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平移教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平移的概念,明确平移的基本性质;•掌握平移的操作方法;•运用平移进行问题解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准备•数学课本;•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图形的对称性”。

•提问: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图形的哪些对称性?请举例说明。

2. 概念讲解(10分钟)•展示一个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引出平移的概念。

•定义平移:平移是指一个图形在平面上按照给定方向和给定长度移动的过程。

3. 平移的基本性质(10分钟)•平移保持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变。

•平移后,图形的每个点都按照相同的长度和方向进行移动。

4. 平移的操作方法(20分钟)•展示平移的基础操作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进行练习。

•使用教学板书进行演示。

5. 平移的练习(15分钟)•给定一个图形,要求学生进行平移操作,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6. 运用平移解决问题(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平移解决。

•引导学生理解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平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和应用,巩固了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解题时,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在布置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的难度适中,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

七班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七班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1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等有关学问,经受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1.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关系: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2.商品利润等有关学问。

利润=售价-本钱; =商品利润率二、新授问题4.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利息-利息税=48.6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2.43%×X×2,利息税为2.43%X×2×20%依据等量关系,得2.43%x·2-2.43%x×2×20%=48.6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扣除利息的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2.43%x·2·80%=48.6解方程,得x=1250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本钱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待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本钱是多少元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标价的80%(即售价)-本钱=15假设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本钱是x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1+40%)x·80%-x=15解方程,得x=125答:每件服装的本钱是125元。

三、稳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教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教案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平移作图与平移变换的应用..内容解析平移作图是平移性质的应用.平移作图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技能,它是应用平移变换解决问题的基础.利用平移变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图形变换思想和转化思想.平移是本套教材首先介绍的基本的图形变换.由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些不规则平面图形通过变换转化为规则的平面图形,利用规则图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对平移变换应用的研究,对今后学习其他图形变换有着“示范”的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研究简单的平移作图和利用平移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平移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都可以利用平移制作出来,因此让学生多举一些有关平移的例子,有利于学生体会平移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对平移的认识.上节课通过模板让学生想象动手平移的过程,探索出平移的性质,本节课则既要动手操作画图,又要发挥想象,考虑平移后的情况,以利于应用规则图形解决问题,从教学要求上看是更进了一步.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移性质的作图应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能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运用平移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目标解析学生能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在给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情况下平移后的图形;对于网格中的平移作图,要求能作出在同时给出横向和纵向移动距离的情况下移动后的图形;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移时,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的性质,将图形平移,利用得到的规范图形解决问题.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平移作图实际上就是作平行线和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应用,学生理解不会很困难.而运用平移变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涉及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以及相关规则图形的知识.从能力方面看,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引导,让学生逐步感悟、领会,并在解题中灵活运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利用平移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梳理旧知,引出新多媒体显示下面两组图片.问题 1 观察这两组图片,你能说出平移具有的特征吗?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回答,说出平移的特征,若出现错误或不完整,请其他学生修正或补充.教师点评、梳理所学的知识: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图片梳理回忆,一方面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平移的特征,另一方面又能加深学生对平移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追问1 我们在研究平移的性质时,是通过水平方向平移得出的,图形平移的方向是否紧限于水平?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回答,教师作必要说明.【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梳理上节的内容,同时意识到对于平移变换,除了有水平方向的平移外,还有其他方向的平移,平移的基本特征对于其他方向的平移也是适用的.追问2 平移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利用平移可以制作很多美丽的图案.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利用平移的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举例,教师点评,注意例子的广泛性.【设计意图】让学生多举平移的例子,说明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平移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对平移的再认识..动手操作,应用性质例1如图,平移三角形,使点移到到点.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问题2 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本题中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图形平移后的对应点有什么特征?作出点、点的对应点,,能确定三角形的位置吗?如何确定点、点平移后的位置以及平移后的三角形?师生活动教师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叙述作法,教师板书,并画图,同时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图,并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里三角形的顶点是关键点,找到三角形平移后的关键点,就能完成三角形的平移.【设计意图】通过搭建台阶,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脚手架”,将问题转化为作平行线和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使学生明白确定一个平移后的位置需要的条件是:图形原有的位置;图形平移的方向;图形平移的距离.练习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c,做出平移后的图形.师生活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设计意图】及时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移在作图中的应用.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例题示范,学会应用例2下图是小李家电视机的背景墙面上的装饰板,它是一块底色为蓝色的正方形板,边长为18c,上面横竖各有两道装饰红条,红条宽都是2c,请用平移知识求蓝色部分板面的面积.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⑴能否通过平移将蓝色部分集中在一起?对于这一点,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做好预设,可以用投影进行演示;⑵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两名学生板书;⑶师生共同评析学生的解题过程.【设计意图】利用平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理解题意,想象动手平移的过程,引导学生将蓝色部分板面集中到一起,以便于集中求出蓝色部分板面的面积,使问题变得简单.练习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2AB,E、F分别为AD及Bc的中点,扇形FBE、cFD的半径FB与cF的长度均为1c,请用平移知识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总结一般方法.【设计意图】利用平移变换解决问题有时不仅简便,而且还是必要的方法,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方法.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所要探究的图形,通过平移适当集中,这样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利用平移作图需要确定哪些条件?利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把握本节课的核心----利用平移性质作图..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5.4第2,3,4,6题.。

