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下学期地理暑假作业: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含答案
2019年精选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拔高训练
2019年精选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拔高训练三十三第1题【单选题】经济增长会不同程度的付出资源环境成本的代价。
下图为新疆、上海、北京、西藏四省区资源环境损失组成情况。
读图回答小题。
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依次是( )A、上海新疆西藏北京B、北京上海西藏新疆C、北京新疆上海西藏D、上海北京西藏新疆造成四省区资源环境损失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B、城市化水平C、资源构成D、劳动力状况【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右图某国沿海地区的一水利工程示意图,该工程自1960年开始,历时13年建成。
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南部城市和农业用水问题B、加强南北地区的交通联系C、缓解北部农业用水紧张的压力D、开发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该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南北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A、南部位于雨影区B、南部地区属于温带沙漠气候C、北部受副极地低压控制,终年盛行上升气流D、北部地区降水多于南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山西省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天然气都非常丰富B、煤炭资源储量大、质量好,且多数煤田埋藏浅C、铝土矿、铁矿都比较丰富D、大同有“煤都”之称,以生产优质无烟煤而闻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 )A、完全替代利用煤来发电B、减少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C、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D、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升级问题据图文材料可知,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A、青海B、新疆C、江苏D、贵州【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解决全球水危机需从人类自身找原因,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单选题1、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环境不匹配的是()A、黄土高原-—窑洞B、广东——“骑楼”C、云贵高原—-吊脚竹楼D、东北平原-—蒙古包2、下图中反映的能源是()A、煤炭B、水能C、天然气D、太阳能3、下表是我国东部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
据此判断该区域( )A、耕地面积增加B、增补耕地容易产生水土流失C、增补耕地少于占用耕地D、增补耕地耕作更方便4、下列属于天然气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开采成本低②使用不方便③开采、储运难度大④使用方便⑤技术要求高⑥价格便宜⑦储存、运输方便⑧燃烧效率高⑨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⑩投资大、回收周期长A、①③④⑥⑧B、③④⑤⑧⑩C、②④⑤⑥⑧D、②③④⑤⑩5、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年比重最高C、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优势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的比6、2013年12月17日,我国在广东珠江口海盆首次获得高纯度甲烷水合物(“可燃冰”) 样品。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老课标)必修一文档: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姓名,年级:时间: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2.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3。
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
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
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3。
分类错误!4。
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分类的相对性思考雷电、汽油、棉花都是自然资源吗?为什么?答案不是。
雷电虽然来自自然界且蕴涵大量能量,但受技术条件限制,目前人类尚不能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因此不能称其为自然资源。
汽油虽然能提供动力,但它是人类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不能称为自然资源。
棉花的生长过程离不开人类的管理,因此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也不能称其为自然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
人们认识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时间18世纪中期以前20世纪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力水平生产力不发达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内燃机的使用主体能源木柴、水力为主以煤为主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能源时代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根本原因: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2。
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思考“伐薪烧炭南山中”的卖炭翁生活在哪一能源时代?此时的主体能源是什么?答案木柴时代。
主体能源是木柴、水力。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农业社会阶段(1)制约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
(2)农业文明:形成和发展于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2。
工业社会阶段(1)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影响。
(2)矿业城市:石油工业城市、钢铁工业城市、有色金属工业城市。
3。
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地位迅速上升。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的影响练习题及答案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8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可能与当地发生的地震有关B.地震发生时很可能诱发火山C.我国主要地震带与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有明显的相关性D.地质灾害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D.南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地区3.在大陆东西部均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4.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形C.南极冰川D.洋流5.这里森林茂密,四季常青,同一种树,一些树木在开花,另一些树木已果实累累;同一棵树,一部分树叶凋落,另一部分树叶却在生长,这种景色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草原带D.温带森林带6.关于由赤道至极地之间的地域分异的正确的叙述是:()A.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B.这种分异的产生,与太阳辐射的变化无关C.这种分异仅在中低纬地区表现明显D.这种分异的产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7.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8.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A.地震中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B.汽油和柴油C.带鱼和小黄鱼D.水稻和棉花9.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A.滑坡一台风一雷暴B.火山喷发一地面沉降一全球气候变暖C.水土流失一山洪暴发一海啸D.地震一滑坡一泥石流10.图中的4幅图表示自然资源(大圆a)、水资源(小圆b)、能源(小圆c)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11.在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山地的是()读图4—17完成下列2题:12.图中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带搭配正确的是()A.①为热带草原带B.②为高山植物带C.③为热带雨林带D.②为热带荒漠带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自然带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是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B.④⑤⑥三海域盐度自高到低依次排序是⑥④⑤C.①处所在的自然带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洲是亚洲D.③所处自然带中典型的动物有大象、猿猴等读我国36°N.1950年、1994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下列2题:14.图中的植被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B.温带落叶阔叶林、水田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15.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河流含沙量增大③酸雨④海平面上升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②16.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17.按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下列自然现象属于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布)的是( )A.热带雨林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区B.大兴安岭以西出现温带草原C.塔里木盆地边缘出现绿洲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草甸读图完成下列2题:18.图中C处自然带名称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针阔混交林D.