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重( ) 。
旨 在 分析 M H D患者维 持性血液透析过程 中血压变 化情况 , 探讨影响血压控制不 良的相关 因素 , 以期为 更好治疗 M H D患者提供参考。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2 0 1 0年 1 1月 至 2 0 1 2年 1 2月 我 院
收治 MH D患 者 1 3 5例 , 其 中男 7 8例 , 女5 7例 ; 年 龄 1 8— 7 3 ( 3 8 . 9±1 2 . 8 ) 岁; 血 液 透 析 持 续 时 间 3—2 4 ( 1 2 . 8± 8 . 1 ) 个月 , 每 周透 析 2~ 3次 ; 治疗前血有 1 4例血压正 常, 1 2 1 例高血
压。病例纳入标准 : 血 尿素 ≥2 8 . 6 m m o ] / L , 血肌 酐
>7 0 7 . 2 u m o l / L; 行 MH D治疗 , 每 周 透析 2— 3次 , 每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 M H D) 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存质量 也逐渐提高。心血管疾病是肾衰竭患者 的主要致死
原因 , 高血 压 是 心 血 管 疾 病 相 关 因 素 之 一 … 。本 文
控制不良。根据血压控制 良 好与否, 将1 3 5 例M H D患
严重并发症、 透析失衡综合征、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
元糖碳酸氢盐透析液(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 限公 司生 产) , 透析液温度 3 6 ℃一 3 7 ℃, 血流速度 2 0 0 — 3 0 0 m l /
m i n , 透析液 流速 5 0 0 m l / m i n , 室温控制 在 2 2 ℃ 一2 } 4 ℃。 透析 液 № 1 3 8 m m o l / L , C a “1 . 2 5~1 . 5 0 mm o l / L , K 1 . 5— 2 . 5 m m o l / L 。同时采用普通 肝素或 低分子肝 素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超滤过多、过快使体内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交感神经无法正常控制外周血管收缩,且血管外的组织液不能及时充盈血管,会引起血压降低。血液透析快速清楚溶质,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快速降低,形成血管内外渗透梯度差,造成血管内的水分流失,引起低血压。此外,透析过程中进食兴奋迷走神经,影响体内血液分布;透析液温度升高,刺激血管强烈舒张,都会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引起血压降低。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原因
血液透析会造成容量负荷增加,使水、钠潴留,形成过多细胞外液,超过了血管张力的调节能力,导致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受到透析超滤的影响,肾动脉灌注压降低,激发球旁细胞产生大量肾素,增强了RASS系统,释放血管紧张素Ⅱ收缩血管,同时兴奋交感神经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并促进醛固酮生成,造成钠潴留,导致容量扩张、心搏出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会损伤血管壁,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降,使血管活性物质对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实质和肾功能受到损伤,机体会产生缺血性代谢产物和尿素症毒素,使肾脏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此外,血压透析会清除血液中的降压药,同时造成血清电解质紊乱,引起血压升高。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
表1透析患者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X±S)
三、讨论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1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有的升高,有的降低,且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变化也不同,以透析3h时变化最为显著。由此可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且透析3h时是并发症的高发期,需要临床医护人员注意观察,及时干预,预防并发症。从表2可以看出,血液透析前平均动脉压不同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也不同。在20例透析前平均动脉压<95 mmHg的患者中血压变化呈下降型的最多,有10例(50.0%),水平型和波动型各有5例(25.0%),但没有上升型,可见伴有低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易并发发作性或慢性持续性低血压,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低血压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62例透析前平均动脉压介于95mmHg和110 mmHg之间的患者中血压变化呈水平型和上升型的较多,分别有21例(33.9%)和22例(35.5%),可见透析前血压正常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虽然也有上升趋势,但整体还算稳定,所以改善透析前血压对控制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有重要意义。在62例透析前平均动脉压>110mmHg的患者中血压变化呈波动型的最多,有25例(40.3%),其次为上升型,有16例(25.8%),可见伴有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很不稳定,且以上升为主,易出现高血压危象、脑出血等并发症,所以伴有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是控制透析过程中血压的重点对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现状调查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现状调查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现状调查研究摘要】目的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现状进行调查,以便于制定临床上合理的干预方案.方法选取云浮市血液透析中心确诊的终末期肾脏病并行HD治疗大于3个月的3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每周规律血流透析2~3次的患者的调查资料进行调查,采用构成比法排列,并针对血压控制水平和相应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和Logistic方案进行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血压测定结果其中高血压患者90例,血压达标患者40例,血压未达标患者80例,难治型高血压患者90例,与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性因素有5个,包括干体重、血红蛋白水平、Kt/V、血清BUN、EPO剂量,患者的基本资料调查包括年龄、性别、婚史、疾病诊断、经济状况等,结论在本次调查中显示,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造成患者死亡的因素最高,男性大于女性,患者透析不充分的患者占半数以上,主要原因为经济因素.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控制现状;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R3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66-02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耗费社会医疗资源的重大疾病,高血压是慢性肾衰竭MH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对云浮市采用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患者300例进行分析,患者的患病原因,治疗情况和控制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等尚不明确,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多个血液透析中心维持血液透析状况进行调查,旨在更好的为今后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特选取云浮市血液透析中心确诊的终末期肾脏病并行HD治疗大于3个月的3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调查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云浮市血液透析中心确诊的终末期肾脏病并行MHD 治疗大于3个月的3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每周规律血流透析2~3次的患者的调查资料进行调查,其中男性患者198例,女性患者102例,患者综合高血压患者90例,血压达标性患者40例,血压未达标患者80例,难治型高血压患者9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9.3±10.2)岁,患者透析时间为3925个月,其中透析10年以上的有11例(7%).86%的患者透析频率为每周三次或以上,每次透析持续4小时.88.4%的透析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仅5例患者使用人工血管通路,11%为永久置管.