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合集下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道岔位于铁路运营的关键位置,是列车换向、分流的必经之路。

但由于使用频繁、受力较大等原因,使得道岔易受各种病害影响,影响列车顺畅运行。

为了保障列车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病害已成为铁路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三通道块翻转三通道块翻转是道岔常见病害之一,致使道岔失效。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及时巡视、维修和加强道岔管理。

一是通过夜间轮渡班的巡视、白天列车间的巡视,定期掌握道岔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修复。

二是加强道岔管理,保障适当的调整率,尽可能地避免强制拆卸导致正常三通道块损坏。

三是增加饱和石质量和维护次数。

2.道岔锁反道岔锁反是运行中唯一可能发生人为意外的道岔安全隐患,对于铁路运输安全极其重要。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规范操作、完善设施和实施防护。

一是加强操作管控和管理,严格把关操作人员的资质和素质,提高意识和技能水平,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杜绝不当操作带来的道岔锁反等问题。

二是完善设施和技术手段,加装道岔防护装置和路基安全设施等,提高设施性保障功能。

三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并建立考核制度,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梢渡线异常梢渡线是道岔关键部位,通常由四个心轨和六个股轨构成,如果其中任意一条轨道异常,便可能导致道岔出现故障。

工电联合整治梢渡线异常的方法是全面巡视和维修。

一是加强各项检查,包括日常巡视和夜间轮渡班的巡查,定期进行梢渡线绞紧和磨合等工作,保证梢渡线年度维修保障率100%。

二是提高操作技能,加强维护投入和设备技术升级,确保设备操作可靠性。

4.交叉道口杆动及损坏交叉道口杆发生动作异常或者损坏,可能导致道岔失效,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铁路的偏离事故。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增加维修力度和提高质量。

一是加强道口杆维修和日常巡视,定期进行润滑和校验,提高维修水平和质量。

二是增加设备投入和技术升级,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改进道口杆的制造、装配和维修流程,确保其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摘要:随着运营时间发展,国内常见的故障大多因工电结合部病害引起,要提高道岔的运用质量,重点是工电密切配合,综合整治道岔结合部病害。

我国长期对道岔区段维修工电分开,双方对能达到的技术指标不明确,忽略了对方的技术要求,造成设备治理效果不佳。

工电结合部主要有转辙机转换不到位、基本轨肥边等病害,尖轨的动力过大及与基本轨不密贴是工程结合部病害的集中体现,出现转辙机无法正常闭锁等现象,转辙机表示错误会导致列车驶入占用区间,发生列车脱轨等严重事故,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运输。

急需对尖轨动力进行研究,为整治尖轨扳动力同操作依据。

关键词:地铁道岔;转辙部位;工电联合整治;标准引言地铁折返道岔是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铁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地铁折返道岔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建造时结构复杂,日常维护难度也比地铁的其他区段的维护难度大,加上维护成本高,所以,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地铁折返道岔容易出现故障。

地铁折返道岔故障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导致列车不能按时进路返程,从而发生晚点、掉线、局部地铁中断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列车脱轨,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所以,加强地铁折返道岔管理,对折返道岔的常见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应对措施,才能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

1工电联合整治的标准1.1信号维护标准①转辙机长短角钢安装的间距及方正、绝缘垫片、开口销、螺丝螺帽符合规程要求。

②尖轨尖端至第二连接杆部位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间隙不超过0.5mm;第二连杆至尖轨刨切点密贴缝隙不超过1mm。

手摇道岔无反弹现象。

③角钢与钢轨密靠及螺栓齐全、紧固。

④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安装平顺,与直股基本轨垂直情况符合规程要求。

⑤动作杆和表示杆螺栓、开口销齐全,绝缘装置完整、性能良好。

⑥导接线无锈蚀、折断,安装符合规程要求;绝缘接头高强绝缘材料符合规程要求。

⑦道岔表示缺口(A机为2±0.5mm,B机为4±2mm)及摩擦电流(大于2A)符合规程要求。

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分析和解决方案

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分析和解决方案

广西铁道2020年第2期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分析和解决方案龙世塔(南宁电务段,助理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0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战略的实施,铁路事业也在快速地发展。

安全与正点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铁路信号设备也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列车提速、使用频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南宁电务段管内道岔及转换设备,对工务和电务设备的损坏程度也随之增加,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尤为突出,容易引起设备故障,也给工务和电务部门的维修增加很大工作量。

解决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问题,成为工电整治的头等大事。

关键词: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解决方案1问题的提出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故障,主要由道岔结合部病害和管理不到位等引起。

以黎湛线贵港黎湛场126号道岔ZYJ4内锁闭道岔为例,分析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以及维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该道岔处在正线并与交分岔是联动道岔,每天经过的列车多,特别是货车经过时,对道岔产生较大冲击,容易产生病害。

由于道岔操纵频繁,容易发生故障。

经工务、电务人员按照“五个联合”要求开展工作,找到道岔结合部病害产生的原因。

在开展工电联合整治及加强管理后,病害得到有效控制,故障由原来的每年4件减少到现在的0件。

2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法2.1病害一2.1.1现象框架不合标。

中部轨距小,致使尖轨尖端有缝。

电务部门在试验2mm、4mm时失效。

2.1.2问题分析基本轨框架尺寸变小,会造成道岔动程(俗称道岔开口)不足,严重时造成道岔难以调试、转换。

基本轨框架尺寸变大,会造成道岔开口过大,尖轨与基本轨难以调整密贴,容易引起列车通过时道岔断表示故障。

基本轨框架仅有部分达标,部分不达标时会造成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平顺,致使道岔尖轨反弹。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工务部门未精调框架;基本轨轨撑处有松动;轨距杆未调整好或松出。

只有道岔框架尺寸在标准范围内,道岔基本轨与尖轨的密贴情况才会平顺。

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冲击破坏程度影响小,才尽可能地减少维护的工作量。

重载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分析及整治研究

重载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分析及整治研究

重载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分析及整治研究摘要:针对重载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存在种类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以及难养护的特点,为做好重载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的养护工作,分析了重载铁路道岔对道床、尖轨、基本轨以及辙岔等工电结合部设备的常见病害现象,并重点结合这些病害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整治维修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铁路;道岔尖轨;病害现象;整治措施1、重载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1.1道岔尖轨爬行、窜动、翘头由于尖轨的爬行、窜动,会影响到道岔的方正,造成道岔尖端杆、密贴调整杆、指示杆、工务方钢倾斜,在正常的切换时,道岔的转换阻力增大,开关动作电流增大,导致解锁和锁闭不良。

