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国际形势的主调,是人类社会的 主题。但国际安全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掉以轻心的。 一是:军备竞赛在发展。由于美国恃武争霸,加深了很多国家的危机感。美国 的军备一年比一年高,2005年的预算增长到4200多亿,比2004年增加5 %, 其中高新技术比例增大,美国花重金保持他在军事高科技上的力量。这样就 促使英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以及很多国家增加自己的军费开支,甚 至韩国、朝鲜、巴基斯坦、印度也都增加自己的军费开支。全世界的,军事 开支呈水涨船高的局面。俄罗斯2005年的军费预算比2004年增加27.6%。 日本的军费预算比上一年增加很多。 二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地区冲突热点不断。2004年新发生的冲突,比上年增 加15起。发生在中东、伊拉克、朝鲜半岛、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冲突,就随 时随地可以加剧。外国人还把我们台海也看成冲突地区。 三是:人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加,非传统安全指SARS、口蹄疫、禽流感, 还包括大面积停电、地震、泥石流、海啸等。印尼海啸震惊全世界,专家认 为,它不完全是自然的问题,而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的过程 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过度开发资源,使沿海的生态受到破坏,使海啸 的危害急剧扩大。 四是全球性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威胁有增无减,恐怖活动越来越分散、隐 蔽、本地化,而且频率高,破坏力大。今年英国、埃及、印尼、印度等都发 生了恶性事件。
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对外政策 讲课稿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中国对外政策我们今天就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中国对外政策问题进行交流,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国际形势一部分是外交政策,还有一部分是我国的发展形势,为什么要将这三部分放在一起讲呢,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尤其是就对外外交政策的制定,前提之一呢是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和判断,大局是怎么样,我们在大局里处在什么位子,对自身形势的正确判断和研究,结合实际需求,我们才能正确的做出合理的外交政策。
一、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前一些大的国际事件:9.11事件,我们知道2001年9月11日,也就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死亡人数达到2974人。
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以来,金融危机的浪潮落到了世界各大经济大国,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被波及到。
金融危机这场灾难对于全球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全球性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甚至陷入衰退。
这就讲到我们的第一点:1、大危机催化世界大变革大调整⑴国际格局呈现多极特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
经过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国际力量板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美国受金融危机和伊拉克、阿富汗反恐战争的拖累,软、硬实力都明显受挫。
欧洲近几年受到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深重,经济的复苏缓慢,其他多国社会发生震荡。
日本面临通货紧缩、日元升值、个人消费势头减缓等多重问题,在亚洲的经济龙头地位已受到挑战。
因此,像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开始下滑,而像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速兴起,新旧力量的相互挤压,推动大国关系的调整呈现更加复杂的态势。
当今各种力量对比发生明显改变,我们以前一直说“一超多强”,现在提到更多的是“多强一超”,仍然是“一超”,但“多强”放在了前面,可见这场经济大危机对旧的国际经济体制的影响。
疫情下的俄罗斯经济及其对外交的影响
后疫情时代俄罗斯的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对俄罗 斯的外交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美国和西方更 为强硬,寻求与“非西方国家”更为广泛的合作[2]。
(一)在拜登时期,俄罗斯将采取更为强硬的对 美、西方政策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新的国际法主体登上 国际舞台[3]。俄罗斯外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 处理和美国及西方的关系[4]。冷战结束至今已有近30 年,但俄美关系并未好转,俄罗斯认为美国始终没有 把俄罗斯当作平等可对话的伙伴,而更多的是把俄罗 斯当成冷战“输家”。
除了亚洲国家,俄罗斯还在积极重新树立在“非 西方国家”的影响力。普京2019年曾在“俄罗斯—非 洲”峰会全体会议上表示,俄罗斯与非洲国家的合作 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发展与非洲国家及其地区组织 的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一个优先事项。在2020年12月 中旬,埃塞俄比亚和俄罗斯两国讨论了俄罗斯向埃塞 俄比亚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的可能性。此外,双方还讨 论了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合作。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March 2021 国际融资
疫情下的俄罗斯经济及其对外交的影响
