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记录077

合集下载

细集料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泥混凝土用)

细集料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泥混凝土用)

水温修正系数
表观密度 (g/cm3)
平均 (g/cm3)
松散堆 积密度
筒与试样的总质量(g)
筒质量(g)
筒容积
(ml)
松散堆积密度 (g/cm3)
平均 (g/cm3)
亚甲蓝 试样质量(g) 吸附量
加入亚甲蓝总量(mL)
人工砂 的石粉
含量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天然砂 含泥量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试样前1.18mm筛上的烘干质量(g) 泥块 含量
MBV(g/kg)
亚甲蓝 快速评价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是否出现色晕 评定
石粉含量 (%)
平均(%)
含泥量(%) 平均(%)
泥块含量 (%)
平均(%)
空隙率(%)
筛孔尺寸 (mm)
第1组干燥试样总量(g)
筛上重(g) 分计筛余(%)
1
2
1
2
9.5
4.75
012345678
Mx1-Mx2<0.2 砂
筛孔尺寸(mm) 级配曲线图
检测:
记录:
复核:
日期:



第 页,共 页
细集料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泥混凝土用)
检测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信息 试验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及编号 产地
记录编号:
试验条件 判定依据 集料种类
表观 密度 (容量 瓶法)
试样的烘干 质量(g)
瓶、水总质 量(g)
瓶、水、试样 总质量(g)
试验时水的温 度(℃)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_secret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_secret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的表观密度。

2 仪具与材料2.1 天平:称量100g,感量不大于0.1g。

2.2 李氏比重瓶:容量250ml。

2.3 烘箱:能控温在105℃±5℃。

2.4 蒸馏水。

2.5 其它:干燥器、浅盘、小勺、温度计等;3 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120g左右,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中冷却(不少于1h)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 试验步骤4.1 向李氏比重瓶中注入蒸馏水至一定刻度处,擦干瓶颈内壁附着的水,记录水的体积(初读数)(V1)。

4.2 称取烘干试样55g±5g(m0),准确至0.1g。

徐徐装入盛水的比重瓶中。

4.3 试样全部装入瓶中,用瓶内的水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水中,旋转比重瓶以排除气泡,静置约24h后,记录瓶中水面升高后的体积(终读数)(V2)。

注:在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

允许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体积测定,但两次体积测定(V1指及V2)的温差不得大于2℃,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记录完瓶中水面升高时止,其温度相差也不应超过2℃。

5 计算5.1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按式(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m0ρa = (1)V2 - V1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m0——试样的烘干质量,g;V1——比重瓶中水的原有体积,mL;V2——倒入试样后水和试样的体积(终读数),mL。

5.2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ρaγa= (2)ρt式中:γa——细集料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ρt——水在试验温度时的密度,按表1取用。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修正系数αT表1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 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条文说明原规程的计算公式有误,当试样加入李氏比重瓶中后,比重瓶刻度读数之差V2—V1即为试样的绝对体积(不考虑吸水),由式(1)得到的即是该温度时的细集料表观密度值,不应该减去温度修正系数。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观密度以ρ表示。

ns sV V m +=ρ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3); s m ——矿质实体质量(g); s V ——矿质实体体积(㎝3);n V ——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3)。

三、预习要求1、理解表观密度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

2、容量瓶:500mL 。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 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12m m m m +- (1-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 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 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1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实验用于测定含有少量大于部分的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C 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2仪器与材料①天平: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1g ; ②容量瓶:500ml③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C ±5°C ④烧杯:500ml ⑤洁净水⑥其他: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3实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实验步骤①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四分法】②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度差不能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度差不超过1°。

5结果整理 表观密度=m 2m 1m 0m 0— ρa=表观密度×ρt 或ρa=(表观密度-αt )×ρwΡa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Ρw ——水在4°时的密度,取cm3;αt——实验时水温度对水的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ρt——实验温度T°时的水的密度,见表取g/cm3。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度修正系数αt以两次平行实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观密度以ρ‎表示。

ns sV V m +=ρ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3); s m ——矿质实体质量‎(g ); s V ——矿质实体体积‎(㎝3);n V ——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3)。