道岔的尖轨翘起,导致尖轨与滑床板脱开,吊板脱开,在道岔解除切换时,尖轨上下摆动,导致尖轨密贴差或尖轨顶端不能进入基础轨道的底部,造成开关不能卡死。

1.2道岔尖轨拱腰尖轨的拱形是因为尖轨的下刨断面与基础轨道的上刨切部位相接触,其主要原因是:尖轨与基础轨道之间存在间隙,而尖轨和基础轨道之间的间隙较小。

这一病害原来将各滑床板的转矩均匀地分配到各滑床板上,增加了转辙器的转接阻力,在列车经过时会引起钢轨的上下摆动,对轨道的使用寿命和道岔的正常切换有一定的影响。

1.3道岔尖轨旁弯道岔尖轨的侧弯处,是由于在闭合时,尖轨中间部分比其它部分紧靠在基础轨道上,从而使闭合变得很难,而在闭合后,引起了道岔各个牵引点受力的不均匀,从而使道岔在解除时出现了尖轨的弹跳。

由于尖轨侧弯会导致道岔的顶轨和基础轨密贴不良,道岔锁闭不良,道岔解锁不良,尖轨反弹、挤切销的疲劳断裂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线路的正常运行。

1.4道岔尖轨、基本轨磨损及肥边磨损、肥边将会影响到道岔的正常开锁,同时还会引起道岔切口的改变,失去表示。

1.5道岔尖轨根部螺丝过松、过紧由于道岔尖轨根部连接铁钉松动,极易引起道岔尖轨前后爬行、窜动,引起道岔杆构件不方正,致使道岔缺口频繁改变,使用频率高,会引起杆的异常断裂。

道岔常见工电联合整治病害的处理方法

道岔常见工电联合整治病害的处理方法

道岔常见⼯电联合整治病害的处理⽅法内容导读 ID:gaotiexinhao今天⼩编和⼤家分享任建平师傅关于⼯电结合部病害联合整治的⼀些⼼得,希望对⼤家有⽤~ 1、道岔爬⾏病害处理:道岔爬⾏是由于道岔尖轨固定不良、道岔单⾯⾛车另⼀⾯⾛车少等原因造成,现场⼯区(⼯务、电务)处理很困难,道岔爬⾏:会造成电务道岔杆件不⽅正,直接影响道岔密贴、缺⼝变化。

⽅法1):如果不常⽤的⼀⾯尖轨根部(尖轨与基本轨连接处)轨缝没有时,可以将不常⽤尖轨与基本轨轨缝拉⼤(垫⽚)的⽅法调整轨缝处理,使两尖轨相错量减少爬⾏超标。

⽅法2):在爬⾏的尖轨根部,把尖轨拉到位后,⽤⼯务轨距杆头(需要⼯务将轨距杆头切断配合)卡阻尖轨与枕⽊固定的⽅法处理,这样⼀来尖轨就不容易往前窜动,尖轨爬⾏就能得到有效处理。

2、尖轨反弹(油缸反串)、尖轨与基本轨竖切离缝病害处理:“尖轨反弹”—是造成道岔不解锁或道岔不锁闭的⼯电病害主要原因之⼀,要克服尖轨反弹,⾸先要检查尖轨反弹⼒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要顺着尖轨查看什么地⽅造成尖轨别劲,只要找到吃⼒点,针对吃⼒点采取有效的解决⽅法加以处理。

例如:⽅法1)、尖轨安装是否正确(直尖轨与曲尖轨有⽆上反:测量第⼆牵引点处量尖轨厚度的⽅法确认,直尖轨31mm、曲尖轨28mm,9#道岔除外,因9#道岔曲尖轨和直尖轨厚度⼀样),如果安装上反就会造成尖轨反弹(道岔到位后油缸反串)现象。

⽅法2)、检查尖轨根部⼯务扣件下部的调整块是否安装错误:这⼀点往往⼤家都不很注意,⼯务扣件下⾯的调整块分7mm-13mm不同,靠近尖轨内侧(中⼼线)⽅向的调整块应该采⽤是13mm厚的、在尖轨靠近连接基本轨间的调整块应该采⽤为7mm调整块,如果调整块上反就会造成尖轨根部别劲,使尖轨反弹(油缸反串)现象发⽣。

⽅法3)、密贴侧尖轨与基本轨间的⼯务顶铁顶死:在⼯区⽇常检修调整中,特别是调整副机密贴时“外锁闭道岔副机锁钩过紧且尖轨与基本轨间离缝超过2mm标准”,当副机密贴离缝时,调整⼈员往往只注意密贴调整,不注重考虑尖轨与基本轨顶铁顶死问题,密贴调好了,但给尖轨在转换中埋下了道岔不解锁或不锁闭的故障隐患,所有我们在进⾏副机密贴调整(外锁闭处理钩头过紧)前⼀定要检查⼯务顶铁是否存在丁死现象,如果有,调整时要⾸先联系⼯务将顶铁拆掉后进⾏密贴调整,道岔密贴调整好后再安装⼯务顶铁(顶铁距尖轨离缝不⼤于1mm标准),这样就避免道岔由于调整后造成道岔尖轨反弹解锁和锁闭困难现象发⽣,消除道岔故障隐患。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论道岔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摘要:道岔转辙部位是工务和电务部门维修作业的结合部,需要联合整修,其联合整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号联锁的效果和行车安全。

本文就***线通用道岔转辙部位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总结,阐明病害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切实提高了工电联合整治的质量,保障了设备质量和行车的安全。

关键词:道岔病害工电联合整治措施道岔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位。

是由工务和电务部门共同管理和维修的技术设备。

随着****铁路运量的不断增加,万吨列车的开行,对工务、电务设备的损坏程度也随之增加。

道岔故障在工、电设备故障中所占比重较大,反映出工电结合部是养修的薄弱环节。

因此重视和加强道岔的工电联合整治,对全面提高道岔设备的质量,减少道岔设备故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道岔转辙部分的常见病害1.1尖轨与基本轨间、尖轨和顶铁间有离缝。

尖轨和基本轨不密贴和尖轨与顶铁间离缝,导致轨道框架稳定性不足,列车通过时产生晃动,加剧对尖轨的冲击,进而加快尖轨的伤损,严重者将影响行车安全。

见图1-1和图1-21.2轨距不良、尖轨竖切部位不密贴。

尖轨中部轨距小、两基本轨间尺寸不合适、竖切部位不密贴,列车通过时因轨距变化率不良,导致列车左右摇晃,容易引起车载式线路检查仪和轨检车检测出分,病害严重者将影响尖轨正常锁闭或列车通过时尖轨横移,道岔表示缺口容易引起变化。