文/张 建 外交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秘书长、外交学院外交学系讲师 徐泽正 外交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在俄罗斯蔓延后,给俄罗斯的民众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俄罗斯支柱产业 中的国际能源、军工产品出口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作为应对之策,在疫情方面,俄罗斯采取了严防输入、内部 管控和积极进行新冠疫苗研发的举措;在经济方面,俄罗斯采取了国家计划和政府扶持,但目前都收效有限。 作为世界舞台上的外交大国,后疫情时代俄罗斯的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会对其对外政策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 在对美国和西方更为强硬的姿态和寻求与“非西方国家”在不同领域更为广泛务实的合作。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1月28日,穆巴拉克解散内阁,奥巴马要求埃及总统确实履行在电视讲话中的承诺, 采取具体的步骤和行动来实践他的诺言,此番表态明显加大了对埃及政府的压力。 随后,奥巴马发表讲话称,埃及需要有切实与和平有序的过渡,且必须“从现在 开始”,此言被视作对穆巴拉克做出的最强硬表态。
2月5日,奥巴马派往埃及斡旋的特使威斯纳公然称穆巴拉克是美国的“老朋友”, 在目前的转变期间,“穆巴拉克总统能继续领导相当重要”,这无异于表示美国 对穆巴拉克的态度又有所软化。但希拉里当天紧急出面澄清:“威斯纳发表的是 个人意见,并非代表美国政府。” 2月11日穆巴拉克辞职,美国迅速调整口径,奥巴马当天发表讲话,以热情洋溢 的措辞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鲜有时刻能有幸见证历史的发生……埃及人以 非暴力扭转乾坤,把历史导向正义的行动鼓舞了我们!”。
中国助推世界经济
第一,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第二,中国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助推器” ;
第三,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
中美贸易摩擦
2010年美国对进口的中国产品共发 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6起,“337调 查”18起。(大到轮胎,小到礼盒;重 有钢管,轻有丝带)
1、经济形势:俄罗斯
2010年俄罗斯经济盘点
3、全球问题:处于停滞
经济利益是气候政治演进的主要推动要素:
1、气候治理背后是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的较量; 2、抢占低碳技术制高点成为各主要经济体的战略举措 ; 3、气候经济将决定未来的国际政治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一、当前国际形势
二、中国外交态势
二、 中国外交态势
1、2010年中国外交
2、2011-2020中国外交方向
1、2010年俄罗斯经济增长4% 2、外贸顺差同比增长25% ;
大一形势与政策手写笔记第七讲
大一形势与政策手写笔记第七讲一,简述当前我国外交战略:1. 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打破“国强必霸”铁律。
2.开拓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3.以亲诚惠容理念,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
【四个布局:大周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主要舞台]。
4,稳固和发展同国家的传统友谊。
二,简述“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P29三,简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内涵:一种崭新的国际理念,用一种新思维,新理念看待,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途径:1基本战略布局: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根本出路:改革3坚持走和平发展路线,与各国一道共建,以和平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周关系4,面临机遇挑战,双发从战略高度出发和看待中美关系,创新思维,加强双边合作,求同存异。
四,简述当前大国关系的新特点:1,美欧与俄持续较量,双方濒临“新冷战”2,中俄助推国际格局多极化,成为新兴大国合作的典范3,中美竞争与合作并存,“新型大国关系”好事多磨.4,战后70年之际的中日关系,依然复杂敏感。
5,中国周边国家形势,任重道远。
五,简述中东长期动乱不止的只要原因:P83六,论述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P77[三个坚持,一个理念,一个观,五个要] 七,简述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成就[6大]1,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成效成效显著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4,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不断完善5,高等教育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6,高校招生入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基本到位。
八,简述高等教育面临形势和阶段性特征1,高等教育向公平,质量,多样化方向发展。
2,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
九,简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义和措施意义: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高国乐民教育全过程。
中俄经济外交战略与两国经贸关系之比较
中俄经济外交战略与两国经贸关系之比较冷战结束后,经济外交凭借经济性、和平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许多国家、政府和组织运用到对外政策当中。
中俄两国在发展国内经济和摆脱国际经济困境的双重考验下,选择和采用了经济外交,并不断扩展和充实经济外交的目标。
经济外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两国经济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
但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尽管中俄两国在彼此经济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很重要,且这种重要性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并不居于首要地位,经济外交仅是两国处理国家关系的一个手段,是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一些现实因素也影响着两国运用经济外交发展两国经贸关系。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经济外交;经贸关系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替代战争与对抗成为时代主题,一时间,经济主义盛起。