平移教案设计(4篇)

平移教案设计(4篇)

平移教案设计(4篇)平移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4平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平移的概念,发现并归纳平移的性质,学会利用平移绘制某些特殊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操作、探究、归纳和总结平移性质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对于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要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须具有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

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欲望的阶段,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感知平移活动一观看:李老师的生活片段(视频)片段一开窗户片段二开抽屉片段三开车片段四乘坐电梯看完后,我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从中抽象出的平面图形的变换,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过程中,图形是怎么移动的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得出:“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

【设计意图】1、以老师的生活片段作为引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进入情景,感受生活中的平移。

2、渗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动手操作探究平移活动二观看下列美丽的图案,并回答问题.(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在老师用动画演示的启发下,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将达成共识:“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沿一条直线移动,得出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组合成图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5.4平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5.4平移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平移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平移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在讲解平移的定义时,大部分同学能够跟随我的思路,但仍有少数同学对“所有点按照同一方向、相同距离移动”这一点感到困惑。为此,我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态软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平移过程,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取了教材中的一个三角形平移的例子进行讲解。同学们通过观察和讨论,逐渐明白了平移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这一点是平移的核心性质,大家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问题。
3.运用平移知识设计图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4.在合作交流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表达和交流几何思考的能力。
5.结合实际情境,感悟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平移的定义、性质、图形的平移方法。
-重点讲解:
a.平移的定义,强调所有点按照同一方向、相同距离移动的特点。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对于如何将平移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增加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让同学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题:
-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平移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平移的定义、性质、应用等,要求图文并茂,富有创意。
-小组讨论并总结平移在几何作图、空间想象等方面的应用,形成一份小组报告。
5.拓展阅读题:
-阅读教材中关于平移的拓展阅读材料,了解平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搜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并撰写一篇小短文。
教师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平移的性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对平移知识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5.重视课堂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提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7.注重课后反思,指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首先,设计一些基础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进行解答。如平移作图、判断平移后的图形等。