本组患者透析前血压为146/79士11mmHg,透析前平均动脉压为101士10mmHg,透析后平均动脉压为90士13mmHg,ESRD的常见病主要为糖尿病肾病18%另外5%的患者有3%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其它97%接受2~4种降压药物治疗.钙离子拮抗剂(CCB)是最常用的降压药,其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ACEI、ARB占62%,其它为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1.2方法采用横断面的方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数据采用构成比的方案表示,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保持安静的环境下,患者仰卧位休息5~10分钟,以台式血压仪在非穿刺侧上肘上2~3cm 处测量透析前血压,选取连续10次血液透析前的数据,取平均值,1.3疗效评定标准[1-2]根据1999年WHO 确定的标准和中国关于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服用高血压状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血压未达标:在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透析前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者;血压达标:在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透析前血压小于?140mmHg或90mmHg难治型高血压:部分患者经合理联合引应用3种或3种以上的降压药,血压仍然不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临床上称难治型高血压. 1.4观测指标[3]降压药物的种类、剂量及联合用药状况,实验室指标及透析参数指标:透析时间、干体重、血红蛋白水平,Kt/v,EPO中位剂.1.5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血压水平与相关指标间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分析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维持血液透析相关因素的调查状况对维持血液透析的高血压与正常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比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的因素水平,Kt/v、透析中位时间、干体重、血红蛋白水平、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果详见表1:3讨论高血压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据调查显示:其发生率高达80%,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市MHD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开始血透前已经出现高血压症状,并且不能有效进行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率[4-6].MHD的发生率十分复杂,对于发生机制众说纷纭,近年来学者倾向于水钠储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加是导致MHD发生高血压的原因,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因素在于合理控制容量[7].邓英辉等人认为通过控制饮食中水的摄入,充分透析并保持理想干体重,无需服用降压药就可以使85%~90%的MHD 患者的高血压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容量扩张使血管壁增厚,血管阻力增加,激活RASS系统,引起血管收缩,致使高血压升高,据研究MHD患者的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动脉钙化, 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也有关系. 另外,有研究提示,对于高血压过高的MHD患者的降压治疗,不只是增加降压药物的种类,而应该综合分析考虑患者的超滤是否足够,透析是否充分, 必要时还可以采用HDF等治疗手段.本文对云浮市血液透析中心确诊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并行HD治疗大于3个月的3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表明不同病因的终末期肾病发病年龄不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性肾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ESRD 的主要原因,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透析不充分的患者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因素,设备因素等. 进一步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相关性因素,结果表明降压药物的种类、剂量及联合用药状况、透析时间、干体重、血清BUN、血红蛋白水平,Kt/v,EPO 剂等均有一定影响,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分析因素为自变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与干体重比呈负相关,与血红蛋白水平, 与降压药物成正相关. 综上,鉴于云浮市这类患者的患病与治疗状况尚无明确报道,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今后做好MHD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参考文献[1]陈丽婵,陈凤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护理[J].现代医院,[ 2011,11(2):91-92.2]AgarwalR,LightRP.IntradialytichypertensionisamarkerofvolumeexG[ cess[J].NephrolDialTransplant,2010,25(10):3355-3361.3] VanBurenPN,TotoR,InrigJK.Interdialyticambulatorybloodpressureinpatientswithintra dialytichypertension[J].CurrOpinNephrolHyperG[ tens,2012,21(1):15-23.4]ChazotC,JeanG.Intradialytichypertension:itistimetoact[J].Nephron[ ClinPract,2010,115(3):c182-188.5]VanBurenPN,TotoR,InrigJK.Interdialyticambulatorybloodpressureinpatientswithintra dialytichypertension[J].CurrOpinNephrolHyperG[ tens,2012,21(1):15-23.6]LocatelliF,CavalliA,TucciB.ThegrowingproblemofintradialytichyG[ pertension[J].NatRevNephrol,2010,6(1):41-48.7]张江淮,肖蓓,董婧.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0,14(9):1037-1038.。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摘要】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血压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重要性,血压水平与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密切关系。

