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例分析及处方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病例分析及处方参考

来源于一位老中医的经验之谈,原创分享,仅作参考病例介绍,肺心病

XXX,男67岁,1989年2月27日入院。患者反复咳喘10余年,每冬春季发作频繁。症见:咳嗽痰多粘稠,气喘,动则加剧,不能平卧,胸闷胀,头胀痛。纳差,双下肢浮肿。尿少,大便干结。诊时呼吸困难,唇甲紫绀,颈静脉怒张,西医诊断为慢支伴感染,肺心病。舌紫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热阻肺份阴,治宜益气健脾,清肺化痰,佐以活血养阴。处方:党参20g,黄芪30g,白术、半夏、陈皮、贝母、黄岑各12g,茯苓、鱼腥草、丹参、沙参各15g,甘草3g,配合西药消炎,服药四剂后,咳痰大减,续以益气活血养阴为主。治疗处方:

党参,北芪各30g,淮山、丹参、元参各15g,赤芍,桃仁,麦冬、吐丝子、陈皮各10g,半夏6,甘草3,8剂后诸症显著好转。

扁虚者:咳痰多,心悸等可用。夏花元参半夏杏仁丹参甘草党参白术鱼腥草

风湿性心脏病(心悸)-(中医心痹)

治宜益气活血,清肺化痰处方:

炙北芪15 当归尾12 川芎、地龙、杏仁、桃仁、泽兰、泽泻、川贝、元参、白术各10 蒌皮18 桂枝6 甘草4

2剂后,咳喘心悸减轻,浮肿亦消纳谷增进,上方炙北芪用至60。一月后病有转机。(桂枝茯苓白术有温阴利水作用)

六味地黄汤在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正直诀》,为宋代钱仲阳所创。方由熟地、淮山、山萸玉、丹皮、泽泻、茯苓组成。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补髓。淮山健脾补肺,兼能涩精。山萸玉益肾滋肝涩精气,为方中“三补”之药。丹皮凉血泻肝肾之火,泽泻、元参利水渗湿,为方中这“三泻”之药,合方合成补中有泻,补而不滞,平调阴阳。配伍合理,为滋补肝肾的代表方剂。其适应主证为: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脉弦细或细数者。笔者在临床实践

中遇脏腑阴阳失调,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诸多阴虚阳癔之症。每用此方加减化裁,屡获卓效。现就临床治理之例择举如下:

1、滋阴清热治复发性口疮,即中医称“口疳”。此因思虑太过,睡眠不好,以致心肾不变,虚火上炎,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心脾实火上攻而致。卢XX,男,3岁,小儿。1993年8月6日初诊。母述,几天来患者身微热,啼哭,口水增多,不肯饮食。在某医院治疗两天未效,转来我院治疗。症见,患儿无精打采,啼哭,口水增多,口腔检查发现,口腔及唇粘膜普遍红,舌边及舌心有黄豆大溃疡,舌红,脉细数脉证合参。辨为口疮,证属肾阴不足,虚热内生,治宜滋阴补肾,清热解毒,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

熟地10 茯苓10 淮山10 丹皮6 泽泻6 麦冬8 石斛8 白芍10 水煎服,连服3剂,诸证减轻。

2、唯胃纳欠佳,知药中病所,上方加白术,连服8剂,诸证消失而愈。

3、慢性荨麻疹(瘖?),瘾疹,风疹等相似。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

山萸玉、淮山、熟地、丹皮、泽泻、乌梅、首乌、七厘各15,五味子10,甘草9 水煎服。

治疗胆囊炎的一点体会

“邪在胆,逆在胃”。以呕吐为主症,与脾胃虚弱不能受纳之呕吐不同。在临床上须辨其虚实。“邪在胆,逆在胃”之呕吐苦水属实,病位在胆,则去其邪热治愈。若因中焦脾胃虚弱,不能承受水谷,多食后即吐或呕吐清水,病变部位主要在胃,全由胃气之虚所致,待胃气恢复,升降得宜,呕吐自愈。正如《景岳全书·呕吐》所说:“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在临床辨证时需加详辨,不能千篇一律把脾胃虚弱之呕吐为“邪在胆,逆在胃”之呕吐。

诊查要点:<1>、在上腹或中上腹经常闷胀不适,有时接续纯痛,或牵引右肩背。<2>、右上腹可有轻微压痛。

治疗方法,应以疏肝理气为主,佐以清化湿热。

方用:

柴胡15 黄芩10 枳壳15 甘草5 白芍15 元胡15 郁金15 香附15 川梀子15 水煎服。厚朴半夏等

治疗痛经的经验

张景岳有云:痛经“实痛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医中全鉴》中说:“经前痛为血凝滞,若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孙老明言:临症时凡见胀满者气滞也,疼痛者血滞也,特别指出凡见血块者,治宜重用破血祛瘀之品。

例:陈XX,22岁,患痛经症已5年,每于经前10天,便感觉乳胀不适,易激易躁,纳差恶心。经前时诸症加重,经色紫红,经量多夹有血块,小腹剧痛。口干肢冷。曾多方诊治。医者多从厥阴论治,或曰:肝郁夹瘀,胞络不和,或之胃、肝气郁热,横逆犯胃。诸法皆用,终因虑其经量多而没敢行其瘀。患者经行有血块及血块排出后痛减之症。痛甚则口干肢冷,经行乳胀等症。处方:

柴胡、延胡、炒五灵脂、生薄黄,桃仁各20g,当归、香附、红花、莪术各25g,青皮、牛七、三棱各15g,肉桂10g,水煎经前一周服用为宜。舍水六君煎加党参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症舍水六君煎,党参茯苓熟地各15,半夏当归各6-10g,陈皮甘草

各4-6 煎时加生姜2-3片

舍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和阵》。原主治脾肺虚寒,肾气不足,水泛为痰或虚或外感,或咳喘等症,现代医家多用于老人阴虚痰饮诸症,试用治小儿脾虚寒,痰湿内蕴之久咳,每获良效。

临床表现,咳嗽迁延不愈,常以夜间咳嗽为甚,或日夜均咳,痰多稀白,每因冷饮或受凉后咳嗽加剧。患儿多为色白光白,或面黄无华,眼圈黑,自汗,盗汗或夜间多尿,大便干结,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细滑或细而乏力。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或肺炎后。按张景岳原意:“汗多者加人参”,所以固定方为舍水六君煎加党参。

注:痰多者不可再行攻邪药。

慢性肾炎(水肿)治疗

西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为水肿。病机为脾肾阳虚,瘀毒内蕴,虚实夹杂。治宜健脾补肾,佐以解毒,祛瘀。患者见眼脸,颜面,下肢浮肿。面色暗晦,怯寒,神疲乏力,纳差,腰膝冷痛,尿量短少,舌淡黄,苔白腻,脉沉细。处方:

益母草、黄芪各50g,炒白术、淮山、土茯苓、杞子、丹参各30g,牛矞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