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用水测量时间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从而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教学难点:精确测量时间,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水、计时器、实验盆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时间测量相关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时间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测量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水测量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加深对用水测量时间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时间吗?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探索更多的时间测量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测量时间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三3用水测量时间 教科版(共17张PPT)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
3.用水测量时间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三3用水测量时间 教科版(共17张PPT)
交流:我知道的计时工具
手表
还有……
水 用
测量时间
可以吗? 怎么做?
传说中的古代水钟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滴水计时的工具,叫 “刻漏”,又叫“漏壶”,这就是古代水钟。
传说中的古代水钟
水钟在希腊和罗马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
利用水钟来确保发言者的讲话 不超时,如果议程临时中断, 就用蜡将出水管堵住,直到发 言重新开始。罗马举行运动会 时,用水钟来为赛跑计时。
水钟分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
泄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 (受水 )型水钟 想一想,这是根据什么标准分类?
水流或水滴的速度
滴漏实验记录表
(1)漏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是(
)。
(2)漏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水量
漏10毫升 的水
漏50毫升 的水
300毫升的水 全部漏完
我的 ( )分( )秒 ( )分( )秒 ( )分( )秒 推测
实际 ( )分( )秒 ( )分( )秒 ( )分( )秒 测量
重要提示:分工合作,准确记录,把握时间。
升水比较,( A )。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前10毫升水滴得慢 C.滴的速度是一样的
(2)滴漏的滴水速度与( C )无关。
A.滴漏中的水位 B.漏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其建设是发展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文 化的中 心环节 ,集中 体现了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文 化的性 质和前 进方向 。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 系的基 础,体 现出社 会主义 思想道 德建设 的根本 要求。 3.发 达 国 家 和 发展 中国家 是根据 发展水 平的差 异划分 的 4.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 的经济 合作并 不平等 5.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原 料,向发 展中国 家出售 产品。
3.3、用水测量时间
重点
滴漏实验
难点
滴漏实验
教法
三疑三探
学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教学过程
课前安排:
学习力训练
1、科学训练:定点凝视、横向扫视、敷眼睛、科学坐姿
2、闪视训练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
题
展示
分工
展示
形式
评价
分工
评价
形式
展示要求:声音洪亮,大方得体,思维严密。
1Hale Waihona Puke 1组口头5组
口头
2
2组
口头
6组
口头
3
3组
口头
7组
口头
4
4组
口头
随机组
口头
3、全班合探。
学生展示与评价;
教师重点知识点拨:
1、泄水型和受水型水钟是怎样计时的原理。
2、滴漏实验
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3、介绍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学生自编题:
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呢?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二)、教师预设题:
1、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2、古代的水钟有()水钟和()水钟。
三、质疑再探(3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3.3用水测量时间
← 保持液面高低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 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 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正好滴60滴的水钟
我们准备做 实验用具: 制作方法:
型的水钟。
水钟简图:
水运仪象台:
宋朝的苏颂、韩公 廉等人设计制造的古代 天文仪器,集天文与报 时为一体,其中的报时 装置是用水来测量时间 的。
圭表
日 晷
受水型水钟
滴入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
圆筒,
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
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泄水型水钟
流出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
而下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
少时间。
①
②
滴漏
1.倒水时应用手把洞抵住。 2.听到“开始”,堵孔的同学才能放手。听到“停”,应立即 停止计时。 3.观察时,视线应与液面平行。4.多次实验。 5.要分工合作。
整座仪器相当于一 个四层楼高的木质建筑 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 称一绝,充分体现了我 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用水测量时间”记录单
活动一:积聚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1
秒
实际 2
秒
测量 3
秒
我们 发现
到50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呢?
要过多少时间,量筒里的水积 聚到 10毫升?