温带荒漠19.图中B和C处自然带不同的原因是()A.暖流影响B.寒流影响C.海陆分布D.地形起伏20.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B .人类活动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C .地质灾害目前根本无法防御 D .泥石流可能诱发地震 21.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 A .地震 B .火山 C .滑坡 D .泥石流 22.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分布较广 ②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与重力有关 ③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相同 ④大暴雨不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3.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24A .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火山为主的灾害系统,其成因上有关联B .地震作为主灾,往往诱发地裂、滑坡等灾害C .地质灾害都是自然原因形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D .植被破坏可诱发滑坡但不可诱发泥石流.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图中大圆、小圆、阴影部分依次代表( ) A .自然资源、能源、非可再生资源 B .能源、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C .能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 D .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25.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春夏多,秋冬少 B .水质污染严重,但对污染水源已基本根治 C .数量上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多D .水资源特别紧缺,应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26.目前,世界上的森林每年都在减少,其中减少最快的是( ) A .亚寒带针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热带雨林27.对于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内容是( ) A .如何节约和综合利用 B .如何保护和促进更新 C .努力寻找新的代替品 D .如何充分地加以利用 28.读图,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是( )A .图①是我国煤矿分布状况B .图②是我国有色金属矿分布状况C .图③是我国天然气分布状况D .图④是我国铁矿分布状况29.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A .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B .大规模改良现有草原发展林木生产C .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D .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等于生长量30.我国正在加紧建设的水土保持林是( ) A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B .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C .三北防护林 D .沿海防护林二、综合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②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被世人誉为“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
2018-2019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自然条件对
2018-2019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后练习试卷【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人类的家园——地球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C.轮廓模糊的星云D.正在太空运行的宇宙飞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天体是指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存在形式。
地球、星云和运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都是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式,故属于天体,而天空中的云朵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故属于天体。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类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体的真正涵义。
2.与银河系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C.地月系D.总星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
与银河系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太阳活动的变化周期大约是()A.7年B.9年C.11年D.13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的爆发周期约为11年,故C正确。
考点:太阳活动。
4.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相关性D.产生“磁暴”现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是地球自转的影响,A不是,选A。
耀斑暴发,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B是。
2019年精选湘教版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年精选湘教版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九十三第1题【单选题】2016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
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
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
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蓝洞类似的是( )A、海沟B、地堑C、溶洞D、三角洲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 )A、海岸线变短B、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C、三角洲萎缩D、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①B、冰期②C、冰期③D、冰期④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③时期( )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B、山地雪线海拔较高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D、陆地总面积较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近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 )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植被覆盖率的急剧下降,将可能直接导致( )A、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C、大气层CO2含量增加D、两极冰川融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A、气温不断下降B、气候没有变化C、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D、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下列做法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 )A、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B、毁林开荒C、禁止使用煤等燃料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主题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精选资料、感谢阅读下载第十二讲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基础过关1. A2. D3. B4. D5. A6. B7. A8. A9. A10. A11. B12. B13. B14. A15. B16. (1) 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 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3) 增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4) 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5)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冲A行动17. C18. A第十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基础过关1. B2. C3. C4. A5. A6. C7. C8. B9. D10. C11. B12. B13. B14. B15. A16. (1) 冷锋危害:影响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可压塌大棚和建筑物,对蔬菜生产和人民生活财产有较大影响;大雪常伴随低温,造成道路冻雪或形成积冰,影响人们出行。
防御措施: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塌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2) 东部季风区(3) ③②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冲A行动17. A18. A。
高一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低于海平面,倡导“人水共生”,海上建漂流房屋成为未来潮流。
下图是荷兰某乡村的水上房屋,该房屋的建设主要防止的自然灾害是A.飓风B.海啸C.气候变暖D.寒潮【答案】C【解析】荷兰纬度较高,没有飓风灾害,A错。
位于板块内部,地震灾害少,海啸灾害很少,B错。
地势低洼,全球变暖,海面上升可能淹没房屋,所以建筑水上木屋,C对。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寒潮灾害,D错。
【考点】区域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具有较大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修路的成本较高B.平原地区交通线一般呈线状C.山区地区修路的成本较低D.山区公路大多呈“之”字形分布【答案】D【解析】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修路的成本较低,A错。
平原地区交通线一般纵横交织,呈网状,B错。
山区地形起伏大,桥隧多,修路的成本较高,C错。
为降低坡度,山区公路大多呈“之”字形分布,D 正确。