影响血压的因素多样,而血压控制对患者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对患者至关重要,合理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率。

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适当血压水平、血压控制、影响因素、降低死亡率。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患者可以保持正常的血液成分和体液平衡。

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存在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风险,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

血压的控制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以降低死亡率。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血压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血压水平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状况和心血管健康。

了解并控制血压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血压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血压水平与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我们还将探讨影响血压的因素以及血压控制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将得出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性,以及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结论,以及血压控制对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然而血液透析患者通常伴随有血压升高的问题。

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深入分析血压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性、血压水平与死亡率的关系、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等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策略,帮助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与对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与对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与对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机制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容量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高血压是ESR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良好血压控制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标签: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发生机制很多,但其最主要的三方面原因为水钠潴留、RAAS系统激活以及交感神经兴奋过度。

此外,贫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病变、降压药物的使用、尿毒症毒素、促红素的使用等均可影响透析患者的血压[1],其中50%以上患者高血压的原因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

美国ESRD人群已达30万,其中75%的血液透析(HD)患者合并高血压。

国内大型调查显示,MH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81.5%[2]。

我国有学者报道,超过75%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但是血压控制并不乐观,仍有53%的患者透析前SBP≥150mmHg,17%的患者DBP≥90mmHg[3]。

心血管疾病是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高血压是ESR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4]。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压、贫血、甲状旁腺亢进、尿毒症毒素、铝中毒、酸中毒、动静脉内瘘及透析本身等因素,可以造成心脏微循环结构变化、冠状动脉储备功能降低、心肌间质纤维化,造成左室肥厚以及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心脏猝死。

研究发现平均动脉压每升高10mmHg,左心室肥厚以及新生心脏疾病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3.9%[5]。