三、预习要求 1、理解表观密度‎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

2、容量瓶:500mL 。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 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 ‎(m 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12m m m m +- (1-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 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细集料密度试验检测学习记录表格容量瓶法.doc

细集料密度试验检测学习记录表格容量瓶法.doc

第页,共页细集料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容量瓶法)JJ0209b
试验室名称:杨白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工地试验室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 / 用途委托 / 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
编号: 24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及编号
试验水温 T ( ℃)
水在试验温度时的密度 (g/cm3)
试验次数
烘干试样质量 (g)
水+容量瓶质量 (g)
水+容量瓶 +试样质量 (g)
细集料表观相对密度
细集料表观相对密度平均值
细集料表观密度测定值(g/cm 3 )
备注 :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观密度以ρ表示。

ns sV V m +=ρ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3); s m ——矿质实体质量(g); s V ——矿质实体体积(㎝3);n V ——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3)。

三、预习要求1、理解表观密度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

2、容量瓶:500mL 。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 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12m m m m +- (1-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 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观密度以ρ表示。

ns sV V m +=ρ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3); s m ——矿质实体质量(g); s V ——矿质实体体积(㎝3);n V ——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3)。

三、预习要求1、理解表观密度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

2、容量瓶:500mL 。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 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12m m m m +- (1-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 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 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细集料试验原始记录

细集料试验原始记录

试样烘干质量(g)m0 水+容量瓶总质量(g)m1 试样+水+容量瓶总质量(g)m2
表观相对密度测值
表观相对密度测定值
试验水温T(℃)
水的密度(g/cm3) 表观密度(g/cm3)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页,共

JJ0202b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容量瓶法)
试验室名称:江西安源路桥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工程部位/用途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
样品编号 357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样制备 试验前试样 质量(g) 试验编号 超粒径颗粒质量 (g) 超粒径颗粒占试样 总质量百分率(%)
复核:
日期:




页,共

JJ0202b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容量瓶法)
试验室名称:江西安源路桥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工程部位/用途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样制备 试验前试样 质量(g) 试验编号 超粒径颗粒质量 (g) 超粒径颗粒占试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质量百分率(%)
试样烘干质量(g)m0 水+容量瓶总质量(g)m1 试样+水+容量瓶总质量(g)m2
300
300
639.7
633.4
825.9
819.7
表观相对密度测值
2.636
2.638
表观相对密度测定值

细集料表观这密度试验

细集料表观这密度试验

细集料表观这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的表观密度。

2 仪具与材料2.1 天平:称量100g,感量不大于0.1g。

2.2 李氏比重瓶:容量250mL。

2.3 烘箱:能控温105±5摄氏度。

2.4 蒸馏水。

2.5 其它:干燥器、浅盘、小勺、温度计等。

3 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筛分至120g左右,在105±5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中冷却(不少于1h)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 试验步骤4.1 向李氏比重瓶中注入蒸馏水至一定刻度处,擦干瓶颈内壁附着的水,记录水的体积(初读数)(V1)。

4.2 称取烘干试样55g±5g(m0),准确至0.1g。

徐徐装入盛水的比重瓶中。

4.3 试样全部装入瓶中后,用瓶内的水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水中,旋转比重瓶以排除气泡,静置约24h后,记录瓶中水面升高后的体积(终读数)(V2)。

注:在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

允许在15~25摄氏度的湿度范围内进行体积测定,但两次体积测定(指V1及V2)的温差不得大于2摄氏度,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记录完瓶中水面升高时止,其温度相差也不应超过2摄氏度。

5 计算5.1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按式(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ρa=m0/(V2-V1)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m0--试样的烘干质量,g;V1--比重瓶中水的原有体积,mL;V2--倒入试样后水和试样的体积(终读数),mL。

