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课件(共31张PPT)
水库大坝—避开背斜
向斜——储水构造
阿尔卑斯山 谷东 带非
裂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 海沟--岛弧链
大西洋
安第斯山
碰撞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消亡边界)
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形成山脉
形成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A__南_极__洲__板_块__B_太__平__洋__板__块 D__印__度__洋__板__块__
不连续的
大
断
崖
图片1
图片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 D ,地堑是___B____。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山岭 ,形成原因是向__斜__槽__部__受__挤__压__,__不__易__被_。
(3)泰山的成因与图中
A
侵蚀 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
E
处。
(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D ,良好的储水构造 是 C。
(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中距离在扩大的是 _①__和_②___ 原因是__处__在_生__长__边_界
(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处在哪两大板块之间 _美__洲_板__块_和__南_极__洲__板_块_
断块山
常见形态: 独立山体,有陡崖
代表: 华山
山华
庐山 泰山
山庐
山泰
断层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
例
泰山
下降岩块 (地堑)
谷地 或低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1.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 2.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
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貌观察总结
地貌的观察
选择观察点 从宏观到微观
从面到点
观观 察察 的的 顺内 序容
位置 地貌形态要素:高低起伏、坡度、 坡向、空间分布、几何形状....
周围环境
趋利避害
因地制宜
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练习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完成题目。
1.图示意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D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图中最高点位于村庄的西南方向 B.凉亭与村庄的最大高差约为125米 C.甲、乙、丙河段流速最快的是乙段 D.晴朗的白天,甲处人们可以看到凉亭
练习
左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 高、南部低。读图完成题目。
1.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C )
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
点 微观
一级地貌:高原 山地 盆地
次级地貌:雅鲁藏布江 等河流地貌
局部地貌:曲流、陡崖
问题3:思考为什么成雅段和拉林段都开通运营了,而雅林段还在建设中?
①(地形)成雅段和拉林段地形相对平坦。雅林段经过横断山脉,为无数纵横交错的峡谷、河 谷所组成的巨大山原,,地形切割破碎,落差大。 ②(板块运动)雅林段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大规模碰撞挤压地带,地震活动剧烈。
问题1:观看川藏铁路视频,说说视频中地貌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 问题2:依据地貌观察顺序,看看川藏铁路经过了哪些一级地貌单元(山地、高原、 平原、盆地、丘陵)?哪些次级地貌单元?
问题2:依据地貌观察顺序,看看川藏铁路经过了哪些一级地貌单元(山地、高原、 平原、盆地、丘陵)?哪些次级地貌单元?
面 宏观
问题4:除了视频中的借助遥感卫星,还可以采取什么方式观察地貌?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4.2山地的形成(共36张PPT)-PPT文档资料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自学教材P73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褶皱? 2、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3、褶曲有哪几种形态? 4、从形态、水平方向上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地表形 态区分背斜和向斜。
1、褶曲的基本形态比较
岩层形态
地貌
类型 (一般形态) 原始地貌
背斜
向上 拱起 山 岭
向斜
向下 弯曲
断块山
背斜与向斜的区别及对地貌的影响 成因及对地貌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牛刀小试
(1)图中丁处地形是山地,地质构造名称是
,形成原因
(2分)
(2)乙地质构造是背斜,地形名称
是
(2分)
乙顶部缺失的原因
(3)丙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
(2分)
(4)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若 该地区有丰富的地下水,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2分)
岩石破碎、岩层错动等带来安全隐患
谢谢!
37
背 斜
向上拱起
向 斜
向下弯曲
山岭 山谷
山谷
中心老 两翼新
褶
皱
山岭
中心新 两翼老
山
3、褶皱山脉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发生背离运动会形成什么? 板块发生相对运动会形成什么?