然后,设计一些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平移与旋转相结合的题目、利用平移解决几何问题等。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正确解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简要回顾已学的几何变换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换与平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平移是一种特殊的几何变换。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移教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移教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移教案平移教案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欣赏图形,探究图形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现象.活动1举出生活中的平移的现象:火车、电梯、飞机等,并用计算机演示.学生倾听、理解、想象和欣赏.活动2问题1: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问题2:什么样的变化才是平移?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举例,其他人辨别是否是平移现象,然后通过自己举的事例来归纳和总结平移的含义.学生归纳:平移:图形的平行移动就是平移.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决定因素:方向和距离.让学生充分讨论,辨别自己的判断,同学间进行交流.活动3把一个三角形ABC ,移到三角形A ′B ′C ′的位置.你能理解下列概念吗?(1)对应点;(2)对应线段.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图形,可以发现经过平移能够互相重合的点就是对应点,对应点的连线就是对应线段.教师活动设计:教师在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经过变换后能够互相重合的元素就是对应元素.因此,上述平移中,对应点是A 与A ′,B 与B ′,C 与C ′;对应线段是AB 与A ′B ′,BC 与B ′C ′,AC 与A ′C ′.二、探究平移特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活动4如图△ABC 经过平移成为△A ′B ′C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你能得到哪些量是不变的?除了这些量不变外,你还能发现哪些结论?学生活动设计:学生通过画图、度量进行猜测,得出下列结论结论:1.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相等、平行因为是平移,是图形的平行移动);2.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且相等(都是平移的距离).教师活动设计:C'C'B'此时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归纳出平行的特征.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1:如图,△ABC平移到△A′B′C′的位置.(1)请指出平移的距离和方向.(2)点D、E、F经过平移到了什么位置?问题2:如图,将△ABC先下移2个格再右移4个格得到△A′B′C′.问题3:图案设计,根据如图所示的图形,通过平移设计一个图案.学生活动设计:以上三个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设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体会平移在作图中的应用,同时感受平移变化的特征.教师活动设计: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在进行图案设计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问题1(1)平移的方向是A-A′方向,距离是AA′的长度.(2)如下右图.问题2:如上左图.问题3:略.问题4:如图,平移△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A′B′C′.分析:图形平移后的对应点有什么特征?作出点B 和点C 的对应点B ′和C ′,能确定△A ′B ′C ′吗?解答:如图,连接AA ′,过点B 作AA ′的平行线l ,在l 上截取BB ′=AA ′,则点B ′就是点B 的对应点.类似地,你能作出点C 的对应点C ′,并进一步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吗?四、小结与作业.小结:平移特征:(1)图形形状、大小不变;(2)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2)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作业:CA'C'习题5.4.平移练习题回顾归纳1.平移的要素:(1)平移的_________;(2)平移的_________.2.(1)平移: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_________叫平移.(2)平移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结线段_________且_________.3.平移作图方法:(1)找出已知图形上的关键点;(2)过这些点沿指定_______平移,使平移_______等于已知距离;(3)依次作出各个_______点,连结所平移后的点得平移图形.课堂检测(2)1.(1)将线段AB?向北偏东方向平移5cm,?则点A?平移方向_______,?平移距离为______.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______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2.下列物体运动中平移的是_________(填序号).(1)打乒乓球的运动;(2)手表上指针的运动;(3)汽车在笔直公路上运动;(4)车轮的滚动.3.如图1所示的“田”字格可以看成由________平移得到的.图1 图2 图34.如图2所示,线段b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______格,能与线段______重合.5.如图3所示,三角形ABC向下(右)平移_______格,再向右(下)平移_____得到三角形A′B′C′,图形的面积相等,形状不变.6.将正方形ABCD向北偏东30°方向平移4cm,?则对角线交点O?向________?平移______cm.7.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A B C D8.如图5所示,BC垂直于水平面,高5.196m,现要建造阶梯,?每级台阶不超过20cm,则至少要建_______级台阶(不足20cm,按一级台阶计算)图5 图6 图79.在5×5方格纸中将图6(1)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6(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10. 如图7所示,在网格中,有三角形ABC,将A点平移到P点,画出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1)将A点向_______(或向______)平移______格(或_____格).(2)再向_____(或向_____)平移______格(或_______格),得点P.(3)同理B,C与A点平移次数方向距离一样,易得B′,C′.(4)连结PB′,PC′,B′C′得到三角形ABC平移后的三角形PB′C′.11.如图4所示,长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DE∥AC,CE ∥BC.那么三角形EDC可以看成什么三角形平移得到的,指出平移方向,并求出平移距离?图4。