5.2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γa=ρa/ρT式中:γa--细集料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ρ--水在试验温度时的密度,按表1取用。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修正系数αT表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条文说明原规程的计算公式有误,当试样加入李氏比重瓶中后,比重瓶刻度读数之差V2-V1即为试样的绝对体积(不考虑吸水),由式(1)得到的即是该温度时的细集料表观密度值,不应该减去温度修正系数,除以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得到相对密度,计算方法与矿粉密度的方法(T0352)应该是一样的。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
试验单位:XXX建材有限公司
试验日期:2021年6月1日
试验目的: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
试验方法:按照GB/T 1482-2010《细集料表观密度和吸水率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设备:测密器、水浴装置、容器、筛子、烘箱
试验材料:细集料
试验步骤:
1. 筛选出试验材料的3 kg样品,并将样品加入容器中;
2. 在测密器中,将样品置于加热环境中,保持温度为110±5℃,30min后自动测量样品体积,测量精度为0.1ml;
3. 将试验材料平铺在烘箱中,保持温度为110±5℃,烘干至恒重;
4. 计算试样的质量,计算试样的表观密度。

试验结果:
样品编号初始体积(ml)终止体积(ml)试样质量(g)
表观密度(g/cm³)
1 212.3 193.6 6463.9 2.61
2 198.5 179.8 6251.1 2.51
3 202.1 183.
4 6390.
5 2.56
平均表观密度:2.56 g/cm³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大大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过本次试验可知,该批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平均值为2.56 g/cm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场应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混凝土制备工艺,选取合适的细集料以保证工程质量。

试验结论:该批细集料表观密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观密度以ρ表示。

ns sV V m +=ρ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3); s m ——矿质实体质量(g); s V ——矿质实体体积(㎝3);n V ——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3)。

三、预习要求1、理解表观密度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

2、容量瓶:500mL 。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 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12m m m m +- (1-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 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细集料密度、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坍落度法)

细集料密度、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坍落度法)
第 页,共 页 JJ0208c
细集料密度、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坍落度法)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验水温T(℃) 试验次数 试样烘干后质量m0(g) 水、瓶总质量m1(g) 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m2(g)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m3(g)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测值γ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集料的表观密度测值ρ a(g/cm3) 密度 试验 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测值γ 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 集料的表干密度测值ρ s(g/cm3) 集料的表干密度(g/cm3) 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测值γ 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测值ρ b(g/cm3) 集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 烘干试样质量m0(g) 吸水率 试验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m3(g) 集料的吸水率测值Wx(%) 集料的吸水率(%)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b s a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温度时的水密度 ρ T (g/cm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观密度以ρ表示。

ns sV V m +=ρ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3); s m ——矿质实体质量(g); s V ——矿质实体体积(㎝3);n V ——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3)。

三、预习要求1、理解表观密度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

2、容量瓶:500mL 。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 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12m m m m +- (1-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 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 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观密度以ρ表示。

ns sV V m +=ρ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3); s m ——矿质实体质量(g); s V ——矿质实体体积(㎝3);n V ——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3)。

三、预习要求1、理解表观密度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

2、容量瓶:500mL 。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 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12m m m m +- (1-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 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样
体积
V=V2-V1
(ml)
水温T(℃)
水的
密度
ρT
(g/cm3)
表观密度
mo
ρa=
V
表观相对密度
ρa
ra=
ρT
加入试样前初读数V1(ml)
加入试样静置后终读数V2(ml)
测值பைடு நூலகம்
平均
测值
平均
其它
记录
计算
试验:校核:监理:
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省道S211复建公路项目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记录
承包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 号:
试表077
试验依据标准
取样日期
委托单编号
称量器具型号、编号
试验用水
排气静置起始时间
年月日时
排气静置结束时间
年月日时
试验室温度(℃)
试验日期
年月日
试样编号
比重瓶号
试样干
质量mo
(g)
比重瓶液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