【考点】地形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
3.(10分)读下面甲、乙两幅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幅图中,表示山区商业网点的是______图,表示平原商业网点的是______图。
(2)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大都设置在人口相对密集,对外联系方便的_________两旁。
(3)图甲、乙比较,商业网点密度较小的是______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那里人口相对_________,交通相对落后。
【答案】(1)甲乙(2)交通干线(3)甲稀少(稀疏)【解析】(1)平原商业网点分布集中,密度较大;山区商业网点分布分散,密度较小。
(2)商业对交通的需求显著,所以分布在交通干线附近。
(3)人口密度决定了商业网点的密度。
【考点】交通对商业的影响。
4.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B.先冷后暖C.逐步变冷D.先暖后冷【答案】D【解析】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气候变暖,海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延伸。
2019年精选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课后练习
2019年精选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教广的是( )A、干旱与地震B、台风与滑坡C、洪涝与干旱D、泥石流与寒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读图表,完成小题。
导致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气温C、降水D、河流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快速回升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秋季晴朗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答案】:无【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一年中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与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热带气旋D、温带反气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读某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图,回答:此地区沙尘暴次数多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A、植树造林B、过度开垦C、开采地下水D、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海洋自然灾害的是( )A、风暴潮B、干旱C、海底火山喷发D、海面风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成灾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B、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C、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新华网雅加达10月23日电(记者李晓渝)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部西巴布亚省23日晚发生里氏6.0级地震。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由于雪量大,平原公路两侧形成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我们称之为“雪壁公路”。
右图为“雪壁公路”景观图,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和出现的季节是( )A.滑坡灾害夏季B.沙尘灾害秋季C.泥石流冬季D.洪涝灾害春季,公路两旁堆积了厚厚的积雪。
积雪的融化与气温有关,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由于积雪量大,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故选D项。
夏季,该地积雪早就融化了,不会出现“雪壁公路”现象,故不会有滑坡灾害,A项错误。
积雪覆盖,缺少沙尘的条件,故B项错误。
积雪引起的泥石流,主要与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有关,当地冬季气温低,没有泥石流灾害,C项错误。
下图示意1949—1959年日本(北海道除外)各个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
据此完成第2~3题。
2.影响图中各月崩塌百分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地质C.降水D.气温3.8月崩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的原因是( )A.受寒潮的影响B.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C.受台风的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2题,地形、地质在一年的各个月份没有变化,故A、B项错误;降水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层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日本为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崩塌百分率高的月份为降水多的月份,故C项正确。
气温与崩塌关系不大,D项错误。
第3题,根据上题分析,崩塌主要与降水有关,8月日本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少,故8月崩塌百分率低于6月、7月和9月,D项正确。
3.D读巴蜀某古镇布局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可见右图景观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5.影响该古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台风B.泥石流C.滑坡D.寒潮4题,由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古镇北部和东部高,西南方向地势平坦,是古镇的集中分布区,河流发源于北部山区,自北向南流入古镇南部的大江。
而右图景观中自南向北分别可见大江、古镇、山脉等,因此观测视角应位于该古镇的东南部,即②处。
湘教版高中地理 高一地理2019-2020 必修一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读浙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乡村道路a段比b段更曲折,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少占斜坡上的林业用地B.“之”字形公路可降低道路坡度C.为了分流高速公路上汽车流量D.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接近旅游景点2.下列关于图示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建在丘陵迎风坡,多地形雨,水源充足B.聚落所在地地形平坦,便于房屋建筑和农耕C.聚落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水和交通D.聚落建造于地势较高处,可防止洪涝灾害3.高速公路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区,基本都是呈直线修建的。
其主要目的是A.缩短线路长度B.少占耕地C.保证行车安全D.减少建设投资右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据此回答4~5题。
4.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A. a B.b C. c D.d5.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①穿越河流②邻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A.③④B.②④ C. ②③D.①②右图为浙江省铁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6题。
6.影响浙江省高速铁路选线最主要的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B.城镇分布C.原有铁路走向D.地形地貌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右面的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7~8题。
7.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交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交化C.暖干——暖温——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8.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9~10题。
9.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A.海洋水体升温较慢B.此时北极冰川融化慢C.秋季北极地区多阴天D.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渐长10.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有①大力发展传统工业;②利用太阳能发电;③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读右图,回答11~12题。
高中地理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综合练习(WORD版含答案,共3份)自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练习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A.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B.汽油和柴油C.带鱼和小黄鱼D.水稻和棉花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草场资源B.外森林资源C.淡水资源D.煤炭资源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用途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范围将不断拓宽,是因为()A.自然资源的永续性B.自然资源的总量十分巨大C.物质运动的循环规律D.科技的进步和发展4.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是自然资源的()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综合性C.数量的有限性D.不可替代性5.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采猎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制约作用较强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C.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自然D.工业文明时期,非农业用地质量以区位和用途衡量2006年2月17日上午,菲律宾中部莱特省突发特大泥石流,此次泥石流已造成18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失踪,回答6~7题。