目前K/DOQI推荐的目标值是透析前血压为140/90mmHg;英国肾脏病学会推荐的目标值是透析前血压为140/90mmHg,透析后血压为130/80mmHg。

目前透析中心的标准血压测量方法是在患者透析前取坐位,在非造瘘侧上臂使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3次血压,取其平均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0 0 2 是影响透析前收缩压的独危险因素 。采取个体化 治疗措施 6 .0 ) 个月后,透析问期体重增长量 [2 9 (. 0 ± 0 9 ) g比 (. 3± 1 1 ) g 及 体 重 增加 率 [4 1 .2k 34 .5k J (. 7± 15 ) 比 (. 5± 19 ) 降低 ( 0 0 ) 。 .9% 47 . 0 %均 尸< . 5 ]
2 .%表 现 为 收缩 压 和 舒 张 压均 升 高 。L g s i 28 o it c回归 分 析 表 明透 析 问 期 体 重增 加 量 ( 19 2 = . 1) B= . 3 ,P O 0 2 、 - 体 重 增加 率 ( = . 5 = . 3 ) 透析 不 充 分 ( B 9 8 ,P 0 0 0 、 B一 3 4 8 P O 0 8 及 血清 iT . 4 、 -. 0 ) P H水 平 ( = . 0 、 B 0 0 5
L i J iDeat n oNehoo yP kn nvri P o l"Ho i lB in 00  ̄ C ia e Ⅳ Me p r , G metf p rl , e i U i sy ep e g g e t s s t, e i pa j g1 0 4 hn [ src ] 0bef eT v la e rv l c f y etn i itnn ehmo i yi ( D) Abtat jc v oeaut t e a n eo h p r s ni mane ac e da ss MH i eh p e e o n l
【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容量 负荷
中 图分 类 号 :R 1 . 3 8 1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Ⅳ G
C o r fh nt olo ype t nson and ac o sr l tng t p e t nson i m a n ena ehe o a ysspa i t re i f t r e a i ohy r e i n i t nc m di l i ten s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_王磊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_王磊

中国血液净化2009年2月第8卷第2期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 February 12, 2009, Vol.8, No.2
m i n ,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透析液流量 5 0 0 m l / 2 结果
·8 5 ·
min,透析液温度35.5℃~36.5℃,透析液钠离子浓 2.1 一般资料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容量负荷 中图分类号:R318.16 文献标识码:A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nd factors relating to hypertension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NG Lei, WANG Mei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 patients, an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variables relating to hypertension.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tension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e causes leading to unsatisfactory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108 MHD patients in authors’ hospital. We observed their blood pressure change after individualized anti-hypertension therapy for 6 months. We also monitored their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variables, blood pressure and body weight after each dialysis session for 2 week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was 85. 2% in this cohort of patients, of which 52.2% were systolic hypertension, 2.1% were diastolic hypertension, and 22. 8% wer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ystolic hypertension before dialysis were intradialysis weight gain (â=1.932, P=0.012), percentage of body weight gain (â=9.85, P=0.030), serum iPTH (â=0.005, P=0.002), and inadequate dialysis (â= -3.448, P=0.008). After the individualized therapy for 6 months, blood pressure returned to satisfactory level in 57.4% patients; intradialysis weight gain (2.90±0.92kg vs. 3.43±1.15kg), percentage of body weight gain (4.17±1.59% vs. 4.75±1.90%), and the daily dose of anti-hypertension drugs (3.55±1.31 vs 3.00±1.26)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before dialysis in MHD patients were higher intradialysis body weight gain, inadequate dialysis, and increased serum parathyroid hormone. Therefore, the essential measures for hypertension control in MHD patients are reduction of intradialysis body weight gain and prevention of volume overload.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的依 据 , 现报道 生 率为 6 .%, 析后 2 3h 00 透 -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压开始 高 , 收缩压 和舒 张压 同时高较多 , 其次 单纯收 缩 离 ,
纯舒张压高 较少 。见表 1 。
连续 观察 6个 月 , 血压有效控 制仅 4例 , 1 %, 占 0 其余 均没
P < 00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21 透 析 前 和 透 析 后 的 高血 压 发 生 率及 变化 特 点
疗, 还需经 过 一段 时间 的透析 , 压才 可能 得到 不 同程度 的控 血 制 , 达标 率仍 很低 , 但 本研 究对透 析高 血压 提供 一些循 证 医学
尿病患者 6例 , 其余 为非糖尿病患 者。
12 方 法 .
种现象 : 压正常后服 1 血 种药 维持即 可 , 但小能停 , 一 就岛 : ~停
观察并记 录新人初始到 6个月末 连续 6 月透前 、 、 个 中 后血
⑤间断应用 高通量透析器 。
2 . 透 析 频 率 与 血 压 2
6个 月 末透 前 和 透后 的 高血 压发 生 率分 别 为 6 . 6 .%,6 .%/00 00 25 %/ 2 6 8. %,6 .%/25 5 0 8 .%,6 .%/50 4 .%/00 75 8 . %, 75 7 . %,
5 .%/25 5 .%/25 。透后 2 3h血压 开始 高 , 50 7 .%,00 8 .% - 收缩 压和舒 张压 同时 高较 多 , 其次 单纯 收缩压 高 , 纯舒 张压 高 单
降压 药血 压不 会下 降 ; 每周透 析 2次 者中有 2例尿 量正常 , m