图1-1图1-21.3尖轨与滑床板间离缝。

尖轨与滑床板间离缝,导致部分滑床板不接触尖轨,部分滑床板受力过大,磨耗严重,尖轨扳动时因受力不均衡而滑动受阻,甚至不能正常锁闭。

见图1-3和1-4图1-3图1-41.4尖轨爬行超标。

尖轨爬行量过大,导致尖轨跟部间隔铁顶死,尖轨顶面宽50m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超过2mm;基本轨侧磨出现肥边,或尖轨尖端有肥边不能密贴,严重者将影响正常锁闭。

见图1-5图1-51.5基本轨、尖轨及拉杆的联接零配件松动。

铁路道岔设备工电结合部病害整治分析

铁路道岔设备工电结合部病害整治分析

铁路道岔设备工电结合部病害整治分析发布时间:2021-07-13T03:26:01.17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1期作者:杨自强[导读] 在尖轨、心轨不密贴的情况下,如果强行调整道岔使其密贴,必定影响到转辙设备参数变化,极易造成道岔空转、卡缺口故障,长期使用会造成尖轨、心轨变形。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电务段天津市 300140摘要:减少道岔故障对行车的干扰,重点是电务专业和工务部门之间要按“五个联合”的要求开展病害道岔的调查和整治,预防道岔故障发生。

本文以某道岔为例分析,研究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并以此为据此,提出相应整治措施,旨在有效降低道岔因结合部问题,期望能够助力行业发展。

关键词:铁路;道岔设备;结合部病害1工电结合部道岔病害及成因1.1 尖轨及心轨不密贴在尖轨、心轨不密贴的情况下,如果强行调整道岔使其密贴,必定影响到转辙设备参数变化,极易造成道岔空转、卡缺口故障,长期使用会造成尖轨、心轨变形。

道岔道岔造成尖、心轨不密贴主要原因如下:岔框架尺寸不达标电务道岔转辙设备依托于道岔框架实现道岔位置的转换。

道岔长期使用和日常维护不到位会引起道岔框架尺寸的变化,当框架尺寸不达标时,会引起道岔尖、心轨与基本轨不能自然密贴。

顶铁间隙不达标工务顶铁间隙对尖、心轨宏观密贴影响较大,如果把尖轨当成一根杠杆,尖轨根部当成一个支点,任何一个顶铁较长时都会成为阻碍尖轨运动的一个支点。

尖轨硬弯在现场实际中,可能因施工安装、运输使用等因素造成安装在道床上的尖轨已经产生形变,与基本轨不匹配,存在有硬弯,使道岔尖轨不能自然密贴[1]。

1.2 辊轮不良道岔滚轮调整不当尖轨前后辊轮高低不一致会导致尖轨在移动过程中,每个不同高度的辊轮对尖轨产生阻力,表现为道岔在转换过程中阻力增大,道岔功率曲线偏高且不平顺。

辊轮失效辊轮失效主要体现:一是辊轮内部锈蚀,道岔转换阻力增大;二是辊轮变形,道岔转换时会抬高尖轨,道岔转换阻力增大;三是辊轮失效,尖轨磨滑床板,道岔转换阻力增大[2]。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存在问题和对策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存在问题和对策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存在问题和对策赵文平(桂林工务段,助理工程师,广西桂林541001)摘要:道岔是铁路运行的重要设备,也是轨道线路中结构最薄弱的环节。

道岔结构复杂,尤其是工务和电务的结合部成为了工电维修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维修体制改革的推进,工务和电务部门分别成立了综合工区,大力开展集中修。

但工电结合部涉及到两个单位,设备相互牵涉、相互影响,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心齐力不齐,导致整治效果不佳。

通过探索分析工电联整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工电联整,适应当前维修体制改革生产模式的对策,进而提高道岔工电联整的管理水平,提升道岔设备质量。

关键词:工电联整道岔;对策1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1.1工电联整的认识不足工务电务部门联合整治道岔的意识不强,对开展工电联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只顾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

整治前没有深入了解沟通协调,整治中主动性不够,没有真正体现和充分发挥联合整治道岔的作用。

个别部门缺乏整治的大局意识,对一些联合整治的问题相互推诿,袖手旁观,认为对自己设备影响不大,甚至不是自己的责任范围。

工作不主动、不积极,导致未能及时制订整治措施,设备病害不能得到及时消除。

1.2工电联整的制度落实不到位为了加强和做好工电联整工作,南宁局集团公司下发了《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电结合部管理办法》,实行规范指导,提出具体要求。

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偏差,特别是在车间、工区层面,在制度落实上,有的大打折扣。

1.2.1会议制度落实不到位集团公司工电结合部管理办法规定,车间级联合整治协调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由工务、电务依次组织,车间主任、副主任及业务骨干等参加。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上阶段联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研究制订措施,布置下阶段重点工作。

同时,会议要做好详细记录,以方便贯彻执行和检查落实。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大打折扣。

有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会议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3 道岔及无缝道岔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措施道岔是组成铁路轨道的一种重要设备,它较一般线路设备构造复杂,弱点较多,因而容易产生病害。

产生病害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是互为因果的。

为了保持道岔的轨距、间隔、方向、水平、高低及各部尺寸的良好状态,必须掌握其规律,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和整治措施,提高养护维修的质量,从而保证列车通过时的平稳、安全及旅客的舒造性。

3.1产生道岔病害的主要原因产生道岔病害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道岔结构上的缺陷,铺设位置和各部尺寸不符合规定;道岔在列车车辆的动力冲击作用下发生的尺寸和结构变形;养护维修不当与自然灾害等等。

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又可以分为不可避免或暂时难以避免的弱点和可以通过改造消除的缺陷两种。

随着各种新研发道岔的问世,很多结构上的缺陷已经逐步得到克服和解决。

3.1.1道岔结构缺陷道岔本身结构特点所带来的主要缺陷,一般有以下各点。

1、“75”型及“75”型以前的各型道岔普遍使用直线型尖轨。

这种尖轨转辙角较大,车轮从基本轨过渡到尖轨时,列车急骤地改变运行方向,车辆冲击尖轨,从而对轨道产生较大的纵向和横向冲击力。

2、尖轨经刨切后断面削弱,且只有连接杆和跟端结构(活接头)将其连接组成框架,在其全长范围内没有扣件将其固定在岔枕上,加上尖轨高于基本轨,当车轮通过时,尖轨容易发生跳动、横移和爬行,增大了尖轨尖端被轧伤的可能性。