“用水测量时间”记录单
活动二:
我们推测
积聚10毫升水需要 的时间
秒
积聚50毫升水需要 的时间
秒
实际测量 1
秒
1
秒
2
秒
2
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们发现
滴漏的滴水速度与( 滴漏中水位高低 )、 ( 漏水孔的大小 )有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发现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探究有较高的热情。
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难点:能够运用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引导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水、计时器、实验容器等。
2.准备实验教材和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教材和课件,向学生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老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用水测量时间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量时间的准确性?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用水测量时间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第一篇: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第四课。
教材一开始呈现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记量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
实践中水是怎样记量时间的呢?教材又呈现了“滴漏实验”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记量时间这一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对积聚10,5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随后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如果漏杯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10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将会怎样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流水的速度还和滴孔的大小有关。
教材以“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结束。
设计思路古代的水钟能计时吗?我一开始让呈现自制水钟,让学生观察水中的流水,使学生感受到流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再让学生经历水钟流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实验,知道流水确实可以测量时间!流水可以测量时间吗?我在学生对前面测量100毫升水所需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对积聚30、60、9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突出推测要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而不是随意的猜想,随后进行验证,并对数据进行纵向分析,认识到流水的速度会随水位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流水速度不是均匀的,这个水钟时不能精确计时的!要让流水速度均匀,那应该怎么办?我让学生经历一个“加水计时”的探究活动,对比数据,发现水钟流三个30毫升水的时间在接近,从而意识到:只要在流水过程中,想方设法使水位保持不变,流水速度会均匀的。
再展示古人制作的水钟,了解其原理和精确计时的精妙之处,为水钟能精确计时打下一个“!”号。
寻找生活中的水钟,使学生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流水速度均匀的事物,那就是输液器,让学生去探究,让科学走进我们孩子的生活。
“水的流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让学生经历一个怎样使流水速度均匀的探究过程”是本堂课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5)(2)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有现代和古代有哪些计时方法。
2.记录接30毫升水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实验探究水流动的快慢与水位之间的关系。
初步理解水为什么能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3.认识到小组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探究水流的快慢与水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六组:量筒、插着针孔的塑料瓶、一次性杯子、秒表、记号笔(备选材料:尺子、一次性杯子、量筒)教学内容:一、认识计时方法1.谈话:现在几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知道手表是可以计时的,你知道古人用什么来计时的呢?到了夜晚或者阴天,人们又用哪些方法来计时呢?2.这是水钟,那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来计时的呢?(水一滴一滴往下滴来计时的)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入的研究《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任务一:研究接3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实验之前,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老师这有问题,可以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怎样分工合适呢?如何计时更准确呢?2.学生实验。
3.咱们来看组内和组组数据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同样30毫升的水,为什么流时间不同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呢?4.可能是水量不同。
那你认为和水量有什么样的关系?任务二:设计实验验证水流动的快慢与水位(相同瓶子也可以说水量)之间的关系。
1.这只是大家的猜测,你想不想来研究一下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如果设计时发现还需要加器材老师给你提供。
2.生设计方案,教师巡视交流引导。
3.你觉得他的方案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4.学生实验。
5.从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任务三:保持水位不变,测接3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那么大家觉得我们可以用这个装置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吗?(不能)为什么?一会快,一会慢。
那怎么解决呢?(保持水位不变)怎么样保持水位不变呢?(往里面加水)怎么加水呢?慢慢加,一直加对吗?那么我们让我们这个水位同时保持在10厘米,来测一下它的时间好吗?2.对比前面两次水位变化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三、揭示古代水钟原理1.其实我们刚才研究的问题古代的科学家他们用了几百年才解决,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2.出示古代水钟图。
教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下《3.3、用水测量时间》精品教案(4)
第三单元时间的流逝3.用水测量时间设计要素设计内容用水测量时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经历记录100 亳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几种常见的水钟,以及每种水钟的制作原理。
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教学难点难点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解决办法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各种类型的水钟图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一次性杯子、一个量筒、时钟。
其他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策略学生活动预设目标指向谈话:( 1 )你们觉得流水与时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2 )流水可以作为计时的工具吗?古代人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利用流水制作了计时工具。
出示古代水钟的图片,引导观察古代的水钟构造。
小结:( 1 )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 2 )泄水型水钟、漏壶:容器内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根据水面的变化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观察古代的水钟构造,小组讨论这些计时工具是怎样计时的。
谈话:古人是利用了水的流动来制作计时工具的,现在这个一次性杯子中有 100 毫升水,如果在杯底扎个小孔,使水缓缓地往下流,你觉得流完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 )每个小组在杯底用针扎个小孔,测量 100 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时间。
( 2 )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 3 )用同样的装置,测量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10 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
( 4 )实验: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50 毫升时,你们估计需要多少时间?进行实验并记录比较两次推测时间怎样变化。
( 5 )探究:如果现在把小孔变得更小,使流水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怎样变化?组织讨论: ( 1 )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 2 )怎么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我们能控制时间的快慢吗? 小组讨论。
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15)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体会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3.用水测量时间
在本课试教中,主要有两点教学体会。
1.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性概念的思考。
本课在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两个活动做以下改进,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在一个容器里,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建构起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的观念,反而是形成了水的运动是不等时的的观念。
我的改进是:在容器里盛多于100毫升的相同水位的水,通过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根据100毫升的水推测和验证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我们将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使数据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推测、计算和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并用实验验证,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滴。
而古人克服了这些困难,发明了水钟。
2.如何有机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在本堂课的试教中,我把古人利用水的运动规律制作水钟的这一发现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
首先让学生欣赏小录像,引发了学生对流水能进行计时的原认知,古人可能也就是观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规律而得到原型启发的。
在经历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过程中,建构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概念,所以可以用水来测量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推测与验证分别积聚20、40、6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与古人同样发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装置中,水流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从而让学生想办法,也是与古人同样的办法—让水位保持相同,解决了先快后慢这个问题,最终设计制作了其中一种水钟。
也直接导向下一节课“制作水钟”。
3.3用水测量时间
思考:水钟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 提示:能够计时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呢?