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原因分析及综合干预策略

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原因分析及综合干预策略

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原因分析及综合干预策略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常见合并症,其发生率80%-90%,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2]。

本文通过研究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多种有效干预措施,对控制MHD患者血压水平,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现将MHD患者高血压影响因素及最新干预进展综述如下。

1 MHD患者高血压现状目前,MHD仍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血透治疗中高血压的控制与稳定是目前临床颇为棘手的问题。

许多患者经联合服药后血压仍控制不理想。

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加速肾实质病变进展,增加透析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脑血栓、脑卒中等[3]。

据报道[4-5]血透患者死亡病例中50%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其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

近几年文献报道[6-8],1999年Mittal等人调查透析高血压发生率为76.8%,2009年王磊等人多中心、大规模调查其发生率为85.2%,2012年梁燕萍等人报道高血压发生率为87.7%。

流行病学调查,美国终末期肾病年发生率在逐渐上升。

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美国2015年进入ESRD的患者将达712290人;贾强等人推算我国CKD患者总人数已超过1亿。

思考MHD患者高血压的发展态势及现有的卫生资源,势必给患者家庭、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血透患者高血压控制问题已成为当前医学界面临十分严峻的课题。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MHD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了更深入广泛的临床研究,为临床护理和治疗提供参考。

2 MHD患者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2.1 肾脏因素①肾近球细胞能合成和排泄肾素。

终末期肾衰竭时,虽然肾脏实质已经严重破坏,但RAS仍然活跃,透析超滤引起肾动脉灌注压下降,刺激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加,肾素对血压有明显调节作用,血压便随脱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分析,30例血压控制良好,24例血压控制不佳。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KT/V值、用药情况、超率量、行HDF等情况。

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仅在KT/V值上有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定期做HDF、服用降压药物<3种、透析不充分(KT/V<1.2)、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 kg和未定期监测血压等与患者血压控制不良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定期做HDF、透析不充分(KT/V<1.2)、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 kg和未定期监测血压等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透析不充分、未能定期行HDF治疗、透析间期不监测血压是维持性血透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高血压;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54例患者均为我院血透中心维持性血透(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22~74岁,平均(52.3±10.6)岁,透析时间6~27个月,平均(9.25±6)个月,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

其中13例患者除接受血液透析外,每周还做1次血液透析滤过(HDF)。

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8例,梗阻性肾病3例,原因不明6例。

1.2 血液净化方法:HD采用费森尤斯4008s血液透析机、F6透析器、碳酸氢盐,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肝素抗凝,超滤量参照干体重。

HDF使用费森尤斯4008s-online-HDF系统及F60血滤器,采用后稀释法,机器自制置换液,每次4小时,置换液量为8 000 ml。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高血压管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高血压管理
1.2方法采用透析室常规血压测量方法,分别测量病人这三个月每次透析前和透析后血压,取平均值。
2.结果
从下表1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病人的血压都高于正常血压。
表1.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压状况统计(n,%)
3.讨论
3.1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
3.1.1容量负荷,约50%的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308-02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ang Xue S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hypertension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to provide basis for management for hypertension. Methods: Choosed 40 patients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to measure three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each dialysis dialysis blood pressure value. Results: All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blood pressure. Conclus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to manag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effectively.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影响因素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影响因素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影响因素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例对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8例患者透析前与透析6个月后舒张压、收缩压、降压药剂量、体重增长率、肌酐、白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5)。