6.泥石流从成因分类属于()①地质灾害②气象灾害③自然原因为主④人为原因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有关这次泥石流灾害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连日的暴雨直接诱发了这次泥石流灾害B.泥石流暴发前,当地曾有小地震发生,因此泥石流的暴发与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C.受灾的闪存四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是导致这次特大泥石流的“人祸”D.秘鲁附近海域水温异常偏低所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这次灾难的重要因素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右图),回答8~9 题.8.图示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洪涝C.泥石流D.台风9.为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A.营造海防林B.建立自然保护区C.建设水利工程D.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10. 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l/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万吨。
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总结提升练习 中图版必修1
第四章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参考答案:①矿产与城市②影响交通运输线路走向③近代气温波动上升,全球变暖④强冷空气入侵⑤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⑥影响当前人类的生产生活[触摸高考]主题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甲城市建有港口,而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甲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
第(2)题,因该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甲城市是该国最主要的港口,甲城市成为该国的经济中心,进而发展成为该国的首都。
答案:(1)D (2)D主题升华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1.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应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城市的兴起。
分析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则要注意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找出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2.在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时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
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之为动态因素。
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两者可以称之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以称之为微观因素。
主题二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2.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省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它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社会属性是指它必须有承载体,即要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才成为灾害。
现在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C.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解析:只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事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如果自然事件发生在无人区,就不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涉及多种因素,人类活动可能诱发某些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但不能完全制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潜在性等特征,可以说突发性是自然灾害的特点,但不能说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
2.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 )①滑坡、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关键是紧扣“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自然灾害”这两个条件去分析四个选项,③不属于自然灾害,④纯属自然原因形成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无关,只有①②可能由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工程建设、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诱发。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B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读图可知,限电指数最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此地区气温高,可能为伏旱天气。
地质灾害指数最高的是太行山地区、巫山地区和横断山区,该地质灾害可能为滑坡和泥石流,说明该地区降水比较丰富,综合判断为夏季。
4.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C )A.沙尘暴、寒潮B.干旱、台风C.暴雨、高温D.暴雨、低温解析: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与泥石流,主要是由暴雨天气导致,用电量大主要是由高温天气导致。
2019年精选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课后练习九十
2019年精选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课后练习九十五第1题【单选题】这一时期我国耕地总数增加了,而人均耕地却减少了,主要原因是( )A、人口剧增B、自然灾害不断C、战乱频发D、土地兼并严重上表中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变化说明,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 )A、只有发展人口,增加劳动力B、必须处理好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C、必须保持安定统一的国内环境D、只有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衡量某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总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多年平均蒸发总量D、多年平均补给总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物质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铁矿B、核电、沙漠C、化肥、森林D、机械、太阳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风能属于( )A、可再生能源B、生物资源C、非可再生能源D、气候资源【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
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依次为(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B、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C、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的结晶物质。
中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首次实现持续开采。
完成下面小题。
“可燃冰”按照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类属于( )A、可再生资源B、非可再生资源C、矿产资源D、水资源“可燃冰”中甲烷的含量是大气中含量的300倍,若开采中出现大量泄漏,则会引起( )A、酸雨B、土壤盐碱化C、臭氧层空洞D、全球变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 月15 日—7 月16 日家长签字: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
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图是“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1999年,我国各地区高速公路发展
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 )
A.西南三省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B.华北平原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C.非季风区没有高速公路
D.沿海岛屿没有高速公路
5.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明显相关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气象灾害频率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 )
A.气温不断上升B.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D.降水不断减少
7.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 )
A.温暖湿润B.温暖干旱C.寒冷湿润D.寒冷干旱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
读图完成8~10题。
8.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
因主要是( )
A.土壤更肥沃
B.热量更丰富
C.降水更丰沛
D.光照更充足
9.图中1月等温线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A.年总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减少
C.常绿阔叶林北界南移D.自然灾害减少
10.人类缓解这种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A.调整作物布局B.改善能源结构
C.提高消费水平D.推广无氟冰箱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
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冷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暖
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1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的地理原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