实验要求
1、 用一个量杯量300毫升水。
2、漏杯盖子打个小孔,把漏杯固定在铁 架台合适的位置,漏杯盖的正下方放另 一个量杯。
3、用手按住漏水孔,再把量好的300毫 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 水流入量杯中,同时计时,当积聚到 100毫升水时停止计时,把时间记录在 “实验记录单”中。
我们的解释
• 原来跟水位的高低有关!水位 越高,水流速度越快,当水位 很低的时候,水流的速度变得 很慢很慢,到最后以滴状的形 式漏水。所以,用的时间也就 长了很多!
我们的结论:
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小和 滴漏的水位高低有关。漏水孔越大, 水流速度越大;水位越高,水流速 度越快。
思考:
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3 用水测量时间
思考:
在古代,当到了阴雨天或 者晚上时,古人是怎么计 时的呢?
思考:水钟有哪些类型?
泄水型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 下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 少时
受水型水钟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 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 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 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古代的水钟
水钟在我国古 代又叫“刻 漏” 。我国的 水钟,最先是 泄水型的,后 来发展到泄水 型与受水型同 时使用。
实验二 :用刚才的瓶子装300毫升水, 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漏出,并用 量杯接住从瓶中漏出的水。分别测量 积聚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水需 要多少时间?
温馨提示: 1、先推测,把推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动 手实验。 2、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 真记录。
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是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五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然而,他们在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验法为主线,结合讲授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问题“用水能测量时间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用水的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用水测量时间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5)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50毫升、2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用150毫升的前50毫升,中间50毫升,后50毫升的时间验证推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怎样用流水来制成计时工具,感受到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在流动,了解水钟的原理。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量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教学过程】一、引入——古代的创想:如果你回到古代,你有什么方法能够准确的计时1分钟?通过平时的积累,说说古人用了哪些方法?1.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课题)二、演示滴漏实验,学生探讨观察要点通过学生论点,总结实验观察要点及注意事项,纠正错误观点。
三、开启科学挑战之旅——滴漏系列实验挑战二1.实验一:在瓶子中装满2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重复观察三次并记录。
小结讨论并做推测。
挑战三实验二:用刚才的瓶子装200毫升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漏出,并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漏出的水。
测量积聚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温馨提示:先推测,把推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动手实验。
挑战四实验三:用同样的漏杯装200毫升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漏出,并用量杯接住从漏杯中漏出的水。
如果漏完全部的2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我们的推测准确吗?挑战五:总结思考从刚刚的漏水系列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挑战六:设计论证如何进一步论证我们的结论——滴漏实验中水流速度不均匀挑战七实验四:用同样的漏杯装150毫升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漏出,并用量杯接住从漏杯中漏出的水。
分别记录水漏完前50ML,漏完100毫升,漏完后50ML所需的时间,看看与我们的推测一样吗?验证成功,挑战八:设计解题既然滴漏实验中水流的速度不均匀,有哪些方法可以平衡流速呢?(学生阅读教材54页,看看古人用了什么方法,是什么原理呢)四、总结挑战九——抢答回顾:这堂课有哪一些收获?五、延伸:本堂课围绕用水测量时间,那么关于时间的名言有哪一些?(情感与价值观培养,时光如斯,做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孩子)六、通关卡:每组发放通关卡,上面有下堂课的要求。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1)(2)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二)过程与方法。
实验并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先根据记录推测50毫升、200毫升水缓慢流完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再进行实验并记录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PPT课件(有关用水计时的录像资料等),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铁架台、一个容纳300毫升水的自制漏杯、一个250毫升量筒、一个水杯、钟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在时钟发明之前,人们白天晴天用什么来计时?生答。
(课件出示)阴天或晚上用什么来计时?生答。
(课件出示)2.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用水测时间》(板书课题)。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课件出示)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三)滴漏实验。
1.实验(一):测量并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2.师介绍滴漏实验装置;师指名读试验步骤;师强调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课件出示)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50毫升、2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5.实验(二):测量并记录流50毫升、2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6.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组长将实验记录单张贴在黑板上)7.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8.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板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滴漏实验(一)流100毫升水需要(),推测:流50毫升水需要(),流200毫升水需要()。
3.3用水测量时间
《用水测量时间》设计者:__姜杨杨___ 使用者:___姜杨杨___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简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五下《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时间测量。