结论:水钠潴留是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高血压影响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治疗尿毒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在维持性透析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影响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治疗的风险为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因素11年月~1年1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1年月~1年1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例男59例(775)女1例(65)男女之比8:1年龄1~68岁平均89岁。

疾病类型:痛风性肾损伤1例(15)梗阻性肾病例(5)慢性肾小球肾炎例()高血压肾小球硬化例(75)糖尿病肾病1例(65)其他肾病1例(15)。

方法:对行血液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初始和进行综合个体化治疗6个月后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特点及控制不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8例患者透析前与透析6个月后舒张压、收缩压、降压药剂量、体重增长率、肌酐、白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5)见表1。

讨论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方法。

目前进行维持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不仅包括由慢性肾炎发展而至的尿毒症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压而导致的尿毒症也是常见原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顽固性高血压(RH)存在诸多影响因素,而单一或众多因素独自或相互作用加重了控制血压的难度,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成为MHD患者预后的可控性危险因子,故寻找RH影响因素并从多方位、多靶点加以调控,提高MHD患者整体生存质量。

本文针对近几年的MHD 临床及实验研究,对RH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标签: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影响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顽固性高血压(refractory hypertension,RH)是MHD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增加了MHD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加大了MHD的难度性、规律性和充分性,是影响MH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1]。

因此,对于MHD患者RH影响因素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提高MHD患者长短期的维持性治疗和预后。

笔者针对MHD 患者RH的影响因素,进行以下几个方面总结:1 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3种血管活性物质在调控血压中发挥重要作用。

NO和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分泌的一对血管活性平衡因子,前者具有强大的舒血管作用,后者具有缩血管功能。

伴随血浆中ET-1浓度的增加,NO的血浆浓度相应降低,透析后的舒張压也随之升高[2]。

ADMA 为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其水平升高明显抑制NOS,造成NO的利用率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MHD能够部分清除过高的血浆ET-1和ADMA,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3]。

但是Loukanov 等[4]研究报道多数情况是由于血浆中ET-1升高,而不是由ADMA抑制NOS造成透析后血压的升高。

研究发现MHD患者血透后NO水平显著下降,而ADMA 水平变化不显著。

血液透析前后E-l水平变化与血压变化呈正相关,但未发现NO与ET-l或ADMA血液透析呈前后相关性。

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

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

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透析频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情况、血液透析滤过、降压药物对维持性血透病人高血压的影响。

结果:随着透析频率增加、血液透析滤过应用、限制透析问期体重增加、降压药物应用,高血压有好转趋势,未出现严重高血压,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91-01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80%;伴有高血压的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的患者,而心脑血管并发症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进行分析,将对mhd患者高血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l9~82岁;43例患者有高血压,其中男22例,女21例。

在70例高血压mhd患者中,12例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超过干体重的10%,虽然给予2 ~4种降压药治疗,4例患者透析前收缩压仍高达170~21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高达100-130 mmhg;5例新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时脱水未达到其干体重水平,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控制血压;7例每周透析次数为2次,透析间期血压高,透析过程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血压控制不良;其余患者未找到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的原因。