探究:下列地理事物是由哪两大板块作用形成的
阿尔2卑斯—喜红海玛拉雅1 山系
东
6 非大
裂 谷
7
洛
大
基
5西
3山
洋
4 安 第 斯 山 脉
褶皱山和断块山不同特征的对比
地质 地表形态 主要区别 构造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PPT(37张)优质课件
位移
岩层失去 了连续完
整性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图解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地质构造的意义
地质构 造名称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埋藏地
背斜 隧道的良好造地
顶部地带适合建采石场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面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 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2)断层的基本形式:
☆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板 块 板块张裂 相
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对
移
两大陆板块相撞 褶皱山系
动
形 板块相撞 成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脉
的
大洋板块与大陆山脉
貌
如:东亚海沟---岛弧链、
第二节
青州二中:
考纲解读
• 1·掌握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山、断层山和 火山的成因。
• 2·掌握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及其在找矿、 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意义。
• 3.理解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B案 一、1、挤压 塑性变形 波状弯曲
2、褶曲 背斜 向斜 3、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较老 岩层较新 较新 岩层较老 4、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由于槽部 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反而形成山岭 5、裂谷 海洋 褶皱山系 6、破裂 断裂面 断层 7、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山岭或高地 华山 庐山 泰山 8、火山口 火山锥 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湖泊 半封闭 火山碎屑物质 喷涌出来的岩浆 锥形体 坡度较大 坡度 较缓 二、1、成本 难度 成本 难度 公路 铁路 2、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 河谷地带 3、迂回 等高线 之
岩层失去 了连续完
整性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图解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地质构造的意义
地质构 造名称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埋藏地
背斜 隧道的良好造地
顶部地带适合建采石场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面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 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2)断层的基本形式:
☆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 的形成P PT(37 张)优质 课件
板 块 板块张裂 相
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对
移
两大陆板块相撞 褶皱山系
动
形 板块相撞 成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脉
的
大洋板块与大陆山脉
貌
如:东亚海沟---岛弧链、
第二节
青州二中:
考纲解读
• 1·掌握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山、断层山和 火山的成因。
• 2·掌握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及其在找矿、 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意义。
• 3.理解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B案 一、1、挤压 塑性变形 波状弯曲
2、褶曲 背斜 向斜 3、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较老 岩层较新 较新 岩层较老 4、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由于槽部 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反而形成山岭 5、裂谷 海洋 褶皱山系 6、破裂 断裂面 断层 7、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山岭或高地 华山 庐山 泰山 8、火山口 火山锥 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湖泊 半封闭 火山碎屑物质 喷涌出来的岩浆 锥形体 坡度较大 坡度 较缓 二、1、成本 难度 成本 难度 公路 铁路 2、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 河谷地带 3、迂回 等高线 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优质课件(共38张PPT)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表 以公路为主,
现
铁路为辅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间 和河谷地带
交通运输线路 延伸的方向
前进迂回
呈“之”字 形
原 修建公路的成本和 因 难度均低于铁路
这里地势相对和缓, 盆地施工难度较小、 地势起伏大
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发现:修筑公路的原则
要尽量避开地形、 地质、水文条件 复杂的地段。
应尽量在交通量 最大、线路最短、 占用耕地最少之 间寻求平衡。
本课总结
褶皱(岩层受挤压)
褶皱山 褶曲 背斜、向斜的判断、
山 地
实践意义
的 形
断层 水平 地垒:华山、庐山、泰山 垂直
成 断块山
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实践意义
火山
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
1—5 B C A D D
1、从地形看:A为 谷地,B为 山岭。从地质构造看,
断层示意
华山
2、断层的分类
(1)断层位移以水平为主
则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 若干地貌。
(2)断层位移以垂直为主
地垒——相对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 华山、泰山、庐山
地堑——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返回
探究1:断层与地形
断层的垂直运动:
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 易发育成沟谷、河流
不稳,易诱发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
寻找水源:适合,断层线处岩层 断裂,往往有地下水出露
富士山 典型的火山(3776m)
(三)火山
火山是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火山口
火山示意
长白山天池
返回
火山
探究1、 岩浆活动一定会形成火山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优质课件(共29张)
2)有良好的储油结构的是:__D__; 容易储水的是:__C__; 容易形成泉水的是:_A__与__B_之间
3)渭河平原属于上面那种地质构造:_B__
代表: 华山、 庐山、 泰山
(二)断块山——独立山体,有陡崖
小结二:褶皱与断层
构造 受力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主要区别 图解 名称 情况
褶皱 挤压力
华 山
四川都江堰-断块山
自主学习二(三分钟)
请大家阅读书74页断块山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断层是怎么形成的?
地壳受力破裂后,岩层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 成了断层。(岩层发生了断裂错动)
2.断层分为哪两种运动,各产生什么结果? (1)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2)水平运动形成错段地貌(了解) (3)垂直运动上升的部分形成断块山,下 降的部分形成谷地和低地
波状弯曲 变形
高大的 褶皱山脉
岩层连续完 整
挤压力 破裂并沿 断层 或 破裂面有
岩层失去了 块状山地 连续完整性
拉张力 明显位移
课外作业: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
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 与断块山呢?
⑤ ④ ③ ② ⑤④ ③ ② ①
⑤岩层最新 ② ③ ④ ⑤①岩层最老
新---老---新
向斜呢?
←
向斜构造图
新
老
老←新→老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合作探究一:
1.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
1 2 3
褶皱形成
初期 ,由于
向斜
岩层受侵蚀
很小,背斜
形成山, 向
斜形成谷。
合作探究一:
2.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背斜
1 2 3
向斜
在受外力侵 蚀的过程 中, 背斜顶部因受 到张力,易被 侵蚀,而向斜 槽部因受挤压 力,不易被侵 蚀。
3)渭河平原属于上面那种地质构造:_B__
代表: 华山、 庐山、 泰山
(二)断块山——独立山体,有陡崖
小结二:褶皱与断层
构造 受力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主要区别 图解 名称 情况
褶皱 挤压力
华 山
四川都江堰-断块山
自主学习二(三分钟)
请大家阅读书74页断块山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断层是怎么形成的?