3、导曲线半径小,且无超高,因此轨距、水平、方向难以保持。

4、从尖轨尖端起到导曲线终点止,轨距、方向和高度变化迅速,轨距、水平递减率较大,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横向和纵向冲击力大于普通线路。

5、固定辙叉存在轨线中断的“有害空间”,车轮在辙叉翼轨与心轨间过渡时,由于高低和横向不平顺,对辙叉的翼轨和心轨的冲击明显大于普通钢轨接头,使翼轨与心轨容易被轧颓或轧伤。

6、连接曲线与导曲线合成一对反向曲线。

方向不易保持。

导曲线无缓和曲线,始终点处发生横向冲击。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分析和整治方法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分析和整治方法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分析和整治方法发布时间:2021-11-17T10:13:59.79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1期作者:焦利伟[导读] 翘头严重时,将会引起道岔发生不锁闭、不解锁故障[1]。

乌鲁木齐集团有限公司喀什基础设施段新疆省喀什市 844000摘要:信号设备的不断更新改造,现场广泛使用闭液压道岔,但随之而来的道岔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其中因工电结合部问题引发的道岔故障较为突出,长期以来工电双方反复整治,但效果不明显,如何提高道岔转辙设备运用质量,解决工电结合部问题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展开了相关的分析,期望可以带来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整治1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原因1.1道岔尖轨翘头问题道岔尖轨发生翘头主要原因为尖轨根部部分低、尖轨部分低或靠近尖轨尖端某块滑床板偏高,造成尖轨尖端轨底与滑床板有2mm以上的间隙。

枕木与基本轨因道床不稳造成下沉,从而直接引起尖轨翘头。

尖轨翘头会造成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离缝,同时影响道岔转换的平顺性,翘头严重时,将会引起道岔发生不锁闭、不解锁故障[1]。

1.2道岔不密贴、有抗点问题第一牵引点密贴处有0.5mm以上离缝。

尖端有离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工务基本轨轨向不良,轨距或框架调整不当,导致尖端产生离缝;二是尖轨长期使用易发生变形,脱杆后无法在自然状态下与基本轨密贴;三是竖切部分钢轨面有肥边,从而使I机密贴处产生反弹力,造成离缝;四是道岔锁钩、锁闭杆、锁闭铁有磨耗,压力调整不当。

第二牵引点密贴处有1mm以上离缝。

II机产生离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工务II机框架不标准(偏大),造成II机产生离缝;二是工务顶铁顶死,造成II机有支点不能在自然状态下密贴;三是竖切部分钢轨面有肥边,从而使II机密贴部位产生反弹力,造成了II机不密贴;四是尖轨根部轨距调整块调整不良,导致尖轨在II机密贴位产生了反弹力。

1.3尖轨反弹问题尖轨反弹是道岔常见病害,尖轨扳动过程中有异响,尤其锁闭时会发现尖轨与基本轨有碰撞声,近距离查看,尖轨先密贴后又弹开,容易造成接点反弹等。

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处理

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处理

90交通科技与管理技术与应用1 管内道岔工电结合部存在的常见问题(1)尖轨滑床板空吊病害。

(2)尖轨整体走行不完全同步、尖轨与基本轨竖切部分离缝造成尖轨反弹病害。

(3)尖轨、基本轨、辙叉绝缘接头肥边和掉块病害。

(4)道岔爬行病害。

(5)道岔结构旷量造成道岔转换、锁闭困难,缺口变化大病害。

2 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的措施和办法2.1 尖轨滑床板空吊病害道岔尖轨在转换过程中尖轨底部应与滑床板紧密接触不磨卡并油润。

由于列车运行对钢轨的冲击造成轨道不平顺,日常整修不及时到位造成尖轨与滑床板之间存在离缝,导致道岔在转换过程中不平稳,转换助力增大或尖轨颤动情况,造成监测机道岔动作曲线或高或低不平稳。

电务工区必须定期调阅道岔监测曲线及时发现转化不良的情况,工务和电务工区必须定期组织联合巡视检查,对存在吊空的道岔进行捣固调整联合整治,保证滑床板空吊不超过2块以上,尖轨轨底与滑床板之间离缝小于2 mm(外锁闭尖轨尖端四块滑床板大于1 mm),道岔转换曲线正常。

(附图)图12.2 尖轨整体走行不完全同步、尖轨与基本轨竖切部分离缝造成尖轨反弹病害由于道岔杆件、联接零配件安装不标准导致尖轨与基本轨间的顶铁顶死或离缝过大,多牵引点道岔各点开程和密贴压力调整不合适等原因,造成尖轨整体走行不完全同步和尖轨反弹病害。

要克服尖轨反弹,首先要检查尖轨反弹力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要顺着尖轨查看什么地方造成尖轨卡阻,只要找到吃力点,针对吃力点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加以处理。

一是尖轨安装是否正确,直尖轨与曲尖轨有无上反,测量第二牵引点处量尖轨厚度的方法确认,直尖轨31 mm、曲尖轨28 mm,9#道岔除外,因9#道岔曲尖轨和直尖轨厚度一样,如果安装上反就会造成尖轨反弹现象。

二是检查尖轨根部工务扣件下部的调整块是否安装错误,扣件下面的调整块分7 mm~13 mm 不同,靠近尖轨内侧(中心线)方向的调整块应该采用是13 mm 厚的、在尖轨靠近连接基本轨间的调整块应该采用为7 mm 调整块,如果调整块上反就会造成尖轨根部别劲,使尖轨反弹现象发生。

关于加强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重要性及道岔结合部典型问题整治的探讨

关于加强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重要性及道岔结合部典型问题整治的探讨

关于加强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重要性及道岔结合部典型问题整治的探讨摘要:道岔是结合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从设备故障数量看,工电设备故障超过50%以上发生在结合部或因结合部病害影响,道岔结合部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道岔无表示、红光带等。

反映在工务设备上主要有离缝、卡阻、反弹、爬行、绝缘失效等病害。

为了保证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道岔的质量水平也必然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工电部门联合开展工电联整道岔,提升道岔维护管理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电联整;道岔;设备质量;隐患整治引言:道岔在铁路建设中非常重要,主要起着允许创造多条线路的作用,同时道岔也是铁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工电结合部问题居多,但也就是诸如此类的问题容易造成道岔设备质量水平下降,为此积极开展工电联整道岔来进行道岔质量的维护和管理,提高道岔的设备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分析探究关于加强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重要性及道岔结合部典型问题整治的探讨。