优秀初中数学平移教案

优秀初中数学平移教案

优秀初中数学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2. 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是否为平移;3. 学会用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2. 学会用图形平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图形平移的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课件;2. 图形卡片;3. 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如电梯、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引出平移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平移的定义:解释平移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①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方向;③ 平移的距离相等。

(3)平移的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平移的方向,用数字表示平移的距离。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平移的实例,并解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平移的图案、计算物体平移的距离等。

5.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平移的定义、基本性质和表示方法,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是否为平移。

通过实际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课后作业:1. 巩固平移的知识,做好课后练习;2. 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收集素材,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平移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移的方法。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并能够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传送带上的物品、窗户的开关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入平移的概念。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平移的基本操作,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移的概念。

3.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和平移操作的方法。

探究活动可以包括平移一个简单图形、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等。

4.应用实践: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等。

5.总结与提升:总结平移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通过综合性题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PPT演示、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测试与反馈:组织阶段性测试,检测学生对平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五、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预习下一节内容,了解旋转的概念和应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平移的概念,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定义和性质,但是对于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的概念,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等。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本节内容,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片,如滑滑梯、荡秋千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模型,呈现一些平移的实例,如图形平移、物体平移等。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尝试进行平移。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图形,让学生将其进行平移,并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决。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下册《平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下册《平移》教案、教学设计
5.知识巩固,分层训练: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解题能力。
6.总结反思,提升认识: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升对平移知识的认识。
7.课后拓展,延伸学习: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强调平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1)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1、2、3。
(2)运用平移知识,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a.某小区的花园需要将一块矩形花坛沿某方向平移5米,画出平移后的花坛示意图。
b.电梯从一楼到二楼,如果每层楼高3米,电梯上升了多少距离?如果电梯以每秒2米的速度上升,需要几秒到达二楼?
(3)总结平移的性质,并举例说明。
2.选做题:
(1)研究平移与旋转的关系,画出图形并进行分析。
(2)查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用照片或图画形式展示,并简要说明。
1.学生对平移概念的理解程度: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演示来加强理解。
2.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的问题:在平移图形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方向判断失误、坐标计算错误等问题,教师需及时指导纠正。
3.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学生对平移性质的应用可能存在局限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
4.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需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简单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简单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4.进一步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5.学生举例,如电梯运动、拉抽屉等,教师给予肯定并板书课题:《平移的简单应用》。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
2.讲解平移的坐标表示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平移的坐标变换规律。
3.分步骤演示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图形的平移操作,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坐标表示方法;
2.学会运用直尺和圆规进行图形的平移操作;
3.能够将平移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平移与对称、旋转等其他几何变换的区分;
2.在实际问题中,找到合适的平移方法解决问题;
3.平移过程中,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3.创新设计:运用平移知识,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要求图案美观、富有创意,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4.应用题: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1)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的地毯,现在要将地毯沿长边平移一定的距离,使地毯的一个角刚好与房间的一个角重合。请帮助小明计算需要平移的距离。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和B(5,6),现将点A沿x轴方向平移3个单位,点B沿y轴方向平移2个单位,求平移后两点的坐标,并判断两点的位置关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简单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掌握平移的图形特征,能够识别并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学会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图形的平移操作,掌握平移的基本作图方法;
3.掌握平移的坐标表示方法,能够运用坐标系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第五章: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第五章: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第五章:平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2.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3.能够正确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4.发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平移的概念、性质、特征;•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2.2 教学难点•平移的特征和规律的探究;•平移和同向异向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3.1 教学内容1.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平移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3.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4.平移的规律和性质;5.利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过程3.2.1 导入环节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与平移相关的事例?例如车辆在道路上的行进、鸟儿在空中飞行等。

3.2.2 概念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认识平移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2.3 操作演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实例演示平移的规律和性质。

3.2.4 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利用平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4.1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利用生动的例子导入课题;•教师讲解法:讲解平移的相关概念、性质和规律;•操作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平移的应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利用平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2 教学手段•PowerPoint演示;•操作演示App;•互动答题软件;•视频讲解;•案例分析评估卡。