尽管“经济外交”一词的诞生和作为一个完整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凭借自身的经济性、和平式和高效率的特点,已经被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运用到对外政策当中。
一、中俄两国经济外交战略之比较(一)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都面临着发展国内经济和摆脱国际经济困境的双重考验20世纪90年代,中俄两国都在进行着国内经济改革。
当然,两国的经济改革方式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但相同的是伴随着改革,两国的国家生活和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都在发生变化,关于国家发展问题的争论和对国家利益的重新考量,直接影响了两国的对外政策。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对中国而言,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济合作,而互利的经济合作又促进了国家关系的发展。
以中欧关系为例,与从“长期,,到“伙伴,,,再到“战略伙伴”关系的递进式发展相应,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也十分迅猛。
1975年,中欧的贸易额仅为75亿美元,到2012年中欧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5042亿美元,从2004年起欧盟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形式与政策
第一章冷战时期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
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初。
世界经济“滞胀”与动荡时期。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冷战结束。
世界经济低速发展时期。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一阶段:二战结束-50年代末。
美苏冷战开始,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形成。
1)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破裂,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2) 马歇儿计划实施---标志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诞生。
3) 中苏友好条约签定---标志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第二阶段:50年代末-70年代初。
两大阵营分化,第三世界崛起,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1)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万隆会议)。
2)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分裂。
3)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展不平衡,出现分化倾向。
第三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
世界政治的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第四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前期。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华沙组织和经互会解散。
第二章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指贸易、投资、生产、金融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程度最高的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欧盟,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欧盟是目前最为最为完备、最有成效的区域化集团。
共赢与共存(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胡锦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既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我们必须善于趋力避害,抓住机遇,因应挑战,加快发展。
我们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的走势,尤其要未雨绸缪,对世界经济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预见性、战略性研究,以便主动应对。
”1)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
2) 有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使贸易壁垒的下降。
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
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第一篇: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Smile everyday~!O(∩_∩)O~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俄罗斯初期外交政策:“一边倒”(1991年年底至1993年初)1.“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所谓“一边倒”,是指俄罗斯以全面加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来摆脱国内危机为目的,在国际事务中盲目追随西方,外交交往基本集中在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走向。
2.具体表现:将美国等西方国家列为对外关系的重心;对美国主动让步,消除美国对俄罗斯核武器的担忧,同意销毁洲际弹道导弹;在内政外交方面迎合美国的要求(经济改革措施,牺牲与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为代价)3.“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政治支持、经济援助、国内政治斗争需要4.“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结果: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遭到国内激烈批判:国家利益受损,真正获得的经济援助少;经济改革失利等俄罗斯新思想1.俄罗斯新思想的提出:《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文章发表于1999年年底)2.俄罗斯新思想的内涵:爱国主义:呼吁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成就的自豪感” 和建设强大国家的“心愿”国家观念:国家权威,拥有强大政权的国家是秩序的源泉和保障,是改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集体主义:俄罗斯人的传统更重视“集体活动”,习惯于借助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改善自己的状况强国思想:俄罗斯过去和将来都是伟大的国家3.俄罗斯新思想的意义a为新时期的俄罗斯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模式(政治经济及外交); b利于思想统一和社会团结;c为政治经济改革提供社会思想基础;俄罗斯民主模式的构建:“主权民主”的提出1.主权民主提出的背景:俄发展现状:被催生的民主政治严重破坏了政治及社会稳定,进而阻碍了经济改革与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最低限度的社会政治秩序,没有这个秩序,正常的经济活动就很难进行” ——塞缪尔.亨廷顿。