一、道岔对于工务、电务具体管理分工明细(一)道岔钢轨、辙叉、轨枕、滑床板、垫板、连接杆、拉杆、间隔铁、限位器、防跳限位装置、轨撑、顶铁、挡砟板、连接零配件、连接销、螺栓,岔枕上用于安装道岔安装装置的螺栓孔,提速道岔钢岔枕与钢轨连接螺栓的绝缘垫板及绝缘套管,心轨牵引点处连接铁(拉板)及其连接螺栓等由工务负责维修管理。

(二)道岔转辙机、密贴检查器、锁闭装置、导管装置、动作杆、表示杆、防踩板、安装装置(含绝缘),可动心轨道岔的锁闭板、锁闭板绝缘垫片及锁闭板与钢枕的连接螺栓,心轨牵引点拉板安装外锁闭的方孔及安装转辙机托板的螺栓,CN道岔下拉装置、辙叉夹紧杆、辙叉连接柄及其紧固件由电务负责维修管理。

(三)岔枕等工务设备上用于安装电务设备的螺栓孔由电务负责检查,道岔钢岔枕与钢轨连接螺栓的绝缘垫板及绝缘套管由电务负责测试,发现失效时通知并配合工务修复。

(四)锰钢辙叉上的导电销由电务负责日常检查、工务负责维护;电务发现导电销脱落或无法安装跳线时,应通知并配合工务焊修。

道岔设备病害专项整治方案

道岔设备病害专项整治方案

道岔设备病害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铁路道岔是铁路线路上的重要部件,它连接了不同的轨道,用来实现列车的转向和调度。

道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对铁路运输的顺畅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道岔设备也容易出现病害,包括接触线、整体结构、电气系统等各方面的故障。

为了确保道岔的安全运行,需要对道岔设备的病害进行专项整治。

二、目标1. 保障道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2. 提高道岔设备的维护水平,减少设备故障率;3. 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

三、整治内容1. 病害排查(1)接触线病害:包括绝缘子破损、接触线老化、腐蚀等情况;(2)整体结构病害:包括道岔轨道磨损、开裂、松动等情况;(3)电气系统病害:包括信号系统故障、继电器失效等情况。

2. 整治措施(1)接触线病害:对绝缘子破损进行更换,对接触线老化、腐蚀进行修复或更换;(2)整体结构病害:对道岔轨道进行磨损修复、裂缝处理,对松动部位进行加固;(3)电气系统病害:对信号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及时更换失效的继电器。

3. 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对道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处理;(2)保养维护:定期对道岔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包括润滑、紧固等工作;(3)维护记录:建立道岔设备的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及维护人员。

4. 人员培训(1)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维护技能;(2)加强安全培训,确保维护人员能够安全操作,并了解应急处置措施;(3)加强团队协作,确保维护人员能够协同作业,提高维护效率。

五、预期效果1. 道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列车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2. 道岔设备的故障率降低,减少了维护成本;3. 维护效率提高,对道岔设备的维护工作更加有序、规范。

六、风险控制1. 加强病害排查工作,做好道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2. 做好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他们具备安全作业的能力;3. 加强设备保养,延长道岔设备的使用寿命。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病害及整治方法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病害及整治方法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病害及整治方法摘要:道岔作为铁道线上较为复杂的设备,其科技含量高,养护维修难度大,近年来随着线路速度提高,载重增加,道岔设备相对薄弱的问题更加突显,工电结合部问题尤为突出。

现在的工电联合整治,已经不再是以往传统意义的工电联整,而是要对道岔的全面维护和修理,重点解决道岔与道岔、道岔与区间线路的衔接问题,实施综合整治方案,确保岔区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工电;转辙;道岔;三道缝;可靠1 道岔联合整治的重点①拉方道岔,两尖轨尖端相错量不大于20mm;②更换磨损严重的拉杆,连接杆,螺栓等;③尖轨翘头、拱腰、侧弯及基本轨硬弯;④打磨尖轨、基本轨的作用边和非作用边的肥边;⑤更换开焊、磨损严重的滑床板,整修轨撑及挡肩,消灭“三道缝”;⑥调整尖轨顶铁,使竖切部分密靠基本轨;⑦调整尖轨动程及开程;⑧绝缘接头的整治;⑨捣固密实,使道床排水良好,不翻浆;⑩道岔框架及轨道几何尺寸整治。

2 结合部病害的形成原因及整治方法2.1 尖轨跳动2.1.1 原因①尖轨跟端各种联结零件磨损。

②尖轨拱腰、滑床板连续不密贴,尖轨中部连续空吊板。

③尖轨跟端有低接头或暗坑。

2.1.2 整治方法①更换跟端磨损的连接零件。

②加强转撤部分捣固,尤其加强接头及尖轨跟端的捣固。

③调直拱腰的尖轨。

④安装防跳器,防跳限位装置与斥离尖轨(标准开口)间隙应为3-5mm,尖轨防跳顶铁与密贴尖轨间隙为2-4 mm,心轨防跳顶铁、卡铁、间隔铁与心轨间隙应为2-4mm。

2.2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大于1mm)2.2.1 原因①直股方向不良。

②尖轨与基本轨本身有硬弯。

③曲基本轨弯折不良、框架尺寸不对。

④尖轨拉杆、连接杆尺寸选配或调整不良。

⑤尖轨顶铁过长或过短(顶铁与轨腰离缝大于2mm)。

⑥基本轨工作边、尖轨非工作边有“肥边”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

⑦滑床板弯曲,造成尖轨歪斜,形成与基本轨离缝或假密贴(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肩前后离缝2mm)。