2 mhd患者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和机制2.2干体重得不到适当的调整血液透析患者由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完全清除,内环境发生紊乱引起食欲降低,同时血液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丢失,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际体重在逐渐下降,如不注意相应地调整干体重,患者水潴留便逐渐加重,从而引起高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肾炎 1 ;透析 时间 1 29 月 ;透 析 前 B N:9 + . m l ,r 例 — 1个 U 2 . 96 o L C : 4 m / 9 2 + 9 .x oL 8. 173 m l ;高血 压 者 血压 波 动 在 10 2 08 ~ 3m H , 5 1 / 5 ~ 2/0 10 m g 低 血 压者 血压 波 动在 8~ 0/5 6 m H 。 0 104 ~0 m g
强沟通、 合理应用药物、 控制体重等 。认 为医护人 员应 有强烈的责任心 , 强业务学习和沟通 , 加 不断提高 自己的业务 能力, 减少可能影
响血压的 因素 , 对个体情况有的放 矢, 针 防范于未然 , 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 延长患者的生命 。 关键词 : 维持性血液透析 ; 慢性 肾衰竭 ; 护理
患 者安 全 , 基 础护 理 , 做好 防止 并发 症 发 生 。 23 心 理 护理 : 理人 员应 了解 患 者 服 毒 的原 因 , 据 不 同 的 . . 护 根 心 理 特 点 予 以心理 疏 导 ,以 诚 恳 的 态 度 为 患者 提供 情 感 上 的 支
压药升压 , 维持收缩压在9m gA I, 0 mH 1 处理后血液灌 流治疗顺利 ) ̄
进行。
持, 并认真做好家属 的思想工作 , 减轻患者心灵上的创 伤, 唤醒患
者 重新 生 活 的信心 。
3 小 结
22 严 密 观 察 , 止 凝 血 现 象 出 现 : 血 液 灌 流 过 程 中 发 生 .4 . 防 在
合成 树脂凝 血 , 对血液灌流 的治 疗影 响非 常大 , 严重 者需 被迫 终 止灌 流 。 主要 原 因为 : 血压 偏低或 循环血 量不 足 , 素用 量 肝 不足 , 环境 温度低 , 中毒毒素作用等【 因此 , l I 。 在灌流治疗 中 , 需严

6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化分析及护理干预

6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化分析及护理干预

6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化分析及护理干预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变化状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和干预。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5例,按1年来有无发生血压不良事件分为高血压组(△SBP≥30mmHg)、低血压组(△SBP≤—30mmHg)、血压正常组(—30mmHg<△SBP<30mmHg)。

结果:625例患者中,发生高血压患者94例(15.04%),发生低血压患者306例(48.96%),无血压不良事件患者225例(36.00%)。

结论:密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有助于制定全方位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签: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低血压护理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必须重点监测的生命体征,它可以直接反映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情况,密切的血压监测对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低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与透析前后血压变化差值息息相关。

为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分析和全方位的护理,笔者选取了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资料完整的6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资料完整的62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男375例,女250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小为75岁。

其中,慢性肾炎327例,糖尿病肾病146例,高血压肾病101例,多囊肾51例。

1.2 方法使用瑞典金宝AK100、AK超100、AK95S血液透析机和血仿膜透析器,采用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液以维持正常的电解质平衡,流量设定为500ml/min,温度为37℃,每周进行2~3次血液透析,治疗时间通常为4~5h/次。

血流量为150~250ml/min,超滤量≤4.5kg/次。

高剂量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的药学分析

高剂量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的药学分析

高剂量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的药学分析1. 引言1.1 高剂量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的背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相对较高。

高血压的存在会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加重肾功能的恶化,并影响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管理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至关重要。

促红素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法,旨在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并减轻相关并发症。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高剂量促红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还可能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影响。

这引发了对于高剂量促红素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伴高血压的应用前景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药学分析探讨高剂量促红素治疗在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高剂量促红素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的应用已经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剂量促红素治疗在这一特定人群中的效果及对高血压的影响,希望通过对药物治疗的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借助此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深入了解高血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高发率,为进一步研究该领域提供依据。

2. 正文2.1 高血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高发率高血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高发率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很多倍。

这主要是由于血液透析治疗本身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和血压控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透析过程中的体液变化、容量控制不当、电解质紊乱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血液透析患者本身就存在一些潜在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如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出现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透析治疗效果。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及时有效地管理高血压至关重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及透析间期血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及透析间期血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及透析间期血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随着肾脏病治疗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已成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血压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旨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及透析间期的血压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一年内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计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透析期间及透析间期的血压数据,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干体重等基本信息。

三、透析期及透析间期血压特征1. 透析期血压特征:在透析期间,患者常出现高血压和低血压两种情况。

高血压往往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引起;而低血压则与超滤过快、有效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