“根据滴漏实验理解水能用来测量时间”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发现实验过程中水流速不均匀的特点,寻找原因,尝试改良,从而了解古人是如果设计水钟来计时的。
本课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水钟,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利用流水来计时的。
第二部分:滴漏实验,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器材选择和探究实验都做了调整:一、器材选择:选用30毫升针筒和孔径大小不同点胶针管组成滴漏装置来替代书本中的滴漏装置,不仅省去了原器材需打孔的麻烦,更方便学生操作,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二、探究实验: 测量从30毫升水每流出10毫升用时,通过比较每阶段10毫升的流出时间,逐步引导完善概念的形成:相同装置同等水位流出等量水用时一样。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了,已经知道太阳钟之所以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那晚上和阴天怎么计时?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学生并不陌生,但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在学生潜意识里,水流的速度可能是等时性的,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二、学习目标、重难点科学概念目标相同装置同等水位流出等量水用时一样。
科学探究目标1.记录10毫升水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2.根据记录推测不同水位流1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2.对科学探究提出有依据的猜测,对研究数据和结论提出质疑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12)
第三单元时间的流逝3.用水测量时间设计要素设计内容用水测量时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经历记录100 亳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几种常见的水钟,以及每种水钟的制作原理。
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教学难点难点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解决办法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各种类型的水钟图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一次性杯子、一个量筒、时钟。
其他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策略学生活动预设目标指向谈话:( 1 )你们觉得流水与时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2 )流水可以作为计时的工具吗?古代人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利用流水制作了计时工具。
出示古代水钟的图片,引导观察古代的水钟构造。
小结:( 1 )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 2 )泄水型水钟、漏壶:容器内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根据水面的变化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观察古代的水钟构造,小组讨论这些计时工具是怎样计时的。
谈话:古人是利用了水的流动来制作计时工具的,现在这个一次性杯子中有 100 毫升水,如果在杯底扎个小孔,使水缓缓地往下流,你觉得流完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 )每个小组在杯底用针扎个小孔,测量 100 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时间。
( 2 )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 3 )用同样的装置,测量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10 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
( 4 )实验: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50 毫升时,你们估计需要多少时间?进行实验并记录比较两次推测时间怎样变化。
( 5 )探究:如果现在把小孔变得更小,使流水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怎样变化?组织讨论:( 1 )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 2 )怎么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我们能控制时间的快慢吗?小组讨论。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时间的测量方法,体会实验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测量时间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实验测量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测量时间的基本方法。
2.难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器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导入新课。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不同时间间隔,探究时间的测量方法。
3.数据处理: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时间的方法,思考测量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复习。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实验注意事项•测量时间方法•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学问,是生活数学的表达,它的学习对同学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根底,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学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育同学数感,并提高同学的心酸力量,3、通过计算培育同学思维的机敏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机敏解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根底练习1、口算120+6080+1020+5070-2060-3090-602、连加连减口算3+2+41+3+47+2+1010-5-26-2-315-5-2指明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
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今日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2、根底练习。
出示第四题根底练习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2)比拟上下两题,你发觉了什么(3)小组争辩,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师仿照售货员一个同学上来仿照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同学看,后要求同学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2)依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3)口头列式,并答复。
(4)全班反应,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三、稳固练习课件出示第7题,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念和它交上好伴侣吗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日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
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3.3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得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得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1.记录三次滴漏100毫升水需要时间情况。