道岔工电结合部相关知识及病害处理介绍

道岔工电结合部相关知识及病害处理介绍

顶铁间隙应保 持在0.5-2mm之间
间隙过大或过小可 以减少或增加调整片
第一部分:工电结合部几个重要的数据标准
七、限位器
AT或TS道岔设置的限位器是由两个铸钢件∏型和T型块组成, ∏型块固定在基本 轨上,T型块固定在尖轨上,它设置在尖轨跟端1800mm处。 它有两个作用:一是限制尖轨的爬行,二是因一定量的位移而释放由联结钢轨传 递的部分温度力。 提速道岔限位器的活动间隙设计值为7mm±1.5mm 。
第一部分:工电结合部几个重要的数据标准
六、道岔顶铁
道岔顶铁设置于尖轨刨切点之后尖轨或基本轨的轨腰上,以保持尖轨支距, 使基本轨与尖轨共同承受水平力。在日常维护时,道岔顶铁既不能顶死,又不 能离缝太大,P60道岔不大于2mm、TS道岔不大于1.5mm,均要求有0.5mm 以上间隙,否则会造成顶铁顶死,影响道岔宏观密贴,造成竖切不密、操纵时 尖轨反弹力大等。
第一部分:工电结合部几个重要的数据标准
二、二个曲折点 1、普通直线型尖轨
由于尖轨轨距大于跟端轨距,要使尖轨尖端轨距均匀递减到跟端,以保持转辙部分 各处轨距和方向良好,使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完全密贴,对曲股基本轨必须加以 曲折。 ❖ 第一个曲折点:在尖轨尖端处。 ❖ 第二个曲折点:在尖轨跟端处。 2、提速道岔(P60 12号AT弹性可弯尖轨)没有曲折点,它的导曲线线型采用圆曲线, 导曲线半径为350717.5mm,导曲线起点在尖轨尖端后298mm处,终点在尖轨跟 端后14363mm处。曲基本轨呈抛物线状,所以这种道岔曲股要看圆顺,曲股不圆 顺是这种类型道岔工电结合部存在的主要病害,也是尖轨刨切点处不密贴的原因所 在。
第一部分:工电结合部几个重要的数据标准
五、框架结构尺寸
工务部门在道岔上标注的尺寸很多,以AT(TS)12号弹性可弯尖轨曲线型

关于铁路道岔工电联整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于铁路道岔工电联整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于铁路道岔工电联整问题的对策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铁路道岔工电联整的检查重点,提出道岔工电联整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工电联整的工作质量,实现铁路道岔工电联整的工作目标,从而提升铁路道岔设备质量。

关键词:铁路;道岔;工电联整铁路道岔工电联整的工作目标是消除道岔设备隐患,提高道岔综合品质,实现道岔、复式交分道岔优良率达到100%。

突出实现“五个100%”目标,即100%消灭道岔转辙部位滑床板空吊、100%消除尖基(心翼)轨密贴间隙超标、100%消灭道岔“三道缝”病害、100%消灭杆件不顺直、100%消灭轨道绝缘病害。

为实现铁路道岔工电联整的工作目标,应明确工电联整检查重点,并提出工电联整具体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1铁路道岔工电联整的检查重点1.1工电结合部:对照道岔评估检查记录表中结合部相关标准,逐项对标检查。

保持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密贴间隙符合标准;杆件方正;尖轨爬行不超标;斥离尖轨不反弹;基本(翼)轨顶铁间隙符合标准;道岔转辙部位不存在“三道缝”病害(即:基本轨轨底边与滑窗台或是外侧轨距块之间有缝隙、基本轨外侧轨头下颚及轨底上部与轨撑铁接触部分有缝隙、轨撑铁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道岔防跳轮作用良好;滑床板无划痕;滑床板辊轮安装符合标准、转动灵活;尖(心)轨无连续吊板。

岔区轨道绝缘无肥边超标、无剥离掉块;弹条(扣件)无单极封连;复式交分道岔异极性垫板采取可靠有效的防封连措施。

1.2电务方面:道岔设备外观。

转辙机号码、定位标清晰;道岔周边无废弃路料,硬面整洁无破损;道岔清扫干净、滑床板注油适量;设备及安装装置螺栓紧固、防松防脱措施良好,无金属裂纹;各种轨旁设备及线缆、防尘罩安装牢固。

转辙机内。

转辙机密封良好,防尘防水良好,机内无锈蚀、无脏污,各部螺母紧固并画有防松标记;动接点在静接点片内接触深度不小于4mm、用手扳动动接点摆动量符合《维规》规定的各类型转辙机标准,动接点环、静接点片磨耗不超标;油缸、油泵组等油路系统各接头无泄漏,油箱油位应保持在油标尺上、下标记之间;机内各部按标准注油,速动爪、滚轮转动灵活;转辙机、电缆盒内配线线头紧固并画有防松标记,不压套管,用途、标号、去向齐全正确;线缆无破皮、老化、锈蚀、断股,防混措施齐全;检查自动开闭器上接点固定板及安装接点防护板的8条螺栓有无断裂或松动隐患;锁闭柱与锁闭杆缺口(检查柱表示杆检查缺口)间隙符合标准,与表示口监视窗标记一致。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一、尖轨、心轨反弹、抗劲大1、现象:道岔转换时有异声,尖轨有抗劲,扭曲反弹,心轨冲撞锁钩头部,有打击异声;微机监测动作曲线有上翘波动;摇动道岔手感差、普通道岔密贴调整杆角度弯曲变形,外锁道岔锁钩上下左右无旷动余量,病害较重时道岔不能正常转换。

2、原因分析:?2.1电务原因:普通道岔调整不当、密贴过紧;外锁道岔锁闭量、密贴力调整不一致,道岔转换不同步?2.2工务原因:1)?尖轨拱曲、侧弯,基本轨轨向不良,需要工务弯轨或更换。

2)?普通道岔调整时,为了确保轨距和密贴,人为加减调整片,盲目加长或缩短调整连接杆,使几根杆件长短不一,造成尖轨扭曲变形。

整治时,要明白前杆加长可以通过后杆缩短的方法,加以调整,使尖轨平顺。

3)?顶铁顶死(过长或加片),造成牵引点不密贴,此时如果硬调整密贴,会造成抗劲、反弹、别卡;顶铁过短,不起作用,会造成晃车,时间长了会造成尖轨弯曲变形。

4)?跟端特种螺栓磨损,夹板间隙不够,轨距块设置不合理,跟端支距不良;3、整治方法:按照工电联整标准,整治不良尖轨;整治道岔几何尺寸达标;调整或打磨支顶过紧的顶铁;整治支距;更换磨损特种螺栓;更换不良部件,合理调整锁闭量、密贴力。

二、尖轨翘头1、现象:尖轨头部轨底与滑床板有超标间隙。

2、原因分析:转辙部位水平不良有低洼、三角坑,尖轨中、后部滑床板吃力不匀,个别滑床板偏高,胶垫破损脱落、厚薄不标准。

3、整治方法:要求工务在转辙部位水平起道捣固,更换补齐不良胶垫,尖轨跟部捣实或在尖轨跟部适当加垫胶垫,同时保证基本轨水平良好。

提示:尖轨端枕木倾斜,尖轨底部和滑床板单边摩擦成线、点接触、加大转换阻力和尖轨跳动,一旦下雨天或缺油时,易造成故障。

因此捣固要注意枕木水平,见图3-4、图3-5。

三、尖轨假开程1、现象:斥离尖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作用面离缝,斥离轨游离,开程不真实。