“主权民主”提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即由乱而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7PPT课件
(二)私有化是经济转型的基础与关键
私有化的方式:
❖ 私有化按资产分配方式不同可分为“有偿私有 化”、“无偿私有化”和重新私有化(退归原主) 三种。
❖ 按企业规模可分为“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 两种。大私有化一般通过先对企业进行股份制 改造再出售股票来实现。小私有化一般通过直 接出售、拍卖和退归原主等方式来实现。
19
结束 放映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与现状
(三)东欧中亚国家经济转型基本完成及其后果
2.转型的惨重代价
▪ 生产大幅度下降 ▪ 通货膨胀恶性发展 ▪ 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急
剧增加,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 外贸恶化,外债负担加重
20
结束 放映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与现状
(三)东欧中亚国家经济转型基本完成及其后果
结束 放映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与现状
(一)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方式和内容
2. 渐进的转型方式
匈牙利采取了相对渐进的经济转型方式,虽然也出现 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转轨 过程相对比较平稳。 匈牙利的渐进方式与激进的“休克疗法”并不是两种 截然不同的模式,即使是实行激进转轨的国家,在激 进改革进程中也包括某些渐进的因素。而没有实行 “休克疗法”的国家也并不排除在某些领域或阶段采 取较为激进的措施。激进方式与渐进方式在经济转型 的基本内容和进度上都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14
返回
结束 放映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与现状
(二)私有化是经济转型的基础与关键
私有化的含义:
私有化是指把公有财产转变为各种形式的私 有财产,其中以股份制为主的法人私有形式居 多。其最终目标,是要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 有制结构改造成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 结构,使社会制度变迁不可逆转。
形势和政策第07讲俄罗斯外交和经济
(一)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
第一,俄美关系是苏美关系的延续
苏美关系在 80年代末就发生了根 本变化,从对抗走向全面缓和与合作。 当前俄美关系的特点是:既是合作伙伴, 又是竞争对手。
俄美关系 是从苏 美关系 延续下 来的
第二,俄罗斯独立初期的亲美外交
《华盛顿宪章》 1992年6月,叶利钦作为俄罗斯总统 第一次访问美国,双方签署了《华盛顿 宪章》,以及两国在各种领域合作的30 多个协定。
亲美外交的后果
1993年下半年到1994年初,俄罗 斯的亲美外交并没能换来它所期望的 巨额经济援助,反而极大地降低了自 己的国际声誉。
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民族 利益,俄罗斯调整了其对美政策,在 一些国际问题上力图表现出自己的独 立性。
维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
在波黑问题上,
波黑
反对美国动武和取
各方面回应:
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当天紧急召见俄罗斯 驻日大使,就此事提出“严重抗议”,日本首相 对俄总统访问日俄争议岛屿表示遗憾。日本驻俄 罗斯大使河野雅治被日本外交部“临时召回”, 已于2晚启程,3日抵达日本。
俄外交部也召见了日本驻俄大使,表示东京 对此事的反应“令人无法接受”。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作用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作用刘桂玲 近年来,俄罗斯把推行大国外交、确立有影响的“力量中心之一”地位和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作为跨世纪外交战略的核心。
今秋,莫斯科将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9月和10月,中俄、俄美及俄日首脑将先后聚首俄罗斯。
这意味着随着国力的逐步复兴,俄大国外交会更加凸显,将对世界和地区力量结构的变化及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大大削弱,已不具备与美抗衡的力量。
但美国仍把俄罗斯作为潜在对手,并欲趁其衰弱之机,构筑在军事上遏制俄罗斯的地缘防线,达到防俄、弱俄,最终把俄融入西方体系的目的。
俄罗斯外交在经历了对美和西方抱有幻想及期望值过高时期后,进行了战略调整,1996年普里马科夫接任俄外长后,开始把推行大国外交和确立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最佳战略位置作为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
最近两年俄罗斯大国外交比较活跃。
(一)倡导多极世界,积极发挥多极中一极的特殊作用,以争取与美国的“平等地位”。
(1)推动多极世界。
俄罗斯通过对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世界形势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两极格局解体后,俄日欧中各大力量及一些地区和次区域联合体的经济、政治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在国际政治中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的国家企图建立单方面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国际关系体制,试图以此来影响世界新体制形成的速度和方向”。