五、教学评价5.1 知识点测试•选择题:选择平移概念、性质或规律等相关问题;•练习题:针对平移基本操作、实际问题解决等进行练习。

5.2 课程评价•学生表现评价:与组员合作完成实际应用问题的解答;•教学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回顾。

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导入课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更加注意学生操作演示环节,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更好的培养和引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移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于图形的变换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性质和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移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性质,能运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以及如何将平移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性质。

2.采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平移的性质和规律。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移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平移的性质。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

3.准备一些操作工具,如直尺、圆规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关注平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思考:这些平移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相关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平移的性质。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出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初中数学人教版平移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平移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2.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能用平移的知识进行解释;3.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 学会用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平移的概念及其性质;2. 图形平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平移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图形平移的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平移的图片、实例、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和实例导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上升、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二)探究平移的概念和性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总结平移的性质:(1)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平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平移的特点。

(三)平移的运用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图形的平移?2. 演示图形的平移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进行图形的平移。

3.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四)巩固练习1.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巩固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课后作业: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用平移的知识进行解释。

(五)总结和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下册 平移教案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下册  平移教案

ABAE DF E DC B课题:平移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

2、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学习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平移的作图.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预习疑难: 。

二、探索与思考 (一)平移变换预习课本P27—P29,并完成以下练习1、观察思考: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2、探索活动: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3、思考:在所画的相邻的两个图案中,找出三组对应点,连接它们,观察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4、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___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_____。

注意:①图形的平移是由_____和_____决定的。

②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水平。

5、平移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和____。

②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_,对应角____,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

6、对应练习:(1)如图1,△ABC 平移到△DEF ,图中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相等的角 有____________,平行的线段有____ __________。

B CE FGABCF图图 2FEDA(2)把一个△ABC沿东南方向平移3cm,则AB边上的中点P沿___方向平移了__cm。

(3)如图,△ABC是由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则可以看成是△ADF平移得到的小三角形是___________。

(4)如图,△DEF是由△ABC先向右平移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而得到的。

(5)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三、练一练:(一)平移的概念1、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半学期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几何观念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平移的概念有所接触,但对其深入的数学特征和性质理解尚不深刻。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因素:
1.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平移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加以引导和巩固。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作为切入点,如播放电梯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梯的运动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变换知识,如对称、旋转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给出平移的数学定义,并解释其基本要素:方向和距离。
-讲解平移的性质,如对应点、对应线段的关系等。
2.平移的向量表示
-介绍平移向量,以及如何用向量表示平移。
-通过示例,演示平移向量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3.平移的应用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平移在几何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理解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移的向量表示。
2.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平移,运用平移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分析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平移向量的表示和计算,特别是向量在不同坐标系中的转换。

初中数学平移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平移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平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能够识别和绘制平移图形,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 平移的表示方法3. 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4. 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平移的性质和表示方法,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图形变换引出平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平移的定义:介绍平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本质。

(2)平移的性质:讲解平移的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3)平移的表示方法:介绍平移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示平移。

(4)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讲解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平移。

3. 课堂练习:(1)绘制平移图形: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平移图形,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2)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形变换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移。

2. 采用讲解法,详细讲解平移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移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五章《5.4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五章《5.4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在课堂上,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平移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我会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自信,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策略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平移的知识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能想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平移的应用吗?”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思考和探索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我进行了总结归纳。我邀请了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成果,并总结平移的性质和应用。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每节课结束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他们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同时,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优点,改进不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图片导入法,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上升、滑滑梯、衣服上的图案等。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这样的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图片导入,学生能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对平移知识的好奇心。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布置了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平移的知识进行设计和创作。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五 Nhomakorabea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法:通过设计有趣的场景和生活中的实例,将抽象的平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数学中的平移概念和相关术语。

2. 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3. 能够应用平移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2. 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平移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3. 能够应用平移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平移相关的练习题、实物示例等。