在透析初期和结束时,患者血压波动较大,需密切监测。

2. 透析间期血压特征:在两次透析间隔期间,患者的血压相对稳定,但仍需注意因饮食、活动等因素引起的血压波动。

四、影响血压的因素分析1. 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降低,易出现低血压;而男性患者因肌肉量较大,易出现高血压。

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发疾病也会影响患者的血压。

2. 透析因素:包括透析时间、超滤量、透析液成分等。

长时间的透析和过大的超滤量可能导致患者低血压;而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则可能引起高血压。

3. 药物因素:部分患者需服用降压药或利尿剂等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对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

4. 其他因素:如饮食、活动等也会对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

高盐饮食、活动量过大等因素可能导致患者血压升高。

五、结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及透析间期血压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患者的血压在透析期间存在较大的波动,需要密切监测。

而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透析因素、药物因素以及其他生活因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从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和血压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治疗高血压的合适方法。

方法对mhd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其平均比例为85.2%,剩下的22.8%同时具有两种指标升高。

结论透析间期体重过快增长、未能充分透析、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这些都是影响透析之前收缩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那么有效掌控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降低容量负荷成为治疗mhd患者高血压的一些必要措施。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容量负荷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其中一个有很大几率的并发症就是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长时间的病症下身体会产生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症状,然后致其增大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死亡。

不过高血压这个危险因素是可控的,对高血压的有效控制能够增加mhd患者长期存活率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该文是在分析研究合并高血压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后提出一些合适的治疗mhd患者高血压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我医院的患者进行观察,治疗时间不少于3个月,每周进行每次透析4h的3次治疗,透析时的相关要求为,血流量为200ml/min左右,透析液流量和温度别为500ml/min、35.5℃-36.5℃。

1.2 研究方法对其特点进行考察后,研究未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原因,然后通过合理举措改进,半年之后再观察治疗后高血压达标率情况。

[1]
对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程等人口学资料进行登记,收集透析前后体重、干体重、钙、磷、血肌酐(cr)、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kt/v、血白蛋白(al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u/w)等指标的临床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利用研究组建议的药物使用量衡量单位“限定日剂量”(ddd)来收集降压药物使用状况。

根据1999年的who/ish规定章程和同年10月中国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规定,成年人(18岁及以上)高血压定义为:没有服用高血压药物状况下,病人收缩压不少于140毫米水银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水银柱,或者是服用降压药者的患者,这些患者任务是为高血压患者,根据k/doqi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血管疾病(cvd)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透析前血压小于140/90毫米水银柱为血压达标,而要通过至少两周的测量透析前舒张压和收缩压平均值获取血压指标。

1.3 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影响高血压因素使用多元回归分析,p70%,甚至有报道称在该透析中心76.8%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而通过对2535例mhd 患者的研究发现,有高血压的患者为86%,而且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的病情能够有效控制。

可以看出在mhd患者中,高血压非常普遍,同时很难掌控。

研究还发现,mhd患者主要为单纯收缩压升高,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只有3%mhd患者是单纯舒张压升高。

[3]
通过这些研究分析,可以看到,透析前收缩压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和增加率正相关,如果能够在对患者通过限水、限盐、减少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加强超滤等方面进行强化控制,那么通过半年的治疗之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和增加率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通过减少降压药物的服用量而血压达标率增加可以发现在患者透析前
测量血压中容量负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临床上评估透析患者干体重还没有能够大范围使用的临床方法,更多的是依靠临床指标和相关经验,并且实际临床中会有患者存在容量负荷但可能未到引起临床显性水肿程度,那么这些给临床判断患者的容量状态造成极大的阻碍,制定干体重不能做到精确,所以干体重过高估计也是常见问题,这对于造成mhd患者高血压难以掌控也是可能的原因。

除此之外,对于作为动态指标的干体重来说,要定期评估患者容量负荷,以便调整干体重,对于使用三种以上降压药,但血压还是很难掌控的患者,必须要考虑到容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陶水兴,赵久阳.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门诊复诊降压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02).
[2] 金克锋,杨秀芹.高通量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21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2,(09).
[3] 蒲超,陈永忠,邹德平,朱再志,许志忠.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