俄在国际领域的总体方针是确立在多极世界中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力量中心之一”的地位,不希望由一国来决定世界秩序,坚决反对一家说了算的单极世界。
叶利钦多次指出单极世界会重蹈冷战履辙,多极化世界不需要“领导国家”和“被领导国家”。
今年5月,叶在俄外交部讲话时再次强调,无论是现在还是21世纪,世界都不允许一个国家发号施令。
(2)提出“大欧洲”设想,密切与欧洲关系,与美国争影响。
北约东扩战略的启动对俄国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俄担心波、捷、匈三国加入北约后,波罗的海三国和独联体其它国家都可能成为北约扩大的目标。
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论文: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的政策分析
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论文: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的政策分析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的政策分析一、西方制裁俄罗斯的背景和起因(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渊源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东斯拉夫民族,基辅罗斯是它们共同的摇篮,蒙古大军的入侵使俄罗斯和乌克兰走上不同发展道路。
通过《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并逐渐由俄国管辖下高度自治的政治实体变为普通行省。
此后,俄国利用各种手段对乌克兰实行民族同化。
十月革命后,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又经历了苏联大家庭的沧桑巨变。
共同生活数百年的历史留给两个民族的不是兄弟般的手足之情,而是恩怨交织的复杂记忆。
苏联解体后,这份解不开的历史情结使两国关系逐渐疏远。
(二)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事件2014年3月11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发布声明,议会81位出席议员有78人投下赞成票,通过“宣告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独立”。
但乌克兰政府则未予以承认。
3月16日,克里米亚归属公投结果以97%赞成的得票率获得通过,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正式宣布和塞瓦斯托波尔一起脱离乌克兰,成立新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并准备加入俄罗斯联邦。
但此公投并未获得乌克兰与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乌克兰当局在克里米亚公投结果发布之后随即宣布克里米亚议会的决定非法。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当天发表联合声明,称克里米亚公投与乌克兰宪法和国际法相违背,因此此次公投是非法的,其结果将不被承认。
由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也发表声明,称克里米亚公决没有“法律效力”,将不承认公决结果。
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一项与克里米亚有关接纳克里米亚共和国加入俄罗斯并组建新的俄罗斯联邦主体的条约草案,并于21日正式设立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包含克里米亚共和国与联邦直辖市塞瓦斯托波尔两个联邦主体。
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签署了经联邦议会批准的克里米亚入俄条约,以及规定其地位及边界等细节的宪法条例。
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选择
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选择姜 毅[内容提要] 强大的经济竞争力和成熟、现代化的社会,以及整合、有效配置各种资源的国家制度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和国际形象的必要条件(虽然不是惟一条件)。
尽管俄罗斯最近两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些许成绩,但它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道路依然漫长。
因此,第一,俄罗斯今天已蜕变为地区性的大国,这种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有改变;第二,艰巨和复杂的培育新社会的任务决定了俄罗斯的大战略首先是关注国内的发展,决定了其外交不可能再承载积极进取的任务。
这就是普京外交政策调整的根源。
“搭便车”是这个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即在尽可能维护自己根本利益的情况下,不挑战主导国家的地位,不追求彻底打破已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采取顺应国际主流的态度和政策,以便学会先进的管理制度、思想和国际行为方式;力图与西方形成宏观的协调关系,在必要的妥协与斗争中寻找平衡。
[关键词] 俄罗斯外交 国际竞争力 社会制度 政策选择[作者简介] 姜毅,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北京100007)苏联的解体结束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大集团对抗,也结束了冷战时期的力量平衡。
对俄罗斯来说,这种力量状况的变化可能更为刻骨铭心,影响也极为深远。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俄罗斯就一直处在欧洲列强角逐权力的中心,更不用说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时期的荣誉了。
因此,如何面对世界和地区新的权力结构、如何安排自己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的位置,成为今天的俄罗斯急需解决的不仅是制度上、而且是心理上的严重课题。
人们常说,外交的主旨就是维护一国在国际上的利益。
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都不是凭借其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意愿,而是有赖于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
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是一个变量,是随着力量的消长、获取利益手段的增减、外部形势的状态而变化的。
因此,本文在考量俄罗斯外交的发展方向时,主要的不是依据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构想,而是更加关注这个国家内部的发展情况,关注影响外交活动的力量基础。
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