2. 学生准备:笔、纸、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提问学生:你们了解什么是平移吗?平移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3. 通过实物示例或图片展示平移的概念和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概念讲解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2. 解释平移的基本术语:原图形、平移向量、平移后的图形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平移前后图形的关系,强调平移对图形的位置和形状没有改变。

Step 3:操作演示1. 在黑板或教学课件上,给出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如一个三角形或一个正方形。

2. 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平移操作,包括确定平移向量、移动原图形等。

3. 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Step 4:练习巩固1. 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或小组完成。

2. 练习题可以包括平移的计算、判断平移前后图形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等。

3.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Step 5:拓展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上的标注、家具的布置等。

2. 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平移应用场景,并向同学展示和解释。

Step 6:总结归纳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方法。

2. 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疑惑,澄清平移概念和操作中的困惑。

Step 7: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A
E D
F E D
C B
课题:平移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

2、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学习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平移的作图
.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预习疑难: 。

二、探索与思考 (一)平移变换
预习课本P27—P29,并完成以下练习
1、观察思考: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
2、探索活动:
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
3、思考:在所画的相邻的两个图案中,找出三组对应点,连接它们,观察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4、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___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_____。

注意:①图形的平移是由_____和_____决定的。

②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水平。

5、平移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和____。

②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_,对应角____,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

6、对应练习:(1)如图1,△ABC 平移到△DEF ,图中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相等的角 有____________,平行的线段有____ __________。

B C
E F
G
A
B
C
F

图 2
F
E
D
A
(2)把一个△ABC沿东南方向平移3cm,则AB边上的中点P沿___方向平移了__cm。

(3)如图,△ABC是由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则可以看成是△ADF平移得到的小三角形是___________。

(4)如图,△DEF是由△ABC先向右平移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而得到的。

(5)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三、练一练:
(一)平移的概念
1、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下列各组图形中,可以经过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3、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
图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
A△OCD B△OAB
C△OAF D△OEF
F
E
D
C
B
A
B
A
B C D
A
C D
F
B
C
O
E
D
A
(二)平移的性质
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_____、______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且________或__________。

对应线段______且________或__________。

对应角_______。

2、如图,将梯形ABCD的腰AB沿AD平移,平移长度等于AD的长,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DE且AB=DE B∠DEC=∠B
C AD∥EC且AD=EC
D BC=AD+EC
3、△ABC沿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1)若∠B=260,∠F=740,则∠1=_______,
∠2=______,∠A=_______,∠D=______
(2)若AB=4cm,AC=5cm,BC=4.5cm,EC=3.5cm,则平移的距离等于________,DF=_______,CF=_________。

(三)平移作图
1、△ABC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 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2、已知三角形ABC、点D,D为A的对应点。

过点D作三
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

四、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五、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A B C D
2、如图所示,△FDE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BC.( )
A.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DB长;
B.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CD长
C.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BD长;
D.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DC长
B C
E
D
A
A
B C
F
B
A
3、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 )
4、如图所示,△DEF 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 的对应角和ED 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
5、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 )
A.互相平行且相等;
B.互相垂直且相等
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二)填空题 1、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________.
2、如图所示,平移△ABC 可得到△DEF,如果∠A=50°,
∠C=60°,那么∠E=•____度,∠EDF=_______度, ∠F=______度,∠DOB=_______度.
3、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方向平移,且平移后的图形的一个顶点恰好在AC 的中点O 处,则移动前后两个图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____。

4、直角△ABC 中,AC =3cm ,BC =4cm ,AB =5cm ,将△ABC 沿CB 方向平移3cm ,则边AB 所经过的平面面积为____cm 2。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的“蘑菇”向左平移6个格,再向下平移2个格
.
2、如图所示,将△ABC 平移,可以得到△DEF,点B 的对应点为点E,请画出点A 的对应点D 、点C 的对应点F 的位置.
3、如图所示,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 向上平移1厘米后的图形.
4、如图,将△ABC 沿东北方向平移3cm 。

O F E C B
A D
A
B C
D O
F
E C
B A D C
A
D C
B
A

A
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