2、原因分析:工务为延长曲尖轨使用寿命,加厚后,两尖轨弹性不一致,而电务锁闭杆件两边长度仍均等。

地铁道岔工电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

地铁道岔工电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

地铁道岔工电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摘要:本文主要对地铁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常见道岔病害的整治方法,希望有助于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的整治,提高道岔的运用质量,确保道岔可靠稳定的工作。

关键词:道岔病害;原因;整治道岔结合部的病害是道岔故障多发的主要因素,工电双方一直坚持整治,但效果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对道岔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技术标准等理解不透、掌握不清,导致调查结合部病害找不准,整治方法不当,病害得不到有效克服,使道岔设备的运用质量不高,下面就道岔工电联整的原因和整治方法进行探讨。

1 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1.1上不准①道岔轨距偏差:肥边,侧磨,轨距块或支撑铁作用不良,特别是岔根处轨距;②基本轨方向不良,水平不好;③道床框架尺寸不准,特别是刨切点处、岔后轮缘槽宽度、尖轨跟端支距;④各部销子旷量超标。

1.2 下不稳①道床排水不良、翻浆冒泥;②枕木失效、扣件脱落;③滑床板吊板严重。

1.3 三道缝造成基本轨横移①“三道缝”之一指基本轨轨底边与滑床台边有缝隙;②“三道缝”之二指基本轨外侧轨颚及轨底上部与轨撑接触部分有缝隙;③“三道缝”之三是指轨撑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轨距调整块离缝.2 道岔病害的检查措施2.1 一看采用远看近看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时,直股看轨向,单开道岔工务通常都是以直股作为道岔的基线。

曲股看圆顺,看曲基本轨是否呈抛物线状;顶铁是否调整良好;基本轨轨底胶垫是否破损、缺失;转辙机及杆件安装是否方正,尖轨和基本轨是否爬行等。

操纵道岔时,观察密贴、缺口是否变化,转换过程各牵引点是否平顺、同步。

2.2 二听道岔转换时,细听转辙机及道岔各部位是否有异常声音,重点关注道岔解锁、锁闭、列车过岔的过程,可能存在滑床板吊板,尖轨拱腰,胶垫破损,钢轨扣件失效,螺栓松动,顶铁不靠,间隔铁、长短心轨连接螺栓过紧过松,道床不稳等病害。

2.3 三测工务方面:测轨距、开口、框架、支距尺寸、轮缘槽宽度,发现直股方向存在不良和曲尖轨矢度有偏差时,应使用弦线测量具体的偏差值;信号方面:测动作电流、故障电流、电机阻值、转换阻力、拉力,开程、锁闭量、空动余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岔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摘要:道岔转辙部位是工务和电务部门维修作业的结合部,需要联合整修,其联合整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号联锁的效果和行车安全。

本文就***线通用道岔转辙部位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总结,阐明病害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切实提高了工电联合整治的质量,保障了设备质量和行车的安全。

关键词:道岔病害工电联合整治措施道岔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位。

是由工务和电务部门共同管理和维修的技术设备。

随着****铁路运量的不断增加,万吨列车的开行,对工务、电务设备的损坏程度也随之增加。

道岔故障在工、电设备故障中所占比重较大,反映出工电结合部是养修的薄弱环节。

因此重视和加强道岔的工电联合整治,对全面提高道岔设备的质量,减少道岔设备故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道岔转辙部分的常见病害1.1尖轨与基本轨间、尖轨和顶铁间有离缝。

尖轨和基本轨不密贴和尖轨与顶铁间离缝,导致轨道框架稳定性不足,列车通过时产生晃动,加剧对尖轨的冲击,进而加快尖轨的伤损,严重者将影响行车安全。

见图1-1和图1-21.2轨距不良、尖轨竖切部位不密贴。

尖轨中部轨距小、两基本轨间尺寸不合适、竖切部位不密贴,列车通过时因轨距变化率不良,导致列车左右摇晃,容易引起车载式线路检查仪和轨检车检测出分,病害严重者将影响尖轨正常锁闭或列车通过时尖轨横移,道岔表示缺口容易引起变化。

图1-1图1-21.3尖轨与滑床板间离缝。

尖轨与滑床板间离缝,导致部分滑床板不接触尖轨,部分滑床板受力过大,磨耗严重,尖轨扳动时因受力不均衡而滑动受阻,甚至不能正常锁闭。

见图1-3和1-4图1-3图1-41.4尖轨爬行超标。

尖轨爬行量过大,导致尖轨跟部间隔铁顶死,尖轨顶面宽50m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超过2mm;基本轨侧磨出现肥边,或尖轨尖端有肥边不能密贴,严重者将影响正常锁闭。

见图1-5图1-51.5基本轨、尖轨及拉杆的联接零配件松动。

导致轨道框架结构不稳定拉杆拉伸时旷动量增大,电务转辙机在锁闭时空动距离不足,容易造成表示不良。

2 常见病害的原因分析2.1 尖轨与基本轨、尖轨与顶铁间有离缝的原因分析。

2.1.1尖轨出厂时或在备用存放期间,因堆码时受压时间过长或支垫时受力不均衡导致尖轨产生硬弯。

2.1.2尖轨框架不符合标准,若尖轨的三根连接杆的长度不符合安装标准,则尖轨框架间将产生内部应力。

2.1.3基本轨框架不符合标准,岔头不方,直基本轨不直,曲基本轨弯折点不标准。

2.1.4尖轨跟端顶死,台螺栓损坏或不标准,间隔铁孔眼大,造成台螺栓不起作用。

2.1.5尖轨中、后部滑床板阻力大,造成尖轨在扳动时,尖轨后部因受阻不能正常到位。

2.2轨距不良、尖轨竖切部位不密贴的原因分析。

2.2.1 基本轨不直顺或有碎弯,致使轨距变化率不良。

2.2.2直尖轨不直顺、曲尖轨不圆顺或有碎弯,引起轨距变化不均匀。

2.2.3尖轨或基本轨出厂原因,导致竖切部位不匹配不能正常契合。

2.2.4因尖轨爬行,导致尖轨竖切部位与基本轨剖切部位前后错位。

2.3尖轨与滑床板间有离缝的原因分析。

2.3.1尖轨有弓腰或翘头,其与滑床板间不能全部均衡受力密贴,导致部分滑床板离缝,部分因受力较大磨耗严重。

2.3.2轨枕不在同一水平上或转辙部位高低不良,导致部分滑床板过硬受力较大,部分空吊引起离缝。

2.3.3个别轨枕有空吊现象,尖轨与滑床板在静态下看似密贴,但其内部受力不均衡。

2.4尖轨爬行的原因分析。

2.4.1更换尖轨或基本轨施工作业时,因钻孔误差、轨温影响、轨缝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作业不当造成尖轨爬行。