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第一篇: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浅谈中俄关系 13级城规一班宁致远浅谈中俄关系如今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关系也日趋复杂,每天打开电视,各种新闻节目总是将目光聚焦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上。
台海问题,中日关系,钓岛局势,南海问题,中印边界,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听了都头皮发麻。
当然,不能让我们忽视的,还有与中国远隔万里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然而,我们有一个重要的邻居,他曾经辉煌,然后衰落,如今再度崛起,他与我们有着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内,在历史上,我们与他亦敌亦友。
而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却时常被民众所忽视。
他就是俄罗斯。
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
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在两国关系上都采取冷静、郑重和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中俄关系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顺利和健康的展,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边界勘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两国边境人员进出交往中的某些无序现象等问题有可能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
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浅谈中俄关系13级城规一班宁致远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在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对亚洲和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
俄罗斯所拥有的中西伯利亚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领土。
古代时,我们便与这片土地产生了诸多的联系。
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初探》摘要:2022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由于中俄两国在双边贸易秩序、银行结算机制、仲裁机制、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中俄贸易的发展并不顺利。
因此,认真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一个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市场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用新的观念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从建国时与苏联的蜜月期,到赫鲁晓夫后的兵戎相见的紧张期,再到如今中俄的战略性建设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经济合作尤其是外贸的发展是两国和平相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基石。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山水相连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一、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在中俄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经贸关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我国海关统计1999至2022年,中俄贸易保持连续10年年均近30%的高速增长,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022年创纪录的568.3亿美元,但2022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滑至388亿美元,而在2022年中俄贸易取得很大发展,达到554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70%,基本上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俄海关的统计数字表明,2022年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中俄贸易增长中,投资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据中方统计,2022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增长70%以上。
此外,中国还对中俄重大合作项目提供中长期的信贷。
如果把这些也考虑在内,中国在俄投资额已达几十亿美元。
俄罗斯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近年来,两国在能源和高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为两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一)俄罗斯国内对中国有偏见的认识进入九十年代后,中俄间政治关系迅速发展,两国经贸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两国的政治关系相比,经贸合作无论从总量和结构上来说都与两国的经历实力相比相差甚远。
第7章独联体与俄罗斯
2)、通过放开价格、放开外贸实行了价格体 制和外贸体制的改革。东欧国家除匈牙利
以渐进方式放开了价格与外贸外,都以激 进方式、一步到位,全面放开了90%的商品 与劳务的价格,同时放开外贸,取消了进
主要的原因是同时得到了外力的支持,这个外力 或者说外部条件非常难得,巨大的经济援助比二 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力度还大,平均到每个中东欧 小国家,而且连续15年、还在继续的输血极大地 支持了经济转轨;欧盟东扩这个历史性的机遇也 是千载难逢,欧盟为了实现一体化,永葆和平, 真正从政治上消化中东欧,给予他们的政治转轨 以强有力的支持。在中东欧,以多党制和议会民 主制为取向的政治转轨吸收和消化了经济转轨的 负面影响,以私有化和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转 轨为政治转轨提供了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 .