地壳受力破裂后,岩层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 成了断层。(岩层发生了断裂错动)
2.断层分为哪两种运动,各产生什么结果? (1)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2)水平运动形成错段地貌(了解) (3)垂直运动上升的部分形成断块山,下 降的部分形成谷地和低地
波状弯曲 变形
高大的 褶皱山脉
岩层连续完 整
挤压力 破裂并沿 断层 或 破裂面有
岩层失去了 块状山地 连续完整性
拉张力 明显位移
课外作业: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
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 与断块山呢?
⑤ ④ ③ ② ⑤④ ③ ② ①
⑤岩层最新 ② ③ ④ ⑤①岩层最老
新---老---新
向斜呢?
←
向斜构造图
新
老
老←新→老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合作探究一:
1.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
1 2 3
褶皱形成
初期 ,由于
向斜
岩层受侵蚀
很小,背斜
形成山, 向
斜形成谷。
合作探究一:
2.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背斜
1 2 3
向斜
在受外力侵 蚀的过程 中, 背斜顶部因受 到张力,易被 侵蚀,而向斜 槽部因受挤压 力,不易被侵 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优质课件(共59张PPT)
背斜 成谷
背斜
向斜 1 2 3
背斜
向斜 1 2 3
怎么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
(二)断块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 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 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②断层的分类:
a, 断层位移以水平为主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课标要求:
在我国遥远的西北地区有两个小村庄……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落基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安第斯山脉
褶皱山:喜马拉雅山
褶皱山:阿尔卑斯山
褶皱山:安第斯山脉
• 一、褶皱: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下 • 产生变形,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 • 曲,叫做褶皱。 • • 背斜: 向斜: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 •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 是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③页 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 ⑤石灰岩与页岩间侵蚀面处的侵蚀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 ⑤ •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 ①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 称是_____________, 地貌名称是 ____________ (2).乙地质构造顶部岩层 缺失的原因是: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三处中的______处 开采最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考虑,应选项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 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_处最建大型工程.
b,断层位移以垂直为主
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地垒)。 如 华山,泰山,庐山等断块山。
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如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背斜
向斜 1 2 3
背斜
向斜 1 2 3
怎么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
(二)断块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 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 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②断层的分类:
a, 断层位移以水平为主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课标要求:
在我国遥远的西北地区有两个小村庄……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落基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安第斯山脉
褶皱山:喜马拉雅山
褶皱山:阿尔卑斯山
褶皱山:安第斯山脉
• 一、褶皱: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下 • 产生变形,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 • 曲,叫做褶皱。 • • 背斜: 向斜: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 •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 是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③页 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 ⑤石灰岩与页岩间侵蚀面处的侵蚀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 ⑤ •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 ①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 称是_____________, 地貌名称是 ____________ (2).乙地质构造顶部岩层 缺失的原因是: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三处中的______处 开采最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考虑,应选项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 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_处最建大型工程.
b,断层位移以垂直为主
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地垒)。 如 华山,泰山,庐山等断块山。
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如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2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共18张)
垂 直 距 离
坡度角 水平距离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 角或垂直距离与水平 距离比值来表示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降低坡 度,尽量沿等高线修建,所以一般呈 现“之”字形。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揭秘
受机车牵引力的限制,铁路线 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 “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 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路的? 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内容
地貌观察的顺序
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微观 宏观
面
点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 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形态要素:坡向
向阳坡温度 较高,背阴坡 温度较低;
阳坡雪线高 度高于阴坡;
阳坡森林上 界高于阴坡
阳坡和阴坡 温度
迎风坡降水 多,背风坡降 水少
迎风坡雪线 高度低于背 风坡;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人 教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版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 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 路段时,发现该路段线路坡度大,火车爬 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 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 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
坡度角 水平距离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 角或垂直距离与水平 距离比值来表示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降低坡 度,尽量沿等高线修建,所以一般呈 现“之”字形。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揭秘
受机车牵引力的限制,铁路线 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 “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 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路的? 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内容
地貌观察的顺序
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微观 宏观
面
点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 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形态要素:坡向
向阳坡温度 较高,背阴坡 温度较低;
阳坡雪线高 度高于阴坡;
阳坡森林上 界高于阴坡
阳坡和阴坡 温度
迎风坡降水 多,背风坡降 水少
迎风坡雪线 高度低于背 风坡;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人 教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版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 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 路段时,发现该路段线路坡度大,火车爬 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 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 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