2.4.2因尖轨长时间受车轮反向摩擦力推动导致尖轨爬行。

2.4.3因机车制动、线路坡度影响,导致尖轨受纵向推动力,产生尖轨爬行。

2.4.4因尖轨跟端间隔铁或限位器设置不合适或台螺栓松动,导致尖轨克服阻力或带动限位器一起爬行。

2.5基本轨、尖轨及拉杆联接零配件松动的原因分析。

2.5.1基本轨、尖轨联接零配件松动主要指扣件、接头螺栓扭力不足,拉杆零配件松动主要是指连接杆与丁字铁的连接螺栓松动,引起连接杆鸭嘴上、下旷动,主要原因为各种零配件因质量缺陷、型号不匹配、超期服役、安装标准等原因,导致受力不均衡,引起松动。

2.5.2工队在日常检修作业时,对零配件的检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未按检修周期进行保养、保养方式不正确或保养时未能按标准扭力进行紧固,零配件长时间带病作业引起磨耗而松动。

3 病害的整治措施及效果3.1工电部门高度重视工电联整工作。

3.1.1工务、电务人员要高度重视工电联整工作,要从整体出发,树立工电是一家的思想,全方位精细化查找问题,分析病害根源,研究整改方案,并积极联合整修,综合整治。

3.1.2严格按照***铁路制定的工电联整周期进行整修,并定期检查其整修后的效果,确保把设备病害消除在萌芽状态。

3.2找准控制因素,制定整修方案,综合细致整修。

3.2.1全面排查原因,找准控制因素。

对于综合性病害,病害形式可能有多种,若想在最短时间内最高质量的解决病害,要全面排查病害原因,先找准控制性病害,优先对其进行解决,再对单个病害逐项消除。

例:某组道岔存在尖轨第一拉杆开口尺寸超限和顶铁与尖轨离缝两个病害,查找原因时要先检查两个病害的共同影响因素,找准“控制性因素”,优先进行整修,再逐项对其他单独影响因素进行整修(图示说明)。

见图3-1图3-13.2.2制定整修方案、全面进行综合细致整修。

在工电联合整修前,工电双方要提前进行沟通,做好预整道岔的病害调查工作,并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施工过程中坚持精细化整修作业,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从源头上把住设备质量关。

在整修作业完毕设备正常使用前,工电双方对整修遗留的问题要本着整治工作一步到位、不达标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全面整治,一个天窗点完不成,下个天窗点亦要继续整改直至全面达标。

3.3针对不同病害采取不同措施,逐项解决。

3.3.1尖轨与基本轨、尖轨与顶铁离缝的情况,先调整各部位框架尺寸,若依然存在离缝,要对尖轨进行“放劲归零调整”,检查尖轨自由状态下是否能够密贴,确定其是否存在硬弯或者弓腰,确定后再相应的采取矫直或烤制及更换尖轨的办法解决。

3.3.2尖轨及拉杆框架尺寸不达标的情况,要调整尖轨与拉杆组成的框架尺寸,按照标准调整三根连接杆的长度,按照从前向后的顺序进行调整,如有误差,可采取加撤铁垫片的方法进行调整。

3.3.3两基本轨间框架尺寸不达标的情况,要方正尖轨尖端前顺坡终端接头,拨直直股方向,对曲股进行轨距调整,可通过测量调改两基本轨控制点间的距离。

以60kg/m钢轨12号普通道岔为例,第一连接杆处为1441mm,第三连接杆处为1499mm,尖轨跟端处为1642mm,曲基本轨第二弯折点处为1506mm。

检查曲基本轨弯折量,用2m弦线进行测量,第一弯折点矢度为5.7mm,第二弯折点矢度为4.1mm,当误差超过±1mm时应重新弯折。

3.3.4尖轨与滑床板离缝、滑床板磨耗不均匀、表面坑洼不平的情况,根据其成因进行相应的捣固、垫板、确保各滑床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对磨耗超限的要及时进行更换。

3.3.5对基本轨工作边和尖轨非工作边出现的肥边要及时安排打磨,打磨后要进行道岔扳动实验,确保打磨后尖轨密贴状态良好。

3.3.6对基本轨方向不良的情况,可采用改轨距的方法或用直轨器矫直硬弯的方法进行整修,保证基本轨方向良好。

3.3.7道岔前后高低不良的情况,要全面整治道岔高低,道岔转辙部位进行全起全捣或垫碴,消除基本轨高低不良现象,保证大平良好,消除尖轨存在的空吊现象。

3.3.8对尖轨爬行量超限的情况,可采用对基本轨或尖轨进行更换、单个调整基本轨或尖轨纵向位置等措施,使其符合规定要求。

尖轨爬行的检查方法:检查密贴尖轨距尖轨前第一轨缝的距离,标准图上显示的q值,该尺寸应符合表3-1的规定。

当提速道岔心轨爬行大于10mm,其他型号道岔尖轨爬行大于20mm时,视为爬行超标。

3.3.9对限位器部位零配件状态不良的情况,要进行更换台螺栓,更换间隙铁,或在台螺栓上加垫铁垫片,确保阻力达标,状态良好。

3.3.10针对基本轨、尖轨及拉杆联接零配件松动的现象,要对其进行周期性复紧,保证扭力矩达到要求,使尖轨爬行量降到最低。

3.3.11工务部门在查找并整修完病害,保证了轨道框架尺寸达标后,电务部门再进行调试,检查空动距离、摩擦电流、转辙机联接设备状态等情况,结合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解决,确保工务、电务部门设备均达标。

3.4整修时所执行技术标准,见表3-2。

3.5按以上整修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观察****铁路自2009年全面开始工电联合整修以来,因道岔转辙部位病害影响行车的故障逐年减少,整修效果得到了显著体现。

具体情况见表3-3。

4 结语以上是对道岔工电结合部位常见病害的现象介绍、原因分析及提出的工电联合整修措施。

工电结合部位的病害多为综合性病害,多种原因相互作用、互相叠加,在整修过程中工务工队和电务工队要加强配合、综合分析,找准问题根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坚持精养细修,树立“零误差”的理念,按标准进行彻底整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减少设备故障,保证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1] 刘铁民,张正江,史宇光,张书棠铁道线路养修工电配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2] 铁路工务技术手册(道岔)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3] 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