3、加入欧盟与北约的外交走向
从国家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入盟显然是 中东欧国家的利益所在。目前,中东欧国 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需要入盟后更开 放的市场、更自由的贸易和更优惠的补贴, 他们都渴望着能尽早成为欧盟成员国。因 而,几乎所有中东欧国家都把加入欧盟看 作是外交政策的当务之急。有分析认为, 在事实上,中东欧国家也已经被纳入欧盟 经济圈。
中东欧国家在转型改制的过程中确立了
以多党政治、议会民主、三权分立为主要 特征的复合型多元民主政治模式。转轨之 初,中东欧各国便已通过新宪法或修改宪 法的形式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 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各国宪法为了保证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不被侵犯,还特 别规定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法制原则、 民主原则、自由选举原则和基本人权原则,
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
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当今世界,大国关系是牵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冷战后各国关系呈现出新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大国之间的关系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一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断扩大贸易、发展生产,例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在借助内部改革和外部良好机遇的有利条件下,很快提高了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这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很大的冲击,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的地位有所下降。
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国家都处于良好的合作关系状态,但目前来看,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朝着合作互利方向发展的。
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来看,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日趋严峻。
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要开展有效的全球治理才能共度难关。
顾总体看来,当前大国关系正从一种利益相悖或相同的简单敌友关系走向互利合作与利益竞争并存的关系演变,相互合作、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正成为日后大国关系的主要演变方向。
美苏冷战后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将会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大都主张合作互利实现共赢,一方面带动了世界各大国关系的友好合作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过去的一超多强或者单极格局正在走向解体。
当前大国关系的变化无非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共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风险和机遇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全球化各国都无法避免,最终只能在博弈、调整与协调中实现共同发展。
杨洁篪说,两国元首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双方着眼世情国情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达成的重要共识,体现了中美两国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老路、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正如指出的,中美都是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理应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美国、对世界也有利.美国希望同中国保持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做平等的伙伴.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宣示出中国领导人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近年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喜忧参半.一方面,中美高层会晤往来持续不断,各层次对话交流不断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经贸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在叙利亚化武危机、伊朗核谈判、朝核等国际问题中双方也进行了良好合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美关系薄弱环节的两军关系得到显著改善.两国防长和总参谋长实现互访;去年、今年中美两军多次举行联演联训,中美军事关系的改善,促进了双方的理解与信任.《浅析中国经济与环境平衡的路径》【摘要】中国的经济腾飞是伴随着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失衡,而调整失衡需扭转居民意识,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国家的环境政策,并在意识和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才能起到有效作用。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
12
俄罗斯对待颜色革命政策
后期:适度反击,维护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
3、军事领域:独联体集团安全组织在军事演习方案中增强 了对抗颜色革命的内容,同时与亲俄国家频频举行双边、 多边联合军演。
4、文化领域:发挥软实力作用,在俄总统办公厅设立对外 地区及文化合作局,以对邻国文化、人文合作产生影响。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13
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表现
2 着手修复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苏东剧变后,东欧各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度 趋于冷淡。多数东欧国家都提出了加入北约 的申请,俄罗斯反对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和北 约东扩,通过外交努力缓和了与东欧各国因 此而产生的对立情绪,并保持了良好关系。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7
一、重视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变化
甩包袱
1992年—1993年
政策调整
1993年—20世纪末 推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重中之重
21世纪初
对独联体国家的外交政策 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18
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表现
4 积极倡导和推进世界多极化,实施“积极参与”的外交政
策
(2)积极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冷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 化进程是俄唯一理智的选择,1993年俄申请入世,经过长 达18年的“入世长跑”,2011年12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俄罗斯正式 加入世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