2.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流得速度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心观察得重要性。
2.小组合作分工得重要性。
3.激发研究用水计时得兴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得习惯。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得能力。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在合作得基础上,经历记录100毫升水慢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得活动过程;并能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水流得速度随着水量得减少而变慢。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100毫升量筒、装200毫升水得烧杯、装水得一次性杯子,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测量滴漏100毫升水需要得时间汇总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水钟装置。
前几节课我们知道太阳、光与影都可以记时,老师得这个装置叫水钟,因为能用里面得水来测量时间。
相信吗?师演示,叫学生按照教师得要求操作,发号喊“放”、堵放漏瓶、教师记时,学生查瞧。
师瞧刻度分别报出10、20、30秒得时间。
说出您们想说得,知道为什么用水可以测量时间?谁能帮助解答这些问题?那您们想不想知道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用水测量时间二、滴漏实验(一)测量滴漏100毫升水需要得时间:1.师:为什么太阳、光与影可以用来计时?生:太阳得运动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生:她们得运动具有稳定性、持续性。
师:水流得运动就是不就是也有这样得特点呢?我们来研究。
师:把烧杯里得200毫升水倒入漏瓶,测量流入100毫升到量筒里需要多少时间?重复测量三次。
师:小组里思考做好这个实验应该怎么操作,注意哪些问题。
生小组讨论。
师:怎么配合?等会您们小组按照您得说法试试瞧,行不行。
师:按照您们得想法,试着测量滴漏10毫升水得时间。
生安装并试测。
师:说说在实验中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有什么经验生:漏瓶拿进拿出很麻烦,水要漏出来得。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9)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学情分析: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2班的科学老师,共有学生54人。
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滴漏实验让学生经历一个水钟流水从“看似均匀——实际上不均匀——怎样均匀”的探究历程难点: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学生所积累的默会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秒表、有孔的一次性塑料杯、铁架台、100m烧杯、150ml 水教学过程:一、引入:1、猜谜语引入时间2、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3、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1、提问,用水如何来测量时间2、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并引导学生知道水位高低的变化来计时的3、让学生回答在刚刚老师的演示过程中水流过的时间是多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4、提问,你们想知道水流了多少时间吗?三、组织学生进行实验:100ml的水流了多少时间1、小组讨论如何来进行这个实验2、教师根据他们的讨论找出他们的区别,并引导他们结合桌子上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完成实验单一,每个小组汇报100ml用了多少时间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每个小组测量的时间是有区别的,组织学生回答原因4、根据学生的回答并在投影下展示,找出真正的原因四、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试验:测量流满100ml水不同阶段需要多长时间?1、小组讨论如何来进行这个实验2、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做引导,完成实验单二将150ml水倒入堵住孔的漏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水型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
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①
②
锥形节 水阀
回
受水型水钟
水 装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
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
置
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滴漏
《用水测量时间》实验记录单
实验一: 测量流完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温馨提示:1、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2、观察流水的速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3.用水测量时间
日 晷
圭表
古代的水钟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 “刻漏”,是根据滴水 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 工具。滴水记时有两种 方法:一种是用特殊容 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 型);一种是底部不开口 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 间把水接满(受水型)。我 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 型的,后来发展到泄水 型与受水型同时使用。
水量
时间起止
所需时间
100 毫升
( )分( )秒 ——( )分( )秒 ( )秒
做完实验不要马上把杯
温 馨 提 示 子拿下来,再继续观察,
看看有什么发现?
所需时间
水量 100毫升
预测
第一
第二
第三
…….
次次次
平均
我的发现:
300毫升的水漏完100毫升大约需要
实验二:测量积聚10毫升、50毫升、150毫升水分别需要 多少时间?
我们发现:
水流速度与( 水位高度)有关, 水位高流速( 快),水位 低流速( 慢 )。
要是水一滴一滴很慢的往下漏,漏完100 毫升水,所需的时间会怎样变化?
改变漏孔大小,同样多的水,由于流速不 一样,它所能计量的时间 变长了。
思考:
1、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2、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3、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 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古人用锥体控制流水孔的大小, 盛水漏斗有泄水孔保持水位高低一致.
还有的用多个铜水壶顺序滴漏的 方法,始终保持最下面的漏壶水一样多。
盛水漏斗边 上的泄水孔 是用来保持 水位高低的
盛水漏斗中 的锥体是用 来控制流水 孔的大小的
Do you know?
温馨提示:1、先推测,把推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动手实验。 2、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水量
推测
第一次 测量
第二次 测量
第三次 测量
平均值
10毫升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50毫升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150毫升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练习
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的 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 ) 来计时。
2、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 ( 泄水型水钟 )和( 受水型水钟 )两类。
3、水钟滴漏的速度与( 水位高度 ( 漏孔大小 )有关。
)和
动手试试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